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水資源論證

      水資源論證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資源論證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水資源論證

      水資源論證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水資源論證;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S891文獻標識碼: A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水資源危機與日俱增,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及其定量評價已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近年來,石家莊市結合排水管網工程改造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精心謀劃和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水環境治理工程,這些工程的建設極大的促進了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了城市經濟發展,其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過對石家莊市外環水系東南環工程水資源論證,系統地了解水資源論證工作的具體過程,統籌解決區域水資源問題,保證水資源合理配置,為建設項目取水提供決策依據。

      1項目區水資源概況

      石家莊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處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西緣,西倚太行山,北臨滹沱河,東南部為平原。區內地形平坦。石家莊市區水系包括北部滹沱河水系、西部山前河水系包括河、方臺溝、臺頭溝、金河、南泄洪渠等5條排洪排瀝河道。依據《石家莊市第二次水資源評價報告》成果,石家莊市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496.8mm,徑流深79mm,徑流系數0.15。地表徑流的時空分布與降水基本相同;分析區地下水資源量為23308萬m3,其中市區17794萬m3,欒城縣5514萬m3;分析區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28132萬m3,其中石家莊市區20754萬m3,欒城縣7378萬m3。

      項目區地表水開發利用因缺少調蓄工程,尚無直接利用,地表水利用主要依賴于崗、黃水庫等外調水。地下水是本區的主要供水水源,2003~2009年市區年平均地下水開采量為29749萬m3,超采量為11955萬m3,開發利用程度為167.2%。項目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缺乏,且地下水超采嚴重,污水處理有待加強,并應加大再生水回用。

      2 建設項目用水合理性分析

      2.1取水合理性分析

      東南環水系的主要任務是構筑城市東南部生態濕地景觀,同時解決東南部再生水、雨水資源綜合利用問題,屬于城市生態景觀類建設項目。石家莊市屬缺水城市,地下水嚴重超采,地表水資源也已開發殆盡,南水北調水源主要用于保障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目前尚沒有生態用水指標,因此本項目取用城市再生水和雨水,符合水資源規劃,符合石家莊市水資源特點。

      2.2 項目需水量計算

      依據東南環水系設計的分段蓄水方案,擬分為5段分別計算各項用水量及總用水量。根據公式Q總= Q蒸+ Q滲+Q綠,經計算,建設項目年總需水量為2399.00萬m3,水面蒸發、水體滲漏及綠化用水量分別占總需水量的2.89%、88.51%和8.60%,詳見下圖。

      2.3 項目用水合理性分析

      依據《河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河湖生態補水的用水定額為5-10萬m3/hm2.a。建設項目總用水量中扣除綠化用水后為2192.60萬m3,水面面積為257.38 hm2,則取水指標為2192.60/257.38=8.52萬m3/hm2?a,符合《河北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的要求。

      3 建設項目取水水源論證

      根據本項目周邊的水資源狀況,可向東南環水系供水的水源有:橋西污水處理廠、橋東污水處理廠、高新區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黃壁莊水庫地表水、南水北調中線水、地下水、雨水等水源。本項目用水主要為生態景觀用水和綠化用水,故項目以城市再生水為主要取水水源,并以雨水收集系統收集的雨水作為補充水源。

      3.1 城市再生水水源論證

      本工程需用水量為2399.00萬m3/a,預測2011年橋西污水處理廠可利用再生水量為5434.85萬m3/a,扣除已有用戶后可利用再生水量為3244.85萬m3/a;預測2011年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可利用再生水量為2044.00萬m3/a,2011年兩個污水處理廠扣除已有用戶后可利用再生水量為5288.85萬m3/a。預測2020年橋西污水處理廠可利用再生水量為5310.75萬m3/a,扣除已有用戶后可利用再生水量為3120.75萬m3/a;預測2020年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可利用再生水量為2336.00萬m3/a,2020年兩個污水處理廠扣除已有用戶后可利用再生水量為5456.75萬m3/a。能夠滿足本項目的取水要求。

      3.2 雨水取水水源論證

      通過計算,豐水年項目區收水范圍內可收集的雨水量約為15.08萬m3,平水年項目區收水范圍內可收集的雨水量約為13.62萬m3,枯水年項目區收水范圍內可收集的雨水量約為12.09萬m3。石家莊市氣候屬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因此,雨水水源極不穩定,保證程度較低,只能在降雨過后起到補水的作用。

      4 建設項目取水、用水的影響分析

      4.1取水影響分析

      本項目實施后由兩個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城市再生水結合雨水排放系統向東南環城水系補水。取水水源為處理后的再生水和雨水,對區域水資源的影響從三個方面分析:一是對水資源量的影響,建設項目年取水量為2399.00萬m3,項目取用的是經過處理后的城市再生水和雨水,因此本項目取水對區域水資源影響甚微;二是水環境的影響,橋西污水處理廠有固定用戶,項目取水是優先滿足已有用戶用水后的剩余水量,因此項目取水對污水處理廠已有用水戶無影響;三是對其他用水戶及下游河流的影響,項目取水雖然減少了總退水渠至河段約2400萬m3/a的水量,但仍有約13000萬m3/a的水量排入總退水渠,對用污水灌溉的農戶不會產生影響,對下游河段無不利影響。

      4.2用水影響分析

      該項目用水消耗項為蒸發、滲漏、綠化用水,總用水量2399.00萬m3/a,其中滲漏損失量2123.35萬m3/a,約占項目總用水量的88.51%,因此用水影響主要是分析滲漏對地下水水質影響。東南環水系地處石家莊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區,地下水位埋深30m~35m,埋藏較深,包氣帶厚度較大,包氣帶巖性結構為上部以粉砂、粉細砂和粉質粘土為主,下部以中細砂、中砂和粉質粘土為主,吸附降解污染物能力較強,能夠對滲漏水起到凈化作用,不會對地下水水質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

      5 退水的影響分析

      該項目退水主要是雨季泄洪,退水排入東南退水渠。退水影響主要是對東南退水渠的影響。根據河北省水利廳、河北省環保局關于頒布《河北省水功能區劃》的通知(冀水資(2004)42號),涉及到本論證范圍的有一個功能區即河石家莊農業用水區,規劃水質類別為Ⅴ類水。本項目用水為景觀用水,其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也滿足水功能區的規劃水質類別。項目建成后,每年有約13000萬m3的水經總退水渠進入河,因此對已有用戶沒有影響。項目退水對區域水資源環境和已有用戶沒有明顯不利的影響。

      6 水資源保護措施

      城市再生水作為東南環水系生態景觀用水,要嚴格控制入渠水質。通過綜合截污治理,減少點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的入渠污染負荷量,控制渠道水質出現富營養化及其它水質污染問題,主要措施有:點污染源治理、面污染源治理、控制河道附近工業及生活污水排放、禁止直接排入濕地、加強水質監測工作,防止水污染事件發生。

      7建設項目取水影響補償建議

      項目建設是否需要補償,主要從項目取水、用水、退水對第三者用水權益是否造成損害,對公共利益是否造成影響,主要表現為取水對其它用水戶的影響;用水對區域水環境的影響;退水對河的影響等。根據以上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不會對周邊環境及第三者產生不利影響。不需制定補償方案。

      8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得出如下結論:本工程主要取用城市再生水2399.00萬m3/a,預測2011年、2020年兩個污水處理廠可向本項目提供的再生水量分別為5288.85萬m3/a,5456.75萬m3/a,能夠滿足項目用水水量需求。兩個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后的再生水經濕地公園處理后,達到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A類,滿足項目用水水質要求。通過設置10處雨水收集系統,可在降雨產流后進行補水。但因雨水水源的保證程度低,僅能作為項目的補充水源。因此項目取水水源結構合理。兩個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水量、水質能夠滿足項目用水要求;雨水因其可靠性較差,可作為項目的補充水源。項目用水消耗項為蒸發和滲漏,蒸發可濕潤當地空氣,調節當地小氣候;滲漏可補給沿途及項目區周邊淺層孔隙水,經過土層的過濾、吸收、降解等綜合作用,對孔隙水水質影響輕微,因此,有利于環境改善和水生態修復。

      綜上,本文僅針對該項目對水資源論證過程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可為相似項目提供參考,但具體情況應視項目而定。

      參考文獻

      [1]《水資源評價導則》(SL/T238-1999);

      [2]《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試行)》(SL/Z322-2005);

      [3] 王樹謙陳南祥《水資源評價與管理》水利電力出版社。

      水資源論證范文第2篇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是指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與水質等項目的監測、水文調查、水文測量、水能勘測,水文水資源情報預報,水文測報系統工程的設計與實施,水文分析與計算以及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資源調查和對水量水質的評價等專業活動。

      本辦法所稱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是指依據江河流域或者區域綜合規劃以及水資源專項規劃,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對水環境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論證的專業活動。

      第三條凡從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證書》,并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工作。

      凡從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證書》,并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工作。

      第四條水利部負責全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審批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并對資質證書的發放實行總量控制。

      《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證書》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證書》,由水利部統一印制。

      第五條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按照申請單位的技術條件和承擔業務范圍不同,分為甲、乙兩個等級。

      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的單位以下簡稱持證單位,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承擔與資質證書載明的資質等級和業務范圍相適應的業務。

      第六條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的單位,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承擔資質證書核準業務范圍的各等級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工作。

      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乙級資質的單位,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承擔資質證書核準業務范圍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工作。

      下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只能由取得甲級資質的單位承擔:

      (一)全國性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

      (二)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

      (三)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

      (四)國際河流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

      第七條取得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甲級資質的單位,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承擔各等級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工作。

      取得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乙級資質的單位,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承擔地表水日取水規模4萬立方米以下或地下水日取水規模1萬立方米以下的各類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

      下列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工作,只能由取得甲級資質的單位承擔:

      (一)由國務院或國務院委托國家計委審批的;

      (二)在國際跨界河流、國際邊界河流干流上取水的;

      (三)在省際邊界河流、湖泊上取水的;

      (四)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跨流域(特指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取水的;

      (五)涉及國家、地區安全的特殊行業取水的。

      第八條申請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的單位,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能夠獨立承擔并完成國家規定區域和水系范圍內的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全部或單項業務;

      (三)擁有能滿足從事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與水質等項目的監測、水文調查、水文測量、水能勘測,水文水資源情報預報,水文測報系統工程的設計與實施,水文分析與計算,水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要求,符合上崗條件,熟悉和遵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配備有與業務范圍相適應的專業設施和專項儀器設備。

      第九條申請取得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的單位,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能夠獨立完成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中取水、用水、退水等主要因素的調查分析和影響預測,有能力開展相關區域水資源現狀調查和預測,有分析、審核技術報告、監測數據的能力,能獨立編寫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三)擁有能滿足從事水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規劃、水利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規劃設計、生態與環境分析、經濟分析等工作要求,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狀況,符合上崗條件,熟悉和遵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配備有與業務范圍相適應的專業設施和設備。

      第十條申請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法人資格證明;

      (三)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術負責人的簡歷及身份證明;

      (四)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統計表、技術骨干職稱證明;

      (五)承擔過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相關業務的業績證明;

      (六)必備的工作場所和專業技術設施、設備證明;

      (七)單位章程或有關的管理規章制度;

      (八)審批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條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甲級證書,由水利部審批和頒發;乙級證書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和頒發。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頒發乙級證書后的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報水利部備案。

      水利部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的所屬單位申請甲、乙級證書的,由水利部審批和頒發。

      第十二條申請取得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資質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資質的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提交申請材料,經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后,按照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報水利部或者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其中,申請取得甲級資質的,在報水利部前,應當先報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由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初步審查意見。流域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直屬單位申請取得甲級資質的,直接報水利部審查。

      第十三條水利部或者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后,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符合條件的申請單位頒發資質證書;向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單位發出書面通知,并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水利部應當定期公布取得資質證書的單位名單和相應的資質等級。

      第十五條從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技術人員,應當取得上崗培訓證書。

      水利部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負責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對經培訓并考試合格的,發給上崗培訓證書。

      持證單位應當組織本單位從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第十六條持證單位在與委托單位簽訂合同時,應當在合同書中載明資質證書的等級、編號、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注冊地址等事項。

      持證單位受委托完成的成果,必須附有資質證書的復印件、主要技術負責人的簽名以及工作人員的上崗培訓證書編號等內容。

      第十七條對資質證書實行年檢和日常檢查制度。年檢工作由發證機關組織進行。

      年檢期間為每年三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第十八條持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機關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見或者年檢不予通過:

      (一)不按規定填報《資質年度檢查表》的;

      (二)沒有在合同或完成的成果上注明資質等級、編號、技術負責人等有關內容的;

      (三)一年內完成的成果兩次沒有通過審查的;

      (四)不參加年檢或拒絕接受日常檢查的;

      (五)人員或設施設備發生變動,不符合資質申請最低標準的。

      第十九條持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一)單位發生分立、合并的;

      (二)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注冊地址變更的;

      (三)單位主要技術負責人變更的;

      (四)其他應當辦理變更手續的事項。

      第二十條持證單位解散、破產、依法被撤銷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終止的,應當自終止之日起一個月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資質證書注銷手續。逾期不辦理的,發證機關予以注銷。

      第二十一條資質證書的有效期為五年。有效期滿后,需要繼續從業的,應當在距期滿六十日前按照本辦法規定,重新申請相應的資質。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偽造資質證書或者沒有取得資質證書從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或者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業務的,其評價或者論證報告無效,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最高不超過三萬元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的,由發證機關收繳其資質證書,并處以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持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機關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收繳其資質證書:

      (一)轉包或變相轉包所承擔的業務的;

      (二)以不正當手段承接業務的;

      (三)超出資質業務范圍從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活動的;

      (四)出借資質證書的;

      (五)連續兩次年檢不予通過的;

      (六)從業過程中弄虛作假并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取得資質證書后兩年內沒有開展業務工作的。

      第二十五條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資質的審批和監督管理過程中、、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水資源論證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建設項目;取水;退水;水質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6—0056—01

      1 項目概況

      本項目所處地理位置、所在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水文資料、取水地點、取水類型以及退水等情況,確定取水水源論證范圍為石頭口門水庫壩址以上的飲馬河區域;取水影響論證范圍為德惠市米沙子鎮;退水影響論證范圍為德惠米沙子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至飲馬河河口。

      項目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鎮工業集中區經西二街和緯五路交匯處。項目所在地已被開發區規劃為工業用地。項目廠區總占地面積5×104m2,其中建筑占地面積為4.82×104m2。

      本項目為新建硫酸生產裝置一套,年產硫酸100kt/a(100% H2SO4)。產品方案:92.5%、98%H2S04及電瓶酸;本工程項目還包含一套利用銅礦尾渣制硫酸工程余熱自備發電項目,建設規模為1臺3 000kW抽汽凝汽式汽輪機發電機組,年發電量達1 800萬kW·h,年利用6 000小時。

      2 區域水資源狀況

      飲馬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不包括伊通河)為9.305億m3,石頭口門水庫以上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179億m3。飲馬河流域的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受大氣降水的季節變化、氣象因素和下墊面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徑流在年內分配極不均勻,7月、8月兩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50%左右,6月~9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80%左右。飲馬河流域(不包括伊通河)水資源總量為13.305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重復計算量為1.38億m3。飲馬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為5.38億m3,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為3.53億m3。德惠市米沙子鎮多年平均地下水水資源量為2 440萬m3。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1 830萬m3[1—2]。

      3 項目水資源論證的主要內容

      3.1 取水合理性分析

      本項目設計取水40.0萬m3/a,經引水水源分析論證可知,在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工程投入運行前,在保證率90%條件下,德惠支線供水工程匹配給米沙子鎮工業園區的水量可以滿足本項目近期水平年需水要求;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投入運行后,在縮減地下水開采量條件下仍然有部分剩余水量,因此本項目取水量有保證。水質現狀類別為Ⅲ類,滿足工程用水要求,取水是可靠的[1—2]。

      3.2 用水合理性分析

      該項目用水組成根據用水環節不同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工藝生產用水;第二部分為鍋爐補水;第三部分為循環冷卻補水;第四部分為生活用水;第五部分為其他用水。由于本項目含有3MW電站一座,電站的各項用水量包含在鍋爐補水和總的循環冷卻水之中,為了弄清電站用水的合理性,先將電站作為一個單獨體在總水平衡中給定供、用、耗、排的籠統指標,對電站內部用水情況再單獨予以分析計算,詳細分析其用水的合理性[3]。

      3.3 取退水影響分析

      取水對區域水資源和其他用水戶的影響分析,項目取用的是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工程德惠支線供給德惠市米沙子工業集中區計劃內的生活和生產用水,完全符合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規劃,本項目取水后對德惠市米沙子鎮的生活、生產用水沒有影響。退水包含施工期退水影響和運行期退水影響,本工程施工期污水在采取集中收集、處理、回收利用和達標排放等嚴格管理后,對當地水功能區水質和第三者影響很小;運行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清凈下水和生活污水,本項目生活污水可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外排,所以本項目投產后,廠區生產廢水實現零排放,對附近地表水基本無影響

      3.4 水資源保護措施

      工程建設過程中場地開挖、回填、場地平整,使原有場地地形、地貌、土壤結構發生改變,植被的破壞和土壤的擾動使土體抗蝕能力減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水環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期和分施工期措施。

      4 結論

      本項目選址于德惠米沙子工業集中區內,符合德惠市、米沙子鎮規劃,符合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取水符合水資源規劃和配置、及水功能區劃要求,符合嚴格水資源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項目用水過程合理,用水符合節水要求。所以,本項目取用水是合理的。

      為保證本項目的正常取水,建議相關部門嚴格履行承諾與協議,確保在本項目投產前,德惠支線能夠順利通水,保證本項目正常運行、并按協議要求提供再生水。在中部引松供水工程運行前,德惠支線供水工程取用石頭口門水庫原水,根據頻率計算可知,當發生特枯年份時,依靠石頭口門水庫本身的供水能力可能出現供水緊缺問題,因此,為保證城鎮生活用水,本項目必須減少或停止取用德惠支線原水。

      本項目建成運行后,應嚴格管理、強化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保證各工序污水處理設備、設施正常運行,設置事故污水貯存池和消防水貯存池,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與緊急救援措施,一旦發現生產或處理工藝異常事故,必須停止生產和污水排放,將未達標污水引入事故貯存池,待儀器設備等檢修正常后,將事故貯存池污水重新處理,直至達標后再排放,以杜絕污染事故的發生,避免對下游水功能區及下游水域造成污染。

      參考文獻

      [1]王宇軒.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九臺、德惠支線工程水資源論證[D].吉林: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2010.

      水資源論證范文第4篇

      關鍵詞:水資源;工程;論證

      中圖分類號:T V213 文獻標識碼:A

      水資源論證是指依據江河流域或者區域綜合規劃以及水資源專項規劃,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對水環境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論證的專業活動。山區小型水電站工程水資源論證有其特有的特點,與平原地區相比,對建設項目取水地點、取水量、用水環節、取水和退水可能給區域水環境帶來的影響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

      1 工程背景

      2 建設項目所在區域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利用分析

      2.1 水文

      干峽河以上無水文測站。由于本次設計收集到巫溪站水文測站的基本資料,因此,選用巫溪站作為本工程水文計算的參證站。經計算,巫溪站徑流深為1042mm。

      2.2 水資源量

      2.3 水質狀況

      根據《重慶市水功能區劃報告》,干峽河流域水質較好,為Ⅰ-Ⅱ類。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所在干峽河范圍內,其水質滿足電站工程取水水質要求。

      2.4 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巫溪縣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流域面積大于100km2的干支流共12條,水量充沛,落差集中,開發利用條件優越。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6.2萬kW,可開發量42.6萬kW,己開發26.8kW,占可開發量的62.9‰。

      3 取水水源論證

      3.1 地表取水水源論證

      根據巫溪縣相關規劃,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規劃裝機規模5000kW。經計算,巫溪站徑流深為1042mm。

      3.2 用水量分析

      3.2.1 設計保證率

      重慶市巫溪縣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是分水河水能資源梯級開發規劃的電站,具有調節能力。

      3.2.2 發電水頭的確定

      水電站的裝機容量與工程的發電引用流量、發電水頭密切相關。由于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屬于高水頭的混合式電站。經計算,本電站年加權平均水頭為64.4m,根據相關規定,本電站額定水頭取年加權平均水頭的90%,即H凈=58.00m。

      3.2.3 裝機容量的確定

      根據本工程所處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用電負荷增長情況,本電站裝機容量以裝機年利用小數宜在3500h左右擬定。徑流調節計算時,發電可用水量需扣除灌溉用水及居民生活用水,以及下游生態用水量。經計算,本電站裝機規模確定為5000kW。

      3.3 可供水量分析

      3.4 水資源質量評價

      工程地處為分水河左岸一級支流。根據《巫溪縣水功能區劃報告》,該河段現狀水質為Ⅱ類,水質管理目標為Ⅱ類。取水水源水質是可靠的,加之水力發電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因此,取水水源水質能夠滿足擬建工程取水的要求。

      3.5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取水水源為分水河支流干峽河,其水量和水質均可滿足工程設計取水要求。取水口位于干峽河河口上游約1.86km處,引水隧洞長約2.1km。根據以上分析,取水口位置布置合理。

      3.6 取水口可靠性與可行性分析

      重慶市巫溪縣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壩址上集雨面積234km?,流域區內植被較好,水土流失輕度。從電站大壩處的徑流調節計算成果分析,電站壩址處設計引用流量為11.5m?/s,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2.438億m3。電站按3500h的設計年運行,取水水源和水量可靠。該工程在干峽河下游設置取水口,設計取水流量11.5m3/s是可行的。

      4 取水的影響分析

      4.1 對區域水資源的影響

      重慶市巫溪縣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筑壩引水,人為地改變了河道天然來水的時程分配。經分析,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引水發電,對水量無損耗,不產生污染。因此,該項目取水對區域水資源量無影響。

      4.2 對其他用戶的影響

      據調查,工程攔水壩壩址以下至電站尾水口區間河道兩岸基本無取水用戶。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筑壩攔水,淹沒面積約20hm2,均是淹沒的河灘荒坡,未淹沒耕地,對當地生產無影響。瓦淌河水庫電站工程發電來水是在滿足兩岸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發電的,因此,本電站的興建對上游用水戶基本不產生負面影響。

      水資源論證范文第5篇

      關鍵詞:水資源論證;水資源優化配置;可持續發展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是應取水許可審批的實際要求而建立,其設立的宗旨是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建設項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天津市水利局自2002年5月1日開始貫徹落實水資源論證制度,積極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已經先后對寶坻京津新城水廠、陳塘莊電廠、北疆電廠、雀巢礦泉水公司、中心漁港等多項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報告進行了全面技術審查。天津市各級水務部門嚴把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積極組織、監督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規范論證審查程序,論證工作逐步邁入正軌,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從天津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著手,對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的意義、內容以及如何做好認證工作展開探討。

      一、天津市水資源概況

      天津位于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 屬于暖帶季風性大陸性氣候,流經本市行洪河道19條,排瀝河道79條,天津市境內河流分屬海河流域的北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海河干流水系、黑龍港運東水系和漳衛南運河水系,天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4.9毫米,且年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勻,呈北高南低的趨勢。WwW.133229.coM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5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0.65億立方米,占64.4%;地下水資源量5.9億立方米,占35.6%,受水資源分布不均、水文地質條件差異以及開采布局等因素原因影響,天津市中南部地區的深層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形成局部地面沉降漏斗。

      二、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必要性

      1.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天津市是中國北方重要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歷史上天津是一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城市,有著水陸通達、工商興旺的歷史。解放后、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用水量劇增、上游開發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攔蓄工程的建設,使天津的水資源呈現逐年急劇的下降趨勢,供水保證率低的問題日漸突出。目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60立方米,加上外調水量人均也僅有37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遠遠低于世界公認的人均占有量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引灤入津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天津市城市用水,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設項目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給環境和社會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例如,開發建設水利工程改變原有的水文情勢,對上下游水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及過量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等。目前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過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合理性,造成投資效益差、水資源利用率低以及水質惡化等問題。 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存在問題。建設項目在開發利用水資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水資源配置格局不合理,工程取水利用率低,影響工程效益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2)建設項目取用地表水使生態環境惡化,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到位,出現斷流或間歇性斷流等對原有生態環境不利的影響。如水利工程的建設,將對所在流域的水資源起到攔蓄作用,改變原有的水文徑流情勢,工程下游出現的斷流或間歇性斷流。(3)建設項目開發利用地表水,造成對周邊地區其他用水戶取水權益的影響。例如建設工程取水后,所在河段周邊地區的水資源量減少,使河段內原有其他取水戶的用水要求得不到滿足等情況,特別在干旱年份,將會引發水事糾紛。(4)對地下水資源分布狀況不了解。某些建設項目在開采地下水時,沒有開展水源論證,不了解取水點地下水資源的水量、水質情況,出現開采量達不到用水要求和開采規模不合理等情況,造成水資源的浪費或工程效益較差。(5)部分地區過度開采地下水,引起大面積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問題;并且影響周邊地區其他用水戶的取水權益。

      三、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意義

      由于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過程中存在的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和不合理使用。如何做好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優化配置、節約保護、綜合治理,促進天津市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基本職責。全面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為建設項目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

      根據新《水法》,建設項目開發利用水資源,必須遵循合理開發、節約使用、有效保護的原則;符合江河流域或區域的綜合規劃及水資源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遵守經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協議。水資源論證工作通過實地勘測,依據實測系列資料,并根據相關規劃,進行科學分析,綜合論證建設項目取用水資源的情況及合理性,同時進行退(排)水情況及其對水環境影響分析等。全面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能有效保證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促進建設項目節約用水、節能減排,保障建設項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及盡早排除水事糾紛的隱患、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四、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內容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項目概況、建設項目所在流域或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取水水源論證、用水合理性論證、退(排)水情況及其對水環境影響分析、對其他用水戶權益的影響分析等。由于不同的建設項目規模不等,取水水源類型不同,水資源論證的具體內容也有區別,在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時候,應根據項目及取水水源類型,選擇相應的內容開展論證工作。按照取水水源類型的不同,分為地表水源論證和地下水源論證兩種:

      對于一般的地表水資源論證,其重點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建設項目對用水保證率、水位、水量、水質、水溫等要求。(2)建設項目取水水源論證要依據較長的水文資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證率來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分析不同時段取水對周邊水資源狀況及其他取水戶的影響。(3)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設項目進行水量平衡分析,計算工程對水資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4)水質評價分析。對照建設項目對水質的要求,進行水質評價,并對建設項目取水后對所在流域(或區域)水質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

      對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設項目應遵循合理、高效、可持續發展利用原則,地下水資源論證包括水質分析、水量計算、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及其他相應技術措施的分析計算工作,具體內容(1)根據取水項目對水質(包括水溫)的要求對地下水水質進行分析。(2)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含水層特征、邊界條件以及補給排泄狀況)、開采要求(工業供水、農田灌溉供水、生活供水等所要求的年內或多年的開采量)從長期運用的角度進行地下水資源數量的分析計算(或地下水文水利計算)。(3)分析論證在長期開發利用地下水后是否會引起水質惡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情況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4)分析是否需要采用人工補給地下水源以及相應的技術措施。(5)根據技術經濟條件、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選擇最優開采方案。

      五、如何做好水資源論證工作

      1.加強宣傳力度。一是面向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提高對水資源論證工作的認識和支持,樹立建設項目申請取水許可應先進行水資源論證的意識。二是增強全社會宣傳水資源論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改善水資源論證的軟環境,是全面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的基礎。 加強自身技術力量,提高水資源論證成果質量。目前,水資源論證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編制單位不斷進行完善,通過培訓和業務交流逐步加強水資源論證工作方面的技術力量,使水資源論證成果更具實用性和科學性。 重視野外調查、實地勘測工作。編制單位要充分收集資料,開展野外調查、實地勘測工作,為內業分析計算打下良好基礎;從技術角度,水源論證工作是建設項目是可研性設計的前提,是取水許可預申請的法定文本。因而,水源論證工作者應以科學嚴謹、公正客觀的態度完成建設項目業主的委托,為水政執法把好技術關。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18在线天美|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