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曾經有個小國使者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2、陳阿土是臺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于參加一個旅游團出了國。
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準間。這讓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 MORNING,SIR!”陳阿土愣住了。這是什么意思?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于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 MORNING,SIR!”而陳阿土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陳阿土非常的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么,告訴他又記不住,很煩的。終于他忍不住去問導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導游告訴了他,天啊!真是丟臉死了。
陳阿土反復練習“GOOD MORNING,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MORNINGSIR!”
服務生馬上回答:“我是陳阿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最強者。
3、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告訴他們一人可以提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4、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并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5、有個富家子弟特別愛吃餃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別刁,只吃餡,兩頭的皮尖尖就丟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長,在他十六歲那年,一把大火燒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繼病逝。這下他身無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飯。鄰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給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則發奮讀書,三年后考取官位回來,一定要感謝鄰居大嫂。
大嫂對他講:不要感謝我。我沒有給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當年你丟的餃子皮尖,曬干后裝了好幾麻袋,本來是想備不時之需的。正好你需要,就又還給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有一個有名的三八理論:八小時睡覺,八小時工作,這個人人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在于業余時間怎么渡過。時間是最有情,也最無情的東西,每人擁有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擁有資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資源的人才會成功。白天圖生存,晚上求發展,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
6、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
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7、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
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么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
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8、在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睫毛那么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背那么駝,丑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們的腳掌那么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于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么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臺=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
9、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
有一個木是從小雙目失明.在黑暗的世界中,他多么想觸摸一下那明媚的陽光呀!!!
值得幸運的是,40年之后,醫生重新使他從見光明.
可是,他那喜悅的心情并沒有維持多久,對于眼花繚亂的各種事物,他感到是那么的陌生,困惑,不安和恐懼,想幽靈一樣纏繞著他.
漫步在人朝如涌的大街上,對他來說,這簡直就是,"恐怖之旅".
"這是一個磨鬼嗎?"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更是心有余悸.
有時候,他希望黑夜會早點來臨,可是.看到交接的月光,和閃爍的星星,他十分不自在.
他喜歡閉上自己的眼睛,回味那黑暗的世界,心想:"看不見比看的見可能要輕松多了."
【關鍵詞】 高齡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術;情緒障礙;護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5.068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of postoperative mood disorders for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hip joint replac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00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mood disorders treated with hip joint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 after operation, including conventional life guidance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score, self-rating depress scale (SDS) score.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66.86±4.21), (61.35±4.18) 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67.01±4.15), (60.62±4.31) point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29.27±2.91), (26.71±3.94) 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AS and SDS score respectively as (46.91±2.88), (49.52±4.83) poin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 before nursing (P>0.05). Both groups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Hip joint replacement; Mood disorders; Nursing
老年患者因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軀體各項機能減退, 對身邊的環境以及事物無法完全的掌握以及控制, 對自己內心的愿望與現實形成的沖突無法形成有效的約束, 所以焦慮以及抑郁負面情緒的發生率很高[1]。存在焦慮癥以及抑郁癥的患者最容易出現情緒障礙, 由于情緒障礙的發生率較高, 極大的消耗了醫療費用, 給患者的家庭形成了比較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對于老年骨折患者, 患病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加上軀體的疼痛和其他不適使患者更可能出現多種情緒障礙, 嚴重影響患者術后機體的康復[2, 3]。本研究具體分析了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后出現情緒障礙的有效護理方法, 現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源于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500例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50例。觀察組250例患者中, 男130例, 女120例, 平均年齡(66.2±4.2)歲。對照組250例患者中, 男135例, 女115例, 平均年齡(67.5±4.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為髖關節置換術后出現情緒障礙的患者;均排除帕金森綜合征、老年癡呆癥、精神疾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按照常規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 包括常規生活指導、康復指導等。觀察組在術后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干預:①主動與患者交流, 增加與患者之間情感以及肢體上的交流, 了解術后患者具體心理狀態, 通過分析判斷患者存在的具體情緒障礙, 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合理應用行為療法、心理支持療法、社會支持療法、放松訓練、信息支持療法等, 使患者心理狀態得到緩解。②主動向患者介紹術后應該注意的事項, 手術的治療效果, 告知患者當前自己的身體情況, 祝賀患者手術成功, 鼓勵患者以平和心態應對術后的恢復, 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態對于術后恢復的重要意義。另外可以將同類型已經康復的病例介紹給患者, 或者讓患者與醫院內即將康復出院的同類型病例進行交流, 幫助患者提升應對術后康復的信心。③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住院環境, 良好的環境對于患者的心態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護理人員要每天打掃病房, 保持地面干凈、干燥, 定期消毒病房, 定時開窗采光透氣。還可以在病房擺放一些患者喜歡的植物, 綠色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感, 平和心態。另外護理人員要多詢問患者的需求, 并給予及時的滿足, 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 對患者的疑惑給予耐心解答。④在患者入院后2 d內要做好術前評估, 確保接受手術的患者都符合手術適應證, 在患者入院后3 d內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護理人員在術前除了做好病情評估, 還要做好心理疏導、功能訓練、預防并發癥等護理, 術后要做好疼痛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引流護理等護理。⑤護理人員在護理中要注重運用人性化服務理念, 在提供護理服務時, 應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個人特點, 給予個性化的護理服務, 實施灌腸、導尿、擦浴等護理時, 要做好患者的隱私保護, 患者大小便時做好遮擋,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睡前指導患者做下肢按摩、飲熱牛奶、用熱水泡腳等, 改善睡眠質量, 保證良好休息。
1. 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情緒狀態, 選擇SAS評分評價患者焦慮癥狀, 選擇SDS評分評價患者抑郁癥狀, 兩項指標的評分越高, 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越重[4]。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護理前,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66.86±
4.21)、(61.35±4.18)分, 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67.01±4.15)、(60.62±4.31)分;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29.27±2.91)、(26.71±3.94)分,
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46.91±2.88)、(49.52±4.83)分。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群中發生率較高的一類髖部骨折, 臨床對于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主要選擇髖關節置換術, 這方法治療后效果明顯, 術后恢復迅速。但是因為術后會出現比較明顯疼痛, 患者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加上老年患者社會支持度下降, 所以老年患者術后出現情緒障礙的可能性更大[5-10]。為了防止情緒障礙影響患者術后康復, 必須在g后對患者實施相應護理, 幫助患者調節心態, 積極參與術后康復訓練, 促進更快恢復[11-15]。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更密切, 對患者心理狀態能夠更全面掌握。在交流中保持溫和的語氣, 在護理中保證足夠的耐心, 能夠獲取患者的信任, 能夠提升患者依從性, 聽從護理人員的疏導, 逐漸轉變負面情緒, 積極接受術后康復護理[16-20]。
本研究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術后出現情緒障礙的患者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聯合心理干預護理, 比較兩組情緒障礙改善結果, 護理前,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66.86±4.21)、(61.35±4.18)分, 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67.01±4.15)、(60.62±4.31)分;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29.27±2.91)、(26.71±3.94)分, 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46.91±2.88)、(49.52±
4.83)分。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對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術后出現情緒障礙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情緒障礙, 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有推廣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成東瑩. 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整體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4):46-47.
[2] 劉桂華, 劉麗, 劉桂舫. 品管圈及延續護理模式對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的影響研究. 河北醫藥, 2016, 38(11):1732-1735.
[3] 劉莉, 李欣, 胡鳳蘊. 優質護理服務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負面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 21(25):
3052-3054.
[4] 劉藝敏, 陳晴妮, 范秋娟. 舒適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3):530-532.
[5] 何碧波, 勵蓮. 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42.
[6] 趙慧杰, 桂影, 王太清. 加強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臨床康復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 2013, 33(5):1159-1160.
[7] 邵俊杰, 張先龍, 葉庭均, 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安全性的臨床研究.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2006, 11(2):99-102.
[8] 吳梅祥, 白波, 錢東陽, 等. 高齡老年人股骨頸骨折人工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的選擇.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2009, 3(3):315-319.
[9] 張屹. 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行髖關節置換術的療效觀察. 當代醫學, 2010, 16(32):103-104.
[10] 宋玲娣, 李萍. 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醫正骨, 2006, 18(4):75-76.
[11] 賴家盈, 王鶯, 林子玲.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1):25-26.
[12] 戴先文, 賈曉康, 李宇, 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 臨床骨科雜志, 2011, 14(3):310-312.
[13] O智文, 楊朝君, 郭峰, 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78例療效分析.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2011, 06(1):
79-84.
[14] 曹銓, 鄭松, 龔遂良. 骨水泥型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7, 16(14):1937-1938.
[15] 祝天經, 陳宏, 何佳宏. 老齡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34例治療體會.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 2003, 2(6):345-348.
[16] 王立, 曹燕明, 林建浩, 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療效分析.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 13(6):
494-496.
[17] 張廣華, 胡利君, 朱玉華, 等. 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研究. 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22):
67-68.
[18] 張娟.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16):69-70.
[19] 李艷.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4):216-217.
【關鍵詞】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護理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各種關節置換術的成熟,使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筆者就患者圍手術期臨床及康復指導的方法和意義做相關的研究,取得理想結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選擇在骨科住院的人工關節置換的患者82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齡50~84歲,平均年齡(60±7歲)。將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骨科住院的人工關節置換患者82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6例,女26例,年齡50~82歲,平均年齡(60±61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護理
2.1心理護理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骨科較大的和手術,此類患者高齡,身體機能衰退是危險因素,擔心術后恢復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因此針對具體情況實施有目的性的心理輔導是保證手術成功,配合治療的重要工作。
2.2術前護理 進行適應性訓練,如床上大小便的訓練,指導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和排痰方法等,另外對全身并發癥的術前治療和護理,術前準備措施的落實用至關重要
2.3術后護理 (1)呼吸系統 術后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必要進進行超聲霧和輔助排痰(2)循環系統 術后常規進行心電、血壓有血氧飽和度的監測。根據患者術前的情況應用相應藥物維持治療,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有效處理。(3)消化系統 術后常規應用H2受體阻滯劑等才抑酸藥物,防止應激性潰瘍的發生,觀察飲食情況,爭取胃腸道功能早日恢復。(4)術后鎮疼應及時可靠,減輕術后恐懼心理,觀察效果應確切無誤。
2.4并發癥預防。預防假體脫位,嚴格注意患者的及患肢位置,搬動患者及翻身時要注意正確的姿勢,嚴禁屈曲、內收牽引患髖,防止肢體內旋外翻,在術后的6周內髖關節的屈曲限制在700度以內,坐位時兩腿分開,側臥位時患肢在上并處于伸直位,并將兩腿之間墊枕。術后抬高床腳,改善患肢的血液回流,避免擠壓窩,小腿主動進行踝關節和股四頭肌的舒縮活動,指導患者適量進行深呼吸和咳嗽動作。注意肢體末端保暖,可穿彈力絲襪。
2.5功能鍛煉 對于骨科患者的預后來說,術后的功能鍛煉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護士都要掌握各種骨科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并認識其重要性,并向患者講解使之知曉和掌握。患者在護士的指導和協助下加強功能鍛煉。首先體現了醫護人員對患者的關心和重視。再次也提高了患者的健康自護能力和配合治療的主觀能動性,可以爭取早日得到康復。具體按病情術后恢復情況制定安全、有效的康復訓練計劃(早、中、后期)循序漸進,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3 結果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表1。2組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見表2,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14.28±5.12)d,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20.12±5.78)d,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 討論
觀察組通過專業優質的護理服務模式,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符合衛生部實行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活動的要求,值得推廣,以達到創建三好―滿意醫院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新姣 預見性護理程序在骨科創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中醫急癥 2009.18(6);1021-1022
[關鍵詞] 優質護理服務;髖關節置換;圍術期;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2(a)-0118-03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對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服務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護理服務理念需隨之改變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1]。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科學護理模式,是從整體護理角度出發,體現護理工作“以人為本”的服務內涵,符合當前護理工作理念[2-4]。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激發護理人員的最大潛能,不僅使患者獲得最佳護理和最高滿意度,也能使護士獲得專業價值的認同[5]。本研究對本院骨科病房行髖關節置換術30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并與傳統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2年9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0例行髖關節置換術的住院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組和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各30例,均為單側關節置換。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61.5±5.5)歲;致傷原因:高處墜落4例,跌倒19例,交通事故7例;2例合并全身多處骨折;股骨頸骨折18例,股骨粗隆骨折12例;左側髖關節置換17例,右側髖關節置換13例;合并基礎疾病:冠心病4例,糖尿病5例,呼吸系統疾病7例,腦血管疾病3例,其他疾病2例。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0.5±5.0)歲;股骨頸骨折17例,股骨粗隆骨折13例;左側髖關節置換19例,右側髖關節置換11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5例,跌倒20例,交通事故5例;2例合并全身多處骨折;合并基礎疾病:冠心病3例,糖尿病4例,呼吸系統疾病7例,腦血管疾病4例,其他疾病1例。排除標準:近期發生過腦出血、心肌梗死,惡性腫瘤晚期,重要器官衰竭,傷肢有深靜脈血栓形成,病理性骨折。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損傷原因、合并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組:全程參與護理的醫護人員22名,入院時,骨科病房安排專門責任護士接待患者,為其介紹病區的醫護工作人員、病區環境等,對其進行全方位整體護理(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專科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和健康指導等);術前對其身體狀況進行綜合評估,進行預防性護理,加強對其及家屬的心理護理;術后對其重要臟器功能進行評估和護理,重視其術后術區的疼痛護理,耐心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加強患肢的護理,指導其及時、正確地進行康復訓練,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傳統護理組全程參與護理的醫護人員16名,入院時,按照骨科常規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護理,實施常規基礎護理。
1.3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前1 d,由兩名護理工作者采取現場問卷方法,從5個方面(護士技術、護理服務、護士態度、病區環境、總體滿意度)評價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從5個方面(護理工作模式、醫護合作、工作強度、工作環境、社會地位及成就感)評價護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護士態度、病區環境、總體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護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兩組護士對工作環境、社會地位及成就感的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組和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的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14.5±3.5) d、(19.5±6.0) 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942,P
3 討論
患者滿意度是指人們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質量等諸方面要求而對醫療保健服務產生某種期望,基于這種期望對所經歷的醫療保健服務進行主觀評價,是衡量醫療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醫療評審的重要內容。目前,幾乎所有醫院都不定期或定期測定患者和社會滿意度,作為評價和改進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6]。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改善護士態度和病區環境,提高患者對護理的總體滿意度明顯優于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
骨科患者多、急診多、手術多,而護士配置相對不足,導致護士與患者及其家屬達不到有效溝通,不能落實基礎護理工作。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充分體現骨科護理工作以患者為本的護理服務內涵,責任護士積極主動地按照護理程序對患者從入院接待工作開始、從術前準備到術后康復護理,進行全方位的整體護理[7],增進護患溝通,提高患者滿意度。護士是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主要執行者和參與者,護理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士的工作態度[8-10],即護士本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直接關系護理的整體效果。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不僅影響護理專業的發展,還影響整個醫療體系功能的發揮。本研究結果表明,實行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護士對其所處的工作環境、社會地位及成就感的滿意度高于傳統護理服務模式組。
綜上所述,在骨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進一步規范骨科臨床護理工作,切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優化護理環境,整合護理資源,提高患者和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形成良好的醫療氛圍,更好地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曾采采,關健儀,丘雪梅.骨科護士對優質護理認知現狀的調查及優質護理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10-11.
[2] 王東輝,王紅嫚,張釗華.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骨科人工關節置換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51-52.
[3] 柯歡.優質護理服務對骨科患者并發癥和醫院感染率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2,27(14):60-61.
[4] 李紅.優質護理服務在骨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32-33.
[5] 王淑新,王穎.綜合骨科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雜志,2011,28(12):60-61.
[6] 劉化俠,辛霞.護理管理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84.
[7] 侯春穎,張曉娟,許娜,等.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圍術期的整體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0):35-36.
[8] 周文娟,胡德英,吳莉,等.創建骨科優質護理溫馨病房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0,25(22):15-17.
[9] 程玉坤,陳玉霞,鄧順華.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推動臨床專科護理建設[J].現代醫院,2013,13(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