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經濟體系優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斜井提升;對稱組合道岔;推車器
1 概述
本文以二水平副暗斜井上口摘掛鉤時間較長,影響我礦二水平副暗斜井提升能力進行可行性分析。該礦采場重點由淺部向深部二水平北翼采區轉移,二水平北翼Ⅱ61下采區是本礦主采6煤重點準備采區,目前此采區始終保持三個巖巷頭進行掘進,加上生產采區Ⅱ62采區Ⅱ627準備工作面聯巷巖巷掘進頭共計5個掘進頭,均用車皮出貨,現有的二水平副暗斜井提升系統已經滿足不了生產需要,優化工作勢在必行。
2 巷道設備布置優化前與優化后分析
優化前:
(1)二水平副暗斜井提升時間
二水平副暗斜井每日12:00-14:00為軌道檢修時間,,作業方式為“三八”制,每班混合作業6.5小時,每日總提升時間為19.5小時。
①二水平副暗斜井下口采用繩式推車機,三班作業,平均摘、掛勾用時3分鐘。
②二水平副暗斜井上口使用兩部11.4kw絞車來回牽引重車及空車,三班作業,平均摘、掛勾用時6分。
③二水平副暗斜井軌道運行,三班作業,平均用時10分。
由以上得:二水平副暗斜井完成正規循環平均用時16分。
(2)二水平副暗斜井提升能力
二水平副暗斜井每個正規循環提升8車(不包括大件),大件車提升5車。
Ab=(3.6×Tb×n×q)÷(k×T) Ab :每天提升量,輛;
Tb:每班提升工作小時,6.5小時; n:每勾串車數,8車;
q:礦車載重量,取1t;k:提升不均衡系數,取1.25;
T:最大提升循環時間,12min;
提升量=(3.6×Tb×n×q)÷(k×T)
=(3.6×6.5×60×8×1)÷(1.25×16)
=561輛
(3)二水平副暗斜井設備
二水平副暗斜井上口:11.4kw調度絞車2部,JKY3.0液壓絞車1部。
二水平副暗斜井下口:DWS6彎道繩式調車機2部。
優化后:
(1)二水平副暗斜井上部車場采用11.4kw小絞車牽引重車及車皮,在使用過程中摘掛勾頭存在安全隱患,經優化后使用三部彎道推車器代替兩部11.4kw小絞車,在使用過程中解除了摘掛勾頭,同時絞車司機進行了優化,降低了作業人員工作量。
(2)在44大巷增加了80m車場,使得礦車在該車場內進行集中,一次性進行運輸,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二水平副暗斜井上部車場增加了一組對稱組合道岔,改變了原有的運輸方式,空車及重車分向運輸,有效的節省了運輸時間,增加了提升效率。
(4)我礦重點工程掘進工作面集中的二水平,經改造后,二水平副暗斜井的提升能力得到增加,使得我礦重點工程車皮周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從而提高了我礦重點工程進尺。
3 現場施工工藝
(1)采用ZDZ630/3/1213對稱組合道岔一副,與二水平副暗斜井內軌道連接,平巷內布置三條軌道,其中兩端為空車道,中間為重車道,二水平副暗斜井上口安裝三套推車器。并在44軌道石門鋪設70m車場。
(2)井巷施工量
二水平副暗斜井上口巷道斷面規格為:凈寬×凈高=6200m×5000m,自一水平泄水巷三岔門處按N163°方位對巷道兩幫進行刷大,兩幫各刷大1200mm、刷大長度為39m,后按N103°方位對巷道左幫進行刷大,刷大寬度2000mm、長度50m,最后對44-46石門按N163°方位對巷道左幫進行刷大,刷大寬度600mm、刷大長度80m,總工程量208m。
(3)設備材料投入
4 預期成效
關鍵詞 能耗高;優化;節能
中圖分類號 TE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31-0183-01
由于朝陽溝油田屬于特低滲透油田,隨著開采年限的延長,油井產量逐漸遞減,抽油機長期處于輕負荷的工作狀態,工作效率降低,單井能耗逐年增加。抽油機井系統效率是衡量有桿泵系統生產與能耗的綜合性指標,若想充分發揮油層潛力,又節能降耗,就要盡最大可能地提高抽油機井的系統效率。
1 抽油機井系統效率計算公式
抽油機采油的目的就是將地面的電能傳遞給井下的液體,從而將井下的液體舉升到井口。整個系統工作時,就是一個能量不斷傳遞和轉化的過程。在每一次傳遞時都將損失一定的能量。從地面供入系統的能量扣除系統損失的各種能量以后,剩余的能量就是系統所給液體的有效能量,這一將液體舉升到地面的有效能量與系統輸入的能量之比值稱之為抽油機的系統效率。
抽油機井的系統效率公式為:
η=N有/ N入
N有=HQρg/(3 600×24)
式中:H―舉升高度,m;
H=H動+(P油-P套)/(ρ×g);
H動―動液面,m;
P油、P套―油壓、套壓,Mpa;
Q―產液量,m3/d;
ρ―混合液密度,kg / m3;
g―重力加速度,9.8 m/s2;
η―抽油機井系統效率。
由上式可看出,影響抽油機系統效率的因素較多,直接的因素有動液面深度、產液量、油壓、套壓等。因此要提高單井的系統效率,必須找到產量與沉沒度的最佳結合點,進而合理匹配生產參數,降低能耗。
由于能量(指電能和機械能)在轉換和傳遞過程中,會發生不可避免的損失,所以有效功率一定小于輸入功率,系統效率總小于1。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輸入功率應當等于有效功率與損失功率之和,即
N入=N有+N損
式中:N入―輸入功率,kW;
N有―有效功率,kW;
N損―損失功率,kW。
也就是說,在輸入功率一定的條件下,損失功率越大,機械采油井系統效率越低;反之系統效率越高。由此可知道,要提高機械采油井系統效率,就要努力減少各部分的功率損失。
2 影響抽油機系統效率因素分析
1)機械設備損耗分析:①電機部分的損失,包括熱損失和機械損失。深井泵裝置中電機負荷的變化十分劇烈而頻繁。在抽油機的每一沖程中,電機的輸出功率都將出現瞬時功率極大值和瞬時功率極小值。其瞬時功率極大值可能超過額定功率,而極小值可能出現負功率(即電機不僅不輸出功率,反而由抽油機拖動而發電),特別是在抽油機平衡不良時,損耗必然增大。由此可見,電機損耗對系統效率的影響很大。②其他部分的損失。帶傳功部分的損失、減速箱部分的損失、四連桿部分的損失、盤根盒部分損失、抽油桿部分的損失、抽油泵部分的損失、管柱部分的損失。
機械設備的能耗損失是客觀存在的,對抽油機系統效率必然造成影響。為了減少這部分損失,可以對不平衡的井進行調平衡,以減少電機部分的能耗損失。但其他部分的能耗損失,可做的工作很少。
2)地層能量低造成油井供液方面嚴重供液不足對系統效率的影響。
3)泵況方面影響:抽油泵緩慢漏失或油管輕微漏失,由于產油量差值小而不能夠及時檢泵,這部分井液量下降,系統效率降低。
4)技術管理對系統效率的影響:①抽油機井電機功率匹配不合理的現象依然嚴重,主要原因是由于機采設備是按滿足油井的長期需要配置的,部分井在投產初期時安裝的機型和裝機功率偏大,造成能耗偏高。②合理的流壓對系統效率的影響:從有效功率的公式
N有=HQρg/(3 600×24)可以看出,有效功率主要受有效揚程與產液量的影響。一般來講,無論什么機型以及抽汲參數大小,隨著有效揚程H的增加,系統效率η都增加。但它們并非線性關系,隨著有效揚程的增加,系統效率增加的趨勢逐漸變緩,直到達到最大。這是因為,當下泵深度一定時,隨著揚程的增加,而抽油泵的沉沒度變小,導致抽油泵的排量系數下降;使抽油泵產量減少,進而影響系統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提高系統效率,就必須保持合理的沉沒度,也就是說要有一個合理的流壓。
3 合理優化參數,提高抽油機井系統效率
由系統效率計算公式可知,要提高單井的系統效率,必須找到產量與沉沒度的最佳結合點,進而合理匹配生產參數。我們根據單井生產情況,在保證油井最佳產能的前提下,確定合理的沉沒度,對部分井進行了參數優化。油機井上提泵掛的優化措施通過在檢泵中優化泵掛深度設計,在不影響單井生產能力的情況下,采取了上提泵掛措施,在降低抽汲負荷的同時,確定合理的沉沒度,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抽油機抽汲參數的優化:針對參數偏大區及負荷超載區的井,采取調小參數措施,使動液面恢復到合理范圍,在減少設備損壞的幾率的同時,也達到了節能效果。
4 取得的認識
抽油機節能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在應用上要注重整體優化配置;在管理上要實現節能工作立體化;在測試技術上要達到精、準、細,才能實現節能技術最優化,節能效益最大化。
1)油機井系統效率測試工作是開展節能實驗和新技術推廣的根本保障,因此,要加強抽油機井的能耗測試工作,開發完善能耗測試儀器,保證測試效果。
2)優化抽汲參數,保持合理流壓,是提高抽油機井系統效率最簡捷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李道品,羅迪強.低滲透油田開發技術[M].北京: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4.
[2][美]M.A.克林斯.二氧化碳驅油機理及工程設計[M].北京: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9.
[關鍵詞]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優化路徑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8.138[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6)08-0187-01
引言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人們獲得知識的方式產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即時化、便捷化的信息獲取方式成為了當前的主流。在高校中,這給圖書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如何做好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提高高校圖書管理水平成為了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
1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信息化影響著當前社會的諸多方面,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中,信息化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高校圖書管理來看,進行信息化建設首先就要轉變傳統的圖書管理思路,從管理方式、服務方式進行轉變。當前的高校圖書館中,每年都會有許多的圖書管理信息化項目在開工進行,大多數高校也都有了初步的信息化圖書管理系統。這些都為高校教師、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然,由于很多客觀因素的存在,不同高校對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同,還有較多的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一些新建成、新發展的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往往不重視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甚至連規模化的圖書館都沒有建立。
2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
2.1管理層不重視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許多高校中,管理層往往不重視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這些高校覺得圖書管理只需要分門別類而不需要進行過多的信息化摻雜在其中,認為信息化與圖書管理根本沒有任何關系。或者,一些高校僅認為采購一些與信息化有關的電子圖書或者電子設備就是進行了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而忽視了對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思考,忽視了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忽視了對信息化制度的探索。
2.2圖書信息難以共享
尚未做到圖書信息化管理的高校很難與其他高校進行優勢互補及圖書資源共享。另外,在當前的圖書管理信息化做的比較好的一大批高校中,互相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這也導致了很多可以互補的圖書資源難以共享。當然,除了主觀因素之外還有技術條件的制約。例如:圖書管理系統有差別,共享資料的格式、標準不同等,這都制約了高校圖書信息的共享。
2.3信息化推進程度難以一致
在廣大高校中,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水平是不一致的。不僅有民辦院校和公辦院校的差距,還有重點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差距。在高等教育的大發展下,出現了很多民辦院校,這些院校由于建設經驗不足、資金不足、管理層意識薄弱等原因,導致其圖書館建設滯后,圖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這就是筆者所說的民辦院校和公辦院校的差距。再拿重點院校和普通院校來說,重點院校在整體的建設經費、上級單位支持、技術支持等方面都有著超過普通院校很多的優勢,這就導致了重點院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程度與普通院校之間存在差距。
2.4高校缺少圖書管理信息化人才
當前,我國高校的圖書館大多都是以老員工為主,很多員工已經在圖書館中工作了30年甚至40年有余。再加上,很多圖書館沒有一套系統科學的招聘制度,這就導致了圖書館工作人員中缺少新型的圖書管理信息化人才。而在以老員工為主的圖書館工作中,傳統的工作方式很難被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替代,信息化管理方式思維難以被接受,這就導致了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滯后。還有一些高校沒有專門的圖書管理維護人員,都是請學校其他部門的教師兼職工作,難以對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很多的影響。
3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優化路徑
3.1加強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配套設施建設
在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中,首先要抓的就是硬件建設,一些能夠適應信息化建設的服務器、電腦等設備要抓緊配置,因為這是信息化建設的前提。很多高校圖書館并不缺少電子管理設備,但更多的還是老舊的,難以適應今天信息化的發展。
3.2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
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就是為了服務教師、學生。因此,信息化建設一定要把服務的效率和范圍放在信息化建設的突出位置。可以通過當前的新媒體、社交軟件等,將一些新的圖書信息及時傳達給讀者。在閱讀方面,可以推廣電子閱讀器等,使讀者能夠更方便地通過信息化渠道獲得信息。
3.3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信息化人才是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只有高效有為的人才隊伍才能帶動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因此,要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業務培訓,加強其信息化專業知識。在員工招聘中,堅決抵制“關系戶”等行為,招聘合適的人才。
4結語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給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后續保障。高校圖書管理一定要抓住當前信息化大潮的機會,通過不斷的學習思考,對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推動高校圖書管理的新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楊潔.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設施建設現狀分析[J].黑龍江史志,2015(12).
[2]黃永梅.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措施研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3(24).
[3]李元平.淺議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水平[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效率達不到預期。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有時所教文本又比較長,學生在沒有充分預習的情況下,要讀懂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而教者往往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進度,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又不免會加快課堂教學的節奏。這就帶來了一部分還沒有熟悉文本的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他們囫圇吞棗式的學習,也就造成了知識“的消化不良”,再加上課后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反雛”。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甚至產生畏懼。
課前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也就是說預習其實是學生自主學習錘煉語文能力的過程。同時這個過程也是學生獲得對自己認可和成功感的過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在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笨梢?,預習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就猶如戰斗中的糧草,它是取勝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所以教者要力求學生預習的有效性、高效性。
葉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教者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 因此課前預習問題的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比課堂教學的問題更重要。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借此三境界,來論述關于預習問題設計的策略,也是頗為適用的。
一、預習問題設計要體現目標要求
晏殊《蝶戀花》中的此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痹馐钦f,“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王國維先生引來想告訴我們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登高望遠,瞰察路徑,就是說首先要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明確追求的方向。這個道理用在這里是恰如其分的。老師在布置學生預習的時候首先應該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簡單地讀幾遍課文讓學生花費了時間卻一無所獲。因此老師的備課就不僅僅是在上課前的準備,而是學生在學習之前的預設。很多老師采用的導學案是不錯的做法。對語文學習中要掌握的幾個知識點提出要求。如疏通文字障礙,會準確地讀出字詞的讀音,正確地書寫字形,這種基本的語文知識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掌握。
在教育部制定的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7~9年級語文教學目標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據此預習作業中也要有這樣的閱讀要求。我在教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時課前的預習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閱讀初感。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思考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學生有的為孔乙己的遭遇扼腕痛惜,有的慨嘆周遭人情冷暖,還有的不禁猜測人物最終的走向……總之,預習要講究實效就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讓學生有的放矢。
二、預習問題設計要呈現思考過程
北宋柳永的這兩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道盡了人間癡情真愛,執著無悔。我們今天來看則可以把此“伊”幻化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從事的事業。王國維就是如此新穎獨到的比喻成大業者并非朝夕可就,都要經過上下求索的漫長磨礪。我想思考的過程可能比結論本身更重要。在設計預習作業的時候教者要充分考慮,所提問題必須能帶給學生思考的價值。
我還是以《孔乙己》的教學為例來談。這一文的深度并不是幾遍淺層的閱讀所能企及的。讓初中生讀懂孔乙己,讀懂魯迅先生,真的是件不易的事情。預習問題要能帶領學生深入閱讀文本走進人物。我抓住了文中的“笑”字,讓學生去思考,要想弄清楚,首先找出文中出現了幾次笑,分別是什么人的笑,其次知道這是怎樣的笑,有沒有異同,最后想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笑聲。這一系列問題環環相扣,前一個答案都可能是解決下一個問題的鑰匙。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呈現了一種螺旋式的思維模式,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不斷地深入文本探求知識。
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中就認為“要把所教的東西轉變成學生所求的東西,把教學的過程轉變成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把所教的知識轉換成與學生的思想規律有關聯的知識,變被動的教學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崩蠋熞龅木褪亲寣W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去,課前的預習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階段,所以預習作業中提出的問題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師生教學過程延伸到課外的一部分。我想培養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去善于思考是預習環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社會的進步帶來了新鮮資訊,幼兒教育事業也迎來了春天,新課改[1]在原來教育規范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提出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對于幼兒工作來說就是要時刻把幼兒放在首位,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指導者。對于孩子的教育要采取引導的方式,避免出現“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寓教于樂,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自主去接受知識。多媒體時代的到來正好可以推進新課改的進程,創設更加良好的環境。
一、直觀形象的教學環境
幼兒更易接受比較直觀的事物,多媒體技術就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圖文并茂是幼兒教師最好的助手,豐富的教學資源,便于開闊學生眼界,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改正是要求學生能自主的探索知識,化被動為主動。
在課堂上,老師通過多媒體可以向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及素材,時刻緊抓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動起來,鍛煉他們的思維,是教師教學的目的。幼兒時常異想天開,在家長看來可能是需要糾正的地方,但是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這種“異想天開”正是孩子天性的純真釋放。此時多媒體設備[2]就派上了用場,對幼兒的異想天開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去感知想象的力量,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知識的海洋,此時孩子們就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完善的教學資源,創造思維也可以得到提高,從而創新意識也能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二、交流互動,寓教于樂
對于老師難以言表的詞語,情景都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聲光電來展現,并且還可以帶領學生開拓新的知識課程。例如:老師帶領孩子們學習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對動物有直觀的認識,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動畫片”,使小蝌蚪的形象更加直觀生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寓教于樂不是個空頭口號,要真真切切地落實到教學活動中來。眾所周知,4歲幼兒平均注意力可集中時間只有短短12分鐘,所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是老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用興趣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無疑不失為一個良策。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當他處于一個游戲的環境中時,他的注意力是被高度集中的。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兒童成長的特點,設計課程。就目前而言游戲化的教育理念備受推崇。比如在音樂的學習中,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樂曲,讓孩子對音樂有整體的感知,并啟發孩子動起來,手舞足蹈地去表達感受,調動其多種感官;也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感受用繪畫的方式描繪出來,激發孩子們的表達欲望和參與欲望,會很大程度上點燃學生的快樂情緒[3]。游戲化學習任務,是最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且收獲頗豐。
三、身臨其境,激發興趣
教學最怕碰到的就是比較抽象的內容,老師繪聲繪色的進行描繪,幼兒可能根本就聽不明白。強有力的教學輔助設施就到了大展拳腳的時刻了。多媒體設備可以通過畫面傳遞信息,幼兒輕而易舉地就能理解,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起孩子們的各種感官,眼睛接收外界信息;肢體去傳達自己的感情信息;嘴巴去表達思想。同時最大限度的豐富其感性認識,幫助孩子們進行分析,觀察,訓練他們的理解能力,在此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形象思維和語言邏輯思維[4],挖掘幼兒的潛能,保持高漲的情緒。
興趣一直以來都被看作良師益友,對于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天性就是游戲,孩子們會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并感知外界。而多媒體設備在幼兒眼中就是一個大玩具,就像是哆啦A夢一樣,可以變換出無窮無盡的圖片,讓小動物和幼兒一起學習游戲。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四、化難為簡
數學一向被看作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以往的教學中,老師一般采用數字卡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但效果甚微。孩子們對數學也是有抵觸情緒的,遇到數學課往往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老師頭疼家長更頭疼,似乎數學就是個“老大難”。如今,多媒體時代的到來,營運而生的多媒體設備,可以使抽象難懂的數字變成一個個小精靈,來到課堂上,和學生們做游戲,把數字具體化,形象化,解決學習單調乏味的情況。孩子們對于這樣活潑生動的數字朋友沒有了以往的排斥情緒,反而樂于與它們做朋友,一起學習進步,讓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去理解,學習數學,主動探索,把課堂當作朋友,完全感受不到學習上的壓力,讓他們樂意去親近課堂,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希望看到的。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