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夏末初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青蟬的樂音響徹耳旁
沿著小徑
來到竹林深處
尋找著
夏日最初的浪漫
陽光撩開薄紗
荷花舞落粉霞
迎著清風
飄來金色麥香
想起了
你留下的溫暖
關鍵詞:
西塘的第一印象,是個匹配了毒辣的太陽、慵懶的野貓甚至有些粘膩的地方。且不說那后人堆砌起來的新大門是多么的油光嶄亮。新街九曲十八彎的廊坊是多么的精致可人。后來的東西,模仿地再像,終究是沒有歷史的厚度。
耐著性子頂著烈日一陣疾走,約摸走了十五分鐘,便正式進入原汁原味的古鎮內部。潑面一陣涼爽襲來,好不舒暢。抬頭一看,木質的廊棚綿綿延伸開去。環顧四周,古鎮中臨河的街道皆有廊棚,風雨烈日皆奈何不得。頗有幾分頤和園長廊的味道。
步行入鎮到最有特色的西街只需2分鐘,進西街左轉便是景點之一----環秀橋。西街上真是熱鬧,到處是打著花花綠綠旗號的商鋪,以臭豆腐店、蹄膀店、糕點店、粽子店居多。愛好美食的我怎能錯過,一個箭步沖向旁邊的臭豆腐小攤位,已炸至半金黃的豆腐塊在鍋里滋滋作響,上下翻滾,香氣撲鼻,令人垂涎三尺。老板娘是位恬靜友善的婦人,看著我類似饞蟲附身的表情不免有些好笑,手腳麻利的夾起油潤欲滴的豆腐塊置于吸油紙上輕放,片刻裝進干凈的白紙盒里交予我。“作料在旁邊的桌上,甜的辣的自己加吧。”她笑著說。“小心燙到。”又囑咐了一聲。“好嘞。”我開心的應道,一邊四腳并用的淋上甜的辣的各種醬料。一口下去,咔擦,外脆里嫩,滿嘴抹油,唇齒留香。
蹄髈卻是一般,周莊的沈萬三名號一出,誰與爭“蹄”?“ 一線天”的芡實糕倒委實不錯,見慣了白色的云片糕,這芡實糕倒是別有一番色澤,赤橙黃綠青藍紫,五顏六色的看的人賞心悅目,各種天然食材勾芡其中,那滋味也隨著顏色的改變而更顯層次感,吃得人嘖嘖稱贊。特別是店家手中那把堪比張飛斧的大刀上下飛舞,張弛有度,手起刀落之間頗有“中華小當家”的風范神韻,西塘芡實糕之飛刀俠大隱于市。
正看的出神,旁邊一陣咚咚作響,驚得我虎軀一震- 。-!定睛一看,好家伙,一壯丁舉著個木質大錘對著一個木桶鏗鏘有力地一下一下掄著。這倒是我在其他古鎮不曾見過的光景,以為是行為藝術,細問之下,才得知這便是西塘古鎮特有的木錘酥。且不說滋味如何,光看著就頓覺有趣的很。同行之小黃攬了攬衣袖,很有氣勢的走上前去準備一試身手,原來這打糕還可以全民參與,正也躍躍欲試之時,只聽小黃悶哼了一聲:“好沉。”雖然勉強舉起掄下,手臂卻不斷打顫。小黃一漢子姑且如此,我區區一女子再彪悍也不敢造次。暗想剛剛那壯丁明明是信手拈來之勢,果然高手多在民間,一點沒錯。
另外值得一試的是,阿牛粉蒸肉,錢氏豆花和陸氏小餛飩。這三家店生意興隆,人流爆滿。
阿牛的老板據說是西塘粉蒸肉的創始人,自行研發,用料精致,當然價格也較其他粉蒸肉店貴一些。這也可以理解,咱常州糕團店的大麻糕就比小賣店的麻糕用料考究價格高,滋味也更好。道理是一樣的。但是吃慣常州菜的朋友可能會對這種粉蒸肉的味道不太適應。
錢氏豆花,西塘豆腐花創始人,上等黃豆制成,水嫩欲滴,堪比布丁的外觀,可惜名氣太大帶來的嚴重后果是無法容我這第N者插足親自品嘗一下這既養眼又養顏的豆花。
陸氏小餛飩也是一樣的長龍狀,盡管是出了名的“情調餛飩”,依水而坐,一桌一椅一羹的路邊小攤。被蹲在路邊的我這么一吃,這效果……真是慚愧。不過這味道極鮮,比起老字號的三鮮餛飩也毫不遜色。
吃完了小吃,逛姚宅。誠然古色古香,清靜雅致。卻也不見得比周莊的沈宅更氣派一點。愛的人就是愛這日漸零落的調調。是像霧又像風的陳子坤見之生憐的一笑,還是畫魂里的潘玉良的駐守,甚至是碟中諜3中的驚魂一撇。都讓這個并不特別的古宅充滿了日久彌堅的靈性。可惜的是日漸增加的游客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竊想,夜黑時分,明月當頭,獨自一人倚窗而坐,萍水相望,樹葉的影子落在了紙糊的窗臺上,夏夜徐徐的涼風佛過發絲,泛著微瀾的小河上滿是碎碎的月光。亦或是提著一盞紅紅的燈籠,高高的天井,陡然變窄的石皮弄,細細碎碎的腳步聲,在燈燭中晃動著的長長的黑影。一轉身,空無一人的寂寥。是恐懼,是孤寂,或是平靜都投射在每個人的心中各自惆悵。這種感受,恐怕是白日里熙熙攘攘的西塘讓人無法體會到的。
天色漸暗,我們尋到了久負盛名的錢塘人家,一早兒便人滿為患。一天游逛積累的饑餓感鋪天蓋地的襲來,無奈需排隊三十分鐘的答復又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無所事事的一行人穿過錢塘人家旁邊的一座小橋,燈火燦爛的酒吧一條街躍入眼簾。晚上的西塘和白天的大不一樣。燈光的映照下,滿是現代化的酒吧和琳瑯小店。雖然酒吧很多,有幾家外表上甚至很“王朝”。但每家酒吧內擺設大體相同,有點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桌椅依然是古色古香,一律的“聊天發呆住宿做夢談戀愛”的小牌牌。分不清迪吧還是清吧。因為“音浪太強”,自彈自唱的歌手們的聲音早已淹沒在轟趴里。啤酒倒是不貴,酒吧里的溫度也不低。據說男人的戀愛分子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激發,在酒精的催使下,又有多少女人又成為戰利品。幸福的戰利品。
飯畢夜深,西塘安靜了不少,門店陸陸續續的打烊,河面上卻星星點點的燭光搖曳,走近一看,無數只美麗的荷花燈漂浮在河面上。哀怨卻又堅定地背負著人們的信念朝河中央蕩去。這便是夏天才能見到的景象,如若出現在冬天,便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燭”的景象了。
換在平時,我斷會杜絕做作之嫌,徑直而去。今個兒卻一反常態的跑上前去,一番討價還價,捧了一手花燈回來。每人發了一只,然后小心翼翼的點亮自己那盞。風很大,點了好多次,大家的花燈依然零零落落滅的滅熄的熄。西塘給人一種奇妙的感覺,剛剛還是一番城市的喧囂,現在卻如此平和圣潔,幽靜深遠,時光倒轉了幾百年。
夜,更深了。
街上的人已經不多了,飯店窗外的那只小壁虎早已不知所蹤。墻壁上,屋檐下,一只老貓懶懶的側視了我們一眼,轉身離去。古鎮西塘沉入一片暗影之中,依然沉靜,古老,耐人尋味。這百年古宅里如今住著的是區區幾十年的都市人。猛然一想,令人唏噓。季節交替,時光荏苒,有時候會很想感慨,不管你發生了什么,經歷了什么,尋死覓活了什么,西塘的野貓也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開始叫春,恒久不變。
手里拿著一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如果西塘的那個店還在,信還在,掌柜還在,這封信將會寄出。寄給在與不在的未來的自己,和在與不在的西塘的回憶。
天氣沒有什么變化,只是知道秋天來臨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一到,樹葉枯了,黃了,再飄落……春夏的繁花似錦沒有了,所以人們感到了寂寥,想到了悲傷……
秋天對于一些人是喜慶的,秋是收獲的季節,所以農人們在豐收時節都很喜慶。
在這個夏末秋初時節,天氣旱了,很多植物都長得不是很好,水少了,就出現了枯黃的局面。
初秋,帶著希望來到了荷塘邊,觸手可及的蓮子給了我一個意外驚喜,不知怎么回事,今年的蓮子都長到了河邊上。我一時忙于采摘蓮子就沒有多想。
當我把河塘的這一邊走完時,我發現已經沒有多少成熟的蓮子可以摘了。由于雨少的原因,河塘的中部都長滿了荒草,荷塘都快見底了。然而在這邊由于天旱,農人把河邊挖了好長的溝,他們是在那溝里抽水澆灌稻子的。幸好有這一長條溝,不然今年就沒有蓮子了。在荷塘的中間和我身處的對岸已經沒有荷葉了。
我望著荷塘中間的枯荷,還有這邊鮮綠的荷葉,正盛開的荷花,這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初秋應該是很少見殘荷的,而現在就把我帶進了無盡的遐想和傷感中。
這曾經繁衍著的多年的一片荷,現在她變得好脆弱,風搖著枯黃的荷葉,似乎再多加一口氣就能把這一小片荷吹滅……
一個人的世界,可以很安靜,安靜得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聲。
冷了,給自己加件外套;餓了,給自己泡個杯面;病了,給自己一份安慰;失敗了,給自己一份堅強;跌倒了,從傷痛中爬起,并給自己一個寬容的微笑……
是啊。發覺我總是一個人,你不曾來過,我也不曾出現在你的世界。
聽過火車的轟鳴;見過交錯的軌道以及寂寞的飛鳥;想象信步于撒哈拉之際,見證一場又一場的愛情故事。
我也曾無數次地幻想,有天能信步漂泊,盡情的去流浪。
總期待地想著這個世界的盡頭。
地理老師卻告訴我,地球是圓的,沒有盡頭。
但我仍固執地以為:
岑寂荒涼的戈壁,靜謐的山間小屋……
那都是盡頭,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盡頭。
曾經,我期待的流浪,漂泊就如同肥皂泡泡。
五彩繽紛地騰空升起,
然,瞬間,支離破碎,消失殆盡。
2.天空。隨風。
回憶總讓人覺得眩暈,陽光傾下,瞬間炸裂開來,泛濫成災。
低頭,泛黃的落葉仍舊獨自飄零。
不知不覺已經是秋天了,卻仍熱浪滾滾。
秋日的天空,是一片純凈的琉璃藍,如此剔透。
天氣在風里漸?,水紋在風里漸皺,心情也不知道要凝成幾折。
似乎還想說些什么。剛開口,思緒卻早已被吹散在這片蕭瑟里,無所遁形。
茫然的。不知所措。
突然記起,曾經的曾經,在本書上看到這么一段凄涼的詞。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總是輕易地忘卻自己對自己的承諾,又是日復一日地自我催眠,自我迷惘。
竟也不知從何時開始,仿佛自己真的是已經那么不食人間煙火了。
不想做任何事,說任何話。只是站成一種姿勢,停留在原地,慣看人間蒼海桑田。
如此固執地對峙著。
一直到自我毀滅……
3.六月。逆流。
午后的陽光格外慵懶,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窗外的世界,一片蒼茫的耀眼。
依舊那么寧靜,依舊那么蒼白。
突然想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嗯。輕輕的。
還是輕輕的。
輕輕的,如同我們不駐足停留的年華。悄然逝去。如同不會翹首等待我們,獨自飄零的歲月。還有那些時光。
手表的指針指向十點四十分的,最后一場考試結束了。
從容地收拾完東西,面無表情走出考場。
見到他們,依舊笑靨如花。
嗯。彼此心照不宣地笑著。
不管成績如何,至少那一刻,是釋然的。
那時候,我們都沒有說再見。如今,再見這個傷感的詞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很多人都沉默。他們說,怕說的太多,眼淚會不知覺地流下來。
不知覺……一晃就是十幾載了
六月,陽光依舊燦爛。卻凝結了許多人的笑容。
六月。逆流。我們仍心照不宣。
就這樣。散場了。
考完試。回了家。
4.七月。流火。
于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歲月之書又翻過了一頁。
伸出手,能觸及到的,只是陣陣清涼的風,吹過耳際,拂亂發梢,仍回蕩火車的轟鳴聲。
心總是晾在半空,上不去又下不來。固執得尋找已經失落迷失的靈魂。
“生活就像一部素描,被突兀地擦出一片銀白后,仍舊義無反顧地再次拿起橡皮擦,將它繼續擦掉。|
沒錯。哪怕這個是錯誤的決定,也仍需我們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這就是現實。
零碎的幾顆星點綴著天幕,月亮依舊皎潔如洗,暈開一圈圈迷人的光環。
那一輪月,在暗淡的黑夜中,為誰孤枕難眠?
乖戾的星星,卻又突然脫離了軌道,留下一道道銀邊。
那會是怎樣的迷惘,所有的美,最終消失殆盡。
暗夜中,迷失的不止是自己,還有來時的路。
眼神漸欲空洞,迷離。深不見底的眼眸。還有那令人捉摸不透的終年大霧縈繞。
驀然間,什么東西支離破碎,在空蕩蕩的房間里,一切無所遁形。
遠處,紅色的光,逐漸彌漫整個黑夜。
5.八月。未央。
若有可能。
有些人,有些事,一定要傾盡所有,用接近瘋狂的能力,來記起。
因,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會慢慢的,慢慢的變得不知所措,變得不再記得。
偶然間抬頭之際。
天空只是零星的明亮,像破碎不堪的鉆石,襯著一層暖白,深深地鐫刻在茫遠的天際。
心中瞬間震動,像那棵枯涸的樹木,忽的落下一片泛著微微黃色的葉子。
稍縱即逝,卻妖艷地讓心里如此透明。
依舊喜歡午后躺在床上,兩只手掌合攏,遮住臉龐。
陽光透過天窗照進房間,只有幾平米的屋子明亮的透著一層暖暖的黃,慵懶的讓人微微入睡。
在那個被遺忘的墻角,隱隱看到歲月剝落的痕跡。哦,那是我兒時玩的玩具。
這個世界,每天都上演著悲歡離合,每個畫面,都如煙火般的絢爛綻放,最后消失殆盡。
“身邊的位置只有這么多,自己能給的也只有這么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里,有人要進來,就有人不得不離開。”
每個人都只是匆忙的過客,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忘不了的人和事,或許,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
閱讀自己寫的日志,我想:這只是我一個人,一個落了單的人悲傷的心情。
無需與太多之外的事,發生任何瓜葛。
因而,深深地愛上了文字。
愛上那些細膩,悲傷的文字。
撫摸他們,心中如大海漲潮似的,逐漸泛起皺褶,最后掀起軒然大波,久久不能平息。
不知不覺。這個夏天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落葉還不是落葉
它在炫耀
陽光下最后一抹綠
在這個時候
北風還沒有到來之前
我會忘記
你的名字
你的聲音
在候鳥還沒有起飛之時
在河水還在歡騰之時
在草木還在吵鬧之時
在你還在微笑之時
我會忘記
你的名字
然后,你的聲音
像一個被放逐的氣球
空了心地流浪
在夏末秋初的天空
孤獨,彷徨
你會不會問我
孩子般地問
為何離開,為何忘記
為何在最美的時刻離開
離開即將成為永恒的故事
你是否會憂傷
透過歲月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