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手術室護理理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手術室護理是外科手術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包括對手術室環境的嚴格滅菌消毒準備、對手術及其護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悉心照顧等多個方面[1]。手術室護理的成功與否與患者康復是否順利密切相關。以往通常采用常規護理法對進行手術室護理,但隨著醫學更加人性化的發展,人性化管理理念近年來成為手術室護理管理的先進手段[2]。筆者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126例進行手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126例進行手術的患者為研究觀察對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56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45.3±7.2)歲。根據患者在手術期間所受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本組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基本情況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人性化管理理念:(1)人性化環境 根據手術室的具體情況,改善手術室的硬環境和軟環境,維護并保持手術室環境的整潔、美觀。(2)給予患者心理安慰 術前進行患者的心理疏導,使患者做好手術的心理準備,并與其家屬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主動關心患者生理狀況,給予患者最舒適的溫度、濕度。手術過程中盡量減少患者的身體暴露,不談論患者的病情及敏感話題以保護患者的自尊心。術后對患者及其家屬報以溫暖的笑容并解釋手術情況,介紹基本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對自己將在康復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提示和講解。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至完全康復過程中自身的感覺情況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用評分的方式評價護理質量,根據打分標準對護理方法進行打分。(其中手術室管理占20%,護理安全占35%,消毒隔離占30%,護理人員素質占15%。)
1.4統計學分析
對舒適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的各組計量資料使用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用方差X?表示。P
2.結果
通過術后隨訪統計發現,實驗組患者自身感覺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
通過術后隨訪統計發現,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8.4%,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7.3%。由此說明,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有顯著性差(P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管理; 個性化理念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9-0113-02
人性化管理就是尊重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即人性,是人所具有的區別于一般動物的正常情感和理性。在護理管理中須考慮人類本性,尊重人、關心人,尤其是尊重人和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愿望,從而調動人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1]。因此,對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 實際指導意義。本文收集2011年2月-2012年3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患者260列,筆者按照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并進行了對照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2011年2月-2012年3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患者260例,按照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1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75例,患者年齡15~19歲,平均(41.65±8.5)歲。試驗組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67例,年齡17~21歲,平均(42.32±7.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模式進行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外加人性化管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人性化手術環境 人性化環境包含硬環境和軟環境。針對手術室的情況,加強對病區硬環境的管理及整改,保持門窗、臺面及各類物品的清潔、美觀[2]。
1.2.2 建立壓力緩沖機制 手術室護理心理緊張程度較高,加上患者過于恐懼和擔心的心理,容易引起護理糾紛,因此,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建立完善的壓力緩沖機制。不是推諉扯皮、指責埋怨,而是在查找自身問題的同時,積極協調和患者、醫生的關系,做護士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從而使她們消除顧慮、輕裝上陣,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
1.2.3 患者的人性化管理 對于預約住院的患者進行院前檢查或術前檢查,負責入院前教育、術前教育和術前會診,從而使患者入院即可做手術,縮短住院日、降低患者住院費用。多與家屬談談患者的情況,減輕恐懼心理,熱心、細心、耐心、精心告訴家屬不清楚的信息,減輕焦慮和不安,增加家屬的安全感[3]。
1.3 評價方法
對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后,對患者對疾病治療滿意度和手術糾紛事故數據指標進行對比,其中對手術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之后,對照組手術糾紛事故和手術治療滿意度數據分別為12例和88.4%,試驗組為3例和95.3%,兩組手術糾紛事故和手術治療滿意度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護理后相關數據對比
組別 手術糾紛
事故(例) 滿意程度(例) 滿意度
(%)
滿意 較滿意 不滿意
對照組(n=130) 12 85 30 15 88.4
試驗組(n=130) 3 110 14 6 95.3
P值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接受治療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人性化護理措施在手術護理當中日益重視并普遍使用,在護理管理中多點人情味,有助于贏得護理人員對職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充滿人情味的就醫環境和服務舉措,以患者為中心,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讓患者感到人文關懷。手術室護理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點,其中護理人員工作量大,患者心理緊張,非常容易引發護患糾紛,因此,正確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4]。在李惠卿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和田霞的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中指出,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護士護理工作的能力,滿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滿意度[5]。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之后,試驗組手術糾紛事故和手術治療滿意度數據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具有明顯的差異。這說明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有效降低護患糾紛,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滿意度,在臨床治療中可以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惠卿.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7):65-66.
[2]田霞.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8):97-98.
[3]李淑萍.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3):53-54.
[4]王燕,楊曉梅.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1,31(9):17-19.
1.1患者因素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比較復雜并迅速且容易反復,再加上老年患者機體的抵抗力下降,一旦突發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往往會威脅生命,一般手術治療是比較有效且迅速的方式,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穩定,一旦被送入手術室后,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引發各種突發狀況,比如心肌梗死等,給治療與護理都帶來了一定難度,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不能正確了解該種疾病的嚴重性,對各種注意事項沒有提高關注,患者情緒不穩定,影響治療與護理效果的發揮。
1.2護理人員因素
手術室的護士每天的工作量較大,且會面對各種類型的手術,精神始終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會使護理人員長期處在超負荷工作中,身體和心理均十分疲憊,很容易引發厭煩情緒,導致護理服務態度差,甚至出現差錯。手術室護士的人員編制較為緊張,沒有時間給年輕的護士提供外出鍛煉學習機會。導致年輕護士缺乏相應的專業護理知識,業務能力不能適應手術室內緊張的護理工作,不能及時處理意外事件的發生,從而導致操作不當引發護理事故和缺陷,從而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少數手術室護士由于專業知識欠缺,臨床工作經驗不足,與醫生溝通不夠,配合不好,缺乏相應的急救搶救經驗。手術前關閉體腔前和關閉體腔后,容易在清點器械上存在差錯,手術中的組織標本保存不當,或在標本送檢過程中出現差錯。在手術輸液過程中,輸血錯誤或用藥錯誤,未能執行醫院手術室護理“三查八對”的工作制度,導致操作失敗或引發護理事故,從而威脅護理安全。
1.3手術室因素
手術室是醫療技術更新較為快速的醫療區域,各種大型先進的醫療設備均會應用在手術室。加上心血管疾病較為復雜,相應的護理技術也有更高的要求。老年患者涉及到的安放、運送等具體操作均增加了手術室護理的工作風險。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手術室內使用高端技術的臨床設備的頻率較多,也為手術室護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醫院內的各項規章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很難適應當代手術室的管理要求。護理安全的核心是質量管理體制,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造成護理不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2.1護理人員方面
2.1.1術前指導
護理人員應該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全面有效的手術室護理管理,首先在術前需要給予一定的飲食指導,患者主要飲用一些流質或者半流質的食物,確保其正常的腸胃功能和新陳代謝能力,為手術保存體力。如果患者需要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需要進行一定的咳嗽訓練,主要以平臥位排除冠狀動脈中的造影劑,術前確保患者良好的睡眠質量,此外,需要對患者進行床上排放大小便的指導,為術后恢復做好充分的準備。
2.1.2心理護理
因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比一般患者更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不利于手術的正常進行以及術后的恢復,所以醫護人員應該主動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根據患者不同情況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其面對手術治療的信心,在手術過程中能夠主動配合醫師的相關治療以及護理人員的護理,促進醫患關系的融洽,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應該始終保持耐心細致的態度,為患者的顧慮以及想法考慮,給予其全面的人性化護理,并為患者營造一個比較安全舒適的氛圍,鼓勵老年患者戰勝疾病,從容面對手術過程,降低因為患者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各種風險。
2.1.3術中護理
手術室的術中護理與手術治療的效果息息相關,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在這一過程中做好各項護理工作,確保萬無一失,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對醫師的各種要求需要積極配合,建立靜脈通道以及心電圖監護體系時需要耐心細致,并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脈搏等各種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一旦發生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等各種不良反應癥狀時需要及時向麻醉醫師匯報,在術前準備好各種急救藥品與搶救物品,確保救治迅速準確,提高手術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此外,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對清醒患者的感受進行及時詢問,并給予其有效的安慰與鼓勵,減輕其心理負擔。
2.1.4術后指導
術后,護理人員還需給予老年患者一定的健康指導,患者需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的食物,另一方面,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向患者家屬講解手術情況以及術后注意事項,促進其病情的恢復,鞏固手術效果。
2.2醫院管理方面
醫院管理層要強化和完善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流程,在術前做到訪視、手術室內各項制度的核查、交接班管理等制度。加強科室內的安全管理,使每名手術室護士做到嚴格遵守職責。護士長要發揮管理職能,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崗位培訓,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預見性的排除手術室的護理不安全因素,最大范圍的減少安全隱患,從而保證手術和護理安全。老年心血管患者手術室護理的工作量較大、突況較多、工作時間較長,手術室應作出合理的人力資源安排,通過倒班和有效排班,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通過工作排班安排等,調動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效率。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的配制要根據不同級別、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醫護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并且要保證新老護理人員的相互搭配,創造出輕松融洽的工作環境。心血管手術在外科手術中是相對精密的手術操作,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也比其他患者更為特殊。在手術高峰期可進行有效排班,對于老年危重病人要進行動態排班。夜班時要安排備班人員,當手術患者較少時可安排護士進行休息,實行彈性輪休,通過各種方法解決護士的過度疲勞的工作狀態。
3討論
手術室200*年護理工作總結
××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是一個充滿朝氣、勇于拼搏、樂于奉獻的集體。伴隨著新住院大樓的茁壯成長,我們又兢兢業業地走過了半年。在這半年里我們始終不忘“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熱心、誠心滿足每一位手術病人的需求,努力爭創“社會滿意、病人滿意、自己滿意”,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在醫院和護理部領導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針對年初制定的目標規劃,全體醫護人員狠抓落實、認真實施、不懈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一、打造科室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積極響應醫院“打造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療法律法規、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等各種醫德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生改革、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人民多辦實事。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為漢壽老百姓義診、送醫送藥、體檢、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無償獻血。愛心奉獻社會,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為中心,爭創一流優質服務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當病人入手術室時,護士在手術室門口熱情迎接,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病人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長經常詢問同事的工作技術,態度及病人的要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三、規范整體護理,爭創一流管理有好的管理是優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專業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我科為了使整體護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有關整體護理的相關知識及人性化護理、循證護理、舒適護理等新理論。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發生。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管理和監測。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嚴格了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輸液器等用后,消毒、毀形、焚燒,半年手術切口感染率<0.5%。
四、提高護士素質、培養一流人才社會不斷前進和發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展的重要環節。努力培養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道德好、專業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在醫院組織的“七·一”匯演、“5·12”才藝表演和電腦打字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朱清平護師被評為“縣優秀護士”。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提高全體護士的文化素質、職業道德、專業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關鍵詞:手術室心理護理;圍手術期;老年患者生理
手術在現代臨床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治療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手術是一種具有侵入型的操作,不良的手術操作方式會對患者的生理應激產生嚴重影響[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共收治手術室老年患者220例,患者年齡為50~80歲,平均年齡為(68.5±8.5)歲。本組患者中,骨折患者86例,普通外科手術患者64例,胃腸肝膽手術患者49例,其他手術患者21例。本組手術患者的麻醉方式:全麻手術患者146例,局麻手術患者74例。隨機將本組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例數均為1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手術室護理措施進行手術,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手術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具體的干預措施如下。
1.2.1術前心理護理 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對手術患者進行訪視,核實患者的手術信息,并向患者介紹手術中應注意的相關事項,主動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對患者的焦慮、不安、抑郁等心理狀態進行疏導。此外,護理人員還應與手術患者的家屬積極溝通,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不安情緒。
1.2.2術中的心理護理 患者被送入到手術室準備手術時,護理人員應親切呼喚患者的姓名,運用親切的語言安慰患者,消除其不良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醫生、護理人員和麻醉師等工作人員,此外,在手術準備階段,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其分散注意力,從而緩解患者緊張心理。護理人員應齊心協力輕柔的將患者搬放到手術臺上,并將其調整為正確、舒適。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表情,一旦其出現不適癥狀,應立即處理[2]。
1.2.3術后心理護理 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將患者身上沾染的血液、藥液等徹底清除,幫助患者整理衣物,并在患者清醒后,告知其手術順利完成。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感,并給予積極處理。將患者送回病房后,護理人員應關注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告知其手術后的注意事項等,認真傾聽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需求,并與病房護理人員辦好交接手續。
1.3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13.0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分析,P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89.09%,觀察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93.63%,兩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論
手術是臨床中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較為有效。但由于手術具有一定風險性和創傷性,術前與術后患者均存在較為獨特的心理狀態[3]。進行年來,相關學者對手術患者的個性、人格以及心理特征等進行了研究,并認為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由于受到疾病、手術創傷、手術悲觀、焦慮、恐懼等情緒的影響,往往表現出暴躁、抑郁、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狀態,部分患者伴有較為明顯的機體癥狀[4-5]。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89.09%,觀察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93.63%,兩組對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參考文獻:
[1]呂曉艷,洪靜芳.心理護理對手術室患者心理狀態及生理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8):90-92.
[2]范風群.心理護理在手術室患者心理狀態及生理功能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78-79.
[3]李梅.心理護理在手術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5,22(12):1351-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