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家鄉的風俗作文端午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according....
At the end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area we now know as China had fallen into a state of fragmentation and conflict. While the Zhou dynasty....
“端午節”、“粽子”用英語怎么說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國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日。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做節日,有吃粽子、劃龍舟等風俗....
大話端午節英語
端午節(農歷5月5日)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端午的時.....
有關端午節快樂的優秀作文范文一光陰似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跟我們見面了。每年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帶我一起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順帶吃粽子。
每次一到家門口,小狗總會興奮地叫起來,“汪汪,汪汪。”好像在說,“端午節快樂,端午節快樂!”爺爺奶奶樂呵呵地把我們迎回家。奶奶總會拉起我和姐姐的手,神秘地說,“我們一起來吧。”“耶!包粽子啦!”我和姐姐歡呼道。只見,桌上已經擺上了泡好的青翠欲滴的葦葉,一大盆咸肉,還有紅豆,蜜棗,外加滿滿一盆雪白的糯米。我和姐姐看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奶奶開始教我們包粽子。首先,舀起一杯米放在折好的葦葉上。然后,放上選好的餡,再把葦葉包好,用紅色的絲線扎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每次我和姐姐總是手忙腳亂,不是撒了米,就是露出了餡。可是奶奶從來都是笑地看著我們,幫我們收拾爛攤子。每年都這樣,不厭其煩地教我們,聽著我們的大呼小叫,奶奶反而樂開了花。
終于要開始煮粽子了,奶奶包的漂亮的粽子,還有我和姐姐包的奇形怪狀的粽子一起放進了鍋里。我們圍著鍋臺,鼻子里全是甜絲絲的粽子香味,連小狗也饞得伸出了舌頭。粽子熟了,奶奶會用一個大盆盛上粽子。我們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粽子,談論一些家長里短。爺爺奶奶會不停地讓我們多吃一些,爸爸媽媽呢,又會讓爺爺奶奶多吃一些。
吃完了粽子,這快樂的端午節也就過去了,于是我又開始盼望下一年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快樂的優秀作文范文二我的家鄉在廣西南寧的一個小山村,家鄉有很多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包粽子、茶葉蛋、插艾蒿、劃龍舟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端午節那天,天剛亮我們一家就起床了。爸爸去菜市場買菜,爺爺燒水來殺雞殺鴨,弟弟負責掃地。我和媽媽則包粽子。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媽媽在頭一天晚上泡了一盆糯米,今天早上就開始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角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香噴噴的粽子就煮熟了。然后媽媽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個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露出頭來,蘸點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到了中午,爸爸也把一大桌熱騰騰的飯菜煮好了。
吃過午飯,我們全家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聽爸爸說,賽龍舟是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劃著船追到洞庭湖,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后來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劃龍舟,往江中投粽子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有關端午節快樂的優秀作文范文三深圳的初夏,一會兒太陽高照,一會兒又傾盆大雨。一棵棵樹貪婪地痛飲著夏天的“美酒”,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深綠的葉子在雨幕中歡唱著,地上的積水像小溪一樣流淌,這就是端午節的“龍舟水”吧。海河和水庫都灌滿了水,我想:“可能是老天爺專門給人們賽龍舟用的吧”。
今天是端午節。早晨起來,我聞到了粽子的清香,看到桌上擺著大大小小的粽子。它們是棕綠色的,遍身綁著細長的繩子,像一個個飽滿的小枕頭,把粽葉一層層剝開,露出了一團光滑的糯米,誘人的香味撲面而來,咬一口粽子,感覺又軟又粘又香又彈牙,叫人越吃越愛吃。
我們家分兩派,我和媽媽愛吃香肉粽,因為吃一口,軟軟的肉滑到嘴里,很快就溶化了。爸爸和弟弟愛吃甜味粽,因為,他們覺得甜味的粽子吃起來甜甜的一點也不膩,而且還有粽葉的清香在其中。
我們正吃著美味的粽子,媽媽又端上來了一盆自制的芒果味果凍。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把勺子,吃了一口,感覺又軟又滑又甜,好吃極了,我們都夸媽媽做得很好吃。
鉛山快樂作文培訓學校六年級 婁舒睿
我的家鄉在鉛山,這是一個風景優美,人杰地靈的地方,這里的文化習俗非常多,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家鄉的端午習俗吧。
粽子飄香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灑白糖……”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當你經過別人家門口時,總會看見一些大人用糯米、粽葉、葦草做出一個個結實的粽子,有圓的,有枕形的,好可愛啊!再把它們放進一口大鍋里蒸,整間屋子都彌漫一種清香味,讓人不禁口水直流。一些貪吃的小孩還時不時到廚房里轉一轉,一個勁問粽子熟了沒有。到了端午節這一天,把粽子扎成一份,一份的,每一份五個。有一個最大,另外四個比較小,好像是一只母雞在呵護著小雞,象征著孩子們在長輩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咬一口,嫩滑爽口,味道有甜的,有咸的。
灑雄黃
吃完粽子,到外面活動活動,咦?他們在看什么,一位長輩在灑一種黃黃的東西,還在小孩子的額頭上寫著什么字,一問才知道,這種東西叫雄黃酒,專門用來驅蟲的。因為正值夏天蟲子繁殖季節,難免一些蟲子、毒蛇會鉆進家里,但灑這種酒,它們聞到酒的氣味就不敢來了,這是有科學道理的。把這種酒在孩子們額頭上寫一個“王”字,也含有避邪的意思,當然這是一種迷信的做法。
龍舟竟渡
“咚咚咚,”從沿河邊傳來一陣陣鑼鼓聲,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信江河里正在舉行每年一度的龍舟賽,每艘船上坐著二、三十個人。他們穿著顏色一致的隊服,紅的、黃的、白的都有,還有的干脆光著膀子。大家動作一致,船槳上下揮動,激起陣陣浪花,船尾鼓手拼命擊鼓,兩岸觀眾吶喊助陣,那場面異常熱鬧。
據史料記載,我們家鄉龍舟賽前船員們先做龍頭的。龍頭做好以后由船員們抬著挨家挨戶暮集一些錢,人們會把大門敞開,用清水澆灑龍頭,乞求今年能風調雨順,人丁興旺。端午節午飯后正式開賽,在船頭放一只鴨子,哪只船先抓住鴨子就算獲勝。
以家鄉的習俗為主題的作文范文有哪些?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斑斕多姿,在燦爛的人類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最新六篇,歡迎大家查閱!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1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我們順德也有不同的民風民俗。想知道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春節是廣東最重大的傳統節日。順德的春節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從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家家戶戶就會去商場買過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瓜子、開心果、龍江煎堆等.
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習俗是要送灶君上天,有的叫“謝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貢品一般都是一碗炒米,兩片片糖和一些水果。謝灶時用一個大盤子,裝著祭品去拜。
置鮮花是家家必置的。這時候,大家都會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數是在農歷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會舉辦。到時候,數以千計的人都會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團圓飯。這一晚,比較大的孩子就會幫忙“拜神”。而小點的孩子就四處串門,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點,那更是小孩們的天下了。每個孩子都拿起挎包,跟著“大部隊”去派財神了。只要一聽到哪家在放鞭炮,我們就立刻尋著聲音趕緊去找。找到后大喊一聲“財神到!”大家就一窩蜂地跑進別人家里。一邊對人家說吉利的話,一邊給別人財神紙,別人就會給你一封紅包。據說家里來的孩子越多,今年就會財源滾滾。
到了年初一,早上大人們匆匆忙忙地煮齋。吃過齋后,便會有一些人來家里拜年,當人快要走時,我們主人家就會往別人的袋子里放慈姑和桔。初一至十五,親友或相識的人互相拜年時,已婚或年長者要給未婚者或小孩一封紅包。
到了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在一起聊天。過了元宵節,春節就大概結束了!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2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十堰也有許多傳統風俗,我最感興趣的是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全家圍在一起吃過團年飯后,就開始守歲了。我們先在房門上貼上倒著的“福”字,再換上新衣服到院子里發花炮,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五彩繽紛的花炮把天空裝扮得格外美麗,我想:“年”早就被嚇得永遠也不敢出來了。然后,我們全家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吃零食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晚我可以放開肚子吃零食媽媽也不會說我,也不會催我去睡覺。快到十二點,聽到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我跟爸爸就到院子里點燃一長串紅紅的鞭炮。最后,回到屋里,媽媽已經煮好了胖乎乎的餃子,這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除夕的“福”字,除夕的花炮,除夕的餃子……都是那么有趣,我愛家鄉有趣的風俗習慣。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3我的家鄉在淄博,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包粽子變成了過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粽子做法并不單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紅棗的等,五花八門,在端午這一天,家家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
小時的回憶,爺爺摸著黑就會起床,忙前忙后,先用水把粽葉洗凈,晾干,再準備好糯米,洗凈放在一邊一會兒用,再拿出豆沙,紅棗,黑米放在一邊。等一切準備停當,我們就開始盼著爺爺的話了。
爺爺是一個比較守舊的人,定要等到十點十分--十全十美,而我們卻不敢頂撞爺爺,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點十分爺爺一起身,我們就來桌前,爺爺可是一個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爺爺一邊包,一遍不一會兒,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卻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一拿,米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樣沖了出來,滿地都是,而大人們呢,則在一旁哈哈大笑,爺爺卻和藹的看著我。
這包進去的,是我的快樂,包進去的是餡,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和耐心。
沒過一會兒,一鍋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開一層粽葉,吃到了那甜甜的膩膩的味道,吃到了爺爺那輩的老手藝,帶著對歲月滄桑的處置坦然,帶著對傳統的畢恭畢敬,帶著對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愿。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4過年吃餃子,雖然是北方人的習俗,但是今年我們家過年也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和元寶一樣,所以在春節的時候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我們不僅要吃餃子,還要自己包餃子。奶奶把揉好的面團掰成一個個小的面團,在一個個搓圓,搓成圓后,媽媽開始搟皮,先把圓的面團搟成餅狀,再調整方向繼續搟,搟到又薄又圓為止。兜兜拿過搟好的一張皮,放上餡料,再蘸上水,然后對折,一個餃子就包好,大家都夸兜兜厲害。看我來了,他就去吃餃子了。我拿過媽媽搟好的皮,放上芹菜加肉的餡料,還聽著奶奶說:“本來她已經把皮搟好了,想像他們賣的那樣疊起來,結果疊好之后想拿下來卻黏住了。”奶奶只好把它又揉成一個團,重新開始,哎,真是聰明反被啊!我包了幾個包不下去了,因為剩下的都是歪歪扭扭的,像被狗啃過似的。我想自己搟皮,前面我自己搟了幾張還算不錯,后來搟的和媽媽搟的一樣歪歪扭扭的。我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一看原來是墊在底下的保鮮膜已經破掉了,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換了一張保鮮膜在搟,發現順手多了,搟的皮也很好。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餃子包完了。
餃子下鍋了,在鍋中的餃子非常調皮,有的在轉圈圈,有的一個后空翻,還有的和伙伴在玩碰碰車,看到一個就撞過去,我看著它們玩感覺很有趣就拿來一個湯匙,在水里攪拌起來,它們撞的幅度更大了。
等餃子熟了,奶奶就把餃子盛了起來,一大碗餃子出鍋了!過年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兩口一個,十分滿足。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5“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日,包餃子;年初一,過大年”。這媽媽家鄉過年時老人都會這樣告訴小孩的過年風俗。
媽媽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個湖北人,按照湖北老家的老規距,在臘月初八時,春節就差不多開始啦!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臘八飯,俗話說得好:“吃完臘八飯就把年貨辦。”在吃完了那極具特色的臘八飯后,大人們開始忙碌了,他們必須預備過年所有的東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時最自由。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餅,灶餅分為兩種:甜的和咸的。甜的餡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咸的則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哇,一說到這個,整個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來了。想想那個味,好像就在鼻間縈繞。每到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開始和面,發面,等到面整理個發好已是下午。她又把準備好的餡包進面里,做成餅狀,一個一個的先放在鍋里把兩面炕成金黃色,然后再放進蒸鍋蒸二十分鐘,這樣灶餅才算做好。按照風俗,第一個灶餅,我們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丟到灶里,敬灶王爺。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在農歷二十四日,家家戶戶都要清除室內積塵,俗稱“打堂廊灰”,二十五日與二十六日都是在為過年的年菜做準備。
“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在農歷二十七日時,每家每戶都要炒花生、玉米一類的東西,到那時,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幾個來吃。農歷二十八與二十九日,每家每戶都要蒸饅頭、包子,留到過年吃。
“年三十,包餃子。”包餃子要包“元寶”,這樣表示來年財源廣進。以前,在年三十還有兩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一個是燒炭火,三十晚上,火盆里的火是不能息的,要一直燒著。另一個是打好水,水缸里的水必須是清水,而且一定要一滿缸才行。
這些都是老一輩的風俗,理應流傳下來,但卻因一些原因沒有流傳下來,一些傳統逐漸成為了歷史。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應該把這些傳統傳承下去,讓過年更有年味,讓傳統節日保留傳統的味道。
2021家鄉的習俗作文6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制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里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彩,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著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只煙花就迫不及待的沖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愿你歲歲(碎碎)平安。
閑暇教育指通過傳授閑暇知識、技能和技巧,幫助學生確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有價值地利用閑暇時間,提高閑暇生活質量,促進發展。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閑暇教育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能使青少年邁上科學思維的道路,是個性發展的重要條件。”而目前中職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學校布置的課外作業較少,又沒有課余自學的愿望,但由于他們缺乏必要的閑暇技能,不會合理利用閑暇時間,讓他們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他們將這些閑暇時間都用在上網、睡覺、閱讀庸俗讀物上。這是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由他人傳授的外在閑暇觀念和由個人思考形成的內在閑暇教育組成的綜合閑暇教育理念也就越來越受到各學科教育的重視。
眾所周知,中職語文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性人才,語文知識的積累僅僅是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實際語文應用能力,而在這種能力的培養中,閑暇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更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職語文教學應充分利用閑暇的信息資源,并去開發閑暇教育資源,以讓中職語文課堂具有特色。
一、利用傳統節日等資源進行閑暇教育
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傳統節日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進行閑暇教育:搜集與該節日相關的中華名人的故事;搜集與節日相關的詩詞典故;參加節日有關活動,寫下最感動的那一刻……具體可以分三步做:
第一步,運用教材,挖掘內涵
仔細翻閱語文教材,不難發現,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傳統節日文化教學的內容。在教學這類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布置作業讓學生了解家鄉在這些節日里的傳統習俗,然后結合課文的教學進行交流。例如教學《邊城》一課,講到湘西的百姓端午節鬧龍舟、抓鴨子,那么我們這里在端午節要干什么?讓學生談談,教師再結合語文教材介紹相關的文化,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各種節日的來歷、風俗以及相關的文化內涵。
第二步,有效連接古詩
有很多古詩詞是描寫傳統節日的,教師可及時布置學生課外搜集有關傳統節日的古詩詞,并嘗試進行分類。比如傳統節日的古詩詞可以做這樣的梳理歸類:按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這幾個主要節日進行分類。與春節有關的《元日》(王安石),《田家元日》(孟浩然)等;與元宵有關的詩有《十五夜觀燈》(盧照鄰),《青玉案元夕》(辛棄疾)等;與中秋有關的有蘇軾的《中秋月》、《水調歌頭》等。接著,可以讓學生去熟讀、背誦這樣的經典詩詞,感受詩歌之美。
第三步,開展活動,提升認識
結合傳統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詩歌誦讀、小抄報……筆者曾經做過一個活動——又是一年端午時,要求學生活動前一周分小組去搜集有關端午的歷史、習俗、食俗、詩詞、歌謠、民間活動。然后花三節課展示,要求學生可以通過ppt、畫板等各種形式,在具體展示時請他們派代表用語言流利地表述他們的成果,其他同學可以補充。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
二、利用流行歌曲資源進行閑暇教育
流行歌曲是很受學生喜歡的,而流行歌曲對語文教育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優秀的流行歌曲雅俗共賞,寓教于樂,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可以視為特殊的詩歌文本,成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謹慎而積極地開發流行歌曲課程資源,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文化心理需求,培養良好的語感,增強理性批判能力和文化免疫能力,同時也有助于保持語文課程中的高雅文化、大眾文化、主導文化之間的適當張力,有助于建構學校語文生動活潑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態環境。
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將流行歌曲的歌詞與古典詩歌進行比較學習,通過專題研究體驗閱讀詩詞的快樂與成就,開拓詩歌鑒賞的新角度,感受音樂之美,詩歌之美。比如說開展《挖掘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詩歌元素》活動時,教師可以分活動準備、小組研究、成果展示、整合拓展四個階段。活動準備階段:創設情境(誦讀詩詞、欣賞歌曲)、組成小組、制定活動計劃;小組研究:各組根據計劃搜集資料,專題研究(比較欣賞、專題閱讀、展示準備);成果展示:展示以及相互評價;整合拓展:資料匯集,課后推廣學習。整個活動下來學生興趣濃厚,對詩歌鑒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教師多進行這樣的活動,學生在課余欣賞歌曲的同時也會細細品味歌詞,慢慢會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三、利用廣告資源進行閑暇教育
現在一打開電視,或漫步街頭,時不時會看到廣告。廣告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已經深深影響了現代都市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而學生更是在廣告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廣告語對當今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他們的日常交談和作文中會不自覺地引用廣告,“我們一直在努力”,“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前段時間,陳歐體很流行,學生就寫下了這樣的文字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你只看到我的省份卻沒有看到我的縣名。你有你的高樓我有我的太湖。你嘲笑我以小長興為榮,我可憐你不懂太湖明珠的自豪。你可以輕視長興,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長興的崛起是注定不可復制的旅行,路上總少不了質疑,但那又怎樣?哪怕世界都不懂長興話,我也要說得漂亮。我是長興人,我為自己代言。”既然學生喜歡廣告,那教師也可以把廣告作為課程資源引入中職語文課堂,從廣告的角度來研究語言文字的應用,從生活的實踐出發來學習語言應該是最有效的。具體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教師教會學生鑒賞。美妙的廣告語言來自于撰稿人的語言修養和靈感,但廣告語言到底還是可以窺見語法規則或某些修辭手段的。教師在引領學生欣賞經典廣告語的環節中,能使學生更深入、更生動形象地關注和了解修辭的相關知識,自然而然地掌握修辭方面的知識。而“廣告語中的諧音”則使學生更深入地關注和了解了諧音(雙關)的相關知識。在了解修辭、諧音等知識之后,再讓學生整體分析廣告詞吸引人的原因。
第二步,學生自己去收集和分析。學生了解廣告的一些撰寫技巧后,就可以動手操作。比如,開展“浪漫語文之旅”廣告語主題學習周活動,要求學生分七天完成一系列關于廣告語的綜合學習活動:第一天搜集各類廣告語50條;第二天選出我最喜歡的幾則廣告;第三天選出我最討厭的幾則廣告;第四天分析廣告語修辭手法運用;第五天嘗試為家鄉的某一土特產制作廣告語;第六七天完成作文《廣告教會我……》。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看到廣告,不僅會覺得某些廣告詞經典,而且可能會說出為什么經典?
四、利用手機短信資源進行閑暇教育
現在很多學生都有手機,都是“拇指一族”,也是“短信一族”的主力。由于手機短信的編寫,是多種語文知識的綜合訓練,它既屬于語言實際運用的范疇,又屬于寫作訓練的范疇。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研究健康的短信文化,并把它運用在語文教學中,這對語文教學大有裨益。在開展短信教學時,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步,利用賞析短信進行語言教學
手機短信的最大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和較強的情境性。一般而言,手機短信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簡明扼要;主題突出;語言得體、有文采;構思創意。將一些喜閱樂讀的短信摘錄下來,引導學生體味和欣賞其中的絕妙之處,便能讓學生獲得許多相關的語言知識:這則短信用到了各種修辭,那則短信用了古典詩詞;這則用到設置懸念法,那則又用到欲擒故縱法。賞析方法,學以致用。
第二步,利用創作短信進行寫作訓練
生活中的短信一般較多用于節日祝福、情感聯絡等,它的主要特點是構思新穎,富有文采。修辭的大量運用,使短信充斥著言簡意賅、生動形象、文采飛揚的精辭妙語。教學中通過分析、仿寫等方式讓學生掌握了相應的技巧后,可以設定情境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上學期期末筆者布置寒假作業,讓春節的祝福短信學生自己編寫,相互發送,其中不乏精彩。“新年佳節到,向你問個好,身體倍健康,心情特別好,好運天天交,口味頓頓妙。最后祝您‘蛇年好運擋不住,蛇年財源滾滾來。’”“煙花,綻放的是新年的喜慶;美酒,承載的是滿滿的祝福;春聯,抒寫的是久久的平安;問候,融入了真摯的情誼。蛇年吉祥。”學會了短信寫作,讓學生也可以借短信之“他山之石”,攻作文寫作之“玉”,讓文章寫得新穎。
五、利用通俗小說資源進行閑暇教育
中職學生課余喜歡看一些通俗小說,而現今的通俗小說數量繁多、良莠不齊,而學生涉世未深,文學素養有限,識別能力不夠,難以鑒別優劣。教師不加指導,由學生跟著感覺走,易走入誤區。因此,對中職生課外閱讀通俗小說,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的自由,但更有必要向其推薦其中的精品,定期開展一些讀書會,讓漫無目的的“漫讀”變成定向擇優的“選讀”。因為在保持興趣的前提下,欣賞好的文藝作品,無疑是培養藝術鑒賞力的有效途徑。
語文教學是開展閑暇教育的主要渠道。職業教育不以升學為目標,使得中職語文教學可以脫離應試教育的模式實現真正的語文學習,促進閑暇生活質量的提高,語文教師就應努力開發和利用閑暇資源,借源源不斷的生活之水,為語文教學提供鮮活的資源,使教育之樹常青。
參考文獻:
[1]王艷華.語文教學中應重視閑暇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5).
[2]朱佳芳.閑暇教育視點中的高職語文教學探究[J].文教資料,2007,(11).
[3]章媛.新大綱視域下的中職語文教材改革構想[J].職業技術.2010,(08).
[4]鄭淑玉.利用影視拓展中職語文課程資源[J].職業技術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