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師辭職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您好,首先非常感謝這一年來您們對我的關心及照顧,讓我學到很多也體會很多。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上的疏忽和缺陷您們都能寬容我并時時教導我前進,更是讓我由衷的感激諸位院領導大鑒:
我在學校任教的續簽合同(xx年-xx年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將屆期終。據合同規定,如一方有變動意向,應在到期前九十天知會對方。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在到期之日,結束我在本院的教學。
以下是我對決定的說明:
我之請辭,非關待遇問題,亦非人事相處的困擾,而是至今不能認同現行人文藝術教育體制。當我對體制背后的國情漸有更深的認知,最妥善的辦法,乃以主動退出為宜。
五年期間,我的教學處處被動而勉強,而光陰無情,業務荒廢,我亟盼回到畫架前獨自工作,繼續做個體藝術家。
我深知,這一決定出于我對體制的不適應,及不愿適應。國家的進步在于:個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場。我的離去,將中止對教學造成的浪費。
目前,第四研究室兩位xx屆博士生剛畢業,尚有xx屆與 xx屆在讀博士生各一名,xx年、xx年畢業。另外,今年招進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xx年年畢業。我的請辭,與這六名學生的學業有所沖突,如何解決,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與領導協商可行方式,恪盡己任。
茲付附件之一,是去年北京外辦轉請本院外辦要我書寫的述職報告,經已呈交,因所涉不包括今年,故略作補充。附件之二《教條與功利》,是前年應本院研究所教改會議要求所寫,因寫在紐約休假期間,回國過了交稿期,迄未呈交,今原稿附上。附件之三《我對本院‘學術評價體系報告’的意見》——這三份附件坦率陳述了我對教育體制與本院教學的質疑,謹愿諸位對我請辭的理由有所了解。另有附件之四(近五年來學術活動的粗略報告)及附件之五(關于遺留問題),希請垂顧。
本報告,將同時呈交清華校方、外辦、人事辦各一份。我的職銜、工作、居留及醫療等證件,合同到期時將會上交,俾便注銷。目前借住的團結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質始終未獲解釋,何時搬離,聽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謝學院對我的重用與信賴。我與自己的職稱實難匹配,深感慚愧。五年教學是我彌足珍貴的人生經驗,雖以請辭告終,但我對本院與教學的感情,恐怕比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預先感謝院校領導予以批準。
此致
我是20*年新加入*一中的青年歷史教師*,現擔任高一歷史備課組長、高一(5)班班主任及高一(3)、(4)、(5)、(8)、(10)、(12)、(16)、(18)共8個班的教學班歷史教學工作,現向諸位校領導提請辭去我在*一中的教職。
2009年5月21日中午1時許,我班學生*家長(姨媽)打電話告知我*中午手摔傷,請半天假。我同意了。當天下午*未到校上課。當日傍晚18:55,*母親給我打電話,稱*同學上午遭高一(6)班*同學打,而且回家后尚不敢與家長說明,并征詢我如何處理。我好言相勸,約與其擇日與政教處共同說明。*母親當時答應了,且并未向我說她當晚回到學校。
當晚7時40左右,*家長突然帶人突入校園,到高一(6)班叫出*,在于村樓下將*群毆。時高一年級1~15班正在于村樓晚自習。我當時在高一(10)班下晚自習,起初未予理會,亦未出教室了解情況,故未知是我班家長滋事。后覺事情鬧得很大,便出教室看情況,便聽聞*母親聲音,方曉事情的發生。我趕到班上,看到*之胞兄*(我班學生)正與其父通電話。我猶豫再三未下樓干預事態發展。
在此次事件中,首先我未能及時了解班上的情況;其次,沒有意識到*母親會給我打完電話后會采取極端措施,因而也未將此事及時向年級部或政教處報告;第三,事情發生后,我出于明哲保身的錯誤思想,猶豫再三,擔心家長指責我偏袒某一方(挨打的*家長亦是我班*家長),故而未下樓干預,導致事態有了不必要的擴大,表現得麻木不仁。此三點,是為嚴重失職。尤其第三點,沒有在此起事件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釀成在一中校園內發生校外人員沖入學校打學生的惡性事件,導致對學校的聲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極壞影響。
聯系此前我的工作表現,作為班主任我失職或處置不妥之處尤多,且多有與學生制造對立之舉。在教學方面亦未能站穩講臺,教學水平一直未有提高,自身的學習亦不甚主動、努力。自覺完全不能擔任*一中這所百年名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還在此次事件中給學校帶來惡劣影響,故特予提請辭去教職,望校長室諸位領導批準。
你好。
首先向你說聲對不起,我辜負了你對我的期望,今天寫信是向您提出辭職的。
自去年分配到我校以來,我一直受到了您的各方面的幫助,對此我是感恩不盡的。剛大學畢業,我由一名學生成了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對教師這職業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記得在我來校的第二天,你就找我談話,將許多教學經驗傳授給我。從備課到講解,從和學生相處到批改作業,從教態到板書設計,從語言運用到為人處世,你是那樣的耐心??!那天我學了不少東西。您是很器重我的,所以您竟給了我一個班讓我管理。應該說我是很認真很努力地在工作,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我怕也是學生和同事們心中的一個好班主任,好老師吧。但都怪我,一時的沖動造成現在這種糟糕的局面。
*平時也算班上的一個好學生吧,可那天他找我請假時實在太過分。我不知平時隨和的他,那天卻那樣的固執。我無論怎么講,他就是不聽,我不準假他就是不走。我由于下午有課,中午飯間時間又短,我是個非午后休息會兒不可的人。中午哪怕打個盹兒也行,否則整個下午我就象丟了魂一樣,頭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因此我讓他下午上完課再找我說,可他就是非要我當場給他批假條。關于學生請假,我班剛開過班會,制定了具體措施,我不能為他破班里的規矩。長說短說,他耗在那里就是一個主意,我實在是生氣。但強壓住并未發火,后又以我該休息了,下午還有課,企圖讓他先走,他不動。我躺在床上,心想他站就讓他站吧??蛇@時他卻走到我床邊,嘴里仍嘟嘟嚷嚷讓我準假,我實在壓不住火了。我站起來說你走不走,他說不走。我隨手抓了把水果刀,攆他走。其實當時我只是隨意拿了件東西,并未太在意手里究竟拿的是什么。他走后,我才發現我是拿了把小刀的。從他離去的表情上我已預感到什么了,我本想上完下午的課再去找您說此事的??缮贤甑谝还澱n后,李主任就找了我。
這件事在學校引起了一個小轟動,我對不起所有關心我的領導和同事們。也許我太年輕了,也許我還沒有真正懂得教師這一職業。但不管怎樣,我知道,我可能將因此而告別這神圣的講臺了。所以主動提出辭去班主任職務,辭去任課老師的資格。若一時還找不到合適的老師接替我的課,我可以先代著。
我是懷戀這三尺講臺的,因為我站在上面還不夠365天,但我犯的錯誤卻是不可原諒的。我期待著上級和學校盡快對我做出最后處理。
此致
敬禮!
您好!我是心理指導老師陳芳。作為一名心理指導老師,主要的崗位職責包括:
①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
②開展心理健康教學、研究工作,培訓班主任及相關教師;
③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④對學生問題進行初步診斷,解除學生困擾,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承受挫折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然而這個學期我又多了好多崗位職責,好像生活老師要做的事情我全都在做了,這是讓我無法接受的,因此我選擇向您提出辭職。我將繼續輔導我的學生直到這個學期結束,希望學校能夠安排后續的人員跟我交接工作,謝謝。
結婚七年,除了生兒子那年過春節時我正在坐月子,其他六個春節,老公總是推開一切事務,帶上我,后來加上兒子,回四川老家過年。哪怕是三十到家,哪怕是只呆三四天,也風雨無阻。
婆母早年守寡,獨自拉扯大幾個兒女,很是不易。
今年春節回家,見到婆母我嚇了一跳,才一年不見,她似乎蒼老了許多,再加上憔悴,不足一米五的她瘦得有些可怕,三十多公斤的體重再加彎腰駝背,就像個沒長成的孩子。原來,一場大病,婆母住了一個月的醫院,臘月才出院,而這事她不許任何人告訴我們,怕我們擔心著急。
那幾天,老公推了好幾個同學的飯局,在家陪婆母,不時地握著婆母干枯如枝的手,一握就是半天。而婆母,也仍舊是嘮嘮叨叨地一件事翻來覆去地說,老公就靜靜地聽。
再有一天就要回去了,老公的幾個要好的老同學集體約他聚一聚,電話不停地響,婆母和姐姐們都極力勸他去。沒想到,才九點多鐘,老公就被同學們送回來了,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就如爛泥一樣扶不起來。大家都嚇壞了,灌藥、敷冰塊、煨毛巾,一陣手忙腳亂。一直對老公見酒就醉這個惡習深惡痛絕的我,終于找到了出氣的時候,我對婆母和姐姐們歷數他在家時的一次次醉酒,并惡狠狠地說:“說他多少次也不聽,今晚就讓他睡在地上!”婆母顫顫巍巍一趟趟洗毛巾、倒雜物,我抱著孩子遠遠地躲著。
看到大家把老公扶到床上躺下,我不樂意地叫著:“媽,別讓他躺在床上,一會兒他又吐又鬧,把孩子嚇著了?!薄鞍?,哪能睡地上,多涼?!逼拍缸诖策叄煌5亟o老公揉肚子,嘴里還不停地叨咕:“揉揉肚,好受些?!蔽覜]好氣兒地說:“他睡床上,那我和孩子就睡地上!”婆母看拗不過我,只好驚慌跑進跑出,搬出幾床嶄新的被褥,準備給老公打地鋪。我一看又叫了起來,“這全都是新的,哪能給他用,一會兒他又吐臟了!”婆母堅決地鋪著:“就鋪吧,臟了我再拆洗?!?/p>
洗漱完,我便哄著兒子睡覺,等兒子睡著,我轉過身,見婆母合衣枕著枕墊,蜷縮在老公腳下,她孩童般的小小身軀和那枯枝般瘦弱的手緊緊壓住老公腳上的被子。我的心在那一瞬間被刺痛了,我輕輕下了床,“媽,您回去睡吧,我來照顧他。”“你安心睡你的,我知道他這毛病。他聽我的,不敢鬧,你好好哄孩子就行了!”我沒有再堅持,躺在床上,淚水止不住流了出來,所有對老公的怨恨都在婆母那小小蜷曲的身體的力量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一夜未眠,當然婆母也是一宿沒睡。她閉著眼睛似乎睡著了,可只要老公稍微一動,她就會立刻爬起來,摸摸他的額頭,然后輕手輕腳給他壓被子,怕驚醒我和孩子。我就這樣流著淚,看著七十歲的婆母在黑暗中忙來忙去,看著一個蒼老的母親費力地扶著三十多歲已為人父的兒子去上廁所,給他喂水、蓋被、揉肚子,我的心不停地在疼。
又要走了,看著眼淚汪汪的婆母,我心里第一次生出無限的溫柔,就像對自己的親生母親,是那樣的不舍。婆母瘦弱的孩童般的小小身軀讓我心疼不已。一個蒼老的母親,面對要和唯一的兒子一次一次地分離,該是怎樣的揪心?一年的輪回,恐怕要半年時間來沖淡離愁,又要用半年時間來期盼相聚!
就在那一刻,初為人母的我,終于明白――不管孩子長多大,母親的心,總是一樣地擔憂,永遠地牽掛!
他屬鼠,她也是,不過她比他小十二歲。他們在同一個廠子上班,他上白班,她上夜班。他們一天能呆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盡管如此,他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
他下班的時候,飯菜已經做好了,兩菜一湯,每個碗上都貼著一個標簽,是菜的名字:幸福麻辣魚,幸福豆腐,幸福番茄湯。他坐下,端起她盛滿飯的碗,熱的,他的心里也跟著熱起來。
吃完飯,他洗澡,她已經幫他弄好了水,浴桶上貼著一張紙:米老鼠,唐老鼠告訴你,要快點洗,不然水就涼了哦。他每天都會看,每天看了,他都會幸福地一笑,她管這叫生活。
終于分到一套房,兩室一廳,又借了點錢,買了幾套簡單的家具,她都取好了名字:幸福沙發,幸福電視,幸福收音機,幸福床。連吃的米,都叫幸福老婆,吃的油叫幸福老公,吃的肉叫幸福生活。他說他記性不好,她就用不干膠貼標簽,每次購置了新的就貼。她管這叫幸福。
后來有了孩子,他和她換了,他上晚班,她上白班。頭一次,他去買菜,他走進菜市場,就嚷:“給我拿兩斤幸福老婆,一斤幸福生活?!彼纳ひ粲执?,整個菜市場的人都靜下來,睜大眼睛盯著他。
好半晌,老板才訥訥地說:“我們這里沒這個東西?!?/p>
他還是上他的白班。下午六點半,他下班歸來,她已經走了。孩子躺在搖籃里,他吃完飯,就給孩子換尿布,然后,打開錄音機。他們一起錄了首歌,名字叫兩只小老鼠的幸福生活,她說孩子在三歲前聽音樂能促進智力發育,他記在心里了。其實,她說的每一句話,他都銘記在心。
一晃,孩子結婚了,他和她幾十年的白夜班也走到了盡頭。原以為退休后,能輕輕松松了,誰知孫子送上門來,他們也比以前更忙了。早上,他起來時,她已經給他做早餐了,面包加牛奶,她管那叫幸福開心和幸福好心情。
他以為,他會走在她的前面,卻不知某個深夜,她卻在他懷里安然離去。沒她的日子,他才發現習慣不了,他再次去買菜買米,依然沒人知道他說的名字。想想也是,那些只屬于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名字,別人又怎么可能理解呢。兒子來接他,他不去,他非得留在家里面,才覺得踏實。第三天,兒子來看他,卻發現,他也安然地走了,懷里還抱著她的照片。
三個月后,兒子來收拾他們的房間,卻發現每個物品上還貼著以前的標簽,房間里到處都是。打開錄音機,那動人的旋律立即飄滿了房間,他也會唱這首歌,忍不住跟著哼起來,沒完,早已是熱淚滿面了。他原以為那個年代的愛情,也被物質擠得面目全非,到現在才知道,他們的愛情,一直都寫在歌里,寫在標簽里,唱了一輩子,也寫了一輩子,那一份情感的交融只有他們自己熟知,并深深領會。
因為,那是屬于兩只小老鼠的幸福生活。
阿蓮
認識他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她認真地認為,他就是自己生命中那個在不對的時間遇見的對的人,兩相契合,只是機緣錯過。
他們像兩株生活在各自婚姻花盆的植物,相互欣賞相互喜歡卻又要無限悲傷,因為他對她的好,是勝過了老公的。
某次約會時,她和情人說到了兩人的將來,說來說去,就只剩了嘆息,情人說,來生吧,來生我們一定要在一起。
對于有情人來說,來生是個望梅不止渴的絕望命題,它的含義不過是,弄一虛妄的來生寬慰此生的無望。
她帶著滿肚子的傷感回家,不言不語,老公以為她身體不舒服,上前詢問,她望著這個似乎已沒了愛卻還要和他過一輩子的男人,就更是難過,也沒答什么。
老公當她真是病了,要拽她去醫院,她無比煩惱地說:去什么醫院?得了絕癥才好。見老公被自己弄得不知就里地蒙著,她有點不好意思了,說,如果她患了絕癥,反正治療的結果也是人財兩空,就沒必要折騰了,到時,只請他放她自由,讓她隨心所欲地過完剩余歲月。
就著這感傷,她悄悄給情人打了電話,把這個傷感的話題又重新敘述了一遍,爾后說,如果真得了絕癥,她會勇敢地為自己活一次,投他而去,了無遺憾地和他過完最后的歲月。
情人聽了,飛快道:我只要健康的你。
她愣。情人感覺出了她情緒的差異,亦覺出了自己的話有些不妥,剛要再解釋句什么,那端,她已掛斷了電話。
她知道,情人的第一句話,是他最真實內心的反映,再然后的話,就沒必要聽了,是“修辭”。
從那以后,她回歸家庭,一心一意地與老公相守以后的歲月。
感情這東西就像是園藝,戀愛的時候它之所以美好,那是因為我們是那些逛花園子的游客,那些姹紫嫣紅的美好,都是走馬觀花的欣賞。婚姻之所以瑣碎煩惱,那是因為我們從走馬觀花的游客變身成了汗流浹背的園丁,生活要繼續,我們就要無休止地勞作,而勞作的繁重讓我們懷念當年的游客身份……
不能相伴于生活的愛情,再美,也是一場繁華虛榮的感情修辭,再美也是有毒的罌粟,是一場讓人把命賭進去的騙局。
愛情不過是種情緒波動,無所謂對錯、好壞。如果一定要區分一場感情的真偽,不過是,你的健康或許會成為他的累贅,而他,依然和你在一起。
生活不是愛情,不需要太多修辭,不能兌現的修辭越美越多就會越痛苦越失落,因為它高高吊起了你的向往,又重重摔到地上。
我的一個朋友,夫婦二人都是碩士學位。兩個高智商的人走到一起生活,便立志要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寶寶來。
首先,在懷孕的時候,兩口子搬來一摞優生優育的書籍,孜孜不倦地研究。孩子降生之后,嚴格按照科學的方式哺養。三個月的時候,就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對色彩的認識和分辨圖形的能力……
孩子三歲了。這對高智商的年輕父母開始籌劃著給孩子搞學前啟蒙。于是,那孩子的苦難生活開始了:每個星期,在父母的陪伴和誘導下,去學兩門專長。一是電子琴,二是兒童畫。為了趕上所謂的教學進度,兩個人每天都監督孩子練習,即使是晚上休息的時候也不放過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把原本輕松愜意的生活搞得繃成了一張弓。孩子四歲的時候,太太從報上知道學習圍棋對于兒童早期的智力開發有益,于是代孩子立志要學圍棋。此后,這個家庭又開始了艱辛的歷程。
看著兩口子每天領著孩子忙乎個沒完,內心深處,為孩子捏了一把汗。
現在,他們的孩子已經六歲了。截至目前為止,這個孩子學過電子琴、兒童畫、舞蹈、圍棋。不過,讓人感到沮喪的是:孩子一樣也沒有學好。
有知名教授開教育講座,談到某電視臺的一個節目。教授說,該電視臺曾經開過一個專欄,讓所謂的育嬰專家現身說法,教育年輕父母如何讓孩子練習爬行和翻身。對此,教授很不以為然:“嬰兒翻身、會爬以及行走,原本是人類的本能。本能是不需要培養和外力刺激的。這類講座,說到底是浪費生命、害人不淺――面對自然而然可以完成的事情,任何外在干預都是多余的和愚蠢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教授說。
一個豆粒,丟到土壤里。只要水分充足、溫度適宜,豆苗很快就會破土而出。作為聰明的農民,撒種之后,只要天氣不出意外,大可以回家睡暖炕、抱孩子。假以時日之后,再來到田間地頭,就可以看到滿坡滿地的綠苗了。這其中,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如果真的有好事之徒偏要找一點秘訣的話,我想,那大約就是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