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情感故事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視網膜細胞 大鼠
成體干細胞中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雖然其來源于中胚層,卻可以跨胚層分化為外胚層來源的組織細胞,而視網膜則來源于胚胎期神經外胚層。MSC表達許多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受體以及細胞與細胞黏附作用的受體,提示MSC的功能受自分泌和旁分泌循環的調控。這成為不同方法誘導MSCs定向分化的理論基礎。組織或細胞在受到損傷后會進行自身修復,視網膜是接受光能,形成視覺的重要組織結構,如果光照強度或光照時間超過了視網膜的承受力,將會造成視網膜光損傷。本研究旨在用光損傷視網膜片的培養上清液體外誘導MSCs,看其損傷時分泌的細胞因子和分化所需蛋白是否能誘導MSCs分化為視網膜光感受器樣細胞和視網膜神經細胞。探索體外構建MSCs分化成視網膜細胞所需微環境的理論可能性。
1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健康無眼病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雌雄不限,體重120~150g(吳氏實驗動物中心)。
1.2 大鼠視網膜片的取材
10%水合氯醛按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無菌狀態下取出眼球。把眼球用10%FBS的LG-DMEM洗滌3次,去除球周筋膜組織,清洗干凈后移入另一盛有10% FBS的LG-DMEM培養皿中,在解剖顯微鏡下,在角鞏膜緣后1mm處剪開,用顯微剪取出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留有外層覆蓋鞏膜的視網膜杯。把視網膜杯浸入培養皿中的培養液里,由杯緣向杯底,用顯微鑷鈍性分離視網膜和鞏膜,在視神經處剪斷,徹底分離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與視網膜神經上皮層。
1.3 大鼠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常規石蠟切片HE染色
將大鼠視網膜片(只包含神經上皮層)常溫浸泡甲醛24h以固定,常規脫水、透明、包埋、切片,常規脫蠟,行蘇木素-伊紅(HE)染色,封片。用數字攝像系統觀察并采集照片。
1.4 視網膜片光損傷和條件培養液的制備
把分離好的4只眼球的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移入另一盛有8mlNeurobasal+B27的小培養皿中(直徑60mm)。用眼科顯微剪把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剪成1mm×1mm×1mm大小。在超凈臺內,50W,12V的鹵素燈作為光源,采取直落式照射上述的小培養皿,用TES-1330A照度計測定光照強度,調整光源與培養皿之間的距離(3.5cm),使被照細胞同一水平的光照強度為(1950 ±200) Lux ,光照時該水平溫度變化在0.5℃之內,持續光照45min,光照后將培養皿放入37℃、5%CO2飽和濕度培養箱繼續培養1小時15min。用去針頭的針筒吸出小培養皿中的液體,離心后上清液用0.22um濾器過濾,以2:3的比例與10%FBS-LGDMEM混合,并吹打均勻,制成條件培養液Ⅰ。條件培養液Ⅱ制備方法同條件培養液Ⅰ,只是視網膜片未經過光損傷處理,盛有Neurobasal+B27和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的小培養皿直接放入37℃、5%CO2飽和濕度培養箱培養2小時。條件培養液Ⅲ為Neurobasal+B27和10%FBS-LGDMEM以2:3的比例混合,無視網膜片以及光損傷處理。三種條件培養液均放于-20℃保存。
1.5 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光損傷后電鏡觀察
取材,3%戊二醛―1.5%多聚甲醛前固定,1%鋨酸―1.5%亞鐵氰化鉀后固定,酒精―丙酮脫水,環氧樹脂618包埋劑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鈾、檸檬酸鉛染色,日立Hu-12A型(飛利浦208型)透射電鏡觀察、攝影。
1.6 大鼠MSC的分離和培養
取SD大鼠,麻醉后,無菌條件下取出雙側股骨和脛骨,剔除周圍肌肉組織。在超凈臺內,用PBS沖干凈,轉移到盛有20%FBS-LGDMEM的培養皿中,去除長骨2端骨骺,暴露骨髓腔。用培養液沖出骨髓腔內的骨髓液,吹打。用200目篩網過濾后置于離心管中,1000rpm,10min,棄上清,用10%FBS-LGDMEM培養液重懸后以10×108/mL接種于塑料培養瓶中。37℃、5%二氧化碳培養,24h換液,以后每3d換液一次,除去非貼壁細胞,12~15d后MSC達90%瓶底面積時傳代,P1后細胞融合至80%進行1:2傳代。
1.7 MSC的鑒定
當第3代的BMSCs融合達90%,經0.25%胰蛋白酶-0.02%EDTA消化、離心后用PBS制成2×106/mL的細胞懸液,將細胞懸液分裝至4只樣品管中,分別加入熒光標記的小鼠抗大鼠單抗CD34-FITC+小鼠抗大鼠單抗CD90-PE,小鼠抗大鼠單抗CD34-FITC+小鼠抗大鼠單抗CD44-PE及其對應的同型對照各10μL,混勻,37℃下避光反應20min。每管加入1mLPBS混勻,離心2000rpm,10min以洗去未標記上的抗體。棄上清液,每管再加入1mLPBS重新混懸細胞,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表面抗原CD34、CD44和CD90的表達。對細胞純度進行鑒定。
1.8 MSC體外誘導成視網膜細胞
取第3代BMSCs細胞消化、離心后用10%FBS-LGDMEM重懸后以200ul/孔接種于6孔板,24h待BMSC貼壁后,棄培養液,將細胞分為3組:第1組換用條件培養液Ⅰ,第2組換用條件培養液Ⅱ,第三組換用條件培養液Ⅲ,3個組均在在37℃、5%CO2培養箱孵育。每天觀察記錄細胞生長分化情況,每2天換一次條件培養液,培養至第7~8天時停止。
1.9 誘導的BMSCs細胞免疫化學染色
采用Envision二步法,分別將3組誘導的MSC玻片取出,均與神經元特異性標志小鼠抗大鼠醇化酶(NSE) (稀釋度1:50)(美國Fisher Scientific公司)、星形膠質細胞特異性標志小鼠抗大鼠單克隆抗體神經膠質酸性蛋白(GFAP) (稀釋度1:50)(美國Fisher Scientific公司)、光感受器特異性標志小鼠抗大鼠單克隆抗體視紫質(Rhodopsin) (稀釋度1:50)(美國Fisher Scientific公司)和二抗(生物素標記的羊抗鼠IgG抗體)作用,二氨基聯苯胺(diaminobenzidin,DAB)顯色后,蘇木素復染,室溫干燥后封片,光鏡下觀察是否表達視紫紅質、NSE、GFAP。選取至少10個隨機視野,每個視野在200倍物鏡下統計陽性細胞數和整個視野細胞總數,計算陽性細胞率,測量值均以x±s表示,來對三種誘導條件下所表達的陽性細胞進行分析。
1.10 數據分析方法
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并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大鼠視網膜片光損傷電鏡觀察所見:光損傷后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可見光感受器外段腫脹成圓形,盤膜結構紊亂,疊狀結構解離,膜間隙增大。內節線粒體固縮和腫脹,空泡變性。染色質濃染,核膜皺縮內陷。
2.2 大鼠MSC細胞的鑒定(如圖1)
圖1 大鼠MSC細胞的鑒定
BMSCs流式細胞術鑒定結果,培養的第三代BMSCs干細胞表面標志CD90陽性(CD90+/CD34-:92%),基質細胞表面標志CD44陽性(CD44+/CD34-:93%)
2.3 誘導分化的細胞形態學觀察(如圖2)
A:3天后原來梭形的BMSCs胞體發生收縮,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邊緣變得不規整,有零星的細胞突起×300;B:4天后BMSCs有較多突起×300;
C、D:7天后,細胞發生遷移并相互之間建立突觸聯系×200;E:對照組BMSs分化細胞明顯減少,也少有建立突觸聯系的細胞×300。
圖2 誘導分化的BMSCs形態學觀察
2.4 誘導分化的視網膜樣細胞不同誘導條件下免疫細胞化
學染色表達指標陽性率
表1 不同誘導條件下免疫細胞化學染色表達指標陽性率
注:均方比F值為7.6054,F0.05=6.944,可見視網膜片三組間兩兩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0.05)。
3 討論
3.1視網膜光損傷
視網膜是接受光能,形成視覺的重要組織結構,但也是眼組織中最易受到光損傷的部位。如果光照強度或光照時間超過了視網膜的承受能力,將會造成視網膜光損傷。
本實驗采用(50W,12V的鹵素燈作為光源,采取直落式照射上述的小培養皿,1950 ±200Lux)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點:①視網膜光損傷受諸多因素影響,內在因素包括視網膜部位、體溫、膚色、年齡、種屬、營養狀態及晶體狀況,外在因素包括視網膜暗適應狀態、光照射方式、光強度、波長和光照時間。因此本實驗選擇單純照射細胞而不是照射活體動物來盡量排除內在因素的干擾,選擇成年SD白鼠是考慮到有研究表明白種人較黑種人容易損傷,大白鼠視網膜對光的敏感性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②視網膜光化學損傷的敏感性隨著光波長的縮短而呈對數上升,因此短波長更易引起視網膜光損傷,角膜可吸收
3.2 MSC細胞分離、培養、鑒定
用組織工程技術體外分離和培養所需靶細胞,用于體內相關疾病的細胞替代治療為多種疾病帶來了新的治療思路。因此有關此類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胚胎干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但涉及倫理學問題,以往受到很大限制,發展緩慢。應用眼色素上皮緣的視網膜干細胞[3]及鼠腦神經先祖細胞移植[4]也由于供體組織有限性及安全性問題,不利于治療視網膜疾病的開展。于是有人把目光投向成體干細胞中的MSCs,因其來源于中胚層,可以跨系統甚至跨胚層分化為3個胚層來源的細胞,特別是中胚層和神經外胚層來源組織的細胞(視網膜來源于胚胎期神經外胚層),并且經過20~30次細胞分裂后,這種分化特性也不會消失[5]。且分離培養方便。MSC存在于體內多處如胎血、胎肝、胎脾、胎兒的骨髓以及成人骨髓[6], 臍血、脂肪組織和成人的外周血中亦含有數量極少的間質干細胞[7],現多從骨髓中分離獲得。MSC的純化方法有貼壁篩選法,流式細胞儀分選法,密度梯度離心法,免疫磁珠法。較常采用的方法為貼壁篩選法和密度梯度離心法,或兩者聯合。MSCs的表面標志具有非單一性,表達了間質細胞、內皮細胞和表皮細胞的表面標志,一般認為CD29、CD44、CD71、CD90、CD105、CD120a、CD124、CD166以及STRO-1、SH2、SH3是其重要的標志物,流式細胞術發現不表達造血細胞表面抗原如CD34、CD45、CD11a、CD14。如果能找到更特異性標記物,就可以獲得更純的MSCs,這對后續的實驗步驟所得的實驗數據有重要影響。前2種方法分離所獲得的細胞純度較低,但具有良好的細胞分化能力。應用流式細胞儀技術和磁性分選技術針對細胞表面標志進行富集和分離,分選效率和純度均較高[8-9]。
3.3 MSC體外誘導成視網膜細胞
目前國內外主要用生長因子誘導MSCs分化為視網膜細胞。Anthony K等[8]發現EGF、taurine或activinA體外誘導大鼠MSCs,有20%~32%表達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的表面抗原視紫紅質。Anthony K等[8]應用activinA(活化蛋白A),牛磺酸和EGF對成人CD90+MSCs體外誘導分化后,20%-32%的細胞表達感光細胞特異標志―視紫紅質,視蛋白,recoverin。非視網膜來源的,可替代視網膜細胞功能的自體細胞是細胞移植治療視網膜變性疾病和視神經損傷的理想種子細胞,目前國外有少量研究發現MSCs視網膜下移植可誘導分化為視網膜細胞,但由于體內局部微環境復雜,影響因素繁多,移植細胞的分化方向不確定,往往無法定向分化成所需細胞,存在表達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的潛在危險。而體外誘導MSCs定向分化為視網膜細胞仍是當前研究的難點。國內外僅數篇文獻報道用視網膜片培養上清液體外誘導MSCs分化為視網膜樣細胞,但均未對培養上清液成分進行具體分析檢測,分析其有效成分。本實驗探索體外誘導MSCs定向分化的新途徑,可進一步進行蛋白質組學技術檢測不同誘導微環境的蛋白差異,為構建MSC體外誘導分化為視網膜細胞的微環境提供理論支持。這不僅解決了直接將MSCs體內移植分化方向不確定的問題,以及應用異體的人視網膜片誘導時可能引發排斥反應等問題。
參考文獻:
[1]Noell WK.Possible mechanisms of photo receptor damage by light in mammalian eyes[J]. Vision Res,1989,20(12):1163-1171.
[2] 宋憶淑,賀 冰,費向東,等. 可見光照射致培養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凋亡的超微結構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1,25(1):69-70.
[3] Tropepe K, Brenda LK,Bernard JC, et al. Retinal stem cells in themammalian eye[J].Science, 2000,287:2032-2036.
[4] Van Hoffelen, Samantha J. Young, Michael J.Shatos, et al. Incorporation of murine brain progenitor cells into the developing mammalian retina[J].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3,44:426.
[5] Friedenstein AJ,ChailakhyanRK,GerasimonUV.Bone marrow osteogenic stem cells:in vitro cultiv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in diffu-sion chamber[J].Cell Tissue Kinet,1987,20(3):263-272.
[6] Campagnoli C,Roboerts AG,Kumar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progenitor cells in human first-trimester fetal blood,liver,and bone marrow[J].Blood,2001,98(8):1396-1402.
[7] EricesA,Conget P,Minguell JJ.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J].Br J Haematol,2000,109(1):235-242.
經過長達兩年的努力,益達微電影終于迎來了收官——男女主角歷經一路的酸甜苦辣,分離與重逢,再次走到一起。
這是一段故事,更是一則廣告。
從抵制到期待,如今廣告主千姿百態、幻影叢生的營銷手段,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你的視線。
廣告微電影發力
2011年10月份麥田映畫工作室出品的《愛瘋時代》,是這一行中的探路者。“去年歲末的累計點擊量達到2000多萬,進了年度排名前三。”談到這個廣告片,導演麥田掩不住驕傲。表面看來,《愛瘋時代》是一部解讀當下iPhone用戶心理的微電影,但在“不要讓世界因科技而冷漠”的宏大命題下,實則卻是與小米手機合作的廣告——雖然“小米”的字眼只在臨近片尾出現過一次。
新媒體的誕生,將傳統廣告拉下神壇,網絡成了營銷界的第二樂土。麥田們從草根中崛起,通過依托品牌,意圖找到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感故事,展現品牌價值觀以及人文關懷。
麥田稱之為“廣告電影”。
與傳統廣告不同,廣告微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故事性。“我們不做產品,只挖掘品牌價值。”麥田對記者表示,“我們相信每個品牌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只要找到與公眾的關聯性,就能引起共鳴。”而因講述故事的需要,勢必引發其另一特點——廣告微電影時間延長,一般會保持在3分鐘左右。《愛瘋時代》作為麥田的一次探索性嘗試,時長達到10分45秒。
同樣以網絡作為傳播平臺,但廣告微電影因其時長的因素,并不能像視頻前后貼片廣告一樣硬生生地推給受眾,只能以獨立視頻的形式呈現。正因此,一個優質的劇本創意才能在自傳播的網絡環境下成為賺取點擊量、擴大傳播面的制勝砝碼。
“當時如果不借助蘋果,單純做小米,肯定達不到這樣的效果。”麥田坦言,“這是一次借力打力。”
視頻網站提供沃土
組織專業的團隊,拍攝企業故事片成為近兩年的趨勢。這其中少不了“為自己代言”的聚美優品。2012年11月7日,聚美優品一則時長達1分39秒的新廣告片開始在網絡上被大量轉播。緊接著,并未滿足于此的聚美優品又將廣告片搬到了湖南衛視的黃金時段,引起熱議。
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敢于如此砸錢的魄力與資本。視頻網站的興起,給了廣告主相比電視、報紙更廉價的營銷平臺。通過自行上傳視頻,引發受眾的關注。不管是借著江南Style的東風,各企業主大跳騎馬舞,還是桔子水晶酒店CEO“屌叔”吳海聚集40位猛男挑戰節操下限的《女王的盛宴》,都能在短時間內通過結合熱點,贏取一定的點擊量。
據艾瑞咨詢提供的數據,近三年來網絡媒體廣告市場規模以55%左右的年增長率成長起來,2012年預計可達到793.5億人民幣,基本與電視廣告861.3億人民幣持平。而在2005年,網絡媒體的廣告市場規模才只有40.7億人民幣,連電視廣告的零頭都比不過。這其中,視頻網站的興起功不可沒。
在艾瑞咨詢最新的《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網民行為&網絡廣告監測數據》中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視頻網站的廣告收入攀升至7.9億,同比去年增幅為47.8%,2012年增速領先其他媒體類別,展現蓬勃的發展態勢。
“電視廣告從2007年開始,每年基本上都提價10%,很多企業已經逐步退出了。另一方面,國家限制電視劇插播廣告以及黃金時段的控制,電視臺也會淘汰一部分企業。還有隨著人們收視習慣的改變,視頻網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電視開機率也會降低。”引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侯明廷對記者表示。
“屌絲氣質”
從最初自己DV拍攝,感受網絡的魅力,到成立一個涵蓋攝影、美術、燈光等近30人的工作室,麥田用五年的時間見證了整個網絡環境的改變。
拍攝廣告微電影,已經在今年為麥田帶來盈利。而麥田表示,相比傳統電視廣告而言,廣告微電影的制作成本更便宜,但消耗的時間長。從創意、策劃到執行,最短3個星期,長則1至2個月。
“之前,寶馬的mini cooper找我們想給拍一個片子,但是因為給的費用太少,我們根本做不到他想要達到的效果,所以就給拒了。”麥田認為廣告主雖然在逐漸覺醒,但對此的投入力度與認可度都不算高。在成熟的廣告領域,明星、資金、專業都不是問題。相比較之下,這個領域還充滿了“屌絲氣質”。
同時,因其獨立視頻的形式,也造成在傳播度上的不可控性。“這類廣告點擊量達到1.5%就算不錯了,一般情況下為0.6%至0.8%。”侯明廷對記者表示。當然,除了創意與口碑之外,視頻網站也承擔一定的推手作用。愛奇藝作為視頻網站的后起之秀,一直秉承著“高姿態”,未開放用戶上傳視頻功能。據愛奇藝內容戰略合作總監孫燕軍介紹,專門設置的廣告頻道上線不到100天,更多的是作為品牌類廣告的展示。“從欣賞性、藝術性考量通過試鏈等方式進行內容的推介”,與投入性廣告嚴格區分開來,并未與廣告主存在合作模式,但未來會希望能與廣告主、內容方達成合作。
自傳播的網絡形態,已經讓麥田映畫從最初躲在幕后替他人做嫁衣的執行團隊,轉變為自己開發客戶,獨立的制作、營銷公司。“但是現在,廣告微電影的銷售人才不多。這需要既懂電影運作,又懂傳播規律,要求不低。”麥田笑稱,“所以現在都是我自己去談客戶。”
的等待與呼喚
與其說被神秘的命運牽引,不如說她一直在找尋那個最真實的自己,直到她遇見了。
她是戴瑋,獅子座的哈爾濱女子,曾被稱為央視最美女導演,先后執導了四十多臺大型文藝晚會;拍攝過近百首音樂電視作品……事業抵達巔峰,有名有利,但她真正快樂嗎?
答案是:不。
戴瑋漸漸厭倦了這份“很順”的工作,動了離開央視的念頭。這個念頭到了1999年秋天,逐漸明晰而確定。彼時,她來到雪域高原,擔任一場名為“雪域歡歌”的文藝晚會的總導演,為了準備這臺晚會,戴瑋特地到各地采風,深入藏民生活、聆聽藏族音樂。美麗的自然人文風情,狠狠襲擊著戴瑋的心,她的靈魂為之激動、欣喜。
晚會無疑是很成功的,但戴瑋并沒有很快回到北京邀功領賞,而是一頭扎進的懷抱,聆聽大地的律動。
第一次踏入大昭寺,戴瑋著迷于那些虔誠的信徒: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們不畏千辛萬苦來此朝圣?他們的臉上泛著平和寧靜的光芒,戴瑋想走近他們的內心世界,心懷敬畏。
走出大昭寺時,天色已晚,一個年輕的喇嘛倚在門口,他的目光單純清澈,就像的天空,戴瑋心想,他在穿上袈裟的時候,能否知曉自己的命運走向?他是否有過不甘和掙扎?或許,這只是一種世俗的追問。城市里的人大多被欲望牽著鼻子走,體會不到真正自由的心境。
戴瑋頓時覺得,沒有地方比更適合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目標。
幾天后,戴瑋和朋友去當雄縣采風,中午在一家農戶吃飯,他們十分熱情,給他們端上最美味的佳肴。農戶家有個七歲左右的小女孩,扎著長長的辮子,漂亮,害羞,不停地給戴瑋和朋友們倒酥油茶,臨走時,戴瑋送了一個小禮物給女孩,她十分開心,笑時露出潔白整齊的牙齒,像遠處山巒的雪。
小女孩追趕著送他們,藏族司機回頭說,我們采完風還會經過你家門口,說不定還要到你家喝茶呢,你家的茶很好喝。小女孩的臉上又露出羞澀的笑容,停下腳步朝戴瑋一行揮手。
黃昏,夕陽像金色的絲綢鋪在的草原,經過農戶區時,中午的小女孩正在村莊門口翹首等待,看到他們的車子經過,她揮舞著小小的雙手招呼。
此情此景,逼出戴瑋的眼淚。被人信任和等待,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就是這么一件件的小事,讓戴瑋對的認識逐漸豐滿起來。她萌生了一個愿望,將自己在見過的每一個人,包括那個藏族小女該,那個小喇嘛,表現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具體以哪種藝術載體來體現呢?戴瑋想到了小說、電視劇和電影。最后,她選擇了電影。不久,戴瑋離開了央視。
拍攝前,戴瑋這樣寫道:把自己放下,腳踏實地去做,給世界留下更多美好、善良和感恩的情懷,而不是抱怨、挑剔或者糟糕的批判,為了時代,為了文化表率,為了一個導演的本能、職業道德與社會承擔……
不為承諾,只為夢想
《岡拉梅朵》是戴瑋的第一部題材電影。看完劇本后,她的創作欲望一下被激發,她希望拍出一部濃墨重彩描繪現代風情的情感故事片,其中包含自己的成長體驗和對的熱愛。
2005年初,戴瑋組建好制作班子,找來好朋友、大名鼎鼎的音樂人撈仔作曲。一班人馬正準備進藏拍攝,誰料傳來消息,投資方突然撤了資。此時,戴瑋箭已上弦,雄心萬丈,她決定不管有沒有人投資,都要再組班子把她心中的這個夢完成。好友撈仔對她說:“我跟著你。”戴瑋大為感動,信心倍增。
為了《岡拉梅朵》能盡早開拍,戴瑋將自己十幾年的積蓄拿了出來。她的親朋好友都為她捏了把汗,中國嚴肅電影市場境況慘淡,像張揚、賈樟柯、滕文驥這樣的名牌導演的電影作品都免不了遭受敗績,更不要說沒有拍過電影的戴瑋了,誰會看好她?她的積蓄很可能成為泡影。
戴瑋完全有理由、也有條件回頭,去國內任何一家電視臺同樣風光無限,但她沒有這樣做,反而連自己在北京的住房也抵押出去換了錢。
一番周折,終于湊齊資金的30%,戴瑋開始準備前期拍攝。她的執著與瘋狂感動了一個中學同學,她目前已是北京一家著名文化公司的高管,她同意向《岡拉梅朵》投資。
《岡拉梅朵》是中國第一部現代題材的音樂電影,影片女主角安羽是一個后天失聲的啞女,她來到后所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都是由音樂貫穿起來的,這是一個非常大膽而有突破性的嘗試,在中國的電影史上沒有人做過,因而對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巨大的挑戰和誘惑。
2005年10月26日,戴瑋帶隊進藏,開始正式拍攝。此時,已進入冬季,白雪皚皚。戴瑋的拍攝,要看老天的臉色行事,可她又必須在年底之前封鏡。拍攝經費對于她來說更是橫在喉嚨處的一把利刃,隨著每一天的過去,利刃都會向喉嚨切進。
那段時間,戴瑋幾乎是揉碎自己的心靈在拼搏,每天只睡兩個小時,她在有些憔悴的臉上涂了厚厚一層防曬霜,白得嚇人,看到同事怪怪的眼神,她嘀咕道:“我的臉是不是完蛋了?真的沒法兒見人了。”
最先確定的女主角是李小璐,她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前來拍攝,因為小璐從小心臟不太好,她這次進藏遭到除父親以外的全家人的反對,李父在反復看了劇本、反復斟酌了李小璐的身體情況后,決定讓女兒擔當女一號,并親自陪伴女兒進藏。電影里,李小璐演啞女,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臺詞,可影片又要她依靠神情和肢體把臺詞說出來,這對演員的功力要求很高,所以,她和父親都愿意接受挑戰。
但是,依然困難重重,持續的高原反應導致李小璐不能繼續拍攝,不得不更換主角。期間,戴瑋又不幸出了車禍,有些工作人員難以堅持,拋棄曾向往的青稞酒、酥油茶的生活,逃回北京。所有的困難如大漠冰雪一般驟然來襲,戴瑋一度想到了放棄。但是,如果放棄不拍了,損失最重的則是朋友的投資,她心里過意不去:“我有勇氣接受任務帶人上去,現在卻沒有勇氣堅持下去,這不是我做人的標準。”
戴瑋堅持、擔當,沒有走到絕路,她不會放棄。在,她明白了,明天是未知的,什么都可能發生,她要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咬牙挺胸,做好今天的一切。“困難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來得更溫柔一些,只因為你是導演是監制,所以必須去積極面對,一切的責任都必須去有力承擔。”
隨后,韓國演員姜世貞替換李小璐,成為女一號,想不到這個異國女子竟能適應高原的復雜氣候,很快投入到拍攝中去,戴瑋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
傳播愛與美
《岡拉梅朵》歷時三年,拍攝完畢。2008年3月,正式在全國院線上映。同年,該片獲得第十五屆韓國最高藝術獎――最佳外國導演獎,以及美國中美影展“金天使”獎。國內更是好評如潮,被譽為新生代音樂電影地標性作品、廣大“驢友”的旅游寶典。
戴瑋更加篤定自己的選擇:沒錯!這一切都是給予她的。
有次,戴瑋去北京西單附近的一家餐館吃飯,聽到兩個女服務員竊竊私語,“看,她是人!”戴瑋聽了想笑,但回頭看鏡子,她的臉上的確有了些微微的高原紅,皮膚粗糙了,眼睛清澈了。昔日那個在央視舞臺上叱咤風云的美女導演哪里去了?,將戴瑋的人生分割成了兩段,前一段已十分遙遠。
那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空氣稀薄,陽光熾熱,天藍水凈,愛情單純而直接。剛到北京,戴瑋已開始思念,就像思念她遙遠的家鄉。
重回,戴瑋無意讀到一本小說,是著名作家扎西達娃的《香巴拉的貓》,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飛虎隊成員滇緬抗戰時,一架戰機在北部墜毀,幸存的飛行員在大草原上邂逅一個年輕美麗的藏族單身母親,她也被部族拋棄,兩人在逃亡之路上演繹了一出凄美的愛情故事……戴瑋看了兩遍,每次都感動得淚流滿面,她覺得這部作品讓她產生極大的共鳴感。就像文中的女主人公一樣,這個美麗、神秘、充滿誘惑和吸引的土地,讓她受盡折騰,卻又無法舍棄,深深眷念,深深愛著。
戴瑋給作家扎西達娃打電話:“你的這部小說太好了,我希望以后能拍它!”扎西達娃有點不屑:“拍電影,可沒那么簡單,這可是有時間、有年代感的戲,還有飛機的戲,你一個女導演可能有點難。”扎西達娃的話,讓戴瑋覺得大受打擊。不過,沒多久,兩個老熟人便坐在了一張桌上,戴瑋最終用自己的真誠和專業感動了扎西達娃,她順利簽下《香巴拉的貓》的電影版權,取名《往事》。
相較《岡拉梅朵》,《往事》的拍攝十分順利,投資方和演員不請自來,這無疑是對戴瑋的一種肯定。何潤東、小宋佳等知名演員的加盟,更是讓《往事》剛剛開機便進入了公眾視野。
這部電影里,戴瑋完全拋開了個性的喜好和成長經驗,更遵循于故事本身。以宏大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不動聲色地講完一個經典的故事,電影風格秉承了戴瑋一貫溫婉細膩的風格,對畫面和音樂的把控尤其出彩。
2011年4月8日,《往事》上映。一位看過影片的觀眾激動地說:“在如今浮躁的大環境下,很多男性導演的作品都令人十分失望,卻還有像戴瑋這樣認認真真拍電影的女導演,把電影當做一種信念來做,值得人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