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范文第1篇

      填表日期:2021年 3 月 8 日

      年級專業:17 機制一班

      學生姓名:單國

      學號:1710818113

      指導教師:袁絡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機械式波浪能發電裝置

      研究目標與內容(包括基本內容、方案論證、設計思路等)

      本課題來源于教師自主命題,把具有破壞性海浪轉化為有用的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波浪能發電裝置體積大,發電量較大,但價格昂貴,工作環境惡劣,維修成本高。波浪能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針對上述問題,本課題需要設計一種新的小功率的擺式波浪能發電裝置,通過某種傳動機構實現波浪能從往復運動到單向旋轉運動的傳遞來驅動發電機發電的方式,為航標燈和其他海上設施供電。

      具體的工作有:(1)波浪能發電裝置的總體方案設計,選用擺式機構作為能量捕獲

      機構。(2) 采用齒輪棘輪等傳動零件的機械式波浪能收集裝置的結構設計。運用

      SolidWorks 和 AutoCAD 軟件繪制裝置的零件圖和裝配圖,建立三維數字化模型,結合

      ANSYS 軟件對裝置的主要受力零部件進行了有限元強度分析。

      畢業論文

      (設計) 工 作 安 排 計劃

      2021 年 1 月 15 日前完成文獻檢閱、市場調研,了解國內外發展和技術現狀,提出初步總體技術方案,討論并確定技術路線;

      2021 年 3 月 10 日前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的撰寫以及外文翻譯;

      2021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結構裝配圖,相關零部件圖的設計與繪制以及相關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

      2021 年 3 月 1 日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完成畢業實習及畢業實習報告的撰寫;

      2021 年 5 月 4 日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檢測。

      學生簽字:指導教師簽字:

      2021年 3 月 8 日2021 年 3 月 9 日

      學院審核意見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土木工程;大土木;寬口徑;畢業設計

      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是學生從學校理論階段向社會實踐之間轉換的最佳嵌入模式,是進入工程實際當中的無論是設計、施工、管理或科研的最好開始。同時也是畢業生自己獨立進行工作的最佳開始階段。在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對于地方高校來講必然是向應用型、實踐型轉變。但土木工程涵蓋范圍較廣,涉及知識面較寬,針對性較強,故原有的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大土木教學要求,故為適應大土木人才培養模式要求。畢業設計故必須同時做出相應改革。本文主要畢業設計所做的教學改革提出一些地方高結合延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校應對新形勢下的大土木教學改革的工作方法。

      1大土木背景下的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總體設

      自1998年各大高校擴招以來,對于地域處于不利條件下的地方性高校,因多方面因素生源質量不斷下降,但教育部又提出“強基礎,寬口徑,多方向”的專業辦學思路,故延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根據陜北地方經濟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北京要求,結合學生就業需求和服務地方的需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分方向進行培養false。強基礎是實現寬口徑的基本前提,一名工科專業學生,首先應學好工程基礎課程,而后才可能應用這些基本知識與理論,在服務地方和個人興趣的領域發展自己的裝也知識和技能,所以,“強基礎,寬口徑”是大土木背景下人才培養的共同要求,針對人才培養個性化要求,各院校均推出了自己的人才培養特色。因此在制定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我們遵循“用得上,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的原則,從重視實施傳授到重視能力培養的轉變,來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組織土木工程專業整個教學過程,尤其是對于畢業設計的積極探索。

      2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基本要求

      畢業設計的題目決定了內容,故科學選題是關鍵。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應該盡可能以實際工程為目標進行畢業設計。在滿足基本教學要求和培養目標下,盡可能結合工程實際的項目選題,以促進學生應用新技術、新知識,促進學生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題目應有深度和廣度能使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結合應用所學知識。畢業設計課程建設標準應具備以下一些要素:(1)全新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不是學習內容簡單的堆砌,而是對于畢業設計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不只簡單講授大綱,還應指導學生自學綱要。教學大綱除對基本內容提出要求外,還應根據學科發展不斷更新,闡明本課程與相關課程聯系,充分體現課內、課外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2)全新教學方法。實施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講清思路、突出重點。恰當處理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關系。(3)適宜教材。必須建立一批教學輔助材料。編寫一些參考書、實驗指導書等等,以培養學生掌握本學科最新發展動態。

      3畢業設計應注意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

      BIM是BUILDINGIMFORMATIONMODELING,是一個概念,一般翻譯為建筑信息模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有含有信息的建筑三維模型。能用來建模,編輯,管理等等這種模型的軟件,都可以叫BIM軟件。常見的有AU公司的REVIT軟件。BIM軟件的特性:BIM當然需要軟件才能實現,所涉及到的軟件可以分成很多類,從規劃開始直到建筑物生命結束,可以分成很多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至少一種專業軟件,如BIM建模軟件,BIM機電分析軟件,BIM綜合碰撞檢查軟件,BIM造價分析軟件,日照分析軟件,結構分析軟件,MEP等等。目前,有Auto-CAD、、Sap2000、斯維爾、PKPM、天正等國際和國內建筑設計軟件系統。對于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來講,利用BIM為學生講授畢業設計的一部分內容即結構設計軟件,使學生利用畢業設計的實際工作特點開展BIM驗證性試驗,強化學生對于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理解,將電算結果與手算結果進行對比,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可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對于土木工程專業,在當今社會(信息化、網絡化)下,各種計算軟件層出不群下(如PKPM、盈建科、廣廈、理正、ANSYS、AUTOCAD、邁達斯)學生應能夠通過掌握現代輔助工具,更好的服務于將來的工作,為將來畢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應該強調以手算為主,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驗證性設計。然而通過引入BIM中的建筑結構軟件,學生能夠把自己的畢業設計成果轉換為計算機輔助計算,使學生可以把自己手算的計算結果和圖紙與軟件計算和繪制的圖紙作對比,這樣指導老師、畢業生通過對比計算結果即可知道自己手算結果正確與否,是否在工程設計允許誤差的計算范圍之內。使畢業設計指導老師的工作量能夠大大減輕,并且使畢業設計的指導效果能夠大大提高。

      4結語

      本文結合我院近幾年應用建筑信息模型指導土木專業畢業設計過程中發現,學生能夠很好掌握建筑信息模型的各類軟件,并且能夠很好的應用軟件計算結果修正自己的計算結果,從而能夠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并且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工作崗位當中掌握這方面的不同軟件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在信息化浪潮中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吳小強 單位:延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董事爾.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18-21

      [2]《2011~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1,5.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范文第3篇

      畢業設計題目選定

      1.題目來源與題目的產生是達到該教學環節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的科學及工程研究課題、產學研及企業委托項目、典型的工程設計項目,以及個別學生自己提出的題目等都是畢業設計題目的來源。題目類型比例上要考慮學生就業去向(包括讀研究生)以及漢族班和民族班的特點;題目內容和要求盡可能與行業發展的技術需求接軌,尤其是來自企業的實際選題,應達到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效果。題目及其內容要求經過教研室兩次論證通過之后才能。2.選題指導與選題題目按照學生自己選擇的原則來確定。選題前,教師應做好必要的選題指導,給全體學生講解每個題目的意義、目的和要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就業志(去)向等進行選題。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這兩個專業近三屆共計684名畢業生選題情況。3.啟發性指導,獨立完成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要求畢業設計過程反映學生對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設計內容則必須反映時代特征,突出“新”字。因此該教學環節要堅持教師啟發性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的原則,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指導教師與學生每周要有1~2次面對面的討論。

      經驗與體會

      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國家和自治區工業化持續發展,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電力和自動化工程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裝備等都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隨著創新型國家戰略實施,新型工業化建設、智能電網建設等工作的開展,對學生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畢業設計題目類型比例和內容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內容上講,畢業設計題目及內容要求不斷更新;從題目上看,工程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類型題目明顯增多,而傳統的工程設計類型題目反而減少了。近年來,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更加重視畢業設計環節,尤其是對選題案例的總結。一方面題目及內容必須要求更新,而類型數量比例應視人才培養定位和就業去向來定。如20世紀80年代的兩個經典設計型題目:“變電所電氣部分初設”和“直流調速系統”至今仍保留著,只是在具體內容中要反映現代新技術、新方法、新部件。在工程設計類型選題上結合行業典型工程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總結出一些體現新技術的工程設計案例,在把握適當的深度、難度和設計工作量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工程設計型選題。除把握選題類型比例外,對題目內容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一是題目要突出”新”字,讓學生接觸到新理論、新技術,學會用它們去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設計類和應用類題目一定要貼近生產和工程實際。比如用來進行工程分析和工程設計的軟件平臺均采用與當前行業同等的版本或同等版本的教學版。三是對于工程設計類選題,從內容要求上必須貼近工程實際,給出的設計任務書及技術指標參數要真實,讓學生熟悉設計規范、標準的使用,要求他們除掌握工程設計計算書、說明書、工程圖紙的編寫和繪制外,還應初步掌握工程造價預算書的編制。四是對于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類選題,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實驗室完成,或者讓其直接參與教師的實際項目。讓一部分已簽定就業協議的學生完成來自用人單位的實際選題,該選題在企業、校方和企業(雙導師制)共同指導下完成。少數民族工科人才培養是新疆高校的一項極其重要的中心工作,是“質量工程”、“卓越工程”、“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的重要教改內容。鑒于少數民族學生入學時漢語語言障礙和中學文化基礎薄弱而對專業學習的影響及特點,選題以技術應用類和工程設計類選題為主,以工程師的最基本素質要求為目標。畢業設計任務書在內容和難易度要求上提出基本內容要求和選作內容要求,鼓勵學生做出優秀的畢業設計。同時,指導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使學生真正在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手段上得到提高。“工程化”的師資隊伍培養,基于工程研究與技術應用為主流的定位,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學校應建立必要的政策和機制,強化教師的工程素質,增多產學研校企合作形式,讓教師能夠掌握新理論、運用新技術擁有不間斷的工程經歷。

      結束語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范文第4篇

      【關鍵詞】橋梁工程 課程建設 實踐性教學

      課程建設是教學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青海大學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主要目標。其目的在于: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014年10月,“橋梁工程”被青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列為優質建設課程,同年12月,被青海大學教務處立項為“三類”重點建設課程。現就該課程的建設情況闡述如下。

      一、教學內容組織方式與目的

      針對課程中的基本概念、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結合各種橋梁模型進行講授,使學生掌握橋梁的各部分組成和基本概念,對橋梁有個感性認識。設計計算理論的部分內容根據橋梁結構的設計順序按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及支座來安排,以設計理論的應用和簡單的力學推導以及引入橋梁設計規范為主,并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學會應用規范進行簡單的橋梁部件的設計計算,這是學生了解橋梁設計過程和施工對象的關鍵所在。最終教學目的: 使學生精施工,懂設計,會管理。

      二、實踐性教學的設計思想

      本課程實踐教學的設計指導思想是通過系統、完善的實踐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課程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認知實習、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

      1.認知實習

      土木工程專業(交通土建方向)學生第二學年第一學期,組織學生到青海省西寧市附近已建成運營的具有代表性的橋梁以及大型橋梁施工現場進行參觀實習,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橋梁工程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及早確立學習目標。

      2.課程實驗

      根據本課程實踐與理論結合緊密的特點,以《建筑材料》、《結構設計原理》等課程實驗為基礎,構建了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課程實驗項目。為有效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設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并逐年提高其比例。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創新性實驗和科學研究。

      3.課外科技活動

      建立青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興趣中心,開展每年一度的橋梁結構承重大賽和橋梁模型設計大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橋梁結構承重大賽和橋梁模型設計大賽,并在賽題設計時注重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課程設計

      在橋梁工程理論教學基礎上,安排了為期一周的混凝土梁橋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包括理論計算和結構構造圖設計兩部分。通過課程設計,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5.生產實習

      在學生學習的第四學年第一學期,安排了為期6周時間的畢業實習。學生通過深入工程建設現場,對橋梁建設動態、結構設計、施工技術等方面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通過校企合作,建立3-5個專業實習基地供學生進行生產實習。

      6.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專業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環節。畢業設計始終結合理論設計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堅持一人一題,設計涵蓋了橋梁方案設計、技術經濟比較、內力計算與配筋、施工組織設計等內容,學生通過橋梁工程設計的全過程訓練,不但掌握了橋梁設計的基本方法,而且提高了綜合應用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確保了畢業設計質量。

      三、實踐教學效果

      1.增強橋梁認知能力,樹立了橋梁工程意識

      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了學生對橋梁工程的認知能力,充實和深化了課程理論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2.鍛煉了動手能力,加深了對橋梁結構的理解

      通過課程設計,學生掌握了橋梁的設計理論、方法和計算步驟,并用于具體工程設計;實驗教學可使學生掌握橋梁結構的試驗檢測方法;經過實習基地的實習,學生進一步了解橋梁的構造、施工工藝和流程、施工組織設計和管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3.得到了橋梁工程設計全過程訓練,具備了從事橋梁設計的基本能力

      通過畢業設計環節的綜合訓練,學生對橋梁設計全過程、構造設計、計算方法和施工組織管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將科研項目引入畢業設計選題,使學生獲得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訓練。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生基礎扎實,工作能力強、協助能力強。

      四、教材的使用與建設

      本課程從2000年開始一直采用由姚玲森主編的《橋梁工程》教材。2004年交通部頒布了新的《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D62―2004),進而更換姚玲森主編的新版《橋梁工程》,此教材為“十一五”規劃教材和21世紀優秀教材。

      五、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擴充性資料使用情況

      由于該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給學生傳授獲取相關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此,我們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相關的擴充性資料:工具書、網絡資源課件、相關輔助自學教材和雜志。

      六、教學方法和手段

      近年來,在教學實踐中重視教學內容的更新,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努力實現由單純傳授知識到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堅持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堅持課內外各教學環節的緊密配合;開展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演示試驗等教學內容,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實現由單純傳授知識到重視培養能力的轉變;堅持精講多練使課堂成為學生智能培養的舞臺;探索高效率教學使課堂成為學生智能培養的陣地。重視課堂設計的目的性、科學性、實踐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總結經驗,轉變教學思想。各環節相配合,推動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畢業設計研究的基本內容范文第5篇

      關鍵詞:課程體系;改革教學;路橋方向;土木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2)12-0049-02

      1998年教育部頒布新的本科專業目錄,其中土木工程專業是由原來的礦井建設、建筑工程、城鎮建設(部分)、交通土建工程、工業設備安裝工程、飯店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八個專業合并而成。其中的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是土木工程專業設置的6個專業方向之一。為了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在“大土木”的框架下,有必要從路橋方向學生工程能力培養入手,確立指導思想,明確培養目標,探討課程改革創新的內容和途徑,全面推動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實踐。

      一、課程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

      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課程體系改革研究的重點應以確立面向21世紀的人才為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個性發展為職責。要求培養的學生能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掌握現代化科學的管理理論、方法和手段,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競爭力。基于以上原因,在課程體系改革中具體體現在對學生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三個方面。

      (一)知識要求

      使學生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對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測繪與工程制圖的原理和方法、工程結構構件的力學性能和計算原理、工程施工和組織的一般過程、工程管理和技術經濟分析的方法、結構選型和構造的基本知識、結構工程的設計方法以及相關軟件的應用技術均能掌握,同時要求了解本專業的法規、規范與規程,了解本專業科學技術的新發展。

      (二)能力要求

      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查取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實驗、測試、計算機應用等技能,獲得土木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道路與橋梁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地基處理等領域的工作能力,具有較強的開拓精神,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

      (三)素質要求

      使學生能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科學與技術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術知識、經濟知識和管理知識,對本專業學科范圍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及其動向有所了解,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以及一定的修養。

      二、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內容和途徑

      (一)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內容

      按照課程體系改革指導思想的要求,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內容有:(1)制定新的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2)了解本專業學科范圍內科學技術的新發展,編寫路橋方向課程體系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3)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辦法進行改革實踐;(4)建立實習基地,對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進行改革實踐。

      (二)課程體系改革的途徑

      為了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在課堂教學學時少的情況下,優化課程設置,整合和重組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實現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協調發展,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

      1.構建課程平臺,明確專業方向。土木工程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礎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橋梁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設項目管理等。土木工程專業各個不同的方向,在基礎力學、工程材料和結構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為了適應學生就業市場的變化和單位對人才的合理配置要求,為了加強學生的工程能力與素質教育,在大學的前三學年,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搭建公共教育平臺(即公共基礎課程、大類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程),到第四學年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專業方向(即專業方向課程),只有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企業服務社會。

      2.優化課程設置,突出專業特點。在制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上,應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設置。如將力學類、結構類、施工管理類及工程材料、工程測量課程等分別采用精簡歸并重復性內容,剝離共性理論性內容,重新構建課程等辦法,避免課程的重復。同時,在課程間反復協調的基礎上,修改課程教學大綱,使學科基礎課實現“寬厚”,專業課實現門類多、內容新、學時精和信息量大。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實現土木工程專業的真正方向,較容易地解決“專業口徑寬、學時少”出現的各種矛盾,以滿足學生專業課學習的要求,滿足畢業生在工作中的專業改向、新項目研究或繼續專業學習的要求,為將來在不同的領域發展奠定基礎。

      3.提高教師素質,建設特色教材。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積極參與實際工程項目,同時還要進行科學研究,在自我學習提高的同時,有義務將本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特色教材的建設中。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配套的系列教材是課程體系改革成果的載體和改革得以實現的手段,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方向課程體系的教材內容應相互協調,緊密結合工程實際,要與教學計劃要求吻合,要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施,在路橋方向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中,我們編寫出版了《橋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高速公路》、《道路勘測設計》、《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畢業設計指導》等十幾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4.緊跟學科發展,培養創新思維。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創新思維是關鍵。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我們適當增加了法律、管理、工程經濟和反映本專業新技術的選修課等,例如:《交通工程學》、《公路經濟學》、《公路網規劃》、《道路景觀設計》、《公路測設新技術》、《地鐵與輕軌》、《路面管理系統》、《路基處理技術》、《工程加固技術最新進展》、《道路橋梁檢測新技術》、《midas Civil軟件工程應用》等,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滿足企業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定期舉辦專題講座,例如:道路工程專題講座和橋梁工程專題講座。為了把握最新道路與橋梁工程知識,定期邀請設計院施工企業、管理部門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舉辦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目前道橋工程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方向,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新穎的設計方案、成熟的施工經驗、成功的工程案例和最新的檢測設備和技術。

      5.注重實踐教學,加強應用能力。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我們有實驗課、工地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課外科技創新等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逐步確立工程結構意識。根據課程的特點,對體現專業內容的實驗,在適當增加實踐教學學時的同時,由實驗指導教師根據內容對實驗小組的每位同學進行現場提問考核,重點考核實驗的步驟、環節,確保人人會做。實驗后學生要上交一份內容詳細的實驗報告。充分利用校外的實踐教學資源,選擇央企、大型國有或民營企業,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到工地實習。時間視工程情況而定,一般在6周時間。首先,邀請工地的技術人員給學生介紹工程概況,然后,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現場參觀,技術人員講解技術要求,最后,學生根據所見所聞向技術人員提問。實習期間,學生在工地現場由技術人員安排工作,專業教師協調管理。實習后學生要上交一份圖文并茂的實習報告。對專業課程設置的課程設計,例如:《橋梁工程》、《道路勘測設計》和《路基路面工程》等均設置1周時間的課程設計。教師列出主要參考資料,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基礎資料、認真討論不同的方案。在結構計算中,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明確工程結構概念,再結合具體設計內容,引導學生重視結構構造問題,并按規范要求認真。設計后,學生要上交一本計算書和施工圖。為了加深學生對橋梁結構的了解,熟悉各種橋梁結構形式、構件構造特點及傳力特點,給出要求,讓學生采用最簡單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模型。通過做模型參加競賽,使學生加深對各種橋梁結構形式構造的了解,讓復雜的理論知識感性化,同時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6.改革考核方法,挖掘學生潛力。學生成績考核的本身,對教學改革有著明確的指導意義。學生成績的考核包括:理論考試、課程設計考核、實驗考核、實習考核、畢業設計考核及參加相關科技活動情況等部分。根據培養內容學分績點的不同,在考核形式上采用閉卷考試、開卷考試、綜合測試、大作業、命題論文、實習報告等多種形式。在考核內容上力求體現出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理解重點知識、靈活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這種考核辦法改變了以前學生應付考試、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尷尬局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充分挖掘其潛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

      通過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教學改革要服務于社會,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使學生真正具備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以實現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賈萍,呂恒林等.土木工程專業方向課程教學研究與

      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2]李杰,李娜.交通土建方向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探

      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3]馬慧彪,李強.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改革

      [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亚洲综合图色40p|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youjizz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