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微生物學實驗

      微生物學實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學實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微生物學實驗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第1篇

      實驗課是學習生命科學的學生學習階段的必修環節之一,是學生通過參加第一線的實驗活動鍛煉個人綜合能力、尋找發現自身不足,驗證理論課內容和完善知識體系,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此外,實驗課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樹立使命感,進而為學生日后踏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為期半學年的實驗過程中,取得了知識體系的完善和工作經驗全面的提高等豐碩成果,主要包括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及研究方法知識體系的完善、實驗設計與準備經驗的積累和實驗總結與論文寫作態度的端正等三個方面。

      第一,微生物學實驗技術與研究方法知識體系的完善。微生物學為生命科學的基礎學科,微生物學實驗課不僅包括最基本的無菌操作技術,常見微生物的形態及常規染色的觀察,基本生理生化分析(V.P.反應、甲基紅試驗、吲哚試驗、糖發酵試驗)并將微生物的基本試驗方法與日常生活結合(土壤微生物分離純化、酸奶中乳酸菌分離和水中大腸桿菌的檢測)激起學生對微生物學學習的興趣,最后還為學生創造了將課堂與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的機會(自主實驗)。在整個課程教學期間,教師不僅要耐心地講解知識,還要將自己多年微生物學研究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其次,基礎實驗部分鞏固了實驗技術,實驗課教學使學生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發現漏洞、學習知識。再次,專題實驗加深了對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實際應用的認識。微生物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農業、能源、食品、醫藥和石油工業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微生物也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對食品,飲用水等中的微生物檢驗檢疫非常重要。“乳酸發酵實驗”與“水中大腸菌群檢測實驗”正是針對功能微生物的利用與致病微生物的監控并結合日常生活而設計的實驗。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對工業標準化與檢測標準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實驗報告豐富了知識體系。實驗報告涉及知識面廣,尤其是課后問題,學生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想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激發學生的探知興趣,必須認真查找相關文獻和相關技術手冊,并對提出的問題即時溝通交流,這都拓展了知識面并提高了表達能力。

      第二,實驗設計與準備經驗的積累。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經歷了實驗設計與準備的工作后,使學生們認識到實驗關鍵的不僅是實驗操作而是實驗前期的論證準備以及繁瑣的實驗藥品的訂購和實驗材料的準備工作。這是因為,首先,實驗目的要明確并且實驗方案要切實可行不能僅憑想象。實驗目的是實驗的主線應至始至終貫穿整個實驗。無論是在實驗的設計過程中,還是實驗操作過程中,還是實驗結果的總結和分析過程中,都要時刻牢記實驗的目的是什么,是要驗證什么理論,還是揭示什么現象。如果在實驗的過程中忘記了實驗的目的,那么就會丟掉實驗的靈魂。另外,實驗進行之前應認真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其中重要部分進行論證并進行預實驗。實驗操作部分是對實驗方案的執行部分,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實驗方案進行的實際操作以期達到預期目標或論證某一理論的工作。因此,實驗方案一旦確定就不能輕易修改,如果實驗過程中發現實驗方案行不通或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則應通過暫停實驗分析已得到的實驗數據并進行論證分析才可以修正實驗方案。其次,實驗設備、實驗藥品和實驗材料等應在實驗進行之前準備好。這一部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實驗準備不充分也是導致實驗效率低、實驗周期長的主要原因。在實驗方案中包括所需實驗設備、實驗藥品和實驗材料等的分析,根據實驗方案中的要求應首先確定所需儀器設備的來源,如添置新儀器設備等需要在專業分析中心做的分析需提前聯系。實驗材料是實驗的對象,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實驗的成敗或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因此,實驗樣品采集、運輸、保存方法一定要規范,以增強實驗的可對比性。如果實驗材料需要預處理,處理方法一定要有章可循不可隨意。總之,對實驗設計及準備工作認識的深入有助于完成從學習到研究性學習到研究的過渡,有助于科學思維體系的建立,有助于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第2篇

      【關鍵詞】工科院校;微生物學;實驗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n Engineering College

      LENG Xiao-yun MA Li-bin SHI Chun-fa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China)

      【Abstract】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it analyzes the malpractices in tradition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points to the reform aspects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Doing different experiments for various specialties, trying to opening experiment, increasing 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quoting the researches of the teachers, these reforms will be appeared in the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ytem . that will achieve the significance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lleges;Microbiology;Experiment

      0 前言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領域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其突出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實驗性和應用性。該學科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微生物學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具備一定的實驗技能,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見,微生物學實驗是微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微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環節[1]。

      1 傳統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各專業實驗項目無差別

      微生物學實驗課是生物學科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但由于課時有限,教師要在限定的時間內達到規定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傳統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內容上往往是選擇一些基礎實驗和少量的綜合性實驗。這樣使得各專業學生不能真正認識到微生物學實驗在他們將要接觸到的專業領域中的實際作用,會嚴重影響學生對微生物學實驗的積極性。

      1.2 未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傳統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內容都是由實驗教師或是專職實驗員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進入實驗室只要做一些老師設定好的簡單操作就可以完成整個實驗,這樣簡單、機械化的教學形式,不能激發學生對實驗動手操作的興趣,同時會影響他們對實驗教學的積極性。

      1.3 實驗考核不嚴格

      傳統實驗考核的形式是老師根據學生實驗報告情況給出整個實驗成績,對學生是否認真、正確操作,能否自主完成實驗操作等內容沒有體現在實驗成績中,也沒有充分的考核。使得學生慢慢開始放松對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失去了開設實驗課程的意義。

      2 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

      2.1 針對各專業特點安排實驗內容

      本校是一所工科院校,大多數學生最終都要進入生產第一線,因此,針對不同專業,我們增加了微生物學技術在食品、醫藥及環保領域應用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成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生物學人才。整個實驗課教學體系,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其中,第一個層次包括各專業學生必做的6個最基本實驗,是所有學習微生物學的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實驗技能。第二個層次為微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能應用、提高的實驗內容,包括學生選做的9個實驗。這些實驗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能夠應用微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技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如:酸乳中乳酸菌的測定、抗藥性突變株的分離等。學生可從這9個實驗中選做其中的4個。第三個層次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主要是針對三個專業的專業方向,開設了微生物學在環境、食品以及生物制藥領域的應用。

      2.2 嘗試開放性實驗

      首先在微生物實驗課程中嘗試了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包括實驗內容的開放及實驗時間的開放。在微生物實驗教學內容中,除了學生必做的6個基礎性實驗,其余的實驗都向學生開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興趣從其余的9個實驗中任選4個。此外,在實驗時間上也實行開放式的管理,即學生可以在周一到周五上班期間的任何時間來實驗室做實驗。實驗室安排了專門的實驗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實驗。通過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興趣,同時,方便了學生實驗時間的安排。

      2.3 將教師的科研課題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

      通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們感覺到將教師的科研課題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是一種很好的實驗教學改革模式。首先,隨著教師科研課題的進展,將會有大量全新的內容補充到實驗教學內容中,從而使實驗教學內容能夠不斷更新;其次,教師的科研課題一般代表了該領域全新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這就使我們的實驗教學內容能夠緊跟該領域的研究步伐,不至于過于陳舊、落后。同時,使學生能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了解并掌握生產實踐中的實用技術,為日后工作或繼續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4 實驗考核細化

      實驗考核內容共分為四部分:出勤情況、現場操作、實驗報告及操作考試。分別占總成績的20%、30%、20%和30%。這樣可以保證實驗成績充分合理的體現每個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實驗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對實驗課的正確認識。實現了開設微生物學實驗課的意義。

      通過對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動手操作能力,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對實驗內容進行重新修訂,增加了綜合性實驗比例,使學生全程參與到實驗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教學形式和教學態度的改革,克服了傳統實驗教學受有限學時限制的弊端,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師科研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這些改革,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動手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微生物實驗教學仍需不斷進行改革與探索,使學生能更加適應時展的需要,最終成為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2]。

      【參考文獻】

      [1]袁麗紅,周華,韋萍,歐陽平凱.提高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效果的探索與嘗試[J].微生物學通報,2008,35(4):614-618.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第3篇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 實驗教學 發展現狀 完善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b)-0142-02

      醫學微生物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是現代科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促進醫學領域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但由于微生物學自身的獨特性,使其具有內容寬泛、概念性較強,不易被人理解等特點,單純進行理論知識灌輸,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時這也不利于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驗教學作為醫學微生物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好彌補了知識課堂的不足,對夯實學生理論、培養學生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作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將概念性知識以另一種方式進行呈現,其有趣的操作經歷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醫學微生物學實驗還是知識創新的搖籃,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陣地。新時期,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研究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1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發展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世界衛生醫療事業發展可謂碩果累累,對專業領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審時度勢、順勢而行,相繼開設了醫學相關專業包括生物制藥、臨床醫學、藥學制劑等,同時擴招使得生源數量增加,既滿足了國民教育需求,又滿足了經濟市場需求。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社會對醫學微生物學專業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然而經實際調研發現,部分院校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質量欠佳,與經濟市場需求脫節,改革完善勢在必行。其中,實驗教學是醫學微生物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在于夯實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培養了其多方面的能力。具體而言,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效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教師素質、教學環境、工作體系等。有些院校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味強調理論知識教學,對實驗教學重視不足,建設投入與學生需求不成正比,導致實驗教學難以有效開展。而相關教師由于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認識和滲透不足,忽視了學生教育主體性,枯燥的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部分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不足,單純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衡量學生素質,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完善路徑

      作者結合上文的分析,有針對性提出了以下幾種完善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的路徑,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加大投入

      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作為教育的參與者、主導者,其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將直接影響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效。首先,全校教職工應在思想觀念上提高對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深刻認識到此項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并積極參與相關建設當中。高校需要結合自身辦學條件、規模等實際情況,加大實驗教學建設力度,投入所需的設備、技術等,從而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同時,教師則應該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時間,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在課程研究上,力爭在有限課時內向學生傳播更多知識理論,培養其全方位能力。其次,高校應積極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及時更新他們的思想理念,豐富其專業知識和提高其業務能力,促使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從而使之提供更好教育服務。在夯實各級領導工作的基礎上,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將取得更大成績。

      2.2 整合資源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擴招在滿足大眾教育需求的同時,承擔著生源質量下降造成的壓力。根據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原則,高校應在把握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內容依存性的基礎上,客觀承認并接受學生個性存在差異的事實,合理選擇實驗教學項目,適當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并提出不同目標要求,以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分幾個階段開展工作,采用逐級遞增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既要保證其充分掌握基礎實驗技能、測量方法,又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探索性。除此之外,高校還需在不斷探索中,找到經典實驗內容與現代科技最佳結合點,實現實驗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有效契合,從而保證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先進性,以拓寬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其良好的創新思維。如此,在全面、先進知識的武裝下,醫學微生物學學生將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

      2.3 創新方法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各行各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高校教育致力于突破創新,并取得了不凡成績。尤其是信息化時代影響下,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創新創造了有利時機。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表明,人類視覺信息占83%,聽覺信息占11%,加強視聽效果將更有利于人們知識信息獲取。而多媒體作為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呈現給用戶更加豐富、便利的信息體驗。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積極引入多媒體技術及設備,創新醫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信息傳播途徑,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重新整合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資源,以圖片、聲音或視頻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并由此引出提問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進而有針對性進行教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現有教學條件無法實現的醫學微生物實驗項目,從而保證教學深度和廣度。

      2.4 完善評價

      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做好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工作的基礎與保障。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其實效受評價機制在內多種因素的影響。現代教育理論主張全面、整體、積極地評價學生學習,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評價應結合社會需求、課程要求,實現形式多樣化、目標多元化,真實反映實驗者能力及水平。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課程目標主要分為理論知識教學目標和能力素質培養目標兩個部分。在理論知識教學考核方面,高校應兼顧不同層次學生感受,選擇難度適中的題目,同時保證深度和廣度,以指導下一階段的理知識教學工作。而在能力素質考核方面,高校應選擇一些經典具有代表性的實驗項目,由學生自主完成設計、實驗、報告等系列工作,側面反映他們能力素質上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予以指導訓練。在此基礎上,高校還應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勵制度,給予表現優異的學生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從而激發他們參與實驗教學的熱情。

      3 結語

      總而言之,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該出的相關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處。因此,筆者希望業界更多學者持續關注此項研究,全面分析時下不同院校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深刻剖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提出更多完善意見或建議,從而促進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優化發展,使之成為更多優秀人才培養的搖籃。

      參考文獻

      [1] 鄧毛子,孫劍剛,梁瑩,等.探究式教學在綜合設計性實驗中的應用――以《醫學微生物學》中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發為例[J].價值工程,2014(8):262-263.

      [2] 王小麗,鐘有添,謝瓊B.實驗教學改革條件下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2(12):1817-1824.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第4篇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實驗教學

      1前言

      作為高等醫學教學的重要基礎環節,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其它教學環節難以替代的作用。而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在以往一般是理論與實驗課程結合在一起,實驗課程往往具有占比不高、、教學以老師為主導、教學手段有限、成績評價不夠客觀等缺點。本文根據地方本科院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調整實驗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設置,為強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能力,改革實驗項目,加強互動式教學,并構建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

      2調整實驗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

      為了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在不增加實驗課時的情況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把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程單獨列出,形成獨立的實驗課。要求設置在理論課的相同學期,安排在理論課結課后,有利于學生在掌握好一定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開展實驗。

      3改革實驗項目

      為了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過分依賴教師,實驗課中經常是教師演示后安排學生按部就班做實驗的情況。在實驗項目的改革中,從以前單純的教師提供已知菌種改變為教師提前采集未知的病原標本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通過研究標本來源、標本特點,讓學生分組討論、擬定計劃、并設計實驗鑒定路線,再由實驗室提供所需試劑、儀器、設備,讓學生自主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從最初的分離培養、再到病原體的初步鑒定鏡檢、再到生化鑒定、到最終的證實以及藥敏試驗,教師僅起到解答以及引導的作用。整個實驗流程可以有效培養出學生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也同樣得到有效提升。

      4加強互動式教學

      在不增加實驗學時的基礎上,在大綱中加入選做的創新型實驗項目,該種實驗項目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僅給出特定的幾個方向,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以及從教師給出特定方向的范圍內查閱文獻[2],由學生自主組隊選題,形成討論,并提出問題,由教師解答,并以此申報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或者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取項目經費。要求學生制定好計劃,階段性向老師匯報,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項目。該種做法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對于的實驗探索的熱情,有利于學生對于時間的規劃以及對于學生執行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5多樣化教學手段的加入

      醫學微生物實驗中病原微生物的形態是實驗內容的關鍵。實驗中常采用實體標本與圖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3]。該種方式往往相對片面,讓學生對于病原微生物的形態認識往往可能僅局限于實驗課程中展示某幾種類別。為了使學生更加了解學科的前沿發展,加深對臨床上常見典型病例的特點與情況,實驗室采購了線上虛擬平臺賬號供學生線上使用,平臺上提供多樣的視頻錄像供學生查閱,可讓學生在課后也更方便的針對課程內的知識點進行重溫,對于未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可以根據本人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加深學習。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微生物學實驗 教學改革 交叉教學 考核體系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5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HU Yuanliang, FENG Yanli, TU Juming, HONG Wen, WANG Wei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of biological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center, including laboratory access system, curriculum content, small-class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volvement of students in preparation experiment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etc. These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reform measures improved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optimized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promoted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resul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生命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在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學習興趣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教育部歷來重視實踐教學工作,多次頒發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精神。①2005年,教育部啟動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立項建設工作,以推動高校加快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2009年,湖北師范學院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被批準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②

      微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關鍵基礎學科之一。微生物學實驗作為實踐課程,將為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科研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和提供方法。③作為基礎課程,微生物學實驗涉及專業多,范圍廣,以湖北師范學院為例,共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將其列為一門2學分課程,單獨開設。此外,環境工程等專業,也開設有微生物學實驗。為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對微生物學實驗室管理、實驗內容設置、教學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1 開展課前培訓,實驗室實行準入制度

      在傳統實驗教學中,任課教師都是在教學進程中強調實驗素養和操作要求。但是,筆者發現,盡管教師再三強調,仍有許多學生置之不顧。比如,仍然將瓊脂等雜物丟入水池,隨意取走他人的實驗用品且不歸原位,將試劑純或消毒酒精灌入酒精燈,儀器用畢不填寫記錄等。一旦被教師詢問,學生往往找借口。

      針對上述情況,在正式開課之前,我們對所有擬進入實驗室上課的學生進行現場培訓,講解實驗室的布局、結構,儀器用途以及實驗室要求等。培訓時間1學時。培訓結束后,發放試卷對培訓內容進行考核。首次上課時,由學生易卷修改,教師進行監督抽查。未達滿分者,取消該學生本學期的上課資格。以此,強調實驗基本素養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實驗室基本操作要求的理解。

      實踐證明,實行準入制度之后,學生的不良操作習慣大為改善。實驗結束,儀器用品歸位井然有序,水池被瓊脂堵塞的現象再未發生。

      2 優化教學內容,基礎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相結合

      經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內容以基本操作為主,如: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油鏡的使用、簡單染色及革蘭氏染色法、微生物大小測定、微生物計數,微生物形態特征觀察,土壤中微生物的分離與計數等。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將微生物學實驗調整為2大模塊:基礎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其中,基礎性實驗5個,每個實驗3個學時,共15學時,分別為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革蘭氏染色法、微生物大小及數量測定、微生物形態特征觀察(菌落形態和微觀形態)以及發酵罐的使用。綜合性實驗2個,大腸菌群數量的測定(6學時),苯酚降解菌的分離/乳酸菌的分離(時),后者由任課教師根據專業及學生意愿等,二選一。在綜合性實驗教學中,由教師講解接種,梯度稀釋,涂平板,劃線分離,菌種保藏等基本操作技術,并讓學生學以致用,完成實驗的設計及操作。

      此外,中心還開設了專門的生物學綜合實驗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其中有2-3個實驗,以微生物實驗材料,由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于兩個星期之內,在微生物學實驗室完成。此段時間,實驗室不用預約,全天開放。

      近年來,隨著高校質量工程的實施,在微生物實驗教學中,綜合性實驗和自主性實驗成為發展趨勢。⑤教學內容的調整與設置,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為導向,改變過去的被動接收和機械操作的局面,將講授的操作技能,及時應用于實踐當中。新的內容設置,增強了學生對實驗目的的理解以及對操作技能的把握,操作機會增多,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革新教學模式,探索小班教學及同堂交叉教學

      微生物實驗課教學與理論課教學區別較大,它既與理論課教學進度有關,又受實驗室條件的限制。⑥大量的學生,豐富的教學內容,有限的課時,加之技術方法革新,均存在諸多矛盾。⑦因此,精心安排實驗,最大程度利用實驗室資源,才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創新性專業人才。⑧為使教學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班教學,交叉教學以及預備實驗學生參與制等教學模式上,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般大學班級人數為35人左右。傳統上,采取的分組方法為1個班作為1個教學單位。這種分組方式,有一些不足之處,如:人數過多,儀器設備使用過度集中導致資源不足,課堂紀律較混亂,教師精力被分散難以掌控課堂局面等。經調整后,每個班分成2個教學單位,每次同堂實驗人數最多不超過24名學生,通常控制在18~20人之間。實行小班教學之后,教師易于掌控課堂,顯微鏡、超凈工作臺等設備利用率提高,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改善。

      傳統教學中,1個教學班同堂上的是同1個實驗。如:配制培養基,所有的學生都在配制培養基。這樣導致所有人都在使用同一種藥品,都要使用同一個搖床。任課教師只有調整策略,多名學生使用同1個搖瓶等,減少了同學們的動手機會。基于此,實驗室探索了同堂交叉教學模式。所謂同堂交叉,即多個不同的實驗同時開展,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對應1個實驗。如4個基礎性實驗,學生被分成4組,每次上1個實驗,下次上課再輪轉,如此反復,直至每個同學完成。2個綜合性實驗,學生被分成2組,完成1個實驗之后,彼此再交換。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資源配置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效率以及同學們的動手機會,基本上可以做到1人1組。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同堂交叉,不同的學生實驗順序不一,促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甚至是課前,彼此間可以交流實驗心得,互相指導。

      此外,傳統實驗教學中,實驗準備工作由教師主導完成。這種方式導致學生不知道一些擺在實驗臺上的材料是如何得來的,對其用途也一無所知,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⑨調整之后,實驗準備過程中,如一些藥品試劑的配制,無菌水的制備,器具的包扎,倒平板等,均由學生親自參與。若準備不足,其后果自己承擔,考慮不周犯了錯誤,印象是最深刻的。以此,培養同學們安排實驗的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

      4 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

      實驗考核是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⑩改革前,實驗課作為理論課的一部分,成績以評時表現和實驗報告為主,不受重視。單獨設課后,單獨評價并組織考試,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其總評成績由如下幾部分構成,平時成績30%,筆試成績40%,操作考核30%。

      平時成績30%,即30分,包含2個部分,平時考核和實驗報告,各占15分。開課前,實驗室白板上張貼考核表,注有同學們的座位號、學號及考勤等信息。平時考核,包括學生的出勤、遲到早退、上課紀律、預習報告、實驗記錄、操作以及實驗后清理個人實驗臺的清理情況等。違反規定,1次扣1分,對于同一個問題多次違反,扣分依次加倍,直至15分扣完為止。雖然實驗課程注重動手能力,但是實驗報告完成情況也是重要的考核內容。課前培訓,教師系統講解實驗報告撰寫方法,要求實驗原理及步驟不可整段抄襲,要善于總結歸納,言簡意賅,核心內容為實驗記錄、分析和討論。

      筆試成績,與微生物學理論課相同,采取百分制,分別有判斷改錯、選擇、填空、簡答、綜合設計題等。為了區別于理論課考試,重點考核實驗步驟的細節,操作目的及意義,如細菌涂片,涂片要注意什么,如何檢測大腸菌群產酸、產氣,伊紅美藍平板典型大腸菌群特征,梯度稀釋。

      操作考核,重點考查學生對技術要領的把握以及操作的規范性。內容以一些小實驗操作為主,如顯微鏡觀察細菌裝片,梯度稀釋涂平板培養,無菌操作等。每次3名學生入場,由任課教師指定一項內容進行考試,現場評分。

      5 總結與展望

      上述改革措施歷經多年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實驗室準入制度,促進了學生良好實驗素養的形成。小班教學和同堂交叉教學,使實驗室資源得到最大化配置,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預備實驗參與制和綜合性實驗的開設,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元化考核體系,對學生實施監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普遍反映,微生物學實驗室管理規范,課堂秩序井然,實驗效率高,自身能力得到了系統訓練,為良好實驗素養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實踐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如:(1)同堂交叉教學,對任課教師是一個挑戰,基礎實驗需要4個學時才能完成1次實驗,且前期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良好的實施。(2)實驗報告雷同率較高,學生反映學習任務重,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如何寫一份精彩的實驗報告,這可能是生命科學專業學生面臨的一個較普遍的問題;(3)實驗教學內容有待進一步優化,一方面將基礎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隨微生物學的發展,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及方法。

      總之,我中心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仍處于探索與完善之中,不斷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這樣良性循環并動態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的要求。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SJ201202)

      (下轉第108頁)(上接第106頁)

      注釋

      ① 孟建宇,李蘅,陶羽.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30(4):541-542.

      ② 邱昌恩,鄒燁.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4):101-105.

      ③ 姜明,彌春霞,馬懷良,陳歡,王}.高等院校不同專業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初探.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9433-9434.

      ④ 趙銀娟.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體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3):140-142.

      ⑤ 張秀紅,胡青平,張麗紅,李琪.微生物學相關課程實驗教學的設置與實踐.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7(4):113-115.

      ⑥ 張玲,賀新生.建立科學的微生物學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0):62-63.

      ⑦ 高冬梅,李莉,田琳.依托重點實驗室開設環境微生物綜合實驗.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9):136-137.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