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職業安全衛生

      職業安全衛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職業安全衛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職業安全衛生

      職業安全衛生范文第1篇

      1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權法律保護的現狀

      職業安全衛生權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性勞動的過程中所應當享有的,其生命和健康理應獲得法律上的保障,避免遭受工作場所中各種危險、有害因素的侵害,以及在遭受侵害之時或之后獲得及時充分救濟的一系列相關權利的集合體。其具有以下特征:權利主體須是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那些非職業勞動者(如在自家從事家務勞動者)則不應享有該項權利,義務主體應不限于直接用工的用人單位,還應包括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客體為勞動者在作業時和受侵害后作為救助對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內容包含從業勞動者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對人身安全與健康的預防、保護、控制和傷害救濟而形成的一系列權利的集合體;目標是使勞動者不受工作環境中的危險、有害因素侵害,以及在遭受侵害后能夠獲得及時且充分的救濟。

      近年來,隨著我國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勞動關系性質和利益關系的變化,追求利益最大化成為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的直接的經營目標,結果是勞動安全衛生工作被忽視和削弱。職業安全衛生事故頻發,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受到極大的侵害。當前職業安全衛生權保護不力的具體表現為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頻發和職業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僅在2010年全國工礦商貿企業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分別為8431起、10616人,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 403起、死亡2 433人。近10年來全國非煤礦事故累計發生事故16791起,死亡21251人,平均年發生事故1679起、死亡2125人。與此相似,當前我國職業病發生率居高不下,患病人數令人震驚,其所造成的社會危害絲毫不遜色于礦難事故。我國現有約1600萬家企業存在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約2億勞動者在從事勞動過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在各類職業病中,尤以塵肺病最為常見,發病率最高。目前,我國己成為世界上塵肺病最為嚴重的國家,累積發生塵肺病人數相當于世界上其他國家塵肺病人數的總和。近幾年,我國新發塵肺病例以每年1. 5萬2. 0萬人的速度增長,僅在2009年官方的新增塵肺病就有14 495例。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作為我國社會進步重要標志之一的勞動保護現狀不盡如人意,侵犯勞動者職業安全衛生權的現象在現實中大量存在。我們認為,相關法制的欠缺是造成此種現狀的主要原因。

      2職業安全衛生權法律保護的缺陷

      2. 1立法指導思想偏離勞動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的立法主旨為為了保障礦山生產安全,防比礦山事故,保護礦山職工人身安全,促進采礦業的發展,制定本法。與此相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比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制定本法。盡管這兩部法律都是出于保障勞動者職業安全的目的而制定,但保障安全生產或生產安全似乎更是這兩部法律的首要目的。即便是于2011年12月31日修改后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第一條也規定: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可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其立法的主要目的之一,這與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理念不相符合。

      2.2立法分散缺乏統一性

      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緊密相連,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是將兩者合并立法,統歸于勞工法體系當中。但我國卻采取將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分別單獨立法,這種分隔立法模式在內容架構上存在重大設計缺陷,使得法律實施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今,各種跨行業、跨部門的新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孤立散亂的單項法律法規適用范圍極其有限,根本無法適應司法實踐的需要。《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和其他一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盡管對促進我國職業安全衛生事業具有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但從法律體系歸屬來說,這些法律都不能納入勞動法律體系,不能取代《職業安全衛生法》。一部綜合性的職業安全衛生基本法的缺失,使得許多現實問題的處理缺乏法律依據。

      2. 3多頭監管職能交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條明確規定: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卻難于履行具體職責,原因在于雖然其后頒布的《安全生產法》對于主管機關未作明確規定,但實際上是將職業安全工作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移歸到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負責管理。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第九條規定: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確定的職責,負責全國職業病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職業病防治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也就是說,職業衛生(職業病防治)監管工作是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甚至是國務院有關部門等多個部門來具體行使監督管理的行政職權。此外,有關法律法規又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危險性機械設備的監督檢查管理,煤礦安全監察部門、公安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紀檢監察等部門亦有相應的管理權限。由此看來,擁有職業安全衛生監管職權的部門竟然多達10余個,造成了多頭管理、職能交叉、職責不清甚至是越權越位管理或者相互推諉責任的混亂局面。

      2.4缺乏三方協商機制

      國際勞工組織于1976年通過的第144號國際勞工公約和第152號建議書,均要求公約各成員國在勞動關系領域建立政府、雇主、雇員三方協商機制。我國于1990年批準了第144號公約。2001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方而代表,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方而的重大問題。這是目前我國推行三方協商制度的唯一法律依據困。目前我國設有政府、用人單位、職工(工會)三方協調體制,然而其協調內容尚未將職業安全衛生事業包括在內。

      3完善職業安全衛生權法律保護的建議

      3. 1將勞動者生命健康權益保護確立為首要或唯一的立法宗旨

      我國有關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最近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其應該是反映了最新的立法精神),基本是將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與促進經濟發展并列作為立法的主旨。我們認為,生命健康權作為第一位的人權,職業安全衛生領域的立法應當是以保護勞動者生命健康權益作為首要或唯一的目的,促進經濟發展的主旨應該從所有的職業安全衛生立法中刪除或弱化,即使這些立法在客觀上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立法的理念,應是以勞動者的相關權益保護為基礎,以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益保障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終極理念,才能改變現有的這種重經濟效益、輕勞動保護的立法傾向。

      3.2梳理和制定統一的職業安全衛生基本法

      目前己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綜合性的職業安全衛生基本法,我國應借鑒先進國家的立法經驗,及時制定一部全而性、綜合性、基礎性的職業安全衛生統一法。我們認為,其名稱可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基本思路設想如下:(1)立法目的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勞動(職業活動)中的安全與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本法;(2)適用范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3)主要內容是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政府、用人單位、職工(工會)三方協調體制;政府的管理與監察職責與權力(應對現行機構進行調整、重建);用人單位的責任與權利,重在強化其保障責任;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及工會的職權,重在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單位及人員(如建筑承包商、產品及材料等的供應商、設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的責任;違反法律的責任追究;授權制定實施細則及必要的配套法規及標準川。

      3. 3整合重構執法監管體系改由勞動執法部門統一監管

      如前所述,當前在職業安全衛生領域存在的這種多部門分散監管執法的局面,使得勞動者職業安全衛生權保護乏力。而先進國家一般是通過設立專門的職業安全衛生執法機構(一般是授權于勞動部門),職權職責明確,形成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一體化監管模式。我們認為,我國應參照先進國家經驗,突破部門利益束縛,建立由勞動部門主管,其他相關部門配合的職業安全衛生一體化監管的模式。具體做法包括:整合構建目前的執法監督行政機構,將職業安全衛生執法監督劃歸勞動執法監督的范圍,由勞動執法部門統一監管,并盡快擴大執法監管隊伍編制,提高其專業素質川。

      職業安全衛生范文第2篇

      【關鍵詞】職業安全;衛生;現狀;發展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現代化建設越來越快。與此同時,出現的職業安全衛生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我國的職業病、工傷人數在世界上都是排名靠前,在這種情況下,職業安全衛生工作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本文就我國職業安全與衛生現狀及發展進行深入分析。

      二、職業安全與衛生的概述

      對于職業安全與衛生,主要是指在人類從事各種職業活動時,出現的安全問題和衛生問題,主要有勞動環境對勞動者身體健康安全的影響,以及預防職業性危害對人體健康的對策。在職業勞動中,只有為勞動者創建良好的工作條件,讓勞動者在身體上、精神上都保持健康,才能有效地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效率,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因此,職業安全衛生主要是指對各種工作的職業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生命健康安全隱患等進行預防。所謂的職業性危害因素是指,勞動者在不良勞動環境下進行工作時,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對勞動者身體健康不利的現象,例如在進行石粉篩選時產生粉塵,在刷漆過程中散發的甲苯或者其他有機物,放射科醫師接觸的X射線等,都可以看做是職業性危害因素。對于職業性危害因素,主要可以分為3種情況:一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因素,如高低溫、高低氣壓、各種毒性物質、粉塵、紅外線、紫外線、噪聲等;二是在勞動過程出現的危害因素,如精神高度緊張、勞動時間過長、勞動量過大等;三是和工作條件、工作技術相關的不良因素,如通風不良的作業室。

      三、職業安全與衛生的現狀分析

      1.監管策略無法落實在實處

      就目前而言,在我國的職業安全與衛生工作中,存在著監管策略無法落實在實處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這就極大的增加了職業安全衛生監管數量,也增加了職業安全衛生監管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生產條件、生產技術落后的中小型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就會采取一些拒絕開展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手段,或者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一些廉價的生產原料,從而對勞動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其次,地方政府部門對職業安全衛生監管不重視,對于職業安全衛生監管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需要由專業的監管人員進行,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對職業安全衛生監管不重視,沒有設置專門的職業安全衛生監管機構,也沒有組建專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監管隊伍,從而導致職業安全衛生監管工作無法有效地開展。對于政策執行不力問題,不僅僅局限于企業,也出現在地方政府部門中,一些地方政府過于注重當地經濟發展,沒有的嚴格的落實關于職業安全衛生的先關規定,從而影響到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開展。

      2. 職業病問題

      對于職業病問題,還有很多勞動者缺乏有效地認識,勞動者受知識文化水平、受教育層度等因素的影響,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對職業病防治缺乏有效地認識,加上社會就業環境的惡劣,一些求職者為了獲得工作,會選擇主動放棄一些防護設備,以期增加收入,這就極大的助長了職業病蔓延。除了勞動者自身外,地方政府、企業對職業病防治工作也有所欠缺,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經常會做出一些危害勞動者健康的行為,從而引起職業病。

      四、職業安全與衛生發展對策

      1.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

      對于職業安全衛生問題,從本質上看,是一種公共性社會性產品,而政府部門對這種公共性產品,既有一定的法律責任,也有一定的社會道德責任,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的實施,為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但是從實際執行情況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國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完善的職業安全衛生體制,通過法律手段來對保證工傷保險等手段的強制性實施。對于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現狀,經過研究,學者們提出了加大投入、完善法律、加強機構建設等手段,但是這些問題并沒有全面的解決職業安全問題,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還應該加強相關行業道德的建設,要提高人們對職業安全衛生的認識,提高人們的生命意識,通過社會力量來加強職業安全衛生監督。

      2.培養專業的職業安全與衛生人才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才已經成為各行業競爭的重點。因此,不管是從社會工作的角度,還是從政府的角度,都應該加強職業安全衛生監管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職業安全衛生發展需求。在實際中,地方政府應該結合實際,成立專門的職業安全衛生監管機構,并組建專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從而為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開展提供專業的人才。地方政府應該注重與教育部門的聯合,通過教育來培養專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才,從而促進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的全面發展。

      3.實現現代化管理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已經廣泛應用在社會各個行業的生產發展中,同樣的,在職業安全衛生領域中,也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要不斷提高職業安全衛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此促進職業安全衛生的發展。就目前而言,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的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在信息資源質量、數量方面還沒有滿足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同時在對信息開發、利用、分析等方面,也沒有充分發揮出信息化系統的預警功能和監測功能,對于一些職業安全衛生的信息內容,還需要進行深入的整理,對此,要加強信息整合,構建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網站,增加職業安全衛生信息的豐富性,以此促進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4.立足于國際舞臺,提高國際化水平

      近年來,隨著職業安全衛生問題的升級,整個世界對加大了對職業安全衛生的關注力度,調查顯示,在全世界,每年因為職業安全衛生因素而引起的傷亡人數已經達到2億以上,造成的損失達到全球GDP的5%。因此,不管是從我國國內出發,還是從國際整體看,都需要注重對職業安全衛生問題的解決,我國應該積極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來建設我國特色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以此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五、總結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對此,我國應該法律體系建設,培養專業的職業安全與衛生人才,實現現代化管理,立足于國際舞臺,提高國際化水平,以此全面促進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筱婕,王靜宇.論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監管體制的變革、現狀、問題與完善[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11, 13(04):34-36.

      [2]宋月萍,李龍,朱超.我國農民工職業安全衛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4, 7(08):57-61.

      [3]郝英杰.論我國職業安全與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 2007, 9(04):589-590.

      [4]孔慶宇.當前我國職業衛生現狀及應對措施[J].機電安全, 2015(07):22-23.

      [5]姜海超,況明春,戴巧紅.淺談職業衛生安全工程的問題和發展[J].科技致富向導, 2015(14):168-169.

      [6]劉旭東,張志浩,李小明.我國職業衛生與安全工作現狀與展望[J].職業與健康, 2012, 28(03):141-143.

      職業安全衛生范文第3篇

      一、 檢查時間及方式:

      按照《亳州市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結合《關于開展全市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今年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與安全生產檢查同時計劃、同時部署、同時檢查。檢查采取日常檢查、定期檢查(2011年3月、7月、10月、11月的下旬)、重點檢查和抽查、暗訪等方式。

      二、檢點:

      要將當前開展的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貫穿于全年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行動,重點以粉塵危害嚴重的石材加工、礦山開采等行業和高毒物品(苯)危害嚴重的制鞋、箱包、家具制造、化工等重點行業,以及這些行業中職業健康管理基礎薄弱的中小企業、重點行業。

      三、檢查的內容:

      (一)企業方面

      檢查的具體內容包括:

      1、職業健康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情況;

      2、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規程的建立,落實及公布情況;

      3、主要負責人、職業危害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培訓情況;

      4、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申報情況;

      5、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檢測及結果公布情況;

      6、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設置、檢修、維護情況;

      7、從業人員勞動防護情況;

      8、職業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告知情況;

      9、職業危害事故報告情況;

      10、依法應當監督檢查的其他情況。

      (二)政府方面

      1、職業健康劃轉、交接,安全監管部門職業健康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等情況;

      2、職業健康工作開展情況。

      四、有關要求:

      1、各縣區安監局要按照要求積極開展職業健康執法大檢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把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擺上工作日程,真正把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監督檢查列入安全生產檢查計劃,切實把大檢查工作落到實處。

      職業安全衛生范文第4篇

      1.1國家作為主體又分為權利機構和技術服務機構

      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高度重視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并更換了監管的權利主體來加強法制建設,取得進展的同時,各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此外,由于我國職業衛生安全工作開展年限并不久,在標準制定、檢測技術、監管方法等方面仍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這些會因為職業衛生安全事件的發生而迅速進步,卻不會因此而一蹴即成。目前我國技術服務機構數量不足、執行部規范、服務能力有差別,在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上尚不能很好的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我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總數不足1500家,供需嚴重不平衡;由于發展年限較短,服務機構在執業和服務能力上同國家的管理體制一樣還需要一個時間段的認知和規范過程,并需要國家法制的輔助和與監督來完成。

      1.2企業的主體責任

      國內多數企業思想觀念并不能及時適應我國對職業衛生安全認知的提升和重視過程。尤其是靠自己生存的私有企業,他們重經濟發展和企業效益,忽視職業衛生安全,其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不按國家要求建立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的制度和措施,各種違規的建設、生產、作業問題突出;有的企業嚴重缺乏甚至沒有職業危害安全技術防護措施和相關規章制度。而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雖然建立了相關的制度卻執行不嚴謹,隱患排查治理和應急處置不力,依舊造成了重大職業衛生安全隱患。與此同時,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化工業、采掘業、冶煉業等傳統和高危行業在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煤炭和非煤礦山、化工等行業集約型增長能力和集約化生產水平較低,由于安全生產和管理的投入不足、技術生產管理落后、職業危害治理和職業健康工作滯后、從業人員素質差,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大。

      1.3勞動者的自身保護意識不強烈

      從勞動者自身保護方面來看,職業病多屬于潛伏期較長的病癥,因此企業一線職工普遍在職業健康安全方面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而我國目前的工傷保險制度在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等維護工人利益方面發揮作用明顯不足,缺乏運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等來干預職業安全健康工作。

      2.改善方式

      2.1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體系

      我國近幾年在職業衛生安全體系中的努力使目前已具備了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條件。下面要做的應該是將目前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體系結合國家和企業現有的管理基礎實現一個動態發展、不斷改進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并使其能夠充分反映國家和企業的特點;此外,還需要與其他管理體系進行結合發展。

      2.2加強培訓、宣傳、教育

      職業衛生安全工程是一項長期持久并不斷發展的系統工程,必須取得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定期對企業進行培訓、宣傳、教育,讓企業充分認識到職業病危害的嚴重性,明確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讓其主動有意識的定期開展對勞動者的職業衛生安全和職業健康的培訓、宣傳和教育工作以及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提高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政府和企業均應消除地方保護主義思想,不能以犧牲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片面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正確處理職業衛生安全工作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3權利部門通體合作,并加大執法力度

      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的權利機構不僅包括安全監督管理局,還涉及到衛生、勞動保障、環境保護、工商等各政府職能部門,只有各部門通體協作,明確職責與分工,加強管理,加大執法力度,才能在各企業各項目的源頭、管理、治理、善后等各方面整體上控制和消除職業衛生安全隱患和職業病危害,維護好企業和勞動者共同的利益,保護好勞動者的身體健康。

      2.4規范職業健康檢查機構

      職業安全衛生范文第5篇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管理;化學品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職能是通過對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識別、檢測與鑒定掌握其性質、強度及時空分布情況,為預防控制職業病、保障勞動者健康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實驗室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評價檢測、日常檢測還是事故檢測都離不開以實驗室為主的檢測,實驗室為展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提供礎數據和科學依據,是展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的核心后盾。但是實驗室內種類繁多的化學品性質各異、易燃易爆、腐蝕劇毒、一物多危、相互增危、有毒有危、情況復雜使實驗室安全問題面臨威脅。因此,規范化學品的貯存、使用、廢棄及處理,重視實驗室化學品安全管理 ,保障實驗者的人身安全、實驗室財產安全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一、危險化學品分類

      實驗室常見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和腐蝕品等。

      二、化學品的儲存

      化學品應有獨立儲存室并要遠離火源,室內配備滅火器、窗簾、溫濕度計和通風等設備,有條件的可配備空調,保持室內干燥、潔凈、通風、避光。根據實驗室化學品清單編制實驗室化學藥品安全數據說明書(MSDS),依據MSDS對化學品分區、分類甚至分庫放置,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合儲存。

      化學品必須入庫(危險化學品的庫存量應控制),由專人保管,非化驗人員不得進入存儲室。常用普通化學品與危險化學品分開儲存。常用普通化學品中無機物可按酸、堿、鹽分類,鹽類中可按周期表金屬元素順序排列例如鉀鹽、鈉鹽等,有機物可按官能團分類,如烴、醇、酚、酮、酸等。

      危險化學品應設專柜分類儲存,可按隔離儲存、隔開儲存、分離儲存等方式進行儲存。易燃易爆試劑應存放于通風良好溫度低30°C并應隔絕火、熱、電源的房間內,并應遠離氧化劑、強酸、強堿等,同時室內不能存放易燃物。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不能混放,有要與酸性腐蝕品遠離,酸性腐蝕品與堿性腐蝕品、金屬粉末、鹵素等遠離,腐蝕性試劑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盤或桶中,禁止磕碰、打擊,謹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若受儲存空間限制可從上至下依次為:易燃品、堿性腐蝕品、酸性腐蝕品、氧化劑存于柜中。劇毒藥品或試劑應存放于專門獨立的柜中,任命雙管理人員,領用需經審批,并實行雙把門鎖、雙人保管、雙人簽字管理制度,對用剩的余量應立即退庫保存,同時要求管理或使用人員應熟悉藥性。

      壓縮氣體存儲于設計壓力大于12MPa鋼瓶中,常作為實驗室的大型精密儀器檢測的輔助設備。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實驗室中常見的有乙炔、氬氣、氮氣等壓縮氣。可燃性氣體氣瓶應單獨存放于實驗室外房間裝有報警裝置的氣瓶柜內,房間內需通風、陰涼、干燥、遠離火、熱源,并在房間外有醒目標志。對于不能燃燒的氣體應注意遠離明火、高溫,防止因高溫使氣瓶內壓力升高而發生爆炸。

      對存放的危險化學藥品要定期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防止因為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事故發生。

      三、化學品的安全使用

      試劑庫應有詳細的出入庫、領用登記記錄,各種易燃、易爆、劇毒和腐蝕性的試劑品應根據需要領取最少量。實驗人員應熟悉所要使用的化學危險物品的名稱、性質、使用方法及其劑量。危險化學品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3條途徑侵入人體,使用前要制訂實驗方案及其應急防范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取用KCN、HgCl2等劇毒藥品時必須嚴格做好個人防護,操作完畢立即洗手,用過的廢物、廢液切忌亂扔、亂倒,按指定方法回收或加以處理。

      取用濃酸、濃堿及其他具腐蝕性藥品時盡可能戴上防護眼鏡和戴手套。有毒氣體、強腐蝕性氣體、易揮發性酸氣或液體的操作,必須在通風柜內進行,并且不可同時在通風柜內使用有機物和酸類,避免發生爆炸事故。

      無標簽或標簽無法辨認的試劑都要當成危險物品重新鑒別后小心處理,不可隨便亂扔,以免引起嚴重后果。此外,要注意化學試劑的存放期限,一些試劑在存放過程中會逐漸變質甚至形成危害物。

      四、意外事故應急預案

      實驗室內的易燃易爆品都有可能引起火災,一旦發生災情,切莫驚慌失措,立即熄滅附近所有火源、切斷電源,移走易燃品,疏散人員,視火勢情況是否報警。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一般起火可用水、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電器著火可用防火布、干粉、砂土等滅火,不可用水、泡沫滅火器滅火,以免引起觸電。有機溶劑著火時,切勿用水滅火,因為大多數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且比水輕,用水滅火時有機溶劑會浮在水上面,反而擴大火場。活潑金屬鈉、鉀、鋁、鎂等引起的著火只能用砂土、干粉滅火器,不可使用水、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若衣服著火,切勿慌張奔跑,可用滅火毯等包裹著火處使火熄滅,或可就地臥倒打滾,達到滅火作用。

      實驗室所用有也較多,若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氣體時,應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解毒。若是金屬中毒,汞、砷急性中毒時,立即用炭粉或石灰水洗胃,再喝2%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并喝雞蛋清、牛奶解毒,使其嘔吐后送醫院治療;

      強酸、強堿等都具有腐蝕性,受強酸(堿)腐蝕時,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鈉或稀氨水沖洗(3%~5%醋酸或飽和硼酸溶液沖洗),切忌不沖水即沖洗稀弱堿或稀弱酸,因酸堿中和會放出大量的熱造成二次傷害。

      五、廢棄化學品的處理

      在檢測工作中經常會產生有毒有害的廢液、廢渣以及廢氣,直接排出會污染周圍的空氣和水源,造成環境污染,甚至發生爆炸事故,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實驗室的“三廢”問題應嚴格按要求處理。實驗室內可備多個廢液回收桶,分別收集含無機物廢液、重金屬廢液、鹵素有機物廢液、一般有機物廢液,劇毒廢液應單獨回收。

      無機酸類可將廢液慢慢到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中,中和(pH=6~9)后用大量水沖洗。無機堿類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和(pH=6~9),大量水沖洗。含氰廢液加堿調pH>10后加入漂白粉使CN-氧化成氰酸鹽,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含重金屬廢液加入堿液或硫化鈉使之變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經過濾分離后處理。有機廢液集中后,能被氧化分解的加堿和氧化劑處理;難氧化有價值的可加活性炭吸附,然后進行解吸分離回收利用,普通的可燃燒處理。對于少量毒性小氣體可通過通風設備(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稀釋后排至室外,而對于毒性大的氣體可用吸附、催化、吸收、氧化或分解等方法處理后排放。實驗室產生的廢渣按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和不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分開收集于特定容器中,對于可燃燒的物質,我們可以焚燒,堆肥,填埋等,必要時交環保部門處理。

      六、結論

      針對實驗室化學品的特性,對操作過程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化學品的危險度最低,實現實驗室在人員與設備、物料、環境和諧的環境下運作。只有建立科學、規范的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實驗室人員、財產的安全,才能保障實驗室正常、高效地運轉,促使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預防控制職業病、保障勞動者健康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永剛;沈畢忠;實驗室中的化學品安全管理[J];醫學影像與檢驗;2010;23(11)。

      [2] 李越敏;張志恒;郝曉穎;等.化學危險藥品管理與實驗室安全措施[J];化學教育;200;(4)。

      [3] 馮華杰;蘇麗;龐書南;梁毅;黃海民;孫振范;等.化學實驗室突發事故的研究與對策[J];廣東化工;2012;12(39)。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