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將進酒原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摘要新疆東臨制造業發達的內地省區,西臨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資源、地緣、人文等優勢突出,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戰略要地。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特殊政策,加強同周邊國家以能源資源互補為主的深層次合作,建設進口產品加工基地,把新疆打造成我國西部的加工制造業中心、重要經濟增長極和向西開發開放的戰略支點,對于促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 進口資源 研究 對策
一、新疆進口產品現狀
根據分析,新疆進口貨物中,原油、礦產、煤炭、棉紗、農產品等資源類及粗加工產品占比從2009 年的59.8%增加到2012 年的81.3%。在進口貨物中,原油進口占比逐年升高,至2012 年已超過50%。新疆進口煤炭資源主要是新疆缺少的冶煉用焦煤,進口量近年有大幅度增長。特色礦產資源是新疆進口值第二大貨物,近兩年數值變化不大,但未來將有較大幅度增長。新疆進口農產品的一直保持在1 億美元以上,且有增長的趨勢。
據從海關取得的數據,2013 年新疆進口的部分資源性產品整體呈現下降態勢。
二、新疆周邊國家資源和新疆相關產業現狀
(一)周邊國家相關資源情況
1.周邊國家油氣資源情況。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油氣資源豐富。哈薩克斯坦石油預測儲量約100 億噸,探明剩余可采儲量41.1 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6 萬億立方米,探明剩余可采儲量2.21 億立方米。2010 年原油、天然氣產量為7 952 萬噸、371 億立方。烏茲別克斯坦探明石油、天然氣儲量5.84 億噸、2 萬億立方米,原油年產量維持在500 萬噸左右,全部供應國內煉廠。天然氣開采量保持在650 億立方米左右,其中150 億立方米出口到周邊俄羅斯等國家。土庫曼斯坦原油探明儲量約2.7 億噸,剩余可采石油儲量約8 160 萬噸,天然氣蘊藏量約7.94 億立方米。目前年產原油約1 000 萬噸,實際加工約600 萬噸。中亞地區石油工業普遍比較落后,資源開采程度低,需要投入的資金和技術強度較大。石化工業大多處于初步開發階段,石化原料和日用消費品都一直依賴外國的供應。
2.新疆周邊國家鐵礦、銅礦資源儲量情況。鐵礦資源:俄羅斯鐵礦儲量占世界總儲量近40%,大約是650 億噸。工業類型的450 億噸鐵礦石當中(A+B+C1),接近300 億噸(約占總量的43%)的鐵礦石品位在50%以上,這些鐵礦石不需選礦就可以直接利用。還有150 億噸(3 約占總量的30%)鐵礦石用只需要簡單的選礦。哈薩克斯坦鐵礦石探明儲量83 億噸,儲量基礎為190億噸,居世界第七位。蒙古國鐵礦石儲備總量約為7.26 億噸,其中已探明儲備量4.38 億噸,預測儲備量2.88 億噸。
銅礦資源:哈薩克斯坦銅礦儲量約4 250 萬噸,銅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的6%,居世界第4 位,特別是北濱巴爾喀什地區的科翁臘德斑巖銅礦床是世界十大斑巖銅礦床之一。烏茲別克斯坦有銅礦床和銅礦點900 余處,探明銅儲量有2 500 多萬噸,探明銅資源量居世界10 位,主要儲量集中在阿爾瑪雷克銅礦區的卡爾瑪克爾與達利涅耶兩個大型綜合性斑巖銅礦中。
3.周邊國家棉花資源情況。棉花是中亞國家重要的農產品資源。近年來,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國的棉花總產量年均140 萬噸~150 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2%~5.6 % 。其中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棉花生產國,近年來年產量維持在98 萬噸左右,其中60%用于出口。土庫曼斯坦、35 萬噸。由于種植和加工等技術方面的客觀因素,中亞棉花品質不高,比較適宜生產中、低檔棉紗。中亞國家紡織工業基礎比較薄弱,除烏茲別克斯坦大約有近400 萬錠棉紡生產能力外,其他國家棉紡工業幾乎為空白,棉花基本上用于出口。近年來,中亞棉花價格與國際棉價一樣處于歷史低位。我區與中亞各國地理位置相近,貿易條件十分便捷,進口中亞棉花在我區進行棉紡加工具備一定的條件,同時有利于降低我區棉紡企業生產成本、改善棉紡產業發展環境。
(二)新疆相關產業發展情況
1.新疆石油工業情況。2013 年,新疆境內原油產能2 800 萬噸,原油加工能力3 310 萬噸。疆內原油加工量2 490 萬噸,進口原油加工量1 000 萬噸,原油內地輸送量1 418 萬噸。從中哈原油管道輸送能力看,尚有從國外增加進口原油近900 萬噸能力。2014 年新疆民營石油煉化企業新增原油加工能力600 萬噸,原油缺口為400 萬噸,疆內民營企業面臨原油供給不足的問題。天然氣方面,2013 年新疆天然氣產量為280 億立方米,中哈天然氣管線進口天然氣279 億立方米,缺口為20 億立方米。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利民燃氣工程”、“煤改氣工程”的推進,新疆天然氣使用量呈直線上升,需求量將大幅增長。
2.新疆特色礦產業發展情況。鋼鐵產業:2012 年末,全區規模以上鋼鐵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11.1 億元,增長18.5%;完成生鐵產量1 328.32 萬噸,增長22%;粗鋼產量1 138.23 萬噸,增長27.5%;鋼材產量1 289.84 萬噸,增長30.9%;鐵礦石原礦總產量3 365.66 萬噸,下降9.4%。2013 年新疆鋼鐵產能1 305 年萬噸,2014 年約2 470 萬噸。
銅產業:近幾年,依托資源優勢,新疆銅產業發展較為迅速,且已初具規模,從業企業達110 家左右,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哈密、吐魯番、伊犁和克州等地區。其中:采選礦企業100 家左右,年產5 000 噸銅金屬以上企業有6 家。其中新疆五鑫銅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鑫慧銅業有限公司和吐魯番工企礦冶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公司的設計產能為產銅金屬25 萬噸/ 年。冶煉技術方面,疆內大型冶煉企業已按照《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采用閃速熔煉、富氧頂吹熔池熔煉等先進工藝,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
3.新疆紡織業發展情況。2012 年全疆棉花種植面積達到
2 581 萬畝,總產量達到353.9 萬噸;種植面積占全國比重由1985 年的4.9%增加到37%,產量從占全國的4.5%增加到52%。近年來,新疆有效承接東部紡織產業轉移,紡織行業產能規模迅速擴大,已經形成了以棉紡織和人造纖維為兩大支柱,包括毛紡、化纖、絲綢、服裝、麻紡等門類的工業體系。2013 年,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5 億元,棉紡生產能力居西北第一,粘膠產量居全國第二位。新疆口岸進口棉短絨8 804 噸、棉花22.1 萬噸,貨值分別為430 萬美元、4.9 億美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進出口貿易規模小。新疆進口加工規模小。新疆進出口總額在全國的排名從2005 年第14 位下滑到2012 年第19 位,從西部第1 位下滑到第4 位。2013 年,我區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275.6 億美元,增長9.5%,雖然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9 個百分點。但中西部地區的重慶、河南、安徽、云南、陜西、甘肅、貴州等7 個省市外貿增速都在15%以上,新疆增速明顯較低。
2.部分進口產品不能滿足疆內需求。近年來,新疆石油和化學工業、特色礦產業、輕紡工業發展速度加快,由于體制機制和相關進口配額政策影響,原油和成品油進口貿易增長緩慢,資源性產品進口出現下降,進口的石油、天然氣、礦產品、棉花等產品尚不能滿足新疆產業基地建設需求。
3.與周邊國家相比疆內棉花產業競爭力相對較弱。新疆雖然是我國棉花產能大區,但不是棉花產業發展競爭強區。受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影響,國內外皮棉價格每噸相差4 000 元左右,國內棉花價格遠遠高于國外價格。加上新疆棉紡織產業多是初級加工產品,目標市場是東南沿海地區,每噸實際運費在1 200 元左右,遠高于內地多數棉紡織產區的實際運費,這些造成了棉紡織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紡織行業出現嚴重虧損,市場競爭力下降,紡織產業整體發展困難。
4.企業在境外投資較少。到目前為止,新疆企業在26 個國家投資興辦或參股企業192 家,投資100 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僅有91 家,主要是資源開發、建材生產銷售、商貿流通、農副產品和食品生產加工、服務業等企業。新疆在境外企業普遍規模小、投資少、行業分散,企業“走出去”沒有形成規模。
四、促進進口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的對策建議
1.石油、天然氣和化學工業方面。一是加大原油進口力度。自治區加強與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以及中石油的溝通協調,爭取從哈方進口原油剩余能力中切出一部分用于支持疆內地方煉化企業。同時,大力支持份額油允許進口,支持當地發展石油和化學工業。
二是繼續增加新疆地區天然氣供應量。根據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借鑒烏魯木齊市煤改氣成功經驗,北疆地區有條件的縣市將實施煤改氣工程,新疆天然氣的消費量將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建議在保證目前天然氣用量的基礎上,繼續支持新疆煤改氣工程建設,滿足新疆城鄉居民和社會發展天然氣需求。
三是加大與中亞國家在石油石化領域的投資合作。出臺鼓勵國內多種所有制企業“走出去”參與中亞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與建設的優惠政策,推動油氣資源在當地的初級加工,再進口這些初級加工產品進行深加工,與新疆石化產業實現上下游配套發展。
四是加快推進西氣東輸四線建設,盡快開工建設西氣東輸五、六線,以及煤制氣的支線工程建設。
2.特色礦產資源方面。一是探索建立境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基金。從發達國家所走過的歷程來看,各國政府都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多種財稅支持政策,并使之成為一項制度化、規范化的政策措施。在財政方面,設立海外投資基金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建議由國家主導,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開展投融資創新,探索建立專門用以境外地質勘查和礦業開發方面的基金。
二是加強與國家相關部門對接,爭取中央將礦產資源補償費及礦業權出讓價款全部留自治區,用于新疆及中亞五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提高地質礦產研究程度,有效降低開發與利用風險。
三是加大力度支持新疆進口銅、鐵礦石。研究探索進口資源補貼形式,加大補貼力度。給予進口鐵、銅礦石(初級冶煉品)公路運輸補貼。進口鐵、銅礦石(初級冶煉品)大多采用公路運輸,成本高。建議國家和新疆共同制定優惠政策,給予新疆進口鐵、銅礦石(初級冶煉品)公路運輸補貼。同時,降低進口銅精礦、鐵礦石(鐵精粉)海關通關費用。據了解,目前進口鐵礦石(鐵精粉)海關通關總費用約占進口原料價格15%,企業負擔重。建議減免或降低進口鐵礦石(鐵精粉)、銅精礦海關通關費用。
3.棉紡產業發展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中亞各國棉花資源,爭取國家特殊政策,給予我區棉紡企業一定進口棉花配額,用于進口中亞棉花,降低新疆棉紡企業原料成本。
二是加大棉花流通體制改革力度,在新疆建立棉花期貨市場,保證新疆紡織企業原料平穩供應和價格穩定。
2、原文:
《將進酒·君不見》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關鍵詞:高中生語文;朗讀興趣;策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f的就是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朗讀是一種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它可以讓學生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領會情感、發展語感、體味詞句等。因此,在課堂上往小的方面說,朗讀是形成閱讀能力、培養情感;往大的方面說,朗讀是教學改革和教師設計水平的重要標志,故應該加強對高中生朗讀興趣的培養。
一、高中生語文朗讀的現狀
目前,高中生語文朗讀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朗讀目標不明確,課堂上常見到這樣的情景,全班讀完后分組讀,男生讀完了之后女生讀,看起來挺有趣的,但學生心中茫然。老師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某某將此文有感情的讀一遍,但目標并不明確,學生只是有口無心的讀。二是朗讀訓練沒有序。朗讀訓練是有順序的,一般遵循“讀準―讀通―讀流利―讀出感情”這樣一個過程。因此,老師切不可漠視這個“序”,一定要按照這個過程進行。三是淡化朗讀評價。學生朗讀完后老師一定要做出評價,慢慢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讀得好還是不好,有沒有感情,感情投入得夠不夠都需要給予點評,當然,老師也要注意點評的方式,讓學生多體驗一些成功的喜悅。
二、提高高中生語文朗讀興趣的策略
1.重視范讀的榜樣性
梁實秋先生在回憶他的老師徐先生講課時說,徐先生在介紹完作者之后會朗讀一遍全文,這一遍朗讀很有意思……古文也好,白話文也罷,都一字不落地讀一遍,像演員在背臺詞一樣,他把文章里蘊含的意義全都給宣泄出來,念得有板有眼、有腔有調、有感情、有氣勢……聽完之后,原文一半的意義便已領會了。由此可見,文章的腔調、感情、所蘊藏的意義都可通過朗讀來表達,學生在聽老師范讀的過程中,獲得了對文章最初的、最直觀的認識,進而激發朗讀的欲望。老師的范讀是最直接、最親切的,它可以讓學生透過老師的范讀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內容,感悟原文表達的情感進而產生共鳴。
例如,在學習《陳情表》一文時,老師不需要用太多的講解,只需身穿肅裝,表情嚴肅,朗讀時用低緩而長長的男中音并飽含深情,以表達對親人的懷念。音色深沉,蒼勁有力,將課堂沉浸于悲愴的氛圍之中。老師先范讀,使學生“親其師,則信其道”,將朗讀和學習的欲望激發出來。當然,也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即朗讀錄音,它可以給學生提供語言、節奏等方面的示范,使學生學習時有標準、有興趣,對朗讀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
2.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
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學生都有使自我價值得到認可的心理,在老師的影響下,學生便躍躍欲試,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試讀。老師范讀時讀得很感人,但學生卻達不到這個效果,因此,老師應趁熱打鐵,教給學生一些技巧。首先要感知文字內容,掃除知識障礙,然后展開想象、浮現形象,把抽象的文字變成畫面,接著通過畫面品味語言,把握好語調、語速、語氣,邊想象邊領悟。這樣反復朗讀,學生便能達到原文的境界。對于一些思想濃厚的文章,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用心朗讀、用情朗讀,才能真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學習《將進酒》一文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錄音教材,只要播放錄音,就會產生先聲奪人的感覺,其氣勢之澎湃,可以創造濃厚的氛圍。當然,如果老師的朗讀水平很高,直接范讀最好,而且更有說服力。
3.朗讀方式的注重
學生朗讀的進行是要有準備、有目的的,朗讀方式對朗讀效果影響非常大。朗讀一般分為聽、學、試三個過程。聽,即聽專家朗讀,也就是聽錄音。如《將進酒》就適合聽專家朗讀,可以讓學生體會其中激憤、磅礴的氣勢。學,即組織學生朗讀,老師糾正停頓、節奏等方面的問題。試,即讓學生自己放聲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可依據原文采取分讀、齊讀等方式。如,《紀念劉和珍君》一文適合老師范讀出原文的沉痛之情。《荷塘月色》適合學生齊讀,用舒緩的二胡曲營造出一種朦朧淡雅、憂喜交織的氛圍?!队炅剽彙穭t應由女生齊讀,讀出清新、婉約之韻?!冻啾趹压拧穭t應由男生齊讀,將豪放、慷慨之勢讀出來。這樣可以使學生達到培養語感,陶冶情操的功效。學生朗讀完后,老師要及時適當地給予點評,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我點評,鼓勵學生參與到評價之中。通過評價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發展功能和診斷功能。對平時膽小的學生應迅速給予鼓勵性的點評,而朗讀水平較高的則應在指出其優點的同時指出其不足之處。
在高中生的語文教學中,朗讀興趣的培養不可忽視。要將朗讀全方位地、系統地、有針對性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去,提高學生朗讀的水平,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在課堂上多留點時間給學生,這樣學生既可以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和美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朗讀在語文課上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文言文是我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的最重要載體,也與今天的語言文字有著極其密切的傳承關系,學生將這個載體視作畏途實在是一件很悖謬的事;因此,逐步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他們由畏懼抵觸到喜歡熱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以及人文素養的培養都起促進作用。
那么該如何做呢?
一、多讀多思 活記樂背
語言大師王力曾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必須多讀古文,最好能誦讀幾十篇佳作,涵泳其中”。現在學生厭學文言文一部分原因正是讀的篇數不多,誦的篇數更少,學生早期包括幼兒階段對古詩文的接觸越來越少,而學校的古詩文教學,老師又偏愛講解詞語活用、特殊句式等枯燥的語法知識,所以他們開始接觸文言文遭遇的就是枯燥的學理上的解剖,而不是生動可感的形象,本為綺麗的花朵卻被一瓣瓣撕碎,零落成泥。古代師塾先生在教學生基本的識字句讀能力之后,就讓他們死記硬背,背不下來就要打板子,《幼學瓊林》《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在戒尺之下,讓學生先背下來再說,長此以往學生也因此慢慢有了很好的閱讀古文的興趣與能力。筆者無意復古,只是固執的認為這是文言文學習的一個必要的途徑,如今,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活記樂背,由簡易有趣的篇章開始,不囿于教材選文,可選些適合中職生閱讀的詩文。當然教材中也有些很淺易很生動的篇章,《靜女》中,“靜女”其實不靜,很調皮;《孔雀東南飛》中,離婚的劉蘭芝還是女神;《將進酒》中,李白也不是成天暈乎乎的高呼“惟有飲者留其名”,心中其實在期待著“天生我材必有用”……文本不難,教師大可不必做煩瑣的解讀,相信他們結合書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激勵他們讀誦,是個很不錯的法子。“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也是課程標準里的原話。
二、巧用插圖 牽引原文
《鴻門宴》(高教版中職教材,其余同,不注)中有兩幅插圖名為“項莊拔劍舞”,可以在學生自讀過課文相關內容之后,研究插圖是否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哪里不合理,為什么?依據課文,可以發現,主席上并無項伯座位,項羽雄踞中央,原文是“項王、項伯東向坐”,范增對面該是劉邦,可是居然不見劉邦,而項伯、樊噲舞劍,近處卻是張良的座位,也就是說按照插圖,項伯翼蔽的竟然是張良了;還有一點,項羽的坐姿也畫錯了,他是端坐著的,可下文有“項王按劍而跽”,“跽”,注釋為“跪而挺身聳腰為跽”。這樣推敲之后,鴻門宴的場景就基本得以還原了。
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有一幅插圖,圖中,廉頗上身半裸,背著五六根胳膊粗的長棍,向藺相如請罪??梢砸龑Р椴椤扒G”和“灌木”兩則詞條,就可以淺易發現插圖的荒謬,那不是荊條而是木棍。學生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的意思了。
這樣,以插圖回溯到對文本的解讀,會讓文言文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平添了許多樂趣。
三、推敲注解 引導質疑
高教版的這套語文教材的注釋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這些恰恰成了很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智慧的利用好。
下面就稍作羅列,一探究竟。
《采薇》,“象弭魚服”注釋為:“用象牙做的弓,用鯊魚皮做的箭袋。這句是寫武器精良?!痹囅胭|地堅硬的象牙可以做弓嗎?古代黃河流域有鯊魚可以捕殺來做箭袋嗎?合理的解釋是:象牙裝飾的弓,魚皮做成的箭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夫子哂之”中的“哂”注釋為“微笑”,貌似合理。“哂”還出現兩次,分別為“夫子何哂由也”和“是故哂之”,“哂”三次都是帶賓語的,而“微笑”是不能帶賓語的,可見這里的“哂”明顯就是譏笑的意思。孔夫子有時也不很地道,鼓勵學生各自談談理想,子路上課積極發言,孔老師又譏笑他“其言不讓”,讓學生很難做?。?/p>
《師說》,“其可怪也歟”注釋為“難道不值得奇怪嗎?其,語氣詞,起加強反問語氣作用?!卞e得一點含金量也沒有?!安弧弊趾蝸恚空兆⑨屓ダ斫?,士大夫們“其智反不能及”倒是“值得奇怪的了”。韓愈的意思很顯豁:士大夫恥學于師,智慧理所當然就不如不恥相師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了。這難怪還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嗎?
《鴻門宴》,還是上文提到“項王按劍而跽”,注釋為:“古人席地而坐,以兩膝著地,兩股貼在兩腳跟上。直身,股不再著腳為跪;跪而挺身聳腰為跽。這里指準備起身刺擊?!惫?,是大腿的意思,兩個大腿貼在兩腳跟上,難度太大,也很詭異。
質疑的過程,是一個思維活躍的過程,探討的過程是個充滿趣味的過程,學生質疑、思考、探究,輕松的獲得多方面的知識,教師盍試為之?
四、輔以“閑話” 拓展內容
關乎作者和課文的一些趣聞軼事,可以適當紹介,貌似與解讀文本無關,但它至少可以給課堂增些趣味,為學生提提神。文學創作允許有閑筆,課堂教學應該允許有“閑話”,課堂活了,學生注意力被吸引了,閑話也就不閑了。如孔夫子罵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太刻薄。劉邦常年白吃連襟樊噲的狗肉,太無賴;杜牧敲顆牙齒贈歌妓作為紀念,可兩年后歌妓已全然不認識他,怒而索牙,歌妓讓他到抽屜里拿,結果杜牧打開抽屜只見滿抽屜牙齒,太悲催!……
關鍵詞:閱讀教學;文言文;言意統一;境界
如何閱讀文言文,是困繞大部分中學生的難題,如何教學文言文,是擺在很多教師尤其是新教師面前的難題。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通過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有畏難情緒。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學生對學習文言文認識不足,以為學習文言文和我們關系不大,因此對文章中所傳達的思想內容理解不到位,對文章的詞章結構不夠重視,不明白它對自己的寫作有幫助,沒有認識到所學的好多文章都很經典,它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二是教學方法不當,老師一字一句地講,一句一句的翻譯,面面俱到。學生怕聽不懂,于是一字一詞跟著老是抄翻譯,生怕漏掉一個字。一堂課下來,教師講得支離破碎,學生學得辛苦乏味,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真是得不償失。針對這種學習狀況,我覺得文言文教學應該進行“言意統一”的方法。
每當手捧經典的文言文篇章,首先要仔細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將自己的這份感情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也感受到這份情感,他們自己也會被經典的文本打動,這遠比教給他們一些虛詞、一些語法重要得多。我覺得,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文言文,讓他們輕松自如地學習。
1、以“意”入文,化繁為簡
把握文章的“意”能化繁就簡,從容演繹。“意”即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情感。教學時,在簡單介紹作者及相關資料后我就引導學生初步體會文章的情感,并讓他們在文中找出情感的體現。例如,教學蘇軾的《赤壁賦》這篇文章時,我不止一次被蘇軾的悲喜情感打動。他的文章結構布局嚴謹,流暢自然,文章由敘事開始,緊接著是精煉的寫景,制造氣氛,繼而在這種氛圍中引出主客情緒的變化,從而闡發自己對人生哲理的看法。借客人之口宣泄自己政治失意、人生無常的苦悶;借主人之口表達瀟灑超脫、返歸自然的情懷。當主客的認識達到一致時,又自然的以敘事作結。文章環環緊扣,安排獨具匠心,卻不露斧鑿的痕跡。無論是作者的寫景感悟,還是客與主的悲喜之情,都與作者的政治失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又如在教學李白《蜀道難》時,詩人運用變化莫測、充滿浪漫主義的手法淋漓盡致的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的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副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在驚險的寫景氛圍中,引出對政治形勢的關心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詩人的寫景抒情安排可謂恰到好處,明確了這些“意”之后,《蜀道難》的學習再不是艱澀難懂,而是在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所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即把握了文章的“意”就能化繁為簡,學習起來輕松自如,興致高漲。
2、以讀品“言”,咬文嚼字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倘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獲?!币灿腥诉@樣說過,品讀中的“品”,是感受,是咀嚼,是欣賞?!捌贰币浴白x”為基礎,即在“讀”的基礎上“品”;而“品”過之后,要用“讀”來加深“品”的收獲,要用“讀”來加深“品”的感受,要用“讀”來豐富語言的積累,要用“讀”來領悟語言文字所傳達出的意。先“讀”后“品”,“品”后再“讀”,讀讀品品,品品讀讀;這就是言意統一的語文學習,或者說說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言知意的階段,老師把文章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告訴給學生之后就開始分析篇章結構,語法,重要虛詞,至于這個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意”是用何種方式表達出來的,作者或清新或質樸的語言,或豪邁或哀婉的語言學生不能夠體會。所以我在安排《赤壁賦》等文言文的課堂教學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以讀來品“言”。先范讀,再集體朗讀,個人朗讀,教師指導后再次朗讀,都是對文章“言”的品味,只有這樣咬文嚼字,學生才能通過文本,通過作者的語言走進他的內心。
3、意與言會,品言悟意
“言”是作者的語言形式,是他的話語方式,但不能脫離“意”而單純談言,兩者是有機融合的,語文課應該追求意與言會,品言悟意的境界。在教授《赤壁賦》這篇文章時,我對文章情感的把握是引導學生回到原文朗讀,品味,讓他們享受品言悟意的快樂,享受經典文本帶來的言意統一的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