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房屋設計論文

      房屋設計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房屋設計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房屋設計論文

      房屋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好的結構方案還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建設單位的資本投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保護建筑施工現場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利益與環保相結合的良好經營模式。因此,合理地使用建筑結構優化技術能夠更好地實現建筑物的綜合效益。建設單位開發建筑物的基本原則就是在最大程度的減少資本投入、建筑材料使用的基礎上,實現建筑物的高質量和長期使用。況且建筑物只有在保證良好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其美觀、耐用、新穎等特點,才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與傳統的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相比,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模式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其采用的設計優化措施可以有效地實現建筑施工中各個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各項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并且協調好房間的布局,使得這些布局能夠有效的結合,共同發揮其使用功能。合理的利用建筑結構優化技術,在確保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能夠充分的體現出其創新性。此外,這種技術還能夠幫助設計人員選擇最為合理的設計方式。

      2建筑結構優化技術的經濟意義

      使用優化建筑結構的方法,能夠使房屋在整體結構上更加科學、合理。在實際的房屋施工建設中,房屋的層數對房屋的成本造價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建筑物的單位面積造價會隨著層數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在超過一定的層數之后(即超限建筑物),房屋單位面積的造價反而會增加。因為隨著建筑物樓層的增高,房屋中的承重墻和柱等結構將會受到更多的荷載,房屋的穩定性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增強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滿足現行規范的要求,結構形式將會發生大的變化,從而房屋的單位面積造價也會進一步增加。想要在相同的用地面積內,達到理想的房屋設計效果,提高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建筑物的層數,并且確保房屋良好的設計效果。使用建筑結構優化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房屋結構的優化,還能夠在有限的用地面積內實現最大化的利用效果,促進對建筑用地的合理使用。

      3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措施

      3.1優化結構設計模型

      建筑結構的優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是對變量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建筑師決定的最終建筑設計方案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些重要的建筑數值均可以作為變量供建筑設計人員進行選擇。例如:工程參數的參考,包括對房屋價格的參考、對于其損失的參考等等。設計人員若能夠將變化幅度較小或考慮因素較少的參數作為設計的參考,建筑結構的設計和編程難度將會大大降低,設計人員也能夠更快的找到最符合設計目標的數據。

      (2)是對函數的確定。

      設計人員要選擇出最符合配筋率和房屋結構構件尺寸的一組函數,進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建設成本。

      (3)是對施工條件的衡量。

      想要進一步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就需要從房屋的受力限度、變形限度、結構的穩定性、房屋結構構件的尺寸、結構構件裂縫的限度、房屋的結構體系等方面考慮。在實際的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該結合建筑使用方案和房屋的施工條件,分析出實際設計中存在的約束性條件,并且要確保解決這些約束性條件的方案要符合我國現行的規范規定,以保證建筑結構的設計結果達到最優。

      3.2確定合理的計算程序

      設計師在對房屋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設計程序,而建筑結構優化的本質就是進行一個復雜繁瑣的計算過程。設計人員在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計算的時候,要注意將附加約束條件轉換成不帶約束的條件,這樣就更容易地得到更為精確的結構計算結果。此外,還要優化許多建筑結構的技術模式,因為這些模式有利有弊,所以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計算方案。

      3.3選擇最優的程序

      設計人員在設計好房屋的結構模型,且選擇了最為合適的計算方法后,就可以進入選擇最優設計程序的環節。對最優設計程序的選擇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具備完整的功能、程序運轉較高以及程序用途齊全。

      3.4對統計結論進行分析

      設計人員在進行了各種計算之后,要對統計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并且找出各個設計方案中不同點和相同點,并且結合總體的設計情況和進展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設計人員在進行結論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遺漏一些細節問題。房屋的建設與設計是一項耗時長、成本高的項目,它不僅涉及到建設單位的利益,也涉及到了房屋使用者的利益,設計人員在把握細節的基礎上,要注意從宏觀上把握住當事人的利益,這樣才能夠有效的節約建設成本,進一步優化建筑結構。在進行建筑結構優化的時候,設計人員不僅要避免追求片面的利益,還應該避免為了追求設計創新而忽略了建筑實際情況。

      3.5積極應用信息優化技術

      由于建筑結構設計是一些比較復雜的工程,需要的資料也比較多,這為建筑結構優化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時設計人員就需要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對建筑數據進行整理。例如,合理的利用一些參數定義的軟件,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小設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4結語

      房屋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建筑物防雷保護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建筑物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內各種電氣設備的使用日趨增多,尤其是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建筑物越來越多采用各種信息化的電氣設備。我國每年因雷擊破壞建筑物內電氣設備的事件時有發生,所造成的損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防雷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直擊雷和感應雷是雷電入侵建筑物內電氣設備的兩種形式。直擊雷是雷電直接擊中線路并經過電氣設備入地的雷擊過電流;感應雷是由雷閃電流產生的強大電磁場變化與導體感應出的過電壓,過電流形成的雷擊。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規定,建筑物的防雷區劃分為LPZOA,LPZOB,LPZ1,LPZn+1等區(各區的具體含義本文不再贅述)。將需要保護的空間劃分為不同的防雷分區,是為了規定各部分空間不同的雷擊電磁脈沖的嚴重程度和等電位聯結點的位置,從而決定位于該區域的電子設備采用何種電涌保護器在何處以何種方式實現與共同接地體等電位聯結。

      建筑物直擊雷的保護區域為LPZOA區,其保護設計已為電氣設計人員所熟知,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設計由避雷網(帶),避雷針或混合組成的接閃器,立柱基礎的鋼筋網與鋼屋架,屋面板鋼筋等構成一個整體,避雷網通過全部立柱基礎的鋼筋作為接地體,將強大的雷電流入大地。建筑物感應雷的保護區域為LPZOB,LPZ1,LPZn+1區,即不可能直接遭受雷擊區域;感應雷是由遭受雷擊電磁脈沖感應或靜電感應而產生的,形成感應雷電壓的機率很高,對建筑物內的電氣設備,尤其低壓電子設備威脅巨大,所以說對建筑物內部設備的防雷保護的重點是防止感應雷入侵。由感應雷產生的雷電過電壓過電流主要有以下三個途徑:(1)由供電電源線路入侵;高壓電力線路遭直擊雷襲擊后,經過變壓器耦合到各低壓0.38KV/0.22KV線路傳送到建筑物內各低壓電氣設備;另外低壓線路也可能被直擊雷擊中或感應雷過電壓。據測,低壓線路上感應的雷電過電壓平均可達10KV,完全可以擊壞各種電氣設備,尤其是電子信息設備。(2)由建筑物內計算機通信等信息線路入侵;可分為三種情況:①當地面突出物遭直擊雷打擊時,強雷電壓將鄰近土壤擊穿,雷電流直接入侵到電纜外皮,進而擊穿外皮,使高壓入侵線路。②雷云對地面放電時,在線路上感應出上千伏的過電壓,擊壞與線路相連的電器設備,通過設備連線侵入通信線路。這種入侵沿通信線路傳播,涉及面廣,危害范圍大。③若通過一條多芯電纜連接不同來源的導線或者多條電纜平行鋪設時,當某一導線被雷電擊中時,會在相鄰的導線感應出過電壓,擊壞低壓電子設備。(3)地電位反擊電壓通過接地體入侵;雷擊時強大的雷電流經過引下線和接地體泄入大地,在接地體附近放射型的電位分布,若有連接電子設備的其他接地體靠近時,即產生高壓地電位反擊,入侵電壓可高達數萬伏。建筑物防直擊雷的避雷引入了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引下線入地,在附近空間產生強大的電磁場變化,會在相鄰的導線(包括電源線和信號線)上感應出雷電過電壓,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統不但不能保護計算機,反而可能引入了雷電。計算機網絡系統等設備的集成電路芯片耐壓能力很弱,通常在100伏以下,因此必須建立多層次的計算機防雷系統,層層防護,確保計算機特別是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

      由此可見,對建筑物內各電氣設備進行防感應雷保護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設計的合理與否,對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與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感應雷的防護當中,電涌保護器的使用已日趨頻繁;它能根據各種線路中出現的過電壓,過電流及時作出反應,泄放線路的過電流,從而達到保護電氣設備的目的。

      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4條規定:電涌保護器必須能承受預期通過它們的雷電流,并應符合以下兩個附加要求:通過電涌時的最大鉗壓,有能力熄滅在雷電流通過后產生的工頻續流。即電涌保護器的最大鉗壓加上其兩端的感應電壓應與所屬系統的基本絕緣水平和設備允許的最大電涌電壓協調一致。

      現在,我們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錄六規定的各類防雷建筑物的雷擊電流值進行電涌保護器的最大放電電流的選擇。

      一、一類防雷建筑物

      1、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錄六規定,其首次雷擊電流幅值為200KA,波頭10us;二次雷擊電流幅值為50KA,波頭0.25us;根據圖1,全部雷電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裝置的接地裝置計,另外50%按1/3分配于線纜計);首次雷擊:總配電間第根供電線纜雷電流分流值為200*50%/3/3=11.11KA;后續雷擊;總配電間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分流值為50*50%/3/3=2.78KA;如果進線電纜已經進行屏蔽處理,其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的分流值將減低到原來的30%,即11.11KA*30%=3.3KA及2.78KA*30%=0.8KA,而在電涌保護器承受10/350us的雷電波能量相當于8/20us的雷電波能量的5~8倍,所以選擇能承受8/20us波形電涌保護器的最大放電電流為11.11*8=88.9KA;即設計應選用電涌保護器SPD的最大放電電流為100KA,以法國SOULE公司產品為例,選用PU100型。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7條規定,該級電涌保護器應在總配電間處安裝,即在LPZOA,LPZOB與LPZ1區的交界處安裝。

      2、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8,第6.4.9條規定,在分配電箱處,即在LPZ1與LPZ2區的交界處安裝電涌保護器,其額定放電電流不宜小于5KA(8/20us),故此處應選用電涌保護器SPD的最大放電電流為40KA,額定放電電流為10KA;以法國SOULE公司產品為例,選用PU40型。

      二、二類防雷建筑物

      1、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錄六規定,其首次雷擊電流幅值為150KA,波頭10us;二次雷擊電流幅值為37.5KA,波頭0.25us;根據圖1,全部雷電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裝置的接地裝置計,另外50%按1/3分配于線纜計;首次雷擊:總配電間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分流值為150*50%/3/3=8.33KA;后續雷擊:總配電間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的分流值為37.5*50%/3/3=2.08KA;如果進線電纜已經進行屏蔽處理,其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的分流值將減低到原來的30%,即8.33KA*30%=2.5KA及2.08KA*30%=0.6KA,而在電涌保護器承受10/350us的雷電波能量相當于8/20us的雷電波能量的5~8倍,所以選擇能承受8/20us波形電涌保護器的最大放電電流為8.33*8=66.6KA;即設計應選用

      電涌保護器SPD的最大放電電流為65KA,以法國SOULE公司產品為例,選用PU65型。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7條規定,該級電涌保護器應在總配電間處安裝,即在LPZOA,LPZOB與LPZ1區的交界處安裝。

      2、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8,第6.4.9條規定,在分配電箱處,即在LPZ1與LPZ2區的交界處安裝電涌保護器,其額定放電電流不宜小于5KA(8/20us),故此處應選用電涌保護器SPD的最大放電電流為40KA,額定放電電流為10KA;以法國SOULE公司產品為例,選用PU40型。

      三、三類防雷建筑物

      1、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附錄六規定,其首次雷擊電流幅值為100KA,波頭10us;二次雷擊電流幅值為25KA,波頭0.25us;根據附圖1,全部雷電流i的50%按流入建筑物防雷裝置的接地裝置計,另外50%按1/3分配于線纜計;首次雷擊:總配電間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分流值為100*50%/3/3=5.55KA;后續雷擊:總配電間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分流值為25*50%/3/3=1.39KA;如果進線電纜已經進行屏蔽處理,其每根供電線纜雷電流的分流值將減低到原來的30%,即5.55KA*30%=1.7KA及1.39KA*30%=0.4KA,而在電涌保護器承受10/350us的雷電波能量相當于8/20us的雷電波能量的5~8倍,所以選擇能承受8/20us波形電涌保護器的最大放電電流為5.55*8=44.4KA;即設計應選用電涌保護器SPD的最大放電電流為40KA,以法國SOULE公司產品為例,選用PU40型,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7條規定,該級電涌保護器應在總配電間處安裝,即在LPZOA,LPZOB與LPZ1區的交界處安裝。

      2、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6.4.8,第6.4.9條規定,在分配電箱處,即在LPZ1與LPZ2區的交界處安裝電涌保護器,其額定放電電流不宜小于5KA(8/20us),故此處應選用電涌保護器SPD的最大放電電流為40KA,額定放電電流為10KA;以法國SOULE公司產品為例,選用PU40型。

      在供電線路中,電涌保護器的具體安裝以較常用的TN-S系統,TN-C-S系統,TT系統為例,示意如下:

      1)TN-S系統過電壓保護方式

      2)TN-C-S系統過電壓保護方式

      3)TT系統過電壓保護方式

      綜上所述可見,在防雷保護設計中,總的防雷原則是采用三級保護:1、將絕大部分雷電流直接引入地下基礎接地裝置泄散;2、阻塞沿電源線或數據、信號線引入的過電壓;3、限制被保護設備上浪涌過電壓幅值(過電壓保護)。這三道防線,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各行其責。目前通常作法是以下三點:

      1)建立聯合共用接地系統,形成等電位防雷體系

      將建筑物的基礎鋼筋(包括樁基、承臺、底板、地梁等),梁柱鋼筋,金屬框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線等連接起來,形成閉合良好的法拉第籠式接地,將建筑物各部分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護地,直流工作地,防雷接地)與建筑物法拉第籠良好連接,從而避免各接地線之間存在電位差,以消除感應過電壓產生。

      2)電源系統防雷

      以建筑物為一個供電單元,應在供電線路的各部位(防雷區交接處)逐級安裝電涌保護器,以消除雷擊過電壓。

      3)等電位聯結系統

      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局部修訂條文)明確規定,各防雷區交接處,必須進行等電位聯結;尤其建筑物內的計算機房等弱電機房,遭受直擊雷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在此處除采取電涌保護器進行感應雷防護外,還應采用等電位聯結方式來進行防雷保護,本文不再敘述。

      作為電氣設計人員都非常清楚,建筑物的防雷保護設計是一項既簡單又繁瑣的內容,但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還有待于各位電氣設計人員作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同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善為謀劃,精心設計。本文僅此設計作了一點粗淺的探討,所以文中不足之處,望同行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房屋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安徽農業大學農業園內廢棄物主要有為溫室生產有機垃圾,包括蔬菜尾菜,少量農作物秸稈、藤蔓等。經實地調研,每天可產生各類有機廢棄物約1t,TS含量15-18%。

      2資源化處理工藝設計

      2.1工藝流程圖設計

      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原則,本處理方案采用以厭氧發酵技術為核心的工藝流程:餐廚廢棄物和農業有機廢棄物經收集進場后,首先經過篩網、人工分選等去除塑料、方便筷、大骨頭、樹枝等較大及難降解固形物,再將易生物降解組分進行粉碎漿化,之后送入水解酸化池進行預處理(該過程可適當添加水解酶以促進其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池中配備機械攪拌設備進行勻漿攪拌),經過5天[11]左右水解酸化后,再將料液每天分批次定量泵入CSTR厭氧反應器中進行25-30d的充分發酵。工程所產沼氣經過除水、脫硫工藝進入貯氣柜存儲,并用于農業園熱能中心燃氣熱水鍋爐,熱水主要滿足沼氣工程自身加熱、保溫,富余部分用于農業園區內溫室供熱。所產沼液沼渣進入暫存池沉淀存儲,沼液回流至水解酸化工藝調節發酵料液濃度,同時起到菌種回流的作用,剩余沼液及沼渣用作農業園種植生產有機肥料。本方案的工藝流程可用圖1表示。

      2.2CSTR反應器設計

      根據餐廚廢棄物和農業有機廢棄物混合原料的厭氧消化特點,本處理方案的核心工程設計采用CSTR厭氧反應器,該反應器可以處理高懸浮固體含量的原料,消化器內物料均勻分布,可避免物料分層狀態,增加物料和微生物的接觸,是厭氧消化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反應器之一。參考CJJ184-2012《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及NY/T1222-2006《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設計規范》,設計發酵料液TS濃度為8-10%,水力滯留時間(HRT)為25-30d;CSTR厭氧反應器的總容積參照下式確定:V=T•Q/0.8式中,V為厭氧反應的容積(m3);Q為設計日處理量(m3);T為設計水力滯留時間(d);0.8是有效容積與總容積的比值系數。本處理方案日處理餐廚廢棄物及農業園有機廢棄物共3t,按照原料TS濃度分別為18-20%及15-18%,以及進料TS濃度8-10%的要求,則每天進料量(Q)約6t;為保證處理工程穩定運行,HRT(T)取30d,則CSTR反應器的總體積為225m3。2.3處理工程主要設計指標根據高校學生食堂特點,去除寒暑假3個月時間。本處理工程主要設計指標如下:厭氧工程發酵溫度(中溫)為30-35℃;池容產氣率0.8-1.0L/(L•d);沼氣產量4.8萬m3/年;年處理混合有機廢棄物800t;沼液、沼渣有機肥原料年產量400t。

      3產物及應用分析

      經過沼氣工程厭氧處理,原本污染環境、危害食品安全的混合有機廢棄物在產生清潔可再生能源沼氣的同時,轉變為高效有機肥原料。

      3.1沼氣

      沼氣中甲烷(CH4)含量一般為55%以上,熱值約20,000-22,000KJ/m3,是一種優質的清潔燃料。本處理方案中,沼氣主要設計用作農業園熱能中心熱水鍋爐使用。按照沼氣中CH4含量60%、熱值為21,820KJ/m3,相當于0.74kg標準煤。為維持225m3的CSTR反應器中溫運行,設計每天需100m3的沼氣燃燒供熱,則每年共需約2.7萬m3,除滿足沼氣工程自身加熱、保溫外,每年仍剩余2.1萬m3沼氣可用于農業園溫室大棚冬季增溫保溫。目前,農業園內3000m3PC板智控溫室、2000m3玻璃智控溫室增溫保溫主要采用煤炭為燃料,每年需40t。根據以上分析,該處理工程每年剩余沼氣折合標準煤約15.5t,可替代近39%的溫室采暖用煤,節能減排效益明顯。

      3.2沼液、沼渣

      沼液沼渣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原料。利用沼渣沼液作為農作物的基肥和追肥,減少化肥用量,減低生產成本,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實現“低碳種植”和綠色食品的生產。本處理工程設計沼液、沼渣主要用作農業園內溫室生產有機肥,按照每畝每年10t的施用量,則400t沼液、沼渣可供40畝土地施用。安徽農業大學農業園占地100多畝,種植土地約80畝;則本處理工程所產沼液、沼渣有機肥原料可被完全消納,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4結論

      房屋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一是企業集團文化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積淀

      企業集團聯合組建之前的公司,有的有十幾年歷史,有的有幾十年的歷史,有的甚至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些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并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淀了自己獨有的優秀文化。比如,有的煤炭企業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文化品格,有的醫藥企業有至真、至美、至善的文化追求,有的航空企業有精準、精確、精益的文化特質等。這些文化基因和特質,在新組建的企業集團中有機融合,層層積淀,使得企業集團在高速成長過程中就完成了早期的文化自我超越。

      這些深厚的文化在企業集團創新發展中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源。在這種強大的向心力、強勁的執行力和強烈的爆發力的推動下,廣大員工面對企業信任與重托,胸懷大局,雷厲風行,執行到位,并且不辱使命,不負眾望,順應國家企業整合重組的歷史大潮,書寫新的企業集團跨越發展的輝煌篇章。他們內心深處那些根深蒂固的理念與氣質,正是企業集團優秀文化基因的沃土。

      二是企業集團文化要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核心

      理想信念精神,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靈魂所系,同樣也是一個企業不可缺失的靈魂。企業制定戰略、取得利潤、制造產品、創造財富、塑造品牌,都需要有理想信念精神來引領支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今中國人的靈魂旗幟,如何讓靈魂旗幟在企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需要社會全員參與并踐行。顯然,這一任務完成,國企已走在了前列。有的企業集團提煉了“不斷創造歷史”的核心價值觀、“挺進世界500強”的企業目標、“奉獻優質產品、創造幸福生活”的企業使命等內容為載體的核心價值體系,打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企業版”。這些企業版的核心價值觀,不僅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要求和精神實質,而且更貼近企業實際,貼近職工需求。職工學習踐行起來,普遍覺得好記、好用,管用、頂用,使得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企業實現了具體化。

      三是企業集團文化要體現領軍團隊的性格和氣質

      一個企業集團或公司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實際上往往就是領軍團隊的風格、精神以及其經營理念的傳播、貫徹和實踐。以企業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家團隊的人格化,是企業家團隊品質和行為的綜合反映。這些“骨子里”的東西,像血液一樣融入企業血脈。企業領導團隊的性格氣質強悍,企業就有了強者之魂。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往往是企業家團隊思想的濃縮。

      縱觀某些企業集團的決策層,既有縱橫捭闔的戰略家,又有術業專攻的科學家,也有深謀遠慮的思想家,還有傳經布道的宣傳家,更有敢為人先的實干家,文韜武略,人才濟濟。正是有了這種軍魂,這些企業集團才能在聯合重組和快速發展的一個個硬仗中打出了企業一往無前的改革氣勢,打出了企業上下同欲的至情境界,打出了企業蒸蒸日上的經濟效益,成就了一個做大做強、跨越發展的時代傳奇。

      四是企業集團文化要形成一個具有強烈同化功能的“氣場”

      所謂企業文化,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文化氛圍,是一種強烈地支配著團隊成員思想和行為的團隊文化。對于聯合重組的企業集團來說,是先有子公司,后有母集團。有著各種各樣背景、資歷、基因的企業一旦進入新的企業集團,受到新集團的文化影響和熏陶,久而久之就應該養成同樣的性格與氣質,形成一種內在的文化要素,或者叫做文化習慣。即使后來有相異的精神加入進來,也會很快被這種集團精神所同化、所感染,從而形成新的整合力量。

      有的企業集團通過推行準軍事化管理、6S管理、班前禮儀、文明行為規范等“養成教育”,使所屬的企業員工逐步形成一種奮發有為、創新超越的氛圍,形成一種相同的“文化習慣”,養成了統一的自覺行為。事實證明,在企業內部維系一種崇高的企業精神與人格魅力,是企業長盛不衰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

      房屋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1.地鐵無線通信系統方案選擇的比對

      地鐵無線通信系統方案種類比較多,目前按照工作信道為標準來區分主要為公用頻道方案和專用頻道方案兩種。其中公用頻道方案還可以分為數字集群和模擬集群兩種方案模式。專用頻道方案要求每種頻道都必須有唯一的用途,即便空置下來也不能做其他用途,因此分為中繼器方式和車站臺方式。公用頻道方案的數字集群要求下所產生的方案,需要設置出多種通話頻道以及一個控制頻道,由于集群方案中需要使用頻道共享和動態分配頻道技術來保障所有頻道均被使用的概率低于專用頻道繁忙時所使用的概率,那么頻道在高于三個以上時,此中集群頻道的方案優勢就會被體現出來,比如其可靠性、擴容、保密性以及對無線電頻率的占用、頻道切換和轉換均會高于其他方案。模擬集群的方案主要使用300-300HZ模擬信號來進行傳輸,模擬話音信號在對載頻調制時只能保留一個頻率,此種方式在我國只能使用MPT1327的集群標準。相對而言數字集群方案的使用則主要使用低碼率話音編碼的方式,同一個載頻可以擁有多種頻次,此種集群方式主要以TETRA的集群標準為準,以便來解決業務單一、功能弱、頻率效率低下、不便于加密等模擬集群無法滿足的技術要求。

      2.地鐵無線通信系統方案設計的改良措施

      結合地鐵無線通信系統方案所需要的技術以及使用的方案比對,目前我國地鐵無線通信系統,可以選擇一個比較適合當前和未來地鐵無線通信發展需要的方案判定依據。比如以地鐵無線通信系統在可能出現擴容的前提下所出現的頻道數為依據,當頻道數不高于3小時時使用專用的頻道方案,反之則使用集群方案。但是由于方案選擇和相應的匹配技術較為復雜,目標我國采用的集群方案的配備零件和關鍵設備又源自對國外的引進,因此,很容易出現重復引進、方案重復性幾率比較大的問題,對于此為實現成本最小化利率最大化的要求,建議未來可以在學習外國地鐵無線通信系統設計方案的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地鐵無線通信系統的全部國產化應用。此外,結合上文中地鐵無線通信系統方案設計技術的比對結果來看,TETRA對頻率資源的利用率比較高,其話務分布也較為均勻,因此對比群組通信需求來看,可以以其系統可靠、干擾比較少的特性在未來地鐵無線通信系統方案設計中可以大范圍的進行應用推廣。

      作者:郜中飛 單位:佛山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