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外貿英語常用詞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函電;英語詞匯;誤譯;分析
中國自加入WTO后,各種各樣的外事活動大量增加,尤其是對外貿易尤顯突出,而《外貿函電》課程教學內容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主線構建,涵蓋建立業務關系、詢價、報盤、還盤、訂貨、支付、包裝、裝運、保險、索賠等磋商環節,函電的作用主要是在各個環節中起交流和記載得作用,因此對函電句子的理解是交流的前提,才能獲取信息,其本質在于準確傳達信息,因此詞匯理解準確與否,對我國商務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外貿函電教學中發現,外貿英語中有一些使用十分頻繁的英語詞匯很容易被錯誤理解,原因是外貿函電英語中相同的單詞在不同情況下具有不同的含義、形近詞辨別不清、外貿知識缺乏等。
1 語法知識的缺乏引起的誤譯
All of the trade issues were not settled under the WTO frame-work.
這句話很容易被理解成“所有的問題都沒有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得到解決”(None of the trade issues were settled under the WTO framework.)。其實這是一個部分否定的結構,含義是“并非所有的問題都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獲得解決”。
In office, figures, lists and information are compiled which tell the managers or heads of the business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ir shops or factories.原譯:在辦公室里,各種數據、表格和信息被編制出來;它們告訴經理或主管人員他們的商店或工廠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
由于譯者并未透徹理解原文中的定語從句所具有的目的狀語的內涵,所以只能按照字面直接翻譯。
改譯:在辦公室里,工作人員將各種數據、表格和信息加以匯編,以便讓經理或主管人員了解他們的商店或工廠目前正在發生的情況。
雖然商務英語翻譯不同于文藝作品的翻譯,一般不講求文采、韻味、修辭等,而要求把“準確嚴謹”的原則置于首位,但是,必要的、扎實的語言功底仍是不可或缺的。
2 國際貿易知識的匱乏造成的誤譯
If a particular cargo Is partially damaged, the damage is called particular average.
Industrial averages were up.
譯文:
如果某批貨是部分受損,我們稱之為“單獨海損”。
工業股票的平均價格在上漲。
兩個“average”因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因而含義也截然不同。第一個為保險業用語,意為“海損費用”。倘若對相關專業知識不熟悉,很容易造成誤譯;第二個為股票用語,意為“(若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
We enclose our Shipping Instructions Form and shall be glad if you will fill this in and return it to us, together with a copy of the in-voice for Customs Clearance abroad.原譯:隨函附寄裝船指示單,請填妥后寄回。并附發票一份,供國外結算用。
Clearance意為清算或結關,customs意為海關,customs clearance這一短語的意思為結算或清關。日常生活中的“報關員”即為Customs Clearance Agent。
改譯:隨函附寄裝船指示單,請填妥后寄回。并附發票一份,供國外通關用。
3 商務語境失位造成的誤譯
In the event the Buyer does not furnish the seller with shipping instructions on or before August 17, 1987, the Seller may at his op-tion cancel this contract and demand the Buyer to pay any damages he has sustained on account of such failure of the Buyer to give such mstruotions.原譯:如買方在1987年8月17日或在此之前未向賣方發出裝運通知,則賣方可自行決定取消本合同,并要求買方賠償因未發出裝運通知而使其蒙受的一切損失。
按照國際貿易慣例,在該商務語境下,on or before August 17,1987這一精確的時間表達應理解為“在該日期之前(含該日)”,可譯為“在1987年8月17日之前”。原澤者未能理解這一點,逐出現了“在1987年8月17日或在此之前”這種不符合商務文體規范的表達。再如:The seller shall deliver the goods to the buyer within 30 days on or/and after June 15,2008。[賣方須在2008年6月15日后30天交貨。(6月15日起算的30天內)]
4 一詞多義造成的誤譯
We hereby agree with the drawers, endorsers and bona - fide holders of drafts drawn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erms of credit that such drafts shall be duly accepted on presentation and paid at matu-rity.
誤:本銀行向出票人、背書人及正當持票人表示同意,凡依本信用證所列條款開具的匯票,向本銀行提示時即予以接受并于成熟之日支付票款。
正:本銀行向出票人、背書人及正當持票人表示同意,凡依本信用證所列條款開具的匯票,向本銀行提示時即予以承兌并于到期時支付票款。
此句中的accept和maturity都是我們熟悉的詞匯,其常用意義分別為“接受”和“成熟”,而在此處accept意為“承兌,即遠期匯票的付款人接受匯票,正式確認如期支付匯票金額的責任”;maturity意為“(票據的)到期”。這兩個錯誤顯然是由于忽略了這兩個詞在外貿英語中的特別意義所致。
英漢兩種語言都有一次多義之現象,因此,在英譯漢中如何分析把握原語中的多義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具體含義,準確無誤地使之在目的語中再現,是翻譯的關鍵問題之一。英語有傾向于借助常用詞表達各自的學科和專業概念,商務英語亦不例外。許多常用的英語詞匯在外貿英語中既有普通含義,又有新的含義,有的成為專業詞匯。如果我們忽略這些詞匯的特殊意義而去想當然地按照常用意義去理解,就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理解錯誤
5 名詞復數的變義導致的誤譯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ying and selling process
For accounting and other purposes, the above mentioned cur-rent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re those actually show in the Balance Sheet as per incorporation date
以上兩例中futures和liabilities的意義分別為“期貨”和“負債”,于各自的單數形式的抽象意義“未來”和“責任”相差甚遠。
在外貿英語中,有些名詞在從單數構成復數時詞義發生了變化。有些名詞的單、復數意義截然不同,復數意義并非單數意義的擴展或引申,也非聯想意義。處理這類詞的翻譯時需要格外小心,認真辨析,不能簡單當作復數概念看待,不然的話,譯文也容易出現錯誤。
6 慣用法和搭配引起的誤譯
The exporter has drawn a draft on the importer for USD5,800 with relevant shipping documents attached.
此句中draw a draft是“開立一張匯票”的意思,而不能理解為“提取一張匯票”。
因此熟悉和掌握英語的慣用法和搭配會對翻譯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錯誤,避免直譯或不合習慣的推理,從而提高翻譯的質量。
7 近似詞造成的誤譯
Thanks to your cooperation, we have successfully concluded a number of deals.
近年來,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中最顯眼的“亮點”,各地區各部門對外經濟貿易業務往來日益頻繁,而且隨著外貿體制改革的深入,將會有更多的部門與企業走上世界,直接參與對外貿易,這使得社會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另外,以培養外貿人才為主的國際貿易和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卻面臨著素質不高、就業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培養的學生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過程的機會,學生無法達到既熟悉商務實踐、又有扎實的英語實際水平的國際商務技能型人才的標準。
2課程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外貿各環節函電磋商中常用詞匯和外貿英語函電的格式、專業詞匯、行文方法與文體特點等方面的知識。技能目標:具備扎實的國際貿易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又必須有良好的英語語言溝通的技能。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外貿業務活動中正確地使用英語和對外進行各項業務聯系及通訊活動等方面的能力。
3課程設計的理論依據:能力本位教育
加拿大的CBE理論認為“教育應以能力為本位”,“能力”是包括完成某一特定職業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態度。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職業角色活動為出發點,以提業界和社會對培訓對象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為基本原則,強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學員具備從事某一種職業所必需的能力。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從事某一種職業所必需的能力為出發點來確定培養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巧用教學方法、評估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實踐模式。
4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4.1設計理念
《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遵循“課程設置緊貼貿易流程,教學內容緊貼崗位能力,教學情景緊貼工作環境”的課程開發原則,采用“仿真式”和“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創設虛擬的外貿工作環境,通過現代的教學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具備外貿函電的撰寫能力和在仿真的商務環境下進行外貿業務流程的操作和商務談判能力。
4.2設計思路
《外貿英語函電》課程從具體的職業崗位群的能力需求和職業分析入手,按照分析崗位職業能力歸納核心能力研究實際工作過程提煉典型工作任務重構課程內容的流程來進行課程開發,把課堂學習和實踐工作動態有機結合起來。
4.2.1以職業能力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
《外貿英語函電》課程內容的遴選緊密圍繞典型的外貿業務活動來選取和組織,從職業工作出發,通過解構職業工作能力、提取典型工作任務來重構課程學習內容并安排教學順序,共設計了六個能力項目和相應的子項目,具體項目內容如下,項目一:開發客戶;項目二:磋商交易;項目三:達成交易;項目四:支付貸款;項目五:履行合同。
4.2.2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依托設計學習情景
《外貿英語函電》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依托,堅持“工作過程、校企共建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指導思想,通過“仿真式項目———實務、實訓、實戰”教學體系,創設虛擬外貿工作環境場景,采用“任務導向”和“情景體驗”教學方法。實務:學習并掌握基本的貿易理論、專業術語和商務英語函電的寫作;實訓:課堂仿真模擬、外貿實訓平臺及校園數字化教學平臺電子書包;實戰:湖南HEG電子玻璃有限公司實地觀摩外貿平臺;利用外貿實訓平臺,設計仿真的貿易交易過程,將平時所學到的理論轉化為技能,而且通過綜合實訓和赴湖南HEG觀摩并操作外貿平臺,更加系統地了解國際貿易慣例和操作規則,培養學生的外貿操作和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
4.2.3以教學任務來選取教學方法
《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是一門融知識性、實踐性為一體的英語技能訓練課,每一堂課均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任務導向、情景教學和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教師認真做好教學過程設計,以實現“教學做合一”,將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集成于學生的“能力實訓過程”。
4.2.3.1任務導向教學法
任務導向教學法(Task-oriented)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和“從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通過設計一個具體任務,把學生帶入特定的事件現場,再現任務情景。任務教學法的特點在于教學中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師的教學目的和學生的活動都以教學任務為中心。
4.2.3.2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去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模擬的教學情境中去感受教學內容,并在最真實的模仿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真正地理解教學內容。
4.2.3.3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引導學生對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如在學習關于申訴和索賠的內容時,教師先提供以下案例供學生討論。
4.2.4以實踐性為原則開拓教學資源
學院的多功能語音室配備了交互式英語平臺和外貿實訓平臺等特色軟件,有效地輔助了教學,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創建良好的網絡教學環境,開發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充分利用電子書包與大學城空間共享案例、視頻、練習文件、學習資源鏈接等,進行師生互動交流,保證互通信息和高效交流。
4.2.5多元化的學習評價方式
《外貿英語函電》課程從根本上摒棄傳統考試的弊端,以考核學生處理外貿業務環節的動手能力為主,綜合筆試、口試、實踐操作和過程考核等形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試與評價體系。考核評價分為知識考核(占40%)、素質技能評價(40%)和學習過程綜合評價(20%)三個方面,其中根據給定的情境撰寫相應函電、填寫相關單證、撰寫合同,采用口頭和筆頭上的虛擬實訓來進行綜合評定。
5課程設計突出的優勢
5.1對準崗位設置課程內容,將教學內容項目化
根據商務英語和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的崗位群,提取崗位能力、分解實際工作過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務以重構教學內容,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依托,以工作項目為引導,每個項目均設若干個子任務,分步驟地呈現在單元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對各項目的學習和訓練目的更加明確,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教學的直觀性,有利于促進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時,形成“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5.2以“實務、實訓、實戰”為教學體系,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
充分利用企業協助建設的真實職業環境,開展案例教學和情景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本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按照“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構建外貿業務全程實踐模塊的“實務、實訓、實戰”的教學體系,即熟悉國際貿易中所包含的每個流程、依據國際貿易流程所設計的實訓項目、赴湖南HEG電子玻璃有限公司實地觀摩外貿平臺和我院電子商務協會注冊的外貿公司的運作,在教學過程當中貫穿了TAPS教學理念。
5.3以實踐性、開放性、先進性為原則,創建科學的學習資源平臺
我院是國家信息化大學試點校園,這給《外貿函電》課程的多方位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本課程充分利用了本校數字化校園的優勢,運用了多媒體、電子書包、世界大學城空間等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建立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相關教學計劃、課件、教案、校本教材、實訓實驗指導書等教學資料都已上網,師生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學習。此外,還建立了商務英語院級精品課程網站,語音室配有交互式英語平臺等特色軟件。
6結束語
[關鍵詞]商務英語語言特點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6-0153-03
商務英語涉及營銷、國際匯兌、會計學、運輸學、保險學及國際商法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特有的英語詞匯、句式及文體,如何專業地進行商務英語語篇翻譯,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爭端,的確給涉外翻譯人員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為了貫徹英語翻譯中“信、達、雅”的基本原則,在實際工作中對商務英語語篇翻譯得更加準確流利,本文主要從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和翻譯策略這兩方面進行探討。
一、商務英語的定義
商務英語是一種包含各種商務活動內容、適合商業需要的專門用途英語(ESP)。商務英語源于普通英語,但又是商務知識和英語語言知識的綜合。商務英語在詞匯、句型和文體等方面都有許多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自身的實用特點。
二、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
(一)詞匯特點
1.專業性
商務英語詞匯在所涉及的各個行業領域中存在大量的術語,這些術語在對應的行業中具有明確的定義和很強的專業性。如:target date(預定日期),open indent(非特定訂單),back order(尚未交貨的訂單),DTA(抵達時間),multilateral settlement(多邊結算),margin money(訂貨款),financial standing(資金狀況),mutual funds(對沖基金),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counter trade(對銷貿易),3PL(Third Party Logistics 第三方物流),B2B(Business to Business 企業對企業)等。
2.簡潔性
在商業的實際業務溝通中,貿易伙伴之間無論是在書面語還是在口頭語方面,均大量地使用縮略語,顯得更加簡潔、精煉、方便、易記。例如:ICC(國際商會),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EAN(東南亞國家聯盟),EU(歐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NASDAQ(“納斯達克”,美國全國證券交易者自動行情報價協會),EDI(電子數據交換),M & A(兼并),OBM(原始品牌制造商),ODM(原始設計制造商),A.S.A.P(盡快)。
3.多義性
商務英語的常用詞匯中,有不少詞匯在不同的領域或行業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例如:(1)在市場營銷領域里average 是“平均數”的意思;而在保險業務領域中,average 被翻譯為“海損”;(2)collection 在貨運領域里譯為“領取”,而在金融業務領域里就譯為“托收”;(3)open policy 在時政領域是“開放政策”的意思,而在保險業務領域卻指“預約保單”;(4)literature 在通識英語中是“文學”的意思,而在產品銷售領域卻譯為“產品說明書、宣傳資料”;(5)reference 通常是“參考”的意思,而在金融業務領域譯為“證明人、擔保人”。
(二)句型特點
1. 被動語態句式
由于商務英語語篇的功能主要在于敘述客觀事實,強調客觀性,因而往往使用以第三人稱為主語的句式,避免使用用第一、二人稱為主語來突出動作的發出者,而給人主觀臆斷的印象,所以,被動語態句式在商務英語的語篇中的使用頻率很高。這是商務英語句式有別于其他語體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1)In the case of D/P, documents will not be released to the importer until payment is made. (2)Sometimes, a penalty claus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contract in case one party fails to carry out the contract such as non-delivery, delayed delivery and delayed opening of L/C.
2.委婉復合句句式
禮貌是商務英語的語言特征,也是商務溝通的原則,為了體現這種禮貌原則(Courteous),商務英語在實際業務溝通中的用語較為委婉禮貌,即使是在對方在履行義務中做得不夠到位,也是盡量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語言來進行交流。例如:(1)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duplicate the samples accordingly and return them for our approval as soon as possible. (2)Under this circumstances, your prompt attention to shipment is especially desirable to all parties concerned.
3.介詞結構句式
大量的介詞結構句式,使得商務英語在各個領域里的表達顯得簡潔、明晰、實用、準確,易于掌握,簡單高效。例如:
(1)在保險業務領域:以insure為例,insure 加介詞on,on后面跟貨物名詞;加with,后面跟保險公司名稱;加for,后面跟保險金額;加against,后面跟險別;加at,后面跟保險費率等。例如:“我們已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將100公噸羊毛按發票金額的110%投保一切險,保險費用(費率)為3%。” 譯為:We’ve covered insurance with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on the 100 metric ton of woods for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against All Risks at the rate of 3%。
(2)在金融業務領域:establish/issue/open (開立) L/C(信用證)等動詞后面加 in one’s favor 表示“以…為受益人”;加with表示與…銀行的關系;加for表示金額等。例如:“現致函通知貴方,已通過中國銀行山東分行開立了證號為57684、不可撤銷的、以你方為受益人的、金額為56,000歐元的信用證。該證至2013年1月15日在中國議付有效。” 譯為:We are writing to inform you that an irrevocable L/C N0.57684 in your favor has been opened with Bank of China, Shandong Branch for EUR 56,000 valid until January 15,2013.
4.套話句式
由于國際商務活動中有些工作程序相對有規律,并且與文學英語相比,商務英語的語言變化較少,因此,在商務溝通中,尤其是商務英語函電中開頭語與結束敬語的套話很多。例如:With reference to...,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Enclosed please find…, ABC company, specializes in xxx, This contract is signed by and between Party A and Party B.等。
(三)文體特點
實用性是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之一。由于國際商務各專業領域的實踐性都很強,商務英語文體被歸類為實用文體(翁鳳翔,2009)。商務英語文體是實用文體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客觀寫實”。
商務英語的第二個特點是多元化。由于商務英語所涵蓋的領域較廣,所以構成了其文體多元化的特點。大致可分為七個子文體:廣告文體、契約文體、信函文體、教范文體、商務公文文體、商務學術文體、營銷文體。商務英語的各種文體既相對獨立又存在交叉。絕大部分商務英語文體的特征是語言的正式性和規范性,用詞嚴謹、客觀、準確,而廣告文體則由于廣告的功能及目的決定了其用語特色必然是煽情、夸張、渲染、幽默,這一特點與文學文體具有相同之處,但分類廣告則以傳遞信息為主,不具有文學文體夸張、渲染的特點,所以就出現了文體的交叉性。請看下面例句:
例1:信用證附加條款:Negotiation of discrepant documents is forbidden. In this case, please send us documents urgently in order to obtain applicant’s approval. (Additional Conditions in L/C)。禁止議付有不符點之單據,此時應盡快將單據寄我行以征得申請人的接受。
例2:軒尼詩酒廣告: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 對我而言,過去平淡無奇;而未來,卻是絢爛繽紛。
例3:分類廣告:Part time barman required. Hours and salary negotiable. 招聘兼職酒店保安,工作時間和薪水面議。
三、商務英語的翻譯策略
(一) 目的論原則
“翻譯是把源語文本生成功能性目的語文本的過程,其中源語文本是按照目的語文本的意向或需求功能(翻譯功能)確定的。”(Nord,1997)隨著國際商務活動形式的不斷豐富,“商務英語”的范疇也在不斷擴大,商務語篇的類型隨之不斷增加,商務翻譯活動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種情況下,試圖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一切翻譯行為,恐怕是不夠客觀現實的。翻譯家許鈞曾經評論道:“翻譯是歷史的活動,翻譯的能力是發展著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不同時代對翻譯提出新的要求,翻譯的目的和功能會有變化,而任何方法都是視目的與功能而定的。”商務英語翻譯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把源語商務文本根據其商務目的生成目的語商務文本的過程,是一個跨文化的商務交際行為。因此,應以目的論原則作為翻譯的宏觀性指導性原則,在不同類型的商務語篇翻譯活動中采用不同的具體標準。
(二) 翻譯策略
由于源語與目的語之間在詞法、句法、語言文化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加上各個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各自特定的專業術語,每一次完整的商務英語翻譯任務就等同于一個復雜的語言加工轉化過程。因此,要想準確、高效地將源語文本的商業轉化為目的語文本,除了必須掌握通用英語(General English)中的所有翻譯技巧之外,還應堅持商務英語語篇翻譯的目的論原則,牢記兩大卓有成效的翻譯策略:意譯、意譯和直譯的融合應用。具體操作流程為:第一,準確斷句并充分理解原文;第二,能直譯就直譯(適用于大多數簡單句和復合句的一部分);第三,如直譯不通或不夠流暢,輔于相關多種翻譯技巧加以潤色;第四,如在進行了第3個步驟后,仍無法順暢譯出原意,則必須改用目的語思維進行意譯。例如:It is not surprising, then, that the world saw a return to a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Central banks were no longer required to support their own currencies. 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又恢復浮動匯率就不足為奇了。各國中央銀行也就無須本幣的匯價了。
四、結語
做好商務英語的翻譯工作并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譯者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漢語語言知識功底,掌握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擁有廣博的國際商務知識,具有必要的跨文化交際知識,懂得正確的翻譯指導原則和策略,加之日積月累、不斷感悟的翻譯練習,方能舉一反三,日臻完善,最終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翁鳳翔.商務英語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2]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商務專業培訓考試辦公室.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一級)[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9.
[3]謝金領.世紀商務英語-翻譯教程[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