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科技發展弊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在不斷創新,科技發展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利益,但是,我認為科技發展是弊大于利。
在生活上面來講,現今社會,汽車隨處可見,不僅對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對大氣也造成了污染。自由的大地被人類一點點吞噬,自由的天空被人類一點點縮小,自由的大海也被人類一點點侵占。古時候,人們對著月亮,會想到嫦娥,會想到玉兔,會想到遠方的親人。現在人們對著同樣皎潔的月亮,想到的是一個滿身小洞的石球和如何把它給炸了。
說起科技發展,又讓人想起汶川大地震。地震房屋倒塌的那一刻,哪個高科技救得了人命?公路阻斷,橋梁塌陷。不是輪胎,是人的腳,抬著藥品和帳篷踏過坑坑凹凹一片。不是吊車,是人的手,在瓦礫廢墟中挖出鮮活的生命。如果,在蓋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之前,人們會醒悟過來給房子打一個結實的地基,這一切悲劇該不會發生。
其實,總的來說,對于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是沒有絕對的結論的,只能說科技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希望我們在注重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問題。
冬天到了,白色的雪給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大地睡了,只等春姑娘來把她喚醒……雪是一個含蓄的白衣少女,陽光一照,露出點點金黃——那是雪花姐姐手里金黃的麥穗。雪緊緊握住它,希望自己能給來年帶來豐收。
天氣慢慢地變暖,春姑娘也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大地。她喚醒了小草、小河和花朵;她為山坡穿上了綠衣服;她讓我們脫下了厚厚的棉衣。小動物們都出來了——它們都聞到了春的氣息。瞧!大地多熱鬧??!小鳥歡唱,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小狗互相追逐著在草地上玩耍,我們呢?我們穿上了鮮艷的春裝,一起去植樹、去踏青。突然下起了雨:這是今年的第一場春雨,這下好了,小花小草可以喝個夠了!雨停了,刮來一陣和煦的春風,也刮來天邊的一道七色彩虹……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到了炎夏時節,春姑娘把美麗留給了大地,悄悄地走了,取代她的,是熱情奔放的夏姑娘。夏姑娘很美麗,她的美麗讓所有的植物動物都低下了頭,羞愧自己的平凡,就連一時都不能安靜的知了,也為她唱著動聽的歌曲……
關鍵詞: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F56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前言
大型樞紐機場是中樞航線網絡的重要節點和航空客貨運集散中心,高密度匯聚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發展過程中較早遇到了噪音擾民、空氣質量不達標、固體廢棄物處置等環境問題以及地面交通捅堵、機場發展影響周圍居民生活質量等社會問題,嚴重制約了機場容量的進一步增長,使得機場容量發展與交通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解決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的世界共識,在此背景下,國外許多大型樞紐機場選擇可持續發展模式作為協調機場容量發展與交通資源環境矛盾的新模式。本文通過資料整理,對國內外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發展現狀進行了闡述,并從其可持續發展時間、模式和內容三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為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規劃制定提供參考和借鑒。
2 國外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現狀
許多國外大型樞紐機場為解決機場發展與環境、資源、交通、社會等諸多矛盾,開始可持續發展之路,確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制定可持續發展文件。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有英國希思羅機場(英?希)、美國亞特蘭大機場(美?亞)、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機場(澳?布)、韓國仁川機場(韓?仁)、日本成田機場(日?成)、英國曼徹斯特機場(英?曼)和香港國際機場(香?國),如表1所示。
3 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現狀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鑒于自身發展需要,于2003年對候機樓自控照明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節能改造;2004年,在二期擴建工程中又全面地進行節能研究,率先成為踐行可待續發展的國內大型樞紐機場。
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號召,2009年左右起,國內其他大型樞紐機場也相繼開展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核心的綠色機場建設,以提高機場能源使用效率和系統運行水平,見表1。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對航站樓內設施進行節能優化;與動力能源公司共同啟動首都機場節能降耗專項行動。廣州白云機場基于節約資源理念,以節地節能為核心,開展綠色設計,以促進土地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昆明機場以綠色新理念進行建設和運營,為我國綠色機場基準的建立奠定基礎。
表1 國內外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現狀
注:1-可持續發展目標;2-可持續發展文件;3-可持續發展內容。
4 國內外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比較分析
(一)可持續發展時間
由上述國內外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現狀可見,國外大型樞紐機場的可持續發展起步較早。如英國希思羅機場在2000年便制定了廢棄物戰略;曼徹斯特機場在2000年也開始制定可持續性戰略。而多數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則從2009年左右才開始節能減排活動,進行綠色機場建設,起步相對較晚。
(二)可持續發展模式
國外大型樞紐機場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全面式發展,而國內則為點式發展。如英國希思羅機場在2000年制定了廢棄物戰略后,便從經濟、社會效益、氣候變化、地面交通、生物多樣性、空氣質量、噪聲、水、土地、建設、人和社區等方面全面地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而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則僅是從節能減排方面踐行可持續發展,并未涉及其它方面。因此,國內大型樞紐機場的可持續發展還不完善,僅涉及某一點,屬非全面式發展,還有很多發展空間。
(三)可持續發展內容
國外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規劃較為完善,可持續發展實踐較為系統,可持續發展內容較為全面,涉及到機場的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環境保護活動的各個方面,以解決機場增容與環境、資源、交通和社會的矛盾,促進機場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實現機場、人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概括起來,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減少飛機噪音對人的不良影響;(2)減少航空運輸造成的空氣污染;(3)減少航空運輸對氣候變化的不良影響;(4)在機場發展和運營過程中,通過改善環境績效,促進機場發展的可持續性;(5)通過國際機場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培訓,提高環境意識;(6)增進了解以及與利益相關者的合作。
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還處于意識階段,雖然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提出了綠色機場發展目標,但是其可持續發展規劃還不完善,可持續發展行動并不系統,可持續發展內容也不全面,與國外大型樞紐機場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國內大型樞紐機場可持續發展在規劃與實踐方面都還需要大量工作。
參考文獻:
[1] Heathrow Airport.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y. 2000
[2] Atlanta Airport. Fin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2009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關于科技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這個辨題,我方辨友一致認為科技發展利大于弊。
對方辯友,試問可以發展給了了我們多少好處。幾千年來,從馬車變成了轎車、火車、飛機;從煤油燈變成了白熾燈、霓虹燈、節能燈;從海角天涯變成了近在咫尺、視頻聊天、鼠標一點盡知天下事。我認為科技發展是推動人類進程的主要力量。沒有了科技的進步,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二號?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所以,我方認為:科技發展利大于弊。
對方辯友,你們認為科技發展弊大于利。我也確定,是有一些負面影響。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有些不好的影響。但你們不能光憑這一點就斷定科技發展弊大于利。再說,之所以科技有發展,才能發明出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電池……這麼好的節能環保的產品。雖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類,那就無關痛癢。
對方辯友,如果你說科技發展弊大于利,請問,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坐車來上課,不用中性筆、不用圓珠筆、不用鋼筆?你能在一周之內不看電視、不聽新聞,不看報紙,不讀書,不上網?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吃研發的雜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飲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為科技已經和你息息相關,已經和你密不可分!
所以,我方堅持認為:科技發展利大于弊。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游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占3%,年增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由于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體?!鞍咨廴尽币殉蔀楫斍拔:ξ覈鐣h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只是科技發展中,造成環境污染的一部分而已。
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但是僅僅只是為了能夠踏上強國之路的榮譽,而不顧科技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的話,那么這個強國就只是一個只會裝表面功夫的國家。就是因為有科學發展這么先進,那水源會遭到污染和緊缺的情況;就是因為有科學,才會使氣溫變異,使氣溫不斷上升,使南北極的冰山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情形;就是因為有科學,樹木不能安然無恙的生活,使全國年造紙就有1000萬立方米的樹木消失;就是因為有科學,才會使沙塵暴、洪水這些遭難變得普遍尋常。問,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毋庸置疑,當然是弊大!作何解釋?不用解釋!現在的環境實在是太差了,就是因為有了科技的發展,才會使得現在的環境如此讓人難堪,這不都是科技的發展?如果是利大于弊的話,那現在氣溫上升,南北極冰山融化,森林每年以約1.6萬公頃的進度消失著,水源被污染,很多人因為沒有水喝而臨近死忘邊緣,那科學發展有什么用呢?科學發展造成了這么多的危害,科學發展就只會給環境受污染,那么,這樣的科學發展又有什么意義那?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家園,我們只有一個“母親”!我們的母親無私的呵護著我們,而我們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管母親的死活,這是可恥的!別以為我們糟蹋了這個星球,我們還會有別的星球可以生存??茖W家們已經證實了,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我們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很多事情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排放的工業有害廢氣和粉塵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臟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