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成本會計核算實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范文第1篇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安全成本 會計核算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成本的特點的研究都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安全成本,最終達到控制安全成本的目的。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成本就是建筑施工企業在從事與建筑活動過程中發生的與安全有關的一切費用的總和,即建筑施工企業為保證安全生產而支付的一切費用和因安全問題而產生的一切損失。可以進一步認為是建筑施工企業在產品生產中為保證實現一定的安全水平而支付的一切費用和因安全事故的發生而產生的一切損失。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成本產生于整個建筑的全過程,涉及到生產和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因此安全成本與安全決策、安全管理與組織、安全設計、安全保證措施等方面有關,它是建筑施工企業產品生產的一種附加性成本。

      1.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成本的特點

      (1)安全成本的過程控制。建筑產品生產周期長,過程復雜,每一個過程都可能導致安全成本的發生,這也決定了安全成本的控制必須貫穿在每一個過程中。(2)安全成本數據采集復雜。安全成本可能發生在建筑產品生產的每一個過程中,因此安全成本數據的采集就要隨時進行。另外,安全成本數據的數額跨度較大,小可以到幾分幾厘,大可以到成萬上億,但它們都是成本的發生,因此都應當準確采集,并且這些數據可能來源于引起成本發生各個方面,收集難度較大。(3)安全成本成本源復雜。影響安全成本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并且每項安全成本的成本源往往并不單一。安全成本和安全成本源的對應關系存在幾種:一損一源、一損多源、多損一源、多損多源。這種不同的對應關系,特別是多損多源,使得成本源變得很復雜,難以準確確定。(4)安全成本歸集復雜。成本源的復雜決定了成本歸集的復雜。(5)安全成本難以準確計量。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成本中有相當多的都難以計量,比如安全事故后引起工人心理陰影,造成工效降低,這種安全成本就不容易計量,進而造成安全成本的不準確。

      2.施工企業安全成本責任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

      2.1 安全成本責任中心的確定

      構建合理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的首要問題就是科學地劃分責任中心,以分清各部門的責任,克服各責任中心之間權責劃分不清的弊端,避免推責爭權的現象。責任中心的設置應按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和單位現有機構編制及內部管理層次、勞動組織來確定。根據建筑施工工藝及特點,本文認為其責任中心可劃分為項目部責任中心、工程隊責任中心和施工工段責任中心。

      2.1.1 項目部責任中心

      工程項目部既是本級的責任中心,又是下一級施工隊的匯總部門和管理部門,其中心實際是以項目經理為最高領導者、組織者和責任人,項目管理班子協同進行管理,負責整項工程的施工。其責任主要包括:(1)制定項目總體控制計劃和階段性目標,確保項目目標的實現,保證業主或工程師的滿意;(2)組織精干高效的項目管理班子;(3)履行合同義務,監督合同執行,處理合同變更;(4)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組織、計劃、指導、協調、控制,具有內部職責。權利就是根據責權一致、以責定權的原則,為了更好地承擔以上責任,本中心必須擁有相應的權利。包括:(1)生產指揮權。有權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規定,根據項目隨時出現的人、財、物資源變化情況和工程進展情況進行指揮調度;(2)勞動分配權。對項目部班子及工程隊管理及作業人員的選擇、考核、聘任、獎懲、指揮有絕對的權利。項目部責任中心的利益首先是經濟利益,它是項目管理具有能動性的重要因素。該中心的利益主要取決于工程項目與工程處的分配、核算形式。在責任成本管理下,可采取獨立核算、成本包干的形式,根據目標責任成本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2.1.2 工程隊責任中心

      工程隊責任中心實際上是工程隊隊長負責的中心,以責定權,以責定利。對機械使用成本控制負責,同樣體現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本責任中心的職責應以施工隊長為總負責人,對提供施工生產計劃、組織施工生產、控制成本中心及施工工段成本費用、考核施工工段的業績以及會同項目部、業主、監理工程師進行施工監督等方面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責任相對應,施工隊責任中心擁有如下權利:(1)組織施工生產權。施工隊根據施工現場及施工環境的具體情況,有權安排施工計劃,具體組織進行施工生產,如機械設備的調度、人員的調度;(2)部分材料采購權。在主要材料由項目部責任中心代購代管(或由建設方統一提供)的前提下,本中心應擁有對其他材料的采購管理權,在某種程度上,這樣才會使材料按需采購,有利于施工的按計劃進行;(3)材料驗收權。為了保證權利的相對集中和資金的統一管理,主要材料由項目部責任中心的材料部統一進行采購,但施工隊及施工工區有權對其所采購材料的質、量以及價格進行驗收,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有權拒絕接受。本中心的利益取得和分配與項目部保持一致,執行以權定責、以責定利原則。

      2.1.3 施工工段責任中心

      本級責任中心是在工程隊領導下對其所負責工程段進行直接施工管理,根據具體的施工項目情況,可把施工隊劃分為各施工工段責任中心,各中心的負責人為各工段段長。盡管各工段是獨立施工,但每一工段具體施工時都要根據施工工藝進行。因為不同的施工階段、施工環節的成本控制考核的具體內容不同,各自的責、權、利均不相同。

      2.2 安全成本目標的確定

      制定目標是目標管理的第一步工作。目標是目標管理的依據,制定既先進又可行的目標是安全目標管理的關鍵環節。制定安全目標包括確定企業安全目標方針和總體目標,制定實現目標的對策措施三方面內容。

      2.2.1 企業安全目標方針

      企業安全目標方針即用簡明扼要、激勵人心的文字、數字對企業安全目標所進行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企業安全工作的奮斗方向和行動綱領。企業安全目標方針應根據上級的要求和企業的主客觀條件,經過科學分析充分論證后加以確定。

      2.2.2 企業總安全目標

      總體目標是目標方針的具體化。它具體地規定了為實現目標方針在各主要方面應達到的要求和水平。只有目標方針而沒有總體目標,方針就成了一句空話,也只有根據目標方針確定總目標,總目標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才能保證方針的實現,目標方針與總體目標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總體目標由若干目標項目所組成。這些目標項目應既能全面反映安全工作在各個方面的要求,又能適用于國家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每一個目標項目都應規定達到的標準,而且達到標準必須數值化,即一定要有定量的目標值。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職工的行動方向明確具體,在實施過程中便于檢查控制,在考核評比時有準確的依據。

      2.3 安全成本目標的控制與評估

      明確了安全成本管理的目標,執行的好壞,不能等到完工后算賬再說,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控制,及時分析,及時考核,及時與目標比較差異,采取措施,保證目標安全責任成本的實現。也就是說,控制與考核是一個統一的、同時進行的過程,控制與考核是動態的。對各中心所選定的考核指標為實現企業總目標產生重要影響,所以需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并應對管理中心如項目部責任中心和施工隊責任中心,生產成本責任中心如施工隊責任中心、施工工段責任中心和生產班組分別進行,其考核指標因此而不同。考核各中心時,這些指標以責任預算成本和實際成本比較執行結果來進行,同時因各安全成本項目在成本總額所占比例不同,所以在綜合取分時,取其加權值。但考核獎懲總分需確定底線,如綜合加權分值警戒線確定在30分左右,即總分高于130分或低于70分可能要在其他方面找原因,需認真分析節超原因。同時在進行安全責任成本考核時,鼓勵各責任主體積極參與成本控制,其工資獎金所得與其控制績效相掛鉤,實行成本否決。

      總之,如果能夠采用一定的方法對企業的安全進行反映和披露,將它不僅有利于企業維護自身形象,嚴格履行職責,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也有助于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 李紅霞,田水承等.企業安全經濟分析與決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 白文元,趙云勝.基于安全經濟學的安全投資決策分析[J].安全管理,2004,7:24-26.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范文第2篇

      關鍵詞:工業企業;成本會計;重要性;完善

      工業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進一步提高自己所處地位和經濟利益,就要在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為成本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企業合理利用成本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但如今的工業企業還存在著一些成本會計核算工作問題。本文就從工業企業成本的重要性和現存問題的完善方法來闡述成本會計在工業的地位。

      一、工業企業成本會計工作的重要性

      當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要做好企業成本會計核算工作,而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企業的生產部門,管理部門,行政部門還包括企業的在職人員及關于企業成本合算的其他業務。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就要利用好企業成本會計核算帶來的信息,積極編制相關條款制度減少成本的投入,提高產品的質量以此來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從而進一步促進工業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工業企業的重要性原則的應用

      重要性原則要求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過程中就要根據構成成本價值的基礎來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對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費用的核算中就要通過制造費用專用賬戶進行費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關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響成本的核算,從而影響企業資產、負債、損益,并進而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對相關業務的決策,所以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處理會計業務,并在財務會計報表中予以重復、準確的披露。會計的重要性原則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重要性原則在很大程度上考慮會計信息的使用效率與成本核算之間的比較。工業企業的經濟業務比較復雜,要將所有的零散數據在期末編制會計報表是詳細羅列出來,而重要性原則,則可以減少這些工作量,因為重要性原則能夠分清主次,業務的重點,減少工作量。

      三、工業企業所面臨的成本會計問題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企業的成本會計的業務核算也會有相應的變化,而在實際的成本會計核算中發現,我國工業成本會計核算工作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

      (一)成本控制觀念落后

      由于我國的經濟體制起步較晚,有些工業企業的領導對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沒有太過于重視,應用不適合現代市場經濟的傳統觀念來過于強調原材料的節省和縮減相應成本上的開支,忽視成本效益。這種情況下雖然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但這是在犧牲產品的質量帶來的結果。現如今的市場經濟,賣方市場逐漸轉向買方市場了,買方對企業的商品的差異率逐漸重視。所以,如果企業還是重視追求狹義上的收益,忽視成本效益帶來的產品差異率,就會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失去根基,失去競爭機會,這會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響。

      (二)成本會計核算范圍較為狹窄

      企業隨著經濟的發展,一般都會擴大其經營的業務范圍,會計核算的范圍也會隨之擴大,但是在實例中可看到,工業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范圍并沒有擴大,這會導致在期末財務報表的成本效益出現差錯,影響領導的決策。

      (三)成本會計核算不規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會計重要的組成。因為規范的成本會計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應企業的資金運作情況,這可以使企業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數據來創造更多的資產。然而,有些工業企業存在著會計核算不規范現象,主要體現在應攤費用和非攤費用處理不當,費用和生產成本核算不當,這會致使企業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也有脫節現象,對資金的運轉和資金投入效率在溝通與交流甚少,導致企業的無法進行準確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會計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業不能根據經濟的發展和會計核算制度的改革來完善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而以往的會計成本核算是不能適應當代會計核算標準的,這會導致企業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競爭優勢。

      (五)成本會計監督不到位

      成本會計監督有效的落實,可以促進會計工作的質量水平。而有些企業并沒健全的監督會計工作的體系,這會使成本會計監督無法詳細,嚴格的監督會計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規范性。有些企業只重視短暫的利益,不重視會計工作的監督,而有些成本會計人員會利用自身工作的優勢性謀取私利,致使成本會計信息不真實。由此可見,成本會計的監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視它就很可能導致成本核算失真,進而不能夠保證會計工作的規范性,合理性的有效進行。

      四、針對成本會計工作出現問題的完善建議

      工業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從源頭上抓起,即積極解決企業現存的成本會計工作出現的問題,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據工業企業成本會計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議。

      (一)提高成本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和職業道德

      成本會計的工作水平主要取決成本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所以提高成本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是企業做好成本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企業可以從成本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關于成本會計的法律法規,從而約束他們在工作中的規范。企業還可以從外界招聘優秀的成本會計人才,讓他們給企業帶來“新鮮空氣”,提高企業成本會計工作水平。在此基礎上企業應該制定一些相關激勵政策,一次提高會計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

      (二)提高成本會計效益重要性的認識觀念

      在現代化的今天,工業企業想在社會中立足和發展,就需要提高企業的經濟實力,完成企業的近期所定的目標和制定遠期計劃。那么企業就應該摒棄以前的成本會計核算觀念,樹立符合現代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觀念。在全新的成本會計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據成本效益進行合理的決策。

      (三)擴大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范圍

      企業應根據企業新增的業務范圍來調整相關成本會計核算范圍,這樣可以及時、全面、系統的反映企業的經濟范疇,讓企業股東全方位了解企業的經濟業務和資金在成本的運轉狀況。

      (四)規范企業成本會計核算工作

      企業應根據國家最新出臺的關于成本會計核算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在成本會計科目上進行詳細的劃分,規范記賬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企業成本會計財務報告水平。企業在逐步加強規范成本會計工作的同時,逐步建立一個完整、高效、科學、合理的工業企業內部成本會計核算機制。進而加強了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溝通交流,從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獲取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與有效性。

      (五)完善企業成本會計

      工業企業也應該隨著科技的進步改變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利用現代會計軟件系統來完善成本會計工作。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專用的計算機會計信息核算系統,因為計算機會計核算軟件的出現能夠減少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還能夠高效率、快捷的處理大量的會計信息,提高會計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從而也可以為企業節省人力資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會計工作監督體系

      對工業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監督主要是為了強化對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會計核算人員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過企業建立一個有效的核算機制能夠不斷強化工業企業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的控制、監督。企業根據內部成本會計所出現的不足,應采取相應的調整措施來規范、監督企業成本會計工作。

      五、結語

      現代的工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成本會計核算工作。成本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可以有效地降低現代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加快企業資金運用和循環的效率,提高企業在事成綜合競爭力。但事實上,我國的工業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工作所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并不多,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文就對成本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提出相關完善的意見,希望能夠對成本會計核算在出現的問題有所幫助。

      作者:譚振華 單位:武漢文景鈣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范文第3篇

      隨著2014年12月10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碳交易市場的日益發展與成熟,碳排放權對企業的影響日趨明顯。一方面,企業在正常生產中,國家配額的碳排放權的結余可以到交易市場出售,換來收益,不足時,則為了避免政府“懲罰”可能會到交易市場進行采購,需要付出成本;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從市場中對碳排放權進行交易,獲取利得。從這種成本管理視角出發,構建企業碳排放權的會計核算體系將更有現實意義。基于成本管理視角下企業碳排放權的會計核算體系的構建,分別從確認與計量、核算及信息披露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確認與計量

      從成本視角出發,依托會計的“社會受托責任”觀,為追求社會成本和企業成本的“帕累托最優”,有理由要求把碳排放權單獨設立為一項會計的資產要素,作為會計一級科目進行核算。對于企業碳排放權可按持有動機進一步細分為生產性持有和為交易性持有兩大類。生產性持有,是指持有以備在生產過程中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需要而持有碳排放權,交易性持有是指為了近期出售獲利而持有的碳排放權。兩種持有動機允許企業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后按最優效益進行轉換,生產性持有的碳排放權在有更低成本的碳匯來代替時可以轉換成交易性持有,交易性持有的碳排放權在出現交易出售價格低于企業將要購入生產性持有的碳排放權價格時可以轉換為生產性持有,但是,對二者的轉換必須提供經過鑒證的效益評估報告,以防止企業借此操作利潤(見下圖)。

      碳排放權根據持有目的不同,在對其進行計量時,分別采用不同的計量屬性。生產性持有的碳排放權,它的屬性更接近于生產用原材料,所以,它的初始計量采用歷史成本計量,有后續核算中則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進行計量;交易性持有的碳排放權,它的屬性更接近于交易性金融資產,所以,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都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在公允價值計量條件不成熟的地區或者階段,可以用歷史成本計量過度)。

      2核算

      2.1生產性持有的核算

      (1)初始核算。企業取得生產性碳排放權一般有企業自創碳匯轉入、企業外購和政府配額三種方式。企業自創碳匯轉入的按碳匯賬面成本借記“碳排放權――生產性碳排放權”,貸記“碳匯”相關科目;企業外購的按取得日公允價值,借記“碳排放權――生產性碳排放權”,貸記相關資產或者負債項目;政府配額用的按配給日的公允價值,借記“碳排放權――生產性碳排放權”,貸記“遞延收益”。

      (2)后續核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根據碳排放權的消耗量,分期進行碳排放權的攤銷時,借記成本費用類科目,貸記“碳排放權――生產性碳排放權”,如果是政府配額的,則同時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處收入”。企業應于每個會計期末對碳排放權進行減值測試,根據“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有跡象表明有減值的要計提減值準備,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碳排放權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后續計量中不得轉回,同時,在后續的消耗中要按比例沖銷“碳排放權減值準備”。

      2.2交易性持有的核算

      交易性持有一般只有企業外購這種情況,借記“碳排放權――交易性碳排放權”,貸記相關資產或者負債科目。企業應于每個會計期末對碳排放權按公允價值調賬,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時,借記“碳排放權――交易性碳排放權”,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反之,則做相反分錄。出售交易性碳排放權時,將該碳排放權出售時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借記資產類科目,貸記“碳排放權――交易性碳排放權”,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同時沖銷與之相關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2.3轉換的核算

      (1)生產性持有轉換為交易性持有的核算。生產性持有轉換成交易性持有時,按照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碳排放權――交易性碳排放權”,貸記“碳排放權――生產性碳排放權”,如果計提了減值準備的,則還要借記 “碳排放權減值準備”,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或者貸記“營業外收入”。如果是政府配額的,同時還要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

      (2)交易性持有轉換為生產性持有的核算。交易性持有轉換為生產性持有時,按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碳排放權――生產性碳排放權”,貸記“碳排放權――交易性碳排放權”,同時,將該碳排放權出售時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同時沖銷與之相關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3信息披露

      碳排放權的信息要對企業內部和外部充分披露,有利于企業加強對碳排放權的核算和進行成本控制,有利于環境保護。碳排放權作為一項單獨的資產項目出現在會計核算中,相應的信息披露也應該有單獨的欄目予以反應。對內披露信息的方式可以按企業的需求進行設計。對外披露信息時,需要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增加相應的內容,資產負債表在無形資產下一欄增加“碳排放權”一欄,根據“碳排放權”與“碳排放權減值準備”期末余額填列,利潤表中則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項目中合并反應,現金流量表中按生產性持有和交易性持有分別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單獨增加欄目列示。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范文第4篇

      關鍵詞:成本會計;成本作用;受益原則

      中圖分類號:F2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1

      成本會計是基于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會計活動。現代成本會計是為克服通貨膨脹所引起物價變動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弊端,在物價變動情況下,以資產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對相關會計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針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價值管理活動。現代成本會計是在繼承傳統成本會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會計理論,是傳統成本會計在物價變動環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將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有效結合,具有不同于傳統成本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可隨經濟環境的改變而及時反映資產價值變化,具有高度的決策相關性。

      學生通過對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學習,對會計這門學科有了大致的了解,清楚了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和要求。那么,繼續學習會計專業課的過程也就是將基本流程進一步的詳細化和系統化,讓學生能從各個模塊和層面更深一步的理解會計這門學科。成本會計作為財會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尤其存在的深刻意義。

      成本會計在會計的專業課里屬于較難的一門專業課,涉及到的核算公式和運算特別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和記憶公式是一個難點。但是成本在會計中屬于基礎內容,不能理解成本計算和存在的意義,就不能說你學好了會計,現在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大家理解成本會計的基礎思維模式:

      一、成本的作用

      首先從成本具有的作用和意義來理解成本的重要性。

      第一,成本是補償生產消耗的尺度。對于會計的處理流程,簡單來說就是整個企業資金的流動過程。資金的流動就是資金——材料——商品——資金的一個循環過程,對于資金的投入過程到底投入多少是由購買材料(生產商品)的成本決定的,所以沒有計算出成本,投資者(所有者)不能做出準確的決定。

      第二,產品成本是制定產品價格的依據。在此,以一道例題來說明怎樣通過成本來制定產品價格。例,如某件產品的單位成本為5元/件,計劃銷量10,000件,目標利潤為10萬元,則售價=(5×10,000+100,000)÷10,000=15(元/件)。從上面這道例題就可以看出來,成本是制定商品售價的標準尺度,低于成本,企業肯定虧損,但是過于高出成本,商品的銷量可能存在問題。那么,產品價格的制定必須依據成本并且結合市場的價值規律來進行制定。

      第三,成本是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指標。在此,還是結合實例來說明。例,某單位一月和二月生產同一件產品的單位成本分別是5元和6元。單位成本是由成本三要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作費用)構成,可以通過成本報表細項資料對比這三項進行分析。如果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基本相同,上漲的1元是直接材料,可以結合材料方面的資料再次進行對比,如果對比發現材料的市場價格有大幅變動,那么成本上漲的原因是由市場造成的,而不是企業的管理有問題。反正,如果材料市場價格沒有大幅變動,那么就是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可以根據問題進行改革。從這個小方面就可以看出成本能反映出企業管理的水平。

      從上面的三點可以看出,成本的確在會計核算和監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學好成本會計是必須要完成的功課。

      二、成本的概念

      第一,區分“成本”、“費用”和“支出”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可以明確的是三者都是耗費,簡單來說就是企業貨幣資金的流出。三者的區別是,支出對應的是一個會計時點,費用對應的是一個會計期間,成本對應的一種或者多種商品(或者叫產品)。舉例說明,9月4日,某企業購買材料支付了5萬元材料款,所購材料用于本月生產甲產品。從這句話可以看出,5萬元這筆耗費,針對9月4號這個時點來說是“支出”;針對9月份這個期間來說是“費用”;而針對甲產品來說是“成本”。那么,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只要說到成本肯定是和商品(或者產品)有關的花費。

      成本會計核算實例范文第5篇

      我國稀土行業資源利用率低,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離子型稀土的開采回收率不超過50%,北方包頭稀土礦采選利用率甚至還不到10%①,形成了典型的“低回收率,高廢棄物”。另外,離子型稀土礦加工提煉1噸稀土氧化物需要的強酸達到7噸左右,導致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重金屬、氨氮等強污染物,大量廢水、廢渣、廢氣,由此引發巨大的環境問題。美國一個公司曾作過測算,在2002~2005年,美國每開采1噸稀土僅僅產生2800美元的環境成本,而中國為其1倍,達到5600美元,環境成本甚至高于當時我國稀土售價的5500美元①。我國政府對稀土開采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問題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高了環境保護的準入標準,促使稀土行業、企業進行環保整治和技術升級;利用資源稅政策推進環境保護,這些措施對于稀土行業環保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制度約束僅能從外部規范企業的行為,如果不能建立起依靠企業價值理念的自我約束機制,那么制度的執行很可能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然而,遺憾的是,目前我國稀土企業普遍缺乏約束其環境行為的內生機制,如何使稀土企業形成控制其環境影響的內在動因值得深入思考。從國外的理論研究和典型企業的成功經驗來看,物質流成本會計為我們建立稀土企業內部約束環境行為提供了思路,它能促使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自愿提高資源利用率。本文在對物質流成本會計原理和特點進行歸納的基礎上,探討我國稀土企業引入物質流成本會計的適合性、必要性、具體步驟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為加快物質流成本會計在我國稀土企業的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二、物質流成本會計研究述評

      對污染成本和預防收益缺乏可靠的測算制約著污染縮減戰略的全面執行[1-2]。傳統會計系統不能提供足夠的環境相關成本,缺少捕捉污染成本的有效會計手段。在此背景下,德國環境經營研究所IMU提出物質流成本會計(MaterialFlowCostAccounting,MFCA)[3-4],憑借其綜合考慮經濟行為的環境損害和經濟效益的優勢[5],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并逐步成為一種新的環境管理標準,即ISO14051:11。MFCA是一種旨在持續降低企業行為的環境影響和成本的環境管理會計(EMA)工具[6],它將投入的資源按項目區分為面向產品的流量和面向廢棄物的流量,并進一步將成本區分為產品成本和廢棄物成本,深入進行管理、核算[7]。MFCA能夠提供財務和非財務污染物信息,有助于企業改善降低污染的決策[8],并使物料流動路徑及其成本產生過程透明化,明晰每一個環節的資源損耗和污染物排放,有助于企業在生產環節減少物料和能源的使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減少污染排放[9],從而構建經濟利益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激勵相容的內生機制。Jasch[7]的調查表明,實行MFCA使得BreweryMurau公司2006年成本降低了186000美元。越南企業[10],日本企業[11]的案例研究也表明MFCA在成本節約和改善決策方面的明顯作用。Fakoya[12]通過南非啤酒廠的分析,發啤酒廠ERP和MFCA的整合將降低對提高減少污染決策的有效性。2003年前后MFCA理念被中國學者引入。馮巧根[13]深入闡述了物質流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行機理,并結合TNB制藥公司的案例分析,系統介紹企業物質流成本會計的應用過程。肖序[14]將物質流成本會計與傳統成本會計的核算內容進行對比,提出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基本構架和計算過程。鄭玲[15]、孫美[16]、陶燕[17]、郭銅奡[18]、熊運蓮和敬采云[19]、張亨利和楊亦民[20]、葛菁和敬采云[21]、羅喜英和肖序[22]等闡述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基本思想、核算原理和應用方法。張馨元[23]介紹了MFCA在國內外發展過程、基本理論及與傳統會計的區別,并給出我國推行MFCA的幾點建議。趙麗萍、劉媛媛[24]著重研究了物料流量成本會計的核算模型并分析了推進實施MFCA的主要效果。施惠卿[25]建議將MFCA與生命周期評價(LCA)整合,以此來評估外部損害成本。馮江濤[26]以MFCA為依據,分析了我國當前成本核算模式下廢品損失的范圍及價值確認,并列舉生產成本歸集、廢品損失處理等相關賬務的處理方式。鄧明君等[27]在概述國外物質流成本會計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建議我國高污染、高能耗企業應嘗試性導入物料流量成本會計。鄭玲、肖序[28]在闡述物質流成本核算優勢的基礎上,以日本田邊公司為例,詳細分析了物質流成本會計的成本控制決策功能。孔娟、敬采云[29]結合實例運用簡要介紹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導入企業的具體流程,通過評估企業內部資源損失率及外部損害成本提出改進措施。鄭彥娜、趙麗萍[30]總結出我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并對完善財政獎勵政策提出一些建議。王杰、朱晉、李玲[31]指出,物質流成本核算的優勢在于企業通過了解構成正負產品的成本價值,進一步查找負物質流成本的產生原因,及時予以解決。與此同時,高大鋼[32]指出對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存在著諸如對資本性資產形成的“負產品”關注不夠、核算簡單等問題。總的來看,一方面,盡管國外有大量的文獻證明采用MFCA可以提高企業降低污染的能力,但多數文獻集中在歐洲和亞洲中大型企業的研究[7][8][9][10]。而國內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研究不多,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MFCA的理論介紹,實踐運用較少,與企業聯系的案例不多;另一方面,我國制造企業對資源的利用情況有別于發達國家。由此可見,在稀土行業率先試點物質流成本會計有著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有助于稀土產業向高附加值的后端加工工業延伸。

      三、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原理與特點

      物質流成本會計將投入生產的所有資源,包括原材料、能源、間接費等分為面向產品的流量和面向廢棄物的流量,即正流量和負流量,并從實物和金額兩個方面分別測量。傳統會計核算方法下存在著等式:本期投入+期初=本期輸出+期末,必須將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損失包含全部成本之內,因此,只有對通過計算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成品率,才能有效核算期間的損失。MFCA考慮生產環節所耗能源及產生的廢物,通過將“資源損耗”引入等式,得到新的計算公式,即:本期投入+期初=本期輸出+期末+資源損耗,并對物料流動的每個環節污染排放的程度、物料損耗的金額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實現生產對環境負荷的度量化、可視化。從物質流成本會計的核算原理,我們可以看出與傳統成本會計相比,其有以下特點:(1)全流程成本核算-包括廢棄處理流程物質流成本會計突破了傳統成本會計僅關注生產過程的邊界,將核算范圍擴展到企業從輸入端到輸出端的整個流程,不僅包括整個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還根據工藝流程,從最開始的生產環節逐步擴展到使用環節、再循環環節及廢物處置環節,并將每個環節按照流程順序有機的聯系起來。(2)完全成本分類核算-包括廢棄物處置成本傳統的成本會計核算認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物、廢氣、廢水等不能構成企業收益,因此,不應該被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對于廢棄物處理成本也不計入產品成本。而物質流成本會計將企業所有成本項目劃分為材料、能源、系統以及廢棄物的處置成本四大成本,并在每個物量中心分別對各類成本進行單獨核算。這種完全成本核算立足于廢棄物形成的本質原因,充分揭示了在傳統成本核算法下被掩藏起來的各項浪費,突破了現行成本計算方法中不能明確反映廢棄物處置成本的局限性。(3)正制品和負制品分別核算與傳統成本會計相比,MFCA將輸出端的廢棄物作為負制品核算其數量和成本,并將損失按各個要素分別進行揭示,從而將產生的廢棄物數量、環節及原因與相應的成本聯系在一起,這樣就能夠準確的判斷廢棄物的成本損失大小。而在傳統成本會計中,對廢棄物的成本不予確認,將損失包含在各種要素中進行揭示,企業管理者只能看到廢棄物的數量而不能確定其成本損失的具體金額,由此無法就環境損害程度、環境負荷降低潛在可能性及其途徑手段提供明確的信息。MFCA改變了傳統的成本會計核算模式,克服了現行成本會計系統的缺陷,通過降低資源消耗,從而實現企業經營與環境管理雙贏,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實現污染物排放的削減。與此同時,物質流成本會計使企業更好的理解廢棄物的流動路徑,從而有助于企業在不同情況下做出最優的環境保護措施和環保投資決策。

      四、稀土企業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引入

      稀土礦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性資源,屬國家特定保護性礦種。稀土開發帶來經濟效應的同時,也隨之導致資源損耗和環境破壞問題不斷凸顯。目前,不論是我國,還是其他的主要稀土資源國家,在稀土資源開發利用中,如何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是當前面臨的共同挑戰,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出現為稀土企業構建經濟利益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激勵相容的內生機制帶來了契機。在稀土企業引入物質流成本會計,使稀土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自愿提高資源利用率,自覺降低廢棄物污染,同時獲得經濟效率、資源效率和環境效率,實現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促進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適合性分析

      一般來說,在日本、德國的制造業企業中,主要的成本項目是材料成本,通常占全部成本的50%以上,而人工費用比例在20%上下,其他成本在30%左右。從國外成功企業案例來看,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引入對那些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較高的企業具有明顯的績效改進作用,能有效的實現經濟效應提升、改善環境。我國稀土企業多為資源密集型企業,生產成本中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同樣較高,因此,物質流成本會計非常適合我國稀土企業,對國外成功案例的深入分析對于我國稀土企業而言非常具有價值。從經濟效應上來看,物質流成本會計以企業實際發生的資源成本核算為基礎,精確分析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流程圖及其產出數據,使企業有可能減少資源投入、能源消耗,實現成本的下降,生產效率的提高。這給我國稀土企業從源頭上實現資源效率、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統一的目標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但是,物質流成本會計的引入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33],一是MFCA信息收集成為日常工作;二是一個連接成本管理系統與日常報告的機制;三是與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相協調。不難發現,雖然生產成本結構適合引入物質流成本會計,但想真正使其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我國稀土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南方離子型稀土企業,在企業管理制度上需要做非常大的努力。同時,從國外實踐情況來看,MFCA有效實行還需要建立每日報告-改進體系,適當的數據收集方法以及管理人員和一線工人的有效溝通[33]。這些要求對于我國多數稀土企業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二)必要性分析

      贛州被譽為“稀土王國”,是我國南方稀土產業的典型代表。稀土開采加工給贛州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據國土資源部專家測算,贛州稀土資源開采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保守估計,如果要實現開采礦山的生態恢復,治理所需費用將高達380億元。而江西省稀土企業2011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不過329億元,利潤只有64億元,遠遠少于巨額的生態恢復性治理費。據推斷,整個贛州市的稀土礦區若想恢復到未開采前的狀態,保守需要投入1000億元資金。而2011年的贛州市財政收入不過180.32億元①。環境治理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我國稀土企業中導入物質流成本會計,在源頭上追蹤發現造成環境損害的環節,減少負產品投入,在削減環境負荷的同時,實現企業生產成本下降,從而使企業具有主動將外部環境成本內在化的動力,進而建立激勵相容機制,實現企業、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物質流成本會計在稀土企業的應用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亚洲校园春色小说|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人配人种jizz|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