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范文第1篇

      一輪復習內容多而且雜,復習進程歷時較長,學生容易遺忘,尤其是單靠記憶獲得的知識更容易忘,需要在后續復習中不斷重現,以強化鞏固。復習時,每節課都設計一個復習回顧環節,利用開課前五分鐘,內容可以是一個與剛復習內容有關的高考題或經典模擬題,也可以自行設計題目檢查復習效果。

      例如:針對化學方程式書寫的老大難問題,復習硫及其化合物結束后,在復習氮及其化合物之前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火山噴發時,含硫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

      2.解釋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防治;

      3.SO2與Cl2按照體積比1:1通入品紅溶液中,有什么現象?為什么?

      4.“黑雪糕”實驗中的刺激性氣味何來?

      可能有的教師認為,這不就是聽寫化學方程式嗎?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聽寫化學方程式。將化學反應設計在情境中,學生想到的不僅僅是死的化學方程式,而且還是鮮活的生產生活實際。

      以上環節的題目,可以事先設計在學案上,也可以用實物投影。學生的答案用實物投影可以節省時間,教師及時糾錯,訓練規范書寫,效率很高,效果很好。

      在2011年高考中,許多題目中都涉及到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考查。例如:

      2011年山東卷28題(1):NO2可用水吸收,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2011年山東卷29題(1):實驗室可用無水乙醇處理少量殘留的金屬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3)Na2S溶液長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為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二、二輪復習的形式服從內容

      具體做法是將專題細化,落實到日常講評課中。集體備課時,根據試題內容選取合適的拓展點,進行小專題復習。將復習過的專題及時記錄,對照考綱設計后續專題,防止知識點的遺漏。

      【例題】 A、B、C、X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純凈物或其水溶液,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副產物已略去)。試回答:

      (1)若X是強氧化性單質,則A不可能是( )。

      A.S B.N2 C.P D.Mg E.Al

      (2)若X是常見金屬單質,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產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則B的化學式為 ;C溶液在貯存時應加入少量X,理由是_____;檢驗此C溶液中金屬元素價態的操作方法是 。

      (3)若A、B、C為含有金屬元素的無機化合物,X為強電解質,A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成B,則B的化學式為____,X的化學式可能為 (寫出不同類物質),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 。

      答案:

      (1)d;e。

      (2)FeCl3;2Fe3++Fe=3Fe2+;防止Fe2+被氧化;用試管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無顏色變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紅色,證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

      (3)Al(OH)3或NaOH或KOH;HCl(或其他強酸);

      Al3++3OH-Al=(OH)3 AlO2-+H++H2O=Al(OH)3(其他正確答案也可)

      【總結】該題是以連續反應為考查形式來考察元素化合物知識,能發生連續反應的物質,總結起來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可以考察連續氧化

      X為氧氣,則A可以是變價非金屬元素的單質或者氫化物,若A為C或CH4,則B為CO,C為CO2;若A為N2或NH3,則B為NO,C為NO2;若A為S或H2S,則B為SO2,C為SO3;A也可以是有機物,如CH3CH2OH,則B為CH3CHO,C為CH3COOH;A也可以是活潑金屬,如Na,則B為Na2O,C為Na2O2。

      2.可以考察“鋁三角”

      若X為NaOH溶液,則A為Al3+,B為Al(OH)3,C為

      〔Al(OH)4〕-;

      若X為HCl溶液,則A為〔Al(OH)4〕-,B為Al(OH)3,C為Al3+;

      若X為Al3+溶液,則A為NaOH,B為〔Al(OH)4〕-,C

      為Al(OH)3;

      若X為〔Al(OH)4〕-溶液,則A為HCl,B為Al3+,C為

      Al(OH)3。

      3.還可以考察部分多元弱酸(或酸酐)與可溶性一元堿的反應

      若X為CO2/SO2溶液,則A為NaOH,B為Na2CO3/Na2SO3,C為NaHCO3/NaHSO3;

      若X為NaOH溶液,則A為CO2/SO2,B為NaHCO3/NaHSO3,C為Na2CO3/Na2SO3;

      若X為H2S溶液,則A為NaOH,B為Na2S,C為NaHS;

      若X為NaOH溶液,則A為H2S,B為NaHS,C為Na2S。

      繼續拓展符合以下轉化關系的化學反應: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通過以上訓練,將元素化合物內容納入這一框圖中,變換形式復習了元素化合物。

      三、分類研究近四年山東高考題

      對近四年的選擇題分析研究發現,八個題目中通常是一個STS內容的考題(2007年第9題,2008年第9、10題,2009年第9題)、一個元素周期表、一個元素周期律考題(必有,主要為選修有機化學基礎模塊的同學設計),一個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考題(必有,主要為選修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的同學設計)。

      當時預測2011年也應該有這三類題,果真如此。例如,2011年高考山東卷9題、10題、11題、13題。分析發現,每年選擇題中都有數據和圖像的定量處理題(2007年15題——多不反應計算;2008年15題——沉淀溶解平衡曲線;2009年——強酸、弱酸PH隨溶液體積變化曲線;2010年——沉淀溶解平衡曲線)。預測2011年15題也可能是一個數據和圖像的定量處理題,結果出乎意料。

      總體看選擇題側重于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識覆蓋面大,難易搭配合理。第9、10、11、13題相對簡單,第12、14題屬中等難度,第15題涉及原電池、電解池、金屬的防護,思維容量較大,相對較難。第9題以化學與生產、生活為主題,涉及到煤和石油的利用、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用途、同位素和同素異形體、膠體的性質等。第10題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為主題,涉及到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存在、單質、氧化物、氫化物的性質與應用等。第11題考查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第12題考查常見金屬的單質、氧化物和鹽的性質,并和電化學、鹽類的水解相結合。第13題考查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4題主要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第15題著重考查電化學知識,涉及電解池、原電池、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相關化學計算。

      四、指導考前回扣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范文第2篇

      一、培養學習興趣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做自己所喜愛的事情時,如讀一本有趣的小說、看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會非常自覺,可廢寢忘食、著魔入迷,對其中事物的感知既敏感又易接受,而且不易忘記,使我們在較長時間內處于興奮狀態。這就是興趣所起的推動、促進作用。同樣,在學習化學時你若有了興趣,它就會推動你去積極主動地學習,自然會取得理想成績。如何去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有意識地培養和激發

      學習中我們要多參與、多聯系實際,認識學習化學的意義,了解所學知識的用途,使之產生占有知識、掌握知識的迫切愿望,使學習化學的興趣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

      2.善于發現新奇和奧妙

      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興趣,這是人們認識新事物的傾向,表現出對新奇事物的濃厚興趣。所以,在學習中我們要善于觀察并開動腦筋,發現新奇和奧妙所在,從而激發自己學習的興趣。

      3.積極進取,爭取好成績

      成績是促進興趣發展的保證。在學習中我們要刻苦鉆研、學懂學會相關知識,從中去品嘗成功的甜果,從而增進學習的信心和力量,并使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延伸和發展。

      4.增加課外閱讀擴大知識面

      課外閱讀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補充,有效的課外閱讀能使我們增長知識、擴大視野、激發求知欲望和發展興趣愛好。

      總之,按照化學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我們應逐步提高學習興趣,以對我們的化學學習起推動和促進作用。

      二、了解學科特點

      學習一門新學科,了解其特點可使我們做到心中有數,進而正確面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化學學科的特點可概括為“多”、“散”:“多”是指化學知識內容多,實驗多,概念多,化學用語多,物質間變化多,描述性內容多等;“散”是指這么多零碎的知識又是分散于各單元之中,并且大量知識需要識記。這些使得初學者往往認為化學好學、易懂但難記。其實,這些知識雖然多而散,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內在聯系和規律,記憶也有方法和技巧。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需要我們在今后學習中不斷去探索和積累,從而取得優異成績。

      三、重視課堂學習

      課堂學習目前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形式,所以上好每一節課對提高學習效果很重要。就如何上好每節課特提出“三會”供參考。

      1.聽會―會聽

      聚精會神是聽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努力做到把老師講的內容聽懂、聽會。但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應在此基礎上做到會聽。

      (1)預習是第一步。預習是聽課的準備,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可以了解當堂課所學知識的內容,做到上課時有的放矢。預習中總會有讀懂和讀不懂、理解和不能理解、似懂非懂和理解不深不透等的內容,這些往往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知識的要點和學習中的弱點,都是聽課的重點,上課時要特別注意老師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講述。

      (2)聽中要質疑。提出問題是學習的開始,問題的解決是學習的進步。聽課中要不斷質疑、設問。如學習CO2的制取時,可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來實現,追問一下,濃鹽酸、硫酸和硝酸是否可以代替稀鹽酸?其他碳酸鹽是否可以代替大理石?這樣逐漸形成追問和解答的習慣,對提高聽課效果是極為有利的。

      (3)聽中要思考。聽課中思考什么呢?如講述某一概念時,應思考:這概念是如何提出來的,其內涵是什么,有何特點和意義,其中關鍵的字、詞是什么,與前述的概念有何區別和聯系等。又如講述某一規律時,應思考:它是如何歸納總結出來的,其依據是什么,適用的條件、范圍是什么等。這樣聽中有思,可促使我們在學習之中處于主動聽課之中,對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4)聽好“兩頭”。這是特別強調的一點,即聽好“開頭”和“結尾”。因為開頭一般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老師往往用簡短的話語講述上節的重點以引出新課;而結尾一般是每節課的總結和概括。它們都是精華所在,不可輕視,切莫因剛上課和快下課而放松。

      2.看會―會看

      化學中的實驗是很多的,聽課中除了理解實驗原理、學會動手操作外,更應會觀察且善于觀察。

      (1)明確觀察目的。實驗是為了形成概念、驗證和探索科學原理,所以觀察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注意觀察所用儀器和試劑,儀器如何安裝、操作等。如果是物質性質實驗,應特別注意物質反應前后的色、態、味等的變化。

      (2)善于比較和聯系。化學實驗多,實驗現象繁雜,只靠單純的記憶是不行的,一定要進行前后的聯系和比較。如做氧氣性質的實驗時,同是固態的鎂和硫,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卻不同(鎂是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硫是藍紫色火焰、生成氣體),搞清楚弄明白其中原因就會對我們記憶其燃燒現象有很大幫助。

      (3)注意和思考相結合。對實驗不能只看不想,要把看和思考結合起來,這樣的觀察會更細致、更深刻、更準確。

      可見,觀察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多次的實踐,在實踐中去領悟、去體驗,從而不斷進步并養成觀察的良好習慣,達到形成能力。

      3.記住―會記

      在課堂上一般要記筆記,記什么呢?不少同學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什么就記什么,或者老師讓記什么就記什么,這只能是死記,不能說是會記。怎樣才能做到會記呢?

      (1)記下老師講課的提綱。提綱應包括當堂課的幾個問題,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要點。

      (2)記下關鍵的問題。我們應記下老師是從幾個方面講述問題的,關鍵在何處。如講述某概念時,我們要記下它的組成因素,關鍵的字、詞,所指對象等。如學習堿與鹽的反應時,用右圖所示圖示法記筆記即可記錄其中的關鍵,這樣既簡單明確又便于識記。

      (3)記下不懂或疑惑的問題。課堂上對于老師講述的問題,可能會有我們聽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這時不要讓這些疑惑分散你的注意力,可先記下來,課后再請教老師或同學。

      記筆記有助于理解和記憶,但必須服從聽課,以滿足復習的需要為原則,應當詳略得當、條理清楚,以自己能理解為好。

      總之,在課堂上能做到會聽、會看和會記,就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更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認真閱讀教材

      教材是依據國家新的課程標準而編寫的,是老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同學們獲得知識的源泉,應認真閱讀、學會去讀。那么,又該如何去讀呢?

      1.了解教材的編寫特點

      教材對各類問題的編寫順序是:概念、理論等是實驗引出――應用;元素、化合物等是物質的性質與變化(實驗)――物質的制備――物質的用途;實驗內容大都是原理――裝置――現象――得出結論。了解這些有助于我們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學內容。

      2.會運用圖表

      教材中的圖示和表格是很多的,我們要了解他們的特點,把他們作為學習的工具去分析、總結、探究化學知識,從而獲取知識增長能力。

      3.注意聯系和質疑

      閱讀教材不應只是讀,還要開動腦筋多思考、多聯系、多推敲。第一,要善于聯系已有的知識去理解閱讀中的新知識,還應注意和生活生產的聯系,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興趣。第二,要善于發現問題,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維是開展不起來的。要邊讀邊思、質疑問難,從深入閱讀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掌握學習方法

      1.準確理解

      準確地理解化學知識是學習化學的前提和基礎,對全面掌握化學知識起著指導和決定性作用,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掌握并應用。如學習“氧化物”概念時,首先我們要清楚它的組成因素:“化合物”、“兩種元素組成”和“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關鍵是“兩種元素組成”和“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由此再用此概念去解決問題就會比較容易了。其他概念也可從組成因素、關鍵所在、要求條件、適用范圍等方面去分析。

      2.善于記憶

      化學學科“多”的特點決定了記憶在本學科的重要性,好的記憶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一,理解為先。以化學用語為例,清楚每種用語的讀法和寫法的法則、化學意義及其適用范圍,對于正確的讀、寫、用化學用語是有很大幫助的。第二,因材施記,即根據所學知識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習慣而采用不同的記憶方法。如有關鹽類物質的溶解性記憶,可采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鈉、鉀、銨鹽和硝酸鹽多為易溶鹽,硫酸鹽中BaSO4難溶、CaSO4微溶,鹽酸鹽中AgCl難溶。有些知識還可采用“提示性縮記”法,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氫氣的操作為“早來晚走”,酒精燈的操作為“遲到早退”。總之,記憶有法但無定法,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但無論用什么方法都要集中注意力,做到眼、耳、口、手、腦并用,以達到最佳效果。

      3.運用比較

      比較是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比較時可縱向比,如金剛石和石墨的比較,同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為何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由此明確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質的性質也會有所不同;也可橫向比,如O2和CO2兩種氣體制取,我們可以從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反應類型、發生裝置、收集方法及原因、驗滿方法、操作順序、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比較;還可以進行單項比、列表比等。不管采用何種方法比較,其目的都是要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以強化我們的知識記憶。

      4.歸納總結

      所謂歸納總結,就是將分散的、零碎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等形成知識結構,以利于我們理解、記憶和運用,其形式可多樣化,如提綱式、圖表式、圖解式、網絡式等。總結可進行課后總結、單元總結、系統總結、專題總結等,如在學完“金屬和金屬材料”后可對置換反應進行專題總結。

      概念: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表達式:A+BCB+AC

      規律:活動性強的元素的單質可把活動性弱的元素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

      類型:(1)金屬單質置換非金屬單質,如Zn+H2SO4=ZnSO4+H2,常是活潑金屬(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H前的金屬,K、Ca、Na除外)與酸(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反應。

      (2)金屬單質置換金屬單質,如Fe+CuSO4=FeSO4+Cu,常是較活潑金屬把金屬活動性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非金屬單質置換金屬單質,如H2+CuOCu+H2O,常是一些具有還原性的非金屬單質(H2、C等)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5.勤于思考

      學習中勤于思考這一重要方法常被同學們忽視,一些同學每天忙于做作業,沒有時間思考或者認為思考不重要而不去思考,這是不可取的。對于所學知識,只有經過我們認真思考、分析、歸納等才能進入自己的頭腦,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才能準確地運用在解決問題中。我們又要思考什么,如何去思考呢?其實很簡單,思考往往是從提問開始的,隨著思考的深入又會提出更深刻的問題,從而引出更深層次的思考,進而使提出的問題得以解決。如在學習酸的通性時,第一條是“酸溶液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紫色石蕊溶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溶液遇酸不變色”。不思考、不善于提問,只能是記住這個通性,若有思考習慣就會提出很多問題:為什么不同的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呢?指示劑變色是如何引起的,是整個酸分子的作用還是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來的離子作用的呢?等等。經過思考后,我們明白是酸在水溶液中電離生成的氫離子作用的結果,如此我們的記憶便會深刻得多。

      6.及時糾錯

      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面對錯誤既不能無所謂,也不能心灰意冷,我們要重視它,分析其原因,追其根源所在,找到改正方法,以防再錯。如在化學反應A+BC+D中,當A、B、C、D四種物質均為化合物時,有同學就認為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這是對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導致的錯誤,比如反應CO2+2NaOH=Na2CO3+H2O,四種物質均為化合物,但由于在此反應中沒有物質成分間的交換,所以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我們應把學習中的錯誤既看成是一面鏡子,又看成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從中找到知識缺陷、思維缺陷、方法缺陷等,讓它成為走向成功的新起點。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銜接 途徑 策略

      隨著初中綜合課程《科學》的進一步實施,它與高中分科教學《化學》新課程的銜接成為日益關注和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如果銜接不好,會使學生過早地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甚至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學生的成績就會下滑而一蹶不振。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過渡是至關重要的―個環節,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一、關注初高中化學知識點的銜接

      初中科學進入新課程后,很多高中教師對學生初中化學基礎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自己的經驗上,u也就是說,對學生“已知”的了解是通過分析以前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的,而沒有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客觀的分析,認為以前學生能掌握好的知識現在的學生也應該能掌握好,也就按照原來的難度和模式實施教學。結果學生恰恰在這些知識點的理解上出現了困難。例如對于“酸堿鹽知識”,初中《科學》設置了如下內容:①說出某些重要的鹽的性質(如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②了解酸和堿的主要性質,會測溶液的酸堿性,了解強酸、強堿的使用注意事項。在中學化學課程內容中酸堿鹽是最重要的無機化合物,初中科學課程標準要求“能說出某些重要的鹽的性質(如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因為重要的鹽有很多,而一些重要的鹽的具體性質可以從有關的資料中查到,所以只要求學生在認識某些具體的鹽的過程中,能夠對于鹽的性質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對酸和堿的知識,初中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了解酸和堿的主要性質,會測溶液的酸堿性,了解強酸、強堿的使用注意事項”,對于酸和堿的性質能夠有一個總體認識即可,但是特別強調了對酸與堿性質的應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活動建議。高中化學對關于酸堿鹽性質及應用的內容并沒有單獨提出,而是都滲透在“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通過實驗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中。

      《科學》教科書對于酸堿鹽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是通過實驗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酸堿鹽的一些性質,如通過雞蛋殼、生銹鐵釘與鹽酸的反應,通過稀硫酸與鋅、氧化鐵、氧化銅、氫氧化銅、氯化鋇的反應,來歸納酸的一些共性;通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氯化銅、氯化鐵的反應來歸納堿的一些共性。對于酸堿,不但要求理解共性,還要求理解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酸堿的特性。對于鹽,教科書具體編寫了純堿、碳酸鈣、食鹽的性質,并通過碳酸鈉與氯化鈣的反應認識鹽的制取。高中化學教科書在初中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拓展了鐵的氧氧化物、氫氧化鋁、硝酸、濃硫酸等相關知識。學生經過《科學》課程的學習,不但能對酸堿鹽的性質有一個總體認識,對于相關的具體的化合物也能夠有個很好的掌握。以此為基礎,學生應該能夠接受高中化學中關于酸堿鹽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和拓展。

      例如在高中進行到電解質內容時,適時地安排初中科學有關內容的復習,初中科學中酸、堿、鹽等物質導電性實驗,并用物質在水中發生電離來解釋這一現象,但在初中并沒有對不同物質間及相同物質不同濃度間的導電能力進行實驗比較。此時高中教師可以設問:“不管什么濃度的酸、堿、鹽溶液導電能力是否均相同呢?”再問:“任何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都相同嗎?”引發學生思考,觸發學生的興趣,以此導入新課,完成書上“活動與探究”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實驗。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之后。引出相關的概念、理論等。

      例如在講“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時,欄目“你知道嗎”的內容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已有知識,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橋梁”,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激發探究的欲望。又如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讓學生列舉幾個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例子,并討論和交流這類反應的分類標準,在分類的過程中發現矛盾,最后得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結論,從而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這里的“交流與討論”也成為了連接初中、高中化學的“紐帶”。高中化學必修課程內容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初、高中知識銜接點,教師如果不了解這些銜接點,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適當地運用,容易造成學生知識的跳躍,極大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高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初、高中知識銜接點的掌握。

      二、重視教學方法的銜接

      化學課堂上教師常采用講述講解、演示示范、學生實驗、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研究、練習測試、反饋錯誤等多種形式和方法去引導、指導學生從事一系列學習活動。初中科學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科學知識作為人門學科的限制,較多地采用講授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后,教師應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會更多地采取啟發式,激發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比如,實驗方法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工具。實驗探究活動是化學教學的出發點。初中科學中學到的一些實驗基本操作和裝置都在高中階段進一步得到應用,而且還有了提高。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已突破了制取氧氣的界線,成為一種由固體反應物在加熱條件下制備氣體的規范化裝置。實驗教學的重點,要從初中化學偏重于對實驗現象初步觀察能力的訓練、對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上,逐步轉移到分析實驗結果、處理實驗數據、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教學上。但這里的前提是提高認識、做好實驗、觀察實驗、了解實驗,這樣才能分析實驗、設計實驗。這正如贊可夫強調的“讓學生了解學習過程”。這應該是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中實驗問題的準則。

      同時,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留舊創新,巧妙過渡。所謂“留舊”就是保留初中化學教學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學上應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為此教師應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學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般情況,以免在高中教學中出現急轉彎,而使學生不適應教師的教法。因此,“留舊”是使學生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一個必要的心理過渡。比如初中學生對具體材料識記的指標仍然高于對抽象材料識記的指標,直觀教學在初中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高一化學教師在教學上想辦法能讓抽象的問題盡量直觀化。但“留舊”并非“守舊”,而是為了“創新”。例如在講授氧化還原反應時,可以從初中學到CuO與H2反應的“得氧、失氧”這一狹義的概念作引入,然后要求學生標出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接著教師指出: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然后再舉例說明,使學生認識以前所學習概念的局限性。進而引導學生從電子的得失和共用電子對的偏離(或偏向)來認識氧化還

      原反應的本質。這樣在使知識結構銜接的同時,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也得到延伸,學生的學習就不會覺得是“無本之木”。

      化學知識體系和網絡的建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要靠長時間積累的。在高一階段,重在積累知識素材,教會學生搭建知識框架的基本方法,并對高一僅有的一些化學反應、物質的物理性質、用途制法和有限的結構理論進行適當的歸納總結。同時,各模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條件,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如在一般教學條件下對全體學生提出“基本要求”,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更高的“彈性要求”,根據某知識點在整個模塊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提出“發展性要求”,也可將知識點延伸到選修模塊提出“拓展性要求”。學生應根據本人的知識背景、興趣和愛好,對學習進行自我監控,決定自己的學習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發展和培養的引導;在教學中要充分領會化學課程標準的內涵和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幫助學生建立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科知識體系:元素化合物內容、概念原理知識內容、過程方法內容和具有STS涵義的內容,同時要引導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建構各部分內容的體系結構。

      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生如何學習,使學生能有效、正確地進行各種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授人以漁”之舉。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年級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進行學法指導,可以在高中化學伊始講解初高中化學內容的區別,闡明學習方法的差異。如知識的總量增加,學科系統性與邏輯性的增強,基本理論和高科技信息的比,重增大,對學生的推理能力、表達能力、實驗能力、計算能力、記憶能力及信息遷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等等。學法指導的目的是使學生快速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要求,在“求學”的基礎上做到“會學”進而達到“學會”。因此,學法指導要與建立學習常規結合起來,應滲透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如:課前做好預習,上課專注聽講、做聽課筆記,實驗時聚精會神、勤于動手、善于動腦,課后及時做學習小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篩選試卷收集經典好題以及建立錯題本等。

      比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巧妙聽課、主動思考。課堂上以聽老師講授為主,基本循著老師的思路去聽,同時要動腦子主動思考,力爭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綜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領會主要精神。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松緊度”,學生聽講也應有不同的“響應度”。在預習中已懂的東西就不必多化力氣,而對疑難點則要仔細聽,聽課中可進行合理的“聯想”和適度的停留。“聯想”主要是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可以由“樹木”聯想到“森林”。譬如,在聽到Agl可用于人工降雨時,自然聯想到初中時學過的干冰[c蚴也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只要廣泛聯想,對于知識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絕不能脫離課堂而無目的地想入非非。所謂“停留”,是指聽到課堂重要之處可以稍微停下來思考,細品這個問題,也可以為聽課帶來一定的興趣;不過,不要忘了還要留一點精神聽老師后面的課,爭取把課聽活。正確的學法是良好教法的基礎,只要師與生、教與學都遵循認識論與方法論,符合現代教育的建構主義教學規律,師生在教改實踐中互促共進,教學質量就能夠穩步提高。

      四、注意師生情感的銜接

      化學硫及其化合物筆記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糖尿病病因;注意事項;營養膳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8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561-01

      1 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1 遺傳因素 遺傳是在某種特性通過特異性基因和細胞染色體基因遺傳給后代。單卵雙胞的染色體是相同的,對單卵雙胞遺傳性的疾病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早在60多年前,醫學界就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親屬中,糖尿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

      1.2 環境因素 ①飲食中某些食物成分:使用動物仔做食用熏制肉容易發生糖尿病,因為這與季節變換,大量食用含有亞硝基化合物的保存肉類有關。②病毒感染:據相關科學研究表明,柯薩奇病毒、心肌炎病毒、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及腦炎等都是引發糖尿病的病毒性的重要原因。③營養不良:醫學研究人員常年的研究及實地考察稟明,在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的情況下,特別是含硫氨基酸不足,可造成氰化物在體內蓄積而損傷胰腺。④化學物質的侵害:四氧嘧啶和鏈脲菌素,以及作為滅鼠藥使用的吡甲硝苯脲等都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的化學因素。

      2 糖尿病人合理的運動有助于抑制病情,注意事項分析

      2.1 在運動前必須進行醫學檢查,對接受運動療法的糖尿病患者要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和病史詢問,尤其是35歲以上或病程較長的患者。

      2.2 在運動中要隨身攜帶糖尿病卡,因為可以在出現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卡上本人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及電話號碼,便于通知家人,并嚴重聲明如果出現意外,該如何進行急救處理。

      2.3 在病人運動完之后家人或者護理人員要督促病人做好運動詳細情況筆記,便于觀察療效及副反應。如果在運動中出現有饑餓,頭暈等現象,不要驚慌,這是出現低血糖的癥狀,可以馬上停止運動,大約休息10分鐘左右,并在此之前服下隨身攜帶的食物,等待低血糖的緩解。如果10分鐘后未能緩解,也可選擇食物回復血糖,并請求其他人通知你家人或送你到醫院。

      3 糖尿病人對于飲食的要求及需要忌諱的飲食因素

      糖尿病是周期長,比較復雜的一種內分泌疾病,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以飲食為輔助治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人出現急性并發癥(如低血糖)和慢性并發癥(如心腦血管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

      3.1 飲食要求 飲食不可太咸,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腰花、肝、腎等動物內臟類食物,食鹽攝入量6克以下為宜。含油脂高的食物,平日烹調宜用植物性油脂,清蒸、水煮、涼拌、涮、烤、燒、燉、鹵等方式對糖尿病人有益,而且每餐都要定時定量,不要隨意增減食量。

      3.2 糖尿病人首選攝入性食物 多吃高纖維素、充分吸收陽光的、富含鈣元素及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的食物。

      3.3 糖尿病都需要忌諱哪些飲食因素 ①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頻繁饑餓、喜歡喝水、陰虛燥熱,辛辣食品性質溫熱,易耗傷陰,加重燥熱,故糖尿病患者應忌食這類調味品。②適當補充蛋白質、糖及脂腦:蛋白質是人體內必需的營養成分,含有人體必需的重要氨基酸。含蛋白質為主的食物有魚、肉及其加工品、蛋類、牛奶、大豆及其加工品等。③低鈉高纖維素飲食:在日常攝入鹽的時間,要嚴格控制用量,每天不超過3克,因為高鈉飲食可增加血容量,誘發高血壓,增加心臟負擔,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糖尿病并發癥。可以多飲食可溶解的纖維素。④少吃酸性食品:本身糖尿病人體液就呈酸性。魚、肉、谷類等食物在人體內徹底分解代謝后,主要留下硫、磷等酸性物質,營養學上稱其為酸性食物。而酸性體液對糖尿病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少吃這類食品,多吃綠葉蔬菜,使體液呈弱堿性。⑤適當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對人體很重要,必須補足。在感染、并發其它疾病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更要多補充些。新鮮蔬菜、水果、海帶及磨菇中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最多,每天都應適量選用。飲食療法必須持之以恒,因此必須結合患者的愛好、飲食習慣、經濟條件、生活方式及勞動強度等,制定切實可行的食譜。⑥遠離煙酒:酒乃性熱之物,直接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使病情加重。特別是在使用藥物降糖的同時飲酒,可使血糖驟降,誘發低血糖,影響治療。此外,酒中主要成分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藥的代謝,使其半衰期明顯縮短,影響藥物的治療,因此糖尿病者必須戒酒;吸煙有害健康,有害物質煙堿可以刺激腎上腺髓質激素分泌,誘使血糖升高;吸煙可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影響胰島素和其他降糖藥在血液中的運行和吸收。吸煙能誘發血管痙攣,損害血管內壁,而糖尿病很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上述二者相互影響,可以發生固性下肢潰瘍、冠心病、蛋白尿、中風等嚴重并發癥。因此糖尿病者必須戒煙酒。

      4 小 結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對糖尿病的治療應該堅持飲食治療、藥物治療和體育治療法的綜合治療方法。飲食治療是所有糖尿病的基礎,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階段的預防和控制是糖尿病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膳食營養,它對于糾正病人消除癥狀、代謝紊亂、預防并發證發生以及延長壽命、減少病死率,有非常積極地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欲祥,趙霖.對糖尿病人飲食的建議[J].科學養生,2001(03).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