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愛心活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了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鋒小學利用開學第一天下午舉行了愛心義賣活動。
義賣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參加活動的同學們熱情高漲。一到六年級12個班在教學樓大廳里鋪開長長的義賣展臺。"愛心義賣"、 "愛心接力"、 "愛心超市"、"天使淘寶店"等各"店家"名號別出心裁;展臺上擺滿了學習用品、日用品、圖書、玩具、手工藝品、美術作品、旅游紀念品、小擺設等琳瑯滿目;每個展臺中間的義賣募捐箱也特別醒目,因為義賣所得款項全都歸于募捐箱中。
小義賣員們大聲吆喝,努力叫賣,呼朋引伴,大力促銷之下,各個展臺"生意" 十分興隆,學生、老師、家長都不由自主地加入了"樂購大軍"。"賣"家總是大方打折,"買"家總是慷慨解囊,成交總是特別開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義賣活動還得到了先鋒小學家長義工的大力支持,為義賣活動增色不少。整個活動現場暖意洋洋,愛心濃濃,大家不僅買到了自己中意的物品,又為愛心活動盡了一己之力。
"學習雷鋒好榜樣 踐行核心價值觀"活動任重道遠,義賣獻愛心活動,給孩子們上了意義非凡的開學第一課。先鋒小學將繼續結合"學雷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活動,以社區教育資源為平臺,讓紅領巾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走向社會。這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才干和實踐能力,也進一步培養了樂于助人的傳統美德,為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我院2007級自愿參加愛心幫扶活動報名的護生120名為研究對象,年齡19~22歲,其中女生105名,男生15名,獨生子女109名,非獨生子女11名。愛心義工幫扶素質教育活動地點選擇在貴州省遵義市兒童福利院,該院有孤、殘障少年兒童74名,年齡6個月~14周歲。
1.2方法
1.2.1分組
將120名護生隨機分為20個組,每組6人,設組長一名,每組配一名臨床護理老師作輔導員,負責護生在愛心教育實踐活動期間的問題解答和操作技術指導。20組護生及輔導員進行循環,教育活動周期一年。
1.2.2活動安排
1.2.2.1第一階段
在我院師生中作素質教育活動動員;征求試驗單位領導支持和認可;統一思想和認識;制定活動方案和實施計劃;對學生實行編組搭配,確定輔導老師名單,并對輔導員老師進行集中培訓。1.2.2.2第二階段按計劃每組每周六前往貴州省遵義市兒童福利院開展愛心義工志愿者活動。期間,征求福利院領導和護理員的意見,每組實行交接班制度,最大限度保證活動的有效性,讓孤殘兒童得到關愛的同時,又讓護生在活動中學會運用護理知識和實踐技能,鍛煉自己,增強愛心。
1.2.2.3第三階段
活動結束后,對參加活動的護生統一發放問卷調查表,由學生填寫對活動的收獲,了解職業愛心素質教育的教學效果,并進行座談、評價及分析。
1.2.3活動內容
根據護生開設的課程特點結合兒童福利院的具體情況,職業愛心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1)生活護理:包括指導護理員如何配制配方奶粉;做好生活區、飲食區、娛樂區的衛生消毒工作;宣教一些衛生常識,避免交叉感染;對孤殘兒童進行個人衛生宣教,幫助剪指甲、洗頭、洗澡、更衣等;并教會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丟垃圾,不亂吃東西;(2)心理護理:針對福利院特殊兒童制定心理護理計劃,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多講勵志的感人事跡,給他們讀書、讀報,讓他們體會到志愿者的關愛不單是同情和憐憫,而是讓他們真正感到心中溫暖,讓一些自閉的殘障兒童重新找回做人的尊嚴,在今后走入社會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實現自我價值;(3)環境護理:把護理專業知識運用到服務活動中去,幫助他們清掃院區及生活區,分類放置物品,指導福利院護理員掌握清潔區、污染區的劃分。教會他們訓練智障兒童大、小便的方法;教會護理員掌握調節室內溫、濕度的方法,了解定開窗通風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4)康復訓練:每組派一名掌握一定康復訓練技能的輔導員隨同,幫助一些腦癱后遺癥患兒進行康復訓練,并指導護理員學會使用康復訓練器材;(5)文體活動:每小組組織一次文體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并體會“快樂”的意義。通過開展各種小游戲獎勵積極主動的孩子,讓他們明白勞動可以收獲成果,收獲快樂。
1.2.4活動總結
小組每次活動結束后,各組組長組織參加義工幫扶活動的護生進行討論,書寫心得體會及小組工作匯報交輔導員老師。總結自己對愛心義工活動的認識、感受與體會,并提出好的建議交下一組實施,真正把護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2結果
發放問卷調查表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并采用Excel2000建立數據庫,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結果(表1)。
3討論
3.1通過職業愛心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了護生關心、體諒、幫助及尊重他人的品質,加深了護生對“護理”真實含意的理解,鞏固了專業思想。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大一的第一個學期已經悄然流逝。作為大一新生,在社團選擇上我選擇了紅會,經過重重選拔,最終有幸成為紅十字會的一名新成員。其實,到最終名單確定下來的時候我有些驚訝,因為我覺得大家都很優秀,而留下來的并不一定是最優秀的。我想既然已經留下來了,就要擔起留下來的責任。來紅會的最初想法只是單純的想要獻愛心,后來才明白,在紅會這個大家庭里,不僅僅是付出,還有回報。在紅會學到了很多東西,又交到很多朋友,還從師兄師姐那里學到很多處事經驗。
在一個學期的紅會工作中,我們紅會舉辦了很多活動,像防艾活動、無償獻血、健康包進社區、與騰訊攜手的愛心活動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最為新助理的我們當然要承擔起宣傳值班的責任咯,在每次的值班中,我都能夠按時到達,并且按照要求完成宣傳任務,這點我感到比較自豪。
我印象最深的兩次宣傳活動就是防艾宣傳和愛心健康包進社區了。防艾宣傳中需要向廣大師生宣傳防艾知識和發放安全套,作為女生來說,發放安全套這個事情還是有點的,經過我一番心理斗爭之后,還是硬著頭皮去發了。結果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緊張,而后就越發的輕松起來了。愛心健康包進社區那次是星期六的上午,我們去到了碼坪頭社區。那里的社區居民很熱情,其實是對我們的健康包很熱情,當時現場就幾度失控,不斷有沒拿到健康包的居民過來詢問,我們當時就挺為難的。這件事情給我的感觸挺大的,這留給我一個思考,就是如果下次出現類似的狀況我會怎么去解決。
在紅會的工作中我還有很多要反思的。因校運會訓練的原因我缺席了三次例會,這就是我處理不好自己工作和其他事情的關系;還有就是我會跟部長口頭請假,可是卻忘了寫請假條,這是我不夠重視請假規范;對部長布置給我的任務感到很恐懼,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這是我對自己沒有信心,和對工作的不夠負責。我要反思自己的這些不足,爭取下個學期能夠更好的投入到紅會的工作中去。
紅會是個充滿溫暖,充滿愛的大家庭,我會一如既往的在這個家里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為這個大家庭的建設添磚加瓦。
一、塑造凝聚奉獻的企業形象
在各級工商聯的大平臺上,我們作為富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代表,積極加入,聯合其他有影響力的企業一起為穩定社會、凝聚群眾謀劃、出力。公司采取黨工團聯動,對內,黨委以“讓每個員工都過上好日子,提高員工生活滿意度”為目標,積極為員工爭取各項福利,盡力為職工辦好事、干實事、解難事,用具體實在的行動使職工感受到晨訊大家庭的溫暖。比如,為了緩解員工購房和租房的壓力,最近黨委向公司提出了增加員工補充公積金的建議,同時,積極與園區黨委溝通解決人才廉租房的問題。比如,為幫助遭受天災人禍的職工家庭度過暫時困難,創設“晨興人”慈善基金,2006年-2012年共資助款400余萬元,受益員工計125人次;對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樹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形象。比如,針對困難居民,專門出資幫助社區貧困居民,送世博門票到社區困難居民手里,讓他們都可以開心體驗世博;針對殘障兒童,在公司內舉行慈善義賣,將殘障孩子們的世博手工工藝品在公司大堂現場義賣,凸現公司愛心和慈善文化;針對困難學生,專門結對幫助困難家庭的學生,資助其生活,現已結對社區4名學生,并計劃資助他們直到完成學業。
二、運用“晨興慈善基金”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活動
作為工商聯的會員企業,及副主席職務,應當主動樹立全局觀念,增強“企業回饋社會的意識”,主動融入區域發展大局,主動接受區域幅射,主動參與各項活動。
2001年,集團創始人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下設“晨興慈善基金會”,每年捐款,僅通過慈善基金會的捐款,目前累計已經超過1.1億人民幣,用于助學、扶貧、救災和公益。在這種愛心的感召下,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集團在江西援建36所希望小學,在公司內先后發起“旭日工程”、“世博志愿者活動”、“抗擊非典”、“汶川、玉樹賑災”等各種獻愛心活動,并涌現出無數感人的事跡和愛的故事。
在充分發揮“晨興慈善基金”的公益扶助、扶貧功能的同時,也樹立了企業積極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良好形象。如,2010年參加“奉獻世博、清潔家園”市容保潔及交通保暢活動,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晨訊集團主動到社區報到認領世博相關任務,并對企業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我們想到了戰高溫的世博志愿者,主動籌措價值46萬元的防暑降溫用品,送到社區萬名志愿者手中;每年八一建軍節前夕,與駐區武警官兵歡聚一堂,向武警官兵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并送去2萬元的慰問金,共敘軍民魚水情;今年公司主動拿出20萬元用于市工商聯的雙擁公墓基金的成立。
在社會慈善活動中,黨員積極參與,拓寬了公司黨員走進社會、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增進了黨員與群眾的感情;不定期的組織黨員技術骨干到社會上設攤,為群眾免費維修手機、U盤、電腦等公益活動,在企業愛心文化建設中,發揮了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三、開展長寧困難群體關愛行動營造社區關愛互助氛圍
積極響應建設長寧區的“困難群體關愛行動”、在“百企幫百家”的基礎上,參與“千企幫千家”活動,為社區特困群眾送上溫暖。如發起“綠色在行動”、“慈善一日捐”、“助學”等活動。
一、指導隊員自主安排休閑活動,讓每個孩子在假期里都能
有所收獲。
為使隊員們在家庭休閑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各中隊組織要指導隊員合理制定假期生活時間表。
1、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學校組織的電腦、書法、樂隊等培訓;
2、組織隊員積極參與社區(村)的文化活動,有選擇、有節制地看電視;
3、組織隊員讀書讀報、觀看優秀少兒影片,多方面汲取知識營養,拓寬視野,陶冶情操。指導隊員寫讀書體會、影片觀后感,開學后通過主題班隊活動的形式,展示暑期學習成果。要注重通過優秀作品的影響力對隊員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隊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暑假為隊員開展實踐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各中隊組織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開展社會實踐、科技文藝興趣小組活動,進一步提高隊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雛鷹假日小隊”活動,幫助少先隊員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繼續深入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做一件體現民族精神的事,體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校紅領巾志愿者更要充分利用假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者愛心活動,或為軍屬、孤寡老人送溫暖,或保護周邊綠色環境,爭做“綠色小衛士”;或扮演一個角色——當爸爸、媽媽的小助手,或學會一項技能——洗一次鞋襪、拖一次地板、整理一次房間……各研究分會要指導隊員扎實有效地開展志愿者愛心活動,研究與行動互動、體驗與養成結合,實現隊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樹立愛心、責任心,使隊員逐漸養成心中有他人,關愛別人,關愛社會的良好品質及相應的良好習慣,真正履行一名志愿者的承諾,踐行志愿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