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吊裝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指針,全面貫徹鎮(zhèn)政府關于安全生產(chǎn)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持“科學發(fā)展、安全發(fā)展”的理念,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積極開展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活動,著力整治安全隱患,全面落實安全責任,積極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手段,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穩(wěn)定好轉,為社會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起得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去年事故隱患排查治年活動的成果;進一步落實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主體責任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責任,健全長效監(jiān)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和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現(xiàn)場作業(yè)安全管理措施;加強作業(yè)人員的教育培訓,確保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杜絕無證制造、安裝、改造、維修重機械,杜絕非法、違規(guī)使用起重機械,有效遏制起重吊裝事故的發(fā)生,努力實現(xiàn)全鎮(zhèn)起重吊裝作業(yè)“零”死亡事故。
三、工作分工
按照屬地為主條塊結合原則,各管理區(qū)、各村(居)和有關職能部門分工負責,貫徹配合,組織實施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活動。
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市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局負責全市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具體指導和督查。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并應根據(jù)起重機械數(shù)據(jù)庫的各類情況及時通報起重機械存在重大事故隱患和重大問題。
四、工作范圍和重點
本次活動的工作范圍為起重機械、起重吊裝安全管理及起重設備安全狀況。工作重點為:
(一)重點設備。無證制造、安裝的在用起重機械設備(門式、橋式、門座式、塔式起重機、固定式簡易升降機、碼頭吊、汽車吊、沙吊等);超期未檢和檢驗不合格的起重機械;存在事故隱患經(jīng)責令整改而未改正的起重機械;主要安全附件失效、失靈的起重機械;安全監(jiān)察、檢驗檢測發(fā)現(xiàn)存在安全隱患或重大問題而被通報的起重機械。
(二)重點企業(yè)。近年發(fā)生過起重吊裝作業(yè)事故以及管理混亂的企業(yè);檢驗檢測機構在近兩年內報告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薄弱的使用單位。
(三)重點區(qū)域。集中存在大量事故隱患的區(qū)域(如冶金鑄造行業(yè)吊裝熔融金屬的起重機械、船舶修造行業(yè)、各類企業(yè)擅自制造使用的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和橋、門式起重機械,以及沿海、河邊的碼頭吊(沙吊)。
五、專項整治的主要內容
(一)安全管理制度方面
1、企業(yè)是否設立安全管理機構或聘用專(兼)職管理人員;
2、企業(yè)安全責任制和起重機械、吊裝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和執(zhí)行;
3、企業(yè)教育培訓、操作規(guī)程等制度是否建立和執(zhí)行;
4、企業(yè)設備技術檔案、作業(yè)人員檔案是否建立和正常管理;
5、起重機械的動作是否按要求有真實的運行記錄,且在規(guī)定范圍內運行。
6、起重機械的維護是否有正常的維護保養(yǎng),且有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對維護保養(yǎng)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否得到及時、合理的處置;
7、租賃使用的起重機械是否符合《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等法規(guī)、規(guī)范的要求,并納入本單位的特種設備管理。
8、企業(yè)是否制訂事故應急救援方案及定期演練。
9、企業(yè)是否有加大對起重設備的安全投入,起重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或無改造、維修價值的,是否及時予以報廢淘汰并更新。
(二)現(xiàn)場安全管理方面
1、在進行起重吊裝作業(yè)時,是否落實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管理規(guī)定和操作規(guī)程,采取安全防范揭幕施,確定專人進行現(xiàn)場統(tǒng)一指揮落實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督;
2、起重吊裝作業(yè)現(xiàn)場是否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懸掛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3、對大件吊裝作業(yè)是否編制起重作業(yè)方案,明確吊裝作業(yè)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項,明確吊裝現(xiàn)場負責人、指揮、司機以及有關作業(yè)人員的職責,對吊裝作業(yè)中可預見的潛在危害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4、起重吊裝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是否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的安全一規(guī)章制度,杜絕違章作業(yè)、違章指揮以及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現(xiàn)象。
5、企業(yè)是否經(jīng)常性開展起重吊裝作業(yè)的隱患排查和治理,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確保生產(chǎn)安全。
(三)安全狀況方面
1、使用的起重機械是否經(jīng)制造和安裝(改造、重大維修),監(jiān)督檢驗,并檢驗合格;并在檢驗有效期內使用。
2、起重機械的使用是否按行政許可要求進行使用注冊登記。
3、起重機械的操作人員是否有按規(guī)定持相應項目的有效證件進行作業(yè);
4、起重機械的安全保護裝置是否按規(guī)定進行維護校驗,是否能有效工作;
5、簡易升降機使用單位是否有資質維護單位進行維護并有記錄和專人管理制度。
六、實施步驟
本次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從3月份開始至8月底結束,具體分為三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
1、鎮(zhèn)政府成立組織機構,制訂方案和計劃,明確工作責任。
2、組織企業(yè)認真開展學習《安全生產(chǎn)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利用各種媒體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發(fā)動。同時部署好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動員起重設備使用企業(yè)開展自查自糾。
3、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jiān)督和舉報,提高企業(yè)排查治理隱患的自覺性。鎮(zhèn)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舉報電話。
(二)全面專項整治階段
1、進一步落實企業(yè)安全主體責任,督促各起重機械使用企業(yè)提負起本單位專項整治工作;各企業(yè)按照整治工作要求,查找問題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要落實整改措施。各企業(yè)將整改方案、措施報鎮(zhèn)政府和有關部門備案。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按照先整改后使用原則,及時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制訂隱患監(jiān)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2、鎮(zhèn)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加大行政執(zhí)法力度,嚴肅查處起重機械隱患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企業(yè),并實施分級掛牌督辦制度,及時公布上報一批轄區(qū)內和行業(yè)系統(tǒng)內整治不力的單位,落實督辦責任,并向社會公開。
(三)督查驗收階段
1、鎮(zhèn)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在7月底前組織對本鎮(zhèn)轄區(qū)內開展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進行督促檢查或組織“回頭看”,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8月初,市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且辦公室將聯(lián)合有關部門,對各鎮(zhèn)、街道和有關部門的重點企業(yè)、重點設備、重點區(qū)域進行督查驗收,9月迎接市督查驗收。
2、及時總結經(jīng)驗,分析治理工作成效,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積極探索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動態(tài)長效監(jiān)管機制。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為切實加強對全市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領導,鎮(zhèn)里成立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分管鎮(zhèn)長任組長,成員由工業(yè)辦、城建辦、安監(jiān)中隊、企管站、交警隊等有關人員組成。
(二)精心組織。鎮(zhèn)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承擔監(jiān)管責任,規(guī)范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的內容和措施,建立完完善專項整治臺帳,對事故隱患進行認真、分類梳理、落實整改計劃、跟蹤治理,真正做到落實隱患登記、整改和銷號等全過程的監(jiān)管責任;對發(fā)現(xiàn)的重大事故隱患采取有力措施,堅決治理,不留后患;要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工具和新聞媒體,加大隱患治理宣傳力度,推動全鎮(zhèn)廣泛關注特種設備安全工作。
關鍵詞:機架 吊裝 核算
概況:
1.1設備狀況:某軋鋼廠軋鋼設備共有粗軋機2臺,精軋機7臺,共有機架18片,最重F0精軋機機架,重量153t,其外形尺寸:9250*4700*2100mm,地上5650mm,地下3600mm。最高機架是V2粗軋機架,重量155t,其外形尺寸:10060*4340*1450mm,地下4020mm,地面上6040mm。見下表
1.2.車間結構和地面基礎狀況:
屋架下弦標高20m。屋頂標高24.6m,機架運輸只能從操作側進入車間,操作側軋機之間有地下室和地下坑道。
1.3車間現(xiàn)有起重機具狀況:90t和100t行車各一臺。行車軌道標高12m行車大梁下沿標高90t:11.5m,100t:11.24m;
吊裝方法分析選擇:
根據(jù)行車和設備狀況,V1和F1~F6共14片機架在100t行車的起重量范圍內,采用單臺行車,制作專用吊具通過壓下中心孔吊裝;
V2,F0的機架超過單臺行車的起重量,不論從運輸卸車和吊裝,考慮本項目的工期和效率,應采用起重機械吊裝,國外拆卸時使用400t汽車吊吊裝,而國內這樣大噸位的吊車比較少,使用時間很難自行掌握,另外考慮車間地面的結構原因,鋪墊量大,吊車站位對影響車間其他設備安裝的正常安裝,而使用兩臺行車采用雙機抬吊法吊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改造或制作一個吊梁,對吊裝高度進行核算并設法降低機架的立直高度,即可進行。
機架的吊裝立直位置放在軋機基礎坑內,這樣從起重量和起吊高度基本可滿足要求,充分利用了車間現(xiàn)有的起重機械,從成本和工期都比較有利。通過以上分析,對于起重重量大于100t的機架采用雙機抬吊法,利用壓下螺孔自制吊具吊裝機架。
吊裝方案設計:
1.吊裝步驟
1)將自制專用吊具進行全面檢查(外形尺寸,焊縫及其他附件);
2)機架按照順序運輸進場,在指定地點卸車,墊好;單臺先進傳動側機架;
3)從壓下螺孔安裝吊具及其附件(見圖1),機架螺孔與吊具間墊橡膠運輸帶保護,經(jīng)檢查后掛鉤準備起吊;
4)起吊過程:在試吊完成后,隨著提升吊鉤和小車的移動,機架由抬頭、斜置并逐漸扳起立直,機架完全吊起后,在確保機架鉛垂狀態(tài)下,將其落于軋機底座上,其精確尺寸可用千斤頂微調。
2.雙機抬吊V2,F(xiàn)0軋機機架工藝
1).抬吊梁選型設計:
2).吊梁選型計算:吊梁由型鋼,尺寸為12590mm*600mm*807mm;為改善吊梁受力狀態(tài),吊點偏向100t行車。
吊梁截面積:F=(BH-bh)=(0.6*0.8-0.47*0.73)=0.136m2
慣性矩: JX=(BH3-bh3)/12=(0.6*0.83-0.47*0.733)/12=0.01m4
抗彎截面模數(shù):WX=(BH3-bh3)/6H=0.026m3
依據(jù)吊梁結構,選用集中靜載荷簡支梁力學模型(圖2)進行強度校核。
剪切應力:τ=Q/F≤[τ],[τ]取100MPa
Q=160*104=16*105N
τ= Q/F=16*105/0.136*106=11.7N/mm2<100MPa
拉應力:σ=M/W≤[σ],[σ]取155MPa
Mmax=160*104*6000*3200/9200=3.34*109N/mm2
σ=3.34*109/0.026*109=128N/mm2<155MPa
經(jīng)核算,強度滿足要求。
3).吊裝高度校核:
以V2機架高度最高,各段尺寸、標高如上圖3,機架底的標高是在抬吊梁頂部距行車吊梁保證200mm的安全距離的前提下,計算的結果,機架底座的標高是保證底座上部露出的連接螺栓(地腳螺栓)的頂標高,由上圖結果得知:機架吊裝至最高時,機架底部仍與機架底座最高點還有620mm的距離,吊裝高度滿足要求。
3.V2、F0 機架吊裝前準備工作:
1.檢查復核核兩臺行車的吊鉤尺寸和標高,兩臺行車的吊鉤中心間距,檢查底座的最高點標高,兩臺行車的大、小車運行速度和吊鉤的起升速度;檢查工作最好在吊上吊梁的狀態(tài)下,按照起吊過程由專業(yè)司機進行大小車行走、吊鉤起升的過程模擬練習,達到熟練和配合默契。
2.按圖紙吊梁進行改造和吊耳裝配焊接,對吊梁和吊具進行焊縫、尺寸檢查;
3.準備吊裝過程中使用的各種保護材料,如橡膠運輸帶、管皮、枕木、鋼板等。
4.V2、F0 機架吊裝過程:
1)在準備工作完成后,安排機架進車間,先進傳動側機架,后進操作側機架,機架目前均處于平臥狀態(tài)。
2)使用抬吊法豎立機架:
在軋機底座上和換輥基礎坑之間先橫放一塊200mm的鋼坯,再用枕木墊高至連接螺栓頂部以上,然后根據(jù)機架放置位置進行鋪墊鋼坯枕木垛。F0機架放置在軋機的中心位置,V2機架放置位置要偏向出口方向,見圖7,目的是將一個高-0.395的基礎臺放在機架中間,降低機架傾斜度,提高安全性。機架放置后的傾斜度在100~150之間。
用吊梁加捆繩的方式吊裝機架平放于軋機的基礎坑的枕木垛上,高度與利用的混凝土基礎最高點基本一致,機架頂部朝向操作側,機架頂部用鋼絲繩和10t手拉葫蘆制動,目的是防止撤調枕木時,防止機架下滑,用100t行車吊起機架底部,分幾次把枕木抽掉至底座螺栓高度以上,V2約-1.4m,F(xiàn)0約-1.5m。
注意要與10t手拉葫蘆配合進行,使機架呈傾銷狀態(tài),以底座上枕木為支點扳起機架立直。
3).在機架上部壓下螺孔內用橡膠運輸帶和薄鐵皮保護,安裝吊具、吊梁,隨著吊鉤的起升和行車的移動,機架由抬頭,扳起到直立在底座上部的墊木上。機架吊起后,利用移動式吊車將枕木或鋼坯吊離底座,再把呈鉛垂狀態(tài)的機架吊運至安裝位置上,落下就位。
四.安全措施
1.對所有參與起吊的人員進行方案技術交底,使所有人員明確操作要點。
2.所使用的各種起重機械要按照該機械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各種器具必須在完好狀態(tài)下使用。
3.設備的裝卸、運輸必須對場地、道路、設備重心、車輛承載能力等工況進行調查、核算。
4.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組織人員對以下工作進行檢查:施工機具、吊裝場地、設備基礎狀況、人員配備,工作內容的熟悉程度等。
5.起吊前,進行人員分工,使操作人員明確崗位。行車工,起重工必須持證上崗。
6.在起吊前,必須明確起吊指揮者,明確指揮手勢、哨音,行車操作者、起重操作者與指揮者必須明確整個起吊放倒操作要點。兩臺行車必須配合熟練。
7.捆綁的吊繩與軋機架的尖角處墊以管皮、護角、木板、小方木等保護吊繩。
8.正式吊裝前必須進行試吊工序,試吊時間在10min左右,離地高度100mm以下,扳吊角度在5o~10o之間,試吊后對所有機具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采取措施解決,必要時在進行一次試吊。
9.吊裝時,應動作平穩(wěn),多臺機械動作要協(xié)同一致,避免工件的振動和擺動,就位后及時找正找平,工件固定前不能解開吊裝索具。
10.吊裝過程中因故暫停,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強現(xiàn)場警戒,盡快排除故障。
11.嚴禁在風力六級和六級以上進行吊裝作業(yè)。
12.吊裝作業(yè)區(qū)應設警戒線,并有明顯標志,吊裝工件時,嚴禁無關人員通過。
五.綜述
【關鍵詞】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技術
一、工程概況
1000kV淮南-上海輸電線路工程第7施工標段,分別由西北電力設計院和中南電力設計院負責設計,其中盛橋-六家店線路由DJ124塔至DJ160塔(西北院與中南院設計分界點),共計鐵塔36基,線路長度17.645km,由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六家店-襄安段線路起點為無為縣六家店(與西北院設計接頭點)E1,終點為無為縣襄安鎮(zhèn)北面約5km處E38,共計鐵塔38基,線路長度15.209km,由中南電力設計院設計。
本標段全長32.854km,雙回路設計,共計74個樁位,76基鐵塔,其中直線塔64基,轉角塔10基。導線型號為8×LGJ-630/45鋼芯鋁絞線,兩根地線分別為OPGW-240(光纜)和JLB20A-240(鋁包鋼絞線)。
二、編制依據(jù)和設計依據(jù)文件
2.1編制依據(jù)
(1)《10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Q/GDW 153-2006)
(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
(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架空電力線路部分)》(DL5009.2-2004)
(4)《1000kV架空送電線路鋼管塔運輸施工工藝導則》(Q/GDW 351-2009)
(5)《國家電網(wǎng)公司電網(wǎng)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辦法(試行)》國家電網(wǎng)基建〔2011〕1758號
2.2設計依據(jù)文件
《SK321、SZ301、SZ302、SZ303、SZ304、SZ322、SZ323、SZC303、SZD直線塔結構圖》、《SZJ301、SZJ321直線轉角塔結構圖》、《SJ303、SJ304、SJ321、SJ324、SJC303轉角塔結構圖》、《FHJ換位塔結構圖》。
三、塔型圖及塔型分析
本工程中,涉及和采用的直線及直線轉角塔的塔型很多,分別為:SZJ321、SK321、SZ301、SZ302、SZ303、SZ304、SZ322、SZ323等。其中SZJ321及SK321單線圖如圖1所示。
四、吊車吊裝施工技術
4.1施工準備
4.1.1材料準備:對進入現(xiàn)場的鋼管塔塔材應進行清點和檢驗,保證進場材料質量符合相關要求。
4.1.2技術準備:①鋼管桿基礎必須經(jīng)中間檢查驗收合格,基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允許低于設計強度的100%。②鋼管塔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具備與塔身可靠連接的條件。③熟悉設計文件和圖紙,根據(jù)施工條件選擇合適噸位吊車吊裝,及時進行技術交底。④組立前要對運輸?shù)缆愤M行踏勘,吊車司機必須參加,特別是使用較大型的吊車,必須事先對道路、橋梁及涵洞的承載能力進行調查,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吊裝方案設計。⑤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對影響吊車吊裝施工范圍內的障礙物應事先采取措施進行清理或避讓。
4.1.3工器具準備:①對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機具、工器具進行清點、檢驗或現(xiàn)場試驗,確保施工工器具完好并符合相關要求。②根據(jù)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
4.1.4吊車就位準備:①起吊前應對吊車進行全面檢查,檢查無誤后,再合理確定吊車的擺放位置,避免在起吊過程中移動吊車,以提高工作效率。②吊車工作位置的地基必須穩(wěn)固,附近的障礙物應清除,吊車的支撐點應選擇在堅硬的土層上。③組裝段的位置應與吊車回轉范圍相適應。④平面布置中要注意組裝段位置與起吊順序相適應。
4.2小組的人員分配
一個小組的總人數(shù)為40人。現(xiàn)場總指揮1名,負責現(xiàn)場全面管理;現(xiàn)場副總指揮1名,輔助總指揮協(xié)調現(xiàn)場作業(yè),重點關注各受力點監(jiān)管;地面安全監(jiān)護1名,負責全面掌握、管控現(xiàn)場安全。吊車司機1名,負責操作吊車;吊車指揮1名,負責指揮吊車司機操作;測量工2名,負責各受力點質量監(jiān)控;地面組裝工3名、地面移運工17名,負責核對材料、移運和拼裝材料。塔上作業(yè)(含安全監(jiān)護)工12名,負責塔上安全監(jiān)護;技術人員1名,負責技術指導。
4.3吊裝施工
4.3.1汽車起重機起立抱桿
選擇起重機時,要滿足起吊抱桿的高度和負荷,應選擇25t及以上的汽車起重機。當汽車起重機可以到達塔位時,應盡量利用汽車起重機將抱桿整體組立,如圖2所示。
起吊前的抱桿捆綁點應位于汽車起重機起重滑車組的正下方,在整個起吊過程中也盡量保持該滑車組始終處于垂直狀態(tài)。
在抱桿底部,應設置牽引和溜放滑車組,以保證抱桿向前移動和起重滑車組的垂直位置。若抱桿自重大,下部應設置木排和滾杠,以減輕抱桿前進的阻力。
抱桿的起吊滑車組、拉線應事先系于抱桿頂對應掛點上,待抱桿被吊到指定位置成直立狀態(tài)后,應立即收緊、固定好所有的拉線。抱桿樹立好后,對土質松軟的塔位在起吊前必須在抱桿底座做好防沉措施,防止抱桿下陷或底座不均勻受力。
4.3.2利用汽車起重機吊裝塔腿及塔身下段
選擇起重機時,為滿足起吊高度和負荷,提高工作效率及減少現(xiàn)場工機具布置,在場地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25t及以上汽車起重機吊裝塔腿段以及40m以下的塔身段。
根據(jù)各塔位需起吊構件的高度、重量等,合理選擇汽車起重機擺放位置,嚴禁超負荷吊裝。考慮吊重、吊高、經(jīng)濟性等因素,本工程交叉使用如下噸位吊車:25T、35T、50T、70T、100T、130T。吊物時,其吊點一般選擇在構件的上端,便于塔材就位,吊點位置越高越利于就位。鐵塔構件就位時,應減緩吊臂的運動速度,控制繩同步進行配合就位。主材就位后必須先設置臨時拉線,臨時拉線未設置到位,不得摘除吊鉤,以防止主材向內傾斜。
4.3.3塔身中部及上部吊裝
吊裝方式判定條件:①當塔片上部根開較大,必須散吊主材,結合吊叉進行吊裝;②對自身結構較完整的塔片,通過雙鉤緊線器及鋼絲繩加固后,且不超過允許吊重,采用1-1滑車組進行吊裝,如圖3所示。
五、汽車起重機輔助組塔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
5.1如租用吊車必須簽訂租賃協(xié)議,明確雙方責任及分工。
5.2吊車駕駛員持證上崗,并且必須聽從指揮人員指揮,工作現(xiàn)場只允許由一名指揮人員指揮。吊起構件時,應先試吊。將構件吊離地面10cm,停機檢查制動器靈敏性和可靠性以及重物綁扎的牢固程度,確認情況正常后,方可繼續(xù)工作。起重物不允許長試件滯留空中。起吊物在空中時,駕駛員不得離開駕駛室。
5.3組立鐵塔前,由項目部技術人員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詳細講解吊車輔助施工特點,吊車性能,操作順序及要點,講清楚危險點和預防措施。
5.4吊裝作業(yè)前,除對其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外,還應預先在吊裝現(xiàn)場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jiān)護,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起重作業(yè)堅持做到“十不吊”:①超過額定負荷不吊②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不吊③吊索和附件捆綁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④起吊重物直接進行加工的不吊⑤歪拉、斜吊不吊⑥工件上站人或浮放有活動物不吊⑦危險物品無安全措施不吊⑧帶棱角、刃口物件未墊好不吊⑨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拔不吊⑩非起重指揮人員指揮不吊。
5.5吊裝作業(yè)現(xiàn)場的吊繩索、攬風繩、拖拉繩等要避免與帶電線相接觸,并保持安全距離。吊裝作業(yè)時,任何人不得隨同吊裝重物或吊裝機械升降。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隨之升降的,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jīng)過現(xiàn)場指揮人員批準。吊裝作業(yè)中,夜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外作業(yè)遇到大雪、暴雨、大霧以及6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yè)。在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中心幅度即(作業(yè)中心至吊車回轉半徑內)在安全距離以內。必須按《吊裝安全作業(yè)證》上填報的內容進行作業(yè)。嚴禁涂改、轉借《吊裝安全作業(yè)證》,嚴禁變更作業(yè)內容,擴大作業(yè)范圍或轉移作業(yè)部位。
關鍵詞:橋梁;T梁;吊裝;施工;架橋機
中圖分類號:TU391文獻標識碼:A
某橋中心樁號K23+980。起點樁號為K23+826.71,終點樁號K24+133.29。全橋長306.58m。橋面凈寬2×12.5m。上部結構采用先簡支后連續(xù)的施工工藝。共計12孔25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T梁,共144片。T梁高度1.45m、上寬2.0m。本橋平面處于左偏半徑1120m圓曲線內。本橋縱坡2.1%橫坡3%,橋上無變坡點。
1架橋機的安裝
架橋機安裝選擇在K23+700至K23+820段路基上進行拼裝,因路基有足夠的承載力,能夠滿足架橋機的安裝工作場地要求,同時也能夠滿足試運行荷載的要求。首先進行定位和平整場地,然后進行安裝。
1.1.用吊車將前支撐移到第一孔橋墩上,再把中托橫移和支腿連接梁分別放在距前端面10cm和35m處,在后支連接梁前搭建枕木,中心距5m,高度1.5m。
1.2.將主梁節(jié)通過連接銷板連成一體,把兩節(jié)主梁用吊車吊裝到枕木和中反托輪組的兩個支點上。將后橫梁與主梁通過螺栓連接,前框架安裝好。
1.3.用吊車將天車梁和卷揚機吊裝到上玄軌道上。同時安裝前、后伸縮缸,拆掉枕木用鋼絲繩將定滑輪和動滑輪連成一體。
1.4.最后安裝電纜、電器控制開關。
2軌道的鋪設安裝
2.1.軌道鋪設到離0#橋臺中心線6.5m處,軌道長40m,運梁平車的軌距為2m,軌道根據(jù)安裝進度往前延伸,中支腿可在自帶的橫移方梁上運行,鋪設前支腿橫向運行軌道。枕木鋪設要求穩(wěn)固安全,鋼軌外側用道釘固定在枕木上,內側道釘對稱扣住鋼軌邊緣。外側用軌道夾板和螺栓進行連接。
起吊天車軌道直接固定在主梁上,軌道兩頭安裝限位開關和軌道擋鐵。鋼軌接頭必須平順,軌距正確,支座平穩(wěn)牢固,兩條橫行軌道間前腿和中腿距離的尺寸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平行。
2.2.架橋機安裝完后的檢查和試運行
檢查各部位連接是否符合要求、電器接線是否正確、各液壓系統(tǒng)是否漏油、各部位的情況,然后試行液壓系統(tǒng)。觀察液位計顯示情況,向上油泵,在無負荷情況下進行運轉,空運轉5~10分鐘。轉動換向閥擰緊溢流閥,千斤頂開始啟動。
將兩起吊車后退到后支腿的附近位置,檢測導梁前端懸臂撓度,是否滿足過防帽的要求。然后將前支腿調整就位,將各部位調整至正常,做吊重T梁試驗。運行距離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天車吊重反復進行行走2~3次。
3T梁運輸安裝及技術要求
3.1.T梁的架設順序
牦牛河T梁架設先吊裝左右幅前四孔,然后吊裝右幅,右幅吊裝完畢后架橋機移回左幅架設第五孔,順序吊裝。
3.2.T梁運輸
在T梁預制廠用天門吊將T梁吊置在預先放好的炮車上,用倒鏈固定,使T梁與跑車緊固連接。用山推D85牽引,ZL50裝載機在梁后輔助掌握方向。將T梁順0#臺左幅已修好的便道拉到K23+685~K23+820路基上,然后倒車將T梁倒進喂梁位置。
3.3.喂梁
運梁車進入架橋機后部主梁內,距架橋機后支腿30cm時,運梁車停止前進。起吊天車運行到T梁吊點處停車。安裝T梁吊具并與前起重吊具連接牢靠。解除T梁前端支撐,前邊起吊天車吊起T梁前端。同時開動前起吊天車,運梁 車和起吊天車同時以4.16m/min的速度前進。當運梁車運行到前運梁平車凈距30cm時,停止前進并設止輪器以防滑行。后起吊天車運行到T梁尾端吊點處,安裝T梁吊具并與起吊天車牢牢連接,然后解除T梁后端支撐。后起吊天車吊起T梁后端。此時兩起吊車已將T梁吊起,運梁車退出。
注意:安裝T梁吊具時必須使用角鐵和橡膠片,以防T梁邊角損壞。不合格的T梁禁止上橋。
3.4.架橋機帶梁運行橫移
架橋機安裝相鄰T梁或邊梁時,必須先安裝邊梁,以保證梁片的位置準確和橋的整體外形。未移動前,必須先檢查各行程限位開關是否正常,正常后啟動開始橫移。首先前、后起吊天車將T梁縱向運行到前跨位。對正位置T梁落到距臨時支座15cm暫時停止,應緩慢下落保持T梁的穩(wěn)定。整機帶梁橫移到該片T梁的位置,然后落梁做好穩(wěn)定支撐。吊邊梁時用邊梁掛架起吊邊梁,整機帶梁移到邊梁位置,下落距支座15cm時暫停,檢查位置的準確性,確認后下落做好穩(wěn)定支撐。
注意事項:前后橫移軌道上每10cm用油漆做好標記,以便觀察前、后支腿是否同步。在T梁橫移時,前、中支腿派專人手拿木楔觀察運行情況,如有異常現(xiàn)象,及時停車檢查糾正。橫移速度控制在2.5m/min。嚴禁快速橫移。
另外,做好T梁間的焊接,以保證T梁的穩(wěn)固性、連續(xù)性。
3.5.橋面縱向調坡
根據(jù)設計要求,對支座高程進行檢測,確認合格達到業(yè)主、監(jiān)理、規(guī)范要求后方可架梁。
3.6.落架
架設內梁直接落梁就位進行支撐和焊接。架設邊梁、橫移到指定位置后,在橋墩上側用倒鏈拉在梁上兩端,架橋機兩臺起吊天車同時慢速松鉤。同時逐漸收緊倒鏈。直到邊梁落到正確位置。
檢測T梁長度標出支座中心線,T梁就位準確并與支座密實接牢,不得產(chǎn)生剪切變形現(xiàn)象。
落梁后經(jīng)自檢合格及時通知監(jiān)理認證,在梁兩端支撐牢固,若相鄰已有架設T梁時及時焊接兩端隔板鋼筋。
上述程序完成后,確認支撐穩(wěn)固或焊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吊具。
4架橋機空載跨墩就位及運行要求
4.1機縱向空載就位
縱向移位時,吊起預制梁一片作為配重,用木楔塞住支輪,用鋼絲繩作保護,防止架橋機在運行時起吊天車失穩(wěn)、失控。利用中支腿上的驅動機及運梁車的動力驅動架橋機主梁前移至導梁前支腿就位的前墩帽上。通過導梁前支腿千斤頂頂起,調整導梁和主梁處在同一水平面上。主梁前支腿用吊掛裝置運行到前墩帽預定位置。調整高度,將前支腿與墩帽連接牢固,然后將前支腿上部與主梁下部連接牢固,中支腿與主梁下部連接牢固。至此架橋機完成了空載前移。
4.2求
架橋機在跨孔前,在前端蓋梁上鋪好橫移軌道,架橋機跨孔后立即支好前支腿,保證架橋機的穩(wěn)定。縱向跨墩移動時,注意前支腿的懸臂撓度不超過正常值,后頂支腿的起吊天車與主梁固定好,嚴防向前滑移,防止架橋機發(fā)生傾覆。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分散精力,控制運行整個過程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上報,以便采取應急措施。架橋機跨孔就位后,做好支撐,清理架橋機上的雜物,關閉緊急閘鈕,切斷電源、支好行支系統(tǒng)的三角墊,拉好風纜風繩。
5工質量保證措施
5.1每片T梁就位前應對梁體外觀質量做最后檢查工序,杜絕表面有暇庇的構件上橋。
5.2..架設每一孔T梁前應對T梁兩端臨時支座進行高程及平面位置復檢,減小誤差。
5.3.T梁就位時落梁速度要嚴格控制,尤其是接近支座時要輕放,避免壓碎支座減小梁體的振動。
5.4.T梁就位時做到現(xiàn)場一人指揮,所有吊裝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梁每端一個人準確就位,使T梁中軸線與臨時支座中心線嚴格對中,確保T梁吊裝位置的準確性。
5.5.T梁運輸時要按吊裝順序依次吊運,對構件進行編號、核對,尤其本橋位于圓曲線上,每個T梁的長度及位置現(xiàn)場對號入座,不能錯位。
5.6.T梁第一塊吊裝就位完畢后,在兩側采用鋼管加油托支撐固定,當?shù)诙喊惭b完畢后,寫上將兩片梁用鋼筋焊接方式拉接上,以防T梁傾倒及移位。
5.7.T梁就位后檢查支座與T梁接觸面是否緊密接觸,不許脫空,以防臨時支座斷裂破碎。
6、結語
綜上所述,橋梁的施工主要靠大型機械的運作,無論是從架橋機的安裝還是軌道的鋪設,都要保證橋梁吊裝到位,質量可靠,除此之外還要采取一些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參考文獻:
[1] 劉召寧. 架橋機架設鋼箱梁技術[J]. 鋼結構. 2011(10)
[關鍵詞]550噸吊車吊裝場地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120093-01
一、工程概況
鞍山市五一路立交橋跨越長大線307公里+200米處,位于鞍山車站北部道岔區(qū),跨越鐵路共計12條鐵路線。從西至東以16#主墩為起點,(1)2匝道從Y-16#墩至2-2#墩為3孔向北轉連續(xù)曲線鋼箱梁,半徑200米,跨徑組合為66.37+97.2+73.44米,全長236.01米,鋼箱梁解體10個節(jié)段;(2)主橋從Y-16#墩至19#墩為3片并排3孔鋼箱梁,跨徑為60+90+61.45米,全長211.45米,鋼箱梁解體分24個節(jié)段;(3)3匝道從Y-16#墩至3-2墩為3孔向南轉曲線鋼箱梁,半徑90米,跨徑組合為55.04+82.08+45.91米,全長183.03米,從3-1向7匝道方向至7-0整體延伸一跨68米曲線鋼箱梁,反轉曲線半徑52米,鋼箱梁解體9個節(jié)段。
鋼箱梁共分43個節(jié)段,其中跨越鐵路線14片(跨國鐵10片、跨鞍鋼鐵路4片)、鐵路線以外29片。鋼箱梁單節(jié)段最長38.99米,最寬10米,最大單節(jié)重量為221.8噸。
鋼箱梁架設經(jīng)多方案比選,確定采用550T履帶式吊車吊裝就位。吊車租用鞍鋼集團修建機械化公司的550T履帶式吊車,租期40天。
二、吊車施工場地
1.組裝場地:因為550t吊車吊桿安裝后,不能在坡道上行駛。計劃在吊桿組裝以前,在鞍鋼5道的西側用混合礦渣填筑一個吊車組裝平臺,其高度應與國鐵3、5、7道、鞍鋼專用線等高。吊車組裝平臺尺寸為15m×15m,吊桿組裝平臺為40m×12m。
2.吊車進入鐵路線間道路:鞍鋼鐵路線1、5道鐵路封鎖期間鋪墊礦渣,鞍鋼2、3、4道上鋪墊枕木;國鐵3、5、7道線間墊碎石,道床內按道口鋪設標準滿鋪枕木,并且在鋼軌內側臥置護輪軌,鋼軌內外側枕木高出基本軌面3~5cm,以防鋼軌在履帶碾壓下傾覆。在國鐵3、5、7道和鞍鋼專用線2、3、4道吊車通過地段,軌枕空間間隔插入枕木,以提高地基承載力。
3.吊車待避場地:在吊裝作業(yè)期間,為不影響鞍鋼生產(chǎn)運輸,吊車需提前進場,在線路內臨時待避。待避處設在鞍鋼3道和2道之間,其中占用2道。如作業(yè)完畢后,吊車未能及時撤出鐵路限界,也需在此處暫時待避。
4.吊裝場地:吊車吊裝就位場地,需在鐵路軌枕內滿鋪枕木,在鐵路線間夯填碎石。每一個吊裝場地均不得小于15m×15m,以備吊車帶載調平。以保證架梁安全。
5.在鐵路以外的進場道路:吊車進場道路即運梁道路。在鐵路以西用混合礦渣鋪墊,按二級公路路基標準填筑,大型壓路機分層碾壓密實。為保證運梁車行駛安全,道路縱坡控制在5%以內。
三、地基承載力檢算
(一)吊車產(chǎn)生的履帶壓力
550噸吊車自重含配重約為400噸,吊裝跨國鐵梁重最大為120噸、吊裝跨鞍鋼鐵路梁重最大為221.8噸、吊裝鐵路以外的梁重最大為158.5噸,吊車履帶寬1.5米、長11.5米,有效接地面積33平方米。吊車在吊裝狀態(tài)下的最大重量及對作業(yè)場地壓力為:
1.吊裝跨國鐵鋼梁時最大全重為520噸,履帶下壓力為157.6kpa;
2.吊裝跨鞍鋼鐵路的鋼梁時最大全重為621.8噸,履帶下壓力為188.4kpa;
3.吊裝鐵路以外的鋼梁時最大全重為558.5噸,履帶下壓力為169.2kpa;
4.吊裝空載時自重400噸,履帶下壓力為121.2kpa。
(二)地基所需的承載能力
根據(jù)“鞍鋼監(jiān)督站檢測中心”2001年4月2日對橋位范圍內地表層地基承載力的檢測報告結果可知,凡除掉人工松散填土外的原狀土層承載力最低為標準值fk=170kpa。
1.經(jīng)過碾壓的路基均滿足550噸吊車空載狀態(tài)的行走要求。
2.吊車重載狀態(tài)下:
(1)吊裝跨國鐵鋼梁時:作業(yè)場地鐵路線間填筑碎石道渣、滿鋪枕木,履帶作業(yè)面高出原路基面(路基為非人工填土)65cm,履帶壓力分散到路基作用面面積不小于44.8平方米,對路基的壓力為不大于116kpa,路基的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2)吊裝跨鞍鋼鐵路的鋼梁時:作業(yè)場地加固方法同(1)款,履帶壓力分散到路基作用面面積不小于44.8平方米,對路基的壓力為不大于130kpa,路基的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3)吊裝鐵路以外的鋼梁時:作業(yè)場地分層碾壓混合碎石道渣,場地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履帶壓力分散到路基作用面面積不小于40平方米,對路基的壓力為不大于139.6kpa,路基的承載能力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