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Processing;信息可視化;交互;固定資產

      中圖分類號:TP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13-3543-02

      1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人們需處理的信息已經呈現出爆炸性增長的態勢。為了探索繁雜的抽象信息之間的復雜關系,經常需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并從大量雜亂無序的信息中發現隱藏在其中的信息本質特征與規律,因此,誕生了一門結合科學可視化、人機交互、數據挖掘、圖像技術、圖形學和認知科學等諸多學科理論和方法的新學科──信息可視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經過十幾年來的發展,信息可視化獲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發展前景方興未艾。然而由于信息可視化技術自身所具有的多樣性、復雜性及跨學科性,使得如何將已有的技術應用到具體的應用當中成為長期以來困擾可視化應用開發設計人員的一個難題。因此,一系列信息可視化框架及工具包應運而生,其中以InfoVis[1]、Prefuse[2]及Piccolo[3]尤為著名。本文引入一個功能強大、使用方便、源代碼開放的信息可視化開發工具――Processing,它大大提高了我們進行可視化設計的效率。

      2 信息可視化的相關概念

      可視化是將數據信息和知識轉化為一種視覺形式,利用人們對可視模式快速識別的自然能力[4]。可視化分為科學計算可視化和信息可視化兩類。信息可視化是在科學計算可視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科學計算可視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是1987年由B.H.McCormick 等人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召開的科學計算可視化研討會的內容撰寫的一份報告中正式提出來的[5]。信息可視化是1989年在Robertson、Card和Mackinlay發表的文章《用于交互性用戶界面認知協處理器》中第一次出現[6],隨后信息可視化迅速發展成為與科學計算可視化并列的研究領域。Jim Foley在2000年發表的關于計算機圖形學的“十大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文中,將信息可視化列為第三位[7]。

      信息可視化結合了科學可視化、人機交互、數據挖掘、圖像技術、圖形學、認知科學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信息可視化完整的過程應包括信息組織與調度、靜態可視化、過程模擬和探索性分析等四個過程如圖1所示[8]。

      3 Processing概述

      Processing[9]是一個由Casey Reas 和 Benjamin Jotham Fry發起的開源項目,主要目標是設計成為一個非程序開發人員的可視化設計工具。Processing建立在JAVA語言的基礎上,但是大大的簡化了JAVA語言。Processing可以跨平臺使用,產生基于Web的Applet,也可以很容易生成Java應用程序。因為是一個開源項目,Processing也有很好的開源社區支持,大量的擴展的API得到開發,以支持Processing在可視化的各方面的應用。另外,我們也可以基于Processing為原型,根據應用的需求,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從而建立獨立的信息可視化應用系統。

      3.1 Processing的 API

      Processing的API大多的是JAVA平臺,Processing的API可以分為15個部分。Structure部分包含Processing基本的語法符號以及關鍵字,還包括Processing的一些常用的基礎函數。Environment包含處理全局環境屬性的十個屬性。Data包含Processing的全部數據類型以及一些如類型轉換之類的有用的函數。Control部分主要用來控制程序流。Shape部分包含預設的幾何圖形函數,這部分為Processing能有效應用于信息可視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JAVA語言雖然也有這方面的函數,但是操作起來明顯比Processing復雜很多。Shape包括一些二維的基本圖形元素、曲線、三維的基本體元素,點以及處理這些基本元素的一些屬性函數及變量。Input部分涉及到數據的輸入和接收,為Processing提供從鼠標、鍵盤、文件、Web以及Time&Date獲取信息。Output涉及到數據的輸出,數據可以輸出到屏幕、文件或生成圖片。Transform通過實現矩陣的一系列操作來產生創新的效果。Lights和Camera是Processing比較難以使用的部分,包括處理場景的光線、物體的位置、各種坐標系統的變換、物體的材制特性等函數。Color用來產生顏色、設置顏色以及獲取顏色值。Image主要涉及到Processing對圖片的調用和修改,提供了PImage類,它封裝了許多的特性,使用Processing對圖片進行處理非常簡單。Rendering提供進行圖形創建和渲染。Typography分為PFont ,Loading&Displaying ,Attributes, Metrics四部分。Math為Processing提供一些處理數據的函數或操作符。Constrants部分只有HALF_PI,TWO_PI,PI三個常量,在三角函數處理中是非常有用的[10]。

      3.2 Processing的核心庫

      為了擴展Processing語言,Processing還提供了Processing的核心庫,Processing默認帶了XML Import、OpenGL Import、Video Import、Network Import、Serial Import、Minim Import、 PDF Import、DXF Import和JavaScript等幾個庫。這些庫擴展了Processing在視頻、網絡、串口通信和JavaScript等領域的功能。為了擴展核心庫,還有40多個開源社區用戶貢獻的庫,每一個庫都帶有自己的API。這些庫擴展了Processing在聲音控制、物理、運行檢測和數據庫連接等方面的功能[11]。

      4 Processing中的信息可視化應用實例

      下面我們用某高校的固定資產投入數據來分析Processing信息可視化流程。我們要處理的是該校近幾年的固定資產投入數據進行可視化。根據Ben Fry提出的可視化設計流程如圖2[12],當然這些步驟也不能盲目遵循,整個流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圖2 可視化設計流程

      4.1 數據獲取和解析

      我們從某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獲得該校近幾年的固定資產投入數據。對固定資產近幾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抽取,因為我們目前只對固定資產的總投入、學校每年固定資產的投入和每年新增固定資產件數進行數據可視化,所以,我們從固定資產管理處的大量數據中,只提出了這部分的數據,這些數據部分可以從資產管理處里的數據庫中查到,但是有些數據只能從以前的統計表上獲取,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以適合Processing進行操作。在這里我們自定義了一個類ReadData來讀取這些數據。

      data = new ReadData("capital_assets.tsv");

      4.2 數據過濾和挖掘

      為了尋找適合的尺度去將數據可視化,首先我們必須將原始數據里每列的最大值最小值找出,在自定義類里ReadData里我們實現求列最大和最小值的方法。

      // 首先使用常量MIN_FLOAT來初始化變量m

      float m = MIN_FLOAT;

      // 通過迭代獲取最大值

      for (int row = 0; row < rowCount; row++) {

      if (isValid(row, col)) {

      if (data[row][col] > m) {

      m = data[row][col];}}}

      同樣還有整個數據的最大最小值。然后利用map(years[row], yearMin, yearMax, plotX1, plotX2)來進行坐標重新分配。

      4.3 信息可視化和優化

      信息可視化之前,首先要確定X軸Y軸的尺度和大小。從數據來看,這是時間序列的數據,X軸按年份表示,Y軸就按每年的固定資產投入來表示。在setup()函數中設置如下:

      plotX1 = 50;

      plotX2 = width - plotX1;

      plotY1 = 60;

      plotY2 = height - plotY1;

      然后,在draw()中畫出圖形rect(plotX1, plotY1, plotX2, plotY2),但是這還只是一個框,下面將數據表示出來:

      int rowCount = data.getRowCount( );

      for (int row = 0; row < rowCount; row++) {

      if (data.isValid(row, col)) {

      float value = data.getFloat(row, col);

      float x = map(years[row], yearMin, yearMax, plotX1, plotX2);

      float y = map(value, dataMin, dataMax, plotY2, plotY1);

      point(x, y);}}

      4.4 可視化優化和交互設計

      從上一步驟我們基本上已將信息進行了可視化表示,為了更好用戶體驗,提供更好的可視化效果,讓用戶能按需求進行可視化表示,這里我們設計了用戶交互,讓用戶參與可視化設計,這樣,更有利于信息的表征,使可視化更有效。下面的代碼就是當用戶鼠標移動到曲線上,會顯示出當年的固定資產投入等數據。顯示效果如圖3所示。

      for (int row = 0; row < rowCount; row++) {

      if (data.isValid(row, col)) {

      float value = data.getFloat(row, col);

      float x = map(years[row], yearMin, yearMax, plotX1, plotX2);

      float y = map(value, dataMin, dataMax, plotY2, plotY1);

      if (dist(mouseX, mouseY, x, y) < 3) {

      strokeWeight(10);

      point(x, y);

      fill(0);

      textSize(10);

      textAlign(CENTER);

      text(nf(value, 0, 2) + " (" + years[row] + ")", x, y-8);

      textAlign(LEFT);}}}

      另外,我們還通過keyPressed()函數來增加了鍵盤的操作,可以通過鍵盤操作“+”、“-”來選擇總金額、年增加金額和臺件可視化圖。

      if (key == '-') {

      currentColumn--;

      if (currentColumn < 0) {

      currentColumn = columnCount - 1; }}

      else if (key == '+') {

      currentColumn++;

      if (currentColumn == columnCount) {

      currentColumn = 0;}}

      5 總結

      本文給出了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視化技術,介紹了Processing的API和核心庫,并通過可視化某校固定資產投入數據展示了Processing的可視化設計流程,通過使用Processing,很大程度上的減少了我們的工作量,提高了我們的開發效率。期望本文工作有助于信息可視化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Fekete J D. The InfoVis Toolkit[C].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004.USA:IEEE Computer Society.Austin, Texas,2004:167-174.

      [2] Heer J. prefuse: a toolkit for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C].USA:ACM Press,2004:421-430.

      [3] Benjamin B. Bederson. Toolkit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tructured Graphics[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30).

      [4] Nahum D. Gershon, Stephen G. Eick.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1997:7-8.

      [5] McCormick B H, DeFanti T A, Brown M D, eds.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J].Computer Graphics,1987:21.

      [6] Robertson G, Card S K, Mackinlay J D. The Cognitive Co-processor for Interactive User Interfaces[C].Proceedings of the ACM SIGGRAPH symposium on User interface software and technology,1989.

      [7] Foley J. Getting There: The Ten Top Problems Left[C].Vision 2000 issue of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2000.

      [8] 宋紹成.信息可視化的基本過程與主要研究領域[J].情報科學,2004(1):13-17.

      [9] Processing overview[EB/OL]./about/.

      [10] Ira Greenberg.Processing:Creative Coding and Computational Art[M].CA:Apress,2007.

      [11] Processing Libraries[EB/OL]..reference/libraries/.

      [12] Ben F.Visualizing Data[M].CA:O'Reilly Media,2008.

      羅萬才(1970-),男,湖南漢壽人,工學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與自動控制等;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智慧校園;BIM技術;管理系統;大數據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26

      0 引言

      “智慧校園”是校園大數據下的必然結果,它的智慧體現在智慧的學習環境、智慧的學生管理、智慧的生活方式等,體現在自動監控學校安全;智能的簽到、考勤系統;無人監管的智能圖書借閱系統;智能化管理辦公設備、儀器。總之,就是開發一個智能化的校園運行、維護管理協作系統,有效的使校園可以智能、環保、穩定、安全等運行,并且共享校園大數據,實現更合理、更準確、更全面的只能校園管理系統,從而提高校園的各職部門的管理效率,降低校園管理經濟成本。以BIM應用技術為載體構建整體數據共享平臺,能夠進行三維空間數據的可視化查詢、應用,并充分結合在有機管理的校園建筑和結構系統的信息數據,實現快速查詢,統籌管理,降低校園管理難點,降低管理的經濟成本[2]。

      1 BIM技術與智慧校園管理

      根據智慧校園中建(構)筑物自身的管理規則,結合BIM應用技術,我們可以模擬現實的對象實現管理計劃。智慧校園集成BIM技術應用管理系統,可以很好對每一個R到行有效管理,進而實現綜合管理,科學分類,這樣我們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管理方法,避免專業造成的碰撞、矛盾問題[3]。

      2 智慧校園管理主要內容

      智慧校園是指以大數據下的物聯網為根本的智能化的校園教學、科研與生活相結合,以各種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環境,集成所有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教學、學習、安全管理與校園生活環境進行全面融為一體。實施步驟為將帶有傳感器的安裝到學生教室、停車場、辦公室等,形成共享的“物聯網”,然后使用數據云計算和超級計算機的“物聯網”和“軟件共享平臺”進行數據信息的整合,從而將科研工作、學生管理、生活與學習等和校園的基礎設施的有效統一。

      3 智慧校園管理系統開發模式

      智慧校園管理系統在開發過程中以運營、維護管理為主要目的,結合BIM技術的優勢,整合校園的數據實現共享,分析、統計、預測校園管理的數據及信息,進而為決策提供輔助管理依據,從而進行學校全面動態的管理。

      3.1 系統設計、開發目標

      通過對系統的需求分析,智慧校園運營、維護管理系統以“智慧化”為核心,使用方便為宗旨,兼顧校園的所有管理、行政部門,將本系統的設計、開發目標簡單總結如下:

      (1)為了使學校大數據實現共享統一管理、應用,開發以BIM技術為基礎的數據庫;

      (2)建立三維空間數據服務與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微信、校內通等訪問模式加大服務力度,增強三維現實服務種類,改變傳統的學校綜合管理的方式;

      (3)建立智能監控網絡,組建行動指令執行小分隊,建立實時、快速反應高清視頻監控設備;

      (4)對學校供電設施、消防設施、運動設施等進行集中集成管理,形成高效、舒適的“智慧節能”系統;

      (5)為了加強對實驗設備、生活設備等有效、科學的管理,開發一個功能齊全的校存資產、設備管理系統。

      3.2 系統總體框架設計

      BIM技術校園主要基于校園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為核心的維修管理系統,配置必要的設備聯通局域網,開發三維空間數據模型生態、地理空間數據生態、資產高效管理生態、安全信息互操作系統的軟件和硬件環境,創造信息資源共享的數據平臺和集成數據共享環境;開發一個統一的、高標準化的安全體系、管理效率體制及有效的運行體質,保證運行、維護系統安全、高效的運行。

      3.3 系統各項功能

      (1)三維可視化漫游。通過開發的系統使用戶能直觀、真實快捷以可視化漫游的方式查看學校內部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有針對性的瀏覽,提取用戶的興趣點,并且結合VR可視技術,使得用戶對學校管理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2)建筑信息查詢。建筑信息查詢的分類管理教學大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和其他建筑等真實的呈現在三維視覺場景中。人們可以觀看任何一個建(構)筑物的三維視覺場景,它可以展現出建(構)筑物的外觀、材料、用途和其他相關信息,促進每個建筑實現可視化的應用、管理。

      (3)資產管理查詢。三維數據的可視化可以帶來資產管理的可視化,制定資產管理業務流程的信息技術,通過系統集成技術的可以無縫集成的三維模型與業務流程,資產統計、管理部門可以把握整個資產購買、修理、更換直至徹底報廢的全過程,采購、使用和維護,一個統一的跟蹤,增加校園設備的使用周期與效率,減少學校的資產管理與維護經濟成本。

      (4)遮擋工程查詢。BIM應用技術將學校內部所有的遮擋工程都會以三維可視化數據模型的保真的現實出來,進而復雜工作簡單化,提高遮擋工程的管理效率,更能解決圖紙看不懂的困局。在現有三維數據模型中,直接可以提取現有的管道線路信息,如管道使用的材料、使用年限等。

      4 結論

      BIM技術運行、維護管理系統是智慧校園的發展的前提,也是研究的核心所在。通過分析及總結發現:運營、維護系統需要對學校建筑、教學、運行設備等狀態進行實時的信息查詢、管理,為決策提供及時的數據支持,提高管理效率,節約了管理的成本[4]。同時對系統開發提出了概念性的框架,展現了系統實現的三維可視化漫游、建筑信息的查詢、資產管理以及遮擋工程的查詢等功能。在智慧校園大數據下,建立運營、維護管理系統數據庫,對辦公文檔、資產清單、檔案材料等相關資料進行有機管理,真正實現校園的“智慧化”。

      參考文獻:

      [1]陳曉.基于BIM的校園運維管理系統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

      [2]曹慧文.基于三維技術的電廠基建管理系統的開發[D].華化電力大學,2014.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射頻識別技術(RFID);設備管理;WebServices平臺;物聯網;esper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2)03-0073-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RFID

      WANG Zhan-feng, SHEN Hui, XIONG Wen-wei

      (National Computer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ic Research,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RFI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RFID, sensor, GPRS and other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takes asset into an un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management of engine room equipments, including inventory,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out of storage and graphics monitor. The enterprise asse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isible can be achieved, the service can be provided for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asset allocation, asset inventory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reduce business operating costs,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device management; WebServices platform; Internet of Things(IOT); esper.

      0 引 言

      隨著近年來物聯網技術,特別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采用RFID進行機房設備管理已成為機房設備管理的主要方向。RFID具有讀取速度快、無需人為干預讀取數據過程等優勢,能進行快速的資產識別、盤點,可以準確快速掌握機房內的重要資產信息。

      1 系統架構

      基于RFID技術的資產管理系統的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圖中,基于J2EE和WebServices平臺實現的RFID機房設備管理系統,可以提供接入認證、事件處理、Web交互展現,以及用戶權限管理、RFID設備管理、資產信息管理、設備維護管理、設備變動管理、查詢統計和信息交換管理等功能。通過信息交換服務接口,與現有的MIS、ITSM等系統交換信息。系統通過數據庫服務接口訪問存放于數據庫中的用戶信息、設備信息、標簽信息以及系統運維等信息。

      2 功能設計

      2.1 總體業務流程

      圖1 系統架構

      圖2所示是本系統的總體業務流程圖。本系統從初始化到上線運行,要經過以下幾個操作步驟:

      (1) 對機房中的機柜進行編碼,將編碼信息輸入至系統,并將RFID標簽固定在機柜上;

      (2) 對服務器進行編碼,將編碼信息輸入至系統,并將RFID標簽固定在服務器上;

      (3) 根據讀取標簽范圍要求,布置RFID讀寫器并在機柜中布置分支天線。

      經過調試后,系統即可進入正常運行狀態。

      圖2 總體業務流程

      2.2 總體功能流程

      系統對現有的物資管理、辦公、網管等系統進行整合,對機房設備的新增、入庫、出庫、調撥、維修、使用、盤點、報廢等全生命周期進行實時管控,提供更細粒度、更廣范圍的全面監管,將財務、工建、庫存、運維等相關工作有機串連起來,并提供圖形、表格等形式的各類查詢分析報表,形成全智能化的物資管理體系,為資源的優化調配提供重要支撐,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競爭力。系統總體功能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系統總體功能流程圖

      2.3 功能設計

      2.3.1 資產管理初始化

      固定資產實物臺賬初始建賬,在第一次運用固定資產實物管理RFID系統時,需要向系統錄入相關固定資產實物的信息,系統提供EXCEL表格導入功能,同時支持數據庫對接,將數據庫中相應的固定資產實物信息與RFID電子標簽關聯,并進行發卡發卡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可以在線與數據庫連接,在線發卡;第二種情況是離線方式,利用RFID手持終端或手提電腦(帶USB口的RFID讀寫器)發卡。第一種情況可以發一張標簽就存儲一條記錄;第二種情況就是將發標簽信息暫存到手持機或臺式機等終端設備,待終端在線提交數據時,系統才將發卡數據存放到數據庫。此功能只是在系統初運行針對歷史記錄補發標簽時才使用。

      RFID標簽容量大,可以通過RFID手持終端即時讀取和顯示標簽卡中信息。設備標簽卡具體信息可以包含固定資產編號、固定資產電子標簽ID號、固定資產名稱(即物資管理部門所說的設備名稱)、設備用途、機房編碼,機柜編碼,資產名稱、物理特性、購入日期、生產廠家、出廠日期、出廠編號、投運日期、最后變動日期、資產價值、生產廠家、廠家聯系人信息、負責人、功用、維修保養記錄、使用情況、固定資產狀態等信息。

      2.3.2 資產上架管理

      運維人員在查詢機房設備的機柜位置后,產生入庫作業清單。作業清單至少要包括機柜編號和服務器編號等信息。根據作業清單要求,將服務器運至指定機房,機房值班人員通過RFID手持終端生成的入倉工作單確認入倉操作。運維人員按照入庫作業單要求將服務器放入指定位置后,通過RFID手持終端掃描機柜編號以及服務器編號確認操作無誤后完成入庫作業清單。機房值班人員通過RFID手持終端確認機柜編號、服務器編號和服務器位置后完成入倉工作單。

      通過系統進行流程化、標準化操作,既能保證資產得到準確管理,同時也減少了因人工口頭辦理、紙質單據辦理而出現差錯的可能性。

      2.3.3 資產調撥管理

      當需要在機房內進行設備調撥操作時,首先在系統內將該設備置為調撥狀態,系統通過固定式閱讀器,自動將該設備置為調撥狀態。作業人員通過RFID手持終端找到該設備后,對設備進行調撥下架、上架等操作。因為之前系統已經將設備狀態置為調撥狀態,所以設備在移動時不會產生異動報警信息,資產自動盤點也會實時顯示該設備處于調撥狀態。作業人員調撥操作結束后,通過RFID手持終端確認完成調撥,隨后機房人員再通過RFID手持終端確認完成調撥。

      2.3.4 資產異動管理

      資產異動管理主要是為了提高設備管理的安全性。設備異動是指設備異常離開或進入受限區域,或運維人員誤操作或擅自移動設備等。當設備異常離開或進入受限區域時,系統自動報告資產原先位置和新位置信息。當運維人員誤操作或擅自移動設備時,實時報告誤操作區域。對于異動信息,最重要的是當異動發生時報警的時效性。實時報警可以使得資產管理部門和運維人員在流失發生后,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置異動事件,到達事件現場,從而杜絕異動現象發生,保證重要機房設備資產的安全運行。

      資產異動信息可以通過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通知運維人員、機房值班人員,使異常信息能在第一時間被管理人員獲取。系統將變動設備位置、異動時間、設備類型、名稱、用途、保管人等詳細信息發送給相關人員,同時也可以將異動信息同步給OA、設備或網管等相關業務管理系統。

      2.3.5 資產清查盤點

      機房中存放的都是企業的重要IT資產,是整個企業業務正常運行的最重要環節,所以需要精確、及時、完整掌握機房資產的信息,相對于傳統的資產管理,對資產盤點的準確性、及時性要求更高。

      系統支持自動盤點和手動盤點兩種方式。

      (1) 自動盤點。自動盤點可以精確到分鐘,通過RFID資產管理系統,可以掌握機房上一分鐘的機房資產信息。系統通過設定實時盤點的時間間隔,通過放置在機房中的信號天線和固定式RFID閱讀器,系統實時采集當前設備信息,將設備信息與上次正常狀態進行比較,記錄變化信息,產生資產盤點報表。

      (2) 手動盤點。在需要對設備進行手動盤點時,機房值班人員打開系統盤點界面,將盤點信息導入至RFID手持終端。值班人員首先讀取機柜RFID標簽確認后,依次讀取機柜中服務器標簽。若機柜中讀取標簽數據與導入至手持終端中盤點數據一致,界面呈現綠色條目,表示確認通過。若不一致,手持終端界面呈現紅色條目表示不通過,可選擇重新盤點或待查盤點。最后將盤點數據通過GPRS、Wi-Fi等方式導入至系統。

      2.3.6 系統整合對接

      RFID系統可以與現有的OA系統、物資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網管系統進行系統整合,支持系統之間數據和業務流程整合。系統支持從其他業務系統導入資產信息,也支持將RFID資產信息、變化信息、異動信息等同步給其他業務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流程作無縫對接。

      系統有靈活的數據導入接口,可將現有系統數據批量導入到新系統中;提供將所有查詢結果導出至Excel文件的功能。提供資產分類、資產編碼等系統數據導入、導出功能。

      2.3.7 資產報表

      系統提供標準報表的生成功能,支持普通報表、圖形報表,顯示各類與用戶界面相關的資產信息,如資產使用狀態表、資產明細表、庫存情況以及其它與設備維護工作有關的內容。

      系統提供報表自定義開發功能,方便用戶按照需求開發定制新的報表,并支持數據挖掘/商業智能工具。能夠根據用戶需要靈活定義關鍵績效指標,為決策提供依據。

      2.4 系統功能

      系統功能如圖4所示。

      圖4 系統功能

      3 系統實現

      3.1系統監控畫面

      系統開發基于J2EE體系架構,應用了hibernate、struts2、spring等框架,使用Oracle數據庫,前臺機房機柜等監控展示界面使用flex技術開發。在系統處理異動信息時,使用esper引擎對異動事件進行規則處理,實現異動事件的快速反應。

      圖5所示為系統的機房監控界面,一旦有設備的異動情況就會在相應的RFID固定閱讀器天線處顯示報警,讓機房管理員可以隨時地監控機房內的設備。

      圖5 機房監控畫面

      3.2 RFID手持終端系統

      RFID手持終端系統由C#開發,運行在WinCE 5.0系統上,使用Webservice方式與中心服務交互數據信息,使用Oracle數據庫在服務端存儲數據,與服務端通過數據庫的方式進行信息交換。

      圖6所示為出庫下架界面,運維人員可以通過該功能界面對機柜中的資產進行出庫下架操作。

      圖6 手持終端設備出庫

      4 結 論

      本文主要針對RFID技術在設備管理中的主要業務流程進行了分析和設計。本系統實現資產信息管理可視化,為企業決策、資產調配、資產盤點工作服務,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參 考 文 獻

      [1] 單承贛、單玉峰、 姚磊.射頻識別(RFID)原理與應用 [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2] 黃玉蘭. 物聯網•射頻識別(RFID)核心技術詳解[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3] 王建業.基于RFID的資產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 [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4] ETZION Opher, NIBLETT Peter. Event processing in action[M]. [S.l.]: Manning Publications, 2009.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范文第4篇

      摘要:對高校資產精細化管理的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認識不清、觀念陳舊、資產缺失、賬目不規整、資產價值計算的時候并未按照規范的流程進行、真實價值體現并不充分、資產管理方式并不合理、功效發揮能力太小。對這些問題需要相應的管理對策,首先要對管理的觀念進行更新,打好管理基礎,建立信息平臺,提高管理水平,對資源的配置和使用都進行效率的提升。對會計核算的制度加以改進,強化自身的管理能力,將管理規范化才能阻止隱形的流失現象,建立完善的指標系統,做科學的考核。進而將人員素質做提煉來持續地推進管理水平的提升,并有效解決現存問題。

      關鍵詞 :高校資產;精細化;管理

      高校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高校資產的使用管理水平對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近幾年來很多高校都在為適應社會發展而對自身做積極的改革,對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問題研究就顯得十分的迫切。對于如何強化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問題,相關學者做了一些研究,文中對這些相應問題和對策做了介紹。

      一、高校資產精細化管理中的問題

      對高校精細化管理方面的認識并不是很清楚,表現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都不是處在重視的位置。對成本的計算意識不強,以及對無形資產管理的不重視,還有對資產管理目的模糊也沒有建立保值增值的責任觀念。

      資產的流失情況也是存在諸多的問題,用無形資產做對外投資的時候因為沒有系統的評估作價而使得資產流失。將非經營性資產任意轉變為經營性資產,把高校資產變為校辦企業來使用,甚至是成為經營性資產,這樣也會造成一種資產隱形流失。對資產處置的觀念主要是隨意性和主觀性占據主導位置,這樣會使得高校資產流失。將高校的公家物品轉做私人物品,這種將公物私化的情況比較普遍,這對于高校資產的安全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危險。科研成果在做轉化的時候并沒有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保障體系,使得學校的無形資產以另外的形式流失掉。因為管理的不夠完備,在使用的時候未完全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使得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甚至是過度使用設備來對其的磨損增加,再加上在購買的時候就沒有完備的計劃控制,也就使得一部分的設備是沒有用途的資產,也就是說設備的閑置也是對資產的一種浪費。

      當下高校資產的規模在持續地擴張,資金的來源也是多種多樣,對現存的資產價值真實性、完整性是很難做到保證。第一點是資產管理缺乏產權意識和保護責任的認識。第二點是對資產基礎管理工作比較忽視,管理體系制定并不完善,表現的比較隨意。第三點是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不強,在帳卡和賬單之間無法做到符合實際。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高校資產賬與實際不符,對自身的實際家底不清楚等問題層出不窮。

      對固定資產沒有折舊和減值的準備,這些是不符合會計核算配比和真實性原則的。對于固定資產信息的完整性和統一性來說兩套的會計核算方式行不通。因為固定資產實物臺賬劃分和價值賬核算劃分做不到完全的統一,這樣使得選擇資產會計科目在做價值核算時候就容易出現誤差。在建工程科目的賬目上會出現長期掛賬的現象,使得交付使用的時候對固定資產賬目價值變大而導致財務數據失去了真實性。

      一些高校至今還是用傳統的資產設置卡片,還有使用紙質條碼標簽,用手工的方式將設備信息做劃分,在進行編輯和查詢,出現標簽丟失的現象,很容易就沒有證據來進行查詢了。與此同時因為沒有辦法準確的判定資產使用的效率,也就沒辦法進一步地了解設備使用的狀況,這樣使得固定資產配備做不到公平合理化,對高校國有資產資金來說就是一種浪費。

      高校資產管理軟件在功效上表現欠佳,大部分高校現階段使用的資產管理軟件一直停留在一種很初級的階段,這種軟件的自身作用僅僅是建立在錄入和簡單匯總的功效上,對自動對賬、生成表格和網上辦公等方面的自動化工作還做不到完全的實現,信息化功能不健全。在部門之間無法做到統籌使用,對資源的共同使用效率也不高,也無法提高使用率。管理軟件變成了單獨的使用系統,部門之間并沒有連接起來。當下很多高校在對資產管理上使用軟件,卻沒有思考相關聯的管理業務流程控制,對自身體系實行獨立性,和財務部門、使用部門之間沒有建立聯系,做不到全部覆蓋儀器、家具、圖書館等資產,這樣對高校固定資產的所有內容就無法全部通過資產信息系統而反應出來。

      二、高校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第一點要做到對資產管理重要性的全面認識和了解。高校資產管理對學校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說十分的重要,所有在校師生要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這樣他們才可以對高校的資產進行使用、管理和監督,進而將資產管理奠定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第二點要成立科學的國有資產管理組織架構體系。這其中囊括了四級,這四級分別是學校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資產管理部門、管理使用單位和管理層次使用人。第三點要對資產利用率高度注視。建立共享和有償使用等管理目的,防止資產的閑置、消耗和浪費的缺點。相對應的要建立資產經營管理概念。就是要在資產的配置、管理、處置和資金管理方面持續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爭取獲得最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第四點要實行資產管理責任制。對資產管理工作方面有卓越貢獻的職工要進行獎勵和鼓勵,這樣可以提高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動力,還要對在資產管理工作中不能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管理的部門和相關人員進行懲處和罰款。這樣將正氣大力的宣揚,從根本來進行精煉資產管理的空間。

      為了開發高校資源管理系統,可以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高校資產實行管理。首先是做到可視性,就是對各種資源的基礎情況和資產管理的諸多關鍵都清清楚楚地呈現在職員管理體系平臺中,使資產管理者和使用人員在一個可視化的平臺界限中得到相關信息。其次是要有可控性,就是對高校所有資產,在進行申請、審批、使用、處置等過程中要在資源管理系統中進行展示,特別是對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共享上,所涉及的工作流程都要放到平臺上,真正地做到對高校內部所有資產的協同管理。最后就是要有高效性,就是用資源管理系統不單單能做到在任意時刻查詢高校所有資產的原始數據和現在所進行的情況,還要可以做到及時的掌控各院校和部門的資產所占比例和使用結構與狀態、維護數據等方面的信息,為新增資產的公平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提供實際的根據。

      對資源優化配置方面在形成的最開始時期就進行關注,資源配置要在最開始就思考存量資產的總額和質量的優良以及投入的比重,給資產的配置提供合理的數據依據。還可以在使用的進程中解決資源配置方面的問題,用自己使用資產的績效考評來實行資源配置的公平性。推動閑置資產的流動來實行資源的再次分配。學校可以把存積下來等待使用的普通儀器設備詳情在網絡上公布,帶動供應和訴求兩方達成協議,無償使用閑置資產。共同的成立教學和科研一體化的實驗室,教學和科研一體化的實驗室組建是將專業教學實驗室融合到科研組來共同進行。可以將所有的貴重設備進行開放式使用,實行精密儀器可以在不同校園內使用,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對會計核算體系改革來達到資產管理能力的增強,要先廢除修購基金制度來組建固定資產折舊體系,其次是保持固定資產和企業對外投資的會計核算步調一致,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加入基建會計核算,來確保可以將自行建造來獲得固定資產行為的真實呈現,還要成立設備配套購置資金和維修體系,實行資源費用合理繳納體系,要激勵固定資產的管理做到精細化。為確保財務部門和事物部門管理之間的緊密聯系,要實行動態管理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這樣可以使核算過程保持及時性和準確性。

      規范管理行為來阻止隱形流失現象,第一要對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提起足夠的重視,再成立監督體制;第二要嚴謹對待資產處理和報廢的流程;第三是對高校國有資產的增值和保值目標要逐步的實現。高校的目的之一是從賬目上查詢資產總額,還要對資產的充分使用方式加以重視,確保這些可以為高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助力,進而有效地保障高校國有資產避免隱形流失。

      對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要持續鍛煉與提升,要對人員進行學習和教育。第一點是在政治教育上進行加強,將資產管理的了解程度和工作責任心都做進一步的強化。第二點是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強高校資產管理人員的科研精神和技能。以這樣的持續努力和探索來尋求對高校資產管理方面的正確方向。

      高校資產管理工作一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其中有關聯的方面很多。在資產管理工作的進程中不僅僅要依靠學校領導的重視,還要有學校中各院系的協調和支持,資產管理部門的工作急需現代化運行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技巧。

      參考文獻

      [1]何軍志.提高大型儀器利用效率的嘗試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6):30-73.

      [2].提高貴重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的管理模式探索[J].使用技術與管理,2013(2):190-193.

      固定資產可視化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固定資產; “賬卡物”; 管理

      一、專業管理理念與策略

      公司以推進“賬卡物”全口徑動態一致為目標,以固定資產清查為基礎,以各專業系統和ERP為平臺,以國網公司相關管理規定為向導,通過完善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流程,推動固定資產管理全口徑覆蓋,建立各專業系統與ERP的強關聯度,為進一步提升公司設備實物資產管理水平,實現固定資產“賬卡物”動態一致打下堅實基礎。

      二、固定資產清查的主要做法

      (一)主要流程及說明

      1.數據準備。依據公司固定資產清查整體方案,實物管理歸口部門、資產價值管理部門提出盤點底稿,使用保管部門依據盤點底稿落實責任,制定詳細的盤點方案,交由中介機構審核,審核通過后進入現場盤點階段。

      2.現場盤點。各使用保管部門對現場實物進行盤點,要求對實物進行拍照,并命名整理,最后將盤點數據整理成《實物盤點結果表》,交由中介機構審核通過后進入盤點結果整理階段。

      3.盤點結果整理。該階段由實物管理歸口部門將《實物盤點結果表》與ERP數據進行比對,并交由使用保管部門進行核實,核實后將數據整理成《專業系統設備臺賬明細表》,并標明主子設備關系,交由中介機構審核通過后進入價值追溯調整階段。

      4.價值追溯調整。該階段由中介機構通過查閱相關合同、項目決算資料及資產卡片轉資憑證,判斷資產卡片價值是否準確,若不準確,則由資產價值管理部門依據相關合同、項目決算資料及資產卡片轉資憑證對價值不準確的資產卡片進行調整,在《專業系統設備臺賬明細表》的基礎上形成《固定資產清查表》,交由中介機構審核,審核通過裝訂成冊后,進入系統完善階段。

      5.系統完善。該階段由使用保管部門根據《固定資產清查表》完善各專業系統設備卡片和ERP資產卡片信息。在完善系統的同時,實物管理歸口部門根據《固定資產清查表》填寫《資產價值轉移表》,各單位審核蓋章后,移交給資產價值管理部門。中介機構統計公司盤盈盤虧情況,出具鑒證報告,上報省公司。

      6.賬務處理階段。設備卡片和資產卡片完善后,根據《資產價值轉移表》及盤盈盤虧情況,對資產卡片價值進行調整。

      7.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各單位對固定資產清查工作進行總結,中介機構向公司提交管理建議書;二是實物管理歸口部門推動各專業系統管理口徑的覆蓋,同時與省公司協調,建立與ERP的強關聯度;三是資產價值管理部門進一步規范ERP資產卡片的創建、轉資及報廢流程等,確保資產實物發生變更時,使用保管部門及時填寫資產變更單,并交由實物管理歸口部門,對設備卡片和資產卡片信息進行變更,最后由資產價值管理部門對資產卡片價值進行調整。

      (二)確保流程正常運行的保障

      1.成立三級清查小組

      由財務部牽頭,各單位領導組成固定資產清查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固定資產清查方案的制定及重大決策工作;固定資產清查領導小組下設清查辦公室,主要負責固定資產清查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同時,定期到各單位進行督導,對清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收集,討論整理解決措施;公司下屬各分公司,同時成立相應的固定資產清查專門機構,負責本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2.建立協調溝通機制

      財務部認真履行牽頭職責。一是加強縱向橫向協同工作機制。不定期與省公司相關部門協同工作,及時反映工作中難點問題,獲取關鍵性的指導意見。二是構建內外協同工作機制。與會計師事務所密切配合,無縫協同溝通。三是建立微信群,及時工作動態,答疑解惑。

      3.技術措施

      (1)在現場盤點前,將《湖北省電力公司固定資產目錄》及《設備分類和固定資產目錄對應關系》印刷成手冊,作為參考資料下發各單位,明確各類資產建卡原則,對各單位的清查工作進行指導。

      (2)挑選典型現場實物照片做為示例,附上盤點原則講解,以及拍照方法,形成可視化手冊,指導現場盤點人員,保證實物盤點的效率及質量。

      (3)在各單位現場盤點、數據整理等各個階段,收集清查人員遇到的問題,形成《一問一答手冊》,為各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工作答疑,同時保持對問題的收集,及時更新手冊。

      (三)專業管理的績效考核與控制

      1.及時通報。定期在公司網頁固定資產清查相關新聞報道及各單位清查進度通報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氛圍與競爭意識,推動公司固定資產清查順利進行。

      2.嚴格考核。一是將考核結果與薪酬掛鉤,提交公司人力資源部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在核定績效工資時予以兌現;二是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到個人,以促進員工能力提升和持續改進。

      三、評估與改進

      (一)專業管理的評估方法和內容

      1.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手段,評估固定資產清查的結果。其中,定量分析,指是否完成對公司管轄范圍內所有固定資產的清查,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固定資產清查工作等。定性分析,主要檢查固定資產清查的完整性、清查過程的合法合規性、資產價值的合理性、盤盈盤虧的真實性。

      2.通過清查結果,對固定資a管理進行評估。清查中,不少單位根據資產管理的制度要求,針對本單位資產管理的薄弱環節(資產新增、資產變更、資產退出環節),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原則,建立和健全了資產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和資產使用人員的職責,規范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3.通過資產清查,已經完成《固定資產清查表》,在系統完善的情況下,根據清查表,可在各專業系統、ERP系統中對資產卡片、設備卡片的相應變更,使全口徑的資產達到高度一致。

      (二)專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資產新增

      工程轉資方面。職責分工不明確,導致效率較低,出現轉資不及時、資產信息不完整等問題,影響固定資產“賬卡物一致性”,可能導致資產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脫節。

      資產建卡方面。存在建卡不規范的問題,部分作為子設備管理的設備單獨形成了資產,部分應作為主設備管理的設備卻打包到其他設備對應的資產中,資產卡片的不規范,增加資產變更工作難度,影響公司固定資產管理。

      用戶工程資產接收方面。在資產移交時,效率較低,相關資料不齊全,存在審計風險。

      2.資產運行

      公司組織機構發生變動后,存在資產調撥不完整的情況,例如信通公司成本中心存在調控中心的資產,給各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帶來不便。用戶資產接收后實施更新改造、報廢的,未及時變更設備卡片及資產卡片信息,導致賬卡物不對應。

      3.資產退出

      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電網資產退出或損毀的,未及時變更設備卡片及資產卡片,影響“賬卡物一致性”。資產改造更新后,舊設備再利用流程不規范,缺少相關記錄,影響公司資產的安全及完整性。經鑒定已達到報廢程度的資產,未及時履行資產報廢手續,導致公司資產價值虛高。

      (三)今后的改進方向或對策

      1.資產新增

      明確各方職責,工程完工后,實物管理歸口部門盡快組織現場驗收、實物盤點、工程結算工作,并向財務部門移交相關資料,完成工程決算和項目轉資。各單位根據《湖北省電力公司固定資產目錄》及《設備分類和固定資產目錄對應關系》規范建卡,提高轉資效率和數據準確性。對超期未轉資項目,加強相應績效考核力度,財務部應盡快組織相關單位,進行清理、轉資。

      2.資產運行

      當資產發生調撥和變更時,使用保管部門及時提供相應信息,實物管理歸口部門依此在各專業系統更新設備臺賬信息,并聯動更新資產卡片,保證賬卡物動態一致。

      3.資產退出

      對退役資產進行評估,確認可再利用資產及待報廢資產清單。對再利用資產進行登記,當進入再利用狀態時,記錄相關信息,并對各系統設備卡片及資產卡片進行變更。對待報廢資產應及時履行報廢流程,并將對應資產卡片信息提供給財務部門進行下賬處理。

      4.建議

      (1)根據《設備分類和固定資產目錄對應關系》,建議將檢修儀器儀表、生產用車、工器具類納入PMS管理范疇,保證全口徑覆蓋,并形成強關聯度,使之管理更為規范。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91亚洲自偷在线观看国产馆|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