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范文第1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vaccination. Methods: To find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vaccin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 specific protective measures with target. Results: It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unsafe vaccination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vaccination. Conclusion: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vaccination, we must strengthen security management of vaccination, and strictly implement vaccination proced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vaccination.

      關鍵詞:預防接種;安全管理;實踐

      Key words: vaccination;safety management;practice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3-0295-01

      0 引言

      隨著我國兒童免疫規劃工作廣泛、深人的開展,適齡兒童接種率的不斷提高及一些新疫苗的推廣使用,安全接種已成為接種門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如何做到安全接種,只有在接種流程環節中找到風險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針對性防護措施,減少不安全接種事件的發生,提高接種質量。

      1 風險因素分析

      1.1 在接種環節上找風險因素

      1.1.1 預檢:在提供預防接種服務時,由于預檢人員思想松懈,沒有認真檢查身體及仔細詢問有無免疫缺陷、過敏史及是否患有嚴重疾病的急性期,所以在沒有嚴格掌握禁忌證的前提下,就到下一環節,即:登記處。

      1.1.2 登記:①登記處人員沒有認真核對:接種對象有無接種禁忌證,根據接種月齡與接種記錄,給實際存在接種禁忌證的兒童開具接種處方。②信息化管理帶來困惑: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始終是免疫規劃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因兒童隨父母流動頻繁且人數逐年增多,預防接種單位很難掌握具體人數和預防接種情況。既往的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由于開展的地域有限,未形成全國統一的數據交換平臺和數據交換標準,從而導致流動人口的數據交換無法在異地實現,故易造成信息系統與接種證記錄不一致,醫務人員稍有疏忽就會導致疫苗重復接種或漏種。③由于醫務人員業務不熟:疫苗間前后間隔沒有達到規定,或搞錯接種程序,而提前接種等差錯。

      1.1.3 接種:①查對制度不落實:有的接種人員上班思想不集中,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以致拿錯、接錯疫苗,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②接種部位皮膚消毒不規范:按照預防接種技術操作常規的要求,每一疫苗接種前應對接種區域用75%酒精進行局部皮膚消毒,酒精干后立即進行疫苗的接種。③接種部位與途徑不正確:由于接種人員技能原因或受種兒童哭鬧之故,導致接種部位、途徑,沒達到疫苗接種要求。

      1.1.4 留觀:疫苗接種完畢后,沒有按要求留觀30min,一旦發生過敏反應就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另外,留觀室沒有派專業醫生對接種后兒童進行觀察,也對及時處理接種反應帶來不利因素。

      1.2 疫苗領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風險因素 由于疫苗的特殊性,接種人員在取疫苗、接種的過程中,始終獨立完成,沒有經過第二方來領取疫苗,所以中間存在著薄弱環節,這給安全接種帶來隱患。

      1.3 冷鏈設備運轉和維護存在的風險因素 有的單位沒有制定冷鏈管理應急預案,出現應急情況時,難以保證保存疫苗冰箱的溫度。沒有按規范對保存疫苗的冰箱進行2次/d的測溫,以致不能及時發現冰箱溫度的異常。

      1.4 兒童家長對計劃免疫知識的知曉率及主動參與配合狀態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的掌握、需求和滿意度等直接關系到預防接種的順利開展 [1]。

      2 風險因素管理

      2.1 領導重視、加強管理為確保安全接種防范措施貫穿于免疫接種的始終,單位領導重視和支持必不可少:成立免疫規劃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各項安全接種規章制度,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為安全接種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配備相應人員、設施;建立計劃免疫激勵機制,加快計劃免疫隊伍的建設,提高接種人員思想素質、職業素質、專業素質,定期培訓持證上崗,保障預防接種工作各個環節安全。

      2.2 強化工作人員安全接種意識加強思想教育,對預防接種人員要加強專業思想和醫德教育,培養其良好的政治素質與業務素質,是防止差錯的根本前提。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通過培訓、例會、自學等不同形式進行知識更新,熟練免疫程序、各項操作技術。實施疫苗接種前,要做好“告知、詢問、記錄”三環節[2],嚴格執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實行安全接種,預防差錯事故發生。

      2.3 注重培養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一個部門有了團隊精神,也就有了凝聚力,是保證安全接種重要方面之一。要降低預防接種風險隱患,醫護人員必須緊密配合[3],接種人員在核對疫苗接種通知單的同時應核對預約單,發現問題,及時與登記處醫務人員做好有效溝通,保證安全。

      2.4 定期進行安全接種討論科室負責人負責具體預防接種風險管理,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及時了解、掌握各種相關信息;科室定時召開安全接種管理會,分析現狀及問題,不斷找出安全隱患,提出防范措施,以消除內差。同時完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登記、上報制度,動態了解各類疫苗使用和兒童反應情況,便于早期干預,保障接種安全。

      2.5 規范疫苗采購、運輸儲存及管理。①疫苗管理:疫苗質量是減少副反應發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選擇疫苗時,應嚴格按照疫苗管理條例,選用質量好的疫苗,在接種中一旦發現副反應頻發的疫苗,應及時停用并更換其他同類疫苗。②冷鏈管理:制定冷鏈管理應急預案,有效應急停電事件。注意運輸途中溫度監測,確保冷鏈正常銜接。在規定的冷藏要求下運輸的疫苗,方可接收疫苗。安瓿開啟后,活疫苗應在0.5h內用完,滅活疫苗在1h內用完。疫苗的運輸與儲存要嚴格按照冷鏈運轉規范化管理。

      2.6 重視對家長的健康教育。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陪伴者和保護者,有關接種前的事宜和接種后的反應是最了解的,所以要認真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要改善居民對預防接種服務態度的認知程度,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需求,必須加強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使兒童家長意識到要使兒童接種安全,得到家長配合的重要性。

      3 小結

      我院接種門診醫護人員,在預防接種中,由于嚴格按照預防接種操作程序進行,大大降低了預防接種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使兒童得到了安全、高效、快捷的接種服務。自開展預防接種以來,從無醫療差錯發生,兒童家長對醫護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戚小華,李倩,陳耀榮等.流動兒童監護人預防接種知識調查分析.浙江預防醫學,2010,22(8):90-91.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范文第2篇

      剛才,局長、局長分別就我縣麻疹強化免疫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內容很全面,要求很具體,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麻疹強化免疫是實現消除麻疹規劃策略的有效措施。事關兒童的健康成長,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需要,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開展麻疹強化免疫工作,不僅是一項業務工作,更是一項政治任務。去年以來,縣政府連續兩年將免疫規劃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并重點圍繞免疫規劃組織領導、經費投入、工作任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從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利益的高度充分認識麻疹強化免疫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加強領導,積極落實措施,保證麻疹強化免疫工作順利開展。要立足崗位,扎實工作,把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這項惠民利民的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發病率高,麻疹作為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危害嚴重,消除麻疹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共同目標。2005年我國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作出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承諾。根據《20062012年全國消除麻疹行動實施計劃》國將在2012年實現基本消除麻疹的目標,這是繼人類消滅天花、脊灰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又一個通過免疫預防消滅的傳染病。

      二、認真組織,周密安排

      認真組織實施這次麻疹強化免疫工作;要制定出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縣衛生、教育部門要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和國家、省下發的實施方案要求。對所有涉及接種的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學習,科學規范、緊張有序地做好宣傳動員、摸底調查、疫苗供給、現場組織,確保安全接種。全縣各級衛生部門要嚴格接種單位和人員的資質,做到工作程序、接種單位、接種人員資質合法,確保安全有效接種,防止出現差錯事故。各鄉鎮應認真做好接種現場的組織安排工作,特別是學校、幼兒園開展接種時,一定要選擇能保證接種安全有效的專門接種現場進行接種,確保接種現場秩序井然,避免互相影響引發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發生。縣疾控中心要成立接種不良反應應急處理診斷小組,制定應急工作預案,確保每一個接種現場的急救藥品、器械和急救人員到位。接種人員要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操作,接種前要認真覆行告知義務。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應立即組織進行急救處理,避免由于不良反應成為社會熱點妨礙正常免疫接種活動的情況發生。

      這次麻疹強化免疫活動涉及全縣8月齡到14周歲的兒童達20萬,據統計。按照規定在9月1日至7日統一調查摸底,9月11日至20日全面完成接種任務,接種對象多,覆蓋面廣,時間要求緊,多數要在幼兒園、學校開展群體接種,技術要求之高,縣計劃免疫史上史無前例。

      三、加強協調,密切配合

      我縣實施消除麻疹強化免疫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部門多,各相關部門要在各鄉鎮的統一組織領導下,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做到既分工明確,又協作配合,從而共同做好麻疹免疫接種工作。財政部門負責保證項目經費的落實;衛生部門負責強化免疫活動的具體組織、實施和評價工作,切實做好人力、物資、車輛等后勤保障工作;教育部門負責組織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配合衛生部門進行登記造冊、提供場地、組織接種、宣傳動員等工作;宣傳部門要利用廣電報刊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各鄉鎮在活動開始前也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宣傳使廣大群眾知曉麻疹的危害性、了解麻疹的防治知識,帶孩子主動接種疫苗,做到預防接種工作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四、狠抓落實,確保到位

      做好消除麻疹強化免疫活動是各鄉鎮和各有關單位的重要職責。我們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執政為民的一件大事來抓,帶著關心下一代的責任感、使命感,認真抓好各個工作環節,切實將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一要領導到位。縣政府與各鄉鎮政府簽訂的麻疹強化免疫活動目標責任書,各鄉鎮要做到層層細化分解,嚴格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地段要清晰,責任人要明確。各鄉鎮政府和相關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要親自抓,對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為強化免疫活動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要投入到位。麻疹強化免疫活動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的購置經費已由中央財政安排解決,各單位嚴禁收取任何費用。所需的預防接種勞務補助從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中解決。所需的業務工作經費由各級財政安排解決。免疫規劃已經納入鄉鎮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衛生部門要根據需求,積極與當地財政部門溝通,財政部門要及時解決所需經費,保證工作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三要摸底到位。各鄉鎮負責活動期間轄區散居人群的摸底工作,村委會要配合有關部門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和接種對象的摸底調查,發現有新進流動兒童,要及時向鄉衛生院通報。衛生部門要精心組織鄉、村醫生入戶排查,摸清底數,特別要做好流動兒童摸底登記。教育部門要以在校學生班級花名冊為主,組織做好宣傳動員、登記造冊、預防接種證查驗和現場接種工作。

      四要培訓到位。各鄉鎮要嚴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和《2010年河南省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視麻疹強化免疫的技術培訓,縣疾控中心負責對鄉、村級參加麻疹強化免疫活動人員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大家熟練掌握方法和要領,確保麻疹強化免疫活動的順利進行,確保免疫規劃按規范化接種。

      五要異常反應處理到位。在開展麻疹強化免疫活動中,對發生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疾控中心應根據分級處理的原則,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上報。如出現群體心因性反應或不良反應等情況,要按《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及時報告和有效處理,避免發生不穩定因素。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范文第3篇

      一、重點做好民生工程,全面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一)組織實施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防治政策和“五擴大,六加強”艾滋病綜合防治措施。繼續開展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阻斷傳播工作,保證臨床用血安全。

      (二)扎實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實施結核病現代控制策略,加強談檢能建設,牢牢抓住提高結核病防治“十二率”關鍵環節,切實提高DOTS實施質量,推進“三位一體”新型結核病防治服務模式。

      (三)不斷鞏固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成果。認真扎實開展適齡兒童預防接種,尤其要高度關注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特別是窯廠等重點地區的流動兒童。全面落實2012年國家消除麻疹工作行動計劃和鞏固無脊灰狀態工作成果,確保適齡兒童麻疹疫苗2劑次疫苗接種率達到98%以上,及時接種率達到95%以上。確保轄區麻疹報告排除發病率≥2/10萬;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單苗接種率≥98%,及時接種率≥90%,民生工程預防接種任務續時進度完成率≥90%;同時要積極創新工作模式,定期舉辦“預防接種知識進社區—家長講堂”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適齡兒童家長對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政策知曉率。切實做好、做實新生入學查驗預防接種工作,做到督導、補種全到位,新生查驗率100%,督導率100%。

      (四)全面做好2012年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

      重點加快居民健康檔案的電子化建檔率,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點人群以及65歲以上老年人的摸底、篩查、建檔、年檢、隨訪工作,以及重性精神病建檔等各種項目工作。要緊隨時間節奏,確保工作質量和目標任務,切實提高居民健康檔案的有效使用率和利用率。

      1、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80%;健康檔案合格率:城市≥90%、農村≥90%;真實率:100%;健康檔案使用率:城市≥70%、農村≥50%。

      2、老年人保健:至2012年12月,轄區65歲以上老人登記管理率≥90%,檔案體檢表完整率≥90%。

      3、慢性病人管理:慢性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管理率城市≥90%、農村≥90%,規范管理率城市≥70%、農村≥70%慢性病,隨訪及時率100%,規范管理率≥70%。

      4、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納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本項目年度患者規范管理率≥40%。

      二、做好急性傳染病防控,進一步提升衛生應急能力。

      (一)提高疫情報告管理工作質量。嚴格貫徹落實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管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加強疫情報告督導管理,實行季度督導通報制,疫情網絡直報工作專人負責,進一步提高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率。直報網絡覆蓋率要達到100%,及時報告率100%,法定傳染病漏報率小于2%,傳染病卡片準確率100%、完整率100%。

      (二)重點做好以甲型H1N1流感、“非典”流腦、麻疹、風疹、流腮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與以霍亂、手足口病為主的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健全“發熱門診”和“腸道門診”,落實預檢分診和“二專”“六分開”等各項規章制度,全面做好疫情監測與控制。

      (三)高度重視學校等人群較為集中的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和食物中毒應急處置,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切實落實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全面做好防控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應急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建設,制定、完善并認真落實各項應急預案,適時進行演練與培訓,提高傳染病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能力,確保應急工作做到準備充分,從容應對,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及時有效處理。

      三、繼續做好學校衛生及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報告工作。

      及時更新并掌握轄區學校基本信息,規范開展學校常見病防治工作督導,督導率覆蓋率100%;收集轄區內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單位基本信息,掌握轄區職業病危害的分布及種類,規模企業和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信息收集達到100%,職業病和農藥中毒病例上報及時率、準確率達到100%。按要求完成轄區居民合理膳食營養宣教指導工作。

      四、做好健康教育,強化督導與培訓工作。

      (一)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全縣健康教育服務網絡,提高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健康教育人員專業技術服務水平,普及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實現2012年城、鄉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80%、70%以上的工作目標。協助縣愛衛辦抓好公共場所、醫院、學校等重點部位和重點人群的控煙健康教育,組織開展“無吸煙單位”的創建工作,結合“世界無煙日”,組織開展控煙健康教育活動。

      (二)加大督導力度。認真開展公共衛生實施單位項目工作督查與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縣級督導鄉級每年不少于4次,鄉級督導村級每年不少于6次,做到工作質量督導通報制,信息反饋交流制。

      (三)認真做好項目工作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公共專業技術人員實際工作能力。縣級培訓鄉級每年不少于4次,鄉級培訓村級每年不少于6次。認真制定培訓計劃,保證工作培訓效果。

      五、全面完成其它疾病防控工作任務。

      (一)消毒與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積極配合縣疾控中心開展醫療機構、托幼機構消毒效果監測工作;規范開展疫點(疫區)的消毒,切斷傳播途徑,及時有效控制疫情;要積極參與重大自然災害救災防病與除“四害”工作。

      (二)寄生蟲病防治。認真貫徹落實全球基金瘧疾項目實施計劃,規范開展鏡檢工作篩查,及時發現病例,落實規范治療。發熱病人瘧原蟲血檢完成率不低于轄區總人口的1%。對村級衛生室瘧防工作督導覆蓋率100%。加強流動人口監測,及時發現輸入性瘧疾病例,并做好治療工作。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R1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320-02

      由于學校是個人口密集的地方,我國大部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均發生在學校,又由于學生是弱勢群體,因此事件的社會影響較大。故各級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工作,以減少學校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本文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預防與處理方法,以更好控制事件的發生。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在學校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嚴重傷害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群體性異常反應,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突發事件的判斷參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 》確定。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重危害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預防與控制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是各級教育、衛生部門和學校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任務。

      1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

      1.1 地區分布 以農村學校居多,農村學校突發事件是城市學校突發事件的兩倍左右。

      1.2 學校分布 小學突發事件較多,大中專院校較少。

      1.4 事件類別 以呼吸道傳染事件為主,主要是水痘及流行性感冒;消化道傳染事件次之,以細菌性痢疾為主;食物中毒少見。

      1.3 時間分布 全年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高峰出現在春夏交接及冬季。

      2 原因討論

      農村地區的發生率遠高于縣城和城市, 這主要是由于農村地區學校衛生設施配備不足、環境衛生及食堂衛生狀況欠佳, 飲水系統不符合衛生要求, 同時中小學生不良衛生習慣、免疫力低、傳染病預防知識缺乏和自我保護能力差都是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易發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經費的原因, 當校園內發生傳染病疫情時, 預防接種工作往往難以及時開展, 是造成疫情流行的原因。

      中毒事件潛伏期較短(包括食物中毒和化學中毒) 而且社會影響大,因此發生后24 h內能及時報告;但其余事件報告時間均超過3d以上。報告不及時與檢查系統不能及時發現有很大關系。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高峰出現在春夏交接及冬季。提示應在學期的不同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學校突發事件的發生主要以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及細菌性痢疾消化道傳染病為主,加強傳染病的監測顯得尤為重要。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發還與教育部門對學校衛生防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有關, 學校校醫編制嚴重不足, 缺少衛生防病的組織和制度建設, 教師和校醫缺乏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知識,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和報告, 延誤了事件控制的最佳時機。

      3 預防及應對策略

      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如何及時有效地應對和處置, 從而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乃至對社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也是各級教育、衛生部門和學校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3.1 農村學校內的公共衛生問題仍然是目前我們學校衛生工作的重點,應著力改善農村學校衛生條件和狀況, 如減少宿舍的擁擠、改善教室內的通風條件、學校的供水改造和按要求定期消毒、監測等, 使學校的衛生設施、環境及食堂衛生狀況得到有效改善, 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3.2 各級衛生教育部門應加強學校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和漏種兒童補種工作的監督與管理; 在學校推廣水痘等針對性強、免疫效果好的疫苗接種, 減少易感人群的積累。加大學校醫療衛生資源投入, 配備足夠的學校衛生技術人員, 并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 促進他們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加大對學校食堂的經費投入和監督管理力度, 學校要認真履行對食堂的監管責任, 衛生部門要加強對食堂的衛生監督,確保學生膳食安全。

      在學校開展衛生知識宣傳,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利用學校假期對學校衛生狀況進行整改,減少開學后突發事件發生。

      另外,學校應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 及時準確地將已發生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向上級教育、衛生主管部門報告, 則是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迅速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危害的重要環節。

      3.3 教育和衛生部門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從流行病學、公共衛生管理、學校衛生學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 制定本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預案, 還可以共同組織培訓, 聯合開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

      3.4 充分利用網絡直報監測系統及時發現爆發疫情;及時開展現場調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事件的進一步擴大。

      學校突發事件的應對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 除了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的緊密協作, 還需要各部門參與其中。目前學校突發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學分析, 學校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危機管理形式單一, 應急預案內容過于籠統, 缺乏真正實用、科學、系統的學校應急防制體系, 而控制效果評估、相應機構應對能力評估、經濟學負擔及相關應急機制模式的研究文獻更少。

      參考文獻

      [1]雷芝櫻, 董柏青, 陳娜縈, 龔鍵, 付志智, 湯小 , 鄧革紅.2004~2007 年廣西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信息與對策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8.12(5):447-449.

      [2]王艷霞, 張輝, 周洋.2004- 2006 年昆明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點分析[J].疾病監測.2008.23(1):43-45.

      兒童預防接種應急預案范文第5篇

      2009年,在衛生局班子的領導下,和上級部門的要求下,我預防保健股開展了大量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為工作重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出發點,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全面完成了預期的目標任務。現將這一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繼續加強。

      堅持“重點疾病、重點防治;重點地區、重點預防;重點人群、重點保護”的原則。著重搞好疾病控制、擴大免疫規劃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工作。

      1.疫情報告:全縣15個鄉鎮17個衛生院應報告疫情561旬,實際報告550旬,報告率為98.04%,缺報11旬缺報率為1.96%。1~11月報告法定乙類傳染病10種831例,hiv感染者6例,丙類傳染病8種188例,其它傳染病和其它疾病6種141例。全縣自5月1日至7月31日各疫情報告單位每日實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零”報告,8月1日至今實行疫情“周”報告。 一是成立應急隊伍,明確任務職責。先后制定下發了《縣甲型h1n1流感應急處置預案(試行)》、《縣甲型h1n1流感病例轉運方案(試行)》、《縣甲型h1n1流感醫療處置預案(修改版)》、《縣甲型h1n1流感防控衛生處置應急預案》。成立了綜合協調組、醫療救治組、疫情處置組,指定到縣人民醫院為甲流感治療定點醫院,120急救中心負責急救轉運,各醫療機構設置了發熱門診,建立了預檢分診制度。

      二是嚴格疫情監測和報告制度。加強疫情監測報告,認真做好疫情調查處置工作,加強對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的疫情監測,發現群體性發熱學生及聚集性流感樣病例,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排查處置。繼續認真做好季節性流感的監測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三是強化輿論宣傳,提高防護意識。充分利用電視、印發宣傳單,召開培訓會,在政務信息公開門戶網站上開辟專欄甲流感防治知識和防控策略等形式宣傳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防控知識。

      四是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提高防治水平。多次組織衛生系統臨床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將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培訓教材下發各醫療衛生單位及民營醫院組織學習,鄉村醫生由各鄉鎮衛生院組織培訓,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五是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革除陳規陋俗。全縣從9月起開展為期一月的凈環境、防甲流,講文明、樹新風的環境衛生大整治,重點對學校、醫院、辦公樓、公共場所、背街小巷進行了檢查督促。倡儀市民在婚喪嫁娶時革除陳規陋俗,減少人員聚集。 七是搞好疫苗接種工作,筑牢免疫屏障。第一批5000人份疫苗已對全縣醫務人員、公安民警、出租車司機、長卡司機等高暴露人群進行了接種,第二批5800人份將重點對城區學校教師、高三、初三、小學六年級、幼兒園大班、羈押人員優先進行接種。913人,接種率達96.80%。乙腦群體性接種: 6月16日至30日,在全縣開展了大規模的乙腦群體性接種工作,全縣應種目標兒童26778人,實際接種 24437人,接種率為91.3 %。瘧疾防治:今年1~11月疾控中心涂發熱病人血片鏡檢45人,未檢出瘧疾病人;實行抗復發治療1例治療率100%。

      4.地方病防治:一是碘缺乏病防制:今年是我縣消除碘缺乏病考核評估最關鍵的一年,衛生局領導高度重視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多次召集預防保健股和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研究部署此項工作。因我縣屬貧困縣,經濟文化落后,所以消除碘缺乏病任務艱巨,為了使我縣的各項指標達到合格要求,今年我縣疾控中心分別三次對9個鄉鎮,所轄36個行政村的288戶居民食用碘鹽進行了抽樣檢測,同時配合鹽業辦對全縣鹽業市場的非法銷售進行打擊,并在蓮峰查處非碘鹽6噸。

      二是改爐降氟項目工作:根據省、市相關文件精神,今年下達我縣改爐改灶任務數9000套,經研究決定分別在墨翰、務基、馬楠、水竹、碼口五個鄉鎮實施,并且今年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分別成立了項目領導組和辦公室、爐灶招標組、技術指導組,制定了永善縣2009年改爐降氟實施方案、技術方案和健康教育方案等相關配套文件,在項目鄉鎮的配合下,改爐降氟各階段的工作均按期進行,并圓滿完成。 6.afp監測:通過按時、主動對哨點醫院(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進行搜索,發現afp病例2例,均已采標本送檢并按時跟蹤隨訪。 8.突發事件處置:積極有效處置了4月2日溪洛渡水電站葛州壩工程局農民工暴發眼病疫情事件,4月中旬雙鳳十九組一集中居住點7人不明原因的神經中毒事件,7月17日洛渡電站施工區二坪民工營地食堂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等6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確保了社會穩定。

      二、婦幼衛生工作 (一)組織領導

      2009我縣成立了項目領導組、項目辦公室和技術指導組。召開項目領導組和技術指導組會議各四次。制定了《縣2009年降消項目實施方案》,縣衛生局制定了《縣2009年貧困孕產婦救助資金管理辦法》、《縣住院分娩限價措施》,開展了實質性的工作。

      (二)貧困孕產婦救助工作 (三)急孕產婦及危急兒童搶救 (四)真做好高危孕產婦篩查,采取措施提高住院分娩率

      加大高危孕產婦篩查和管理力度,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對篩查的高危孕婦重點管理,并要求全部住院分娩,2009年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9.85%。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我縣制定了《縣住院分娩限價措施》,村醫動員一個孕產婦住院分娩給予一定的補助,村干部和婦聯積極宣傳動員,加大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救助,通過采取以上措施,2009年我縣住院分娩率比上年有了較大提高。

      (五)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2008年2009年比上年

      住院分娩率 73.95%82.438.48

      新法接生率97.63%97.810.18 系統管理率 94.7%95.080.38

      高危孕產婦篩查率16.47%16.43-0.4 0-2歲系統管理率為 76.93%83.396.46 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2.61‰17.64-4.97 三、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情況: 四、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

      為了規范我縣的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制定下發了《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婦幼保健院負責轄區內《出生醫學證明》的申領、發放、統計、監督指導等具體事務。同時還明確規定了出生醫學證明實行逐級領取與發放、規范運輸和存放管理、建立發放管理制度、定期督查制度等要求。

      四、宣傳培訓危急孕產婦急救及系統管理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村級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婦女兒童的衛生知識知曉率。衛生局先后下發有關“降消項目”、“結核病防治、“預防接種”、“艾滋病”、“碘缺乏病”“地氟病防治項目”“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等相關文件,并結合工作實際,充分利用“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4.7世界衛生日”、“6.26國際禁毒日”、“12.1愛滋病防治宣傳日”、5.15碘缺乏病宣傳日等宣傳日,通過張貼醒目標語、面對面宣傳、廣播、電視、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和咨詢活動,努力提高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知識知曉率。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xxxx18|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娇小性色xxxx|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