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roved nursing on health behavior,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From July 2015 to November 2016 for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a total of 12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improvement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group to impro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health behavior on nursing work satisfaction.Result:After nurs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otal score (40.14 + 8.59), health behavior score (185.36 + 15.69)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routi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and improv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8.4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79.69%).Conclusion: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behavior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Improving nursing;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aged;health behavior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1-03-0-01

      隨著近些年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多種生活習慣病發(fā)病率有明顯提高,其中以冠心病對老年人群影響較大[1]。目前,對該疾病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相應癥狀,但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情況仍受到嚴重影響,且由于該疾病具有易復發(fā)性,對患者生命健康仍存在一定威脅[2]。相關學者指出[3],通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能夠促進患者更快的恢復,本次研究通過對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改進,探究其護理意義,特選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共計128例進行對比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共計12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齡(66.59±5.13)歲,全部患者經檢測均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且年齡均≥60歲、病程≥3個月,并排除以下情況:1、患者伴有惡性腫瘤或其他慢性疾病;2、患者存在嚴重認知障礙或精神類疾病;3、患者伴有語言功能障礙。將其隨機分為改進組及常規(guī)組,每組患者64例,其中改進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齡(65.71±5.47)歲;常規(guī)組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齡(67.32±4.89)歲。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病情、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對飲食、運動、用藥等進行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日常活動。

      對改進組采用改進護理進行干預,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2.1 住院護理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醫(yī)師與責任護理人員一同對患者資料進行查看,并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掌握其病情、身體機能及心理狀態(tài),并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具體包括:1、通過在病房內擺放患者喜愛的物品等方式提高患者對治療環(huán)境的熟悉程度,避免患者因治療環(huán)境的該病而出現不適感[4];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通過發(fā)放健康指導宣傳冊及當場指導等方式,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該病癥的發(fā)病原因、治療過程及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對該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的掌握程度,避免不良事件的?l生;3、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由于該病癥具有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等特征[5],而患者又為老年人,因此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恐懼及焦慮等負面影響,并對家庭負擔及痛苦等情況表現為過多擔心狀態(tài),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其具體情況,通過專業(yè)且易懂的方式,詳細向患者講述該疾病的治療方法及預后情況,并每天與患者交流至少2次,每次時間不少于15min,以使患者保持平靜的心情,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回答,消除其疑慮,增強其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配合程度;4、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由于患者為老年人,因此家庭的關心能夠顯著提高患者對治療工作的信心[6],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家屬通過常對患者進行鼓勵,并實時照看在患者周圍,提高患者對生活信心,避免患者聽天由命等消極態(tài)度的出現。

      1.2.2 隨訪護理 在患者出院后第1個月,每周通過電話方式對其進行隨訪,對患者運動及恢復情況進行詳細詢問,并對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解答,并保證通過時間≥10min,于一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家訪,詳細觀察患者恢復情況及對治療的配合情況,協助并指導患者完成相應康復訓練,并保證時間≥30min,在患者出院后2-12個月內,每個月對其進行電話隨訪,并針對上次隨訪時發(fā)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通話時間≥10min,并于出院后6個月及12個月對其進行再次家訪,鞏固其護理效果。

      1.2.3 運動及飲食指導 根據患者恢復程度及飲食習慣,制定相應飲食護理計劃,指導患者多食用高營養(yǎng)、高蛋白且富含纖維素等食物,并根據其機體情況,指導其進行適當有氧運動,在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隨訪時,可適當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護理計劃。

      1.3 評價指標 采用CQQC評分表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包括體力、病情、社會及心理狀態(tài)等6方面,總分為154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并采用HPL評分表評價其健康行為,包括軀體活動、心理健康、人際關系等6方面,總分為208分,分數越高表明其健康行為越好,同時在護理工作結束后,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

      1.4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件進行分析,表達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兩組比較差異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比較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

      經過護理后,改進組患者生活質量總評分為(40.14±8.59)分,與干預前及常規(guī)組均存在顯著差異(P

      2.2 比較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健康行為均有所改善,且干預后改進組健康行為評分為(185.36±15.69)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

      2.3 比較患者滿意度

      改進組護理滿意度為98.44%,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的79.69%(P

      3 討論

      由于老年患者機能下降,導致冠心病治療后,恢復速度較慢且病情易出現反復,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并對其生命造成威脅,導致患者及其家屬負擔較重,同時,老年患者的遵醫(yī)行為較差[7],且獨自進行康復訓練安全性較低,進一步降低了其恢復速度。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社區(qū);傳染病;防空

      【中圖分類號】R19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435-02

      如今集預防、保健、醫(y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六位一體”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使社區(qū)衛(wèi)生所成為社區(qū)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承擔了所轄街道的社區(qū)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日常指導、傳染病疫情監(jiān)測、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隔離及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醫(yī)學觀察和預防、協助暴發(fā)疫情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調查處理等工作。近年來不斷有新發(fā)傳染病的出現,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均易在社區(qū)傳播,加強社區(qū)傳染病管理成為控制傳染病暴發(fā)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傳染病管理專職人員偏少,且大多兼職,要做好社區(qū)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就需要有完善的傳染病防控組織網絡、疫情報告管理制度、應急反應機制和具備良好綜合素質及應急反應能力的傳染病管理工作人員。從2003年我國為有效應對SARS而實施了一系列加強疫情監(jiān)測報告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處置的措施以來,我們按要求不斷強化傳染病管理,健全防控網絡,完善各項制度,基本杜絕了傳染病疫情的漏報、遲報等現象,大大提高了應急反應能力,在此簡單談談我們的幾點做法。

      1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防控網絡,提升應急反應能力

      1.1 完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我們根據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guī)范》等文件要求制定了《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首診醫(yī)生責任制》、《疫情網絡直報保障制度》、《疫情報告培訓制度》、《疫情報告資料使用和保存》、《疫情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和流程》等相關規(guī)定,將疫情報告管理、登記、核對與自查、獎懲制度及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處置等內容細化為具體的工作要求,發(fā)放到衛(wèi)生所和轄區(qū)社會醫(yī)療機構,相關制度張貼上墻,告知相關人員必須熟記報告病種、填報要求、報告程序與方式、報告時限等內容。

      1.2 健全傳染病防控組織網絡。

      根據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需要組建由社區(qū)衛(wèi)生所長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傳染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應急處置、監(jiān)測報告、醫(yī)療救治、疫點消毒及后勤保障等職能小組,分工明確,職責到人,負責轄區(qū)內的各種傳染病疫情報告及處置。結合工作實際,定期召開社區(qū)傳染病防控工作例會,形成由各職能小組與中心各科室及社會醫(y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傳染病防控網絡。

      1.3 建立應急反應機制。

      為有效快速的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我們制訂《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與災害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及《演練方案》,成立應急處置和醫(yī)療救治小分隊。

      2 強化知識培訓,做好社區(qū)宣教,增強傳染病防控意識

      2.1 強化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

      定期組織轄區(qū)內所有醫(yī)療機構的醫(yī)務人員開展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guī)和重點傳染病防治專題培訓,增強大家特別是臨床醫(yī)生的業(yè)務知識水平和疫情上報意識。每年開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處置模擬演練,提高他們的業(yè)務素質和突發(fā)疫情快速反應能力,為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必要的知識基礎。對新調入或聘用的醫(yī)務人員,及時安排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專題培訓。

      2.2 做好社區(qū)宣傳指導。

      要求社區(qū)責任醫(yī)生和社會醫(yī)療機構醫(yī)生配合社區(qū)居委會利用黑板報、宣傳單、健康咨詢及講座等形式在社區(qū)、學校、托幼機構、工廠、企業(yè)、建筑工地等處廣泛開展傳染病防控與干預的知識宣傳和指導,提高社區(qū)居民對傳染病危害及預防知識的認知水平,從而達到有效預防相關傳染病的效果。在傳染病流行期間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從而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擴散。

      3 信息規(guī)范上報,疫情及時處置,有效防控相關傳染病

      3.1 傳染病監(jiān)測信息規(guī)范上報。

      信息上報工作必須耐心細致,要求轄區(qū)所有社會醫(yī)療機構(含社區(qū)衛(wèi)生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個體診所、衛(wèi)生室等)的醫(yī)務人員認真執(zhí)行疫情報告管理制度,門診日志登記項目齊全,發(fā)現傳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規(guī)定做好登記,填全傳染病卡片必填項目,文字要工整、清晰,臨床診斷明確、合理,并及時上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防保科。防保科有傳染病總登記簿,配備疫情報告專用電腦,收卡后疫情上報人員要逐項審核報告卡,更正填寫中出現的錯誤、漏項、邏輯錯誤等,有疑問及時與填卡人核對,并完成登記、網絡直報和卡片編號歸檔保存。傳染病報告卡填報的質量如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和一致性要達到標準,需要各部門間工作人員在登記、收卡、查對、簽收和上報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認真負責,密切配合。為防止個別患者取回檢查報告單后因個人原因未能及時復診而導致的傳染病遲報現象,要求檢驗科和放射科醫(yī)生在查出傳染病陽性結果時按《隨時反饋制度》的規(guī)定以最快方式通報接診醫(yī)生和疫情報告人員,做好反饋記錄。

      3.2 做好社區(qū)傳染病疫情處置。

      疫情報告管理人員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網上查詢或臨床醫(yī)生上報等途徑獲得本轄區(qū)的新發(fā)傳染病病人信息后,發(fā)現有需要傳染病疫情處置的要通知相關人員及時完成傳染病流行病學調查,針對性開展疫點消毒處理,追蹤調查密切接觸者,實施醫(yī)學觀察和預防,力爭不出現傳染病擴散或二代病人。遇到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暴發(fā)疫情時,要及時上報分管領導和疾控部門,啟動應急預案,通知應急處置和醫(yī)療救治小分隊來共同協助疾控部門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4 加強監(jiān)督管理,落實獎懲措施,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4.1 加強日常工作監(jiān)管。

      每月月初由分管領導牽頭組織人員認真檢查門診日志、防保科等處各類登記本,上網核對傳染病報告卡,抽查流調、疫點消毒及預防記錄,并通過上門調查或電話隨訪來檢查工作完成質量,認真做好疫情報告自查記錄。每季召開社區(qū)傳染病管理工作會議,通報轄區(qū)近期的季度疫情分析及匯總材料,討論分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合理協調解決,對下階段傳染病防控工作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

      1.質量手冊中制定了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高溫室管理制度、試劑室管理制度、氣瓶管理制度、廢棄物管理制度等有關安全方面的制度

      2.根據衛(wèi)生局相關文件,制定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安全隱患日報表。

      二、實驗室安全方面知識

      星期一集中學習實驗室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

      三、日常檢查

      安排專人每天下班時檢查實驗室的水、電、氣、窗戶等有無異常,易揮發(fā)液體是否泄露。

      2019實驗室安全計劃如下:

      1. 完善有關安全方面的制度,針對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條款進行修改。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緊急醫(yī)療搶救護理急救小組共有20人組成,分別從重癥醫(yī)學科、呼吸科、全院各ICU等科室抽取,成員要求高年資且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護理部負責對小組成員進行相關培訓,以提高其專業(yè)素養(yǎng)和應急救援能力,小組成員在非應急狀態(tài)下由所在科室護士長管理、調配使用,在應急狀態(tài)下必須堅決服從護理部統一管理和調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絕。

      2制定和完善各項制度、各班職責和工作流程

      為了保證人感染H7N9禽流感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特別是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管理制度、查對制度、差錯管理制度、藥品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嚴格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落實消毒隔離制度;制定并規(guī)范各級人員及各班工作職責,制定并優(yōu)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應急處置流程,病人出入院流程,醫(yī)療衛(wèi)生用品送入流程,病人標本傳送流程,病人被服、醫(yī)療垃圾運送流程,防護服及隔離衣處理流程。

      3組織應急管理實施方法

      3.1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實戰(zhàn)演練

      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實戰(zhàn)演練,增強相關人員對急診發(fā)熱病人主動服務意識,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由醫(yī)院感染管理科組織學習《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并進行實戰(zhàn)演練,請ICU、呼吸科等專家授課,講解H7N9禽流感的防范知識,提高護士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綜合應急能力。

      3.2人力資源調配與管理

      3.2.1隔離ICU護士的調配隔離ICU內均為危重病人,多合并基礎疾病,呼吸衰竭進展快,需要密切觀察。要求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急救知識和技能以及各項呼吸、循環(huán)的監(jiān)測和支持技術,如氣道管理、呼吸機使用、中心靜脈壓(CVP)監(jiān)測、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PICCO)監(jiān)測、各種靜脈輸液、注射泵的使用、精密性集尿袋使用等。隔離ICU內護士由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緊急醫(yī)療搶救護理急救小組中抽調組成,并抽調1名胸外ICU護士長負責技術指導、排班和管理;隔離ICU設在感染疾病科內,感染疾病科護士長負責整個病區(qū)和隔離ICU的隔離管理及物品等后勤保障支持。3.2.2隔離ICU護士的培訓隔離ICU開放前對抽調的護士進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學特征、臨床診斷標準、治療護理方案、隔離要求自我防護的理論及操作培訓演練。3.2.3普通隔離病房護士調配原則上輕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的收治由感染疾病科內調配,護理部負責科內人員配比到位,護士長根據醫(yī)院感染管理科要求合理安排。

      3.3隔離ICU護士管理

      當ICU內為1例病人時也根據APN排班模式,每班2名護士,3d為1輪。理由:①護士進入ICU后無特殊事宜不會離開,同時也保證了1名護士需要離開ICU時病人身邊不會無人照管。②ICU內病人病情危重,管道多,在進行護理和操作時一人難以完成。③減輕護士和病人的心理壓力,身著各種防護設施的護士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承受巨大的壓力,同伴間的交流能減輕一些心理上的壓力,對病人來說多一個人的陪伴和交流也能減輕其恐懼感和心理壓力。ICU護士每輪班后休息2d,再上第2輪,2輪結束后回原科室工作1周,再回隔離ICU上2輪,如此交替進行。

      3.4感染疾病科的病房管理

      3.4.1物品管理感染疾病科護士長應備齊常規(guī)的搶救物品和藥品,尤其是氣管插管用物、簡易呼吸氣囊、呼吸機、急救藥品等。做好中心用氧和中心吸引停用的準備,如瓶裝氧和電動吸引器等相關用物。各種用物定點放置,標識清楚,便于各科抽調的護士盡快熟知各種物品放置地點,同時做好隔離ICU內外的一切后勤保障工作。3.4.2人員管理將隔離ICU和感染疾病科病房護士的排班表放置于醒目位置,讓隔離ICU內外的護士了解各自的班次安排情況,讓抽調人員互相熟悉,便于隔離ICU內外工作合作與協調,提高工作效率。隔離ICU內外均設有電話裝置,利于內外工作人員及時有效溝通。

      4小結

      衛(wèi)生應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進一步健全完善三項職責體系

      1、職責體系:

      總體原則:按照綜治工作屬地管理原則

      二級政府職責:學校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政府

      縣市區(qū)人民政府

      職能部門職責: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學校自身職責:對學校內部安全負有直接管理職責

      2、責任體系:

      縣市區(qū)行政主管部門責任

      與各級各類學校簽訂安全責任狀

      各級各類學校第——責任人責任

      與分管綜治安全校領導、綜治安全辦主任簽訂安全責任狀

      各級各類學校分管責任人責任

      與各班主任、門衛(wèi)、寢室管理員、保衛(wèi)科簽訂安全責任狀

      3、工作機制:

      (一)綜治安全工作定期上會制度。行政會議定期對本轄區(qū)、校內學校綜治工作進行研究、分析、部署,確保綜治安全工作領導重視。要求:有相關制度、有詳細的會議紀錄

      (二)安全知識教育制度。學校要有文本資料,安全知識教育計劃、教育形式、內容以及課時,各班要有安全知識教育課授課內容、授課時間、授課人紀錄,安全知識教育需納入學校總體課時。鄉(xiāng)鎮(zhèn)以上學校每學期需進行一次防火、防震、防地質災害的突發(fā)事件緊急應急演練,此項活動作為安全知識教育重要內容。原則上初中以上學校要沒立學生心理咨詢室,省市重點以上學校必須建立學生心理咨詢室,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綜治安全組織機構。學校需有專門的綜治安全組織機構,行安全綜治領導小組、綜治安全辦公室、專職安全保衛(wèi)工作人員(按生均150:1配置)、宿管員、門衛(wèi)。

      二、工作運作機制

      1、行政領導值班制度,有住校生的學校需安排24小時值班。

      2、安全檢查工作制度,學校每周需對學校用水、用電、消防設施、食堂衛(wèi)生、寢室狀況、防盜、校舍等進行一次檢查,填寫安全檢查紀錄表,并填寫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報告單,能整改的立即整改,無力整改的需急報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

      3、安全巡查制度。有住校生的學校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兩小時記錄一次巡查狀況,學生就寢后一小時巡查一次并作紀錄。

      4、食堂管理制度,分衛(wèi)生、采購、留樣、規(guī)范化操作間、工作人員規(guī)范上崗等幾大塊。

      5、學生寢室管理制度分衛(wèi)生、設施管理、安全教育幾大塊。

      6、晨檢制度。

      7、用水用電管理制度

      8、督查督辦制度

      9、危險品管理制度

      10、公共突發(fā)事件應急機制(要張貼示意圖)

      11、安全預警制度,對暴雨、雷雨、高溫低寒等自然地質災害對學生的人身安全的威脅進行預警通報。

      12、告知義務。學生無故曠學、曠課或生病、發(fā)熱學校應及時告知家長并采取措施及時援助。

      三、安全設施

      1、嚴格按標準配備消防設施(滅火器、應急燈、緊急通道標識、消防栓、水壓增壓器)

      2、緊急疏散通道需通暢

      3、重點部位設置視頻監(jiān)控設備(學校大門、寢室通道、危險品保管室)

      4、鄉(xiāng)鎮(zhèn)以上學校有住校生需在寢室安裝無線煙霧探測器

      四、標準化臺賬

      1、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分工名單;

      2、學校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

      3、學校安全工作責任狀;

      4、學校公共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

      5、學校安全檢查記錄表(每周一次,裝訂成冊)

      6、學校安全隱患報告單(報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門)

      7、年度學校安全隱患自查登記表

      8、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會議記錄(專門記錄本)

      9、安全月查情況

      10、安全隱患整改情況(要有詳細的記錄)

      11、上級部門下發(fā)的有關安全綜治的文件資料:

      為進一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進一步強化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下一步將結合我市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實際,大力推行

      “三三體系”,體系標準和內容如下:

      三個平臺:

      1、安全綜治信息管理平臺,逐步實現校縣、市縣聯網互通,進—步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動態(tài)管理。

      2、綜治安全干部動態(tài)管理平臺。加強對各級學校綜治安全干部的動態(tài)管理,加強業(yè)務培訓,提高工作待遇,增強工作合力。

      3、應急反應平臺。進一步推進雙線巡查回訪、三級預警等工作,提高學校綜治安全工作應急反應速度和工作運行效率。

      三個體系:

      1、工作職責體系。進一步明確學校、所在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職責,努力構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責任體系。進一步理清各級責任人責任,確保將責任落實貫穿到綜治安全工作全過程。

      3、臺賬體系。加強學校綜治安全標準化臺賬建設,確保綜治安全工作規(guī)范有序,常抓不懈。

      三種機制

      1、督查機制。

      2、問責機制。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色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四虎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