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無題詩

      無題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無題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無題詩范文第1篇

      【關鍵詞】無題詩;表現手法;用典;朦朧

      李商隱的詩歌以其隱晦的審美旨趣、如幻如夢朦朧意境、濃厚的韻味、曲折奧妙寓意,從而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給人一種朦朧美。李商隱的詩主要分為詠懷詩、政治詩、愛情詩三大類。或許是李商隱的“無題詩”太出名的緣故,后人便習慣把“無題詩”和李商隱聯系起來。自古而今文學史上對李商隱這類“無題”詩眾說紛紜,誰也無法闡釋得很清楚。正如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說:“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從詩歌的藝術繼承關系看,“義山之詩,乃風人之緒音,曲宋之遺聲,蓋得子美之深而變出之者也”。(《義門讀書記卷上 李義山詩集》)從詩歌的藝術創作講,李商隱在遣詞煉字、深情綿邈上開拓了新的境界。李商隱“無題”詩最大特點在于深婉、隱晦,其常用托名寄情、用典隱情等方式表達一種微妙復雜的情感,抒發自己含蓄的情懷。其表現手法大體有:

      一、托名寄情,書寫相思

      李商隱“無題”詩中常用代名或托名的方式代自己及戀人,用以寄托自己的思想,借古人之事抒發自己的不了之情。

      李商隱以戀人為“莫愁”,寄托思念。如《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該詩首聯敘說了女子長夜難眠;頷聯則引用宋玉《高唐賦》中楚王與神女夢中相會之事,交代了女子難眠的原因;頸聯寫出女子的孤獨凄苦;尾聯則道出了思念之深。全詩作者以“莫愁”為戀人,寄托了自己相思之情,縱使無緣相見,也不妨獨守疵情,甚至為此惆悵終老。李商隱曾將自己比作曹植,將戀人比作宓妃、洛神。如《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該詩首聯化用巫山云雨、《殷其雷》、《長門賦》之事,擬想伊人相思之苦。頷聯“燒香(相)”、“牽絲(思)”,實諧“相思”二字。金蟾雖嚙鎖,井水雖汲深,然“燒香”可入,“牽絲”可回。只要一往情深、此志不渝,“(香絲)”之情感動彼此之心。頸聯則寫出了女子所以相許,皆因我有韓壽之少、子建之才。尾聯由幻想回到現實,再寫相思之苦。李商隱的無題詩通過運用托名寄情這一藝術表現手法,使作品具有亦真亦幻、虛實相生的獨特藝術效果,其體現出來的相思之苦更是淋漓盡致。

      二、用典隱情、意味遙深

      用典多、寓意隱曲是李商隱“無題”詩特點之一,其目的是使相關事件掩藏起來同時表達自己隱晦的情感。因此,我們在解讀“無題”詩的典故時,往往能通過其指代的、隱喻的意義,從而為解讀提供相應的“密碼”。

      隨著情感的加深、思念的加劇,李商隱用典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愈發隱晦。其將自己與戀人比作蕭史與弄玉、韓重和紫玉。如《無題》:

      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李商隱用蕭史、弄玉的例子,借用吳王小女紫玉之故事寫出了當時與伊人雖近在咫尺,然卻難得一見。以蕭史、弄玉之典故隱情在其別的詩中也有。如:“腸斷秦臺吹管客,西日春盡到來遲”(《相思》),這類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李商隱借用萼綠華、羊權故事比喻自己與戀人的短暫婚姻。萼綠華與羊權的婚姻并不長,而萼綠華對羊權貞忠不渝,終得以長久相聚。透過“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這首詩,我們可以隱約看到李商隱與某一女子有短暫的因緣,由于某種原因使二人不能長久生活,這與萼綠華之故事頗為相似。作者久未忘懷,因而題上述一詩抒懷。

      三、執著深沉、銘心刻骨

      李商隱的“無題”詩(愛情詩)繼承了詩經中《秦風?蒹葭》傷感基調、可遇不可求的愛情傳統,抒寫了自己獨特的愛情體驗。其愛情詩中的抒情對象大體有:年青時代的戀人、妻子王氏、難以考查的戀愛對象。這些詩或嘆離懷之意,或哀婉異地之思,或纏綿兩情之悅,往往于無望中帶有執著、于迷惘中凝結清晰,似暗淡然不低迷,似茫然然愈固執。于冥莫恍惚之中,我們看到一種朦朧之美;也看到一個心靈敏銳、情感細膩、多愁善感、欲吐還吞的李商隱。下面幾首流傳甚廣的《無題》便是其“無題”系列的代表作: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這些詩充斥著情懷的感嘆,似在傾瀉心中的無限情感。這些詩大都執著深沉、一往情深,既無依玉偎香的輕薄、又沒有肉感欲的低俗。詩人把愛情純化、升華到如此明凈而又纏綿悱惻,有著極濃的感染力。這些詩寫出了詩人與戀人間的隱曲愛情,戀人像夢幻一樣飄忽無定,難以會合,以至留下終身難忘的惆悵。這是這是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無比的失望,也是詩人心底對婚姻自由的悲憤呼聲。

      四、結語

      斯皮爾伯格指出,所有偉大作品的淵源,都是人的靈魂以及他所經歷的痛苦和歡樂。中國詩論中也有“窮詩而后工”之說,該說法認為作者在經歷諸多困難、厄運,體會多種情感下,通過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才能更好地實現詩歌創作藝術的突進。李商隱的無題詩融比興、象征、雙關、諧音等手法于一體,注重心靈體現和情感信息的傳遞。其無題詩將畫面的完整性打亂,把不甚關聯的意象整合在一起,通過意象間的跳躍性,給人一種朦朧之感,使讀者在朦朧恍惚之中產生藝術的聯想。如果說詩是人內心的某種復雜情感及精神的體現,那么李商隱的詩則是對自己內心世界和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如果說詩人是真理、靈魂的感悟者,那么李商隱無題詩的創作則是愛與美相統一的追求者和實踐者。李商隱的無題詩意境深邃深淵、意蘊隱曲,以此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把詩歌的藝術欣賞引向一個新的境界,不愧為詩歌中的珍品。

      【參考文獻】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石觀海.中國文學簡史[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3]聶石樵.玉溪生詩醇[M].中華書局,2008.

      [4]李商隱詩選[M].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

      無題詩范文第2篇

      關鍵詞:李商隱 無題詩 用典 內容特點 藝術特色

      所謂典故,一般辭書的解釋是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歷來有出處的詞語,分為語典、事典及語事混合典三種。用典若能從典故原有的內容中發現新意,則為佳作。李商隱的無題詩,用典繁多而且生僻晦澀,用無題的方式完全擺脫了題目對讀者的束縛,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感受力和聯想力,通過自己的體驗去尋找解答,從而獲得審美享受。

      一.李商隱無題詩所用典故類型

      根據劉學鍇《李商隱詩歌研究》中對無題詩的界定,本文著重對其所說的14首無題詩中的以下11首詩中的典故進行探究:無題(八歲偷照鏡)、無題(近知名阿侯)、無題(紫府仙人號寶燈)、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無題(含情春晚)、無題(何處哀箏隨急管)、無題(聞道閶門萼綠華)、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其用典分為神仙道教、男女愛情、閨房器物三種類型。神仙道教的為紫府、瑤臺、蓬山、青鳥、劉郎、閶門、萼綠華、巫山神女;男女愛情的有宓妃留枕、賈氏窺簾、嫁不售、清溪小姑、吳王苑內花、西南待好風等;描繪閨房器物與女子居處環境的為鏡中鸞、釵上燕、芙蓉做裙釵等。

      二.李商隱無題詩中大量典故所傳達的情思氛圍與人生機遇之感

      神仙道教類典故使詩歌主題指向于求仙,閨房器物典故與女子服飾居處環境等將主題引向,男女戀情的典故將主題引向愛情,而作者又往往在一首詩中,同時使用這三類典故,就使得詩歌主題復雜多義,曖昧不明,同時,這三類典故自身的情思氛圍也帶有迷茫、朦朧的特點。神仙道教類典故賦予了無題詩迷幻、神異、朦朧的感彩。因為遠離了現實生活,所以不容易指實為具體的人和事,與現實題材和主題思想有疏離感。紫府、瑤臺均為仙人所居之處,蓬山是指海上的仙山,青鳥為西王母的使者,這些事物均非現實生活中的常人所能見到或遇到的,因此給人一種迷幻、朦朧的感覺,故而使這些詩歌傳達的情思更加飄渺難尋。閨房是隱秘的場所,外人不易窺探,因此這一類典故意象和形象帶有一定的暗示性和象征性,寓意曖昧、香艷,同樣與現實生活有距離。但是因為其感情基調、人物以及故事結構并不相同,加上與前兩種典故往往交叉使用,所以進一步使主題朦朧多義,復雜難求。

      李商隱無題詩所構筑的象征世界,飽含著詩人對社會、對人生特別是個體生命的體驗。有象征自己不幸遭遇的,如《無題》“八歲偷照鏡”,詩人以一個女子的不幸象征自己的不幸,盡管他“五年誦經書,七年弄筆硯”,十六歲著《才論》《圣論》,“以古文出諸公間”,但是,九歲喪父,“浙水東西,半紀漂泊……,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依之親”,自己又怎么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呢?從這首詩歌中,詩人還有一種無所依傍的惆悵。以男女之情象征賓主遇合。在李商隱的一生中,令狐楚是一個重要的人物。想起當年和令狐楚的那種關系,李商隱非常痛苦,然而,時光不會倒流,在夢想破滅之后,只能借助詩歌來表白自己,如《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那個歡樂的場面不正是往昔那段美好生活的象征嗎?那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愛情不正是賓主遇合的象征嗎?

      三.李商隱無題詩的歷史回響

      “詩家總愛西昆好,總恨無人作鄭箋。”(元好問)李商隱的“無題詩”仍是一個待解之謎,一個充滿了美和神秘的謎。詩人自謂:“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通過解讀,我們更好地體會出李商隱以“無題詩”為代表的愛情詩,取得的極高的藝術成就,以及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2.劉學鍇《李商隱傳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無題詩范文第3篇

      [關鍵詞]李商隱 無題詩 用典 藝術

      [中圖分類號]I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7-0065-01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字義山,唐朝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人。李商隱喜歡用典,也善于用典,尤其他獨創的《無題》詩用典巧妙,意象朦朧,含蓄婉轉,隱晦迷離,寄寓不便言明的政治寄托與有意隱諱的愛情追求,將這一技巧運用得淋漓盡致,形成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用典,來自于現實世界的無可奈何。“在唐代著名詩人中,他是居幕時間最長,詩文創作與幕府生活最密切的大家”①,他在茫然不知所措中陷入一個撲朔迷離夢幻的世界,再加上敏銳而內向、多愁而善感的性格氣質,更使他選取了一系列來自神話傳奇的非現實色彩的典故意象:神女、碧城、紫府、靈風、夢雨、珠淚、玉煙、青鳥、彩鳳、蓬山、瑤臺、秦樓,等等,構筑他那虛無縹緲的仙境。本文以李商隱的三首《無題》詩為例,闡釋其詩歌用典藝術。

      一、恰如其分,不著痕跡

      用典的最高境界就是將典故完全溶于詩歌中,如同撮鹽入水,飲水乃知鹽味。李商隱是此中高手,“寄寓痕跡似有若無”②,不著痕跡卻又恰如其分。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無題》作為李商隱的代表詩作廣為傳誦,不僅因其文采優美,更因其用典灑脫自然,不著痕跡。它的寄意若有若無,更引起后人的眾說紛紜,有主愛情說,有主寄托說,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都一致認同其高超的用典技巧。“東風”“百花”“春蠶”“蠟炬”都是實物,似乎平淡無奇,但是直至引出最后一聯的“蓬山”和“青鳥”,頓時令人恍然大悟。“青鳥”是傳說中三足的神鳥,是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傳說中的海外仙山。李商隱借助“蓬山”和“青鳥”,仿佛是絕望的悲哀痛苦中透露出堅韌執著,既悲觀又堅定,既痛苦又執著,無不對應著現實遭遇與情感。

      二、靈活流暢,余味無窮

      巧妙地運用典故可以產生非同尋常的效果,袁行霈指出,“一切文學藝術都是訴諸感情的,它們總是借助具體的形象反映生活,通過藝術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響讀者。”③李商隱靈活地運用典故以情馭典,融典入景,使詩文收放自如,寓意空靈,跳躍多變,而又余味無窮。如《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中運用了較為明顯的典故“莊周夢蝶”和“杜鵑啼血”。莊周在虛渺的夢境中,忽而夢為蝴蝶,忽而醒來自己又是莊周,于是他不知自己到底是蝴蝶還是莊周,表現了夢境破滅后的迷惘。望帝蜀王號杜宇,國破死后化身為杜鵑,每年暮春啼鳴求偶,聲哀情苦,表達了朦朧世界里的悲戚與怨憤。所用典故與“滄海月明珠有淚”和“藍田日暖玉生煙”兩句融合,展現了一幅觸不可及的夢幻般迷茫的畫面,表達出清寥寂寞、哀怨凄苦、迷惘變幻、虛渺飄忽的心聲,留給讀者的是一個開放性無邊無際的想象空間。

      三、虛實映照,出神入化

      李商隱的一生雖然與牛李黨爭相始終,奔走南北,寄人籬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是他又不甘沉淪,一心追求生活的“真善美”。“香草美人”源于屈原、宋玉,純是一種原始意象,而在李商隱筆下,就顯得更加現實化,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使人聯想其本身,王國維就認為無題之詩“非無題也,詩詞中之意,不能以題盡之也”④。這種用典技巧,使得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相互映照,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意境。如《無題》(颯颯東南細雨來):颯颯東南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蟬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詩人把四個典故化實為虛,雖然內容上并不相聯,但在詩人的筆下片斷式地把情感鏈接起來,造成物象、意象的非邏輯、跳躍組合,出神入化。溫馨的追憶,深情的期待,堅韌的追求,熾烈的燃燒和燃盡后絕望的悲哀,令人想到,現實殘酷,世事難料,不管愛情多么美好,也許到最后只換來深深的失落。詩人承襲了楚騷的傳統,以香草美人喻心目中所指的人物,借愛情的得失影射政治的得失,而“香草美人”則為他提供了精神的慰藉與心靈的撫慰。

      李商隱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寓意深刻的典故,他出身寒微,一生寄人籬下,輾轉于牛李黨爭兩派之間,愛情之路更多坎坷與艱辛。詩歌創作中典故的運用,不僅使詩歌整體明暢雋永,內涵豐富,更使讀者能感受到作者那種復雜微妙的情感,深化詩歌主體。李商隱的詩歌用典可謂是體驗深刻,感情濃烈,意境曲折,寓意深遠,成就了開創先河的詩歌體例,使其在唐代詩壇上獨樹一幟,對后世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注釋:

      ①劉學鍇.李商隱傳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54.

      ②劉學鍇.開拓心靈世界的詩人――李商隱.古典文學知識,1994,1:17.

      無題詩范文第4篇

      關鍵詞:李商隱;愛情詩;樂觀;消極;晦澀

      晚唐時期,社會混亂,政局走向逐漸崩潰,因此各派詩歌都致力于藝術形式的精工雕琢,用苦悶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覺和情緒心理的抒發,以哀怨悱惻為美、以悲涼蕭瑟為美、以淡泊情思為美、以幽艷細膩為美,追求韻外之致。他的愛情詩深遠細致,能把戀愛中的細致復雜的感情精確的表現出來李商隱的愛情詩中有表達炙熱愛情的;有表達對愛情的遺憾、情感消極悲觀的;有表達晦澀愛情、欲說還休、難以言語的。

      一、表達炙熱愛情的

      我們可以從李商隱的詩《無題》(1)一詩看出這種追求、向上、和充滿希望的情感。如: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在這首詩里,作者著意寫出的,是他那種銘心刻骨的愛情,一切具體的兒女情事都消溶得幾乎不留痕跡,所以使人突出地感到多情而不輕薄,艷麗而不膚淺,既有風流華美的一面,又有蘊藉深沉的一面,體現出李商隱無題詩描寫愛情的特有風格。

      這是一首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愛情詩。這首詩寫的很美,很感人。執著之愛,不渝之情,纏綿之思,凄切之苦,永恒之盼,在詩中都表現得極為真切。第二句平常之中見不朽,千古流傳;頷聯的兩句同樣是古今傳頌的名句;整首詩堪稱第一流的杰作。詩中所表現的執著和忠貞已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情的范疇,具有崇高和犧牲的意味。

      還如那首膾炙人口的《夜雨寄北》,就是詩人滯留荊巴時寫的寄內詩。詩人設想到不久的將來回家時,閑話到此時夜雨情景。這樣一來,連天陰霾中就顯得有一絲亮色了。寫下惆悵而又突破惆悵。這表明詩人的苦苦思念,也表明詩人鍥而不舍地爭取晤聚的良好祈愿。再有《無題》(2)“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這首詩就是作者對愛情的狂熱追求。還有不少詩描寫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小苑華池爛漫通,后門前檻思無窮”(《蜂》)(3)、“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秋月》)(4)。

      二、表達對愛情的遺憾、情感消極悲觀的

      詩中的情感由心而發,心中的痛楚憂傷表現在文字上,如:晚唐愛情詩的代表李商隱的《錦瑟》(7)一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是李商隱晚年的作品,這首詩的開頭,是以對錦瑟的描寫,引出自己哀怨的人生回顧。時人彈奏之瑟,皆二十五弦,而此古瑟為五十弦。彈奏起來,繁音促節,使人緒亂。這是促使詩人情不自禁,回憶起青年時代萬千往事的原因。經過這樣一個小小的序曲,此詩便展開了它的主題旋律。

      《錦瑟》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并沒有具體地敘述往事,也沒有直接的抒情。而是創造出一系列幽怨凄美的形象,以此直接訴諸讀者的心靈。詩人著重提取了回味身世時的種種情緒體驗,把它們熔鑄于一個個表面不相連屬的審美意象之中,其間可能包含有年華消逝的感愴,理想幻滅的悲哀,國運輪替的憂憤,愛情生活的隱痛以及漫長人生道路上的種種遺恨。這一切,一并交織成這樣一支和諧而多變的奏鳴曲,撥動著人的心弦。《錦瑟》一詩,確實像一支凄婉悲哀的交響曲。

      三、表達晦澀、欲說還休、難以言語的

      從李商隱的七律《無題》(11)二首中的“鳳尾香羅薄幾重”一詩,看出它所表現的內容,也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無望的苦悶,同樣是一種深藏在心底的愛情: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這首詩寫一位女性在懷思所愛。寫深夜難眠還在縫制羅帳,回憶起當時偶遇的情景。及寫渴望和惆悵的心情,期待著有機緣能再相遇。也可以從男性的角度作擬女方的解釋。

      四、李商隱愛情詩的藝術特色

      李商隱愛情詩藝術上的特點是即“以假想之事物,表現心靈之銳敏”。以種種美麗而奇特的意象,意義不在敘述或簡單地抒情,而是在為自己的心靈世界尋找一種直接的物化形式。李商隱的愛情詩還有另一種情況,即在詩里,不僅沒有“事”的敘述,連“情”的痕跡也不甚明顯,作者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熔鑄成一個個美麗的、動人的,有時又是超現實的意象,通過這一個個意象,在讀者心中引發豐富的聯想,從而構筑起一種奇特的審美境界。這是李商隱無題詩的神奇藝術魅力之所在,也是它產生“朦朧美”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朦朧,是中國古代詩歌審美的一種特殊的境界。它所創造的意境是朦朧的,同時又是深邃的、優美的、動人的,就是它具有朦朧美。

      無題詩范文第5篇

      車窗外暝色朦朧,偶然間經過農田,飄過野姜花的暗香,會是你淡若煙雨的微笑嗎?

      雪花飄落,凝結在你長長的黑色睫毛上,像精靈之翼。

      你如同在冬季中抱著腳掌酣睡的冬眠小笨熊,復蘇在鵝黃色野郊的一漫春光中,歡心無限。

      面對你,我有盡情傾訴的熱望,一如面對藍天因仰慕而流淚的感動。可是,只能遠遠地窺見你的衣角,不敢上前。見面,你那一笑嫣然,而我卻低下頭去。

      一直以為自己可以活在彼岸,而未曾謀面的你,將我留在此界。為什么沉默不語呢,而我卻能聽見你的心跳聲,甚至那細微斑駁的墻壁所散發出來的幽冷氣息。是的,廣州沒有昏黃街燈下碎影紛飛的雪,卻依然有徘徊心門之外的人,在琴聲消弭的月夜,輕叩那緊閉的小軒窗。

      相關期刊更多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交通大學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av亚洲一区2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性xxxx黑人与亚洲|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