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范文第1篇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對于我們所來說,以人為本就是要調動全所職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最大潛能,做到人盡其才。科技體制改革后,我所在職職工人數明顯減少,人員素質明顯提高,科研能力明顯提升,承擔課題數量明顯增多,因此,充分調動每個職工的積極性,使其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已成為我所能否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國家隊作用的關鍵所在。只有不斷為職工創造寬松的研究環境,做到人盡其才,才能充分發揮每個職工的最大潛能,才有可能有全所的創新發展。

      以人為本,還要培養職工的責任心和自信心,倡導積極向上、求真務實、自覺奉獻的精神。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對科技工作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科研工作也獲得了空前的支持,科研經費大幅增長,但隨之而來的是浮躁之風有所抬頭。在這種形勢下,如何保證科研質量,是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關鍵環節。培養每位職工的責任心,樹立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理念,在本職崗位上,盡自己的能力,發展中醫藥信息事業,才能保證我們所能夠承擔歷史所賦予的責任。盡管國家的經濟條件有了快速的發展,盡管中醫藥科研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我們依然面臨著眾多的困難,特別是我們所,我們要建立一個新的交叉學科,這個學科無論是在國家、醫療衛生,還是中醫藥發展中,均不是處于重要地位,因此,培養職工的自信心,倡導積極向上、求真務實、自覺奉獻的精神,無論是對學科的發展,還是對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以人為本,還要重視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在職人員的科研能力與綜合水平;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改善人才結構。由于歷史的原因,也由于學科的原因,我們所必須非常重視職工的繼續教育,乃至終身教育。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在職人員的科研能力與綜合水平,才能保證我們所不至落后于時代,保證我們所始終發揮國家隊的作用,保證我們所始終具有創新的活力,對學科和事業的發展始終具有引導作用。盡管我們所在科技體制改革后,人才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引進了一批碩士、博士研究生,也吸收了一些博士后人員,但這批新生力量還很難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學術帶頭人,因此,引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對我們的發展非常重要。要研究如何創造條件吸收引進高水平人才。

      以人為本,還要重視發揮老專家對我所學術發展的指導作用。老專家是我們所的寶貴財富,他們在我們所的發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對我們的學科和事業有著深厚的感情、豐富的經驗、智慧和知識,充分發揮老專家對我所學術發展的指導作用,是保證我們所連續發展,特別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

      以人為本,還必須關心和努力改善職工生活與工作條件,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增強全所的凝聚力。如前所述,國家的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中醫藥科研經費大幅增長,但能夠用于科研人員改善生活的經費并沒有明顯增長,因而造成了我所科研人員科研工作大幅增加,而待遇并沒有明顯提高,因此,關心和努力改善職工生活與工作條件,是保證科研人員積極性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通過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增強全所的凝聚力,也對不斷提高職工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1、全面。對我們所來說,首先就是要在事業發展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包括機制、體制、人才培養、基礎建設、經費保障等各個方面都獲得發展,其次學科涉及的各個領域,包括信息資源、數據建設與利用、情報研究、信息標準等領域都獲得發展,再次在信息所重點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獲得發展。只有全面發展,我們所才能保持創新發展的活力。

      2、協調。對我們所來說,首先就是要全面協調創新與支撐兩個體系及各研究中心的關系,凝聚全所的力量,創造團結協作、寬厚包容、和諧發展的環境。內部團結是我們所穩定發展的基礎,從歷史上看,我們所的快速發展期都是出現在全所團結的時期,而一旦團結被破壞了,全所的發展就會延緩。內部團結是我們所協調發展的基礎,而在內部團結中,領導班子的團結又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其次是要創造外部和諧的環境,我們所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兄弟院所的幫助,只有外部和諧才能保證信息所順利發展。再次,是要協調好行業領域的虛擬研究院發展,由于中醫藥信息領域中的各個單位規模相對較小,只靠一個單位很難承擔和完成大的項目,因此凝聚行業領域力量,通過虛擬研究院的形式共同承擔大項目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虛擬研究院的組成單位間沒有行政關系,只是項目和目標的聯系,因此協調就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虛擬研究院的協調發展又對中醫藥信息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范文第2篇

      【關鍵詞】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 課程體系改革 中醫類院校

      【基金項目】貴州省2010年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黔教高發【2010】242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244-02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我校四年制藥物制劑專業的主要專業課之一。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包括生物藥劑學(biopharmaceutics)和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兩部分內容。生物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研究生物藥劑學的目的是為了正確評價藥物質量,設計合理的劑型、處方及生產工藝,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使藥物發揮最佳治療作用。藥物動力學是應用動力學原理與數學方法,定量描述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機體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過程的動態變化規律,即研究藥物在機體的存在位置、數量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并提出解釋這些數據所需要的數學關系式的科學[1]。通過臨床前藥代動力學研究,分析候選化合物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可為以后的臨床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實驗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基于本校是高等中醫類本科院校,要突出中醫藥特色,結合近幾年來我校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改革實踐,本教研組總結與分析了課程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

      1.課程任務

      基于我校是高等中醫類本科院校,藥物制劑專業培養的是具備中藥學、藥劑學和藥物制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能在藥物制劑和與制劑技術相關聯的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改進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因此,本教研組確定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任務是:使學生初步了解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研究方法,為今后從事藥物質量評價、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或新藥研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2.教學內容

      我校于2008年才在本科生中開設該門課程,由于學時較少,由開設之處的54學時變成36學時,而且受總學時數的制約,尚未開設生物藥劑學實驗課。因此,本教研組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并初步編寫了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生物藥荊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大綱、實驗講義。

      2.1調整理論課內容

      專業教學內容應緊緊圍繞四年制藥學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將生物藥劑學中影響藥物吸收、分布、生物轉化與排泄因素的內容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其中口服藥物的吸收、藥物的分布重點講述;藥物動力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隔室模型、臨床給藥方案設計及藥物動力學在新藥開發中的應用,重點講述單室模型中藥動學參數的計算以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將其他內容作為自學內容或簡單介紹,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將生物藥劑學部分與藥劑學、新藥研制與進展課程緊密銜接,簡化重復部分,重點講解制劑處方設計、制備工藝優化的原則,并引用一些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內容、相關研究的最新報道,進行講解,使學生對某些中藥劑型的制備工藝、輔料選用、作用機理認識更加清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通過開放性實驗增設實驗教學,并用科研成果豐富實驗教學內容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具備合理設計制劑處方、科學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科學制訂給藥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為從事制劑研究和應用工作奠定基礎。實驗課是鞏固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教學手段。在許多大中專院校已開設,且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校受總學時數的制約,未開設生物藥劑學實驗課。對是否開設生物藥劑學實驗課,已在2007級藥物制劑專業進行問卷調查,82%的學生認為開設生物藥劑學實驗課很有必要。因此,本教研組將符合教學規律的本校教師的一些比較適合的科研成果,列入生物藥劑學與藥代動力學開放性實驗中去,在2010級藥物制劑專業進行了探索,通過開放性實驗的形式,初步建立并探索該門課程的實驗教學。如開設了芍藥甘草湯灌胃后小鼠體內芍藥苷的血藥濃度測定實驗,三中鹽酸小檗堿的溶出度測定實驗等一系列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開放性實驗。

      3.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的是填鴨式方式,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挫敗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需要在教學中積極推廣先進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啟發式、討論式、設置懸念等教學法,增強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性,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多提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針對性的去思考,同時在某些章節讓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在老師引導下開展討論,這些使學生能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1加強相關課程內容間的聯系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多學科的集合體,知識面較廣,涉及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藥荊學以及數學等部分教學內容。因此,在授課過程中,針對課程要求引導學生復習相關學科知識,對這些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加深對現學知識的理解。如在講解“口服藥物的吸收”一章中的內容“影響藥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時,引導學生復習已學過的解剖生理學與藥理學的相關內容;結合中藥藥劑學中軟膏劑與栓劑的知識,講解“非口服藥物的吸收”一章中“皮膚給藥”與“直腸給藥”的教學內容。

      3.2增加實例教學內容,充分運用觀代化教學手段

      生物藥劑學部分的基本理論知識主要以講解為主,學生感覺難度較大,難以理解。為此,應在教學中適當增加實例教學內容,如在講解藥物的體內過程及影響因素時,適當引入藥理學中所學具體藥物的體內過程與使用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如在講解體外溶出度研究時,引入研究實例三中鹽酸小檗堿體外溶出度研究等。同時下載一些相關的具有中藥特色的碩博論文,把所講理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使學生有更加直觀的印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加深記憶,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依靠老師口授以及黑板、粉筆和掛圖、幻燈等,難以使學生從不同側面和角度,真實、立體、直觀地認識藥物在體內的動態行為。而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動畫模擬現實的能力,使多媒體教學能夠把教學中的抽象概念原理、真實的實驗過程等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給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把握概念、原理的實質,從而使生物藥劑學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4.改革考核方式

      摒棄傳統的以期末考試為主要考核內容的考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歷次作業、分章小測試、課題表現等納入最終成績評定,確定學生的成績。這樣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學生系統的掌握所學知識,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改革實踐,本教研組認為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改革后比較適合中醫類院校藥物制劑專業的教學,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問題,如未開設實驗課程,僅靠開放性實驗難以滿足本門課程更深入的學習,我們需要與時俱進的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逐步建立成熟的實驗教學,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藥學人才,同時推動我校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梁文權.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范文第3篇

      [關鍵詞] 中醫藥院校;層次分析法;辦學績效;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4(b)-0167-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to evaluate the college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perfect index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level of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In this paper, firstly, it collects the views of 10 experts of university of TCM by questionnaire, after three rounds of consultation, design the schoo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mat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econdly, after two rounds of modification, it collects the data of judgment matrix of 17 experts by questionnaire and get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atrix data obtained in each index system; thirdly, it writes a solver (m function) used for integrating judgment matrix of all experts to get best weight by matlab, and input the matrix data of all experts into the matlab according to a corresponding format. Results Matlab program was run to obtain the index system weighting coefficients, weight of five first stage indicators: management ability and level was 0.1932, development capacity was 0.2030, talent development was 0.2078,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0.1981,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s 0.1978. Conclusion Various indicators in the index system are complementary. In those five first stage indicators, management ability and leve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llowed by development capacity, talent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University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邁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已有時日,規模擴張與質量提升的矛盾日益突出。伴隨著對辦學質量的持續關注,辦學效益問題也成為政府、教育界和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焦點。如何用有限的辦學資源辦出水平、辦出特色是各高校在不斷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題。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二級學院成為辦學主體。高校二級學院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是一所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直接體現。因此,對二級學院進行績效考評,判斷其辦學的效益與水平,不僅可以幫助各學院改進、優化辦學工作,幫助學校發現二級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還可以檢測學校的資源配置合理性,推進學校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效益和治理水平。要發揮績效管理的工具作用,首要的是出臺科學的考評指標體系。校內辦學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在各院校不斷的實踐中日趨成熟,但仍需要一定的理論研究以進一步增強其科學性。本文以地方中醫藥院校辦學實際為基礎,構建有特色、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校內辦學績效考評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確定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系數,供同類院校借鑒參考,務實推進中醫藥高等院校辦學效益提升。

      1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課題組用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采用背對背的問卷方式征詢中醫藥院校10位專家小組成員的意見,經過三輪征詢,使專家小組的意見趨于集中,最后設計出符合中醫藥院校特色的辦學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指標體系見表1。

      2 采用AHP確定指標體系權重

      本研究采用AHP來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AHP是由美國的運籌學家Saaty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為了把復雜的決策系統層次化,是一種將決策過程的定性與定量因素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通過建立正互反矩陣、計算,得到因素之間重要性大小的權重,據以支撐決策,具體步驟如下:

      2.1 判斷矩陣的構建

      設有n個因素α1,α2,……,αn,對目標層有影響,要比較它們對上一層某一準則或者目標的影響程度,確定在該層中相對于某一指標所占的比重,既是把n個因素對上層次某一目標的影響程度排序。

      AHP中,未知的是整個指標體系的綜合權重,但是兩兩因素的比較確是可以已知的,這是AHP的中心思想。通常比較時取1~9尺度(表2),用αij表示第i個因素相對于第j個因素的比較結果,則有:

      A稱為判斷矩陣,表示評價指標,α表示評價元指標,αij即表格中的數值表示αi與αj相比對于上一層指標的重要程度。本文需要構建的判斷矩陣有24個。

      2.2 數據收集

      使用“地方中醫藥本科院校校內辦學績效考評體系”指標相對權重專家調查問卷,經過兩輪修改,共收集17位專家的判斷矩陣,得到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矩陣數據,其中某位專家的判斷矩陣原始數據如下:一級指標間的相對權重判斷見表3,二級指標的相對權重判斷見表4~5,三級指標的相對權重判斷見表6~7。

      2.3 數據處理與相對權重求解

      本文采用matlab軟件處理數據,matlab用于算法開發、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以及數值計算的高級技術計算語言和交互式環境。它將數值分析、矩陣計算、科學數據可視化以及非線性動態系統的建模和仿真等諸多強大功能集成在一個易于使用的視窗環境中,為科學研究、工程設計以及必須進行有效數值計算的眾多科學領域提供了一種全面的解決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傳統非交互式程序設計語言(如C、Fortran)的編輯模式。

      使用matlab編寫一段求解程序(m函數),用于整合所有專家判斷矩陣得到最優權重,將所有專家判斷矩陣按照相應格式錄入,運行程序得到最終結果,見表8。

      3 討論

      以上計算結果,5個一級指標中,人才培養的權重最高,為0.2078,之后依次為發展能力、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播、管理能力與水平,這與地方中醫藥院校辦學實際相符。

      首先,人才培養始終是大學的核心職能。地方中醫藥院校應牢牢抓住人才培養這一主線進行不懈的探索與實踐,不斷豐富人才培養內涵。在該一級指標下,培養質量、育人環境建設以及教育理念權重相對較高。這說明:質量始終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要面向學生成長和社會發展需求,緊扣在校生質量、學生滿意度、畢業生成就和用人單位滿意度等關鍵環節。而育人環境建設是高校的重要軟實力。中醫藥院校更應營造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育人環境,提高育人實效。同時教育理念更新是堅持辦學正確方向的重要保證。中醫藥人才培養有其特殊規律,需要與時俱進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其次,發展能力與科學研究指標權重居于第二層級。在高校辦學歷程中,各二級學院的發展能力,即師資隊伍、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是大學發揮職能的基礎,是辦學的基石,是內涵發展的動力所在。只有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發揮重點學科與學位點建設、重點專業與特色專業建設的引領作用,才能提升高校綜合競爭力。科學研究是大學強校之本,是培養優秀人才、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學科、學位點、專業建設的重要手段,是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傳播傳承文化的重要方法,決定了其在高校辦學績效中必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醫藥是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目前不少省份已先后將發展中醫藥作為強省之策。地方中醫藥高等院校必須密切服務區域發展戰略,各二級學院作為基層辦學主體,要在完善科研機制、搭建一流的科研平臺、爭取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集中力量,重點突破。

      最后,管理能力與水平、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播兩個一級指標雖然權重靠后,但不可否認的是指標體系中各指標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缺一不可的。一所大學整體的管理能力與水平是整個學校辦學的保障,不斷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各二級學院持續發展的前提。同時二級學院應鼓勵師生“走出”校園,積極開展校企、校院合作交流,促進政、產、學、研融合,充分發揮學校對社會的技術與智力支持;積極推動中醫藥教育國際化,開展各種形式的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支持教師出國學習和交流,擴大雙語教師隊伍。

      科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幫助學校更清醒地自我認知、自我評估和自我修正,不斷提高辦學效益,提升辦學水平和治理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和貢獻力。

      [參考文獻]

      [1] 宋健.高校辦學績效的構成及評價[J].當代教育理論于實踐,2014,6(5):31-33.

      [2] 林春樹.高校院(系)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與要素績效投入模式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5(8):61-64.

      [3] 曲濤.“211工程”高校本科教育績效實證分析[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5,31(4):45-56.

      [4] 蘇偉洲,張勇,姚亞平,等.基于DEA的高校二級學院辦學績效評價研究[J].價值工程,2015(19):159-162.

      [5] 朱善國,楊昕,劉風玲.中美高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比較分析[J].人力資源,2013(8):106-108.

      [6] 謝梅,李強.教育部直屬高校績效評價研究--基于產出滯后效應的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5(5):46-54.

      [7] 姜彤彤,武德昆.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績效評價方法及實證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39-42.

      [8] 黃丹鳳,楊瓊.英國高校內部績效管理模式探析[J].復旦教育論壇,2015,13(2):87-93.

      [9] 趙銀善,董海茵,馬國泰.基于層次分析的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分析[J].職業教育,2015(9):8-11.

      [10] 岳輝.高校學科建設績效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5(26):37-38.

      [11] 李詩琪.高校科研項目績效評價模型及應用--基于平衡計分卡原理和層次分析法[J].教育學術月刊,2015(10):47-52.

      [12] 李宣海,薛明揚,王奇,等.上海高校分類績效評估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發展研究,2011(17):1-5.

      [13] 呂世彥,郭德紅.大學二級學院辦學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7):60-63.

      [14] 王平心,殷俊明.高等院校內部績效評價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5] 張南星.高等學校績效評價報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16] 樊秀娣.校內院系辦學績效評估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學術版,2007(Z1):55-59.

      [17] 章大為.地方應用型高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2.

      [18] 余進,陳維進,王弘,等.層次分析法在確定評估體系指標權重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12):44-47.

      [19] 金志龍,李端妹,金瑩,等.地方科研機構績效考核指標及其權重計算――基于專家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的對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03-105.

      [20] 王鵬,彭元偉,全美杰,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和諧校園評價指標權重確定[J].科技教育創新,2010(14):244-247.

      [21] 章滌凡,段萬春.基于審美教育理念的中醫創新人才素質指標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10,8(4):108-113.

      [22] 杜元偉,石方園,楊娜.基于證據理論/層次分析法的貝葉斯網絡建模方法[J].計算機應用,2015,35(1):140-151.

      中醫藥科研課題研究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中藥制劑學 教學改革 理論與實驗教學

      中藥制劑學是研究中藥制劑傳統理論、制劑工藝技術、制劑的機理、中藥質量標準的發展方向的學科,同時是一門極具發展前景的中藥學類的應用專業重點學科[1]。本課程要求中藥學學生必須掌握中藥制劑學的基本理論和相關中藥制劑學的基本技能,同時熟悉并了解中藥制劑學在中醫藥領域的重要性,中藥制劑學的研究進展,在推動中藥與世界接軌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外,中藥制劑學的實驗課要求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必須掌握本門課題最基本的中藥制劑工藝、中藥質量標準的檢驗方法,進而明確中藥制劑目的。為實現上述目標,培養學生學習中藥藥劑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筆者進行了一系列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改革。在理論教學改革中,目的是強化教學效果,使學生充分掌握中藥制劑基本理論、中藥制劑工藝和各類制劑作用等內容。在教學方式上,采取系統授課、啟發及討論式等形式教學交替的模式,綜合運用教學過程中的現代教育先進技術手段,如多媒體課件、錄像等,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總之,通過中藥制劑學的教學及實驗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理論教學改革內容

      1.1傳統制劑方法與現代制劑工藝的比較

      中藥制劑是我國的一門傳統的中藥制藥技術,是中華民族用藥經驗和理論幾千年的總結。由于中藥的種類繁雜及歷史條件的限制,全國各地制劑方法千差萬別,因此中藥制劑工藝難以適應現在GMP的生產及要求,研究中藥制劑技術、改進制劑工藝是中藥工作者的當務之急。基于這一原因,我們在中藥制劑學授課內容上加強了傳統制劑方法與現代中藥制劑工藝對比教學研究,如牛黃解毒丸,傳統的制作時間需5~7天,費時費工;現代制劑新工藝改為牛黃解毒片直接用粉末,壓片,制成制劑,只需2―3天,大大節省了制劑時間,而改進后的制劑品各項指標基本與原工藝制劑品一致 [2]。為了鼓勵中藥專業學生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借鑒新的科技成果并應用于中藥制劑學,我們自編了《中藥制劑學實驗教學教材》,使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藥制劑原理及現代中藥制劑工藝研究的新成果及新進展,在闡明制劑原理的基礎上,以中藥制劑必然向制劑工藝的自動化、機械化等方向發展,使我國傳統中藥最大限度地利用藥材而充分發揮藥效及療效。

      1.2加強中藥制劑原理的講授

      由于中藥制劑學原理的研究是中藥制劑學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如果中藥制劑原理講清楚,那么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中藥制劑學的理論教學中,應重點講授中藥制劑的科學依據和各類藥材之間的作用,探討在一定工藝條件下,中藥在制劑過程中產生的相互作用及產生的物理或化學變化,以及因這些變化而產生的藥理作用的改變及這些改變所產生的臨床意義。通過這種原理的講解,可引導學生結合中藥分析及中藥化學等相關知識,加深對本門課程的理解。

      1.3重視與中藥制劑學交叉學科的發展及應用

      中藥制劑學與中藥學、方劑學、中藥分析學、中藥化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如與中藥炮制也密切相關,如中藥大黃的酒制,延胡索醋制,以及有毒藥理如川烏的水解炮制方法,以上目的或改變藥物的作用或減少藥物的毒性。再如中藥制劑分析課程的中藥制劑標準制定可應用到中藥制劑學課程的中藥質量研究內容,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在以上方面的教學改革中,筆者充分利用本校在中藥分析、中藥化學等優勢,結合現代研究的成果,將其應用到中藥制劑教學及實驗中,如采用增加各種輔料解決中藥易霉變及中藥各種成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改變中藥劑型增加中藥生物利用度,等等。在課堂講授中,不斷汲取這些相關學科的精華,引入中藥制劑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充分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技術,深入研究中藥制劑機理,為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研究和將來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中藥制劑學與中藥專業多門課程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不但中藥制劑課程與其他課程密切合作,而且筆者與相關專業實驗人員也進行合作研究,為中藥制劑劑理論及實驗教學的改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中藥制劑理論教學改革

      1.2.1多媒體與教學錄像相結合

      在中藥制劑教學手段上,通過制作能夠客觀反映中藥制劑學特點的多媒體課件及教學錄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如在中藥制劑學課程進行到“各論”部分時,應用中藥傳統制劑方法的教學錄像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本門課題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加深對中藥制劑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中藥制劑各種劑型的基本操作技能各實驗水平。同時,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消除了課堂單調的講授方式,顯著提高了學生學習中藥制劑專業課題的興趣。

      1.2.2中藥制劑理論及實驗教學課題教學方式

      由于互動式教學是以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因此利用互動式教學方法,能夠不斷提高中藥制劑學的教學質量。在這種方式教學中,作為主體作用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怎么學,在課堂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如學習“中藥各類劑型”一章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出,如何從哪幾個方面把握各種劑型的制法及原理,使學生根據已學過的知識,歸納總結,積極發言,并對沒有理解的相關問題,積極發言提問,調動課堂上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做到教學相長。學生的一些發言,使教師有所啟發,反過來提升教學水平并促進教學。中藥制劑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合理的實驗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繼承傳統中藥制劑技術,而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藥制劑的理論知識和相關內涵。為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適應將來從事中藥制劑的科研、教學及生產等工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發揮導向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科研課題,定期開展課題研究討論,組織中藥制劑專業技術學習。例如,目前在中藥制劑科學研究中,部分學生參加了筆者指導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在參加該項目的科研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了中藥制劑的科學內涵,并顯著提高了大學生對中藥制劑學的學習興趣。在開展課題研究討論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了中藥丸劑、中藥散劑、片劑等幾個劑型進行詳細研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中藥制劑實驗教學內容

      中藥制劑實驗教學內容有傳統的制劑方法實驗,又有將現代的新劑型實驗,旨在通過以上實驗,使學生更深刻理解中藥制劑的內涵。根據學校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筆者自編了《中藥制劑學實驗講義》,對實驗內容進行了改進,如在傳統實驗中,引入了傳統與現代制劑劑型前后化學成分及含量的對比實驗內容。

      2.2中藥制劑實驗教學設備

      為了使學生直觀了解中藥制劑新設備、新工藝,筆者在實驗課程中增設了遠紅外干燥設備及自動中藥壓片機等,通過參觀、操作及現場講解的方式,使學生直觀地了解遠紅外干燥設備的原理和優勢、工作特點,加深了對新型制劑設備與新的制劑方法的理解。調查表明,學生對這些中藥制劑新設備、新工藝有很濃厚的興趣,對中藥制劑的現狀及發展前景有了新的認識。

      2.3中藥制劑理論及實驗教學考核辦法

      目前實驗教學內容中增設了綜合設計實驗,目的是提高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并獨立進行操作。綜合設計性實驗只給出實驗題目,內容包括查閱文獻,實驗步驟設計,實驗結束后以論文的形式提交實驗報告,以上可反映學生真實的實驗結果。在中藥制劑理論教學上,要求學生自己制作PPT,課堂上學生講述自己的設計思維及實驗方法,其他同學提出相關問題,并由教師按照設計思維、講述水平、回答問題情況等進行點評,并給出成績。

      中藥制劑學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在我國中醫藥學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藥學專業及骨干課程。為了使中藥學專業學生更好地繼承、發揚這門專業學科理論及實驗基本知識,筆者結合本校優勢和特色,在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學生對中藥制劑學這門學科的理論及實驗學習興趣。近年來本校的中藥制劑學科已一改過去單一傳統制劑的教學、科研模式,充實、更新教學內容,在繼承傳統制劑方法的同時,更加重視傳統制劑理論和現代制劑研究的新成果,重視現代制劑工藝的發展,使教學內容與現代生產緊密聯系,相互促進,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設計及綜合分析能力。當然,在今后的中藥制劑學教學及實驗工作中,還需要不斷總結,力爭盡可能使學生掌握更多中藥制劑學知識和實驗技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科研及工作的需要。

      參考文獻: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