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生營養與健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范文第1篇

      一、注重右腦潛力開發,為學生創造力發展奠定基礎

      創造力的形成除了必需的知識基礎以外,生理基礎也是其支撐之一。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創造力和右腦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大腦左右腦的功能得到平衡發展,兩半腦的活動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創造力才能得到高度發展。而目前的教學中,還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左腦化現象較為嚴重的現象,無論是在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方法上,都重言語思維而輕非言語思維;重抽象思維而輕形象思維。這些被輕視或忽視了的思維形式,恰是創新力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腦的功能來實現的。因此,體育與健康中,應在繼續發展左腦功能的同時,充分利用體育與健康的優勢,注重右腦潛能的開發。如在各類體育活動中,我設計了一些以左側肢體練習為主的方法——相對于其他學科,左側肢體訓練是體育與健康的優勢。同時多采用直觀教學,使學生大腦兩半并用,從而促使他們健康和諧地發展。這種從生理基礎著手的游戲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學生在認識和了解世界的過程中,有著天生的、強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需要。而這種本能和需要是體育與健康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基礎之一。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生才會有新的發現;只有培養了發現問題的能力,才會有解決問題的需要并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前滾翻”時,我用一方塊作滾動實踐,當然不會滾動,抓住這一時機,啟發學生仔細觀察與思考,學生不難想到圓球或圓形物體容易滾動,人體團得越圓越容易滾動,悟出了前滾翻正確的動作原理。

      三、注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學發明的巨大動力,若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小學生由于知識面有限,很容易對事物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并會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發現事物。體育與健康的課堂猶如學生的小社會、小天地,能較為充分地滿足學生的求奇、求新、求動的欲望。故在體育與健康中,教師要充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創造力發展的基礎。

      四、注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一切創新的活動都是從創新性的想象開始的。創造性思維有創造想象的參與,創造想象是一切創造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創造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因而想象正是“創造之母”。體育與健康能為學生提供儲備豐富的表象,而表象豐富的學生思維靈活、敏捷。如何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比較表象之間的不同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壘球出手動作時的身體姿勢,我把它比作一張拉弦待發的弓,說明滿弓的道理。我把一根竹片比作身體,在它的一端放一小石子,將竹片彎成“滿弓”,然后放開有石子的一端,這時小石子在竹片彈力的作用下飛了出去,而且在不超過竹片彈力限度的情況下,竹片彎得越大,彈力越大,小石子飛得越遠。

      五、加強求異思維的培養

      求異思維即發散思維。體育與健康中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往往看似不經意之間,但又必須進行精心設計。體育游戲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有效手段,我較多地在體育游戲教學中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內容不完全教學法

      我用此方法教授游戲時,故意將所講授的內容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帶,讓學生自己去推測可能出現的結果。如在游戲“抗洪救災”中,我與學生共同創設了洪水泛濫的情境,并為各組學生提供了相應的“抗洪”物資:沙包(海綿墊、球等);救災物資:糧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還是先“救災”;如何“抗洪”如何“救災”則由學生自由討論,發揮想象,各抒己見,提出合理建議。

      2.內容發展教學法

      我在學生了解了某一游戲的方法以后,要求學生針對游戲名稱對游戲的方法、規則適當加以變化和發展,然后再根據改編后的游戲進行活動。如在游戲“改換追擊目標(貼膏藥)”的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原來的游戲方法中逃的人以逸待勞,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現象,能不能改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貼,被貼者追,原追者逃”的游戲形式。我加以了采納,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于是,我就在游戲講評乃至校體育廣播中對創編該游戲的班集體大加表揚。結果,一個集體成功的喜悅激發了更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僅“貼膏藥”一個游戲,就收到了十多種游戲方法。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加強了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

      3.多角度教學法

      此方法是前兩種教學法的綜合使用,但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盡量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同一游戲的方法和規則。如在游戲“攻防堡壘”中,我提出,此游戲是“攻”與“防”的對抗,在“攻”成功時要考慮當你“防”時該怎樣抵抗對方這樣的“攻”。當你“防”成功時又要考慮你作為“攻”方時如何尋找“防”方的漏洞。就在這樣的啟發、引導下,此游戲不斷充實和完善的過程成為學生發散思維訓練的過程。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營養狀況;肥胖癥;營養障礙;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1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11-1014-02

      兒童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生長發育和學習效率[1]。為進一步了解山西省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和發展動態,科學地指導學生保健工作,筆者對1995-2004年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資料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1995-2004年山西省11個地(市)監測點校的7~18歲的健康學生為監測對象。城市中小學2 601所,縣鎮中小學4 458所;學生總人數為5 710 585名,其中中學生2 527 532名,小學生3 183 053名。

      1.2 方法 按衛生部下發的《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填報說明及技術規范》要求的方法進行身高、體重測量。根據《1995年全國7~22歲學生身高標準體重值》進行評價,以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90%為營養不良,體重為標準體重的90%~110%為營養良好,超過120%為肥胖[2]。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1995-2004年中小學生營養不良率在4.73%~8.90%之間,平均為7.21%,1998年最高,1995年最低;肥胖率在2.53%~5.94%之間,平均為4.71%,2004年最高,1997年最低。見表1。

      2.2 中學生與小學生比較 10 a間中學生的營養不良率在5.29%~9.44%之間,平均為7.95%;小學生在4.15%~8.90%之間,平均為6.62%,中學生明顯高于小學生(χ2=3 722.36,P

      2.3 城市和縣鎮學生比較 10 a間城市學生營養不良率在5.73%~13.37%之間,平均為10.25%;縣鎮學生在4.53%~8.99%之間,平均為6.07%,城市明顯高于縣鎮(χ2=2 960.35,P

      2.4 10 a前后營養狀況比較 10 a間營養不良率中、小學生分別上升了69.37%和113.00%,城市、縣鎮分別上升了109.00%和58.70%;肥胖率中、小學生分別上升了237.00%和63.80%,城市、縣鎮分別上升了445.00%和55.50%。見表4。

      3 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10 a間山西省中小學生營養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趨勢;總體上營養不良率和肥胖率均為中學生高于小學生,城市高于縣鎮。原因可能是中學生學習負擔較重,正處于青春發育期,而且在校住宿較多,集體食堂就餐營養不平衡;城市學生多為獨生子女,零、副食較多,且大多挑食、偏食,平時鍛煉較少[4]。提示預防的重點人群應是城市學生和中學生。

      動態分析結果表明,中小學生營養問題存在發展趨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而學生營養問題卻有增無減。提示對學生家長和學校相關人員開展營養健康教育應是學生營養干預的重要策略之一[3]。

      學生營養干預工作宜針對具體營養問題,山西省學生營養狀況同時具有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2類問題。為此,在制定學生營養干預計劃時,應區別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干預策略和重點措施[3]。

      4 參考文獻

      [1] 葉廣俊.兒童少年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92.

      [2] 白呼群.中國衛生監督統計報表,學校衛生技術年報表技術規范.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30-32.

      [3]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1995).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90-95.

      [4] 肖共興,張麟婕.山西省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分析.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4,2:43-44.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營養評價;健康知識,態度,實踐;飲食習慣;學生

      【中圖分類號】 G 479 R 1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8-0723-02

      中小學生的生長發育及健康狀況與飲食行為、膳食結構密切相關。為了解吳忠地區中小學生的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以便為制定相應營養干預措施提供依據,筆者于2007年4月進行了本次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選擇吳忠市城市中、小學各1所和農村中、小學各2所為調查單位,隨機抽取初一、初二、初三及小學四~六年級部分班級的全體學生進行調查,共調查49個班2 400名中小學生,收回有效問卷2 258份,有效率為94.1%。其中城鎮中學生560名,小學生540名;農村中學生498名,小學生660名。

      1.2 方法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并經討論修改而成,內容主要包括營養與健康知識、營養態度、營養知識來源和飲食行為。對調查人員進行培訓,調查問卷由調查人員在教室向學生解釋填寫要求后發放,當場填寫,當場收卷,由學生獨立完成。

      1.3 資料處理 使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錄入前,對問卷進行檢查、編碼。采用SPSS建立數據庫,數據錄入后再進行邏輯檢查和清理,以確保其準確性。

      2 結果

      2.1 營養知識 中小學生具備一定的營養知識,但與貧血、佝僂病有關的知識較欠缺,有關維生素A和膳食寶塔方面知識的知曉率更低,城鎮小學生為4.3%和28.1%,農村小學生為20.2%和9.1%。見表1。

      2.2 營養態度 見表2。

      2.3 飲食行為

      2.3.1 早餐 每天吃早餐的百分率城鎮中小學生明顯高于農村中小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學生的早餐食物構成以餅干、饅頭、稀飯為主,城鎮喝牛奶的學生為52.3%,農村僅為34.0%,食用雞蛋、豆漿和肉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食品的比例都很低。見表3。

      2.3.2 各類食物的食用頻率 各類食品的食用頻率城鎮學生和農村學生有一定差別,健康食品(牛奶、水果、蔬菜、豆制品、薯類食品、肉類食品)和非健康食品(飲料、油炸食品、熏烤食品)的消費頻率城鎮學生均高于農村學生。見表4。

      3 討論

      調查發現,吳忠地區中小學生雖然對營養知識很感興趣,認為營養知識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是營養知識知曉率偏低, 與劉國寧等[1-2]的調查結果近似,特別是有關鐵、鈣、維生素A等方面營養知識匱乏,對膳食寶塔了解很少。

      早餐質量不好不僅影響學生身體健康,而且對課堂教學質量也有影響[2-4]。調查結果顯示,部分中小學生不吃早餐,尤其以農村學生為多,且學生的早點品種單調,主要以谷類食品為主,牛奶、豆漿、雞蛋、肉類等優質蛋白選擇較少或很少。因此,筆者建議:(1)加強學生的營養教育。建議教育部門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制作一些營養與膳食方面的宣傳材料,如動畫片、漫畫、圖片、光盤、錄像帶等,統一分發到學校。學校應將營養教育納入日常教學中去,使學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則,自覺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5-6]。 (2)對學生家長進行營養教育[7-9]。唐詠梅等[7]以宣傳資料、營養咨詢等形式對學生家長進行2個月的營養教育后,營養知識和行為得分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且學生的早餐質量有所提高、零食問題有所糾正。王燦楠等[5]對小學生和家長采用不同形式進行營養干預,結果顯示,對學生及家長聯合干預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對學生的干預。 (3)長期堅持營養教育。有研究表明,家長接受教育后,營養行為得分明顯提高,但未達到問卷行為分的80%,奶類在家長為孩子準備的早餐中的比例仍有待提高[7]。由此可見,營養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時間內很難獲得滿意效果,要實現知識獲得、態度轉變到行為改變的飛躍,需進行長期的、廣泛的、多形式的營養教育工作。

      4 參考文獻

      [1] 劉國寧,吳赤蓬,林漢生,等.穗澳兩地初中生早餐行為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32-33.

      [2] 吳珊蕓,魯力,肖德強,等.南寧市初中學生營養KAP與Hb狀況調查分析.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24(3):469-471.

      [3] 趙文君.小學生營養知識和早餐行為干預效果評價.中國健康教育,2006,22(7):551-552.

      [4] 高樹軍,馬冠生.兒童青少年的飲食行為2:早餐.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1998,25(5):280-283.

      [5] 王燦楠,趙華碩,劉沛,等.三種宣教干預方式對小學生營養知識-態度-行為的影響.衛生研究,2007,36(1):85-87.

      [6] 趙麗云,翟鳳英,李丹,等.中學生的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在營養教育前后的變化.中國學校衛生,2002, 23(2):147-148.

      [7] 唐詠梅,寧鴻珍,周潤華,等.唐山市小學生家長營養教育效果評價.中國學校衛生,2002,23(1):18-19.

      [8] 李世敏,喬云.家長營養知識和態度對子女飲食行為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2005,26(4):283-284.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范文第4篇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30900。

      【文獻標識碼】 A

      【中圖分類號】 R 153.2 R 179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2-0148-02

      【關鍵詞】 營養狀況;營養障礙;肥胖癥;學生

      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一直是影響兒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兒童青少年的營養狀況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解白銀區城區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白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9-11月對該區中小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白銀市白銀區城區10所7~18歲中小學生為對象,共調查中小學生12 835名,其中小學生6 608名,初中生2 875名,高中生3 352名;男生6 887名,女生5 948名。

      1.2 方法 按照衛生部《學校衛生情況年報表填報說明及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身高、體重的測量,采用《1995年全國學生7~22歲身高標準體重值》作為評價標準。身高標準體重在90%~110%為營養狀況良好,低于90%為營養不良(其中低于90%為輕度營養不良,低于80%為中度營養不良,低于70%為重度營養不良),超過110%為超重,超過120%為肥胖。

      2 結果

      2.1 總體營養狀況 由表1可知,在受檢的12 835名學生中,營養不良4 420人,占34.44%,且以輕度為主(輕度營養不良占營養不良人數的76.22%);營養過剩1 173人,占9.14%,其中超重680人,超重率為5.30%;肥胖493人,肥胖率為3.84%。

      2.2 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比較 營養不良率高中生>小學生>初中生。小學生與初中生營養不良率比較,χ2=65.11,P<0.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高中生與小學生營養不良率比較,χ2=10.20,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營養過剩率則是初中生>小學生>高中生。初中生與小學生超重率比較,χ2=5.7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高中生與小學生超重率比較,χ2=5.32,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初中生與小學生肥胖率比較,χ2=5.01,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高中生與小學生肥胖率比較,χ2=16.64,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男女生營養狀況比較 由表2可見,女生營養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明顯高于女生。

      2.4 不同年齡段學生營養狀況 由表3可知,營養不良率7~14歲(除9,12歲)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14~18歲(除17歲)則隨年齡增長逐漸上升;超重率7~11歲隨年齡增長逐漸上升,11~18歲(除15歲)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肥胖率7~12歲(除10歲)隨年齡增長逐漸上升,12~18歲(除15和18歲)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白銀區城區中小學生營養不良率為34.44%,高于全國城市學生平均水平(28.96%);肥胖率為3.84%,超重率為5.30%,低于全國城市學生平均水平(肥胖率為6.39%,超重率為9.92%)。提示白銀區城區中小學生的營養不良率處于較高水平,建議在控制營養過剩的同時,應重點防治學生營養不良。

      白銀區城區中小學生營養不良和肥胖率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而超重率無性別差異。女生營養不良率明顯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則明顯高于女生,與國內許多報道一致[1-2]。可能由于女生生理原因對營養素需求較大,女生節食、挑食現象較普遍等所致。

      結果還顯示:中小學生營養不良的高峰年齡為18歲,這與我國城市學生平均高峰年齡相吻合;而超重和肥胖高峰年齡分別為11歲和12歲,與我國城市學生高峰年齡9歲和11歲有差異,出現高峰年齡后移現象[3]。營養不良較高年齡段為7~10歲和16,18歲,且7~14歲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14~18歲隨年齡增長呈明顯的遞增趨勢,出現兩頭高中間低的年齡段現象。7~10歲組人群營養不良率較高,可能與小學生剛入學不適應學校生活、學校過分關注學習成績、學習任務重和家長又不注重營養供給等因素有關;而16,18歲年齡段營養不良率較高可能與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出現第二次生長突增,機體所需營養素大量增加,補充不足,極易導致營養不良。提示上述年齡段人群為營養不良的重點防治人群。從不同年齡段分析,肥胖率相對集中在10~15歲,即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但肥胖的重點防治人群應以10~12歲小學高年級為主。這是由于兒童時期活動量小、看電視時間長、喜歡零食和油炸食品等,從而導致肥胖。

      針對白銀區城區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筆者認為應在學生中大力加強營養知識宣傳,提倡平衡膳食,加強體育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以便有效降低和預防營養不良和肥胖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 梁帶娣,梁冬.珠海市城區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華南預防醫學,2002,28(4):42.

      [2] 楊戶名,王爾平.蘭州市2002年中小學生營養狀況.中國學校衛生,2004,25(4):427-429.

      小學生營養與健康范文第5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廣東省經濟欠發達的韶關南雄市、茂名化州市和肇慶懷集縣農村中小學生1853人。

      1.2方法

      1.2.1抽樣方法

      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從廣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隨機抽取3個地級市,每個地級市隨機抽取1個縣(市),每個縣(市)隨機抽取2個鎮,每個鎮隨機抽取1所中學和1所小學。中學調查初中一年級學生,小學調查四年級學生,各隨機抽取3個班,每個班的所有學生均接受體檢。

      1.2.2調查方法

      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研究工作手冊》要求測定身高、體重和腰圍,計算體重指數(BMI),根據BMI判斷中小學生營養狀況。采用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WGOC)標準判定中小學生的超重和肥胖[1],采用世界衛生組織(2006)公布的營養標準篩查營養不良[2]。

      1.2.3統計分析

      數據錄入采用EpiData3.0軟件進行雙錄入,用SPSS15.0進行數據分析。相關資料作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2結果2.1一般情況本次共回收體檢表1909份,合格1853份,合格率為97.07%。其中男生941人,占50.8%,女生912人,占49.2%。平均年齡(11.71±1.92)歲(表1)。

      2.2身高、體重和腰圍檢測情況

      廣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中小學生生長發育存在連續性和波浪式形態。身高、體重和腰圍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經趨勢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身高=1094.893,P<0.01;F體重=886.150,P<0.01;F腰圍=487.065,P<0.01)。從性別上分析,9歲年齡段男生體重和腰圍均值大于女生;15歲年齡段男生身高高于女生,女生腰圍大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身高和體重存在典型的2次交叉,腰圍存在1次交叉。12~13歲年齡段女生身高和體重高于男生,14歲以后,男生身高和體重高于女生。

      2.3營養不良情況

      調查對象營養不良的比例為26.28%,超重比例為3.18%,肥胖比例為0.97%。男生營養不良比例低于女生,不同年齡中小學生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青少年身高、體重、腰圍是反映其生長發育水平的主要指標,一個地區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體格發育指標的平均水平是社會發展和衛生保健綜合水平的反映[3]。調查發現,廣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中小學生身高、體重、腰圍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呈明顯的變化趨勢,與已有研究結果一致[4],符合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規律。但男女生各年齡段身高、體重和腰圍均值均低于全國農村地區平均水平[5],隨著年齡的增加,男女生身高、體重和腰圍均值與全國農村地區均值的差值也逐漸增大。這可能與廣東人種身高偏矮、體重偏瘦的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與調查地區經濟狀況較差,青少年的營養供應不足有關。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