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橄欖球運動員訓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范文第1篇

      關鍵詞:橄欖球 身體素質 體能 梯度傳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47-01

      橄欖球運動具有田徑中的快速奔跑、爆發(fā)力、耐力等身體素質,還要有其他球類運動中的靈敏、腳下盤帶、踢射能力,體操、武術中的柔韌性練習等等,因此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具備充足的體能是必要條件。身體訓練是橄欖球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促進橄欖球運動員身體全面發(fā)展,改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內臟器官的機能,使之承受大運動量訓練,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技術、戰(zhàn)術的必要條件,是充分發(fā)揮技術、戰(zhàn)術、提高運動能力,延長運動壽命,減少運動創(chuàng)傷的有效手段。身體素質是掌握各種技術的基礎,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不斷提高技術、戰(zhàn)術的重要保證,而發(fā)展與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又必須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科學地進行訓練才能實現。就身體練習所具備的素質淺談如下。

      1 力量練習

      力量是速度、耐力、靈敏和彈跳力等素質的基礎。在比賽中,突起突停、轉身變向、快速奔跑、合理沖撞、跳起爭球、司克蘭、冒和勒克等都要良好的力量素質。橄欖球運動員力量素質應是在發(fā)展全身力量的基礎上,根據前、后鋒的基礎需要,重點發(fā)展上下肢和腹、背、頸的力量。因此,各種負輕重量的練習,如連續(xù)快速推挺輕杠鈴的練習等,以及徒手和各種力量的練習,如俯臥撐、仰臥起坐、蛙跳等,對于發(fā)展橄欖球運動員的力量有重要的作用。

      2 柔韌練習

      柔韌性是運動員完成大幅度動作的能力。柔韌練習可以增加肌肉和韌帶的彈性,擴大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增大動作幅度,對避免運動創(chuàng)傷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橄欖球運動隊柔韌的要求,柔韌練習要結合橄欖球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要大,以利于加大各種動作的幅度防止拉傷和創(chuàng)傷。只要在每次訓練的準備活動中,或進行某些身體訓練中注意高質量地做各種體操動作,有意識的再結合一些橄欖球專門柔韌動作,就可以達到橄欖球運動柔韌練習的基本要求。

      3 速度練習

      速度快,對橄欖球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后鋒隊員。速度快是對提高橄欖球運動員的運動技術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橄欖球運動員的速度集中表現為反應快、起動快、沖刺快、突然變向快和完成技術動作快等方面。在速度上不僅僅是空跑速度,而且還指控制球時的速度。如持球跑動等等,由于橄欖球比賽具有它本身的特殊要求,對于發(fā)展橄欖球運動員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速度訓練,可以采用短跑運動員的主要訓練方法來提高兩腿的交換頻率。在速度訓練時要保持經常,并且還要與技術訓練相結合進行,要多采用視覺和聽覺等信號的反應來進行練習。

      速度訓練要在精力旺盛、精神集中、情緒較高等狀態(tài)下進行,目的要使中樞神經處于良性興奮狀態(tài)時才能通過訓練改變中樞神經對肌肉收縮速度和協(xié)調配合的支配功能,因此,速度訓練應注意不可過于集中,不宜時間過長,不宜在其它訓練之后和運動員已感到疲勞時或情緒不佳時進行訓練。

      4 靈敏練習

      橄欖球運動員要在快速、復雜和多變的比賽中能準確的判斷情況,迅速而協(xié)調地完成技術動作的戰(zhàn)術配合,這就要求具有高度的靈敏性.靈敏素質對技術動作,特別是復雜技術的掌握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靈敏素質的提高必須要有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韌等素質的保證,要善于選擇那些與提高橄欖球場上的靈敏性有密切關系的那些項目中的某些技巧進行適當的訓練。分析橄欖球場上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結合球的各種變向移動;二是在各種情況下及時合理地運用各種倒地和起立的動作;三是空中動作的變化和平衡能力。因此在選擇訓練項目和動作技巧時,應結合上述三種情況,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掌握哪些橄欖球場上很難用得上動作技巧。場上靈敏性與橄欖球技術水平的高低、熟練的程度、戰(zhàn)術意識的強弱等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要注意與技術、戰(zhàn)術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各種靈敏性的訓練。

      運動訓練有準備期、訓練期、比賽期、賽后恢復調整等周期。運動訓練實踐在每周訓練中實施了一點訓練方法簡介一下。橄欖球訓練一周七天中六天訓練,周一恢復性球類練習,如梯度傳球、對向快傳、“神龍擺尾”練習、交叉與圍繞等,同時,可以加一些接高控球后的梯度傳球,進攻與防守和簡單Touch比賽,充分利用球來恢復周日訓練的缺失,還有體能上要盡快恢復,充分調動隊員積極性,利用游戲或競賽法使隊員在娛樂中能得到體能的恢復與儲備;周二進行力量素質練習。因為力量素質必須關節(jié)、韌帶充分拉伸開避免運動損傷,有上肢的連續(xù)推杠鈴,肩上挺舉小杠鈴、小臂提拉重物,引體向上等,腰部的核心力量、肋間肌的練習、屈身轉體、俯臥挺身等、臥推、單臂推重物等;周三早訓修腳步練習,跳標志筒,跳繩梯的各種腳步練習、單足跳等,上肢的引體向上、懸垂舉腿、雙杠臂屈伸等,下午訓練進行技術動作的分解講解與訓練,如冒爾的推進、勒克的倒地放球、支援與跟進取球、司克蘭的放球與勾球、托舉的變化等;周四早上速度練習,30米、50米、100米、150米、200米、400米三組,分別用60%、80%、100%的體力,調節(jié)好節(jié)奏。下午訓練力量練習,以下肢為主,蛙跳、負重提踵、深蹲、下肢蹲走傳球、分腿半屈膝、左右單腳Z型步等;周五早訓傳、接球提高手感球性,其中包括大梯度長傳、接高空球后進行交叉與圍繞,滲透防守練習,如二打一、二打二、三打二等,小體能練習,如折返跑、肘立撐等,下午訓練耐力素質練習,二人一組變速跑,疊加折返跑,底線―22米線―中線,12分鐘跑,要求2700米及格;周六進行實戰(zhàn)比賽,強調動作規(guī)范、變向靈敏、扎點與跟進及時、安全意識、戰(zhàn)術合理變通。賽后針對實戰(zhàn)比賽進行點評、指導、理論與裁判規(guī)則的細化,另外在天氣特殊、不允許室外訓練時,進行室內視頻欣賞,理論學習提高隊員的理論知識,更好的訓練與實踐。

      參考文獻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范文第2篇

      關鍵字:橄欖球;橄欖球男女隊員;運動損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10-0008-01

      橄欖球是眾多球類項目中身體對抗最為激烈的體育項目之一,從而在不經意間造成各種各樣的運動損傷。因此,重視并做好運動中的損傷預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通過研究與總結該項目運動創(chuàng)傷的發(fā)生原因,發(fā)病規(guī)律,治療方法和康復手段等,有利于改進條件,做好預防措施,改進運動的訓練方法,提高運動成績,更好起到保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文以現役的和退役在遼寧省隊集訓的橄欖球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中國知網、圖書館和網頁上查閱了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并搜集相關的期刊文章作為論文撰寫時的參考。

      2.問卷調查法

      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制定關于遼寧省橄欖球運動損傷現狀的調查問卷,其中有男隊員10名,女隊員12名,共22份調查問卷。

      二、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統(tǒng)計結果

      1.訓練比賽時運動損傷的部位

      由表1可以看出,在訓練時,踝關節(jié)受傷概率最大,其次是膝關節(jié),再次是腰部。在比賽時,踝關節(jié)和腰部受傷概率最大,其次是手指,再次是膝關節(jié)。

      2.損傷部位分析

      在訓練與比賽中,易損傷部位大致相同,踝關節(jié)受傷概率最大。橄欖球因項目特點和難度要求,無論在技術訓練還是輔助訓練都要求反復,快速地進行沖撞,急停變向跑,傳接球等動作,其肩,手,腰,膝,踝成為最易發(fā)生損傷的主要部位。

      (二)損傷原因的調查與分析

      損傷的原因在訓練和比賽場上有很大的區(qū)別。訓練時,受場地器材等外界原因受傷是造成受傷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保護與自我保護不當,再次是準備活動不充分;比賽時,技術動作不正確是損傷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準備活動不充分,再次是場地器材等原因。據統(tǒng)計,損傷原因與場地關系密切,外出訓練或比賽造成損傷的概率達63%,這應與場地的硬度等方面有關;而造成比賽場上損傷差異的原因是,當面臨與自己隊伍技術水平相差懸殊以及心理方面的作用情況下,技術動作的不正確和準備活動的不充分導致的運動損傷明顯的顯現出來。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橄欖球隊隊員運動損傷的發(fā)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腕關節(jié)、腰部、手指等部位。

      2.訓練時受場地器材等外界原因受傷是造成受傷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保護與自我保護不當,再次是準備活動不充分;比賽時,技術動作不正確是損傷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準備活動不充分,再次是場地器材等原因。

      3.外出訓練或比賽造成的損傷的概率為63%。

      4.上肢關節(jié)中,手指關節(jié)損傷主要是傳接球技術動作不正確造成,上臂的損傷主要有爭邊球擲球和對抗中不良情緒導致,腰部的損傷常會因撲摟、司克蘭頂架和舊傷未愈合而再次受損傷造成。

      (二)建議

      1.在訓練過程中除嚴格要求掌握正確的技術,戰(zhàn)術外,加強運動損傷防治知識的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增加易傷部位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從而加強關節(jié)穩(wěn)定性減少或避免損傷的發(fā)生。

      3.加強隊伍的醫(yī)療工作,配備必需的醫(yī)療設備和足夠的醫(yī)療人員。教練在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尤其在為受傷患病的運動員安排訓練時要征求隊醫(yī)的建議,能有效地控制傷病的發(fā)生和傷病對訓練的影響。

      4.完善訓練和比賽的場地設施,保證場地不會造成隊員損傷;同時要加強自我保護能力,增強自我保護,相互保護意識,加強體能檢測和力量訓練,配帶必要的護具及時進行自我保護。

      5.教練應關注外出訓練或比賽造成損傷的原因,并找出可避免的因素解決。

      參考文獻

      [1]曲綿域.等.實用運動醫(yī)學(修訂版)[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

      [2]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醫(yī)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6:245-249

      [3]王予彬.王人衛(wèi)運動創(chuàng)傷學[M].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6.8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范文第3篇

      1984年的選秀大會。芝加哥人在挑到了邁克爾?喬丹之后又挑上了卡爾?劉易斯。幸虧劉易斯沒去公牛報道,要不然洛杉磯奧運會的跳遠金牌指不定被誰摘走了。同一年的狀元,后來的“大夢”奧拉朱旺據說之前是尼日利亞青年隊的守門員。難怪步伐如此怪異!這也算上帝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誰想到十年之后,1994年。退役的喬丹跑到芝加哥開始打棒球。在極度重視體育教育尤其是田徑的美國,競技場上的多面手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別看喬丹打的是職業(yè)棒球,NBA里棒球水平比他高的,大有人在!

      前不久第三屆麥迪慈善壘球賽在休斯敦市西部的8號公路旁的名為“場地”的棒球場再次上演,眾多NBA球星紛紛一展身手。當然這些票友們太多不是麥迪的對手。麥迪從5歲開始打棒球一直到高中才結束。他還踢過橄欖球。出任四分衛(wèi)。麥迪多次表示過。棒球才是他的最愛,如果不打籃球,他可能會進入職業(yè)棒球領域,他是一個地道的紐約揚基隊球迷。事實上,由于麥迪后來越長越高,已經不再適合打棒球了,才選擇了籃球。去年,他來中國訪問時曾表示:“我覺得我的棒球技術要比籃球技術更加出色。我想在拿到總冠軍并選擇退役之后,會嘗試加盟職業(yè)棒球大聯盟的。”2005年8月,麥迪臨時加入密西西比勇士棒球隊,在熱身賽中。輕易地擊出兩次全壘打。令身旁的棒球高手們都豎起了大拇指。當時。麥迪第一次揮棒就將球有力地擊打到左中外場。第二棒仍然出手不凡。他打出了119米的左中場球。

      除了棒球之外。在NBA中最具人氣的要數橄欖球了。很多球星大學時代都是此中高手。“白巧克力”威廉姆斯和“答案”艾弗森就是著名的例子。艾弗森最愛的并不是籃球。其次才輪到籃球。在艾弗森看來籃球太溫柔了。9歲的時候他的媽媽給他買回喬丹鞋要他練習籃球。他哭著對他媽媽說他討厭籃球。如果不是他媽媽把他趕到籃球場上,現在艾弗森不是在NBA,應該是在美國的某支橄欖球隊,也許是費城老鷹隊。艾弗森回憶說:“有關橄欖球的東西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籃球太軟、不夠激烈,和橄欖球相比,我現在身上這點小傷算不得什么。(以前)我從來沒想過打籃球。我一直都認為我會是一個橄欖球運動員。”艾弗森在弗吉尼亞州貝瑟高中時。橄欖球球衣是10號。他是學校籃球和橄欖球的兩棲明星。1991年作為四分衛(wèi)率領校隊以不敗戰(zhàn)績取得球隊15年來的首個分區(qū)冠軍。1992年艾弗森缺席了橄欖球隊的季前熱身賽,但這并不影響他在隨后的比賽中帶隊奪得州冠軍,當選當年的弗吉尼亞州3A級MVP,并入選最佳陣容。直到現在,他還保持著這個賽事的幾項州紀錄。高中畢業(yè)后佛羅里達州、北卡、馬里蘭和弗吉尼亞等大學都向艾弗森伸出了橄欖枝。當時的橄欖球教練丹尼斯?科茲洛維斯基說:“如果他成為職業(yè)橄欖球手一定會成為超級明星。”艾弗森后來的助理加里?莫爾同意這種說法:“阿倫在籃球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很多人認為,橄欖球更適合他。”“橄欖球和籃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項運動,但是橄欖球是最好的。橄欖球極具挑戰(zhàn)性,競爭的氣氛在比賽場上無處不在。能讓我更加強悍。”這就是艾弗森最愛橄欖球的理由。

      2005年全明星扣籃大賽,作為小斯扣籃表演幫襯的史蒂夫?納什在籃球場上秀了一把腳上功夫。其實如果納什當初不是選擇了籃球,現在你很有可能在加拿大足球國家隊名單中看到納什的名字。納什的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職業(yè)足球運動員,曾為英格蘭和南非的職業(yè)足球隊效力;他的妹妹瓊恩如今是維多利亞大學女子足球隊的隊長,曾四次入選加拿大西部全明星隊;他的弟弟馬丁雖然曾經是一名出色的籃球手,并入選過大學的籃球隊。然而后來弟弟竟然進入了加拿大的國家隊,并參加了奧運會足球比賽,如今也成了一名出色的足球運動員。生長在這樣的家庭里,你很難與納什現在的身份聯系起來。的確,他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非常喜歡踢足球。高中三年級。納什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市的足球錦標賽并一舉殺進決賽。結果他一人獨中兩元,為學校拿到了第一個冠軍!納什的足球技術在當今的聯盟中絕對是最出色的,直至今日我們仍舊能在每次的快攻反擊中依稀看到他在綠茵場飛馳的影子。是足球練就了他永不疲倦的雙腿。也多虧了他最終選擇了更加熱愛的籃球,才有了今天在籃球場上跑不死的發(fā)動機。所以全明星扣籃大賽上,當納什用精準的頭球和腳后跟挑球給小斯奉獻了兩次精彩的助攻時。他的心中是否會激蕩起曾經童年的美好回憶……

      不過轉行最離譜當屬肯德爾?吉爾。2005年,37歲的NBA得分后衛(wèi)肯德爾?吉爾在芝加哥首次參加了職業(yè)拳擊賽。在第一輪打敗了職業(yè)拳手Bileyo為了準備拳擊賽,吉爾進行了18個月的訓練。賽后這位效力NBA多年的后衛(wèi),承認自己無法抵御運動夢想帶來的誘惑。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范文第4篇

      【關鍵詞】英式橄欖球 十五人制 司克蘭防守

      英式橄欖球運動起源于英國,是一項身體對抗激烈、運動技能復雜并要求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具有觀賞性的團隊運動。現在橄欖球運動的不斷發(fā)展對運動員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要贏比賽就必須要有旺盛的體力和精湛的個人技術,更要有精誠合作和勇于犧牲的精神。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澳大利亞國家隊、英國國家隊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閱讀大量有關橄欖球運動的文章和相關資料、規(guī)則。

      (2)錄像觀察法: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出具結論。

      (3)比較分析法:通過對比賽錄像進行統(tǒng)計,對世界優(yōu)秀隊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4)數據統(tǒng)計法:通過對國際橄欖球比賽錄像進行觀看統(tǒng)計,證實司克蘭防守在15人制比賽中的重要作用。

      二、結果與分析

      1、司克蘭的定義

      司克蘭是橄欖球比賽中常見的正集團技術,由雙方各8名隊員相互夾雜在一起半蹲頂在一起。由前拋或前拍隊的對方或獲得球權的隊向司克蘭中投球。投球隊員將球投進司克蘭后,雙方隊員互相頂推,中間的勾球隊員用腳爭搶球,將球向后勾出司克蘭。投球隊員繞道司克蘭的后面將球拾取,或傳球,或帶球跑,比賽繼續(xù)進行。

      2、統(tǒng)計與分析

      根據以上技術統(tǒng)計,可以明顯看出高水平球隊對司克蘭出球后進攻的重視程度,司克蘭出球后的前后鋒的進攻在比賽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本場比賽的錄像的研究可以發(fā)現司克蘭出現的次數較為頻繁,司克蘭出球后前后鋒的進攻是比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同隊伍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優(yōu)勢制定了不同的戰(zhàn)術,對前后鋒進攻戰(zhàn)術有著細致的研究。

      表2可見:在英格蘭隊與澳大利亞隊比賽中司克蘭技術的統(tǒng)計,英格蘭隊擁有球權的總次數13次,失敗次數為3次,得出英格蘭隊整場比賽的司克蘭成功防守率為76.9%,大邊進攻次數與小邊進攻次數的比例為9:4,這說明英格蘭隊在司克蘭方面防守技術較好,與澳大利亞隊相比能夠較快的獲得球權,也證明英格蘭隊的前鋒整體能力較強。澳大利亞隊擁有球權的總次數為15次,失敗次數為4次,得出澳大利亞隊整場比賽的司克蘭成功防守率為73.3%,大邊進攻次數與小邊進攻次數的比例為11.4%。

      從以上兩表中我們不難發(fā)現高水平隊伍在利用司克蘭各種進攻技術獲得利益,從而贏得比賽的最終勝利。兩支隊伍司克蘭出球后的前后鋒進攻戰(zhàn)術風格完全不同,但都能通過自己的戰(zhàn)術獲得最大的利益,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和身體優(yōu)勢制定不同的技戰(zhàn)術,采用不同的進攻方法利用速度與力量在比賽中獲得利益。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 在英格蘭隊與澳大利亞隊比賽中,英格蘭隊司克蘭出球后前后鋒進攻的次數比為8:5,而澳大利亞隊前后鋒進攻的次數比為6:9,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英格蘭隊多采取前鋒進攻的戰(zhàn)術,利用身體力量的優(yōu)勢在比賽中獲得利益,從而占居場上的優(yōu)勢,而澳大利亞隊多采用后鋒進攻的戰(zhàn)術利用速度和靈活性在比賽中獲得利益。證明了英格蘭隊的前鋒能力較強,而澳大利亞隊的后鋒能力較強。

      (2) 在英格蘭隊與澳大利亞隊比賽中司克蘭技術的統(tǒng)計中得出英格蘭隊整場比賽的司克蘭成功防守率為76.9%,大邊進攻次數與小邊進攻次數的比例為9:4,而澳大利亞隊整場比賽的司克蘭成功防守率為73.3%,大邊進攻次數與小邊進攻次數的比例為11:4。以上數據表明英格蘭隊在司克蘭方面防守技術較好,與澳大利亞隊相比能夠較快的獲得球權,也證明了英格蘭隊的前鋒整體能力較強。

      1、 建議

      (1) 在英式橄欖球比賽中,司克蘭出球后進攻與防守的技戰(zhàn)術在比賽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司克蘭出球后進攻是整體進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司克蘭的防守技術是整體防守中較為關鍵的組成部分。提高球隊司克蘭出球后進攻與防守的技術水平是提高球隊整體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大隊員對司克蘭技術的訓練力度。

      (2) 教師在訓練時,應注意培養(yǎng)參與司克蘭的隊員的位置感和方向感,根據自身條件制定適合本球隊的司克蘭出球后前后鋒的進攻的技戰(zhàn)術。此外,司克蘭防守方應主動利用防守戰(zhàn)術,目的性、針對性要強。

      (3) 通過對國外強隊在訓練和比賽中司克蘭出球后的前后鋒進攻和防守的技術進行比較和分析,結合本國橄欖球隊自身的特點,針對我國橄欖球隊在司克蘭防守的缺陷進行相應的研究進行改革,培養(yǎng)出適合自身特點的進攻與防守技術,并在訓練和比賽中加以運用,取得較好的效果,這對我國橄欖球隊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我國橄欖球隊提高整體實力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鄭剛、李玉錚橄欖球(M)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6

      [2]程公 七人制橄欖球運動教程(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3]何陽 橄欖球技術圖解(M) 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4]馬巍然 中國橄欖球運動現狀分析(J)體育學院學報2002

      橄欖球運動員訓練范文第5篇

      [關鍵詞]乒乓球運動員 體能訓練 速度訓練 靈敏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225-01

      乒乓球運動是我國在國際體壇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的體育項目之一,隨著當今的乒乓球運動越來越趨向于力量大、速度快、旋轉強、變化多、對抗性強的特點,這種發(fā)展趨勢不僅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在今后的訓練中加強技戰(zhàn)術和心理素質訓練,更要加強體能訓練。此外,國際乒聯陸續(xù)出臺并實施的關于乒乓球比賽的新規(guī)則,更加突出的強調了運動員的體能在比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 21世紀乒乓球規(guī)則變化情況及對運動員體能的新要求

      1.1 規(guī)則變化

      在2001年9月1日起,國際乒聯對比賽規(guī)則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將原來的每局21分賽制改為11分賽制,發(fā)球也由原來每方發(fā)5個球后輪換改為現在的每方發(fā)2個球輪換;從2002年9月1日起,國際乒聯又對運動員的發(fā)球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制,實行“無遮擋”發(fā)球,無遮擋發(fā)球是當球與球拍接觸時,發(fā)球的運動員或者他的雙打隊友身體的任何部位和衣服,都不能在球網以及兩側網柱頂端與球進行連線所形成的虛擬三角形之內或上方的高度,以不遮擋接發(fā)球員的視線為限。也就是說,運動員發(fā)球時,不能用肘臂擋住球,應當讓裁判員和副裁判員看得見球和球拍

      1.2 體能要求

      進入21世紀,國際乒聯針對乒乓球運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堪稱“大刀闊斧”,既對于提倡“綠色乒乓”、促進乒乓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又對乒乓球運動的自身發(fā)展產生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影響。直徑40毫米“大球”替換38毫米“小球”,據研究表明:質量由2.49g增加到2.72g,增加了9.24%,直徑增加了5.26%,球的表面積增大了10.8%,球的體積增大了16.6%,大球比小球旋轉也降低了13%,速度減少4%,由于限制了速度與旋轉的威力,增加了擊球的回合數,所以要想達到以往擊球效果,運動員的專項力量在大球時代所起作用明顯增大;11分制的改革不僅僅是比賽分值的減少,同時打亂了原有每5個換發(fā)球的輪次,改為每2個換發(fā)球,比賽時間縮短,比賽間歇增加,運動量相對減少,運動強度隨之加大,要求運動員進入比賽狀態(tài)快、拼得兇,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所具備的競技能力,要求平時注重改變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中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的比例分配,適應11分制的比賽節(jié)奏;實行“無遮擋”發(fā)球后,發(fā)球質量下降,很少能靠假動作或隱蔽姿勢直接發(fā)球得分,對于發(fā)球者搶攻造成一定削弱,發(fā)搶段實力指數降低,相對相持段比重可能會上升,要求運動員進一步提升自身相持段的專項耐力;無機膠水的使用雖然保證了運動員的健康,但球拍膠皮性能的下降直接導致速度與旋轉的下降,降低了回球質量,比賽中經常出現一板球相持十幾個回合的情況,運動員的專項力量與相持能力占總體競技能力的比例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運動員努力實現原有的擊球效果,需要在專項力量與專項耐力上付出更多努力。

      2 體能訓練的釋義、作用和意義

      2.1 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及其構成

      任何運動員的體能發(fā)展水平都是由其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及運動素質的發(fā)展情況所決定的。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和靈敏等。三種因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每一個因素發(fā)生變化都會影響體能的整體水平。因身體形態(tài)、機能受遺傳影響關系比較大,外界因素影響相對較小。運動素質是體能的外在表現,所以在運動訓練中多以發(fā)展各種運動素質為身體訓練的內容。

      2.2 體能訓練的作用和意義

      體能訓練能夠對運動員自身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和靈敏等身體素質具有進一步優(yōu)化過程,對于其他種類與專項相關的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產生重要的相互影響和協(xié)同促進作用。良好的體能訓練是技、戰(zhàn)術訓練和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良好的體能訓練是運動員承受大負荷訓練和高強度比賽的基礎;良好的體能訓練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保持穩(wěn)定、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助于預防傷病,延長運動壽命。

      3 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

      3.1 體能訓練的分類

      在體能訓練中,由于專項的原因,把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兩類。兩者互為獨立,又有著密切關系,共同發(fā)展。

      3.2 速度和靈敏訓練

      關于乒乓球運動員一般的速度、靈敏訓練,可以通過提高快速移動能力、協(xié)調控制能力和反應能力來實現。例如:加速跑、變速跑、接力跑、各種姿勢的突然性起跑、各種的快速跳繩練習、貼人游戲、追逐跑游戲、蛇形跑、小場地的足、籃、橄欖球比賽、各種聽口令的快速反應練習,等等。

      3.3 力量訓練

      在乒乓球運動中,運動員使用快速力量相對較多,在大球和無機膠水到來的時代更要求運動員重點放在力量素質練習上,具備突出的快速力量。力量訓練時應注意一般力量與專項力量結合練習,注意把發(fā)展速度與爆發(fā)力結合起來。在選擇聯系的內容上應有所側重。少年運動員應注重發(fā)展基本力量結合專項力量,訓練水平高且年限較長的運動員則應以發(fā)展專項力量為主,配合基本力量練習。

      3.4 耐力訓練

      按人體的生理系統(tǒng)分類,耐力素質可分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肌肉耐力也稱為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為有氧耐力與無氧耐力。依耐力素質對專項的影響,耐力素質又可分為一般耐力和專項耐力。一般耐力是對于提高專項運動成績起間接作用的基礎性耐力,專項耐力是指對于提高專項運動成績有直接關系的耐力,具體的講是機體堅持長時間持續(xù)完成專項動作的能力。乒乓球運動員所需的耐力是一種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混合的與速度、靈敏緊密結合的耐力,是一種專屬乒乓球運動員的專項耐力。

      參考文獻:

      [1]于慶川.乒乓球規(guī)則的演變對乒乓球發(fā)展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23(3):425-427.

      [2]尚志強.乒乓球規(guī)則變化對乒乓球運動產生影響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報,2005,21(1):66-67.

      [3]湯建文.新規(guī)則、新賽制后乒乓球運動發(fā)展的新特征[j].安徽體育科技,2006,(1):48

      [4]程云峰.乒乓球國際比賽規(guī)則的變化對乒乓球運動發(fā)展的推動[j].四川體育科學,2004(03):66-67.

      [5]汪杰.乒乓球改大球后技術動作和打法的變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7):66-67.

      [6]劉建和.乒乓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相關期刊更多

      粵東林業(yè)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汕頭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

      地球科學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巖石學報

      SCI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院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亚洲1234区乱码|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