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科普宣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重大活動中,奉賢區金匯鎮泰綠社區真正做到科普宣傳全民參與,在社區中積極營造科普氛圍。在社區中積極營造學習科學、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氛圍,對提高社區居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推進社區的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金匯鎮泰綠社區居委結合實際情況,立足社區資源優勢,開拓創新,現初步形成了社區科普宣傳教育模式。
教育宣傳科普委員會
居委每季度定期舉辦科普知識、健康知識、計生政策、法律法規等講座。發放優生優育、預防傳染病、消防安全等科普資料。通過科普畫廊、宣傳欄及分發宣傳資料等方式,普及國家法律法規知識,并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及講座,提高居民的科普意識和科學素質。在“健康長廊”上定期更換應季養生知識,定期舉辦健康科普知識講座,普及科學健康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利用寒暑假做好青少年群體的科普教育工作。每年的寒暑假里,集中組織青少年開展手工小工藝品制作、小故事演講比賽、傳唱經典紅色歌曲等活動。通過系列活動,既豐富了寒暑期生活,又提高了科學文化素養,樹立了“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愛科學”的觀念意識。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社區科普教育活動,通過鄰里互助、“一助一”幫困、道德評議等,培養青少年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寒暑假聘請專家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使學生在一個科普氛圍濃厚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綠色環保科普宣傳委員會
由居委會帶頭,小區居民自發成立綠色環保科普宣傳委員會。結合每年的科技節、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主題活動,舉辦科普知識畫板展覽、科普講座和培訓,編輯并發放自制科普宣傳資料。環境保潔隊組織小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環保科普活動,對破壞環境者進行勸阻,鼓勵居民積極舉報環境違紀行為。護花使者隊利用寒暑假及雙休日組織小區里的學生、黨員及科普志愿者開展“撿垃圾,創清潔家園”活動,消滅了小區里的衛生死角,美化了環境。文明環保宣傳組組織居民開展環保知識宣傳活動,利用小區宣傳欄張貼環保小知識并定期更換,做到小區居民家喻戶曉。
平安家園科普宣傳委員會
平安家園科普宣傳委員會定期對小區和樓道進行巡邏,對轄區內的消防設備進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小區平安。每年舉辦一次消防安全演練,讓小區居民熟練掌握緊急逃生技巧。夕陽紅義務巡防隊由小區的退休職工組成,在科普志愿者的帶領下,在樓道及小區重點區域開展錯時巡邏,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發現可疑人員撥打小區民警電話,從而有效地保障了小區的一方平安。防火墻保衛隊由50名消防志愿者組成,深入每個小區檢查消防設施,火災隱患等,為小區居民的消防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火墻”。
文藝健身科普宣傳委員會
文藝健身科普宣傳委員會由三個文體團隊組成。鷺飛藝術團、晚霞文藝沙龍合唱隊及腰鼓隊。他們自編自演各類科普宣傳節目,表演形式有滬劇、相聲、小品、上海說唱及舞蹈等等,深受小區居民的喜愛。
幸福人生科普宣傳委員會
按照《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題工作方案〉的通知》(省全科組辦函〔200〕5號)要求,結合我市當前大力開展的“創衛”活動,為做好全市的“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題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推動各縣區和各部門將主題內容貫穿到所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中,組織編寫節能、環保、安全、健康方面的科普宣講材料,出版科普小冊子、掛圖等。征集主題詞,廣而發之、廣而告之。廣泛開展面向公眾的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使主題深入人心,使科普活動更加富有成效。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針對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四類重點人群的特點和需求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宣傳
1.開展“節水在我身邊——20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在“全國科普日”期間公布調查結果(市教育局、市文明辦、市廣電局、團市委、市科協等)。
2.組織科技專家(特別是離退休科技工作者)進學校開展“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傳播行動”(市科協、市教育局等)。
3.開展安全知識宣傳和體驗活動(市教育局、團市委、市科協等)。
4.圍繞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倡導綠色理念、建設綠色家園、培養綠色隊伍,動員更多的青少年和社會公眾普遍參與。(市農委、團市委等)。
5.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和心理咨詢、心理指導等各種教育活動(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廣電局、團市委、市科協等)。
6.開展青年文明號節約示范行動和青年節約示范崗創建活動,把節能降耗納入青年崗位能手、青年創新創效等活動的考核中(市教育局、市廣電局、團市委、市科協等)。
7.開展綠色家庭、“巾幗文明崗”等創建活動;在“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等活動中,向廣大家長和未成年人宣傳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知識;將節能作為評選“五好文明家庭”、“巾幗建功”標兵的條件(市婦聯等)。
8.面向農村居民開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教育活動和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等活動(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農委、市廣電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等)。
9.在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啟動一周年之際,舉辦“農產品安全”群眾性科普活動(市農委、市科協等)。
10.在“國家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中實施“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結合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契機,利用部分高校暑期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動員號召大學生作為志愿者到我市各地農村開展環保科普活動。聯合環保部門開展農村環保科普活動,宣傳農村環保科普知識,編制系列環保科普宣傳品(市教育局、團市委、市環保局等)。
11.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深入到企業、廠礦、社區、學校、農村中,向企業、職工、群眾、學生、農民宣傳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市科協等)。
12.在職業標準、職業培訓教材和職業技能鑒定內容中,強化安全生產規程與防護技術以及節約能源的內容(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等)。
13.在企業廣泛開展安全培訓、教育和宣傳。加強安全生產學科教育,倡導和推動職業教育院校和企業培訓中心建立以安全生產為主題的科學素質主題教室或主題角。開發和指定一批教材和宣傳冊。開展知識宣講、技能競賽、櫥窗陳列等活動。在各類培訓機構和生產現場的顯著位置,張貼有關安全生產的宣傳畫和重要規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等)。
14.開展以節能降耗為主題的青工技能月活動,舉辦青工職業技能大賽,推出和表彰一批技能精湛、節能成效顯著的青年職工典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團市委等)。
15.面向社區居民開展節約能源、 環境保護、安全健康等知識普及宣傳活動。開展“科教進社區”和“科技促健康興社區行動”,通過“健康科普講堂”、“知名專家進社區談醫說病”、“健康知識書架”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識。開展“節能環保和諧社區”和“安全健康和諧社區”活動(市委宣傳部、市科協等)。
16.在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培訓中,將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重要內容(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等)。
(二)發揮大眾傳媒和各類科普設施等作用,面向公眾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
17.在“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通過展覽、報告會、專家咨詢、科普活動等多種形式,宣傳“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題(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科協等)。
18.在報紙、期刊、網絡等各類媒體上開展主題宣傳語和動漫作品的征集、評選和展示活動(市全民科學素質綱要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19.指導督促全市主要新聞媒體和重點網站,圍繞主題辦好科技專題、專欄、專版和專門頻道;結合“科技周活動”“全國科普日”等重點活動和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對主題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進行多方面的報道(市委宣傳部、市廣電局、市科協等)。
20.繼續組織“建設節約型社會”科普展覽,利用科普大篷車在9月集中開展“科普大篷車節能環保、安全健康”聯合宣傳行動(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等)。
(三)組織開展主題科普資源的開發、共享和服務
21.結合部門和行業特點,圍繞綱要工作主題開發圖書、掛圖、音像制品、展覽、科技館展品(含科普大篷車車載展品)、科普活動資源包等各類科普資源(市科協等)。
三、重點工作進度安排
為了使主題工作貫穿全年,擬在每季度確定幾項影響面大的重點工作,逐步把實施工作引向深入。
二季度:1.主題宣傳語、動漫作品的征集活動(5月)
2.科技周活動(5月)
3.“節水在我身邊——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5-9月)
三季度:1.“農產品安全”群眾性科普活動(7月)
2.“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
3.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
四季度:1.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2.“科教進社區”活動和“科技促健康興社區行動”。
3.科普之冬活動。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條件
1.各成員單位要按照任務分工,將主題工作納入本部門的工作計劃,并結合實際將主題貫穿各項工作任務中,落實相應的工作經費。要動員本系統力量圍繞工作主題開展相關工作。
2.各成員單位要充分利用所屬媒體和大眾傳媒加強對主題工作的宣傳。
3.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年度優秀重點主題活動和科普資源進行評選表彰。
4.請各成員單位、各縣區政府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本部門工作方案,并將工作方案于200年7月20日前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科學技術協會)。同時,及時將此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各階段總結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聯系人:聯系電話:
2012山東省即墨市科普活動圍繞“便民、利民、益民”這一中心,積極開展科普惠民、文化益民、健康科普行等活動,把“低碳、文化、健康”融入其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科普活動,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加速全社會科技進步,“低碳、文化、健康”成為了2012即墨市科普活動新名片。
名片一:低碳。今年以來,即墨市在開展各項科普活動中,堅持“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這一理念。在城區通過廣場大型低碳科普宣傳、生態科普展、專題科普講座等形式深入社區開展活動,向廣大市民宣傳節約資源能源、倡導低碳生活,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以構建和諧創新型城市。同時積極將低碳、生態的相關科普活動向廣大鄉村延伸,結合全市的產業特點,將推廣秸稈反應堆、發酵床養殖、沼氣池建設、生物、物理殺蟲等低碳環保新技術作為科技下鄉的重點,并從中篩選出19項專題,采取專家講座、專題報告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廣大農村開展科普大集、送科技下鄉等活動,引導農民更新觀念,做到學科學,用科學,增強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截至目前,共組織大型科普宣傳活動2場,參加人數6000余人,發放各類材料11000余份;舉辦科技培訓16次,趕科普大集1次,培訓農民7100多人次,發放各類科普宣傳資料6900余份,種、養殖等方面的科技書籍2700多冊,開展社區科普活動9次,受益居民達2300余人次。
名片二:文化。2012年即墨市科協結合即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興市”戰略,圍繞文化這一主題開展科普活動,借助“和諧即墨”歡樂廣場周周演和全民讀書月活動這一在即墨市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品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形成了“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節日有慶典、人人都參與”的局面。 “和諧即墨”歡樂廣場周周演從4月28日持續到10月14日,參加單位30個,演出場次達40場。全民讀書月活動以“愛讀書、愛生活、愛即墨”為主題,深入開展優秀書目推薦、主題征文、惠民書展、講座研討等系列活動,組織“書香社區、書香新農村、書香家庭、書香企業”等系列評選活動,積極推進“書香即墨”和“人文即墨”建設。通過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全民讀書活動擴大科普工作影響力和號召力,進一步提升廣大市民的科普素養。
名片三:健康。2012即墨市科普活動把養成科學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作為科普惠及民生工作的重點,打好健康牌,整合醫療、衛生等社會資源,發揮各自網絡和技術優勢,積極實施即墨健康科普行活動,推進醫學科普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學校的“四進”活動,使即墨健康科普行惠及更多城鄉的不同群體。篩選出中老人生活保健、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知識、女性職業病的防治等12個專題,通過在鄉村、社區、學校、企業針對特定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醫學科普活動,實施科普惠農、科普益民工程,提升全社會的健康意識。采用健康義診與專題培訓相結合,從預防環節入手培養廣大市民的健康意識,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生活品質。截至目前,已在32個村莊、25個社區、6所學校、13家企業舉辦醫學科普活動76場次,受益人數已達15000余名。
山東省科協供稿
為貫徹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協《關于舉辦科技活動周的通知》精神,積極實踐學習科學發展觀,推動科技支撐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集中展示科普能力和動員全社會參與科普活動,由縣委宣傳部、科技局、科協、廣電局、農業局、糧食局、林業局、畜牧局、衛生局、地震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個部門,于5月15日至5月21日聯合組織開展了科技活動周宣傳活動。
一、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
整合科學技術宣傳資源,創新宣傳方式,建立良好的宣傳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普宣傳的作用,由科技局牽頭,聯合11個涉科部門,在縣城黃金地段“金三角”,開展了以“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重突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這一主線,針對當前社會熱點和群眾的實際需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重點做好科技服務經濟發展、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科技惠及民生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宣傳活動。在宣傳活動中,共向廣大群眾發放宣傳了《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真假商標識別知識》、《如何預防瘧疾》、《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果樹抗旱技術措施》、《桑園抗旱技術》、《縣肉凍精改良技術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森林植物檢疫》等相關科學技術資料和書籍43種3000多份。在科技活動周宣傳活動中,各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圍繞大力普及科學技術這一共同目標,齊心協力做好各項工作,大大提高了科普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二!、與鄉鎮聯合開展科技活動周
于5月20日,縣科技局、科協組織農業局、畜牧局、林業局、地震局等部門深入民樂鎮,利用農村趕集天人口集中的機會,與民樂鎮黨委、政府聯合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由于科普資料的內容貼切百性生活,廣大群眾都爭先獲取。在民樂鎮的整個科普宣傳活動中,共發放科學種植、養殖技術、科學預防傳染性疾病、林業、環境保護、計劃生育、氣象科普知識、防震避震知識及識產權相關知識等各種科技宣傳資料45種多份,接待咨詢人員200多人次,受益群眾多人次。
三、協助鄉鎮開展科技活動周
為幫助各鄉鎮開展好科技活動周,縣科技局、科協向每個鄉鎮發送了宣傳資料50份,科普掛圖20張。充分發揮鄉鎮科技助理員作用,因地制宜極積開展科普宣傳。各鄉鎮科技助理員在資金少事情多的情況下,利用黑板報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方法。在科技活動周期間,各鄉鎮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宣傳活動。全縣各鄉鎮共出黑板報10期,張貼科技報、科普圖畫200多張。
縣科技活動周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以“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重突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這一主線,重點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為核心,以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科技惠及民生、社會廣泛參與等為內容。由科技局牽頭,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成功開展了各項豐富多彩、極具時代特色的科普宣傳活動。在全縣整個科技活動周期間,通過深入扎實的科普活動,廣泛宣傳了黨和國家的科技方針、政策,把各種實用科技知識及時送到了老百姓手中。活動傳授了公共衛生知識;防震防災知識;各種致富、增收知識和就業技能,倡導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共發放科技資料和書籍45種5000多份,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使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良好風尚,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廣泛受到農民群眾的好評,營造了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完善陣地建設,夯實服務基礎
區科協在明珠社區、荷花園社區、果園社區、小蚌埠社區建立了科普e站,改造整合原有的硬件和配套設施,在科普活動站和政務服務中心建立了e站,于2017年9月對外開放并投入使用。科普中國e站內容免費為社區居民提供家庭生活指導、電子閱讀、健康咨詢、法律維權等便民服務,居民們擁有了一處集休閑、娛樂、健身、宣傳、教育為一體的活動空間,孩子們放學后能在這里接受輔導、盡享童趣;老人們有了更多健身休閑的室內場所。
二、開展科普活動,提升科學文化素質
科普中國社區e站是面向城鎮居民,多次開展健康教育、科學生活、創新創業、科普文化活動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區科普服務的新陣地。四個社區平均日在線時長為4小時,科普中國e站通過主動獲取、定制推送、精準推送等方式,實現科普中國信息落地應用。科普中國社區e站的建設與使用有利于動員淮上區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科普信息化建設,不斷創新手段和方法,著力提升社區科普服務能力,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強化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e站在建立開始,適時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服務活動和健康知識講座、培訓,普及人們科學文化素養,及時了解居民所需要的服務。強化信息咨詢服務,在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中老年人電腦信息知識普及,現在的中老年人對電腦、網絡、咨詢都有強烈的需求,由于子女工作忙等無法得到有效幫助,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隊伍可通過電腦信息普及課堂對他們進行一對一培訓,給予他們最貼心的服務。還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調動居民參與社區E站建設,為科普中國E站建言獻策,科普屏媒等信息載體可以隨時、更新便民信息,更好的服務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