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總結乙二醇中毒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護理,提高對乙二醇的認識。方法:對該中毒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及護理進行討論分析,早期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CVVH治療。結果:患者經過呼吸機輔助通氣、CVVH等治療后出院。結論:乙二醇中毒患者早期的CVVH治療、護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乙二醇;中毒; 護理;CVVH

      乙二醇為汽車水箱防凍劑的主要成分,水溶性強,吸收后迅速分布于血液及組織液中。在肝臟內先后代謝為乙二醛、乙二酸、及草酸,這些代謝產物易導致代謝性酸中毒。人的一次口服中毒劑量為70-84ml,乙二醇主要損傷靶器官為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我科于2010年2月17日成功搶救1例乙二醇中毒患者,現將搶救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搶救治療

      于2010-2-17(14:00)入科后立即行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輔助呼吸,留置胃管、尿管,及鎮靜、5%碳酸氫鈉注射液維持靜點等對癥治療。于14:30行床旁持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治療,血流速200mL/H、前置換3000mL/H,超濾率0mL/H,給予枸櫞酸鈉抗凝。于15:30分給予股動脈置管及Picco監測,根據監測結果,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給予膠體液積極補液糾正血容量不足,繼續動態監測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

      2護理

      2.1心理護理: 患者年齡小處于叛逆期且有抑郁癥病史,加之前期病情危重,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個性特征,給予不同的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積極采取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耐心的做好心理疏導,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治療方法、護理措施及預后,減少其恐懼感,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給予生活的勇氣,同時作好患者家屬的工作,多給患者精神上的安慰支持。

      2.2呼吸機輔助通氣的護理

      2.2.1機械通氣的護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特別是呼吸情況和SPO2的變化,隨時聽診雙側肺部呼吸音,及時準確記錄呼吸機的工作參數,出現報警要及時了解報警原因,并及時處理,根據醫囑及時抽取動脈血氣分析,了解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情況。

      2.2.2人工氣道的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感染。防止分泌物堵塞氣道,進行吸痰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戴無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引手法要輕柔、迅速,吸引壓力不超過80mmHg,避免損傷黏膜,以免引起出血,吸引時注意觀察痰液的色、量、質,遵醫囑及時留取痰培養。每日進行口腔護理,準確記錄導管外露長度并妥善固定;保持呼吸機管路通暢,濕化器溫度

      2.2.3拔除氣管插管前后的護理:患者經治療后成功拔除氣管插管,拔管前給予小劑量激素靜脈注射,并充分吸引氣管導管內及氣囊上滯留的分泌物,拔管后給予半臥位,密切監測SPO2、血壓、心率的變化,鼓勵患者咳嗽、咳痰,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

      2.3CVVH的護理

      2.3.1監測病情變化:在行CVVH時應采用多功能監護儀連續監測血壓、心率、呼吸、體溫、血氧飽和度;監測中心靜脈壓。

      2.3.2血液監測:密切監測血常規、生化、凝血四項及動靜血氣分析,根據檢驗結果,隨時調整置換液的配方,保證患者各項化驗結果在最佳狀態。

      2.3.3保持體外循環的通暢 建立可靠的血管通路,采用靜脈留置導管,保證充足的血流量,減少外周阻力,妥善固定管路。引血前仔細檢查各夾子是否處于開放狀態。采用前稀釋法補充置換液,降低血液粘稠度以減少凝血的發生,嚴密觀察靜脈壓、動脈壓,跨膜壓、血濾器中空纖維顏色的變化:盡早發現濾器的凝血程度,以維持濾器良好的溶質清除率,懷疑濾器凝血時用100 ml生理鹽水沖洗濾器,以肉眼觀察其凝血狀態;當靜脈壓、動脈壓,跨膜壓逐漸上升超過200 mmHg,血濾器中空纖維顏色變深時,根據血濾器堵塞程度決定是否更換管路。

      2.3.4預防感染:由于體外循環的建立、大量置換液和透析液的配制以及置換液及濾出液袋不斷更換,大大增加了感染機會。因此,在使用留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時,除了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外,還必須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在上下機時注意認真消毒連接頭 和穿刺點的皮膚,保持穿刺點和敷料的干燥以及導管的通暢,在治療過程中連接管的接頭處用無菌治療巾包裹。

      3討論

      乙二醇在毒理學分級上屬低毒性化合物,人一次口服中毒量為70-84ml,可迅速被胃腸道吸收,分布到人體各組織中,在肝臟內先后代謝為乙二醛、乙二酸、及草酸,這些代謝產物易導致代謝性酸中毒。有關文獻報道:在中毒的12h內主要是乙二醇本身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和胃腸道的刺激癥狀;在中毒的12-24h內是代謝性酸中毒和心、肺癥狀,表現為高血壓、心動過速、嚴重者出現心源性肺水腫、心力衰竭、ARDS;在中毒的24-72h出現腎小管壞死和腎衰竭,臨床表現為少尿、腰痛、腹痛、氨質血癥(本例患者處在此期)。本例患者口服汽車防凍液約半瓶,血液中乙二醇成分2500mg/L,嘔吐物呈酸性:PH3.0 出現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和急性腎功能不全,積極采取機械通氣和CVVH治療患者搶救成功。建議在早期及時洗胃,本例病人已超過胃排空時間,洗胃沒有意義。及早、及時、反復進行CVVH治療清除毒物保護腎臟是本例患者搶救治療的關鍵。

      參考文獻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摘要】:總結了一例重度燒傷患兒的治療中,深靜脈穿刺置管的應用及護理體會。有效的靜脈通路的建立與維持,對于燒傷滲出期的休克復蘇和預防后期的并發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護理不但能延長深靜脈置管的使用壽命,更能有效地預防置管術的不良并發癥。經過精心的治療及護理,患兒最終康復出院。

      【關鍵詞】:深靜脈穿刺置管 大面積燒傷 并發癥 護理措施

      深靜脈穿刺置管以其便于操作、輸液種類廣泛、導管彈性好、留置時間長等優點,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1]。置管途徑有多種,如經股靜脈穿刺的下腔靜脈置管、經頸外或頸內靜脈穿刺的上腔靜脈置管及經鎖骨下靜脈穿刺的上腔靜脈置管等。2007年我科收治了一例重度燒傷患兒,由于患兒的頭面部、頸部、雙上肢及雙下肢都有不同程度大面積燒傷,故而我們采用了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術,穿刺一次成功,置管29天后拔管。其間,經其輸入大量晶體膠體液體以抗休克,大量抗生素以抗感染以及TPN,未發生不良反應。

      1病例介紹

      患兒,男,11歲,因火災全身多處燒傷4小時,于2007年8月5日入院。入院診斷:

      燒傷(火)。患兒神志淡漠,煩躁不安,口唇發紺,肢端冰冷。頭面部、頸部、背臀部、雙側上肢及下肢分別有淺Ⅱ°燒傷面積約20%,深Ⅱ°燒傷面積約32%,輕度吸入性損傷,燒傷休克。T:36.3℃P:146次/min律齊BP:84/47mmHgR:36次/min 入院后立即給予建立靜脈通路,同時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留置尿管,輸氧,創面給予燒傷換藥并置于燒傷病房。燒傷后48小時為滲出期,患兒創面有大量液體滲出,循環嚴重不足,經計算制定出補液方案,并按照計劃及時輸入晶體和膠體溶液后,患兒安全度過休克期。其后,及時有計劃性的應用抗生素,有效的控制了感染,并通過靜脈置管輸入TPN給予營養支持療法。患兒住院37天,痊愈出院。

      2置管方法簡介

      患者去枕平臥,頭轉向左側,充分暴露胸鎖乳突肌,使靜脈充盈,雙上肢自然放于身體兩側,肩背部墊一個長條形小枕,兩肩后展。頸、胸、肩部常規皮膚消毒:用碘伏棉球以穿刺點為圓心作環形消毒,消毒面積上至肩胛,下至平行線,內至前正中線,外至腋前線,避開創面。無菌操作下1%利多卡因5ml局部麻醉,取出單腔或雙腔中心靜脈穿刺套管,抽取肝素稀釋液,注入留置管使其充盈。 選鎖骨中點內2cm為穿刺點, 與胸壁呈15°,朝胸鎖關節上緣方向進針,可在2~5cm處即可找到血管。針刺入皮膚后,保持負壓,緊貼鎖骨下進針,約2~5cm見回血后置入導絲,退出穿刺針, 用擴張器擴張皮膚及皮下組織后,置入中心靜脈導管11~14cm,退出導絲,可再試抽回血,確認其在中心靜脈內后,并確認通暢后注入肝素鈉溶液封管,肝素帽封閉,連接輸液裝置,皮膚縫合,穿刺點上覆蓋無菌小紗布后用3L透明敷貼固定。[2]

      3護理體會

      3.1 建立靜脈通道 大面積燒傷患者,皮膚屏障被破壞,大量液體由創面滲出,會導致有效循環血量銳減,極易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此時,一條有效的靜脈通道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它迅速的補充液體,改善微循環,糾正休克,保證了體內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從而減少了很多嚴重的并發癥的發生。

      3.2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術中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于清醒患者,應耐心細致的做好解釋、指導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對于意識不清或躁動患者,應做好肢體的約束,必要時小劑量應用鎮靜劑,提高穿刺成功率。如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穿刺側呼吸音弱,心悸,脈速,惡心,嘔吐,穿刺部位出血量大,則有可能是出現氣胸、血胸或誤穿鎖骨下動脈,此時應立即拔出穿刺針,迅速按壓穿刺點并做相應處理。

      3.3 預防置管并發癥

      3.3.1 防止感染 燒傷患者皮膚創面較大,感染幾率高,因此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更顯得極為重要。操作前,應戴好帽子、口罩,做好手部清潔消毒,護理時應注意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硬結及有無膿性分泌物。如用無菌敷料覆蓋,應每24h更換一次;如用3 L無菌切口膜覆蓋,則應72h更換一次,每次更換時,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口及周圍皮膚,保持穿刺點的清潔、干燥,避免污染。輸液器應每日更換,連接輸液器前,應用碘伏消毒肝素帽或輸液接頭,避免因接頭處污染造成逆行感染。經管輸入TPN時,營養液應現用現配,并于配置后24小時輸入完畢,減少液體污染幾率。在做好患兒的保護性遮蔽的前提下,每日對病室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每次20min。

      3.3.2 防止空氣栓塞 空氣栓塞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在輸液前應排凈輸液器內空氣;輸液過程中要勤巡視,勤觀察,液體輸畢要及時更換,不可走空;輸液裝置要連接緊密,嚴防脫開。

      3.3.3 防止堵塞和管內血栓形成 每次輸液結束時經肝素帽注入肝素稀釋液約5ml正壓封管[3],方法是:將1.25萬單位的肝素鈉注射液2ml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配置成濃度為125單位/ml,封管時邊退針邊注液最后夾管。輸液前,用肝素稀釋液做脈沖式沖管后再行輸液,若發現導管不通,切勿強行沖洗,以免將血凝塊沖入血液循環造成栓塞,應用注射器將血塊抽出后,再行沖管和輸液。導管應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折疊、脫出。本病例中,患兒初期因休克而躁動,休克期后又因創面疼痛而哭鬧不安,因此,應加強巡視,隨時做好導管的固定,同時,對家屬做好置管宣教,告知其保持導管暢通,防止脫出的重要性,延長置管的使用壽命。

      3.4 控制輸液速度及種類 鎖骨下靜脈管徑較粗,壓力低,輸液及推注藥物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腫。雙腔或多腔置管,輸入兩種以上的藥物時,應注意藥物之間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以防產生藥物的不良反應。

      3.5 拔管 拔管前,應對家屬及患者做好注意事項的宣教,取得配合。拔管時,先用碘伏消毒穿刺點,后延血管走形緩慢拔出導管,以免損傷靜脈。導管拔出后迅速按壓穿刺點5-10min,待再次用碘伏消毒后,用無菌敷料覆蓋。拔管后,應密切觀察穿刺點有無皮下滲血,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感染。

      3.6 心理護理 置管前,患者及家屬對深靜脈置管術缺乏了解,難免會產生恐懼和疑慮,此時,我們應該耐心,熱情,主動細致地為其解釋置管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消除病人及家屬的恐懼心理,配合操作的完成。治療期間,向病人及家屬做好宣教,為了治療的順利進行,保持導管的通暢與固定。拔管后,指導患者做好局部皮膚的清潔與護理,避免感染。

      4小結

      在此例重度燒傷患兒治療中,深靜脈穿刺置管術的實際應用,將其優勢完全體現出來。

      采用深靜脈置管能夠減少反復穿刺的痛苦,保護靜脈,長時間維持有效的靜脈通道,方便用藥,更贏得了搶救的時間,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時我們也體會到,優質的護理、正確的操作,能夠保證導管的長期有效的使用,為病人減輕病痛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董薇.深靜脈置管的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第四軍醫大學吉林軍醫學院學報,2003,25(2):113-115.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資料與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腸易激綜合征患者120例,病程均>1年,西醫診斷均符合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辨證均符合肝郁脾虛型。病例選擇標準如下。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羅馬Ⅲ診斷標準:在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反復發作的腹痛或不適癥狀,并具有下列中的兩項或兩項以上:①排便后癥狀改善;②伴隨排便頻率的改變;③伴隨糞便性狀的改變。

      診斷標準建立于患者至少在診斷前的6個月內出現癥狀,并在最近的3個月持續存在,在觀察期間疼痛(不適)癥狀的頻率至少1周2天。

      下列癥狀可支持IBS的診斷:⑴異常的排便頻率:①每周≤3次排便或;②每天>3次排便。⑵異常的糞便性狀:①塊狀便/或硬便;②松散便/稀水便。⑶排便費力。⑷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盡感。⑸排出黏液。⑹腹脹。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制定。

      本病中醫學根據臨床表現,可歸屬“腹痛”、“腹瀉”等范疇。在明確IBS的診斷上,本治療選取“肝郁脾虛型”患者,符合以下中醫證侯分類標準:⑴主要癥候:①大便或稀或結,或排便不爽或夾黏液;②每因情志怫郁時腹痛腸鳴泄瀉多發或加重,瀉后痛減;③脘痞胸悶;④脈弦。⑵次要癥狀:①煩躁易怒,失眠多夢;②噯氣太息;③口苦咽干;④婦女月事不調。證型確定:具備主證兩項加次證兩項,或主證第一項加次證三項。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本治療中西醫入選標準;②有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其他嚴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有藥物過敏史和對本次臨床治療所用藥物過敏;④近期服用影響胃動力或感覺功能等具類似作用的藥物或拮抗作用的藥物,以影響藥物療效的判斷;⑤病情危重以致對此次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難以評估者;⑥年齡<14歲或>65歲的患者和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一般資料:按上述標準入選的120例患者,按就診時間先后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治療組男23例,女37例;病程1~10年,平均4.41±1.52年;年齡34~64歲,平均36.52±11.64歲。對照組男22例,女38例;病程1~9年,平均4.61±1.83年;年齡35~64歲,平均34.71±9.12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①治療組:給予柴芍六君湯加減內服:炒柴胡12g,炒黃芩12g,北沙參30g,炒白術15g,茯苓15g,杭白芍20g,當歸15g,薄荷6g(后下),木香12g,砂仁6g(后下),香附12g,甘草10g,以冷水600ml,浸泡30分鐘,煎沸后5分鐘,取汁300ml,分早晚兩次口服。給予中藥“健脾護腸清毒湯”100~200ml保留灌腸:生大黃6g,黃芩12g,白芨15g,紫草6g,兒茶6g,茯苓30g,薏苡仁24g,赤芍24g,灌腸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清洗肛周,取左側臥位,適當墊高臀部(10cm)左右。灌腸時間以患者夜間入睡前為宜。療程:以7天1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療程期間患者不使用抗郁抑藥物及調節內臟感覺藥物。②對照組: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口服1次15mg,3次/日,餐前或睡前服。療程:以7天1個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療程期間患者不使用抗郁抑藥物及調節內臟感覺藥物。治療期間需要患者保持心情愉暢,加強信心,避免心理負擔,同時要注意調理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藥物,忌煙酒,生冷及辛辣肥膩之品;避免過勞、過逸。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①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腸道功能正常,舌、脈象正常,停藥后6個月無復發;②顯效:癥狀基本消失,大便次數正常,糞便性狀接近正常;③有效:癥狀好轉,大便次數減少;④無效:癥狀無減輕,大便次數、大便性狀及排便過程異常無改善。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

      討論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關鍵詞:胰島素泵;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患者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代謝紊亂急劇惡化而導致的糖、脂肪、蛋白質、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的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嚴重時可導致昏迷,是臨床內科常見急癥之一,應給予積極治療。目前胰島素使用指南要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脫水、酸中毒、血糖極度高的情況下宜使用胰島素泵治療,傳統的做法是待血糖降至13.9mmol/L時停用小劑量胰島素而改為間隙性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1]。使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是近年來臨床認可的一種強化治療方式。2012年5月~2013年5月,對本科室30 例停用小劑量胰島素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安裝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代替了傳統的間隙性皮下注射胰島素方案。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護理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科室使用胰島素泵治療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30 例(男13 例,女17 例),年齡19~78 歲,平均(47.5 ± 12.7)歲;疾病類型:1 型糖尿病21 例,2 型糖尿病9 例;病程1~22 年,平均(14.7±5.8)年;血糖15.5~34.2 mmol/L,平均(16.4±7.9)mmol/L;尿酮體+~+++,pH 6.8~7.3,平均(7.1±0.5)

      1.2方法 入院后遵醫囑補液、糾正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首先使用小劑量胰島素(按0.1u/小時每公斤體重胰島素加生理鹽水250ml)治療,Q1h監測血糖,待血糖降至13.9mmol/L時停用小劑量胰島素,改為安裝胰島素泵持續輸注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胰島素泵均使用韓國DANA泵,胰島素均使用諾和諾德廠商生產的速效胰島素類似物-諾和銳,胰島素劑量按0.4~0.6u/kg體重計算[2],胰島素總量50%作為基礎率,50%作為3餐前大劑量。監測末梢血糖7~8次/d,均使用美國強生穩豪血糖儀監測每天3餐前后、睡前及零晨3:00~5:00血糖,根據血糖高低調整胰島素劑量直至血糖控制平穩。

      2 結果

      患者應用胰島素泵治療后平均1~2d 酮體消失,3~5 d血糖得到控制(以空腹血糖4.0~6.0mmo/L及餐后血糖4.0~8.0mmo/L;60歲以上老年人以空腹血糖

      3 討論

      3.1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的作用特點 DKA 是患者有效胰島素水平降低時,體內產生的有機酸和酮體過度堆積形成的代謝性酸中毒。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嚴重的失水、尿量減少,嗜睡甚至昏迷。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是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廣泛認可的一種強化治療方式。它是模擬正常胰島素生理分泌模式,以設置的基礎胰島素量每3~5 min平均輸出1 次的方式進行胰島素輸注,穩定地維持血液中胰島素的有效濃度,抑制肝糖原生成,從而使夜間和兩餐之間血糖平穩[3]。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相比,其能更加快速地降低葡萄糖,恢復胰島素第一時相分泌,延緩糖尿病自然病程發展。應用胰島素泵持續少量胰島素經皮下脂肪迅速吸收而發揮作用,不但尿酮體消失所需的時間縮短,也減少了胰島素的用量[4],還可避免患者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導致的痛苦。當患者需要進餐的時候以上所述基礎率不能抵抗進餐后的高血糖,因此在患者進餐前10~15min給予輸注餐前大劑量以模擬胰島素餐時分泌從而控制餐后血糖。本組結果顯示,應用胰島素泵輸注胰島素,根據患者血糖的高低調整胰島素的劑量,均未發生低血糖,酮體消失時間為0.5~2d,3~5d 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3.2護理

      3.2.1胰島素泵安裝前的心理護理 雖然胰島素泵為患者帶來了便捷的治療手段,但對于初次實施胰島素泵治療的患者,還是心存疑慮,他們擔心針頭埋在皮下的不適,擔心低血糖和胰島素泵發生故障,還有治療費用較高。針對以上存在的心理問題,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向他們及其家屬詳細講解胰島素泵的優越性、安全性、方便性;并演示胰島素泵發生報警后的應急處理方法;告訴患者有研究顯示,應用胰島素泵治療者其低血糖發生次數比多次皮下注射者減少8 倍[5]。胰島素泵長期使用確實增加了患者的治療費用,但本組患者均為短期使用,安全有效的在短期內將血糖降至正常不但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了并發癥也就節約了費用。操作者從抽藥、排氣泡到調試程序,需10~20min才能為患者安裝完畢,患者易產生緊張和不安情緒。因此,我們將抽藥、排氣泡、裝儲藥器、調試基本模式、設定基礎量等前期操作先在治療室完成,然后再到病房進行后期操作。這樣可縮短在患者面前的操作時間,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增強其治療的安全感。

      3.2.2胰島素泵輸注前的準備 檢查調試泵是否能正常工作,胰島素泵輸注應選用短效或超短效胰島素,這樣可以避免頻繁補充胰島素;提前30min~1h將藥品置于室溫中,待藥液達到室溫后再抽吸至儲藥器中,以免溫差所產生的氣泡影響胰島素劑量的準確性及排氣時造成胰島素浪費。用儲藥器抽取所需胰島素,連接輸注裝置,排盡空氣,調試胰島素泵時遵醫囑設定基礎量、餐前大劑量。另外,做好相關登記是追蹤胰島素泵使用情況、反應患者病情變化、防止胰島素泵丟失的必要手段。

      3.2.3穿刺時的護理 注射部位可選擇腹部、大腿或上臂的皮下組織。本組30 例患者均選擇腹部。因腹部對胰島素的吸收比較穩定,且可有預測性,受活動的影響較小。選擇腹部注射時,應避開臍周5cm 的區域,不要選擇在骨突、瘢痕或經常被衣服、皮帶摩擦的部位。穿刺時應用75%乙醇消毒皮膚兩遍,范圍在8~10cm,揭開輸注針頭處的保護貼,左手拇指、中指、食指捏起皮膚,右手握住針柄垂直進針,然后左手放松使皮膚復原以利于針頭完全進入皮下并固定,貼好保護膜并記錄時間。本組患者置泵過程均順利進行。

      3.2.4胰島素泵安裝后的護理

      3.2.4.1胰島素泵的固定和患者的教育 胰島素泵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置泵后胰島素泵應安放在安全穩妥的地方,防止軟管打折而影響胰島素的輸入。每班檢查泵的運行情況,防止胰島素泵不能正常輸注藥物而發生并發癥。教育患者泵正常工作狀態下不會報警,并告知陪人或家屬如機器發出"嘟……嘟……"報警聲,應及時向醫護人員匯報,及時處理故障;胰島素泵屬于貴重儀器教會患者倍加愛護防止損壞,翻身時不要將泵置于身體下面;患者及其家屬均不要亂按胰島素泵上面的按鈕;起床活動的時候注意妥善保管以免將泵摔在地上或掉在水池里;患者如果要進行CT、MRI、X線檢查需提前將泵取下來,以免高磁場環境造成泵的損壞;每餐進餐前10~15min告知醫護人員調節餐前大劑量以免餐后血糖增高。開始裝泵的初期,正處于血糖調整期,患者的血糖可能會忽高忽低,向患者介紹導致血糖波動的原因,告知患者不要緊張,以免情緒劇烈波動影響治療。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癥狀,如果發生低血糖或高度懷疑發生低血糖立即告知醫護人員,以便及時處理。

      3.2.4.2置泵部位皮膚的護理 同一部位置管時間過長,不僅增加感染的機會,還會降低胰島素吸收的敏感性[6]。因此,護理人員應每天觀察置管部位有無紅腫、疼痛、出血、脫出、膠布過敏等情況,如出現以上情況,應及時更換注射部位。一般患者5~7 d 更換輸注軟管及針頭,更換輸注部位應相隔2~3cm 以上,避免在同一部位埋置時間過長而增加感染的機會,同時可降低胰島素的吸收和敏感性,影響治療效果。每次更換胰島素耗材和拔針后均用0.5%碘伏消毒針眼處,交代患者24h不得泡水。本組患者均未發生穿刺部位感染情況。

      3.2.4.3嚴密監測血糖 由于夜間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皮質類固醇激素等拮抗胰島素的內分泌激素分泌處于最低水平,在夜間胰島素的需要量較黎明時減少20%~30%,且夜間胰島素抑制肝葡萄糖輸出的作用增強,易發生夜間低血糖[7]。因此,置泵后應嚴密監測患者血糖,特別是零晨3:00~5:00 的血糖情況,本組均按照CDS血糖監測指南的要求即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患者每天監測5~7次血糖,包括空腹、餐后、睡前及夜間血糖,并每天將血糖監測的數據提供給醫生參考,以便及時調整胰島素泵的基礎劑量,減少患者發生低血糖反應。本組患者均無發生低血糖反應。

      3.2.4.4置泵后的飲食管理 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給予患者多纖維、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飲食,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在每次餐前追加劑量15 min 必須進食,并由管床醫生根據理想體重計算飲食處方,合理配餐。本組患者均能按時進食。

      4 小結

      本治療結果顯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使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后續應用胰島素泵治療安全性好,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護理方面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疾病知識及胰島素泵治療的護理知識;在安裝胰島素泵前應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及健康知識指導;置泵后應密切監測患者血糖,及時處理胰島素泵的故障情況,以確保患者治療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2010)[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4(3).

      [2]母義明.胰島素泵規范治療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6.

      [3]張青霞,呂肖峰.胰島素泵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93-95.

      [4]羅利華,龍嘉玲.胰島素泵治療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23.

      [5]羅國春,翁建平.糖尿病患者強化血糖控制的同時需重視低血糖的防治[J].廣東醫學,2003,24(10):1031-1032.

      醫療護理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關鍵詞】血液灌流;血液濾過;重癥急性胰腺炎;膿毒癥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871-02

      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以酗酒和膽道疾病為常見病因。重型急性胰腺炎常伴有胰腺膿腫和假性胰腺囊腫的發生治療較復雜。血液灌注聯合血液濾過的廣泛應用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并胰腺膿腫術后膿毒癥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我院對自2011年3月到9月期間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并胰腺膿腫術后膿毒癥的患者在內科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濾過的治療取得了良好地成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1年3月到9月入住我院的重癥急性胰腺炎并胰腺膿腫術后膿毒癥的患者20名,男14名,女6名,年齡26-45歲,患者均有膽道疾病史,其中8名男性患者有酗酒史。入院時患者生命體征不平穩:呼吸加快,血壓下降,脈率加快,體溫升高;腹部可觸及明顯的包塊;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明顯增多。上述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同時符合膿毒癥的診斷標準[1]。

      1.2 治療方法

      1.2.1 常規治療 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應用抗生素,止痛劑(禁用嗎啡 鎮痛),抗酸藥物減少胃酸的分泌,應用生長抑素抑制胰腺分泌,給予抑肽酶抑制胰酶活性,膿腫切開局部引流,心理護理。

      1.2.2 血液灌注聯合血液濾過治療 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血液灌注和血液濾過治療。股靜脈或頸靜脈中置入雙腔透析導管后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選用HA330樹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注加用BM25行血液濾過,血液灌注+血液濾過治療5-6次,每次平均3小時[2]。每次血液灌流結束后用150 mL生理鹽水將灌注后血液回輸至體內,先停止血泵再快速撤去灌注器,血液濾過48 h,將血流調整為150-180mL/rain。濾器配套應使用每24 h更換1次,出現凝血塊時立即更換。

      1.3 統計學處理 研究結果的記錄為(χ±s)。用t檢驗比較治療前后的監測指標,P

      1.4 結果 患者的各項監測指標在治療前后均明顯好轉,P

      2 護理分析

      在常規治療及血液灌注和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有無并發癥的發生,一旦發現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定期幫助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壓瘡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率[3]。操作前向患者解釋操作的目的、意義、過程、征求患者的同意、贏得配合。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做好心理護理。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操作,遵醫囑建立血液和靜脈通路輸注液體,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各項操作嚴格無菌,防止交叉感染。囑患者做好各項治療前檢查(肝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和凝血功能檢查)為治療提供依據。灌注和透析過程中密切觀察管道的固定是否穩妥,管道是否通暢,檢查設備的壓力是否合理,觀察血運是否通暢,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3 討 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是胰腺分泌的酶原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對胰腺本身及其周圍組織自身消化所引起的炎癥反應。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急性期有大量的炎性因子在體內浸潤,當機體產生的抗體不足以清除時,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就會造成多器官和組織的功能損害。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可以有效的清除血液中的炎性物質,減少組織器官功能衰竭的機率,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由于在治療過程中建立體外循環通路,護理觀察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治療過程中須保證管道的通暢性,循環的液體中無氣泡,循環壓力嚴格按患者的實際情況設定,嚴格無菌操作。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征象,一旦發現應及時處理。

      參考文獻

      [1]楊軍,楊太明,劉燕.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應用[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0,22(4):248-249.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