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懂禮儀的重要性

      懂禮儀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懂禮儀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懂禮儀的重要性

      懂禮儀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力系統;自動化;趨勢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電力系統自動化的重要性

      (1)保證安全可靠運行電力系統復雜而龐大,如果在電力系統中任何一點發生的故障,都會在瞬間影響和波及全系統,往往引起連鎖反應,導致事故擴大,造成大面積停電,因此電力系統要求進行快速的自動控制,包括:輸變電設備的正常操作、故障的快速切除和恢復,均通過自動裝置才能保證安全、可靠。(2)保證良好的電能質量電力系統被控制的參數很多,包括頻率、電壓、有功和無功功率、功率平衡等,監視和控制成千上萬個運行參數必須依靠自動化。(3)保證經濟運行由電力系統的特點和運行要求可見對電力系統的控制與管理一個大型電力系統,使之安全、優質和經濟的運行是十分困難而艱巨的。僅靠值班人員進行人工監視是無法實現的,必須依靠自動裝置和設備才能實現。最少的一次能源產生更多的電力。電力系統的經濟優化調度運行,降低網損等,沒有自動化系統的參與是很難實現。

      二、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階段

      (1)手工階段電力工業的初期萌芽階段,電廠小,就近供電。在發電機、開關設備旁就近監視設備和手工調節操作。特點:單獨運行,就近供電、手工操作。(2)簡單自動裝置階段用電設備增多、發電設備規模擴大,對電能質量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要求,開始出現單一功能的自動裝置。包括:繼電保護、斷路器自動操作、發電機自動調壓和調速等。特點:電能質量要求、單一的電力自動裝置。(3)傳統調度中心階段出現互連電網,保證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的必然選擇。電網設立調度中心,統一調度電廠和處理電網的異常和事故。電話是通信聯絡的主要方式。特點:電網互連、統一調度、電話通信。(4)現代調度的初級階段出現遠動裝置,實現“四遙”,滿足實時調度的要求。特點:遠動四遙、實時調度。(5)單一功能的自動化裝置很難滿足電能質量、可靠和安全的需要,所以出現自動化程度更高的自動化系統。其特點是把多套獨立的自動化裝置用通信信道或網絡互連,實現信息共享,相互協調自動完成指定的功能。特點:裝置互連,信息共享。

      三、電力系統自動化的主要內容

      按電力系統運行管理,可將電力系統自動化分為調度自動化、發電廠自動化、變電站自動化;調度自動化又可分為輸電調度、配電網調度自動化;發電廠自動化又分為火電、水電、核電等。

      1.電力調度自動化電力調度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1)控制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使其在正常狀態下能滿足安全、優質和經濟供電的要求;(2)在缺電狀態下做好負荷管理;(3)在事故狀態下能迅速消除故障,恢復供電。調度自動化是綜合利用電子計算機、遠動和遠程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調度管理自動化,有效地幫助電力系統調度員完成調度任務。

      2.發電廠自動化無論是火電、水電、核電或其他發電方式,都是通過某種動力機械驅動發電機發電,其自動化系統具有很多共同點,既要分別控制動力裝置、發電機及其他輔助設備,又要對各個控制系統進行協調和統一關管理。(1)火電廠利用化石燃料釋放出來的熱能發電,以蒸汽動力發電為主,也有少量采用內燃機發電。蒸汽動力發電廠的主要動力設備有鍋爐、汽輪機、汽輪發電機及輔助設備?;痣姀S自動化是一門綜合技術,具有自動檢測、自動保護、順序控制、連續控制、管理和信息處理等功能。各種自動化系統主要包含有數據采集及計算機監視系統、鍋爐控制系統、汽輪機控制系統、發電機控制系統、機爐協調主控制系統、輔助設備及各種支持系統等。(2)水電廠需要控制水輪機、調速器以及水輪發電機勵磁裝置等,水電自動化系統可自動地對水電廠進行監視、控制、調節和管理,以提高水電廠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勞動生產率和供電質量。水電廠自動化可分為單機自動化(包括水輪發電機組自動控制、水輪機調速和水輪發電機勵磁調節的自動控制)、公用設備自動化、全廠綜合自動化(包括水電廠自動發電控制、水電廠自動電壓控制、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和梯級水電站綜合自動化。水電廠自動發電控制是在水輪發電機組自動控制的基礎上實現全廠自動化的一種方式,它根據水庫上游來水量或電力系統的要求,考慮全廠及機組的運行限制條件,以經濟運行為原則,確定電站機組運行的臺數、運行機組的組合和機組間負荷分配。(3)核電已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能源,對自動化系統的要求更為嚴格和苛刻,特別是可靠性。隨著先進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數字監控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出現了發電機綜合自動控制系統,其功能包括發電機組開停順序控制、勵磁控制、調速控制、穩定裕度監視控制等。

      3.變電站自動化變電站的作用是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流向等,主要通過變壓器將各級電壓的電網聯系起來。隨著微機監控監測技術開始引入變電站,變電站正在向綜合自動化方向發展,我國已實現了變電站的遠程監控、遠動和繼電保護微機化,同時大力推廣無人值班變電站。無人值班變電站將會使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程度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其功能包括變電站的遠動、繼電保護、遠方開關操作、自動測量、故障和事故的自動記錄以及運行參數自動打印等功能。

      四、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趨勢

      1.智能控制理論的應用。電力系統裝機容量不斷增加,供電區域不斷擴大,其結構和運行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多變;故對供電質量、供電可靠性和運行經濟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需要新的控制方法來適應這些要求。目前電力系統發展中的自動控制技術趨向于控制策略的日益優化,呈現出適應性強、協調控制完善、智能優勢明顯、區域分布日益平衡的發展趨勢。在設計層面電力自動化系統更注重對多機模型的問題處理,且廣泛借助現代控制理論及工具實現綜合高效的控制。新的控制方法有人工神經網絡、模糊技術和遺傳算法等,最大的優點在于實現多變量控制而不必列出繁瑣的數學模型,因此將這些新的控制方法應用到電力系統中,則是電力系統自動化發展的趨勢。

      2.數字化電力系統(DPS)的形成。數字電力系統在實踐控制手段的運用中合理引入了大量的計算機、電子器件及遠程通信應用技術,可以形象地展現電力系統的真實結構、各組成部件的物理性能;各個元件、各個網絡、各節點的實時狀態變量;各自動裝置的動作特性;經濟結構、市場信息、人員信息;運營策略等。

      3.電力系統自動化新技術與趨勢。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發展正由發、輸電自動化向發、輸、配電自動化全面發展。電力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的趨勢是: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優化、自適應化、智能化、協調化發展;在理論工具上越來越多地借助于各種先進控制理論;在設計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對多機系統模型處理問題;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機、電力電子器件和遠程通信的應用。電力系統自動化的總體發展趨勢是:由開環監測向閉環控制發展;由高電壓等級向低電壓擴展;由單個元件向部分區域及全系統發展,追求目標向最優化、協調化、智能化發展,如勵磁控制、潮流控制;由提高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和效率向管理、服務的自動化擴展,如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其中的典型技術有:

      (1)高壓直流輸電直流輸電是利用電力電子技術,將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輸送至受電端,再用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換成交流電送到受端交流電網,主要應用于遠距離大功率輸電和非同步交流系統的聯網,具有線路投資少、不存在系統穩定問題、調節快速、運行可靠等優點。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相比的主要優點:直流線路造價低、功率和能量損耗??;對通信干擾小、沒有電容電流和電抗壓降;直流輸電線兩端的交流系統不需要同步運行;不存在交流輸電固有的穩定問題,輸送距離和功率也不受電力系統同步運行穩定性的限制;容易實現對功率和電流的調節控制、并且迅速;如果交、直流并列運行,有助于提高交流系統的穩定性和改善整個系統的運行特性。

      (2)柔流輸電系統柔流輸電系統(FACTS)是針對高壓輸電系統,綜合運用電力電子技術、微機處理技術、控制技術等,在原有的輸電系統的幾個重要的部位加上了有效的電力電子裝置,對輸電系統的幾個重要指標(如電壓、相位差、電抗)加以控制,這種高壓輸電系統采用了危機處理、力電子、自動控制等新技術,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可控性、運行性能和電能質量,可獲取大量節電效益,并由此技術獲得了大量的具有節點效益的新興的綜合技術。柔流輸電技術(FACTS)的發展進一步提高了輸電、配電自動化水平;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優化、適應化、智能化、協調化、區域化發展。

      (3)基于廣域測量系統的動態安全監控系統GPS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推廣應用為電力系統提供了較方便的全網統一時鐘信號,其定時精度小于1微秒?;贕PS的廣域測量系統是以電力系統動態過程監測、分析和控制為目標的實時監控系統,具有異地高精度同步相量測量、高速通信和快速反應等技術特點,非常適合大跨度電網,可以測量廣域范圍內電壓幅值和相角、潮流等的精確值,主要用于電力系統模型校核、功角穩定和電壓穩定評估、低頻振蕩的研究等?;贕PS統一時鐘的新一代動態安全監控系統EMS,它是新動態安全監測系統與原有SCADA的結合。主要由同步定時系統,動態相量測量系統、通信系統和中央信號處理機四部分組成。采用GPS實現的同步相量測量技術和光纖通信技術,為相量控制提供了實現的條件。GPS技術與相量測量技術結合的產物-PMU(相量測量單元)設備,正逐步取代RTU設備實現電壓、電流相量測量(相角和幅值)。電力系統調度監測從穩態/準穩態監測向動態監測發展是必然趨勢。GPS技術和相量測量技術的結合標志著電力系統動態安全監測和實時控制時代的來臨。

      五、結語

      我們必須在實踐發展中不僅提升系統的安全運行性、經濟合理性、高效科學性,引入諸如管理信息系統等高效自動化服務控制體系,才能令電力系統自動化朝健康、有序、科技化、創新化、全面化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電力系統自動化市場發展快前景

      [2]李華.電力系統自動化主要技術及發展趨勢研究[J].河南科技.2011(11下):19

      懂禮儀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醫藥道德 醫藥企業 動因 治理。

      1 醫藥企業醫藥營銷中的不端行為的現狀分析。

      1.1 醫藥營銷中的不端行為表現。

      主要表現為帶金銷售行為和商業賄賂行為。藥品的帶金銷售行為,即藥品生產企業為刺激終端促銷,向藥品零售終端如醫院、藥店等進行的一種促銷方式(包括提成和回扣)。具體帶金數額與操作方式依據藥品生產企業、醫院特點、零售藥店、藥品特點甚至競爭策略的不同而規定。其實藥品帶金銷售情況在醫藥企業和醫院、零售藥店、銷售代表、醫生等之間已經形成了一條緊密聯系的利益鏈。同時,也存在商業欺詐行為。欺騙是通過誤導他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指用虛假的語言或者行動蓄意誤導他人或者其他公司。這種欺騙行為是最常見的違反營銷倫理的一種方式。主要表現為做假賬、做失真性的廣告、開展虛假促銷活動等等。藥品的一些宣傳被指責隱瞞或者夸大了事實,另外一些宣傳則被指子虛烏有[1- 3]。

      1.2 醫藥營銷中的不端行為的危害。

      1.2.1 侵害終端消費者利益。

      藥品不同于其他商品,有它的特殊性,企業營銷的對象是廣大的患者,而道德失范營銷行為表現出來的制造假冒偽劣產品、藥價虛高、虛假廣告等進行騙買騙賣,對患者而言,不僅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而且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4,5].

      1.2.2 危害社會公共利益。

      任何企業在營銷過程中都要承擔一些社會責任,特別是醫藥企業,它是特殊的行業,關系到人們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道德失范營銷的現象,讓消費者對現在的社會市場經濟產生誤解。漫天遍野的假冒偽劣產品、廣告,不僅讓企業的名譽、信譽受損,而且還造成國家稅收的下降。有些企業為了減輕這種影響,不斷的去花費腦力、人力、財力,去研究防偽的方法和措施。這樣無形之中就花費了過多的成本,加大了產品的成本,最終又給消費者造成負擔,這樣就又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例如: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它為了打假、防偽,現在阿膠的新包裝就變成成本較高、很難仿制的鐵盒子,防偽度特別高,顯而易見,以前的紙包裝的成本要低于現在的鐵盒包裝的成本好多[6,7]。

      1.2.3 損害醫藥企業自身利益。

      無論是做虛假廣告,還是做假冒偽劣產品,無可否認,在短時間內會獲得豐厚的利潤,但是當名牌企業的信譽和聲譽受到影響以后,自己假冒偽劣這條路也就走不遠了。如果一旦被媒體曝光,必定會引起消費者的唾罵和社會輿論的譴責,企業也就因此會造成消費人群的流失,最終會退出市場。而且醫藥企業具有它的特殊性,嚴重的還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8]。

      2 道德失范營銷行為產生的動因分析。

      2.1 市場因素動因分析。

      市場因素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條件下,引導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構建進程的主要力量。當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發展的成熟完善時,企業之間的誠信和公平競爭的原則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反之,當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發展不健全時,公平競爭和等價交換將得不到發展,甚至越來越惡劣。中國市場經濟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但是與經濟發達的國家相比仍然比較短,因此對市場倫理這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關于營銷倫理這方面沒有健全和完善的標準所致。市場因素方面沒有給醫藥企業提供行成營銷倫理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平臺[9]。

      2.2 政府和法律的因素。

      政府的立法的強度,對企業的營銷行為是否倫理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政府的法律制度健全,而且執法力度嚴格,必然會對違法亂紀的企業形成一種強制性的壓力,相對的會對企業的營銷行為產生一定的控制性。相反,則會給不法行為提供可乘之機。

      3 醫藥營銷中的不端行為的治理對策。

      3.1 強化政府部門的作用,堅決打擊醫藥營銷中的不端行為。

      促進醫藥企業的道德建設,政府行業部門和協會的監管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加大藥品的監管力度,政府要提高醫藥企業的門檻,提高對他們的技術要求,切實保證藥品的質量。對于已經發現的問題要認真、盡快、嚴肅的進行處理,保證人們的用藥安全和有效。行業協會也應該建立完善的行業道德規范,以此來約束醫藥企業的道德失范營銷的行為。

      3.2 完善法律體系,將企業營銷的道德行為法制化。

      法律猶如一把寶劍,高懸在天,使守法者樂,違法者怯。但是我國關于醫藥企業的法律體系還不是那么具體,這就給違法亂紀者提供了契機。所以,嚴格執法,加大對道德失范營銷行為的懲治力度是治理道德失范營銷行為的有效手段。

      3.3 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消費者要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由于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患者在市場交易活動中處于劣勢,再加上商家的虛假廣告以及不道德的促銷行為的誘惑,很容易受到道德失范營銷行為的損害。所以,要想避免或者減少這種情況,消費者就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12- 14]。

      參考文獻:

      [1]萬莉,金鑫。醫藥企業產品管理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8,(01):159- 160.

      [2]劉利利,湯少梁。我國醫藥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初探[J].中國藥業,2009,(04):12- 13.

      [3]華東,張國英。構建我國醫藥企業新藥研究與開發的組織模式變革模型[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6,(11):1- 4.

      [4]楊廣毅,王麗君。我國中醫藥業的國際競爭戰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01):98- 100.

      [5]湯少梁,王高玲?;诤献鞲偁幍奈覈t藥企業競爭戰略[J].中國藥業,2008,(10):9- 11.

      [6]王中華,李湘君。中國醫藥行業應對跨國并購的策略[J].中國藥業,2006,(13):15- 16.

      [7] 王高玲。 重新構造制藥企業營銷渠道的創新思維 [J]. 中國藥業,2007,(04):4- 5.

      [8]洪駿。醫藥廣告的未來發展趨勢[J].醫院管理論壇,2005,(09):23- 24.

      [9]王慧,申俊龍。我國中小醫藥企業的創新與仿制的博弈分析[J].衛生軟科學,2007,(05):428- 431.

      [10]崔友祥。信息化———現代中醫藥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108.

      [11]洪駿。信息營銷:醫藥營銷新模式[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03):59- 60.

      [12]戚小村。公益倫理略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

      懂禮儀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Traditional cav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in the vast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China to combine the local models and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use of modern means to create low-cost operations to meet global development and livable new eco-housing, to address the majority of the housing problem of low-income areas of China.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gion's single residential planning guidelines and the overall solution. As extending to othe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uses and buildings by extract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promotion of new eco-modern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in order to promote this world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China has greatly helped to promote.

      關鍵詞:地域性新型窯洞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近年來,中國在城市化進程的大背景下,自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的數量和規模迅速增加,城鎮建設量大面廣,優越的機遇與尖銳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國際上一些建筑事務所紛紛來中國“搶灘”,北京及其他少數特大城市拋開環境、文化背景、經濟運行、社會體制等方面與國外的差異點,中國成為 “外國建筑師的試驗場”。出現了一些在展覽會上才會出現的畸形建筑。這些建筑結構動輒多花費十億、十幾億、幾十億,高成本的建筑導沒有考慮到我國的國情。與此同時,貧富懸殊,房價暴漲,住房問題越來越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矛盾。應當尊重區域特性,積極探索未來的道路,努力達成人居還原論的統一,以期中國的建筑文化從 “趨同”現象走向追求特色,探尋有地區特色的城鎮化模式。有必要從研究中國傳統村莊的聚落的發展,來展開對于建筑地域性的思考。邊界是秩序的開始,要形成一種秩序,就要有一種邊界,而秩序又和單元有關系。中國傳統的村落就是由限定邊界范圍、由比較類似單元即家庭住宅構成的。[1]

      同時,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中國城市化發展面臨著資源短缺的矛盾,城市與鄉村的發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城鄉規劃不是被動地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落實”在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而應該把關注點落實到現代化與本土文化的矛盾上,落實到人居環境的改善上。[人居環境:整體論與還原論的統一人類最初對世界的認識是樸素的整體觀。[2]]但是,商業社會的極度發展、科學技術的急速發展、對個體或部門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近兩百年來,全球城市化進程迅速,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目前全球有半數人口居住在城鎮和城市,預計30年后帶來了整體環境的破壞,以及整體利益觀念的衰微。這個比例將達到 2/3。在保證廣大基層人民基本生活的要求下,不能人為割裂城鄉聯系。

      此外,工業革命以來,人們盲目使用現代技術所創造的建筑環境,不惜以巨大的能源消耗為代價獲取奢靡的生活方式,從而導致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與能源危機的加劇。西歐和美國在經歷了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后,已開始重視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技術的開發。而我國在近幾年也經歷了江洪、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侵襲, 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條件, 創造適宜的人居環境,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我國當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代建筑是一種過分依賴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對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機械空調的建筑意味著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僅是導致能源緊張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為制造大氣污染的元兇。據統計,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過程。為了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我們應該主張調整或改變現行的設計觀念和方式, 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轉化, 依靠節能技術,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開發新能源, 使建筑逐步擺脫對傳統能源的過分依賴, 實現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給自足。日本有關學者研究得出: 在環境總體污染中與建筑業有關的環境污染占比例為34% ,包括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許多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 人類本身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 它與其支撐的環境息息相關。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 我們今天必須優先考慮生態環境問題, 并將其置于與經濟和社會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時, 還要進一步高瞻遠矚, 通盤考慮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 這就是1992 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里約熱內盧宣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思想的基本內涵。即要改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掠奪性的,甚至是破壞性的發展模式, 從傳統的資源型發展模式, 走上良性循環的生態型發展模式,促使經濟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其中經濟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與基礎, 社會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與目的, 環境生態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條件, 建筑是三者的綜合體。這種新的發展觀必然導致產生新的建筑觀―――可持續發展建筑觀, 在這種背景下,綠色建筑應運而生。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3]

      而綠色建筑本質上是一種氣候、地質的適應性建筑,因此其本身的實施就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大家都知道上?;疖嚹险咎子玫氖堑聡J?,它采取玻璃天幕設計,但由于德國是寒冷地區,而上海是冬冷夏熱,這種盲目套用的后果造成上海南站夏天空調耗電比一般的建筑高3倍以上。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出真正適合區域自身條件的綠色建筑。以中國的傳統民居作為研究的對象。如何用最經濟的手段來建造住屋,同時獲得最大的舒適,一條普遍的原則就是充分選擇和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適應自然,與自然合作。中國傳統建造技術的特點就在于,通過運用“被動式”環境適應措施,在沒有現代采暖空調技術、幾乎不需要運行能耗的條件下,創造出了相對適宜的室內外環境。

      適應自然的傳統建筑技術是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漸演變成形的,雖然沒有現代技術的華麗外表,但包含了許多現代技術原理。眾所周知的窯洞建筑所具有的“冬暖夏涼”特性,實際上是采用蓄熱性能好的厚重性圍護結構,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對較大的室外溫度有波動的衰減作用。雖然各地傳統技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很大差異,但出發點是一致的,都是針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因素提出解決方案。

      傳統民居建筑在選址、朝向、平面布局、空間組合、建筑用材、構造處理等方面,處處體現出人們適應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以最簡潔靈巧且經濟的方式創造建筑環境的生態建筑思想和經驗。用現代建筑物理環境技術的觀點來審視,這是人們在掌握自然條件特點的基礎上,巧妙地運用了煙囪效應原理、相變蒸發吸熱原理、土壤蓄熱原理、太陽能利用原理等,通過建筑空間與平面、院落與建筑體形的合理布局,室內外空氣流場的合理組織等措施來實現的物理環境。按照綠色建筑概念的外延,優秀的傳統民居建筑可以稱得上是“可持續性”建筑。

      根據以往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得到傳統民居生態建筑經驗的內容如下:

      (1)居住環境選擇的“趨利避害”、場地的“因勢利導”與室外良好微氣候的營造

      (2)通過建筑形式的選擇和組合適應氣候的各個要素,如溫度、太陽輻射、風、降水、濕度等。

      (3)建筑材料和構造具有良好的環境性能。

      (4)建造過程中節約資源,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5)建筑的使用過程中,通過對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營造健康和舒適的室內物理環境。

      傳統民居建筑中這些技術方法與今天的可持續建筑體系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能很好地達到節能和保護環境的目的,我們應該發掘其永恒的內涵,并使其在現代建筑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居住環境質量需求的提高,特別是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凸顯,雖然傳統民居建筑已不能完全滿足今天的需要,但是整理挖掘傳統民居建筑中的綠色建筑經驗并將其科學化、技術化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應該用現代的眼光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民居建筑在處理人與環境、資源關系方面的成功之處,特別是保存在其中樸素的生態建筑思想和技術經驗。

      積極地地域建筑觀不是人與自然的消極、靜止的合一,而是在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中尋求和諧統一,應該是人的主體能動性與自然規律明確性的交匯與融合,應該是人的發展與自然的發展高度統一。因此,將“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意義結合到現代建筑技術之中,在營造“資源有效利用、健康、高生產率”的新型“天人合一”思想,建立真正的地域性建筑技術體系所不可或缺的。

      (1) 從封閉走向開放

      如何打破封閉使室內走向開放,成為衡量室內環境是否綠色的天平。擺脫人工氣候的控制,在高技術的層面回歸于自然,創造融會于自然環境的建筑內部空間,將自然生態循環的過程整合于建筑之中。

      (2) 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自然環境本身就是一個生態循環的系統,作為生態建筑的室內環境首先在要使其系統循環良性化。實現室內環境系統的技術改造:空間的形式、朝向、采光、通風等方面的優化;太陽能開發與智能系統利用;自然循環的可再生天然材料。

      (3)與之相配的空間形態

      僅僅做到技術層面的室內環境生態化,還不是完整的室內綠色設計。還需要滿足人類精神追求的高文化品位的環境氛圍。

      在環境與能源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中國應該把握住機會,傳承古代建造技術中的合理內核,大規模的發展生態技術和適宜技術是值得關注的。

      中國傳統地方建筑在布局、形體處理、材料運用和構造方法等方面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地方技術。它們的共同點是注重利用陽光和風等可再生自然資源,但在建筑形態上形成了各種地域特色。中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干燥、風沙較大,所以建筑群布局較為密實封閉,迎風的北面開窗少而小,有利于保暖防風沙。夏季干熱地區建筑如藏區民居和西北黃土窯洞,利用石塊和生土的蓄熱原理自動調節室內溫度,使室內冬暖夏涼。高海拔地區如滇西北,摩梭族人建造井干式民居時發展了一種利用復合空間的技術:有火塘的堂屋被嵌套在中央,南面的前室、北面的倉儲室、東西兩側的臥房和廚房,都起到了空氣間層的作用,白天阻止了強光和熱輻射,夜晚則對冷空氣進行預熱,增強了堂屋內的熱穩定性。南方濕熱地區一般房屋前后門對開,可形成穿堂風,并利用小天井加強自然通風,屋檐出挑深遠以遮陽擋雨。建筑群落注重利用陰影空間,即在良好組織通風的前提下,建筑相對集中,形成陰影下的街、巷、庭院等,以宜于戶外活動。

      其中窯洞是我國特有的分布廣泛的民居形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部的黃土高原地區。我國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幅員遼闊,有隴東窯洞區,陜西窯洞區(渭北窯洞、陜北窯洞和延安窯洞),晉中南窯洞區,豫西窯洞區,冀北窯洞區和寧夏窯洞區。

      窯洞式住宅,是人們利用黃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建造出來的一種特殊的居住形態,有很強的地域性。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回應地方氣候的典型民居之一。黃土就地取材且熱穩定性好。有研究表明,當空氣溫度年波幅為20℃左右時,地下1.5 m深處的年溫度波幅僅有8℃左右。對于日平均氣溫的變化,在地面以下0.5 m就幾乎沒影響。土壤的這種特性使得掩土建筑具有良好的室內熱環境,適應當地的嚴寒酷暑氣候環境。[4]

      窯洞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考古工作者曾在陜西橫山縣魏家樓鄉發現了幾處龍山時期的古窯洞。按建造的方法分,窯洞只有兩種形式,即挖土式和箍造式。挖土式窯洞就是黃土窯洞,它又主要分為靠山窯、沿溝窯和下地窯。靠山窯是依山崖挖掘而成。沿溝窯是在沖溝的兩邊土壁上挖掘而成。下地窯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向下挖一個四方土坑,然后在每邊的土壁上挖掘窯洞。另外,所謂的接口窯就是在黃土窯洞外接了一圈磚石拱洞。箍造式窯洞按材料可分為石窯和磚窯。建造這種窯洞的主要過程是:選擇窯址―――挖窯腿―――起窯腿―――支穴―――砌筑磚石―――合龍口(俗稱的龍口指中窯窯頂一磚或石大的缺口,這一塊磚或石的放置是整個窯洞建造的最后一步) 。

      目前得到廣泛認同的優勢有:

      1) 黃土窯洞是生土建筑。生土建筑就地取材,造價低廉,技術簡單,保溫與隔熱性能優越,這種生態優勢是其他任何材料無法取代的。而作為“生土建筑”,其本身具有其他建筑無法企及的優勢,這種建筑在其使用周期結束時,土墻會坍塌而變成泥土,自然完成它的生態循環,沒有產生任何的建筑垃圾。而當前環境下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到40%,并造成很多污染。而此類“生土建筑”從根本上解決了建筑垃圾的問題。

      2) 黃土窯洞可以緩解黃土高原地區的環境和能源等問題。黃土窯洞冬暖夏涼,居民可以不使用耗費能源的制冷或取暖電器,可以節約能源并且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3) 黃土窯洞可以解決黃土高原地區的土地問題。西部黃土高原區的耕地面積相當有限,這幾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城市建筑、交通占用耕地的現象特別嚴重,而黃土窯洞可以很好的利用黃土高原自身的特點,在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開發出居住空間。

      4) 黃土窯洞的優勢還體現在它對居住者的保健作用上。久居窯洞者患搔癢、疹子等皮膚病,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和風濕性心臟病較少。例如:蘇聯時期醫療界曾據此試驗“ 山洞療法”。上述諸患者居于山洞,治療半個月,其支氣管炎治愈率達84 % ,哮喘病治愈率竟達96 %[5] 。

      近年來,廣大農村出現了建房熱潮,假若4000萬窯居者,也都放棄窯洞,脫離山坡,占用平川地帶的耕地建房,將在西北各省份,造成難以彌補的災難。從目前來看,黃土高原地區仍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居民積聚財富建造現代建筑的風氣直接影響了生產和教育投入,影響了居民生活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控制人口、珍惜土地、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從生態環境的角度,改造和利用窯洞,創造出新型窯洞,將是一個有效可靠地途徑。

      早在五十年代蘭州市規劃局長的任震英建筑師,就提議“珍惜蘭州有限山川,節約城市每寸土地”并提交出利用市區南北兩山的荒坡建造爬坡臺階式掩土建筑的方案,同時提出綜合開發的設想:擴大土地資源,向荒溝荒坡爭取用地,以減少舊城密度;防止山腳邊體滑塌, 防震、防風、防塵暴, 經濟和有利于生態平衡及地方文脈的保護等等。[6]實踐證明各類掩土建筑比傳統的同類用途的地上房屋,在采暖和制冷方面節省1/2―1/3的費用;節省外裝修和維修屋面防水等費用。對用于科研所、圖書館、醫院、學校、油庫等公共建筑,還具有安全、安靜和美化環境等優點。

      黃土窯洞的研究再推廣可以讓農村居民騰出財力加大教育和生產的投入,以保證他們未來生活的可持續發展。從長遠來看,黃土窯洞作為綠色環保的生土建筑,可以節約土地,節約能源,在解決黃土高原地區環境、能源、土地等一系列相關問題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對保持黃土高原地區整體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我國傳統窯洞的基礎上發展新型窯洞是勢在必行的。

      就這個思路,我們提出“新型窯洞”概念?;舅枷胧遣灰蕾嚭哪茉O備,而在建筑形式,空間布局和構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環境,實現地區性生態建筑建構。這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有現實意義。我們將印度建筑大師柯里亞提出的“管式住宅”和“開敞空間”的概念引入我們的改造之中。以期能既克服了傳統窯洞的陰暗,潮濕和抗震性較差的缺點,又能保持發揚其“冬暖夏涼”、節能節地和保持生態環境的優點。

      關于黃土高原窯洞的特點和設計原則及設計方法,應該是在許多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總結出來的。我們就山西當地的窯洞現狀及當地原住民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和走訪,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數據和資料,現以圖表形式反映如下:

      我們采用動態思想,整體觀念,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居住者參與的方法,通過對建筑生活系統,生產系統及環境生態的重新規劃設計,進行以節約土地為原則的基本生活單位及窯居宅院建設,窯居建筑與陽光間的結合體系形成新的窯居空間形態新型綠色窯洞住宅建設的設想,通過不同生活組團的布局,形成豐富的群體窯居外部空間形態,整治道路系統,綠化系統及其他公共設施,使原有窯洞居住區成為生活生產與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良性循環的具有現代生活質量的綠色窯洞居住區。

      窯洞片區的規劃及改造:

      (1)布局及宏觀控制

      室外布局:

      西部炎熱的室外環境也影響了居住舒適性,于是將開敞空間進行再劃分,加建遮陽措施,形成灰空間過渡室內外,減少熱輻射對室內的作用。設計應以居住者為中心,立體用地。

      將原來各自獨立的天井窯院通過規劃路網連接成片,各院之間可以方便來往,有利于增加鄰里之間的關系。

      窯洞村落的規劃:

      建造生態窯洞必須做好窯洞村落的規劃。在總體布局上,應該進行統一規劃,分期分批進行建設,盡量利用現有的地貌特點進行建造,還要全面規劃道路系統、綠化系統等。從當地地形條件和民居的布局現狀出發,通過改造或加建,將靠崖式窯洞整合成塊狀組團;下沉式窯院自成一體,又通過道路與其它相連,形成窯洞群。這種高密度的居住群方式是符合我國現在人多地少的現狀的,只需將文脈和道路系統梳理清晰,不必過分追求“所謂的”不符合該地區現狀的低密度住宅。

      (2)選址和結構加固:

      選擇建窯地點的土質要適宜,這一點經過勞動人民幾千年經驗的積累,現存的窯洞基本不會建在潛在滑坡體上,但是黃土高原土質松散,直立性很強,但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容易被水侵蝕,容易塌陷。所以要利用現代技術措施,加強窯洞的構造強度,保證窯洞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建筑本體改造:

      主動式手段:

      改善農村生活能源消耗結構。北方光照強,太陽能豐富,應結合生態農業,利用庭院,窯頂空曠地種植經濟作物;利用太陽能逐步調整住宅區耗能結構,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綜合用能,積極利用地能,通過適當的構造措施形成自然空調系統,改善窯居住宅內部的通風狀況。利用新技術、新材料,立面上配合使用現代材料的太陽間、屋頂布置太陽能集熱板和種植綠化,似樓似窯,呈現一派具有現代風格的窯居住宅。

      被動式手段:

      采光:可以建造一個露天天井,利用朝向天井的門窗采光通風。也可以把露天天井密閉起來,在其上開天窗,天窗采用雙層玻璃以減少能量的損失。還可以采用幾何光景系統,利用跟蹤裝置控制引光鏡對準太陽,將陽光反射后,再由透鏡擴散陽光至深層空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下中心實驗室就采用了這種方法。

      結合現階段室內空間劃分的需求,以及靠崖窯的形態特征,我們選擇加建局部二層形成階梯狀的剖面,類似現代建筑中的高側窗或是天窗的概念。窯居住宅后部通過上半層,下半層形成兩層空間,開窗解決窯居后部的采光問題。也可以采用較大的窗戶改善自然采光及冬季太陽能直接得熱供暖。

      通風:可以利用天井為房屋導風之外還可以采取設置通風道的方法來解決。把煙囪原理運用于剖面設計,加強建筑的自然通風,解決窯洞難以繼續下去的最大弊病。在傳統窯洞頂部加建較高的煙囪狀風道??諝鈴牡撞窟M風口進入,在底層經過加熱后通向每層,頂部拔風設備使得空氣上升形成負壓區,循環整個空氣系統。下沉式窯洞可以在窯洞周圍加挖通風井,有利于形成“穿堂風”。(如圖所示)

      防潮處理:干燥的土坯,在高濕環境,每天可吸收6 g 的水分,連吸潮達30 d。這個時間恰是7 月份~8 月份的潮濕期天數。大西北地區氣候干燥期較長,土坯內部的水分就散發出來,在干燥氣侯條件下,每塊土坯每天散發出4 g 的水分。[7] 樣土坯吸濕放濕周而復始,是一種自調式吸濕體,從而保持洞內空氣適宜的濕度。窯洞防潮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利用化學吸附劑的辦法往往是方便的。一般說來,由于吸濕劑都存在再生的困難,所以阻礙了它的普遍采用,而現采用硅膠吸附水分的方案,并設計了太陽能聚光加熱再生裝置。此裝置可以獲得150 ℃以上的溫度,可以達到硅膠再生的目的。硅膠吸附劑裝在一個筒狀管內,管的兩端有滾動輪,杠桿式的軌道使它能自動滾動加熱器中再生,這樣,吸附劑可以早晚在窯洞內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早晚洞內濕度最大) ,晴天可以自動運行到加熱器再生。吸附劑反復利用,達到窯洞防潮的目的。

      現狀調查表明現存窯洞多為地坑窯和靠崖窯。以下我們主要針對新型地坑窯和新型靠崖窯改造的具體做法進行闡述:

      (1)新型地坑窯:

      室外環境周邊改造:

      (1)為了調節地塊局部微氣候,在地址范圍的西面、北面種植楊樹防風林,穩固沙土,減輕風塵對天井院的不良影響。

      (2)將原來天井窯院用路網連接以加強聯系。

      (3)將住宅院子改建成上下兩個標高,上院為生活院,下院為養殖、種植院。下院設有幾孔簡易窯,供養豬、儲藏及停車之用。豬圈地下設有沼氣池,合理利用資源。

      (4)加建百葉板等遮陽措施,形成灰空間過渡室內外,減少室外熱輻射。

      建筑本體改造:

      (1) 將面向院子的窯洞窗口改為玻璃聯窗,加大自然采光力度,改善室內采光不足的缺點。

      (2)窯洞開挖成通透型,前后均設有窗或門洞口,可增加通風,防止室內受潮結露,實際經驗表明,采用350mm 厚的土坯磚,是不影響窯洞的正常使用的,但要注意墻體防潮。

      (3)窯臉采用磚砌作為垂直防水層,防止窯洞口被雨水沖刷塌落。在室內用水解性涂層、瀝青或塑料作為墻和天棚的防水層,或用摻有鐵分子的水泥漿涂刷。

      (4)屋頂加設女兒墻,在屋頂合適位置放置太陽能集熱器,其余的屋頂空地綠化種植。為了防止屋頂綠化滲水破壞窯頂,設置了水平防水層(用一氈二油或一層塑料薄膜),其上墊600mm 土作為種植層。種植層與防水層之間設100mm 厚豆石濾水層,濾去多余水分并對防水層起一定保護作用,以免綠化種植時對防水層損害。防水層坡度為2%。

      (2)新型靠崖窯:

      窯居房間平面布局上,縮小南北向軸線尺寸,增加東西向軸線尺寸,增大南向窗面積,以利盡可能多的獲得太陽能得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窯洞的后部采光,對窯居室內熱環境,提高門窗入口處的保溫性能,增加門窗的密閉性能,窗戶改用雙層窗或單層窗加夜間保溫,利用被動式太陽能采暖,如陽光間,使原來的室外門窗不再直接對室外開放,而是面對陽光間這種過渡空間。夏季,南窗設遮陽板,或綜合綠化,種植藤蔓植物。室內通風采光或通風豎井,自然通風簡單方便,北面開窗,必然以損失窯洞的熱環境為代價,但同時能夠改善室內后部的光照環境,因此應用北面開窗形式時,注意了盡可能縮小窗戶面積,采用雙層窗或設置保溫裝置。

      黃土窯洞未來發展的建議

      如上所述,黃土窯洞具有未來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廣闊前景。但是時至今日,黃土窯洞的重新利用和其生態優勢的充分發揮必須要建立在黃土窯洞及窯居環境多方面改良的基礎上?;诖朔N考量,作者對黃土窯洞未來的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加大窯洞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窯洞區人民的生活水平。窯洞多打在黃土地區的陡坡溝塹處,道路崎嶇,出行不便。城市多建在具有很大伸展空間的川地上,而城市功能的輻射半徑是有限的,這使得偏遠窯洞區居住的人們生活和交通都非常不便利,所以應該加大窯洞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學校、醫院等) 。(2)輿論的正確引導,相關部門的重視。在窯洞區的居住者看來,窯洞是戴在他們頭上一頂破舊的帽子,可以遮風擋雨但也是貧窮的象征。所以輿論應該正確引導,讓人們改變錯誤的觀念。同時,有很多窯洞區的政府部門把搬離窯洞人口的多少當作是衡量工作業績大小的一項標準,認為這意味著群眾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窯洞區的建設部門應該改變觀念,充分重視窯洞的作用,通過全面的調查對比,在整個地區的規劃中合理利用黃土窯洞。

      (3)建筑規劃師們的積極參與。譬如說,可以依據地形統一規劃黃土窯洞小區。進行小區規劃的作用是:首先,它可以通過建筑師與規劃師的參與使窯洞這種古老的民居融入時代的新元素,讓現代的人更容易接受。其次,可以依據當地具體地形,規劃出可以展現黃土高原獨特魅力的窯洞群落。再者,統一規劃可以規范窯洞施工,充分的利用黃土資源,減少廢棄窯或者壞窯的數量。

      (4)也可擴展到其他類型的建筑。如在鄉鎮和農村推廣掩土學校、小型醫療站;在城市中的臺階式花園公寓、住宅小區,有特點的旅游賓館等都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推廣:

      這種保留既有本土建筑并將其改造以適合現代人群的居住生活要求的思路可推廣應用于其他地域性特色的民居中,以較低的成本解決大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居住問題。通過提取地地域性建筑中的優勢可廣泛應用于現代新型生態建筑中,對于在當今世界建筑領域弘揚中國建筑文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在原有建筑保留不完整或無法改造的地區,也可以利用新型材料和技術通過合理的設計和施工,可在目前的民居(含各種結構形式)中營造出適合當地的熱環境的新建筑,保留原有地域性建筑的優勢,即在外形上不似本土傳統建筑,但功能上逼近。

      將新型窯洞的思路推廣應用于其他地域性特色的民居,并通過提取地地域性建筑中的優勢推廣于現代新型生態建筑中,將會在世界建筑領域弘揚中國本土建筑文化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引注文獻:

      [1] 《好建筑需要地域性和原創性―四位建筑師對話》張雷

      [2] 《從人居環境看中國城市建設》 吳良鏞 《科教導報》2008年第18期

      [3]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 50378

      [4] 《回應氣候的地方建筑技術》陳曉揚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南京,210096)

      [5] 《窯洞風俗文化》郭冰廬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 2004

      [6] 《中國新型掩土建筑的應用與發展》 侯繼堯 李亦峰 李錚 《地下空間》1994年第13期

      [7] 《山西省窯洞式生態建筑的設計與研究》史向紅 第31 卷第16 期2005年8月

      參考文獻: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綠色建筑研究中心編. 綠色建筑.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2] 肯尼思?弗蘭普頓. 《現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1988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陳曉揚. 回應氣候的地方建筑技術. 新建筑. 2006(06)

      [4] 謝浩. 從黃土高原窯洞到現代掩土建筑. 混凝土世界. 2009(09)

      [5] 周卓燕; 劉培巖; 周卓琳. 新型下沉式窯洞――洛陽市冢頭村特色窯洞規劃構想. 建筑學報. 2007(05)

      [6] 王立昕. 舊瓶裝新酒:淺談掩土建筑的復興. 建筑創作. 2004(05)

      [7] 李珠; 楊卓強; 孫銘壕. 新型綠色建筑――城市窯洞研究. 山西建筑. 2007(36)

      [8] 徐千里. 全球化與地域性. 《建筑師》. 2004(03)

      [9] 楊崴. 傳統民居與當代建筑結合點的探求――中國新型地域性建筑創作研究. 新建筑. 2000(02)

      [10] 戚華.. 好建筑需要地域性和原創性―四位建筑師對話. 錢江晚報. [2005-5-19]

      懂禮儀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1.家長側重物質追求,無暇對孩子進行精神方面的教育。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人們的主要目標都放在了如何賺更多的錢,如何能使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這期間也就造成了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家里有能力的家長還會聘請保姆、在校大學生在家看管孩子,監督孩子做作業,家長缺乏對孩子的親身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的道德教育。

      2.學校與家里的聯系不夠緊密。家園合作式,顧名思義就是以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方式,共同為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進行監督和培養。但是在現實中,往往家庭與學校方面聯系較不密切,學校沒有精力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反饋,而家長也沒有意識要經常與學校進行聯系溝通,這就導致學校的教育和家里的教育鏈接不起來,孩子的問題不能第一時間發現得到解決。

      3.家長的禮儀素質不高起不到領導帶頭的作用。部分家長的禮儀素質不高,對孩子也就不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前面所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有意識、無意識地模仿家長的言行,因此,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具有直接影響,部分家長禮儀素質不高,也會導致孩子的文明禮儀素質不高,家長沒有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4.家長不正當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的文明禮儀標準是不一樣的,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不免無法運用科學的手段及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二、對于提高家園合作式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有效方法

      1.提高家長對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部分家長對于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不夠深,學校在開家長會時,應著重強調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實行家園合作模式的重要前提,如果家長沒有形成良好的意識,學校的教育工作也會沒有意義。

      2.增加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與互動。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學校單方面的努力使無法將學生教育好的,家長要經常向學校的老師了解孩子最近發展情況,并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配合進行改善。

      3.家長要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質。家長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個人生活禮儀、公德禮儀、敬老禮儀等方面,隨時隨地做好孩子的表率。

      4.在學校的引導下對孩子進行教育。學??蓜撧k園刊,以學生為主角,在教室的指導下編寫刊物,內容豐富多彩,不管什么題材,都是為了提高兒童的精神文明素質服務的,家長也要經常閱讀園刊,透過園刊,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狀況,及其中反映的問題。

      5.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評比活動。通過學校組織的文明禮儀評比活動,激發學生和家長參與的興趣以及提高自己文明禮儀的熱情。

      三、結語

      懂禮儀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學生 禮儀素質 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9-0148-02

      知禮懂禮守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開始,禮儀就被列入了必修的“六藝”之中。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越發意識到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展開,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也取得了蓬勃的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校時普遍文化課分數不高,對紀律和禮儀的學習也有些欠缺,一些學生根本不懂禮儀,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隨地吐痰等現象時有發生。高職院校必須把提高學生的禮儀素質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學生禮儀素質的提高,為我國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

      一、提高高職學生禮儀素質的重要性

      加強禮儀素質學習的重要性表現在促進人際交往、為日后面向職場作準備、高職學生的群體特征要求加強禮儀學習三個方面:1.禮儀教育有助于促進和諧人際:高職學生步入大學是遠離父母邁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隨著課余生活的豐富和空暇時間的增多,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和同學交流,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社交禮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范,他們就能憑借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2.禮儀教育為日后走向職場作準備。面對大學生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的現實,怎樣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是越來越多學生考慮的現實問題。據報載,在人才招聘會上,言談儒雅、服飾得體、儀表端莊、神態大方、禮儀到位的學生更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在步入職場后更是如此。3.高職學生的群體特征要求把禮儀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上。高職院校學生的構成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他們進入大學進行學習,是對未知領域的一個全新的嘗試,所處的年齡段是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對學生思想領域進行引導,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世界、認識社會。

      二、提升高職學生禮儀素質的途徑

      (一)教師首先要知禮,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教師的示范性和學生的向師性特征決定教師要注重自身禮儀對學生的影響。

      1.教師的職業特征具有示范性的特點??鬃釉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额伿霞矣枴分幸舱f:“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這都表明教師要以身作則,學生才會對其產生信任,對他下達的命令也能更好地聽從,在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也能更加地得心應手。新時代的教師不光要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要講禮儀。教師不僅僅是教授知識的源泉,而且是傳承文明的導師、教書育人的園丁、以身作則的楷模?!盀槿藥煴怼辈粌H表現在課堂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在無數的細節里。

      2.學生學習的過程具有向師性的特點。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對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依附感心理,高職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正是個性與品德形成的時期,教師的一舉一動,每個教學、生活中的細節在學生的眼中都會無限的放大,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在課堂上以及處理學生工作中要給學生做出表率,促進學生對禮儀的學習和素質的提高。

      (二)開設禮儀選修課,把禮儀列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

      禮儀課程由于設置的內容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校開設禮儀選修課,把禮儀列入德育范疇。長期以來我國對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尤為重視的,從小學開始就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等列入必修、選修課程中來,但值得重視的是,我國的思想政治課程往往側重于人的思想方面,所學到的政治和政策內容和自己的生活有差距,思想道德課往往被看成是一種空洞的說教,實踐起來也有困難;而禮儀課程所學內容具有實踐性強、可操作性、評價具體等特點,和思想政治課程有顯著的區別,如禮儀所設置的課程內容包括拜訪禮儀、接待禮儀、個人的儀容儀表禮儀,還有人際交往禮儀等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學完以后可以馬上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來,對提升自我形象素質都有實際效果,是一種顯而易見的教育形式。學生通過禮儀的學習可以清晰地認識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通過對禮儀的學習,做一個知禮懂禮守禮的人,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摒棄假惡丑,追求真善美,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這樣,就可以寓德育教育于禮儀教育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加強禮儀課程的建設。首先,高職院校要引進專業的禮儀課教師。其次,可到知名的大企業聘請有豐富禮儀實踐經驗的校外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當然,也可有計劃地安排任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或直接選派教師參加各種相關禮儀培訓、進修和專門的研討會,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另外禮儀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學院應根據各專業對禮儀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禮儀教材,建立禮儀實訓室,購買相關的禮儀教學實訓用具。

      (三)從身邊小事做起,循序漸進學禮儀

      “九臺之上,始于壘土”,禮儀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從小處著眼。高職學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從小處著眼,如同學之間不互相叫(起)外號、按秩序排隊打飯、不浪費糧食等等,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基本的禮節要求。一次幫助同學,一次給老人讓座,一次主動的問好,也許并不代表什么,但禮儀習慣的養成應該是由外到內,由低到高的一個遞進的過程。一點一滴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斷地經受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當做好每一件身邊的小事,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知禮懂禮的具有高素養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個人都按照禮儀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整個社會的小禮儀就會匯聚成泱泱大國的大禮儀,這樣整個社會風貌就會得到大的改觀,有首歌這樣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那么只要在校生從小事做起,整個學校的風貌會大有改觀。如果每個社會人都從小事做起學禮儀守禮儀,整個中國也會離和諧社會的距離越來越近。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禮儀素質要點面結合,由小及大。職業學校禮儀實踐教育應在注重教育覆蓋面的同時,在教育過程中使通識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知識講授與實踐訓練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社團活動相結合,做到以點帶面,以面促點,點面結合,從而整體推進學校的禮儀文化和禮儀意識。“從而通過積極向上的校園活動,通過學校的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逐步幫助和引導學生改掉陋習,弘揚良好的行為舉止,實現學禮、知禮、懂禮、守禮、用禮的目的。

      (四)多開展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通過角色扮演、禮儀實踐和把禮儀列入綜合素質考核中等形式來進行激發。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高度的自覺性,也許通過外部的推動力會強記下了一些禮儀方面的內容,但這都是外在形式,沒用內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來。如果僅僅依靠課堂上的說教讓學生學習禮儀,學生不但接受得慢,還容易滋生出厭煩的情緒。為了能更好地學習禮儀,可以通過理論加實踐的方式進行學習,比如在禮儀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不同民族、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人來進行初次見面的禮儀學習,也可以通過對比的方式把正確的禮儀和錯誤的禮儀進行對比演示讓學生進行區分;另外,大學生的社會化程度都比較強,可以和一些酒店、賓館聯系讓學生在那里進行禮儀實習,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禮儀知識,反思自己在學習禮儀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最重要的是,在各項學習活動、競技活動的評比中,由于禮儀是學生思想文明素質的一種外顯形式,因此把學生的禮儀學習作為綜合素質打分的考證,納入評分細則中來,把每個評分的標準進行詳細的劃分,增強學生對禮儀學習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

      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禮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由于禮儀本身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因此對禮儀的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光在校園中通過以不同形式開展禮儀學習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質,更重要是走出校園后學生還能以禮儀的規范要求自己,以此為基礎,不斷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明風尚的展開,提升整體國民素質。

      【參考文獻】

      [1]俞濤.大學生行為指導與訓練[M].上海大學出版社.

      [2]李興國,田亞麗.教師禮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相關期刊更多

      電信網技術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信息產業部

      水處理技術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

      中醫外治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