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色新能源技術

      綠色新能源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新能源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色新能源技術

      綠色新能源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新能源;太陽能;綠色建筑;經濟性

      中圖分類號: TK511 文獻標識碼: A

      縱觀人類歷史,每逢新型通信技術與新能源體系交匯之際,都昭示著經濟轉型時代的來臨。在化石能源經濟日漸衰退之時,互聯網技術的方興未艾,與可再生能源相互融合,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基礎設施實際上是通信技術和能源的有機結合體,承載著這種具有空前活力的經濟體系。在這一體系中,通信技術充當中樞神經,對經濟有機體進行監管協調和處理;與之呼應的是,能源起到血液的作用,為將自然饋贈轉化為商品和服務過程提供養料,從而維持經濟的持續運行和繁榮。

      一、我國綠色建筑試點情況

      一個城市的綠色建筑項目總數量與城市宏觀經濟條件和房地產市場狀況有極其密切的關系。而在不同的驅動因素中,又以城市的GDP、商品房竣工面積和商品房售價因素最為主要,特別是城市GDP水平。而6000億GDP是一個臨界值,該臨界值以上城市GDP可以成熟的支撐綠色建筑項目在市場上的需求。2011年統計年鑒排列的城市GDP水平,指出目前綠色建筑潛在市場規模比較大的16個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深圳、蘇州、重慶、杭州、無錫、成都、佛山、青島、武漢、南京、大連、寧波。

      根據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公室55個已獲得綠建標識的項目情況,涵蓋的綠色建筑單項技術措施應用包括:

      節能與能源利用:通風日照采光優化、提高圍護結構熱工性能、高效照明系統、高效能設備和系統、分戶設置冷熱量計量表、太陽能熱水系統、設置外遮陽設施、排風熱回收處理新風、高效風冷或蒸發冷卻機、地熱利用、高效能水冷機組、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路燈草坪燈、 風力發電、地泵熱源、燃氣內燃機熱電冷聯技術。以低于40%應用率劃分,低應用率技術措施包括:設置外遮陽設施、排風熱回收處理新風、高效風冷或蒸發冷卻機、地熱利用、高效能水冷機組、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路燈或草坪燈、中水系統、光電控制或感應開關、內燃機熱電冷聯供技術、風力發電。應用率比較低的個別技術集中在“節能和能源利用”和“節水和水資源利用”。這些技術需要相對較多的增量成本。

      二、以太陽能應用為首的新能源技術主要應用方向及成本效益分析

      在對綠色建筑技術應用成本效益做分析時,需要運用到增量成本的概念。增量成本是綠色建筑成本與基準建筑成本間的差價。基準建筑成本是為滿足國家或地區法定強制性節能要求的項目成本;而綠色建筑成本是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中各項要求的項目成本。

      一)節能與能源利用技術增量成本源于“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兩方面,尤以建筑節能技術為決定因素。

      最主要的節能與能源利用技術增量成本源于“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兩方面。綠色建筑的市場經濟效率主要由這兩方面的技術應用效率決定。

      從技術角度看, 最主要的增量成本源于要滿足“節能與能源利用”的指標要求,其中尤以建筑節能技術為決定成本的最主要原因。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的增量成本偏低是因為大部分項目只應用成本明顯低的技術(如太陽能熱水技術),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還不普遍。

      在節能和能源利用技術中,高效照明已經成為比較普遍采用的節能技術措施,增量成本趨于0,節能效率最高;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比較普遍,節能效率較高;對于公共建筑項目,高能效空調機組效率最高。其他的,如太陽能路燈及草坪燈、太陽能光伏發電、蓄能設施、地源熱泵技術等,相對效率較低。

      (二)可再生能源光熱技術具有應用的經濟性,光伏技術尚不具備良好經濟性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目前應用最廣的是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其中,太陽能利用技術主要有光熱和光伏應用兩個方向。

      (1)光熱技術:國內主要是以中低溫熱水系統為主,平板型集熱器及分離式光熱系統應用尚不普遍;中高溫家庭供暖制冷技術開始普及。由前面成本效益分析可知,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節電效率最高,使用最經濟,具有大力推廣價值。目前部分省份地區如武漢市已出臺強制性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措施。

      (2)光伏技術: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光伏板的生產大國,生產的光伏板幾乎都銷往海外。但多晶硅提純技術仍然掌握在美日德等國手中,多晶硅澆注爐技術依靠進口。金太陽示范和屋頂計劃等投資側安裝補貼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資方的積極性,拉動國內市場。但在電網收購政策方面沒有有效的激勵政策,電網企業對光伏電并網不積極。例如武漢市的居民用電購買價為0.55元/kwh。而一般10兆瓦規模的光伏電廠,電力成本為0.90元/kwh以上,建筑物光伏發電的發電成本遠高于這個價格。這些經濟及技術因素都導致光電難以并網。目前,在試點的光伏發電項目中,設計采用儲能系統運用于地下車庫照明系統或用電梯運行用電等。光伏發電技術目前在綠色建筑應用方面不具備良好經濟性。

      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公室和北京大學城市環境學院合作,共同對9個綠建項目深入調研,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節能經濟效益為單位增量成本每1元節省電費幅度在0.20~0.35元;單位增量成本節省電費的靜態回收期為3~5年。

      2. 節水經濟效益為單位增量成本每1元節省水費幅度在0.15~0.48元。單位增量成本節省電費的靜態回收期為2~7年。

      9個項目的節能與能源利用平均增量成本節電效率如下表。

      由圖可見太陽能熱水系統節電效率最高(單位增量成本節電效率的平均值為1.70kwh/元.a);同時也可以看到,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路燈的效率最低(單位增量成本節電效率的平均值為0.03kwh/元.a)。

      三、我國的產業政策及新能源應用趨勢

      我國于1999年加入《京都議定書》,參與全球碳排放指標管制和交易計劃。2010年4月該計劃開始實行。該計劃通過成員國的碳排放剩余索取權產權交易系統控制各國的碳排放量。

      為實現京都議定書的碳減排目標,抓住新經濟發展的的歷史機遇,我國政府循序漸進的適時出臺節能減排的政策和法規,以政策引導和經濟刺激兩種手段引導企業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實現資源的節約有效利用。

      2011年12月1日印發了《關于落實的實施方案》。節能減排涉及四個政策領域,分別是是建筑、能源供應、交通、產業結構。

      該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了建筑節能主要的兩個方向是:

      1.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2.加大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實施力度。方案提到規范和引導科研院所、相關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開展綠色建筑技術研發、前期咨詢、后期檢測等方面專業服務。

      我國建筑節能減排的政策體系見圖。

      1980~2012年建筑節能減排主要政策文件主要的政策手段都在2006年到2010年間頒布,在十一五期間共頒布了36項政策。

      《中國建筑節能經濟激勵政策研究》(武涌、劉長濱)概括了1980~2020年間建筑節能工作目標,具體目標包括:

      (1)建立健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2)新建建筑實施節能效率65%標準;(3)非節能建筑改造達到大中城市基本完成, 小城市達50%標準;(4)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在采暖地區全面完成,按實際耗熱量計量收費;(5)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廣泛應用,包括太陽能建筑1.5億平米(光伏發電500萬平米),其他可再生能源建筑2000萬平米;(6)到2020年建筑節能累計減排55.4億噸二氧化碳(新建建筑40.2億噸,既有建筑15.2億噸)

      住建部2012年5月公布了《“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文中提到規劃目標包括:

      (一)、把市場經濟考慮包括為重要考慮之一;(二)、提出6項經濟激勵政策(加大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領域投入、加大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支持力度、加大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和改造支持力度、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支持力度、加大綠色建筑規模化推廣應用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

      各省市如河北、河南、陜西、廣州、湖北等紛紛出臺實施行動方案。湖北省2013年底出臺《湖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以確保2015年末全省城鎮新建建筑20%以上達到標準,還規定年內完成200棟公共建筑能耗分項計量裝置。2014年底前出臺強制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規定。

      結束語

      本文從能源和互聯網技術變革著眼,回顧了我國節能減排政策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領域的政策體系和規劃。從綠色建筑在不同城市的發展和技術應用情況,介紹了 綠色建筑的應用趨勢,闡明節能與能源利用技術增量成本主要源于“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重點關注綠色建筑中的太陽能技術應用,指出光熱技術使用最經濟有大力推廣價值,而光伏技術還存在并網困難和發電成本過高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 杰里米.里夫金 中信出版社 2012-6-1

      [2]《綠色建筑系列--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與實例》白潤波,孫勇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2-6-1

      [3]《低碳綠色建筑:從政策到經濟成本效益分析》葉祖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3-1-1

      綠色新能源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新能源產業;國外經驗;困境

      1 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勵瓶頸問題探討:以保定光伏產業為樣本

      1.1 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相關問題探討

      第一,國家與地方穩定的新能源消費市場并未形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需要穩定的消費市場支撐,而現階段受到國外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市場受到嚴重影響,新能源產品需求訂單大幅減少,給我國新能源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第二,政府新能源產業管理體制比較分散。新能源行業的領導和管理又分屬于多個部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缺乏統一的協調和指導,這樣的管理機制既不利于新能源開發體制的建立,也不利于出臺統一的政策措施。

      第三,新能源產業自主科技創新能力亟待進一步加強。在國際光伏產業中進行對比和定位,河北省太陽能光伏產業依然是材料、銷售市場、關鍵設施三頭在外的產業格局。生產光伏電池、電池組件等所需的高純度硅料進口還是占有很大比重。多晶硅生產的很多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產業的關鍵設備依然依賴進口。研發科技的滯后,不僅使一些具有市場前景的新能源技術難以實現產業化發展,也制約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第四,缺乏明確的新能源行業規范。光伏產業中缺乏明確的行業規范。行業規范的缺失,導致在全國范圍內光伏企業的參差不齊,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良莠不一,各地的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的情況十分突出,光伏市場呈現無序發展的情況,這無形中也給光伏產業帶來了隱患。

      1.2 河北省新能源產業政府政策激勵問題

      第一,結構性缺陷:缺乏完整專項的產業規劃。《河北省新能源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臺,為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劃了藍圖,但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之上應當還有完整的專項規劃,我省現在“新能源專項規劃”體系中僅僅只包含了風電與生物質能,從結構上看顯然是不完整的。

      第二,內容性缺陷:目標依據、原則規定、研發戰略、政策手段。一是政策內容中發展目標的制定缺乏依據,戰略規劃缺乏預見性。二是政策規劃中的原則性規定較多,政策手段的實施缺乏制度保障。三是政策內容中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不夠,缺乏研發戰略具體設計。四是政策手段缺乏規范設計與組合,而對于宣傳教育手段體現不夠。

      第三,配套性缺陷:大量綜合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我省配套政策許多還沒有完全落實。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國家政策激勵體系中除詳盡而科學的戰略規劃之外,還有著大量綜合配套政策落實和出臺。與此同時也明確了相應政策具體配套措施應該緊跟落實到位。

      2 發達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經驗借鑒

      2.1 發展模式

      命令控制。在英、澳、德、西班牙等國,他們國內的壟斷性能源企業,主要是電網企業,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或價格計算規則,收購可再生能源產品。以色列政府強制要求開發商在新建和既有建筑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經濟激勵。眾多發達國家通過價格杠桿來調節電價。在德國等多數歐洲國家,政府采用固定電價的政策,規定風電:9~10歐分/kWh;光伏發電:45.7~57.4歐分/kWh;生物質能發電:10.5~15歐分/kWh,均保持在常規能源發電成本之下。

      財政補貼。主要包括投資補貼、產品補貼和用戶補貼。希臘、瑞典、印度對投資項目分別是30%~50%、10%~25%、10%~15%的補貼,荷蘭對個人投資風電補貼20%,美國對風電補貼1.7美分/kWh,為期10年,歐洲大部分國家對太陽能熱水器補貼20%~60%。

      稅收優惠。印度政府規定進口風機整機25%關稅,散件零關稅;美國風力發電實施1.7美分/kWh的生產稅抵扣;希臘對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和產品免稅;丹麥對個人投資風電免征所得稅;瑞典、英國對非可再生能源強制征收電力稅,分別為1.99歐分/kWh和0.13歐分/kWh,從而使企業選擇新能源燃料。

      市場產業化。美國、丹麥、德國、西班牙、英國、印度等國設置專門的國家可再生能源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國家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丹麥政府累計投入了20多億歐元的研發經費,支持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風力發電設備與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

      2.2 發展經驗

      以上列舉的發達國家新能源發展模式為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河北省的新能源發展路線必須根據本國新能源的發展階段,合理制訂規劃,定制明確而具階段性發展目標。同時省內各地區能源結構、政策導向和發展趨勢有所差異,我們應明確重點,差異發展。新能源的發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多方鼓勵,以經濟激勵為主。政府應當通過法律手段鼓勵和規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為新能源企業提供法律保障,開辟綠色通道,并且在全面促進的同時避免資源浪費和經濟犯罪的出現。技術創新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利用各種方式支持新能源設備制造與技術創新。

      3 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路徑探究

      3.1 政府政策激勵

      財政補貼、收費政策。關于財政補貼政策,建議通過以下措施建立系統的財政補貼激勵政策:第一,根據新能源不同產業的實際狀況,制定各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目標;第二,定位河北省新能源發展目標,研究、制定具體的財政補貼實施方案和可操作性的細則,細化地方政府預算支持新能源研發、商業推廣及對資金進行監管的具體操作規程,將相關財政補貼計劃規范地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第三,細則中應視發展階段給予不同力度的投資比例,按發展進度安排由多到少的合理財政補貼額度;第四,明確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的對象應具備的條件以及接受補貼者的義務,如資金用途、不得隨意放棄研發或生產,以及享受優惠條件后應達到的經濟和技術目標,研發或生產失敗如何處理等。

      稅收減免政策。建議河北省新能源稅收激勵政策的建構,需注意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利用稅收杠桿對使用新能源的主題進行稅收優惠的同時,注重對傳統化石能源利用稅收進行消費限制;二是注意選擇多種稅收的手段方式配合進行激勵;三是稅收手段要和其他不同手段配合使用。具體包括:制定鼓勵新能源技術進步的稅收政策。對從事符合發展規劃的新能源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所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對單位和個人為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服務有關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所取得的收入,予以免征或減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多元化融資政策的設計。一是建議成立專項新能源發展基金。積極爭取國家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支持以外,省政府設立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實施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大項目、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重要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建議推動與商業化銀行合作,打造綠色銀行概念,提供綠色貸款,發行綠色債券。鼓勵金融機構豐富信貸品種和創新抵押方式,加大對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選擇成長性好、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實施重點培育,推動企業上市融資。3.2 技術創新

      我省政府應鼓勵新能源企業加強風力發電設備核心制造技術的研究;加強開發與建設相結合的太陽能利用技術和產品,利用新能源全面解決建筑耗能是新能源利用的重要發展方向。加強生物燃料與垃圾燃燒發電技術研究,充分利用新型的生物燃料動力,逐步替代化石燃料的利用;加強潮汐發電技術的研究,充分利用河北沿海潮汐資源。

      培養人才、穩定隊伍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人力基礎。一方面,要加快引進人才,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培養人才。要與本省的主要大專院校建立聯系,有計劃地培養新能源專業人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改善人才成長環境。

      3.3 市場保障

      優化新能源發展環境,拓展消費市場。我省可以借鑒德國等國的做法,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給予明確、具體的優惠政策,確保參與可再生能源研發、生產的企業略微贏利,促使企業更積極地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產業。

      強力推行公用設施、設備新能源、建筑使用消費新能源政策。建議推廣保定經驗,出臺分階段逐步全面推廣河北省各地公用設施、公用設備、公用建筑等使用新能源的相關政策。

      強力推行新能源政府采購。建議以政策的形式明確對新能源產品采購范圍。明確將新能源電力列入各級政府強制采購的產品清單,將新能源技術如地熱能技術、太陽能技術結合到新建筑物的建設中,以及優先考慮在生產或運輸等環節使用新能源的供應商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這樣政府采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涉及可再生能源產品在價格上的障礙,以調動企業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

      建立規范的新能源技術標準與產品認證體系。建議以政策形式盡早出臺各個新能源產業的行業標準,建立新能源相關的工程技術質量標準體系和新能源產品認證體系,建立嚴格而具體的新能源市場準入的規則與制度,規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力爭為河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創造一個公平、規范、有序的新能源市場環境。

      綠色新能源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零能建筑;生態建筑;常規能源;生物科技;未來建筑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zero energy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zero energy build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for a number of classification, the architect of reverie future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zero 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Keywords: zero energy building; ecological building; energy; Biotechnology; future architecture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大綱】:

      1.什么是“零能建筑”

      1.1“零能建筑”的概念和起源

      1.2“零能建筑”的現實意義

      2.“零能建筑”的現狀

      2.1國際現狀

      2.2國內現狀

      “零能建筑”的生態化需求

      3.1什么是生態學和生態建筑

      3.2建筑的生態化意義

      3.3“零能建筑”的技術手段

      4.未來“零能建筑”的設想

      4.1其他科學家的概念設計

      4.2本人對生物“零能建筑”的遐想

      參考文獻

      【正文】

      零能建筑即“零能耗建筑”

      建筑能耗一般指建筑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和照明所消耗的總能量,不包括生產和經營性的能量消耗。零能耗建筑即不用任何常規能源的建筑。

      --《百度百科》

      無論任何形式的建筑,在日常使用時,總是在不斷的消耗能源來保證室內各種環境條件符合人類活動的需求。如何保障建筑在使用中的能源收支平衡,是現在“零能建筑”中最主要的環節。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傳統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據IEA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預測,全球2005年到2030年間的一次能源需求將增加55%,年均增長率為1.8%。能源需求將達到177億噸油當量,而2005年為114億噸油當量。

      另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PE)的統計顯示,建筑能耗占全球能耗的25~40%。其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占全球總量的30~40%,其發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排放量的20~40%。在中國現在每年的新建房占世界的一半,建筑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40%。

      根據以上數據,控制建筑耗能將成為控制全球能耗的重中之重。解決好建筑能耗問題是人類解決能耗問題的關鍵。

      “零能建筑”是隨著建筑節能技術不斷發展而提出新的目標。早在1952年德意志標準研究所(DeutschesInstitutFür Normen)就制定了建筑保溫的設計標準:《DIN4108-建筑保溫(Wärmeshutz in Hochbau)》。上世紀末,保護環境在全球引起普遍重視。各種綠色計劃在不同國家地區推出。北美推出綠色建筑計劃,美國和加拿大前后成立半官方性質的綠色建筑委員會(Green Building Council)。1992年,德國弗賴堡落成了一個實驗項目--全零能耗建筑。2010年6月,由美國能源部設計、建造的“研究支持設施”(The Research Support Facility,簡稱RSF),隸屬于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正式啟用美國啟用,并且通過了LEED Rating System(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環保建筑認證,是一座“零耗能建筑”。建筑物本身生產的能源高于其消耗的能源,除了自給自足,更能供給他人,是目前世上已知最大的環保建筑,在節能減排方面更是領先世界標準15年。

      中國綠色建筑起步較晚,但在國內也有多家單位進行嘗試。如:浙江紹興濱海工業區東亞大廈;莘莊工業區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大樓;萬通生態城新新家園零能耗會所等不斷涌現,均稱自己為國內第一個“零能建筑”。

      同時,國內對于“綠色建筑、零能建筑”的過分商業化行為,也引發了不同的聲音,在“2011年國際低碳城市暨可持續建筑環境技術研討會”的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朱穎心教授表示,應堵住“把綠色建筑當成純粹商機來炒作”。 這就涉及到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綠色建筑應該如何健康發展的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將徹底改變節能、環保和綠色指數的規劃初衷。

      國內現有的零能建筑。大多強調使用新能源技術去減少舊能源消耗;而把建筑空間本身的生態作用(也就是所謂的被動節能作用)放在第二位。一個建筑空間本身形體、主要的空間設置都從根源上決定了一個建筑的基礎能源消耗量。美國能源部的“研究支持設施”本身的能源消耗量就比普通建筑降低了50%,這也是其能達到零能標準的重要因素。

      如果節能建筑僅僅是建立在使用一種新的非可再生能源去替代一種舊的非可再生能源,那本身就不是生態的行為。即便建筑本身達到了舊能耗的自我平衡,也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零能建筑。只能看做是新能源技術的堆砌物。

      生態建筑應該是零能建筑的基礎,而零能建筑應該是生態建筑的目標。

      568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生存條件、生物及其群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及其相互規律的科學,其目的是指導人與生物圈(即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任何事物都不能從與其他事物的關系中分離出去,它強調共生和再生原則。

      20世紀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Paolo Soleri)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詞合并為Arcology,即生態建筑學。生態建筑學首先提倡的是建筑的節能性;其次是建筑材料的環保可再生性;最后的與地域文化的兼容性。所以生態建筑也被稱為綠色建筑,可持續建筑。

      零能建筑未必一定是生態建筑。部分所謂低能耗/零能耗建筑,僅僅是新能源技術的堆砌。為了所謂節能而增加的初期投入與節能的后期成效不成正比;單獨考慮新能源而不注意新能源的可持續化問題。這些有失偏頗的建筑背后體現的不是綠色建筑的核心思想,而是社會的功利主義。

      一個真正地零能建筑,設計首先要從被動節能入手。增加建筑自身的節能效能。采用建筑的生態化手段,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地形、自然光、自然風、降雨等天然要素,使建筑達到被動節能的最佳狀態,再依靠新能源、新科技調節現有環境,使建筑達到零能狀態,甚至負能狀態。

      建筑的生態化設計手段:

      綠色新能源技術范文第4篇

      在本屆北京車展開幕前夕,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劃在確定以“純電驅動”為主要戰略方向的同時,明確提出“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盡管電池技術、基礎設施、居高不下的價格等難題仍然困擾著世界。但無論從各國的利好政策亦或是不斷增加的量產車型上看,都使我們堅信,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并不需要另一個百年來實現完整的進化。當然,多少事,從來急。對于新能源汽車,我們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應該成為這段迷人的汽車發展史中最好的注腳。

      在本屆車展上,共展出88輛新能源汽車。記者在車展現場看到,幾乎所有國內外企業的展區均可找到新能源技術的身影。無論是國外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無論是豪華車亦或是微型車,各大商家都在積極展示自身對新能源概念的詮釋及努力成果。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從本屆車展上部分廠商對于新能源技術的展現出發,并同時回顧他們近些年來的成果。最后,文章將重新回到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上來。我們會發現怎樣的路線?好吧,就讓我們一同伴隨著本期特別策劃一同去尋找答案吧。

      豐田汽車“全力加速云動未來”自主戰略

      盡管是否對于中國合作伙伴開放新能源技術始終搖擺不定,但當其發展勢頭遠遜于大眾和通用等巨頭時,今年3月,豐田(中國)終于啟動了首個自主戰略“豐田中國云動計劃”,明確了今后重點推進的“環保技術、福祉車、商品、服務、事業、社會貢獻活動”6大重點推進內容,并將“以混合動力技術為代表的節能新能源技術戰略”作為重中之重。

      除了眾多內燃機車型外,豐田(中國)在本屆車展上還推出了“云動雙擎”等新能源車型。其中,將于2015年左右量產的“云動雙擎”車型,搭載了豐田技術研發中心(中國)研發的國產混合動力總成。另外,豐田會在今年提前開始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在中國市場的試銷,而電動車(EV)的實證行駛實驗也在積極開展。

      主攻方向

      2012年是豐田再度宣布全攻混合動力技術的一年,同時為其未來的高端動力總成戰略定下基調。

      技術成果

      豐田普銳斯于1997年10月底問世,是世界上最早實現批量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同時也是目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車型。今年2月份,第三代普銳斯正式引入中國。它也與第七代凱美瑞尊瑞、雷克薩斯CT200h等新能源車型一道,成為豐田主推的新能源產品。

      大眾汽車的bluemotion項目

      大眾汽車以“bluemotion”(藍驅)命名的項目致力于降低汽車的油耗和排放,該項目已在TSI、TDI車型上廣泛得到應用。該項目不僅包括電力驅動、混合動力等新型驅動技術,同時還結合了包括自動啟停、制動能源回收等減低減低能耗的技術。

      主攻方向

      盡管大眾的bluemotion技術算不上先進,但通過對傳動系統一系列的改良從而降低能耗,是現行容易被外界所接受的方案。

      技術成果

      目前國內能買到的bluemotion車型以第六代高爾夫藍驅版為代表。該車型搭載的發動機自動啟停、能量回收系統以及低阻輪胎,使得百公里油耗僅為4.9L。

      另外,Cross CoupeTDI概念車也首次在國內亮相。根據已公布的數據,這輛柴油混合動力車型如果單純依靠電力,可以行使45km。如果電動機和發動機同時工作,理論上續航里程可達到1287km。

      寶馬的高效動力策略

      從2002年起,寶馬便明確了Efficient Dynamics(高效動力)戰略。這個戰略不僅僅只是著重于能源消耗節省以及環境保護,同時寶馬所一貫堅持的動態操控與駕駛樂趣,仍毫不妥協地保留下來。性能與環保,乍看之下相互矛盾的兩項訴求,通過寶馬工程團隊的努力逐步完美結合。例如高精度噴射系統、超輕鋁制缸體、可變式雙渦輪增壓技術、換擋提示功能已經運用到寶馬的新一代產品上。

      主攻方向

      寶馬中期的新能源方案是優化發動機,選擇取代性的材料提升燃油性價比。同時,寶馬也在努力向著氫能源替代方案推進。目前,寶馬7系和X6都擁有氫動力版本。

      技術成果

      相比其它企業主推的新能源技術,寶馬對于內燃機的熱衷一度使人有著“寶馬不會發展新能源車型”的錯覺。事實上,寶馬早已將自家的新能源技術華麗的呈獻給世人。一年前,MINI E的中國路測項目賺足了眼球,而今年的一部《碟中諜》,讓世人見識了寶馬全新推出的“i”系列子品牌。據了解,寶馬i8的前軸擁有一部電動機,后軸上則是一部擁有161kW的渦輪增壓3缸發動機。

      沃爾沃與ELVIIS

      ELVIIS是由沃爾沃汽車公司、愛立信、公用事業公司和維多利亞學院組成的聯合體,該項目概念的工作模式包括:車主可以通過任何普通家用電源插座給蓄電池組充電,插座的位置可通過GPS識別;車主在觸摸屏上或通過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遠程預先設定充電時間和充電量;通過移動網絡、汽車與公共電網進行通信,并設定充電方案,以獲得最優惠的電價。系統會將每次充電的費用直接記錄在車主個人的電費賬單上。

      主攻方向

      輕量化、電動車和小型車是沃爾沃產品的開發趨勢。在沃爾沃目前執行的 “DRIVe綠色駕控戰略”中,將二氧化碳零排放視終極目標之一。

      技術成果

      目前,沃爾沃C30電動車已成為該項目的測試用車。這輛車配備了集成式彩色觸摸屏,用指尖觸摸就能順暢地完成充電過程。將有5輛C30電動車用于為期一年的該技術的測試和評估。由于該智能技術是基于通用通信平臺上開發的,因此理論上可以在許多車型上適用。

      比亞迪的新能源藍圖

      作為自主品牌中技術派代表,本屆車展上,比亞迪展示了三項最新技術,涵蓋了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其中除了“TI+DCI”動力組合、遙控駕駛技術外,全新一代DM雙模電動車“秦”的亮相同樣備受關注。

      作為一款全新開發的A+級車型,比亞迪“秦”可切換純電EV或混動HEV兩種模式。同時,“秦”搭載高轉速電機,配合高電壓使功率得到提升,不僅可以使蓄電池重量減輕近一半,同時交流充電技術可以實現交流大功率充電,使電動車擺脫對專業直流充電站的依賴,這對于電動車的推廣普及尤為重要。

      主攻方向

      盡管近階段大力發展“T+D”技術,但比亞迪對于新能源的態度依然堅定。作為國內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對純電動車電池組的改良是比亞迪的主要發展方向。

      技術成果

      綠色新能源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字:碳中和理念開發新能源節約能源

      中圖分類號:P7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猛增,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嚴重威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引起了全球重視,低碳經濟理念應運而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如潮而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約能源不僅涉及工業行業,而且更涉及到建筑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約釋放出0.8噸碳。建筑中的能耗主要來自于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等設施,這些設施運轉的能量在產生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建筑成為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因此,盡快建設綠色低碳建筑項目,實現節能技術創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體系,注重建設過程每一個環節,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并形成可循環持續發展模式,使建筑物有效節能減排并達到相應標準,是中國建筑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碳中和理論及在建筑中的應用

      碳中和也叫碳補償,是現代人為減緩全球變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這種環保方式,人們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

      與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不同,碳中和理念下的建筑設計強調在最初的設計階段即對包括方案設計、建材選擇、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建筑維護及維修、建筑解體、廢棄物處置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進行整體設計,從而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的最小化。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針對碳中和理念在建筑使用階段中的應用進行討論研究。減少建筑使用階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從開發利用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潮汐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1]和減少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舒適度兩個方面采取措施。以下案例分別從“開源”和“節流”[2]這兩方面進行討論。

      三、案例分析與比較

      碳中和理念在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國內外建成了許多這方面的優秀的建筑項目,下面介紹兩個典型的按照碳中和理念設計的建筑。

      1、丹麥碳中和生態住宅——生命之家

      生命之家是丹麥第一個按照碳中和理念設計的住宅建筑,見圖1。該項目充分考慮自然采光和太陽能的利用,產生的能源不僅可以滿足一家四口的使用,還能產生多余的能源提供給公共電網[3]。

      圖1 “生命之家”節能示范住宅

      (一)新能源的運用

      生命之家使用的新能源有:1)太陽能集熱板,在兩個屋頂窗之間,安裝了6個同樣規格的太陽能集熱板,這些集熱板能夠滿足建筑整體65%的能源需求,包括取暖和熱水供應,并且同時為建筑熱力泵提供動力,此6塊集熱板每年產生的電能約為2000千瓦時,預計該項目投入使用30年以后所生產的剩余能量累計總額,將與生產所使用的所有建材所耗費的能量相等。2)太陽能電池,屋頂窗配備了太陽能電池驅動的電控室外防護遮陽卷簾,它可以降低90%的太陽照射熱量,提高窗體的隔熱性能。

      (二)節約能源的措施

      在滿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體型系數,盡量提高外墻、門窗等維護結構的保溫系數,設置活動的木質幕墻,來提高大面積玻璃的保溫能力。整座建筑使用了極具保溫隔熱性能的節能窗、智能電控窗、電控遮陽產品,以及太陽能動力系統,使建筑整體熱量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寧波諾丁漢大學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該建筑綜合了世界先進的建筑節能設計理念和綠色建筑技術研究成果使得樓宇能耗最小化,基本實現整個大樓能源的自給自足[4]。

      (一)新能源的運用

      該建筑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及淺層地熱等可再生能源資源,通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實現建筑的能源需求不依賴或基本不依賴于電網,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

      (二)節約能源的措施

      被動式節能設計通過建筑體型、覆土設計、圍護結構設計、熱質材料設置、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組織等措施,減少建筑采暖、制冷、通風和照明的電力消耗,達到建筑節能大于65% 的設計目標。

      四、啟示

      綜上所述,碳中和理念運用于建筑設計后,建筑的節能途徑更加廣泛,在開源方面,新能源的類型由之前的太陽能擴展到了風能和地熱能等,新能源的模式由之前的太陽能集熱器擴展到了太陽能空調,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沼氣技術,風能發電技術,地源熱泵技術等。在節流方面,也由之前的節約使用不可再生能源擴展到了節約能源與高效使用能源并重。

      碳中和理念在建筑中的應用是緩解能源危機、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活工作條件、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一項根本措施。作為當代建筑師,不應該只追求建筑造型上的新穎獨特而忽視了能源的浪費。我們應建立生態建筑思想,尊重自然環境,用科學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方法進行規劃和設計,將碳中和理念貫穿于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設計出更多符合時代要求的、高效低能耗的建筑作品,使建筑設計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楊基春,新能源在建筑節能領域中應用的思考[J].應用能源技術,2008(3)

      [2]劉加平,武六元.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1)。

      [3]吳韜、郭曉暉等.能源自給自足的綠色辦公樓——寧波諾丁漢大學可持續能源技術研究中心[J].建筑學報,2008(10)

      [4]郭成林、趙金彥.丹麥的綠色建筑實踐[J].建筑學報,2010年(1)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