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范文第1篇

      各村衛生室、衛生院各科室:

      為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防止醫療廢物產生、收集、運送、處置等環節的壞境污染,保障人民群眾和環境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等規定,制定本實施方案,請各村衛生室或各科室認真遵照執行。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若不重視,管理不到位、處置不當,流行社會及環境,不僅會造成環境危害,而且會成為疾病傳播的重要傳染源。為進一步加強我鎮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處置等環節的管理,經鄉衛生院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大灣鄉衛生院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建立健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應急預案、工作流程,人員管理,負責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上報工作,負責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存及處置過程中的職業衛生個人安全防護、技術指導、業務培訓以及監督檢查工作。

      二、落實責任,規范管理

      (一)綜合管理

      各村衛生室及各科室要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有關要求,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專(兼)職人員負責醫療廢物收集、暫存、轉運等管理工作,建立管理臺賬,做好臺帳、轉移聯單、運送等記錄與交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臺帳、轉移聯單等所有資料必須至少保存三年。

      (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與暫存管理

      各村衛生室及各科室嚴格按照感染性、損傷性、藥物性、化學性、病理性五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購置和修建使用符合相關要求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內部轉運工具、暫存場所(暫存間、暫存柜或周轉箱)等。暫存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1周。

      (三)醫療廢物安全轉運與處置管理

      各村衛生室及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均由我院與簽約的固原市惠眾廢棄物綜合處理公司轉運處置,不得私自處置。衛生院負責接收各村衛生室及各科室所產生的醫療廢物,集中交由惠眾廢棄物處理公司;衛生院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轉運至暫存間暫存;各村衛生室產生的醫療廢物安全轉運至衛生院。各醫療機構轉運原則上1周/次,各轉運環節均須做好交接及相關記錄。

      (四)醫療廢物處置人員的技能及職業防護

      1、專業技能

      認真履行崗位的職責,掌握醫療廢物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了解醫療廢物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性,熟悉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標識、裝卸、搬運醫療廢物容器(包裝袋、利器盒等)、周轉箱(桶)的正確操作程序,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并及時報告。

      2、職業防護

      在醫療廢物處置(收集、轉運等)過程中,堅持使用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如:防護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堅持崗前、離崗體檢,在崗期間體檢2年/次,必要時進行預防性免疫接種。

      三、醫療廢物處置登記及報表

      1、各村衛生室及各科室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即:填寫《醫療廢物管理臺帳》,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重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衛生院接收轄區內村衛生室醫療廢物應單獨建立《醫療廢物管理臺帳》。

      2、衛生院對本單位及接收的醫療廢物交由惠眾廢棄物處理公司上門收運車輛時,如實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醫療廢物專用)、《醫療廢物運送記錄卡》。

      四、嚴格管理,加強監督

      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醫療機構或科室進行醫療廢物管理檢查與指導,每年不少于2次。對于不按規定進行分類收集、暫存、轉運、處置醫療廢物的違法行為,將依法嚴處。

      附件:1、大灣鄉衛生院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范文第2篇

      基層醫療機構,對醫療垃圾如何處理的法律法規理解常不到位,常因此違規操作而受到處罰。本文將介紹我國關于醫療垃圾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指導基層醫療機構如何正確處理醫療垃圾。

      案例回放

      每天下午5:00,某市二甲A醫院的“焚燒爐”準時開始焚燒當天的醫療垃圾。由于醫院的焚燒爐設備簡陋,及露天進行焚燒,常發出惡臭伴著黑煙向四周擴散,給周圍居民生活造成了影響。每到焚燒時間,居民就關窗關門,以防刺鼻的味道飄進屋內。

      住院的患者也反映,都是有各種各樣疾病才到醫院就醫的,在醫院住院每天聞臭氣,不僅影響了就醫的情緒,也有礙病情康復。

      醫院的領導者對焚燒醫療垃圾的解釋是,因為目前醫療垃圾處理的費用太高,且被某家企業壟斷,醫院承擔不起這部分費用,不得已才在自家醫院內進行焚燒。

      律師點評

      我國醫療垃圾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是2003年3月16日由國務院頒布實施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一般俗稱為醫療垃圾。

      我國實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適用于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以及監督管理等全過程。目前醫療廢物分為五類,分別是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藥物性和化學性醫療廢物。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不屬于前述五類醫療廢物,應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法律規定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要求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一要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二要制定與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有關的規章制度和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應急方案;三要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四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五要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六要根據就近集中處置的原則,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

      同時,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禁止下列七項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禁止郵寄醫療廢物;禁止通過鐵路、航空運輸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體上運輸醫療廢物。

      當然,對于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自行就地處置其產生的醫療廢物。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應當消毒并作毀形處理;能夠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本案中的某二甲醫院所在地域為市級,不屬于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因此明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沒有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依法將受到行政處罰。除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醫療機構外,醫療衛生機構沒有權利自行在醫院內設置焚燒爐進行醫療垃圾處理。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專項執法檢查,強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行政的法制意識,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執法力度,使我省醫療廢物管理步入規范化和法制化軌道。

      二、檢點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貫徹實施《條例》及其配套文件情況,開展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行政處罰情況。

      三、具體內容

      (一)衛生行政部門

      重點檢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實施《條例》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執法主體、依據、權限、內容、程序是否合法,對所轄區域的醫療衛生機構落實《條例》的配套制度、措施的監督檢查情況和頻次,提出整改意見和要求的落實情況。

      (二)衛生監督機構

      重點檢查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執法檢查的具體行為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包括執法程序、證據收集、法律文書制作、法律適用。對下級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檢查、指導幫助、糾正執法錯誤等。

      (三)抽查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并按下列內容核實衛生行政部門的執法質量和監督管理:

      1.制度建設:重點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指導醫療機構建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醫療廢物處置的有關規章制度和在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應急方案。

      2.分類收集:重點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按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印發〈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通知》(衛醫發(20*)287號)對醫療衛生機構執行分類收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按《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督促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和警示標識,使用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和警示標識是否持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登記證書》。

      3.臨時貯存:重點檢查衛生行政部門是否對醫療衛生機構設置臨時貯存設施、設備進行監督檢查,醫療機構臨時貯存設施、設備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4.分層管理: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按照以下原則對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

      (1)已有合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機構的地區,醫療衛生機構除按條例等要求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收集、安全貯藏、集中處置外,對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可不再進行毀形消毒,而直接收集于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內集中處置,但針頭、刀片等銳器必須收集在防銳器穿透的專用收集容器內,再交集中處置。

      (2)尚未建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機構的地區:

      ①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必須在第一操作環節毀形并作消毒處理;

      ②可以采用高溫熱處理技術作為過渡性處置辦法的,設施選址應當遠離住宅和耕地,并在設施周圍設置避免畜禽和無關人員接近的防護設施;

      ③不能采取高溫熱處理技術處置的醫療廢物,消毒后集中填埋,并在集中填埋地設置固定警示標志。

      (3)不具備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自行就地處置醫療廢物的,其處置方式應至少符合上款所規定的基本要求。

      四、檢查方式

      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普遍檢查和重點抽查相結的辦法逐級進行。具體可采用實地檢查與聽取匯報、走訪調查與查閱卷宗等多種方法,使此次執法檢查能切實推動《條例》的貫徹實施。

      五、職責劃分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執法檢查的組織實施,衛生監督機構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承擔具體執法檢查工作。

      (一)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省直執法監督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州市衛生行政部門的檢查和督導工作。

      (二)州(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所屬執法監督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以及縣(市)衛生行政部門的執法檢查。

      (三)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所屬執法監督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的執法檢查。

      六、檢查步驟

      分三個階段進行。

      自查整改階段:*~*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照檢查內容進行自查,醫療衛生機構就貫徹實施《條例》情況進行對照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各州(市)衛生行政部門于20*年*月*日前將自查整改報告報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

      組織檢查階段:*~*月,各州(市)衛生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劃分開展執法檢查,并至少對2~3個縣(市)衛生行政部門和2~5個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檢查。各州(市)要將檢查情況于20*年*月*日前以總結形式報*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

      全省檢查督導階段:*~*月,省衛生廳組織督導組,在各州(市)執法檢查總結的基礎上抽取4~6個州(市)開展督導檢查,全省檢查督導情況匯總后進行通報。

      七、工作要求

      (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站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到醫療廢物專項執法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設立專項執法檢查領導小組,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切實抓出實效。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范文第4篇

      為進一步加大環保工作力度,推進環保工作重點從污染控制轉向全面治理,集聚人力、財力、物力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嚴重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汕頭市人民政府于近日頒布實施了《汕頭市治污保潔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10年,全市投資52.25億元建設包括污水處理、流域綜合整治等37個治污保潔重點工程項目。方案確立了近遠期目標,即:到20*年,全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基本得到控制,環境綜合指數達到80分以上;環境質量基本達到相應環境功能區標準,空氣污染指數小于100,全市酸雨頻率降低到35%以內,地表水水質達標率95%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8%以上,聲環境質量進一步好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60%以上;妥善處理醫療廢物、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0%以上,醫療危險廢物集中達標處置率達90%,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100%;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5%;中心市區的創模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新建市區各項創模指標如期達標。到2010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完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70%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80%以上縣(區)建成生態縣(區),全市建成國家生態市。為確保目標的實現,方案明確了市環保、經貿、林業、建設城管、水利、海事、宣傳、發展計劃、科技、公安、財政、規劃國土、物價等部門的責職和分工,要求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把治污保潔工程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實現環保投入的多元化。方案同時確立了重大決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與發展聯席會議、環境與發展科學咨詢、重大決策監督與責任追究制度,要求市各級政府結合環境保護責任考核加強對治污保潔工作的監督檢查。

      全面啟動練江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治污保潔方案”報道一

      練江流域的整治是本次治污保潔工程的重頭戲,汕頭市治污保潔方案對此做了詳細規劃,制定五項措施推進整治:一是嚴格控制工業污染。限制印染、造紙等行業的發展和流域內新建水污染型項目,取締“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推行污染物全面達標工作和重污染企業停產治理。二是狠抓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至20*年底,建成潮陽棉城、和平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和潮南峽山、兩英污水處理廠的一期工程等污水處理設施,增加污水處理能力15.1萬噸/日;至2010年底,建成以上4座污水處理設施二期工程及谷饒、貴嶼、銅盂、沙隴、井都、成田、田心、司馬浦、陳店、仙城、臚崗等地11座新建污水處理廠,增加污水處理能力28.77萬噸/日。三是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步伐,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至20*年底,建成潮陽、潮南兩個區級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處理能力達700噸/日;至20*年底,建成13個鎮級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場,全面實現垃圾的安全處置。四是實施河道整治。改造練江截洪工程為可調控分洪水利設施,利用海門灣橋閘外潮水清污;對練江河道進行清淤清障,加大江水流量、流速,定期清理江面水浮蓮,恢復練江的自凈能力,逐步改變污染面貌。五是深化貴嶼鎮環境污染整治。加大“三個禁止”力度,嚴把固體廢物進口關,取締無證經營,實施固體廢物集中經營加工,拆解污染集中治理,大力發展無污染或少污染產業。

      醫療廢物處置處理方案范文第5篇

      第一條為規范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危害,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管理。

      第三條衛生部對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實施監督。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實施監督。

      第二章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職責

      第四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職責,確保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

      第五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制定并落實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及發生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內容包括:

      (一)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各產生地點對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二)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的產生地點、暫時貯存地點的工作制度及從產生地點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的工作要求;

      (三)醫療廢物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部運送及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的有關交接、登記的規定;

      (四)醫療廢物管理過程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

      (五)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

      第六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置負責醫療廢物管理的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

      構內處置過程中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二)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

      構內處置過程中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

      (三)負責組織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緊急處理工作;

      (四)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培訓工作;

      (五)負責有關醫療廢物登記和檔案資料的管理;

      (六)負責及時分析和處理醫療廢物管理中的其它問題。

      第七條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并在48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調查處理結果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每月匯總逐級上報至當地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每半年匯總后報衛生部。

      第八條醫療衛生機構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

      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2小時內逐級向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醫療衛生機構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

      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6小時內逐級向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6小時內向衛生部報告。

      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傳染病傳播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第九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過程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和緊急處理知識等,制定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三章分類收集、運送與暫時貯存

      第十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

      第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分類收集醫療廢物:

      (一)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

      (二)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

      (三)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

      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四)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

      的管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五)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

      門機構處置;

      (六)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

      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七)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八)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

      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九)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十)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

      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第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產生地點應當有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的示意圖或者文字說明。

      第十三條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第十四條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第十五條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第十六條運送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內部指定的暫時貯存地點。

      第十七條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

      第十八條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應當防止造成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

      第十九條運送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

      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運送工具。

      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第二十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

      第二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一)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和生活垃圾存放場所,方便醫療廢物運送人員及運送工具、車輛的出入;

      (二)有嚴密的封閉措施,設專(兼)職人員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三)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四)防止滲漏和雨水沖刷;

      (五)易于清潔和消毒;

      (六)避免陽光直射;

      (七)設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

      第二十二條暫時貯存病理性廢物,應當具備低溫貯存或者防腐

      條件。

      第二十三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縣級以上人

      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依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

      第二十四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第二十五條醫療廢物轉交出去后,應當對暫時貯存地點、設施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第二十六條禁止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禁止在非收集、非暫時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

      第二十七條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要求,自行就地處置其產生的醫療廢物。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

      應當消毒并作毀形處理;

      (二)能夠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

      (三)不能焚燒的,應當消毒后集中填埋。

      第二十八條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一)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二)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三)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四)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五)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六)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

      處理工作結束后,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四章人員培訓和職業安全防護

      第二十九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本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認識。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第三十條醫療廢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一)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

      定,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項工作要求;

      (二)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

      和操作程序;

      (三)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

      安全防護等知識;

      (四)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處置過程

      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五)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第三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接觸醫療廢物種類及風險大小的不同,采取適宜、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為機構內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

      第三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機構內的相關部門。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對所轄區域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定期監督檢查和不定期抽查。

      第三十四條對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和抽查的主要內容是:

      (一)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及落實情況;

      (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的工作

      狀況;

      (三)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登記資料和記錄;

      (四)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

      (五)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上報及調查

      處理情況;

      (六)進行現場衛生學監測。

      第三十五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或者抽查中發現醫

      療衛生機構存在隱患時,應當責令立即消除隱患。

      第三十六條縣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醫療衛生機構

      發生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第三十七條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傳染病傳播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第三十八條醫療衛生機構對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等工作,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九條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罰款:

      (一)未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設置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的;

      (二)未對有關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

      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的;

      (三)未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或者未保存登記資料的;

      (四)未對機構內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采取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的;

      (五)未對使用后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的;

      (六)自行建有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醫療衛生機構,未定期對

      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衛生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價,或者未將檢測、評價效果存檔、報告的。

      第四十條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地點、設施或者設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

      (二)未將醫療廢物按類別分置于專用包裝物或者容器的;

      (三)使用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不符合要求的。

      第四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處5000元以上1萬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醫療衛生機構內丟棄醫療廢物和在非貯存地點傾倒、

      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的;

      (二)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的;

      (三)未按照條例及本辦法的規定對污水、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或者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的;

      (四)對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的。

      第四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的,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五十三條處罰。

      第四十三條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未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或者未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醫療衛生機構無正當理由,阻礙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執行職務,拒絕執法人員進入現場,或者不配合執法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要求處置醫療廢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七章附則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