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住宅消防設計標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范文第1篇

      【關鍵詞】 高層商住樓 消防設計 常見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城市化進程在逐步的加快,出現了大量的高層建筑,因為高層商住樓有效結合了商業和居住的需求,因此,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僅僅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了本類建筑的消防設計,但是沒有明確界定商住樓、綜合樓以及帶有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樓等,這樣很多工程設計人員就會對高層商住樓消防設計標準故意降低,影響到高層商住樓的安全性。

      1 與商住樓相關術語的定義解釋

      一是商住樓:指的是高層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和底部商業營業廳。

      二是商業服務網點:居住建筑,但是有百貨店、郵政所、理發店以及糧店等小型營業性用房設置于首層或者首層及二層,這種用房建筑面積在300m2以內,需要將耐火極限在1.50h以上的樓板以及耐火極限在2.00h以上的隔墻,并且隔墻沒有門窗洞口,以便來有效分割居住部分和其他用房,要獨立設置它的安全出口、疏散樓梯以及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三是綜合樓:指的是公共建筑,樓層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用途。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商住樓從屬于綜合樓。如果按照綜合樓的防火要求來處理商住樓,就會過于嚴格,因此,在相應的規定中,就劃分出來了這類型是的綜合樓,商住樓的防火要求要小于綜合樓的公共建筑。

      2 高層商住樓消防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通過研究發現,在我國相關規范中,并沒有在安全疏散以及樓梯間設計方面具體規定商住樓行業營業廳和住宅部分,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只能夠依據現有規定來進行,因為設計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主觀性,那么就容易出現很多的問題;如在設計過程中,對消防標準進行降低,這樣就留下了安全隱患。另外是對消防設計標準進行過分提升,雖然消防設計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了保證,但是經濟合理要求卻無法實現。

      一是高層商住樓安全疏散設計問題: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得知,一般情況下,主要有兩種形式的商住樓住宅疏散樓梯設計,首先是將商業營業廳屋頂作為上人平臺,本平臺直接接通住宅部分各個單元疏散樓梯,然后通過平臺兩側的疏散樓梯向地面疏散。另外一種形式則是將一個室外通廊做于住宅最底層,各個單元疏散樓梯與本通廊相通,然后通過通廊設置的疏散樓梯與地面相通。在住宅部分疏散方面,廣泛采用了這兩種設計形式,但是在相關規范中沒有明確規定這種設計,結合規范中安全疏散方面的規定,要求往往無法得到滿足。比如向室外通廊和屋頂平臺疏散并不等于向室外安全區域疏散,要想將人們向室外疏散,往往會有較長的疏散路線,改變疏散方向等問題出現。結合這種情況,筆者認為以為內住宅樓內住戶長期居住,那么就會十分熟悉環境和疏散路線,如果有火災等緊急狀況出現,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對疏散路線進行正確的選擇和逃生,不會因為簡單改變了疏散方向,而失去了逃生路線。另外,屋頂平臺和室外通廊屬于敞開空間,安全程度較高,因此,在建筑避難層方面,就可以選擇屋頂平臺和室外通廊,對其提出相應的防火要求,如需要保證屋頂平臺可以對住宅部分的所有人員進行容納,疏散能力滿足相關要求,可以將緩沖地帶的人員向室外安全區域轉移,要按照安全疏散距離的要求來控制樓梯間安全出口到平臺或者室外通廊疏散樓梯的距離。如果這些條件都可以滿足,那么就可以將上種形式的疏散設計給利用過來。

      二是商業營業廳疏散樓梯間的設置問題:一般情況下,部分商住樓只有兩三層的商業營業廳,但是本建筑的高度在32m以上,屬于二類高層建筑或者一類高層建筑,那么依據我國的相關規定,需要對防煙樓梯間進行設置。但是在對疏散樓梯間進行設置時,需要充分考慮樓梯間防火設計的作用和目的,嚴格依據疏散距離和疏散人員數量以及建筑物層數來進行。如果商業營業廳只有兩三層,那么只需要對封閉樓梯間進行設置即可;如果疏散要求可以滿足,那么防煙樓梯間就不需要設置。因此,如果商業營業廳建筑高度在24m以內,那么就可以將其看作為高層建筑的裙房,依據《高規》的相關規定,將封閉樓梯間應用過來即可;如果商業營業廳在24m以上,那么就需要嚴格依據防煙樓梯間的要求來設置樓梯間。

      三是商住樓住宅部分的消防設計問題:我國在相關的規定中,除了《高規》6.1.3A沒有明確規定商住樓中住宅的消防設計,那么在設計的過程中只需要結合其他條款來進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如果商住樓將一般公共建筑的規定和要求給完全套用過來,將其設計標準進行大幅度提升,這樣投資成本就會獲得增加,與消防設計經濟合理的需求不相滿足。比如,在高規中對公共建筑的要求,疏散樓梯的最小寬度需要在1.2m以上,前室面積在6m2以上,含用前室面積應該給在10m2以上,那么就會增大住宅部分的公攤面積。因此,筆者認為就需要將商住樓作為商業營業廳和住宅兩部分構成的特殊綜合樓,各自有著相對獨立。

      3 對規范內容修訂的建議

      一是進一步明確商住樓定義:對于商住樓在定義方面沒有對所有商業和建筑為一體的建筑形式進行涵蓋,比如商業營業廳有著較多的層數和較大的規模,僅僅將幾層住宅設置于上部,沒有明確它是商業樓還是商住樓。因此,就需要明確規定商住樓底層商業營業廳的層數。筆者建議,對規范進行更改,明確定義商住樓,它是一種高層建筑,包括了底部商業營業廳和住宅,底部商業營業廳的層數需要小于二分之一的建筑樓層數。

      二是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需要對商住樓的定義和相關規定進行增加: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如今沿街建筑開始大力發展商業用房和住宅的組合建筑,有著較多的數量。如今已經大量涌現多層建筑,上面為單元式住宅,并且建筑高度在24m以內,除了一二樓為商業用房之外,還分布在三樓以及以上樓層。為了促使商業經營者的經營要求得到滿足,商業服務用房也達到了300m2以上,甚至達到了上千平方米,這些建筑形式與底層設有商業網點的單元式住宅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那么就需要將商住樓的定義和條款增加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銜接高規。

      三是需要將防火分隔的要求增加于商業與住宅部分:在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對于商業服務網點的定義,要求利用耐火極限在1.50h以上的樓板和耐火極限在2.00h以上的隔墻,并且隔墻不開門窗洞口,以便完全分隔服務用房和住宅及其他用房。但是對于商業建筑來講,相較于商業服務網點,有著更大的建筑規模、火災荷載以及營業時人員數量的呢過,那么火災就有著更大的危險性和撲救難度。為了避免向住宅部分蔓延火災,在規范中需要明確規定對分隔構件的耐火極限進行提升,將防火挑檐等增加到商業部分的安全出口以及門窗處,對窗欄墻寬度進行增加等等,這樣才可以獨立出來住宅部分。

      4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如今高層商住樓數量越來越多,但是我國在相關規范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高層商住樓的消防設計工作,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諸多的問題,高層商住樓建筑消防設計標準被降低或者提升,這樣都會對高層商住樓的安全性和經濟合理性產生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完善我國的相關規范內容,在設計過程中充分依據相關規定要求來進行,提升高層商住樓建筑消防設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珠峰.商住樓消防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2(7):123-125.

      [2]陳軍.關于商住樓消防設計有關問題的討論[J].中外建筑,2010,2(8):44-46.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4]吳云珍.對商住樓消防設計的經驗淺談[J].廣東科技,2006,2(13):44-45.

      [5]柳李.現代高層商住樓消防設計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2(5):55-57.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范文第2篇

      彭圣欽說,相對于“九五”標準,新標準修改和新增的內容很多,從內容、形式到方法變化都較大,是對九五標準的完善和對國家標準的具體化,體現與城市功能定位相協調、以人為本、促進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相統一的指導思想。

      1.安全第一

      彭圣欽介紹說,新標準明顯側重于安全,對住宅安全涉及到的結構安全、消防安全、防盜安全、用電用氣安全、構造安全這五方面都作了細化的規定。其中結構和消防安全,增加了專門的篇章;對“公共部位設計”、“燃氣設計”和“電氣設計”中涉及安全問題的樓梯、連廊、電表箱,熱水器等問題也作了具體的規定。

      因為錯層對結構和抗震都不利,而現實中存在著“錯層房”擴大之勢,《標準》在這一點上傾向很明顯:不能為錯而錯。新標準提出“臥室和衛生間之間不應設計錯層”?!安粦笔呛車栏竦?,設計人員務必執行。如果非“錯”不可,就要按《抗震設計規范的補充規定》來設計。

      關于消防,國家規范不具體,操作性不強,“九五”標準里也沒有,新標準吸收了消防局的有關規定,將其納入到建筑規范里來,用以指導住宅消防設計。例如對消防登高面,作了“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1/4周邊長度”等具體規定。

      關于防盜,改變了原來的設鐵柵欄的規定,改為“住宅底層的外窗和陽臺門、開向公共部位或走廊的窗口下緣距屋面(平臺)小于2.0米時,應采取防衛措施?!敝劣诰唧w措施,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安全玻璃,美觀一些的防盜柵欄,電子報警系統等等。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上海市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01)已于今年8月1日起頒布實施。和“九五”標準相比,新標準有哪些顯著不同?設計人員在設計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日前,記者帶著上述問題走訪了新標準的主要編制者之一,上海市工程建設標準化辦公室顧問彭圣欽先生。

      2.注重環境

      現在消費者在購房時除了重視功能,越來越注重居住環境,選擇住宅就是選擇一種生活的理念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共識。《標準》為此專列了“總體設計”一章,這是九五標準和國家規范里都未曾涉及的,也是體現標準人性化的地方。比如“居住環境”一節“高層住宅的小套、中套應有一個居住空間,大套應有兩個居住空間能獲得冬至日連續滿窗有效日照不少于1小時”,和這條強制性標準相應的是在“套型設計”中另一規定:“小套、中套至少應有一個,大套至少應有兩個居住空間向南或南偏東35度~南偏西35度。在特殊情況下,其朝向可南偏東45度~南偏西45度。套型設計應組織好自然通風。”這充分體現了《標準》對上海氣候因素的綜合考慮。彭圣欽指出:相對于“九五”標準中不管是大套,小套,對日照的要求僅限于一個居住空間,這兩條標準顯然是提高了設計的難度,但從設計住宅也是設計一種生活的高度出發,設計人員應力求做到。

      3.人文關懷

      標準對特殊人群考慮得更為周到,在“出入口”車節對老年人、殘疾人使用的坡道數量占該類住宅出入口總數的比例作了細化規定:低層、多層住宅不應少于10%;中高層不應少于30%等等。

      4.景觀倡導

      彭圣欽說,雖然新標準尚未編制專門的“景觀”章節,但已體現出對景觀的重視。如新標準吸取了目前有些規劃較好的居住區的經驗,提出了“圍墻宜通透”的倡導,提倡住宅設計互為借景,擴大視野;另外對綠化率(30~35%)和集中綠地的設置要求也體現了標準對人文景觀的要求;對坡屋頂,《標準》提出:“低層、多層住宅屋面宜做坡屋面”,這里用的是“宜做”,也就是并不強求一致,一是考慮到防滲措施的多樣化;再就是城市景觀的豐富性要求。

      5.細化方案

      連廊究竟該從哪一層開始?躍層和敞開空間算不算樓層?這些“九五”標準里都沒有明確規定,每遇到具體問題都要請科技委認證。新標準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細化的方案:關于連廊,“下列住宅應設置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連廊: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當每單元設置一個防煙樓梯間時,應從第十層起,每層在相鄰的兩單元的走道或前室設連廊……”,關于公共用房,“建筑高度不超過54米的塔式、單元式住宅,當頂層為兩層一套的躍層式住宅或底層設有敞開空間時,在滿足結構、日照的條件下,可按實際層數減去一層后對照本標準的其他條文的規定設計。”類似與這種細化的規定在標準中還有很多,旨在減少不必要的認證和扯皮。新晨

      6.鼓勵創造

      彭圣欽特別強調,標準的編制只是提供一個大的規范,考慮到新技術還在發展,新的產品和新的結構形式還要出現,所以新標準盡量體現出前瞻性,不會束縛新技術的發展。這反映在《標準》的用詞上,盡量少用強制性的條文,能夠用“應”不用“必須”,能用“宜”不用“應”,讓設計人員有回旋的余地,鼓勵有創意的設計。但彭圣欽提醒設計人員注意:不要因《標準》在很多地方用“宜”就忽視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不去執行,小而言之,專家在制定標準時已充分考慮了《標準》的可行性,認為是可以做到的;大而言之,用《標準》指導設計將有助于設計水平的提高。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城市規劃;規劃設計

      1 項目概況

      本次規劃的匯智園項目位于海門市城市新區,總用地面積65365.8平方米。地塊四周道路道路環通、交通便利,毗鄰新的海門市政府,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規劃針對目前新區農村居民動遷安置轉型升級要求、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這一大背景,打造一個設施配建齊全、環境優美、高雅簡潔的動遷安置小區。本項目住宅設計使用年限50年,二類建筑,二級防火等級,各建筑按二級防水設計,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

      2 設計依據

      由業主方提供本地塊電子地形圖和相關設計條件書;地塊規劃定點圖;規劃設計方案任務書;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 50180-93(2002年版);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住宅建筑規范GB 50386-2005;住宅設計規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江蘇省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 DB 32/478-200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 50189-200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06 ;城市道路與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 JGJ 50-2001;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JGJ100-98;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67-97;國家、省、部及地方相關法令、法規。

      3 規劃指導思想

      3.1 可持續發展的規劃設計思想

      經濟的可持續性體現在項目開發的經濟性、土地利用的經濟性和土地開發的持續性。社會的可持續性體現在社區的社會性,即社區在滿足社會需求、解決社會問題、增加社會多樣性及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公正等方面的作用。環境的可持續性則體現在維護生態環境、節約利用土地、減少污染等方面的作用。

      3.2 追求高性能標準,建設高品質社區

      以規劃、景觀、建筑三位一體為整體設計思想,以營造高品質社區為目標,通過對住宅的適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環境性和經濟性等性能標準加以控制,以滿足多層次、多類型和不同標準的市場需求。

      3.3 引導新的居住理念和行為方式

      從解決基本住房需求,到追求高質量;從單純考慮住宅內部和平面功能要求,到對住宅外部環境優劣的綜合選擇;從對住宅舒適度的一般標準,到對住宅室內環境的高舒適度要求;從滿足住宅設備的基本配置,到對住宅配件的高性能、高科技含量的追求。需要從市場經濟觀念、社會公平觀念、以人為本觀念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出發,去開拓新的思路和方法,設計出適度超前的動遷住宅小區。

      4 規劃設計理念

      4.1 合理性原則

      具備明確的創作理念,獨特的建筑個性,優良的景觀價值。做到科學利用土地,確定合理的開發規模和層次,完善商業、交通、水電等配套公共設施,滿足人的住食行游等活動需求。

      4.2 系統性原則

      對住宅區的規劃設計、景觀設計、形象設計、物業管理方式、商業會所設計進行整體考慮,強調規劃的遠近期結合,在結合遠期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完善內部結構,同時對園區的經營管理、環境形象設計等有所考慮。注重項目整體規劃與周邊用地規劃之間的協調性,注重對項目內部景觀的營造及與周邊各景觀元素之間的過渡和遮擋。

      4.3 生態性原則

      尊重自然環境,調整生態結構,維護自然生態狀況是本規劃的基本出發點。充分尊重現有景觀,通過合理利用和改造,使住區融于原有的自然環境,成為住宅景觀中賦予特色而又有機和諧的一環;

      4.4 文化性原則

      以“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傳統文化理念出發,突出住區的文化特色,使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相融合。項目開發不是簡單的在土地上澆筑混凝土,而是對這一區塊長久以來形成的人文、歷史進行總結和反映,在時間的長河中,凝結歷史的精華,記載人類的文明。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建設方針、政策,有關規范,堅持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努力營造清新明快,格調高雅智能、節能的住宅區。追求建筑與周邊建筑環境的和諧共存??偲矫娌季衷跐M足日照間距、交通、消防通道的同時,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擴大綠地,達到用地經濟, 環境優美。

      5 整體規劃設計構思

      5.1 總體規劃設計

      整個地塊通過一條內環形車道,連接小區的東、西、北3個出入口,貫通整個小區。其中北面出入口為小區的主入口兼人行出入口,打造小區的景觀大道。地塊內部建筑以高層為主、結合部分小高層,整體建筑排列南低北高錯落有致。組團內部有各自的公共景觀綠地,數個院落形成組團。小空間規模的院落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戶與戶之間的干擾,并有助于形成每個院落各自的歸屬感和可識別性。

      5.2 規劃結構:“一心、二軸、四組團”

      “一心”:通過內環道路的圍合和景觀軸線的香蕉,在地塊中心形成了大型的中心景觀。使之成為整個小區居民活動、休憩、游玩的場所?!岸S”:南北景觀軸線和東西景觀軸線?!八慕M團”:為四個相對均衡的居住組團,每個組團空間相對圍合。

      5.3 交通組織

      采用內環的交通體系,各自設計了一條環形車道,并相互連通,滿足消防要求。機動車可在入口附近直接進入地下車庫。中部的步行街和景觀林蔭道可以作為緊急消防通道。出入口設置:本次規劃將人流、車流分開,設置三個出入口:主入口位于小區北部,為人行出入口;次入口位于小區西部、東部,為車行出入口。

      靜態交通:區內停車場設計采用“地面與地下”相結合方式。機動車主要采用地下停車方式,地下車庫出入口結合小區出入口和環形車道設置,可以有效對小區車輛截流。另外為了方便來訪車輛停車,在環形道路周邊設置了部分地面停車。非機動車主要停放在高層地下室內。

      5.4 景觀設計

      小區整體環境設計充分考慮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強調景觀的均好性,因此,在規劃設計上以均享為原則,讓每個住戶都能平等地享受資源,都能獲得等同的價值回報。小區通過構建十字形景觀綠帶,將各個居住組團串聯,并通過空間的圍合,形成半私密的院落空間,營造一個親切怡人的交往場所。

      5.5 消防系統

      總平面設計中沿小區環路設環形消防車道,每幢樓均設有消防登高面,以滿足總的消防設計的要求。住宅樓為一類高層,耐火等級為一級。公共配套及商業均為多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范文第4篇

      關鍵詞:養老院; 消防設計; 防火對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elderly service (nursing homes, nursing home), TuoLaoSuo, old apartment as fire prevention design of structure to discuss, and points out that old apartment fi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blem, and proposed own solutions, commo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nursing home; Fire fighting design; Fir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建設老年公寓的客觀因素

      根據資料統計表明【1】,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預計到201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6%;2020年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老年問題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涉及到千家萬戶,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國當今社會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2老年公寓的消防安全現狀

      2008年12月3日凌晨,溫州市矮凳橋路寬心老人公寓發生一起重大火災事故,導致7名老人死亡。

      2009年1月31日,位于俄羅斯科米共和國科爾特克羅斯區波德耶利斯克鎮的一家養老院發生火災,養老院內僅有3人獲救,死亡23人。

      2009年3月19日晚23時,日本群馬縣澀川市一養老院發生火災,死亡10人。該縣警署調查得出,火災是有人吸煙引發,由于擴建等原因,室內結構變得非常復雜,造成了逃難上的不利。

      2009年8月27日晨,遼源市西安區煤城新村小區21號樓2單元103室老年公寓發生火災,6死1傷。起火建筑物為2級耐火建筑,共6層,東西走向,103室位于6層建筑的底層,面積為58平方米,一室一廳?;馂氖怯晌鼰熤率勾采峡扇嘉镆紝е禄馂陌l生。

      2011年5月15日凌晨,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唐山境內一家個體私營的老年公寓發生火災,2名七旬老人不幸遇難,起火原因系使用蚊香時,衣物、被褥滑落到蚊香上,引發火災。

      2011年6月6日3時40分許,河南省信陽市燦爛夕陽養老院因燃著的蚊香引燃床邊掉落的被褥發生火災,造成3名老人死亡;

      2011年6月11日5時03分許,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養老院因使用蠟燭照明不慎引燃可燃物發生火災,造成3名老人死亡,3名老人受傷。

      3老年公寓的火災危險性

      《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2】將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年齡段確定為老齡階段。老人按照其生活行為能力可分為自理老人(生活行為完全自理,不依賴他人幫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生活行為依賴他人幫助的老年人)、介護老人(生活行為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老年人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其視力、聽力、行動能力比青壯年時期下降,大多數老年人需要借助花鏡、助聽器、拐杖、輪椅等“裝備”。

      (1)安全疏散難。老年公寓的特點:一是人員集中,屬于人員密集場所;二是內部多是行動遲緩或需要他人幫助、護理的老人,發生火災時,人員疏散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火災蔓延的速度又很快,一旦走廊、樓梯間充滿煙氣,就會嚴重影響疏散行動,造成人員傷亡。

      (2)火災隱患多。大部分老年公寓都有餐飲、娛樂、醫療服務設施,老年人很多都有吸煙的習慣,有些老年人由于吃不慣食堂的飯菜,常常自備電爐或小型柴油灶,冬季有人點爐子取暖,夏季有人點蚊香驅蚊,這都增加了致災因素。

      (3)救援難度大。老年公寓除自理老人外,介助老人和介護老人在火災情況下都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安全疏散,而火災時電梯無法使用,只能通過步梯疏散,這就需要大量救助人員,因而增加了救援難度。

      4改善老年公寓的建筑防火設計

      4.1老年公寓的消防建筑設計

      (1)宜選擇距離醫院、消防隊較近,交通方便的位置建造。老年人的疏散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消防人員在第一時間趕到實施滅火救援。

      (2)宜獨立建設,周圍建筑密度不宜過大,不宜改建或設在其他建筑內。獨立建造的老年公寓四周易于布置環形消防車道,方便消防車???,對疏散、救援行動不便的被困老人有利。有一部分的老年公寓由居民住宅樓改建,或者設置商住樓等建筑內,這樣增加了火災危險性,也不符合規范要求。例如居民住宅樓是按照《住宅建筑規范》【4】設計,而老年公寓是按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3】設計,后者要求要高于前者。當必須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內時,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與其他部位做好防火分隔,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如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內,則老年公寓不應設置在二層以上,也不應設置在三層及三層以上樓層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

      (3)宜多層,不宜高層。老年人的特點是行為能力弱,常需要他人幫助或自己借助工具。因此,我國《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規定老年人建筑層數宜為三層及三層以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應設電梯。從消防安全角度講,層數越高,火災情況下越不利安全疏散,如因建設用地限制必須建設高層時,則應以安排自理老人為主。但《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6】(以下稱《高規》)中對老年人建筑的設置并沒做任何要求,可見這一方面的規范還不健全。高層建筑作為老年公寓盡量不采用。

      (4)防火分區標準需要進一步改進。根據《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最低面積標準為25m2/人,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以下稱《建規》)最大防火分區面是2500 m2計算,每個防火分區要疏散100名老人,短時間內及時疏散這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難度很大。宜把防火區做小,增加建筑分隔,阻止火勢蔓延,為逃生和救援爭取時間。

      4.2老年公寓的消防疏散設計

      (1)疏散距離設計

      《建規》只對托兒所、幼兒園、醫院、療養院、學校與其他民用建筑進行了區別,《高規》只對醫院、旅館、展覽樓、教學樓與其他民用建筑進行了區別。兩部規范都沒有對老年人建筑疏散距離做明確要求,這是需補充要完善的。

      (2)疏散寬度設計

      《建規》《高規》中對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小于1.1米,《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對公用走廊的有效寬度不應小于1.50米,公用樓梯的有效寬度不應小于1.20米。

      可見后者規范要求更高。

      老年公寓的疏散盡量采用環形走道和外廊設計,雖好有兩條以上的疏散線路。每一間老人居室有門通向外廊或相連的外陽臺,或疏散或等待消防救援。

      4.3老年公寓的裝修設計

      老年人建筑的內部裝修材料應采用不燃、難燃材料,以減少火災荷載。盡量避免采用燃燒時產生大量濃煙和有毒氣體的材料。

      4.4老年公寓的消防設施設計

      老年人建筑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火災自動滅火系統,通過煙感、溫感、手報、聲光報警 、消防廣播等報警等警報裝置,第一時間發現火災,啟動自動滅火系統,及時疏散。同時考慮到老年人建筑的特殊性,宜設置火災智能救助系統,一旦發生火災或其他緊急事件,探測器會自動報警,或由老人手動按下救助按鈕,信號通過GPS或 TD 無線網絡技術傳輸到監控中心、轄區消防巡防車、火災調度指揮中心,為救助贏得時間。

      配備特殊的消防逃生設施,如在每個房間配備簡易防煙面罩、手電筒、保險繩等,從而幫助老人在緊急、危險情況下能夠及時得到救助和幫助逃生。

      居室、浴室、廁所應設緊急報警求助按鈕,養老院、護理院等床頭應設呼叫信號裝置,呼叫信號直接送至管理室。

      廚房應選用安全型灶具。使用燃氣灶時,應安裝熄火自動關閉燃氣的裝置。以燃氣為燃料的廚房、公用廚房,應設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宜采用戶外報警式,將蜂鳴器安裝在戶門外或管理室等易被他人聽到的部位。

      【1】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

      【2】 《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JGJ122-99

      【3】 《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標準》GB\T50340-2003

      【4】 《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

      【5】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BG50015-2006

      【6】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住宅消防設計標準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途徑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state policy of our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ing water energy saving of the building is in the planning, design, new (reconstruction, extens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use of process, executiv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 < 省略/web/zhuanyeziliao/biaozhunguifan/ >, USES the energy-conserving building technology, process < 省略/web/zhuanyeziliao/gongyi/ >,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produc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thermal insulating properties,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with management,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in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unction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ater drainage system. Building water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ough in the proportion of is not big, but reduce its use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tilization, and to save water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 design,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value building water energy saving approach, to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will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way

      中圖分類號:TU20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建筑給水排水節能的依據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是建設節能建筑的基本技術依據,是實現建筑節能目標的基本要求,其中強制性條文規定了主要節能措施、熱工性能指標、能耗指標限值,考慮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要求,必須嚴格執行。建筑給排水專業在建筑節能設計中主要所依據的法規、規范、標準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建設部《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 01-621-2005(北京地方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08-107-2004 (上海地方標準)、《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95、《住宅建筑規范》GB50368-2005、《住宅建筑節能檢測評估標準》DG/TJ08-801-2004(上海地方標準)、《住宅設計標準》DGJ08-20-2007 (上海地方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與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GB50242-2002、《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GB50364-200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建筑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回用設計規范》CECS61-1994、《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2006、《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 等。目前涉及建筑給水排水方面的節能標準并不多,但隨著節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將逐步得到提高,標準也將不斷完善。

      2 建筑給水排水節能的主要途徑

      2.1 給水

      合理確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熱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額。嚴格執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額標準,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設計建筑給水系統。主要可通過下列方法實現:充分利用市政管網的壓力,直接供水;合理進行豎向分區,平衡用水點的水壓;采用并聯給水泵分區,盡量減少減壓閥的設置;推薦支管減壓作為節能節水的措施,減小用水點的出水壓力;合理設置生活水池的位置,盡量減小設置深度,以減少水泵的提升高度;優先考慮水池- 水泵- 水箱的供水方式。推廣采用節水的衛生器具。如限制衛生器具的流出水頭、紅外線感應龍頭和便器等,不應采用無控制花管、長流水的小便槽。合理采納變頻調速泵組供水。當采用變頻泵供水時,應優先采用變頻變壓變流量的給水方式,其節能效果要優于變頻恒壓變流量的給水方式;當采用變頻恒壓變流量時,工作壓力的設定應接近水泵工頻運行時高效段揚程的下限;工作水泵應選用2 臺或2 臺以上,不同級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變,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設氣壓罐小流量給水。當市政條件允許時,宜采用疊壓供水設備。具備條件的,應當至少選擇一種可再生能源(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熱水供應。熱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陽能、水源熱泵、地源熱泵技術。在采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技術時,不得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費。如利用地下地溫地源自動供暖制冷系統,就是通過表層地下水為載體,或將盤管埋在土壤中以盤管內流動的介質為載體,將這些地溫熱源輸送到水源熱泵進行能量轉換,冬季輸出45 ~65 ℃的熱水。在太陽能的利用上,有條件的可采用太陽能蓄熱技術,太陽熱水系統的工程參數應結合建筑所處的地理位置確定。太陽能熱水器的循環可采用強迫式、自然式循環太陽能熱水器和直流式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應有溫控裝置,并應合理控制和設定熱水的溫度。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熱能再利用與節水技術還應相互結合。太陽能熱水器可作為熱水供應的預加熱措施,可設在其他熱交換器的前端。熱水系統宜機械循環以滿足用水點的節水要求。合理設計熱水供應系統。加強余熱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業余熱、廢熱、煙氣余熱、蒸凝結水、熱風能量的回收和梯級利用),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城市熱網或區域性鍋爐房的熱水或蒸氣作熱源。可采用專用的蒸氣或熱水鍋爐制備熱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氣熱水機組制備熱源或直接供應生活熱水。當地電力供應較富裕的地區或鼓勵夜間使用低谷電的政策時,可采用電能作為熱源或直接制備熱水。從技術可靠、經濟適用的角度出發,應合理配置組合各種不同熱源的比例關系。對集中熱水系統遠距離的少量供熱點可采用局部加熱方式;對不同場所可采用不同的熱源形式。熱水供應系統儲水溫度宜控制在55~60 ℃。應合理確定熱水用水量定額、耗水量、耗熱量、供水水溫、水質等熱水系統的基本設計參數。熱水供應管網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給水方式。當采用電作為熱源時,宜采用儲熱式電熱水器,以降低耗電功率。熱水供應系統宜縮短熱水的給水時間,增加機械循環,并平衡冷熱水的水壓。對于適合熱電聯供技術的工程,應優先考慮。

      2.2 排水和雨水

      ①排水應盡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②污廢水管道的敷設應就近排放,并應避免壓力提升。③中水的利用。④利用空調凝結水排水。⑤蒸汽凝結水的回收利用。⑥雨水的收集和綜合利用。

      2.3 冷卻水和消防給排水

      冷卻水宜循環利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在水源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采用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為循環冷卻水。合理選擇冷卻塔。在空氣濕球溫度較低的干燥地區,可通過設計計算來適當提高冷卻水進出水溫差,以減少循環水量和循環水泵的能耗,縮小循環管道的管徑。合理布置冷卻塔。保證冷卻塔之間的距離,有良好的氣流組織條件,避免影響冷卻塔的散熱效果。針對不同的循環冷卻水水質應采取化學(殺菌、滅藻等)、物理(過濾)的水處理方法,具有緩蝕、阻垢的水處理功能,減少管道和機組內的結垢、腐蝕。在一定的條件下,設置合用消防水箱,以減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利用消防試驗排水,將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池。增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處理設備。

      2.4 自動控制和計量

      建筑中宜設置建筑給排水自動化的監控系統(溫度設定與控制、水池、水箱的報警和監控)。變頻泵供水方式宜采用管網末端壓力表控制水泵轉速的運行方式。針對不同需要場所及使用條件,應加強給水用水量計量。住宅應設分戶水表計量用水。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應當安設分棟用熱計量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公共建筑應當設計并安裝用熱計量、室內溫度調控、多表遠程操控系統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冷卻水補充水、鍋爐補充水、綠化用水、水景補充水、游泳池補充水、蒸汽應分別設置水表計量。其他需要獨立計量的管道系統(如道路澆灑用水、汽車沖洗用水、地面沖洗用水等)宜設水表計量。企事業單位、學生宿舍的公共浴室、淋浴間等宜刷卡(或采用紅外線、腳踏開關)來用水。

      2.5 其他

      在設備、材料的選用中,應選用節能型、節水型等節能高效的產品,應禁用淘汰產品。宜推廣化學建材,并執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公布的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推廣目錄以及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術、設備、材料和產品的目錄。節水、節能型產品如:噴射式和壓力流沖擊式的節水大便器(沖水量≤6 L/ 次)、免水沖小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紅外線感應節水裝置、自力式平衡壓力恒溫混水閥、節能型熱交換器、飄水量小省電型冷卻塔、太陽能熱水器、高效率的水泵等;淘汰產品如:多層住宅、多層公共建筑的生活給水管道禁止設計、使用鍍鋅鋼管;小區建設工程中禁止設計、使用埋地鑄鐵排水管和水泥排水管;城鎮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鑄造排水鑄鐵管。在工業建筑中,應采用節水、節能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注意加強設備與管道的保溫,應選用理化性能優良的保溫材料,并確保有效的絕熱層厚度。生活熱水管管道的經濟絕熱層厚度可參考表1.對于管內介質溫度在7 ℃常溫時,采用柔性泡沫橡塑的設計厚度應按防結露要求計算確定;對于管內介質溫度0~95 ℃的熱水管道不適宜采用柔性泡沫橡塑材料保溫。

      在水泵的設計選擇中,運行工況點應落在Q-H水泵曲線的高效端中,變頻泵的選用工況點宜落在高效端的右側。熱水鍋爐、熱水器、熱交換器等設備應高效率、節能,應采用優質的閥門、浮球閥等配件。在綠化用水中,盡量采用非生活飲用水,可采用雨水、中水等雜排水;盡量利用室外管道內水的余壓供水;綠化用水宜采用滴灌、噴霧等節水技術。在道路澆灑用水中,盡量采用非生活飲用水,可采用雨水、中水等雜排水,盡量利用室外管道內水余壓的供水方式。在汽車沖洗、地面沖洗用水中,盡量采用非生活飲用水,可采用雨水、中水等雜排水,并對沖洗用水回收利用。在游泳池用水、水景用水中,盡量循環使用,設置水處理裝置。

      3 建筑給排水節能與功能、節水、經濟的關系

      3.1 節能與功能

      建筑給排水節能應用技術是綜合應用的工程技術。在追求節能的同時,需要滿足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基本功能要求,不能顧此失彼,失去功能要求的節能是沒有意義的。不要出現以節約能源和節約用水的名義做出一些既不節能、節水,也不環保的措施。問題解決的根本還在于節能價值觀的調整,設計應該樹立一種全面的系統價值觀念。建筑給排水節能的關鍵是從系統的設計抓起。合理的系統設計需要既滿足使用功能又滿足節能要求。節能需要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結合建筑的特點、地區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節能方式的組合。雨水收集與砂基滲水磚應用技術、生態污水處理系統與中水回用應用技術就是建筑給排水節能與功能處理得較好的方式之一。同時,也需對因節能引起設計功能變化的問題進行處理。變頻調速技術(如變頻增壓給水設備等)節省了建筑所耗電能,但由此產生的高頻諧波,對內壓較低的電器易產生沖擊而造成損壞,其節省能耗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能還不足以彌補損失。

      3.2 節能與節水

      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技術也是綜合節水技術,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節地、節水和節材潛力很大。建筑給排水的節能和節水是相互聯系的,在節水的同時往往也能達到節能的目的。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是重點降低長期使用時的總能耗,節水是重點考慮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節材是重點研究新型工業化和產業化道路。對生活水池的大小盡量按經濟、節地、節能的原則設計,從節水的角度出發,生活水池內采用釉磁涂料涂刷或采用不銹鋼材料,確保衛生、減少水箱的污染和換水次數,以達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達到節能的目的。采用新型給水管道,如塑料管、不銹鋼管、襯(涂)塑鋼復合管等,同樣是在節約用水的同時,也節約了材料和能源。在居住區排水中應用塑料檢查井技術,還可達到節地的目的。

      3.3 節能與經濟

      建筑給水排水的節能是需要經濟的投入,特別是建設初期。節能應強調建筑整體的效益,根據功能目標、使用性能、經濟效益達到預期的目的。事實上,節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經濟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節能的經濟性可以通過一定時期的運行來得到經濟回報。對于工程項目中建筑給排水有明顯節能效果的技術措施,應進行節能量、投資額和投資回收期進行必要的經濟技術分析。設計在考慮技術、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節能的先進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妇女熟BBW|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