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公司財務制度

      大公司財務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公司財務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公司財務制度范文第1篇

      關鍵字:預算管控 費用管理 會計信息化

      紐約泛歐交易所在2010年7月的報告里有這樣一段話:2010年上半年,中國成為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最活躍的國家,取代美國和巴西,位列第一。在通往IPO的道路上,中國企業普遍面臨著管理上的諸多挑戰:財務管理能力如何提升?信息系統如何支撐企業戰略的落地,成為提升管理效率的有力工具?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集團公司的形成和發展,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能力逐步發展起來,中石油、中石化、中外運等若干個成功案例也逐漸涌現出來。但是,現階段絕大部分企業預算仍然主要為手工的線下操作模式,并未在執行過程中得到有效的監控。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經濟形勢下,開源節流并且優化配置企業的有限資源,以合理投入獲取最大利益產出,促進戰略目標如期達成,方能保障企業快速發展。

      傳統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過程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預算管控會因為各種人為因素造成公司財務制度無法得到有效執行,同時,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常常出現費用發生超出預算的情況。另外,由于傳統財務工作多表現為基礎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大量重復工作導致財務人員總是人浮于事,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1. 企業財務數據無法及時獲取和共享。

      通常企業內與財務相關的軟件僅僅在有限的人員內使用,并未得到實時更新及共享,使得企業管理層無法及時獲取相關經營數據。由于財務數據和業務發生數據的時間差,常常導致費用發生一段時間后,待財務做賬時,才發現預算已經嚴重超支。

      在企業領導審核費用的過程中,并未有實時的預算執行情況數據提供審批支持,也是導致預算控制力不強的原因。

      2. 企業財務制度形同虛設。

      企業財務制度體現在兩方面,一種為日常財務管理制度,主要表現為差旅、福利相關方面;另一種與日常運營相關,為預算管理制度,主要表現為公司預算執行監控以及項目預算的管控方面;由于制度都是紙面上的文字,在費用審核過程中受人為操作影響較大,常常導致不符合財務制度的費用被審批。

      3. 手工作業效率低下,出錯率高。

      傳統財務工作范疇有很多在進行重復的工作,比如憑證的處理,報銷支付等,浪費大量人力處理基礎工作。

      在傳統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問題影響企業日常工作,見表1。

      表1 傳統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存在的問題

      如何提升企業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能力

      由于企業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能力是企業管理能力提升的重點,企業對各業務部門日常財務管控都可以從合理的費用支出和財務預算過程控制開始?;谝陨蠁栴}的存在,不難發現問題的核心是由于企業內信息孤立、經營數據未得到及時更新及共享所致。由此看來,一套穩定、開放、安全的信息系統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所在。

      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工作的支撐

      企業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系統的建設前提是基于Internet的系統,讓員工在任意地點都可以進行費用報銷、隨時監控報銷過程;讓領導隨時隨地可以審批,在審批過程中及時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審批輔助支持,并監控費用開支是否符合公司財務制度;能夠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并與網銀實時同步,減少財務手工操作帶來錯誤并降低財務支付風險,見圖1。

      1. 系統建設原則。

      由于該系統中包含企業日常經營數據,于是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較高要求。保證企業在各種環境下的數據準確率,以及突況下的數據還原機制。安全性方面需要通過登錄安全驗證以及數據安全性做雙重保護。

      同時,由于避免信息孤島的存在,通常情況下需要與企業統一數據平臺中的基礎數據實現共享,也會涉及與企業外部系統的數據傳輸,比如網銀等。因此,對系統的開放性有較高的要求。

      2. 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

      預算編制、審核、變更。

      系統提供預算編制功能,作為預算控制的基礎依據,同時需要滿足企業預算執行過程常常碰到的問題,比如滾動預算、彈性預算等;預算審核過程中經常出現多個審批人由于不同意見反復修改的問題以及歷史數據參考的要求,可以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

      費用報銷申請及控制。

      報銷發起節點是財務制度控制的源頭,此時需要細化費用類型,并結合不同的費用中心、成本中心、收入中心等不同中心的考核辦法進行控制,某些固定費用類型只允許在預算內申請,某些費用類型可分為預算內和預算外的費用審核流程。

      為了方便員工報銷,在報銷申請時,可提供信用卡刷卡記錄導入接口,同時可降低相關違規費用風險。

      費用審核及控制。

      在審核過程中,系統需要給領導審批提示,比如:是否超過當前人員報銷標準?是否違反財務制度?是否超當期預算等等;同樣,預算控制方式也與不同中心的考核方式不同而不同。在超預算審批時,能夠實現實時預警,告知審批人相關風險。

      財務核算。

      在財務核算階段作為輔助核算工具,提供自動化憑證處理,并及時與網銀進行支付數據傳輸,大大減少財務手工工作量。

      3. 經營決策分析。

      在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系統中,企業核心人員需要知道預算執行情況、費用發生分析等。

      預算執行情況:顯示各中心的年度總預算、期間預算、已執行數、執行中數據、剩余預算等;

      費用發生分析:顯示各中心當期以及歷史發生費用總和及明細,可按照個人、費用類型、項目等不同維護進行統計分析;

      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系統給企業帶來的價值

      大公司財務制度范文第2篇

      一、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設計

      (一)貨幣資金完整性控制

      貨幣資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圍包括各種收入及欠款回收。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發票、收據控制。發票、收據控制是利用發票、收據編號的連續性,核對收到的貨幣資金與發票、收據金額是否一致,以確保收到的貨幣資金全部入賬的一種完整性控制手段。

      2、銀行對賬單控制。銀行對賬單控制是利用銀行對賬清單與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逐筆核對,以確保銀行存款真實性與完整性的一種控制方法。

      3、物料平衡控制。物料平衡控制是利用物質不滅定律,復核主要原材料在生產、銷售過程中,在量上是否平衡,從而確保生產資金完整的一種控制方法。

      4、業務量控制。業務量控制是根據某項業務量的大小,來復核其貨幣資金完整性的一種控制方法。

      5、往來賬核對控制。往來賬核對控制是通過定期與客戶或供應商核對往來賬余額,及時發現是否有挪用、貪污企業貨幣資金等違法行為,以評價清欠的資金是否及時入賬或貨幣資金還欠是否真實的一種控制方法。

      (二)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

      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圍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由于應收、應付票據的變現能力較強,故也將其納入貨幣資金控制范圍內。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賬實盤點控制。賬實盤點控制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對貨幣資金進行盤點,以確保企業資產安全的一種常見的控制方法,

      2、庫存限額控制。庫存限額控制是利用核定企業每日貨幣資金余額,將超過庫存限額的貨幣資金送存銀行,從而降低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風險的一種方法。

      3、實物隔離控制。實物隔離控制是采取妥善措施確保除實物保管之外的人員不得接觸實物的控制方法。

      4、崗位分離控制。崗位分離控制是將不相容崗位分別由不同的人員負責,以達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一種控制方法。

      (三)貨幣資金合法性控制

      貨幣資金合法性控制針對的是貨幣資金收入與支付合法性的控制。合法性控制(下轉46頁)(上接41頁)一般采用加大內部審計監督力度的方法來實施,還可以通過公布舉報電話、網站,從公眾中獲取不合法收付的線索。

      (四)貨幣資金效益性控制

      貨幣資金效益性控制是服從企業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通過運用各種籌資、投資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貨幣資金的控制方法。企業可制定貨幣資金收支中長期計劃,在合理預測一定時期貨幣資金存量的情況下,通過實施一些推遲貨幣資金支付的采購政策和加速貨幣回籠的銷售政策,還可以通過收回投資等方法,解決貨幣支出的缺口。還可以通過加快貨幣資金支付的采購政策、一定的賒銷政策或參與各種投資,以降低貨幣資金儲量,但同時應權衡以上各種措施的決策收益以及考慮今后中、長期的貨幣資金狀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效益。

      二、保證貨幣資金內控制度執行,有效防范資金風險的主要措施

      (一)重視對貨幣資金管理人員的選用

      內控制度是需要有較高素質的人員來執行的。因此企業必須要重視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員的選用和培訓,通過嚴格考核等各種措施促進人員素質的提高。

      (二)加強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內部稽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各級領導應明確資金支付審批權限,建立審批人根據其職責、權限和相應程序對支付款項進行“聯簽”審批的制度。會計工作稽核采取專職復核與相互復核相結合,領導審核與室主任復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庫存現金日清月結,實行每月不少于三次定期稽核的制度。銀行存款日記賬每月與銀行對賬單核對,并及時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三)把好貨幣資金支付審批程序

      財務人員應嚴格審查貨幣資金支付是否按照公司的規定進行審批,是否符合資金計劃的要求,借款用途是否合理,支付方式是否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等。

      (四)加大檢查監督力度,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的作用

      建立內部審計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基本措施。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包括審核會計賬目,稽查會計事項,而且必須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作出評價,并向企業最高管理部門提出報告和建議,從而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嚴密。在內部審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超范圍收支現金;②亂開銀行賬戶;③坐支現金;④白條抵庫;⑤公款私存;⑥資金體外循環;⑦套取銀行信用;⑨出租出借銀行賬號;⑩侵占、挪用公款。

      三、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一)強化企業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

      企業經營中的風險無處不在,因此,為了降低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企業必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加強對企業經營風險的預警和識別。在實現經營目標的過程中力求化解財務風險,使風險損失最小化。

      (二)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一是定期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為企業提供現金可用度的預警信號:二是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效的財務預警系統;三是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風險應對政策。

      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強化貨幣資金內部財務控制

      大公司財務制度范文第3篇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防控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5-0-01

      一、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現狀

      1.資金管理問題。相當多的企業集團在重大投資等問題上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決策約束機制,個人說了算的情況比較普遍。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腐敗。另一方面,由于有些企業集團公司資金流動與監督控制嚴重失調,甚至出現大量資金體外循環的現象,資金管理失控。一是部分內部人員利用權力擅自挪用轉移資金,使企業集團原本有限的資金分散、沉淀、閑置。二是子公司都掌握一定數量資金,而這些資金大部分由母公司貸款獲得,如果母公司對貸款難以及時調回會影響母公司的財源和資信。

      2.資本運營問題。資本運營是企業集團商務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指資金的運動,包括資金的籌集、運用、收回的分配。目前,有些企業集團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采取非關聯性的多樣化經營,存在著相當的盲目性和投機性,而企業集團自身管理能力又較差,企業資金回報率低,甚至出現虧損;宏觀緊縮、資金難以籌措時,沒能及時投入,走資本擴張規模經濟發展道路,同時資本增量時沒注意集約經營。

      3.利益分配問題。企業集團的分配十分復雜,不僅存在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縱向分布,還存在各子公司之間的橫向分布。一般而言,企業集團利益分配應通過兩個環節來實現。在生產經營環節,各成員企業間相互提品、半成品或者勞務,它的結算方式一般是按企業集團統一制度的內部結算價格進行結算,內部結算價格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企業成員的切身利益。

      4.經營中的負債問題。從理論上和西方發達國家傳統的經驗判定,企業資產負債率以不超過50%為佳,而目前世界各國大公司資產負債率在60%左右,有的甚至還要高一些。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企業資金負債保持在65%左右是比較現實和可行的目標。問題是我國企業集團為了增強在國際國內的競爭力,走規模擴張之路,過度負債的現象比較嚴重,還沒有正確處理好企業合理負債和過度負債的關系。形式上的規模經濟導致現實上的虧損。

      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防控策略

      1.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總的發展方向。集團財務問題的解決必須以信息化推動企業集團財務流程的重組,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系建設中突出“層級扁平化、業務模塊化、信息網絡化、數據一體化”的發展特點。

      (1)層級扁平化:網絡時代的一大特點是組織的扁平化,因此,需要對原有的集團財務模式、財務運作縱向環節過多的狀況加以改革。削減過多的縱向財務運作環節,發揮專業人員的積極性,讓財務人員真正的貼近經濟業務運行的實際,接近市場,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理目標,走財務流程運作扁平化的道路。

      (2)業務模塊化:團隊合作是網絡時代的一大特點,表現在企業財務核算中就是核算業務的分工與協作呈現模塊化趨勢。財務業務模塊化、至少應具備兩個條件:給予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技術之上的信息系統管理以及集團資金流動的內部銀行化管理。

      (3)信息網絡化:根據分工負責、分級授權原則,在財務信息產品生產過程中應建立電子簽字制度,每人對各自輸送數字的真實性負責,保證不越權,不瀆職,出現差錯可追溯到責任人,以便及時分清責任,分析原因,對造成損失的視情況進行賠償處理。

      (4)數據一體化:為確保財務數據信息在網絡上安全可靠的運行,減少數據錄入的人工差錯,必須實行財務數據的全面一體化,有條件的企業實現關鍵物資的條碼化管理。

      2.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有效途徑。

      (1)建立并完善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體制。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是資產紐帶關系,從資產關系的角度看,母公司對子公司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資金、財務活動的調控。根據母子公司的這種經營模式和管理思想可將企業集團的財務組織機構劃分為二個層次:第一層次是集團公司財務部。負責集團公司的投資決策,掌握資金融通權、投資審批權、重大經營活動協調權及制定戰略發展規劃。第二層次是集團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和事業部的財務管理機構。各全資子公司和事業部的財務會計部門既要接受集團公司財務部的統一指導,又對經營者負責,在遵守企業集團統一財務制度的基礎上相應獨立地開展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

      (2)處理好集團母子公司間的財權分割。根據集團公司財權的不同種類,我們可以將母子公司財權配置作如下構思。融資決策權。母公司為了控制整個集團的融資風險,在集中一定的融資權時,應賦予子公司一定的融資決策權。如資產負債率安全線內的限額舉債,與自行決策的投資相配合的融資等。投資決策權。對外投資權應集中于母公司,對內投資決策可采用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原則。流動資產投資決策權以及再生產范圍內的技術改造權力完全交給子公司,在規定的限額內子公司可作投資決策。資產處置權。

      (3)確保財務決策正確。財務決策包括籌資決策和投資決策,許多財務問題經營決策和利潤分配決策等,財務風險是財務決策的結果。決策者應本著成本-效益的原則進行科學的決策,盡可能將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而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借助于定量計算方法并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要認真分析評價,從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如對固定資產投資就應采用科學方法計算各種投資方案的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凈現值及內含報酬率等指標,并對計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在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選擇最優投資方案。

      參考文獻:

      [1]黃秀芬.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新概念[J].社科縱橫,2001(3).

      大公司財務制度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一人公司,問題,對策

      一人公司,是指股東(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僅為一人,并由該股東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資或所有股份的公司。一人公司獲得承認始于英國1897年薩洛蒙有限公司案,當時的法庭終審判決首次公開承認了一人公司的合法性,揭示出個體經營者可以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論文參考。但首開一人公司立法先河的是列支敦士登于1925年11月5日制定的《自然人和公司法》,該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都可由一人設立,并可以一個股東維持公司的存續。自此,一人公司步入制度化時代。 1 在我國,2005年10月,新《公司法》第58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 2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實施,首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溫州市溫信電腦租賃有限公司)在素有“中國個體私營經濟發祥地”的溫州注冊成立,一人公司在全國迅速發展。

      新的《公司法》立法認可一人公司,順應了全球發展趨勢的需要。由于一人公司靈活、高效、簡單等特點,美國、歐洲、日本等許多經濟發達國家,都允許設立一人公司,在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必須順應這種世界潮流,實現與世界的接軌。另一方面,一人公司有利于滿足個人的創業需求,鼓勵投資,繁榮與活躍城鄉經濟,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迅猛發展;有利于拉動市場內需,增加稅收和就業機會,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強化社會穩定;有利于發揮其治理結構簡單高效、決策靈活的特點,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還有利于確定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的唯一歸屬者,激發投資者單獨投資創業的積極性;有利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大公司和大企業集團的戰略,推動國有資產的優化組合與合理配置。

      在全面認識一人公司的積極影響之后,我們應變換分析角度,冷靜地審視一下它所帶來的新問題。

      一、運營過程中的權力失衡問題。

      在一人公司中,通常是一人股東自任董事、經理并實際控制公司;而傳統的公司組織機構以公司股東多元化為基礎而設立,其基本結構是股東會-董事會-監視會三會并立的體系,這一結構系統是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在奉行資本平等,同股同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權力清晰,相互制衡原則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使得多個股東在權力行使上能夠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然而一人公司的出現,導致在傳統公司內部行之有效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三大機構之間的相互制衡都不復存在,傳統公司法關于內部組織結構的規定難以實施;公司的意志也不再是多數人的共同意志,而是唯一股東的意思表示。

      二、單一股東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淆不清,損害債權人利益。

      由于一人公司僅有一名股東,無法建立起股東會和監事會,缺乏股東之間的監督與制約,股東只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并且極易濫用其自身的有限責任。

      1、為所欲為地混同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如公司的營業場所和自然人的居所混合使用。

      2、將公司財產挪作私用。如公司財產被用于個人支出卻沒有作出記錄,或者沒有完整的公司財產記錄,使公司財產往往消失于股東個人的“保險柜”中。

      3、給自己支付巨額報酬。由于一人股東完全控制了公司,在其成為公司的董事后,可以隨意制定出財務方案,以公司的名義為自己支付大量的報酬。

      4、同公司進行自我交易。如公司向股東低價轉讓商品;公司高價購買股東的貨物和服務;公司與公司以外的第三人進行各種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交易,股東再向第三人獲取利益等。

      5、以公司的名義為自己擔?;蚪栀J、發生事故抽逃轉移公司資金,甚至行欺詐之事逃避法定義務、合同義務等,而一旦承擔責任時,唯一股東卻又可以借公司法人人格和有限責任使自己逃避債務和責任,從而使債權人或社會公眾承擔極不公平的風險。

      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規避法律義務,在一人公司具體表現為:濫用公司人格以逃避稅務責任,給國家利益帶來損害。特別是在當一人公司拖欠國家稅收數目較大時,一人股東很可能借破產來逃避稅賦,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

      利用公司逃避合同義務或其它債務,在一人公司主要表現為:(1)一人股東設立一個以上的一人公司,將負有合同義務的一人公司資產轉移到自己名下或其它自己控制的一人公司以逃避合同義務。(2)惡意解散公司或宣布公司破產,再以原公司的營業場所、資產等設立經營目的完全相同的新公司以達到逃避原公司巨額債務的不當目的。(3)利用合同對債權人進行欺詐以逃避合同義務等。

      利用公司規避侵權責任:在一人公司中,特別當一人股東為牟取暴利生產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害消費者權利或管理不當致使損害公司員工或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傷亡等情形,由于一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將使遭受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受害人常常因為公司資產過少而得不到充分的補償。 3

      三、在運營中的融資問題

      一人公司在降低個人創業風險的同時,可以減少公司股東之間的經濟糾紛,迅速對市場競爭作出反應,取得競爭優勢。但企業肯定會因為實力薄弱面臨困難。因此,一人有限公司如果得不到目前融資的主渠道銀行的支持的話,其成長的速度和前景將大打折扣。論文參考。這些一人公司在運營中存在的問題相比,一人公司對于市場活力的作用更值得期待。

      四、在運營中的納稅籌劃問題

      一人公司雙重納稅造成稅賦比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多?!秶鴦赵宏P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從2000年1月1日起,停止征收企業所得稅,比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而自然人一人公司除了按照33%的法定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外,分配給股東部分的全部稅后利潤還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論文參考。而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只繳納個人所得稅,最低稅率為5%,最高稅率(應納稅所得超過5萬元以上部分)為35%,還可以減去6750元的扣除數。例如,某個人獨資企業年利潤48萬元,稅后利潤全部分配給投資者個人;某自自然人一人公司年利潤也是48萬元,稅后利潤也全部分配給股東個人(均不考慮企業計提公益金和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一人公司需要繳納所得稅222720元,其中應繳企業所得稅為:480000×33%=158400元;應繳個人所得稅為:(480000-158400)×20%=64320元。個人獨資企業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480000 ×35%-6750=161250元。由上述計算結果可知,一人公司比個人獨資企業多納稅52350元。對個體工商戶的收稅,目前稅務部門不管其盈利多少,采用的是估算方式,個體工商戶只要按估算數字繳稅就行了。

      針對一人公司在運營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限制其弊端,下面就完善一人公司制度提出對策。

      1、實行嚴格的法定資本制度,強化資本充實和維持義務。對于一人公司來說,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人公司中最容易出現資本不實或資本混同的問題,為了使最低注冊資本具有實際意義,必須重視公司注冊資本金的充實。資本充實義務的履行,無疑可使最低資本金制度具有實際意義。強化資本充實義務必須加強監管力度,股東要完全并且適當的履行出資義務,防止出資不實或抽逃出資。

      2、建立嚴格的公司財務制度,加強對一人公司的財產監督、嚴格禁止自我交易,杜絕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混同,采用嚴格的公示制度,使財務信息快速公開化、高度透明化。應建立唯一股東的個人財產公示制度,由唯一股東定期向公司登記機關公示其個人財產狀況,嚴格禁止各種自我交易,以促使唯一股東個人財產與一人公司財產截然分開,保證公司財產的獨立性,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體現市場經濟的平等和公平。我國新《公司法》還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登記主管部門、稅務部門、會計主管部門也應當各司其職,加強對公司財務會計事務和會計師事務所對一人公司財務審計工作的監督,嚴格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

      3、建立一人公司的債務擔保制度。當一人公司破產或解散時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股東應當承擔有限的擔保責任,這是我國一些學者提出來的。這種制度主要是強化股東個人的責任, 保護一人公司債權人、雇員等公司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一人公司的股東除了以其出資額為限對一人公司承擔責任外,公司破產或解散清算時,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或者支付職工工資、福利的,應承擔有限擔保責任,其范圍可與其原出資額相當。

      4、對一人公司的權利能力進行限制,即對其從事的行業予以限制,以維護交易安全和經濟秩序。由于一人公司中不存在傳統公司內部的三大機構,造成一人公司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制度,對交易安全和經濟秩序的穩定不利,故對不同的一人公司應限定其從事行業的范圍:國有獨資公司應被限定在有關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壟斷性、公益性行業或其他重大行業范圍內;非國有的一人公司不得從事這些行業的生產經營;對于股東為外國人的一人公司可根據維護國家經濟獨立原則做出特別限制,防止其對我國經濟安全和經濟獨立的危害。

      5、拓寬融資渠道,降低一人公司資本運營成本。

      6、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綜上所述,如果能夠對一人公司的弊端進行有效的限制,一人公司必將在擴大就業、繁榮市場、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等方面發揮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周光發.一人公司的缺陷及其規制探究[J].法制與社會,2006.7

      2、江平、李國光.《最新公司法理解與適用》、《最新公司法條文釋義》[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1

      大公司財務制度范文第5篇

      關鍵詞:投資形式;稅收籌劃;子公司;分公司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9-0193-02

      1 子公司與分公司的相關概念

      子公司是對應母公司而言的,是指被另一家公司(母公司)有效控制的下屬公司或者是母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一系列公司中的一家公司。子公司是一個獨立企業,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分公司是指受總公司管轄的分支機構。分公司可以有自己的名稱,但沒有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財產,其經營活動所有后果由總公司承擔。

      2 子公司與分公司的差異比較

      2.1 身份不同

      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能夠享受所在國為新設公司提供的免稅期或其他稅收優惠政策;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不能享受所在國為新設公司提供的免稅期或其他稅收優惠政策,利潤必須在當年匯回總公司匯總納稅。2.2 設立手續不同

      設立子公司需要辦理許多手續,設立程序相對復雜,開辦費用也較大;設立分公司的程序比較簡單,費用相對較少。

      2.3 核算和納稅形式不同

      子公司是獨立法人企業,應獨立計算并獨立申報納稅,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企業,應當與總公司合并計算并合并申報納稅。

      2.4 管理要求不同

      設立子公司要繳納印花稅,財務制度較為嚴格,財務信息需要全部公開,并需要復雜的審計和證明,經營虧損不能沖抵母公司的利潤,與母公司的交易往往是稅務機關反避稅審查的重點對象。

      設立分公司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在國外建立的分公司財務信息可以不全部公開,財務制度較為寬松,可以減少復雜的審計等麻煩,公司的利潤與虧損可以與總公司合并計算,這一點對于開辦初期有虧損的分公司的稅收籌劃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籌劃案例的比較分析

      甲公司經營情況良好,準備擴大規模,增設一分支機構乙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適用25%的所得稅稅率。假設分支機構設立后5年內經營情況預測如下:

      3.1 乙公司為子公司

      由于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乙公司應當獨立計算并獨立申報納稅,故分支機構設立后的5年內,甲公司每年均應納所得稅額200×25%=50萬元。

      由于乙公司第1年和第2年均為虧損,故第1年和第2年可不交納所得稅;第3年盈利10萬元,拿來彌補前兩年的虧損共65萬后,還有55萬虧損未彌補,故第3年也不用交納所得稅;第四年盈利30萬元,拿來彌補前三年未彌補完的虧損55萬元后,還有25萬元虧損未彌補,故第四年也不用交納所得稅;第5年盈利80萬元,彌補完前4年的虧損25萬元后,還有5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故第5年乙公司應納所得稅55×25%=13.75萬元。

      第1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萬元;

      第2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萬元;

      第3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萬元;

      第4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萬元;

      第5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13.75=63.75萬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5年供應納所得稅額=50+50+50+50+63.75=263.75萬元。

      3.2 乙公司為分公司

      由于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乙公司的利潤與虧損可以與總公司合并計算,故:

      第1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200-50)×25%=37.5萬元;

      第2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200-15)×25%=46.25萬元;

      第3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200+10)×25%=52.5萬元;

      第4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200+30)×25%=57.5萬元;

      第5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200+80)×25%=70萬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5年供應納所得稅額=37.5+46.25+52.5+57.5+70=263.75萬元。

      甲公司在分支機構設立后頭兩年虧損,5年內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50萬元、-3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乙公司5年內都是盈利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15萬元、20萬元、40萬元、60萬元、80萬元。

      3.2.1 乙公司為子公司

      由于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乙公司應當獨立計算并獨立申報納稅,另外,甲公司當年的虧損可在今后5年內盈利彌補,故分支機構設立后的5年內:

      甲公司第1年和第2年由于虧損,可不交納所得稅;

      甲公司第3年盈利100萬元,彌補完前兩年的虧損50+30=80萬元后,應納所得稅額=(100-80)×25%=5萬元;

      甲公司第4年應納所得稅額150×25%=37.5萬元、第5年應納所得稅額200×25%=50萬元;

      乙公司第1年至第5年分別應納所得稅額3.75(=15×25%)萬元、5(=20×25%)萬元、10(=40×25%)萬元、15(=60×25%)萬元、20(=80×25%)萬元。

      第1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3.75萬元;

      第2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萬元;

      第3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10=15萬元;

      第4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37.5+15=52.5萬元;

      第5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20=70萬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5年共應納所得稅額=3.75+5+15+52.5+70=146.25萬元。

      3.2.2 乙公司為分公司

      由于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乙公司的利潤與虧損可以與總公司合并計算。

      第1年由于甲公司的虧損可以由乙公司的盈利來彌補,彌補后還有50-15=35萬元虧損,故第一年甲、乙兩公司均不需要納稅;

      第2年甲虧損30萬元,加上上年沒有彌補完的虧損35萬元,共有65萬元的虧損需要彌補,用乙公司本年的20萬元盈利彌補后還有45萬元的虧損,故第二年甲、乙兩公司均不需要納稅;

      第3年甲、乙公司共盈利140萬元,彌補完上年沒有彌補完的虧損45萬元后,還有9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故第3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95×25%=23.75萬元;

      第4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150+60)×25%=52.5萬元;

      第5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200+80)×25%=70萬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5年共應納所得稅額=23.75+52.5+70=146.25萬元。

      甲公司在分支機構設立后頭兩年虧損,5年內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50萬元、-3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乙公司經營初期虧損,5年內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50萬元、-15萬元、10萬元、30萬元、80萬元。

      ①乙公司為子公司:

      由于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乙公司應當獨立計算并獨立申報納稅,另外,甲、乙公司當年的虧損可在今后5年內由各自的盈利分別彌補,故分支機構設立后的5年內:

      甲公司第1年和第2年虧損,不需交納所得稅;

      甲公司第3年盈利100萬元,彌補完前兩年的虧損共計80萬元后,還剩20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故甲第3年應納所得稅20×25%=5萬元;

      甲公司第4年和第5年分別應納所得稅37.5(=150×25%)萬元、50(=200×25%)萬元;

      同理:

      乙公司第1年和第2年虧損,不需交納所得稅;

      乙公司第3年盈利10萬元,彌補完前兩年的虧損共計65萬元后,還剩55萬元的虧損未彌補完,故乙公司第3年也不需交納所得稅;

      乙公司第4年贏利30萬元,彌補完前3年未彌補完的虧損共計55萬元后,還剩25(=55-30)萬元虧損未彌補完,故乙公司第4年也不需交納所得稅;

      乙公司第5年贏利80萬元,彌補完前4年未彌補完的虧損共計25萬元后,還剩5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故乙公司第5年應納所得稅55×25%=13.75萬元。

      故,第1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0萬元;

      第2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0萬元;

      第3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萬元;

      第4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37.5萬元;

      第5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50+13.75=63.75萬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5年共應納所得稅額=5+37.5+63.75=106.25萬元。

      ②乙公司為分公司:

      由于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乙公司的利潤與虧損可以與總公司合并計算,故:

      第1年甲、乙兩公司均虧損,不需交納所得稅;

      第2年甲、乙兩公司均虧損,不需交納所得稅;

      第3年甲、乙兩公司共贏利110(=100+10)萬元,拿來彌補前兩年虧損共計145(=50+50+30+15)后還剩35(=145-110)萬元虧損未彌補,故第3年仍不需交納所得稅;

      第4年甲、乙兩公司共贏利180(=150+30)萬元,彌補完第3年未彌補完的虧損35萬元后,還剩145(=180-3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故第四年甲、乙兩公司共應納所得稅額=145×25%=36.25萬元;

      第5年甲、乙兩公司共贏利200+80=280萬元,應納所得稅額280×25%=70萬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5年共應納所得稅額=36.25+70=106.25萬元。

      將上述分析結果總結如下:

      Ⅰ.在設立分支機構后的經營初期,若甲公司贏利,乙公司虧損,且乙公司的虧損能按稅法的規定由今后的贏利完全彌補,參照案例(1),其具體納稅情況見下表:(單位:萬元)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合計

      乙為子公司時,甲、乙納稅合計5050505063.75263.75

      乙為分公司時,甲、乙納稅合計37.546.2552.557.570263.75

      由上可見,雖然無論乙采取子公司還是分公司的形式,最終甲、乙納稅合計總額相等,均為263.75萬元,但第一年到第三年,乙為分公司時的甲、乙納稅合計總額比乙為子公司時的甲、乙納稅合計總額小,這相當于延遲繳納一部分稅收,為企業贏得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照此看來,在此種情況下,乙采取分公司的形式對企業更為有利。

      Ⅱ.在設立分支機構后的經營初期,若甲公司虧損,乙公司盈利,且甲公司的虧損能按稅法的規定由今后的贏利完全彌補,參照案例(2),其具體納稅情況見下表:(單位:萬元)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合計

      乙為子公司時,甲、乙納稅合計3.7551552.570146.25

      乙為分公司時,甲、乙納稅合計0023.7552.570146.25

      由上可見,雖然無論乙采取子公司還是分公司的形式,最終甲、乙納稅合計總額相等,均為146.25萬元,但第一年到第二年,乙為分公司時的甲、乙納稅合計總額比乙為子公司時的甲、乙納稅合計總額小,這相當于延遲繳納一部分稅收,為企業贏得了資金的時間價值,照此看來,在此種情況下,乙采取分公司的形式對企業更為有利。

      Ⅲ.在設立分支機構后的經營初期,若甲公司虧損,且甲公司的虧損能按稅法的規定由今后的贏利完全彌補,乙公司也虧損,且乙公司的虧損也能按稅法的規定由今后的贏利完全彌補,參照案例(3),其具體納稅情況見下表:(單位:萬元)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合計

      乙為子公司時,甲、乙納稅合計00537.563.75106.25

      相關期刊更多

      蒙古史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蒙古史學會

      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晉陽學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