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西醫內科

      西醫內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西醫內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西醫內科

      西醫內科范文第1篇

      肝硬化腹水是肝臟疾病引起肝臟出現反復炎癥,肝硬化或者纖維化后由于低蛋白血壓、門脈高壓等多種病理因素導致一些臨床癥狀,如腹腔積液、食道胃底靜脈曲張、肝性腦病等并合癥現象的疾病[1]。肝硬化腹水是肝臟疾病(如酒精性肝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等)終末期或者失代償期最明顯的臨床表現之一,它的發生率較高,有達到76%以上。一旦出現肝硬化腹水,對患者的生命會造成嚴重影響,如果不進行及時地治療,預后不佳[2]。所以,肝硬化腹水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上極為重要的課題,本文通過對不同癥狀患者進行治療和分析,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于2008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和肝硬化腹水患者240例,其中男156例,女84例,年齡在42~76歲之間,平均年齡(51.7±1.8)歲,病史在10個月~20年之間,平均(12.5±2.7)年,肝硬化腹水的持續時間平均是(9.2±1.4)個月,并且選取的對象都符合肝硬化和肝硬化腹水的診斷標準。

      1.2治療方法

      首先對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最基本的治療方法,若此治療方法不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或癥狀,隨后對其繼續實施藥物治療。在選本文由收集整理取的240例患者中,有50例肝硬化患者實行每天服用240 mg的螺內酯,服用方法為口服,3次/d,每三周即為一個療程;另外1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服用氨體舒治療后病情沒有得到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對其足三里及三陰交穴位實施速尿注射,每天1次,每次注射量為20~40 mg;對其余的6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限水,限鹽和保肝等一般治療,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在輔以白蛋白靜脈輸注,2~3次/周,每次40~60 g。

      1.3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的數據都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

      2 結果

      在對不同的患者實行不同的治療方法后,其療效都達到了令人較為滿意的結果。服用螺內酯的50例肝硬化患者,在進行一段時間治療后,檢查發現其尿na+有一定增加,用水也相應減少,緩解了水潴留以及鈉潴留等不良癥狀,由此可得出,螺內酯能使血清的醛固酮有所下降,減輕腹水,以及降低水與鈉的潴留等現象;使用速尿注射進行治療的1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和采取白蛋白靜脈輸注的64例患者,同樣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其顯效率甚至達到了100%。

      3 討論

      3.1基本治療

      對于患有肝硬化腹水的病人,最首要的就是改善病人的肝功能指標,可以通過加強飲食質量,提高營養攝入,適量休息以及減少鈉鹽和水的攝入等等,當患者在臥床休息的過程中,可以增加腎鈉的排泄,提高肝血的流量,另外還有利尿的作用。蛋白質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可以平衡患者機體的氮質,一般情況下,患者應當維持每天2 kcal(1 kcal=4.184 kj)左右的熱量和60~70 g左右的蛋白質。另外鈉的潴流與水的潴留關系密切,因此,有時候限制鈉的攝比限制水的攝入更為重要。

      3.2藥物治療

      有些患者在采取基本治療卻始終得不到好轉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對其進行一些藥物治療。現分別介紹如下。

      3.2.1利尿劑:利尿劑能夠幫助患者排尿,并降低細胞的外液容量,從而消除患者腫脹癥狀,利尿劑有很多種,最普遍使用的是雙氫克尿塞、安舒通等,對于不是很容易治療的用水,應當再輔以甘露醇這樣的滲透性利尿劑。該藥物的使用方法通常是:剛開始的時候應當以小劑量利尿劑為主,然后針對不同的尿量、尿na+和尿k+的不同比值等采取相應的調整,其應用原則一般是間歇、聯合、交替等。肝硬化腹水患者一般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繼發性醛固酮增高的狀況,所以,在選擇利尿劑的時候,最好選擇具有抗醛固酮性質的利尿劑。螺內酯的結構和醛固酮的結構十分相像,若螺內酯和醛固酮同時存在,則兩者會競爭醛固酮的受體,從而導致mrna的合成阻斷,抑制na+與k+的交換,并減少k+的分泌以及na+的再吸收[3]。

      3.2.2白蛋白:低蛋白血癥是導致肝疾病演變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肝硬化腹水增加白蛋白的攝入,能夠有效提高血漿膠體的滲透壓,進而保障血流量的循環。

      3.3其他療法

      除上述治療方法外,還有對腹腔采取穿刺治療,放液后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癥狀:(1)腹水的高度太過會對心肺的功能造成影響,如壓迫腎靜脈,影響血液的回流。(2)自發及并發性的腹膜炎,可采取沖洗腹腔的方法。對腹腔實行穿刺治療放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療肝硬化腹水,若放液量過多或者重復次數頻繁,會降低患者的電解質和蛋白質,甚至使患者體能出現紊亂現象。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放液后也要保證其及時補充電解質和蛋白質,有研究表明,有些患者在補充蛋白質的時候會出現利尿劑耐藥的現象,為保證這類患者的安全,每次放液時應控制液量在4l到6l之間,之后還需補充10 g/l的白蛋白,這些療法能有效地防止患者的血清肌酐和電解質的減少。

      西醫內科范文第2篇

      【關鍵詞】病案教學;西醫內科學;應用

      病案教學(case-based teaching,cbt)是案例教學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是指根據教學目的的需要,選擇常見病的典型病例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圍繞病例進行討論,啟發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提出診斷、治療意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實際病例密切聯系,教學方法以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為主,通過小組討論、教師點評完成。病案教學法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它關注的是復雜的病人,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育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我校是一所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由于條件有限,很難滿足學生的臨床見習需求,而內科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提高同學們分析,綜合判斷邏輯思維及推理的能力并提高教學質量,本人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體會到除了盡可能讓學生在課間多一些臨床見習機會外,利用病案教學,不失為為緩解、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如好搞好西醫內科學病案教學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1.病案的選擇

      教學中病案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病案的內容、質量直接影響本次教學的成功與否。好的病案可以使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邏輯思維及判斷推理的能力,并教給同學們學習西醫內科學方法。否則將一無收獲或收獲甚少,因此就病案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

      1.1 以教材為中心

      要結合教材的內容,根據教學進度及同學們基礎知識扎實的程度選擇合適病案。對每個病案中教學的重點、難點要精心設計,并盡可能指出病案重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及診斷治療與教材之間存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系。

      1.2 精心篩選病案,選取一些覆蓋面廣的優秀病案

      教師在課前充分準備,查閱各種書籍和臨床資料,從主訴、現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等方面認真分析判斷精心挑選或自己編寫有討論價值的病案[2]。即要注意主訴的格式、內容、字數是否正確,現病史是否從主訴寫起、起病的情況、主要癥狀與伴隨癥狀、病情的發展和演變,外院的診斷病名及所用過的藥物、病程中的一般情況之間的層次邏輯關系、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的項目結果書寫是否正確,是否具有代表性。

      1.3 病案因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并能反映某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

      病案的選擇在深度、廣度和難度上要恰到好處。每一個系統開始教學時,可選擇一些簡單的病例,即并發癥和合并癥少,病理變化過程較簡單,一看一目了然。例如急性支氣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等。后期教學中要反映除本病發生、發展、演變的全過程。例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病例,讓同學們了解到肺心病發展過程。從而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病案教學時機和形式

      2.1 不同時期的病案教學

      2.1.1 以病案導入新課:“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首先給同學們一個病例,讓同學們試著寫出診斷、診斷依據、進一步檢查項目和可能出現的結果、治療措施及所用藥物。然后個別提問,根據學生所作情況分析、判斷、指出正誤,導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習興趣,開拓思維,繼而認真聽課。

      2.1.2 以病案結束一節課:到一節課后半部分,學生往往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這時通過病案結束一堂課,不僅可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且以病案為線索,對本堂課進行歸納總結,還可以測試掌握情況并糾正錯誤。

      2.1.3 把病案貫穿于一堂課中:教師一邊授課,一邊要觀察學生神態,在學生感到疑惑或講課中遇到重點、難點時適當穿插病例,達到解說難點,強調重點的目的。

      2.1.4 把病案作為課外作業:一個系統講完之后,可精選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辯證思維的能力的病例,課外完成后上交老師批改,之后在課堂上集中講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加深對本系統知識的理解記憶。

      2.2 以教師為主進行病案教學

      此法適用于開課不久,病案教學初期或開課雖久,但病案難度較大,一般放在一個系統學習之后,可舉出2—3份病例,例如心肌梗死,風心病。以教師為主、引導學生逐層分析,注意疾病本身與并發癥合并癥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診斷,制定合理治療方案。

      2.3 以學生為主體

      講完一個系統之后給學生2—3份病例,分組討論,每組選一個代表。就病例的診斷,鑒別診治療等問題展開演講,一開始的發言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開動腦筋,鍛煉學生的口才和演講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培養自主能力,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礎。

      3.總結

      病案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沒有壓力”的臨床學習環境,有助于增強學生在接觸真正病人時的自信心。案例教學經過一百多年的應用和發展,實踐證明是一種應用價值很高的教學方法[3]。病案教學法通過對一個個病例的解析,完成了學生從理論知識向實踐的轉化,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可縮短與臨床見習的距離,成為理論認識到臨床感性認識的橋梁[3]。但值得注意的是,病案只是完成教材講授的輔助手段,是教材內容的補充,離開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指導和支持,病案教學活動就無法進行。病案教學法也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只有在教師積極、有目的的引導下,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其優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病案教學不可過濫,否則把課堂教學變成了故事片,病案討論引起學生反感。因此我們要認真備課,精心篩選病例,恰當安排好病案教學的時機和形式,可以收到好的學習效果,并彌補臨床見習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張振華,楊潮萍,韓雪.分類病案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9):115-116.

      西醫內科范文第3篇

      1期末考試成績分析

      表12005級“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班期末考試小題分析一覽表

      我院05、06、07級“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三個班級學生人數分別為154、133和163人。為簡便起見,筆者只對出每個專業班的上學期《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期末考試結果質量分析報告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比較,以期從中發現端倪。

      簡析:該次考試5人缺考。命題無超綱,符合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答卷情況良好,成績為正態分布。從試題內容回答情況看,第三大題填空題成績較差,分析發現該部分為概念、數值等需記憶的部分內容,教科書內容信息量大,學習、復習時間短,所以成績不甚理想,這部分的內容可在見習期間,通過臨床加深理解、記憶。

      表22006級“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班期末考試小題分析一覽表

      簡析:該次考試3人缺考。本屆“中西班”的學生整體素質比較好,《中西醫結合內科學》這門課程的教學與考核,也在逐漸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改進。本次考試除極少數同學外,大多數的成績都比較理想,符合正態分布規律。據了解,少數沒考好的同學多為平時缺課者,今后除加強臨床實踐予以彌補外,也要依靠專業課老師平時與輔導員、班主任加強對聽課情況的管理與溝通,“三管齊下”搞好本課程的教學。

      表32007級“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班期末考試小題分析一覽表

      簡析:該次考試7人缺考。考慮到該班學生人數眾多,理論基礎與專業水準參差不齊,故本次期終考試試卷在命題時就將著眼點放在對該課程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的測試上。從考試結果看,大部分同學成績較好,少數人還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只有極個別學生由于基礎太差,加上平時學習不認真、不用功,因此未能通過此次考試。從統計學結果分析,本次考試成績符合正態分布原理,因而也是比較合理的、真實的。

      2對《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期末考試成績分析結果思考

      思考之一:考試成績能夠說明什么?

      本文所分析的課程考試成績具有“兩同一不同”,即參加考試的學生專業相同、課程相同,而試卷內容不同。從試卷各小題的難度系數看是逐年加大,第一年的難度系數是0.73663,第二年是0.746615,第三年是0.753333,而學生平均成績卻逐年提高,三年的成績分別為73.6633、74.66154和75.3333,反映了本課程教師在編寫教材、準備教案、實際授課時,能夠不斷總結經驗,著眼于學生實際和臨床需求,吸取臨床教學精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學水平呈不斷提升的趨勢,從而增加了該門課程的針對性與實用性,有助于我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的開設和可持續發展。

      思考之二:課堂教學是否是提高《中西醫結合內科學》考試成績的主要形式?

      近年來,對中西醫結合教育如何進行,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如何開展,一直是高層管理者、教育理論界乃至社會各界探討不止、爭論不休的重要話題。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傳統的中、西醫人才培養形式的不同所致。西醫通行的是學校教育,而中醫則更崇尚的是“師帶徒”形式。盡管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學校教育也如西醫人才的培養教育一樣,成了中醫教育的主要形式。對于中醫人才培養形式這一“革命性的變化”的是非對錯,當然只有留待實踐歷史去作進一步的檢驗[1]。既然將開設的專業命名為“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所學的課程又叫《中西醫結合內科學》,那么課堂教學和閉卷考試就應該是該專業和該課程必須遵循的“游戲規則”,也是檢驗“教”與“學”成果的重要方式。因此,既不能忽視必要的課堂教學,也不能將希望完全寄托在畢業后的“師帶徒”方式上,否則恐怕會培養出不少“庸醫”。

      事實也是如此,從本文所述的三次考試試卷整體成績來看,沒有一個同學獲得滿分,也沒有一個同學獲得零分,絕大多數同學得分在60至90分之間,正所謂“兩頭無、中間大”。而從各個小題得分情況看,得零分的共有38人次,獲得小題滿分的也只有216人次!應該說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教學方所愿意看到的,——道理很簡單:俗話說“人命關天”,作為“救死扶傷”和“去疾除病”的醫生,雖不能要求個個都能“妙手回春”,時時都能“藥到病除”,但作為臨床必修課程,對《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任何一個知識點的“零掌握”,無疑是對“生命之托”的兒戲和對“白衣天使”稱號的褻瀆。從患者的需求和更高的標準來看,對其知識點的掌握不能達到100%的準確,其實也包含著“誤診”甚至“錯診”的極大隱患。因此,作為中西醫結合人才教育的嘗試,應該而且必須將課堂教學作為提高《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學習成績的主要形式,以此打牢學生的基礎知識。

      西醫內科范文第4篇

      摘要:急性腎小球腎炎臨床上具有血尿、水腫及高血壓三大主要癥狀。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多為β溶血性鏈球菌“致腎炎菌株”(常為A組鏈球菌中的12型)感染后所致,常在上呼吸道、皮膚感染、猩紅熱后發生。

      關鍵詞:急性腎小球腎炎 治療

      本病多見于兒童,好發年齡為5~14歲。較少累及中、老年人,40歲以上僅占總發患者數的10%以下。2歲以下罕見發病,男女比例為2:1。

      (一)治療原則

      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一般為自限性疾病。治療以控制癥狀、防止并發癥、促進病腎組織恢復為主。

      (二)基本治療

      1.休息 急性起病期間臥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血壓恢復正常,通常需2~3周。2~3個月以后,可逐步恢復輕體力勞動。大多數學者認為當急性腎炎患者各種臨床表現均已恢復正常,僅尿檢未完全恢復時,可以適當活動,但應定期隨訪。

      如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如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癥、心力衰竭、血壓明顯升高、嚴重頭痛、嘔吐等臨床癥狀者應絕對臥床休息。

      2.飲食

      (1)給予富含維生素的低鹽飲食,腎功能正常者蛋白質入量一般不必限制,保持一定比例的優質蛋白。

      (2)水腫及高血壓應給予低鹽(2.0~3.0g/d,不包括食物中含鈉)飲食。嚴重水腫且尿少者,鈉鹽應限制在0.3g/d,并控制入水量。每日攝水量以不顯性失水量加尿量計算。

      (3)氮質血癥應限制蛋白質入量(

      (三)藥物治療

      1.利尿 經控制水鹽入量后,水腫仍較明顯者,可應用利尿劑。常用噻嗪類利尿劑,必要時可用襻利尿劑,如呋塞米(速尿)20~40mg/d,口服或注射。禁用保鉀利尿劑。

      2.降壓 積極控制血壓對于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防止心腦嚴重合并癥的產生很有必要。

      常用噻嗪類利尿藥,如氫氯噻嗪25mg,每日3次,口服;必要時可用鈣離子拮抗劑如氨氯地平5~10mg,每日1次,口服;血管擴張劑如肼屈嗪(肼苯達嗪)10~20mg,每日3次,口服;α1受體

      阻斷劑如哌唑嗪0.5~2.0mg,每日3次,口服。

      急性腎炎患者因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加,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下降,故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一般不單獨使用;但嚴重高血壓可與利尿劑、血管擴張劑聯合應用。

      3.防治高鉀血癥 急性腎炎少尿期應警惕高鉀血癥的發生,應避免應用含鉀的藥物(如青霉素鉀鹽)和保鉀的利尿劑(如螺內酯、氨苯蝶啶)。一旦出現嚴重的高鉀血癥應即刻緊急處理,一般可采用腹膜透析和(或)血液透析。

      4.心力衰竭 主要措施為利尿、降壓,必要時可應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鈉靜脈滴注,以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如限制鈉鹽攝入與利尿不能控制心力衰竭時,可應用血液濾過脫水治療。

      5.感染灶治療 目前一般主張在病灶細菌培養陽性時,應積極應用抗生素治療。也有不少作者認為,不論培養結果如何,均應用青霉素等藥物治療2周或直至治愈。

      (四)透析治療

      患者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應采用透析治療:①少尿性急性腎衰竭,尤其呈高血鉀時,則以透析治療維持生命;②嚴重水鈉潴留,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者,透析療法超濾脫水,可使病情迅速緩解。

      (五)治療注意事項

      1.利尿劑的應用 有時較大劑量襻利尿劑方可達到預期目的,但大劑量呋塞米可能引起聽力及腎臟的嚴重損害,應予以注意。保鉀性利尿劑和滲透性利尿劑(如甘露醇),在急性腎炎少尿期不宜采用,汞利尿劑因可引起腎實質損傷,臨床上目前使用較少。

      2.洋地黃類藥物 對于急性腎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洋地黃治療效果不肯定,不應作常規應用。

      3.糖皮質激素和細胞毒藥物應用 多數學者認為鏈球菌感染后急性腎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

      4.腭扁桃體切除 腭扁桃體切除對急性腎炎的病程發展也無肯定效果。對于急性腎炎遷延2個月至半年以上,或病情常有反復,而且腭扁桃體病灶明顯可以考慮作腭扁桃體切除術。手術時機以腎炎病情穩定,無臨床癥狀和體征,尿蛋白不超過(+),尿沉渣紅細胞少于10個/HPF,腭扁桃體無急性炎癥為宜。術前、術后應用青霉素治療2周。

      參考文獻:

      西醫內科范文第5篇

      [關鍵詞]SPOC;混合式教學;傳統教學;西醫內科學;醫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20)07(b)-0179-03

      西醫內科學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目前的教學模式仍然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理論的模式為主,存在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效果欠佳等現狀。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SPOC)是目前新興的有別于傳統課堂的在線教育模式,借助現代互聯網教育技術,將知識認知與探索貫穿于線上、線下兩種教學中,很好地實現了翻轉課堂教學。將SPOC模式應用于《西醫內科學》教學,有利于傳統課堂轉型,變革教學結構。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西醫臨床教研室在西醫內科學教學中,依托優慕課網絡教學平臺,采用SPOC混合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學創新,提升教學質量。在課程結束后,通過教學過程的回顧和學生調查問卷,對實際應用效果作了總結與反思,取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現報道如下。

      1醫學專科學校西醫內科學課程授課現狀

      西醫內科學是一門研究臨床常見內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預后及預防等知識的學科,是臨床醫學等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和核心課程,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靈活掌握程度要求較高。然而目前主要按照教材來單向講授知識。學生被局限在單純的班級活動中,與臨床的職業行為聯系較少。這種教和學缺乏職業針對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習潛能的發揮,無法從根本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SPOC簡介

      SPOC教學模式將教學資源如微視頻、學習資料、訓練與測驗、機器自動評分、站內論壇等應用到小規模的實體校園(不限于校內)[1],對學生申請設置限制性準入條件,將學生的規模縮小至幾十人到幾百人之間,并在課程中隨時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做出反饋指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上與線下學習有機結合,借以翻轉教學流程,提升教學質量[2],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參與度,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實現教學與實習、就業無縫對接,全面提升技能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的目標。

      3SPOC混合式教學課程準備

      3.1素材準備

      教師根據《西醫內科學》課程內容,參照教學大綱,重構課程內容。建設知識樹(見圖1),設定各分節教學目標,制作PPT教學課件、微課視頻、教案、動畫演示、臨床病例、習題庫等相關學習資源。

      3.2平臺建設

      該課程選用優慕課教學平臺,平臺分為課程管理系統、在線學習系統、學習評價系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建立知識樹,上傳視頻、音頻、文本、動畫等學習資源,設置練習題和病例摘要,拓展資源。將學生按班級學號導入平臺,指導學生熟練平臺學習操作流程。設置考核評價方法及分值比例。

      4SPOC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

      教學實施過程可分為課前、課中、課后3個部分,主要流程見圖2。

      5SOPC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

      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是SPOC混合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環節。教研室教師研究制定了該課程全過程學業成績評價細則,確保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見圖3)。

      (1)過程性評價(60%):主要是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參與情況,以優慕課教學平臺數據監測為參考。

      在線評價(30%):評價因素包括各種學習資源觀看情況,包括線上學習的頻次、時長、資源下載次數;參與討論情況;在線測試完成情況等。

      課堂評價(20%):課堂進行過程中,學生參與提問、討論、演示、情景模擬等課堂活動的次數及表現。

      附加分(10%):為鼓勵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附加分項目包括:①疾病的發展趨勢、新的治療技術、研發藥品的研究前沿,如脂肪肝在中年人群的發病趨勢、2型糖尿病的治療進展、綜合性醫院開展的急救綠色通道等,鼓勵學生查閱資料,開拓視野;②鼓勵學生自己編寫原創習題,描畫思維導圖,這樣也給性格較為靦腆,不擅長討論、表演等活動的同學展示參與的機會。

      (2)總結性評價(40%):主要是考察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可采用期末閉卷筆答考試的形式。

      理論知識考核(30%):考察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采用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多種題型。

      臨床病例分析(10%):考察學生全面靈活掌握知識,并靈活運用到臨床實踐的能力。教師給出臨床病例,學生根據理論知識的學習,給出初步診斷,還需進行哪些輔助檢查明確診斷,以及進一步的治療方案,分析病情發展預后。

      6反思

      傳統課堂教學由于授課方式的一致性,難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學生的需要。SPOC混合教學模式一方面借助SPOC“在線、私密性、小規模”的特點,為學生營造寬松有效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集中課堂教學經驗,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創新、提倡合作,激勵探索的教育理念,突出自主個性化學習。既能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又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3]。使得學習過程不再局限于教室課堂單一的學習環境,而是借助各種平臺,融合名師資源優勢,結合學生自身學習需要,是一種高效率、高質量、促發展的自由學習方式[4]。

      肯定SPOC混合教學模式的同時,也應考慮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問題。該課程結束后,學生課程滿意情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理論知識掌握能力、鍛煉病歷資料收集能力、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等方面,學生的滿意度較高,但在“減輕學習壓力”方面滿意度較低。這一反饋信息值得我們予以關注思考,考慮與多重因素有關:①目前我國的校內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仍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學生也習慣了教師以講授灌輸的方法獲得知識。而采用SPOC混合教學模式,需要學生獨立自主,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這對學習主動性較弱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西醫內科學屬臨床學科,一方面需要學生有解剖學、生理學等基礎學科的扎實知識儲備,另一方面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與醫學前沿研究同步,此學科難度特點決定了,一些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的學生需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適應這種學習模式,獲得學習較好的學習效果。③實行SPOC混合式教學法,學生需要花費課余時間,尤其是在課前完成知識認知,這需要充足的時間保障。而醫學院校的學生課業負擔較重,廣泛開展此類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時間的投入。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