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育科研工作經驗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職院校 “雙師型”教師 科研素質 培養途徑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從事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重視教育科學研究,對院校科學決策、可持續發展,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加強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培養,努力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與水平,以研促教,不斷創新,勢在必行。
一、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現狀:
我們對10所高職院校近200名教師科研素質的調查研究表明,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現狀如下:
1. 科研觀念不強、科研動機不端正。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只要把書教好, 科研工作是學院科研管理部門的事情, 沒有意識到科研是對自身專業成長的有力促進,單純把科研作為晉升專業技術職稱和取得經濟效益的手段。特別是從企業來到學院的“雙師型”教師,科研概念比較模糊,對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遙遠。
2. 固守傳統觀念,缺乏創新精神。當今高職院校對科研意義缺乏正確認識,不少教師認為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學才是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機構和專家的事,不是教師必須做的工作。沒有真正把科研看做衡量辦學水平和提高辦學質量的標準,不少教師安于現狀的傳統教育運作方式,缺乏創新精神,不能提升自身科研素質。
3. 科研合作意識不強、研究水平層次較低。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在科研中普遍缺乏團隊合作,單打獨斗、單兵作戰的現象十分普遍。科研論文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學的經驗總結上, 很少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對專業領域的研究少之又少。
二、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質的策略
1. 建立激勵機制, 激發科研激情。激勵包括情感激勵、待遇激勵、目標激勵與環境激勵。前三者是管理工作者都知曉的激發員工作激情最常規的方式, 環境激勵則是激發科研激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高職學院要善于創造最優的科研氛圍和環境,建立健全科研管理體制與激勵機制。
2. 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創新精神。具有科研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僅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需要,也是一名普通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高職院校教師應該改變長期以來只重視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忽視科研工作的傳統教育觀念和習慣。教學與科研是大學的兩個不能相脫離的基本職能。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統一起來,通過開展科研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的發展。
3. 優化服務,增強高職教師的科研能力。科研管理部門要改進服務質量,加強對教師科研素養的培養。科研管理人員要做好與教師的溝通,充分了解教師的科研訴求,增強科研信息的搜集與,開展科研論文寫作、科研課題申報、專利發明創造等方式方法的培訓與指導等,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可以聘請學術界科研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學者和行業企業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給教師講授從事科研工作的經驗與體會,傳授進行科研的方法與手段,指導教師科學有效地開展科研。
4. 加強科研管理和服務工作,構建高職教師科研評價與獎懲機制。高職院校要努力營造科研氛圍,積極創造科研條件,著力創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每年承擔一定的生產任務,為教師開展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依據“服務于行業、產業、地方經濟發展”的辦學理念,與校企合作單位開展實質性合作,從科研生產第一線的實踐中找項目、找課題,抓好立項管理和項目過程管理,全面掌握項目的研究進展情況,同時要加強科研成果管理,著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與水平,及時有效地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5. 加強學習培訓, 提升能力水平。高職學院教師要通過自我學習和專家輔導相結合的辦法, 不斷強化科研理論與專業理論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從文獻檢索、項目申報、論文寫作等方面進行多途徑的學習, 同時通過專家引領、課題帶動,不斷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科研素質提升的必要性及途徑
1. 高等職業教育直接面對市場,要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學生,就需要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雙師型”優秀教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關系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提升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科研素質勢在必行。
2. 在高職院校內,相當一部分“雙師型”老師教學前沒有經過專業的教師培訓,在科研意識和科研投入方面嚴重不足。他們根據來學校之前的企業實踐工作經驗進行教學,缺乏深厚的理論作基礎,教學效果很難符合院校的要求。
3. 發揮“雙師型”教師的優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基于“雙師型”教師較為雄厚和成熟的校企合作資源,鼓勵他們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深入行業企業,與企業工作人員合作進行技術改進、設備改造,吸引企業的經費投入,拓寬科研資金的來源。
4. 為“雙師型”教師開展科研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對立項的省市級課題、國家級課題予以配套經費保障,對教師、獲得科研獎項、獲得職務專利授權等予以經費資助。
正如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所言:“沒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就不可能配演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也就不可能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我國職業教育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科研的創新。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到增強高職教育科研實力對實現高職教育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意義,采取多種途徑不斷提升高職教師的科研素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