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會計實務重點

      會計實務重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會計實務重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會計實務重點

      會計實務重點范文第1篇

      第一章總論

      本章一般所占分值較小,通常在2分左右,主要以單選、多選、判斷題等客觀題出現。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應了解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及其確認和會計計量;理解財務報告。

      重要考點1: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

      1.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既包括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會計信息要具有可比性的縱向可比;也包括不同企業的會計信息要具有可比性的橫向可比。考生要注意現在我們講的可比性與會計準則的可比性不同。

      2.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例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雖然沒有所有權,但也應確認為企業固定資產;售后回購雖然開具了銷售發票但也不確認收入;母子公司構成的集團公司雖然不一定是一個法律主體,但屬于經濟意義的會計主體,也應編制合并報表等。

      3.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來判斷其重要性。

      4.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不確定)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考生要注意新會計準則中要求的謹慎性應表現為適度謹慎,不應該過度謹慎,因此,應特別注意在此觀念的改變下,有許多原確認資本公積的內容改為確認收益。

      重要考點2: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經營成果(收入、費用、利潤)的會計要素。

      1.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例1:下列各項中,符合資產會計要素定義的是()。(單選)

      A.已簽訂合同約定在一年后購買某商品

      B.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

      C.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D.已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存貨

      【答案】C

      【解析】A不屬于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B 和D都不屬于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考生要注意與預計負債聯系在一起學習。

      3.所有者權益按其來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考生應特別注意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與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區分。

      4.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除所有者投入資本之外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考生要注意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要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區分。

      例2: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收入的有

      ()。(多選)

      A.出租固定資產取得的收益

      B.處置固定資產產生的凈收益

      C.在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投資者的出資額大于其在被投資單位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金額

      D.債務重組的收益

      【答案】BCD

      【解析】選項A屬于其他業務收入;選項B屬于非日常經濟業務產生的營業外收入,不屬于收入;選項C應調整資本公積;選項D應計入營業外收入。這種考題一般均與后面其他章節內容聯系,考生通常應掌握全書內容時方可作答。

      5.費用與收入內容學習方法相同。

      6.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重要考點3: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是不同會計計量屬性,雖然企業日常核算中常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但其不是惟一的。考生要注意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其他計量屬性的使用,尤其是現值、公允價值的應用問題與其他章節聯系學習。

      第二章存貨

      本章內容較為簡單,一般所占分值也較小,主要以單選、多選、判斷題等客觀題出現,但也可以作為基礎知識在計算題、綜合題中出現。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掌握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理解存貨發出的計價;重點掌握存貨的期末計量。

      重要考點1:存貨的初始計量。不同渠道取得存貨入賬價值的確定有所不同,考生要注意商品流通企業購入存貨采購費用的處理;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時,應區分企業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連續生產的情況下,消費稅應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企業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銷售的情況下,消費稅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科目的借方。

      2007年考試判斷題: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應當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

      【答案】√

      【解析】商品流通企業購貨費用不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007年考試單項選擇題:甲企業發出實際成本為14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業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甲企業和乙企業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甲企業根據乙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向其支付加工費4萬元和增值稅0.68萬元,另支付消費稅16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甲企業收回該批半成品的入賬價值為()萬元。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答案】A

      【解析】由于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所以消費稅不計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資成本。收回該批半成品的入賬價值應是140+4=144(萬元)。

      重要考點2: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考生要注意不同情況下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尤其是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原材料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持有產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其中估計售價的確定如有合同規定,售價為合同價;沒有合同,售價為市場價;如果一部分簽訂合同,一部分沒有簽訂合同,簽訂合同的,售價為合同價;沒有簽訂合同的,售價為市場價。

      2.持有用于出售的材料可變現凈值=市場價格-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3.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原材料。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材料是否計提準備,應該與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結合起來。即由于價格下跌,材料的成本比售價高,是否需要計提減值準備,還要看用材料生產出的產品。如果生產出的產品的成本高于產品的可變現凈值,期末材料計價時就不能用材料的成本,而要用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進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重要考點3: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1.存貨跌價準備通常應當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當其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006年考試單項選擇題:甲公司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量期末存貨,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自制半成品成本為35萬元,預計加工完成該產品尚需發生加工費用11萬元,預計產成品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為50萬元,銷售費用為6萬元。假定該庫存自制半成品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不考慮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該庫存自制半成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萬元。

      A.2B.4 C.9D.15

      【答案】A

      【解析】由于以自制半成品為原料的產品成本已高于其可變現凈值,因此可以斷定自制半成品已減值。自制半成品的可變現凈值=50-11-6=33(萬元),自制半成品的成本為35萬元,所以自制半成品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35-33)。

      2. 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存貨可變現凈值回升時,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但應以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限轉回。會計分錄為: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3.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企業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貨已經銷售,則企業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同時結轉對其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結轉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第三章固定資產

      本章內容較為基礎,內容變化不是很大,但仍屬于比較重要的一章。其往往容易與其他章節內容聯系,作為計算題甚至于綜合題的基礎部分,但單獨出現主觀題的可能性較小。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掌握固定資產初始計量,尤其是超過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區分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應予以資本化還是予以費用化;固定資產處置考生應注意為長期股權投資、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奠定基礎。

      重要考點1: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1.超過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應以分期付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長期應付款以分期付款額進行計量,兩者之差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其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均應當在信用期間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2.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發生的毀損,應該按下列原則處理:

      3.工程試運行中所獲得的收入、支出并不確認收入、成本,而是在建工程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因進行負荷聯合試車而形成的、能夠對外銷售的產品,其發生的成本,計入在建工程成本,銷售或轉為庫存商品時,按其實際銷售收入或預計售價沖減在建工程成本。

      4.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計量與超過信用期分期購入固定資產的處理思路相同。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與租賃開始日的公允價值的較低者作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確定長期應付款,兩者之間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未確認融資費用按一定攤銷率進行攤銷,攤銷率按下列順序依次選擇:租賃方內含利率、合同約定利率、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未確認融資費用按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財務費用。

      5.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存在棄置費用的,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

      重要考點2: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1.考生應熟練快速采用加速折舊方法,包括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為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以及所得稅問題奠定基礎。

      2.考生應理解固定資產后續支出何時予以資本化,何時予以費用化。特別注意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支出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況,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而不再采用待攤或預提處理。

      3.自有固定資產裝修費用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裝修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與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賬面價值,應將該賬面價值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裝修費用比照自有處理,但要注意折舊年限還應考慮剩余租賃期。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不再確認固定資產成本,而是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重要考點3:固定資產處置(固定資產清理)

      1.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或毀損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的處置一般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來核算。需要將與固定資產相關的科目,轉入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核算。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

      2.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的貸方反映清理的收入(包括殘料價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借:銀行存款

      相關資產賬戶

      應付賬款

      長期股權投資

      貸:固定資產清理

      借貸比較后,得出清理凈損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第四章無形資產

      由于新企業會計準則中無形資產內容變化較大,因此考試中相對來說比較重要。其往往容易與其他章節內容聯系,作為計算題甚至于綜合題的基礎部分,但單獨出現主觀題的可能性很小。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商譽不再確認為無形資產;應重點掌握自行研發無形資產是否予以資本化問題;與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應比較學習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攤銷問題;重點注意使用壽命不確定無形資產不再攤銷,而于期末進行減值測試,確定是否計提減值準備。

      重要考點1: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資本化與費用化問題

      1.由于研究階段并不是很可能帶來經濟利益流入,因此研究階段支出全部予以費用化,即在發生時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計入管理費用。具體而言在研究階段發生的有關支出,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期末轉入當期管理費用;

      2.在研究成果后進入開發階段,仍然存在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的問題,開發階段滿足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具體而言同時滿足技術上具有可行性,有使用或出售的意圖,能夠證明無形資產具有有用性,有足夠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支持,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等5個條件,即應予以資本化。具體而言在開發階段需要費用化的支出,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期末轉入當期管理費用;但開發階段予以資本化的支出,先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開發成功后,將其發生的實際成本轉入無形資產。

      重要考點2:按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是否可以估計劃分

      會計實務重點范文第2篇

      對外籌資的需要量=A? -B? -P2?E2?S2

      式中:A為隨銷售同比率變化的基期資產(變動資產);B為隨銷售同比率變化的基期負債(變動負債);S1為基期銷售額;S2為預測期銷售額;ΔS為銷售的變動額;P2為預測期銷售凈利率;E2為預測期留存收益率;ΔS/S1為預測期銷售增長率。

      十六、各種籌資方式的籌資成本計算

      (一)普通股籌資成本

      1.在固定股利增長率的情況下,采用股利折現模型計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為:

      第一年預期股利

      普通股成本= +股利固定增長率

      普通股金額×(1-普通股籌資費率)

      2.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普通股成本的公式為:KO=Rf+β(Rm-Rf)。

      (二)長期借款籌資的成本

      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

      銀行借款成本=×100%

      1-銀行借款籌資費率

      (三)債券籌資的成本

      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稅率)

      債券成本= ×100%

      債券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十七、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

      (一) 經營杠桿系數

      EBIT/EBIT

      1.定義公式:DOL=

      X/X

      MEBIT+a

      2.簡化計算公式: DOL= =

      M-a EBIT

      式中:a為固定經營成本。

      3.杠桿效應: (1)如果I=0,則DFL=1,表示不存在財務杠桿效應,但依然存在經營風險;

      (2)如果a不等于0,則DOL大于1,表示存在經營杠桿的放大效應。

      (二)財務杠桿系數

      1.定義公式:EPS/EPS

      DFL=

      EBIT/EBIT

      2. 簡化計算公式: EPS

      EPS EBIT

      DEL==

      EBITEBIT-1

      EBIT 式中:I為債務利息。

      (2)如果I不等于0,則DFL大于1,表示存在財務杠桿的放大效應。

      (三)復合杠桿系數

      1.定義公式:EPS/EPS

      DCL=

      X/X

      2.簡化計算公式:M

      DCL=

      M-a-I

      3.杠桿效應:(1)如果a=0,同時I=0,則DCL=1,表示不存在復合杠桿效應。

      (2)如果a和I不同時等于0,則DCL大于1,表示存在復合杠桿的放大效應。

      注意:杠桿系數計算公式中的有關數據為基期數,但計算結果表示預測期的杠桿系數。

      十八、最優資本結構的確定方法

      (一)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EBIT-I1)(1-T) (EBIT-I2)(1-T)

      N1=N2

      在分析時,當預計追加籌資后的EBIT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EBIT時,運用負債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當預計追加籌資后的EBIT小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EBIT時,運用權益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

      (二) 比較資金成本法

      比較資金成本法,是通過計算比較各方案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并根據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高低來確定最優資本結構的方法。

      (三) 公司價值分析法

      公司價值分析法,是通過計算和比較各種資本結構下公司的市場總價值來確定最優資本結構的方法。最優資本結構亦即公司市場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

      十九、4種股利政策的評價與選擇

      (一)剩余股利政策

      1.含義: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產經營所獲得的稅后利潤首先應較多地考慮滿足公司投資項目的需要,即增加資本或公積金,只有當增加的資本額達到預定的目標資本結構(最佳資本結構),才能派發股利。

      2.優點:有利于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綜合資金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長期最大化。

      3.缺點:使股利發放額每年隨投資機會和盈利水平的波動而波動,不利于投資者安排收入與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樹立良好的形象。

      4.適用范圍:剩余股利政策一般適用于公司初創階段和衰退階段。其理論依據是MM股利無關論。

      (二)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

      1.含義:固定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是指在一段時期內不論公司的盈利情況和財務狀況如何,公司將每年派發的股利額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派發的股利額均保持不變。只有在未來利潤增長不會逆轉,才會增加股利。

      2.優點:(1)有利于穩定公司股票價格,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2)有利于投資者安排收入與支出。

      3.缺點:(1)公司股利支付與公司盈利相脫離,造成投資的風險與投資的收益不對稱;(2)它可能會給公司造成較大的財務壓力,甚至可能侵蝕公司留存利潤和公司資本。

      4.適用范圍:固定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一般適用于公司穩定增長階段。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含義: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確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并長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2.優點:(1)使股利與企業盈余緊密結合,以體現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則;(2)保持股利與利潤間的一定比例關系,體現了投資風險與投資收益的對稱性。

      3.缺點:(1)公司財務壓力較大;(2)缺乏財務彈性;(3)確定合理的固定股利支付率難度很大。

      4.適用范圍: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一般適用于公司成熟階段。

      (四)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1.含義: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事先設定一個較低的經常性股利額,一般情況下,公司每期都按此金額支付正常股利,只有企業盈利較多時,再根據實際情況發放額外股利。

      2.優點:股利政策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既可以維持股利的一定穩定性,又有利于優化資本結構,使靈活性與穩定性較好地相結合。

      3.缺點:(1)股利派發仍然缺乏穩定性;(2)如果公司較長時期一直發放額外股利,股東就會誤認為這是“正常股利”,一旦取消,容易給投資者造成公司“財務狀況”逆轉的負面印象,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4.適用范圍: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一般適用于公司的高速發展階段。

      二十、預算編制方法的比較

      (一)彈性預算

      1.優點:(1)預算范圍寬;(2)可比性強。

      2.彈性利潤預算的編制方法包括:(1)因素法。該法適用于單一品種經營或采用分算法處理固定成本的多品種經營的企業。(2)百分比法。該法試用于多品種經營的企業。

      3.彈性成本費用預算的前提是將全部成本費用按成本性態進行分類。

      (二)零基預算

      1.優缺點

      優點:(1)不受現有費用開支水平限制;(2)能夠調動各方面降低費用的積極性;(3)有助于企業未來發展。

      缺點:(1)工作量大;(2)重點不突出;(3)編制時間較長。

      2.編制零基預算時,要劃分不可避免項目和可避免項目,劃分不可延緩項目和可延緩項目。

      3.零基預算法特別適用于產出較難辨認的服務性部門費用預算的編制。

      二十一、各類責任中心的定義、類型和考核指標

      (一)成本中心

      1.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1)技術性成本可以通過彈性預算予以解決;(2)酌量性成本的控制應著重于預算總額的審批上。

      2.成本中心的特點:(1)只考評成本費用而不考評收益;(2)只對可控成本承擔責任;(3)只對責任成本進行考核控制。

      可控成本需要具備4個條件:(1)可以預計;(2)可以計量;(3)可以控制;(4)可以落實責任。

      (二)利潤中心

      1.利潤中心的成本計算:(1)在無法實現合理分攤共同成本或無須進行共同成本分攤的情況下,人為利潤中心通常只計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擔不可控成本;(2)在共同成本能夠合理分攤的情況下,自然利潤中心不僅計算可控成本,也應計算不可控成本。

      2.當利潤中心計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并采取變動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其考核指標包括:(1)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2)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利潤總額;(3)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4)公司利潤總額。

      (三)投資中心

      1.投資中心的評價指標:(1)投資利潤率=利潤÷投資額×100%;(2)剩余收益=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占用額×規定或預期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

      2.指標的優缺點:投資利潤率指標會造成投資中心與整個企業利益的不一致;剩余收益能避免本位主義,使個別投資中心的利益與整個企業的利益統一起來。

      二十二、制造費用差異的計算與分析

      (一)變動制造費用差異

      1.總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變動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標準變動制造費用

      2.效率差異=(實際產量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3.耗費差異=實際產量實際工時×(實際分配率-標準分配率)

      (二)固定制造費用差異

      1.兩差異法

      兩差異法,是將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分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

      耗費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能量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2.三差異法

      三差異法,是將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分為耗費差異、效率差異和能力差異三部分。

      能力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二十三、財務指標分析

      (一)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流動比率過高,表明企業流動資產占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籌資成本,進而影響獲利能力。

      (二)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速動負債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速動比率過大,表明企業會因現金及應收賬款占用過多,而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三) 已獲利息倍數: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長期來看該指標至少應大于1。

      (四)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 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一般情況下,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越好。應收賬款周轉率高,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可以減少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

      (五) 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一般情況下,存貨周轉率高,表明存貨變現速度快,周轉額較大,資金占用水平較低。

      (六)盈余現金保障倍數:盈余現金保障倍數= 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一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于零時,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應當大于1。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七)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

      (八)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的保證程度越高。

      (九)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每股收益越高,說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

      (十)市盈率: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 ÷ 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來說,市盈率高說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較高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但是,某種股票的市盈率過高,也意味著這種股票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

      (十一)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總數

      (十二)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十三)資本積累率: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 ×100%

      二十四、因素分析法結合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分析

      (一)關系式

      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即: N=A×B×C

      (二)分析過程

      基期指標 N0=A0×B0×C0

      報告期指標 N1=A1×B1×C1

      該指標報告期與基期的差異(N1- N0=D),可能同時受上列三因素ABC變動的影響。在測定各個因素的變動對核心指標N的影響程度時可順序計算如下:

      基期指標N0=A0×B0×C0(1)

      第一項替代N2=A1×B0×C0 (2)

      第二項替代N3=A1×B1×C0 (3)

      第三項替代N1(即報告期指標)=A1×B1×C1 (4)

      據此測定的結果:

      (2)-(1)= N2- N0……………是由于A0A1變動的影響

      (3)-(2)= N3- N2……………是由于BO B1變動的影響

      (4)-(3)= N1- N3……………是由于C0 C1變動的影響

      把各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綜合起來,則:

      (N1-N3)+( N3- N2)+( N2- N0)= N1- N0=D

      注意:如果將各因素替代的順序改變,則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也就不同。

      會計實務重點范文第3篇

      十、投資項目評價指標的比較

      投資項目評價指標有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之分,考生主要掌握動態指標的運用。

      (一) 靜態評價指標

      1.靜態投資回收期。靜態投資回收期(簡稱回收期),是指投資項目收回原始總投資所需要的時間。它有“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兩種形式。只有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小于或等于基準投資回收期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2.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率(ROI)=

      只有投資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二) 動態評價指標

      1. 凈現值(NPV)

      凈現值=(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第t年的復利現值系數)

      只有凈現值指標大于或等于0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2.凈現值率

      凈現值率(NPVR)=

      只有凈現值率指標大于或等于0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3.獲利指數

      獲利指數(PI)= 或=1+凈現值率

      推導:設A表示各年經營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B表示原始投資額的現值之和,

      則:PI= ,NPV=A-BNPVR= = = -1=PI-1

      只有獲利指數指標大于或等于1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4.內部收益率。內部收益率(IRR),是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實質上,它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IRR滿足下列等式:〔NCFt×(P/F,IRR,t)〕=0

      具體計算時可以通過逐步測試法和年金法獲得內部收益率的值。

      只有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行業基準收益率或資金成本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三) 動態評價各指標的相互聯系

      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和內部收益率指標之間存在同方向變動關系。即:

      1.當凈現值>0時,凈現值率>0,獲利指數>1,內部收益率>基準收益率;

      2.當凈現值=0時,凈現值率=0,獲利指數=1,內部收益率=基準收益率;

      3.當凈現值<0時,凈現值率<0,獲利指數<1,內部收益率<基準收益率。

      例1:XYZ公司擬進行一項完整工業項目投資,現有甲、乙、丙、丁4個可供選擇的互斥投資方案。已知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1:已知甲方案的凈現金流量為:NCF0=-800萬元, NCF1=-200萬元, NCF2=0萬元, NCF3~11=250萬元,NCFl2=280萬元。假定運營期不發生追加投資,XYZ公司所在行業的基準折現率為16%。部分資金時間價值系數見表1:

      資料2:乙、丙、丁3個方案在不同情況下的各種投資結果及出現概率等資料見表2:

      資料3:假定市場上的無風險收益率為9%,通貨膨脹因素忽略不計,風險價值系數為10%,乙方案和丙方案預期的風險收益率分別為10%和8%,丁方案預期的總投資收益率為22%。

      要求:

      (1)根據資料1,指出甲方案的建設期、運營期、項目計算期、原始總投資。

      (2)根據資料1,計算甲方案的下列指標:

      ①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

      ②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

      ③凈現值(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小數)。

      (3)根據資料2,計算表2中用字母“A-D”表示的指標數值(不要求列出計算過程)。

      (4)根據資料3,計算下列指標:

      ①乙方案預期的總投資收益率。

      ②丙方案預期的總投資收益率。

      ③丁方案預期的風險收益率和投資收益率的標準離差率。

      (5)根據凈現值指標評價上述4個方案的財務可行性。XYZ公司從規避風險的角度考慮,應優先選擇哪個投資項目?

      【答案】

      (1)甲方案:

      建設期為2年,運營期為10年,項目計算期為12年,原始總投資為1 000萬元

      (2)計算甲方案的指標:

      ① 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1 000÷250=4(年)

      ② 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4+2=6(年)

      ③ 凈現值=-800-200×(P/F,16%,1)+250×[(P/A,16%,11)-(P/A,16%,2)]+280×(P/F, 16%,12)=-800-200×0.862 1+250×(5.028 6-1.605 2)+280×0.168 5≈-69.4(萬元)

      (3)A=57;B=2 400(或2 399.63);C=0.4;D=60.59%

      (4)①乙方案的總投資收益率=9%+10%=19%

      ②丙方案的總投資收益率=9%+8%=17%

      ③丁方案風險收益率=22%-9%=13%

      丁方案投資收益率的標準離差率=13%/10%×100%=130%

      (5)因為甲方案的凈現值小于0,乙方案、丙方案和丁方案的凈現值期望值均大于0,所以甲方案不具備財務可行性,其余3個方案均具有財務可行性。又因為在乙、丙、丁3個方案中,丙方案的風險最小(或凈現值的標準離差率最低),所以,XYZ公司的決策者應優先考慮選擇丙項目。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項目投資決策中有關項目的評價指標的計算和決策、風險型決策中有關標準差、標準離差率、風險收益率和總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和決策。

      十一、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運用

      (一) 獨立方案投資決策

      1.獨立方案評價的財務可行性條件

      (1) 完全具備的財務可行性條件:

      ①NPV≥0;②NPVR≥0;③PI≥1;④IRR≥ic;⑤PP≤ ;⑥≤ ;⑦ROI≥i。

      即:動態指標和靜態指標均可行。

      (2) 完全不具備的財務可行性條件:

      ①NPV

      即:動態指標和靜態指標均不可行。

      (3) 基本具備的財務可行性條件:

      ①NPV≥0;②NPVR≥0;③PI≥1;④IRR≥ic;⑤PP> ;⑥> ;或⑦ROI

      即:動態指標可行,但靜態指標不可行。

      (4) 基本不具備的財務可行性條件:

      ①NPV

      即:動態指標不可行,但靜態指標可行。

      2.獨立方案進行財務可行性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對獨立方案進行財務可行性評價時,當凈現值等主要評價指標與投資回收期等次要指標在評價結論上發生矛盾時,應以主要評價指標的結論為準。

      (2)利用動態指標對同一個投資項目進行評價和決策,會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

      (二)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1.凈現值法。凈現值法適用于原始投資相同且項目計算期相等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2.凈現值率法。凈現值率法適用于原始投資不相同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3.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適用于原始投資不相同但項目計算期相同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4.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適用于原始投資不相同,特別是項目計算期不相同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5.計算期統一法。計算期統一法適用于項目計算期不相同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計算期統一法包括方案重復法和最短計算期法。

      (三)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

      多個投資方案組合的決策的總體原則是:在確保充分利用資金的前提下,力爭獲取最多的凈現值。

      1.當投資資金總量不受限制時,按每一項目的凈現值的大小排隊,確定組合順序。

      2.當投資資金總量有限制時,可根據凈現值率的大小排序,并根據組合的投資額與限定的投資總額進行適當調整。

      例2:某企業擬進行一項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決策,設定折現率為12%,有4個方案可供選擇。其中甲方案的項目計算期為10年,凈現值為1 000萬元,(A/P,12%,10)=0.177;乙方案的凈現值率為-15%;丙方案的項目計算期為11年,其年等額凈回收額為150萬元;丁方案的內部收益率為10%。最優的投資方案是( )。

      A.甲方案B.乙方案

      C.丙方案D.丁方案

      【答案】A

      【解析】乙方案凈現值率為-15%,說明乙方案的凈現值為負,因此乙方案經濟上不可行。丁方案的內部收益率為10%小于設定折現率12%,因而丁方案經濟上不可行。甲、丙方案的計算期不同,因而只能求年等額凈回收額才能比較方案的優劣,甲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1 000×(A/P,12%,10)=177萬元。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為150萬元。甲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大于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因此甲方案最優。

      十二、現金管理

      在現金管理這部分內容中,主要掌握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的兩種模式: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據現金有關成本,分析預測其總成本最低時現金持有量的一種方法。

      特點:只考慮因持有一定量的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慮轉換成本和管理費用。

      (二) 存貨模式

      存貨模式是指將存貨經濟定貨批量模型用于確定目標現金持有量。這種模式下的最佳現金持有量,是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與證券變現的交易成本相等時的現金持有量。

      最佳現金持有量(Q)= 最佳現金管理總成本(TC)=

      式中,T為一個周期內現金總需求量;F為每次轉換有價證券的固定成本;Q為最佳現金持有量(每次證券變現的數量);K為有價證券利息率(機會成本);TC為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

      特點:只考慮因持有一定量的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和轉換成本,而不考慮短缺成本和管理費用。

      注意:T與K的期間必須匹配。

      例3:已知:某公司現金收支平穩,預計全年(按360天計算)現金需要量為250 000元,現金與有價證券的轉換成本為每次500元,有價證券年利率為10%。

      要求:

      (1)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

      (2)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現金管理總成本、全年現金轉換成本和全年現金持有機會成本。

      (3)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價證券交易次數和有價證券交易間隔期。

      【答案】

      (1)最佳現金持有量= =50 000(元)

      (2)最低現金管理總成本=

      =5 000(元)

      轉換成本= ×500=2 500(元)

      機會成本= ×10%=2 500(元

      (3)有價證券交易次數= =5次

      有價證券交易間隔期= =72(天)。

      【解析】本題的考核點是最佳現金持有量確定的存貨模式。

      十三、應收賬款管理

      (一)應收賬款的成本

      1.機會成本。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是指因資金投放在應收賬款上而喪失的其他收入。機會成本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得出:

      (1)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平均每日賒銷額×平均收賬天數

      (2)賒銷業務所需資金=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3)應收賬款機會成本=賒銷業務所需資金×資金成本率

      2.管理成本。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對應收賬款進行日常管理而耗費的開支,主要包括對客戶的資信調查費用、收賬費用等。

      3.壞賬成本。壞賬成本是指應收賬款無法收回而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二)應收賬款信用政策的決策

      1.信用成本前收益=賒銷收入-非信用成本

      =賒銷收入-(變動成本+現金折扣成本)

      2.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前收益-(機會成本+壞賬損失+收賬費用)

      其中:機會成本= ×平均收現期×變動成本率×資金成本率

      結論:以各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的高低作為決策的依據。

      例4:某公司預計的年度賒銷收入為5 000萬元,信用條件是(3/10,2/20,N/45),其變動成本率為40%,資金成本率為10%,收賬費用為120萬元,壞賬損失率為2.5%。預計占賒銷額60%的客戶會利用3%的現金折扣,占賒銷額18%的客戶利用2%的現金折扣。一年按360天計算。

      要求:

      (1)計算平均收賬期;(2)計算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和維持賒銷業務所需的資金;(3)計算應收賬款機會成本;(4)計算信用成本;(5)計算信用成本前收益;(6)計算信用成本后收益。

      【答案】

      (1)平均收賬期=60%×10+18%×20+22%×45=19.5(天);

      (2)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270.83(萬元);

      維持賒銷業務所需的資金=270.83×40%=

      108.33(萬元);

      (3)應收賬款機會成本=108.33×10%=10.833(萬元);

      (4)信用成本=10.833+120+5 000×2.5%=255.833(萬元);

      (5)信用成本前收益=5 000-5 000×40%-

      5 000×60%×3%-5 000×18%×2%=2 892(萬元);

      (6)信用成本后收益=2 892-255.833=

      2 636.167(萬元)。

      十四、存貨管理

      考生主要掌握存貨成本、存貨經濟批量模型以及再訂貨點的計算等內容即可。

      (一)存貨成本。存貨成本主要包括進貨成本、儲存成本和缺貨成本。

      (二)存貨經濟批量模型

      1.存貨經濟進貨批量基本模式

      在沒有商業折扣,同時不允許出現缺貨的情況下,變動性進貨費用與變動性儲存成本總和最低時的進貨批量,就是經濟進貨批量。相關計算公式有:

      (1)經濟進貨批量(Q)= (2)經濟進貨批量的存貨相關總成本(Tc)=

      (3)經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W)=PQ/2=P

      (4)年度最佳進貨批次(N)=A/Q=

      式中,Q為經濟進貨批量;A為某種存貨年度計劃進貨總量;B為平均每次進貨費用;C為單位存貨年度單位儲存成本;P為進貨單價。

      2.允許缺貨時的經濟進貨模式

      允許缺貨的情況下,企業對經濟進貨批量的確定,不僅要考慮變動性進貨費用與變動性儲存成本,而且還必須對可能的缺貨成本加以考慮,能夠使3項成本之和最低的進貨批量便是經濟進貨批量。

      (三)再訂貨點、訂貨提前期和保險儲備

      1.再訂貨點

      再訂貨點,即發出訂貨指令時尚存的原料數量,其計算公式為:

      未設置保險儲備下的再訂貨點=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數量×原材料的在途時間

      設置保險儲備下的再訂貨點=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數量×原材料的在途時間+保險儲備

      2.訂貨提前期

      訂貨提前期,即從發出訂單到貨物驗收完畢所用的時間,其計算公式為:

      訂貨提前期=預計交貨期內原材料的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3.保險儲備

      保險儲備,即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貨延期等意外情況而進行的儲備,其計算公式為:

      保險儲備量= ×(預計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預計最長訂貨提前期-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訂貨提前期)

      保險儲備的存在雖然可以減少缺貨成本,但增加了儲存成本,最優的存貨政策就是在這些成本之間進行權衡選擇使總成本最低的再訂貨點和保險儲備量。

      例5:某企業每年需耗用A材料45 000件,單位材料年存儲成本20元,平均每次進貨費用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單價為240元。假定不存在數量折扣,不會出現陸續到貨和缺貨的現象。

      要求:

      (1)計算A材料的經濟進貨批量;

      (2)計算A材料年度最佳進貨批數;

      (3)計算A材料的相關進貨成本;

      (4)計算A材料的相關存儲成本;

      (5)計算A材料經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

      【答案】

      (1)A材料的經濟進貨批量=

      =900(件);

      (2)A材料年度最佳進貨批數=45 000÷900=50(次);

      (3)A材料的相關進貨成本=50×180=9 000(元);

      (4)A材料的相關存儲成本= ×20=9 000(元);

      (5)A材料經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240×=108 000(元)。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存貨經濟批量控制基本模式下有關經濟進貨批量、最佳進貨批數、相關進貨成本、相關存儲成本和經濟進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的計算。

      會計實務重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電位法 快速檢測 葉菜類 有機磷農藥 農藥殘留

      一、前言

      葉菜類蔬菜,其生長周期短,是人體每天必需營養的重要來源之一。人類對葉菜類蔬菜食用葉片或全株,對其食用量大,且難以通過去皮等方式清除殘留農藥;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會直接危及人體的肝、腎等重要器官和神經系統;農藥在人體內蓄積超過一定量度后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如肌肉麻木、咳嗽等,甚至會誘發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癌癥等,所以人們對葉菜類蔬菜的農藥殘留尤為關注。

      二、我國農藥殘留標準體系及檢驗分析方法

      由于農藥殘留對人類及其他生物危害極大,我國對有機磷農藥實行嚴格管理,規定了食品中各種農藥的MRL值(即食品中農藥最高殘留限量標準),來衡量食品中農藥是否超過標準。現在,國家標準已對124種中的106種農藥施行相關管理標準,由此形成了我國農藥殘留管理標準體系[1]。

      對農殘最高限量的監控,相應的檢驗方法有三條思路:一是制定單一組分的配套檢驗方法,二是研究適于現場分析的快速檢驗方法,三是研究多組分系統分析方法。

      目前我國有機磷農藥殘留的分析方法有氣相色譜法、薄層色譜法以及快速測定方法——酶抑制法。

      本研究依據酶抑制原理[2],以乙酰膽堿酯酶為檢測用酶,建立快速測定有機磷農藥殘留的電位法, 與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 比較,檢驗該法對農藥的最低檢測限(LDC)是否可以達到MRL限值要求,對該方法檢測農殘的靈敏度作評價,同時與常規的分光光度法的靈敏度相比較,以研究電位法是否可以作為新型的快速現場檢測方法。

      三、實驗操作與數據

      1、 實驗原理

      本研究以蠅頭中活性較高的乙酰膽堿酯酶為檢測用酶,乙酰膽堿為底物;有機磷農藥會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3-4],依據酶抑制原理,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受到抑制時,與底物乙酰膽堿作用生成的乙酸量相應減少,酶被抑制程度與反應體系的產酸減少量呈線性相關;使用雷磁PHS-3C精密pH計,檢測反應前后pH值變化,應用正交函數原理及SPSS軟件處理數據,測定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最低殘留限量并獲取其線性方程及靈敏度,以電位法來建立快速檢測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方法。

      2 、 實驗樣品

      葉菜類:生菜、小白菜

      非葉菜類:生姜、大蒜

      3、 儀器與設備

      5 、 試驗方法 (電位法)

      本實驗共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采用電位法快速測定有機磷農藥殘留, 與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比較,檢測和評價該方法對于農殘檢測的最低檢測限(LDC)及靈敏度。

      第二,檢測蔬菜樣液對酶的抑制率,與常規的分光光度法比較靈敏度。

      5.1 確定最佳試驗條件

      假設室溫對最佳因素條件影響不顯著,按梯度進行單因素實驗,并使用正交實驗確定本方法最佳的測定條件為酶量為0.10ml,室溫反應時間為10min,農藥用量6ml,55℃水浴反應35min、滅活時間為3min。

      試驗證明,室溫對試驗的結果有影響但不顯著,假設成立。

      5.2 確定不同農藥的酶抑制靈敏度

      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做曲線擬合及回歸分析,以抑制率對農藥濃度的負對數作工作曲線,如圖1:

      同樣方法,分別計算出氧化樂果、樂果、敵敵畏的抑制率,見表3;使用SPSS 13.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曲線擬合及回歸分析,以抑制率對農藥濃度的負對數做工作曲線,得出線性方程、靈敏度和相關系數,如表4所示:

      注:y為抑制率;x為農藥濃度的負對數

      對于同一種乙酰膽堿酯酶,當農藥溶液濃度達到抑制酶活的程度時,其抑制率將≥50%。由表4可知,所測農藥濃度與對酶抑制率的相關系數都在0.91以上,相關性較好,電位法滿足對有機磷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的要求。

      由表4可知,電位法可檢測的氧化樂果、樂果、敵敵畏最低檢測限(LDC)分別為:5.56×e– 6 mg/kg、8.04×e– 4mg/kg、3.997×e– 4 mg/kg。而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為:氧化樂果≤0.20mg/kg、樂果≤1.00mg/kg、敵敵畏≤0.20mg/kg[9]。電位法所能檢測的農藥的最低檢測限(LDC)達到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用電位法快速測定農藥殘留的方法可行。

      5.3 確定本方法適用的蔬菜種類

      將兩種葉菜類和兩種非葉菜類蔬菜,剪成1cm左右見方的碎塊,在最佳試驗條件下,加入0.5μg/ml的農藥溶液分別處理,結果如表5所示:

      當蔬菜樣品提取液對酶的抑制率≥50%時,表示蔬菜中含有有機磷農藥存在。實際試驗中,加入同劑量同濃度的農藥溶液,在葉菜類中三種農藥都可檢出,證明電位法作為快速測定葉菜類中農藥殘留的方法可行。

      5.4 分光光度法對比

      有機磷農藥對412nm波長的紫外可見光的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值可反映待測樣品對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抑制的程度,按照紫外分光光度計原理,可計算出抑制率,通過該抑制率可以判斷出樣品中是否含有有機磷農藥,兩種測定方法每組實驗均為兩次平行操作,結果取平均值。

      分光光度法檢測出的抑制率≥50%,證明有農藥殘留存在并可檢出。當氧樂果、樂果、敵敵畏濃度為0.5μg/ml時,使用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測定其農殘,抑制率均≥50%;在電位法的快速測定中,測得的三種農藥殘留抑制率均≥50%。兩組實驗對比說明,在同一個水平上,電位法和分光光度法快速檢測同樣可行。

      受條件限制,本實驗測試農藥種類不夠廣泛,就檢測的三種農藥而言,在同一農藥殘留濃度上兩種方法靈敏度不相上下,至于其它種類的農藥,則需要進一步的相關研究。

      六、結論

      本次研究表明,電位法在最佳反應條件下測定農藥殘留的方法可行性和靈敏度都較好,在這三種農藥中,其LDC都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MRL),完全可以滿足實際檢測的需要。

      本研究進一步發現,電位法可檢測含農殘的葉菜類蔬菜包括:生菜、小白菜、麥菜、油菜、包菜、芥菜等,而對非葉菜類蔬菜中的農殘檢出力低。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非葉菜類蔬菜中含有破壞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物質,如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白蘿卜中的硫氰酸鹽,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等。

      本實驗作為方法學的探討,證實了利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法快速檢測農藥殘留技術在時間、成本、速度等方面都比傳統儀器分析方法有明顯優勢的電位法作為葉菜類蔬菜中農殘的快速檢測方法的可行性,將促使其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領域中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國標準出版社.農藥殘留國家標準匯編[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62.

      [2] 紀淑娟,趙麗麗,馮輝.一種快速檢測農產品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方法[J].農藥,2000,39(10):17~18.

      會計實務重點范文第5篇

      《財務成本管理》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是較難的一門,也是通過率較低的一門。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全國統一考試近六年的合格率分別為:2006年14.5%;2005年13.92%;2004年12.62%;2003年10.36%;2002年9.34%;2001年9.27%。合格率總體偏低,其原因有:(1)部分考生知識結構尚不完善,綜合運用能力有限;(2)部分試題的綜合性要求更高,靈活性更強,考點相對較多,提高了對考生綜合分析和職業判斷能力的要求,使部分考生不能適應;(3)部分考生未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如未審清題意就盲目答題,或在答題時不注意掌握時間,個別題目耗時過長,以至能解答的題沒有時間做,或答題不得要領,浪費精力與時間等等。從近幾年考題來看,考試觀念要求重視能力測試,減少對面向教材的單項知識測試。《財務成本管理》考試在這方面有所改進,逐步向能力測試轉變。在試題中,增加面向實際工作的題目,加大試題與書本的距離,減少在教材中有現成答案的題目,增加分析、評價與綜合能力的測試,減少了對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測試,結果許多考生不能適應,以至于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績,這也是導致近幾年總體通過率較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順利通過《財務成本管理》考試,是廣大考生十分關注的問題。具體來說,首先,考生要熟悉《財務成本管理》課程全書的基本框架,按考試大綱規定的范圍和指定的輔導教材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抓住重點章節和重點內容強化復習,有針對性地多做一些練習,以掌握答題思路和技巧,同時加深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把握;其次,了解《財務成本管理》課程的命題規律和試題特點,預測可能的變化趨勢,把握最新考試動態;最后,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

      《財務成本管理》教材基本結構框架及主要出題點如下:

      《財務成本管理》教材共十五章,兩大內容(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可以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財務管理總論(第一章);第二部分財務管理的主要環節或方法(第二章、第三章);第三部分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第五章至第九章);第四部分財務管理專題業務(第四章、第十章以及第十一章);第五部分成本管理(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

      一、財務成本管理總論

      主要介紹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管理的內容、財務管理的原則和財務管理的環境等有關知識,為以后章節奠定基礎,本部分一般會出一兩道客觀題,要求考生通過閱讀教材,熟悉基本內容。

      二、財務管理的主要工作環節

      本部分內容包括兩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財務報表分析,主要講解了財務比率的計算和改進財務分析方法。第三章財務預測和計劃,內容包括財務預測和財務預算。其中財務預測主要講解了銷售百分比法、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財務預算主要介紹了現金預算的編制方法以及彈性預算的編制。考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應高度關注財務報表的分析,并能聯系實際運用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其變動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并和銷售百分比分析法、可持續增長率以及現金預算應結合加以理解和鞏固。本部分應關注主要計算題出題點有:

      出題點一:因素分析法(結合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主觀題)

      設綜合分析指標為P,影響該指標的因素為A、B、C,基期(計劃期)資料以下標“O”表示,報告期(實際數)資料以下標“1”表示。該種方法具體可分為:

      連環替代法:Po=Ao?Bo?Co

      (1)

      P′=A1?Bo?Co

      (2)

      P″=A1B1?C1

      (3)

      P1=A1?B1?C1

      (4)

      其中:(2)-(1)A的變動對P的影響程度;

      (3)-(2)B的變動對P的影響程度;

      (4)-(3)C的變動對P的影響程度;

      (4)-(1)ABC的變動對R的影響程度。

      出題點二: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結合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主觀題)

      (2)分析方法:其一,權益凈利率驅動因素分解可結合連環代替法,從數量上確定各驅動因素對綜合指標的影響程度,從而抓住主要因素,使評價更具說服力。其二,影響杠桿貢獻率的因素是凈債務的利息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和凈財務杠桿,杠桿貢獻率的變動分析可結合“(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財務杠桿=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兩部分具體分析。

      出題點三: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可持續增長率(結合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主觀題)

      (1)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AFNR)。

      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內含增長率

      (令AFNR=0時的銷售增長率go)公式進一步變形:

      (2)內含增長率(go)。

      變形:假設上式中沒有任何形式的外部籌資來源(或可理解為只靠留存收益,但不包括負債的自然增長籌資和可動用的金融資產),則自發負債銷售百分比=0,此時:

      三、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本部分內容包括五章,屬于全書的核心部分,也是考試重點考核的內容,本部分內容可分為三方面:

      (一)投資管理企業有了資金,關鍵要有效地投放,因此要加強投資管理。財務管理所討論的投資主要是指企業進行的生產性資本投資。生產性資本投資又可進一步分為長期投資(第五章投資管理)和短期投資(第六章流動資金管理)。投資管理的關鍵首先要正確確定投資帶來的現金流量,其次要會計算各種投資決策指標,最后要會熟練運用各種決策指標進行方案評價。流動資金管理首先要把握最佳現金持有量的確定方法;其次要熟悉信用政策的構成與決策方法,最后要會熟練掌握有關存貨決策的各種方法。

      出題點一:現金流量的估計(表1)

      出題點二: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方法(類比法――替代公司法)

      (1)卸載可比企業財務杠桿:

      p資產=β權益[1+(1-所得稅率)×(負債/權益)]

      (2)加載目標企業財務杠桿:

      p權益=β資產[1+(1-所得稅率)×(負債/權益)]

      (3)根據得出的目標企業的權益計算股東要求的報酬率:

      股東要求的報酬率=無風險利率+β權益×風險溢價

      (4)計算目標企業的加權平均成本:

      (二)籌資管理這部分內容包括第七章籌資管理和第九章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主要掌握:(1)合理選擇籌資方式以及各種籌資方式的優缺點;(2)可轉換債券基本因素;(3)融資租賃和借款購買的現金流量內容及決策;(4)營運資金持有和籌資政策;(5)個別資金成本、綜合資金成本的計算;(6)分析不同籌資資方式的籌資風險――杠桿系數的計算;(7)要會確定最佳的資本結構――融資的每股收益分析法。

      出題點一:租賃融資的分析。承租人租賃不可直接抵稅租賃

      說明:承租人的租賃費不能直接抵稅,而需要分別按折舊和利息抵稅。為了順利按稅法要求抵稅,租賃合同可需要分別寫明本金和利息的數額。如果在租賃合同沒有明示本金和利息,需要根據有關數據計算“內含利息率”;即求出式中“資產成本-每期租金×(P/A,i,n)-資產余值×(P/S,i,n)=0”的i(稅前利息率)。由于租金不能直接抵稅,所以“租金抵稅”的數額為零;由于租賃方式也可以提取折舊,與自行購置時的折舊相同,所以“折舊抵稅”沒有差額;按稅法規定,利息可以抵稅,抵稅額=支付利息×稅率;期末購買資產余值,是承租方案的一項現金流出。

      出題點二:損益平衡租金,即租賃凈現值為零的租金數額表2)

      (三)股利分配(第八章)主要講述了利潤分配的內容與順序、股利分配政策的選擇以及股票股利、股票分割等內容。本章應和財務預測、股票估價等內容結合理解,重點關注股利分配政策的特點。

      需要說明的是,考生在學習這三方面內容時,應給予足夠重視。因為這部分內容既是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全書最重要的部分,學習時結合實務及相關題目加以理解并掌握。

      四、財務管理專題

      本部分內容包括三章:第四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第四章財務估價是財務管理學的計算基礎。主要介紹了財務估價的一個基本方法:折現現金流量法;闡述了財務管理的兩個重要的估價模型――現值估價模型和風險估價模型;體現了財務管理的三個重要觀念―貨幣時間價值觀念、現金流量觀念以及風險與收益均衡觀念。第十章企業價值評估是財務管理學的核心內容。因為價值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貫穿整個財務學。主要介紹了現金流量折現模型、經濟利潤模型以及相對價值模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有關應用。本章可以看成是第四章“財務估價”內容的進一步延續。考生應高度重視本部分內容在實際工作的運用。第十一章期權估價,主要介紹了期權價值的評估方法,是今年新增的章節,考生應特別重視本部分內容。本部分應關注主要計算題出題點有:

      出題點一:不同權利要求者現金流量和計算價值時的貼現率(表3)

      出題點二:股權現金流量折現模型(表4)

      出題點三:布萊克一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表5)

      五、成本管理

      本部分內容包括第十二章成本計算,主要介紹了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第十三章成本―數量―利潤分析,主要講解了損益方程式、安全邊際以及敏感性分析以及變動成本的基本計算;第十四章成本控制,主要介紹了標準成本差異分析、賬務處理以及作業成本的計算;第十五章業績評價,重點講述了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的特點和考核指標。本部分內容不屬于重點考核內容,但作為《財務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仍應重視。

      出題點一:變動成本法的基本計算

      (1)兩種成本計算法下稅前凈利潤差額的基本變動規律:當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制造費用等于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制造費用時,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等于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當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制造費用小于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制造費用時,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小于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當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制造費用大于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制造費用時,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大于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

      (2)兩種成本計算法下稅前利潤差額的特殊變動規律:“兩種成本計算法下計入當期損益的固定制造費用差額: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制造費用-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制造費用=期初存貨的單位固定制造費用×期初存貨數量-期末存貨的單位固定制造費用×期末存貨數量”。因而,“兩種成本計算法下稅前利潤差額=期初存貨的單位固定制造費用×期初存貨數量一期末存貨的單位固定制造費用×期末存貨數量”。這里,期初存貨的單位固定制造費用與期末存貨的單位固定制造費用會因各期產量或各期固定制造費用總額不同而不同。

      在上式中,如果期初存貨數量或期末存貨數量為零時,兩種成本計算法下稅前利潤差額變動如下:當期初存貨數量為零,期末存貨數量不為零時,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大于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當期初存貨數量不為零,期末存貨數量為零時,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小于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當期初、期末存貨數量均為零時,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等于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當期初、期末存貨數量均不為零時,如果各期固定制造費用和產量都不變,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單位存貨中的固定性制造費用與期初單位存貨中的固定性制造費用相同,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與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差額,由期初、期末存貨數量決定。

      出題點二:作業成本的計算

      (1)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有:根據“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的思想對傳統的成本計算法進行了重大變革。在分析作業和成本動因的基礎上,建立作業中心和成本庫,按照其理論,有著明確責任人控制的作業活動才是一項獨立的作業,每一個作業中心必須單獨核算相關作業和費用。實際上不是一種獨立于傳統成本計算方法(如以產量為分配基礎的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之外的新的成本計算方法。

      (2)作業成本計算的程序為:確定成本對象;確定直接成本類別;分析作業和成本動因,明確作業中心,確定間接成本集合(成本庫);按照既定的作業中心和成本集合設置作業帳戶;根據當期發生各項作業成本登記作業帳戶;根據當期各作業帳戶發生額,編制作業成本分配表,根據既定的分配基礎,計算作業成本分配率,并分配各種產品應負擔的作業成本;根據企業編制的原材料耗用分配表和作業成本分配表登記成本計算單;采用預算分配率時,對已分配作業成本的調整。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亚洲黄片大全|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亚洲婷婷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