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減排創意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組織人員精心制定并出臺了《2014年自治縣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方案》,總體規劃好我縣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各項工作。6月9日,縣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召開聯席會議,周密部署了節能宣傳周活動各項工作,明確責任單位職責,形成部門各司其責,密切合作,統籌推進的工作格局,有效地推進了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工作扎實開展。
二、組織好宣傳周啟動儀式及相關活動
6月10日上午8:30,在縣城繁華地段的建行前面舉行了以“攜手節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為主題的2014年縣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縣政府辦、縣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縣發改委、縣農業局、縣教育局、縣國土環境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商務局、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縣國資委、縣總工會、共青團縣委、質量技術監督局、供電局等主辦單位和縣節能減排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1名領導和2名業務人員共120多人參加了啟動儀式。縣政府吳冬副縣長在啟動儀式上做重要的講話。儀式啟動后,各主辦單位以宣傳畫板、攤位展示、現場演示、互動體驗等方式,宣傳我省和我縣節能減排降碳成就和典型案例、我省和我縣電力供應緊張形勢及限塑規定等,開展節能減碳咨詢活動,解答群眾咨詢4500多人次,發放《節能減排低碳宣傳手冊》、《節約用電小竅門》等宣傳材料3800多本(張),懸掛宣傳橫幅10條。
三、多方位開展宣傳活動
(一)開展“低碳日”能源緊缺體驗活動。6月10日全國低碳日當天,全縣各公共機構舉辦能源緊缺體驗和綠色低碳出行活動。以停開四層以下辦公樓電梯、關停辦公區空調和關閉公共區域照明等方式開展能源緊缺體驗;鼓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等綠色出行形式踐行節能減排;工作人員通過減少辦公設備的待機能耗和一次性辦公用品消耗,即日常辦公盡量采用自然光,辦公室無人時及時關燈,推廣使用節能環保鉛筆、再生紙等綠色辦公用品,以綠色低碳的辦公模式支持節能工作。
(二)開展節能政策法規宣講。6月11日,各公共機構安排專門時間,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和《“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等節能政策法規,做到分管節能工作的領導要親自宣講節能政策法規,工作人員認真聽講、做好筆錄,開展學習討論。
(三)開展廢舊商品回收利用宣傳活動。縣商務局組織開展廢舊商品回收利用宣傳活動。引導公共機構工作人員形成綠色環保、循環利用的辦公和生活方式,培養節能環保理念,提高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節能環保意識,進而提高每個公民、每個家庭乃至全社會的節能環保意識,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引領和帶動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完善資源循環利用渠道,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長效機制。
(四)開展節約糧食反對食品浪費宣傳活動。縣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校園節能低碳行動”,利用學校校報、校刊、廣播、網絡、黑板報等載體,大力宣傳節能低碳知識,努力營造濃厚的節能低碳氛圍。組織“三個一”活動,在中小學校舉辦一次能源資源國情報告會或氣候變化、節能低碳、生態文明講座,組織一次節電體驗活動,開展一次有關節能低碳的團隊活動或班會,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節能減排低碳創意思考和創作,樹立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節能減排降碳理念和行為習慣,營造節約型綠色校園的良好氛圍。
綠色低碳文明出行倡議書模板(一)
春回大地,草長鶯飛,又是一年芳草綠。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大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享受著綠色帶給我們的愉悅感受,也有責任、有義務為綠化環境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積極響應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全面踐行生態文明理念,鞏固擴大綠化成果的工作要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根據市委宣傳部和市教育局要求,沈北新區開展了我與小樹共成長綠色沈北主題教育活動,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各位學生家長發出以下倡議:
一、植綠。自覺履行公民植樹義務,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共建綠色家園,號召全校師生及家庭積極參與,每人栽種3棵樹,以后每逢生日、六一兒童節等紀念日,可以以植樹的形式來紀念。同時號召孩子們定期來管理、看護自己栽種的小樹,精心管理養護,讓小樹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二、護綠。關心愛護綠色生命,積極參加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凈化活動,自覺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不侵占綠地林地、不將火種帶入綠區,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加以勸阻,做一名護綠的綠色小護衛者。
三、興綠。增強環保意識,盡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減少白色污染,減少日常紙張的浪費,珍惜、保護地球家園的綠色資源。積極宣傳環保理念,做一名興綠的綠色傳播者。
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投身到植樹護綠的行動中去,獻上一份心意,貢獻一份力量,踐行環保理念,倡導低碳生活,從身邊做起,播種綠色,播撒文明,為建設綠色家園作出自己的貢獻!
綠色低碳文明出行倡議書模板(二)
文明過年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
新春即將來臨,美好的節日需要你我的文明行為,文明來自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為弘揚文明新風,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展示新時代美麗臺州新形象,我們向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移風易俗,過平安健康年。倡導不放煙花爆竹,不違規存儲煙花爆竹,積極舉報違反禁燃規定的行為,用貼春聯、歌舞、聯歡等更安全、更環保的方式烘托節日氛圍;響應光盤行動,自覺摒棄舌尖上的浪費,在外用餐按需點菜,不闊氣攀比,不鋪張浪費,多余飯菜打包帶走;崇尚科學、抵制迷信,參加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遠離黃賭毒。
二、傳遞愛心,過溫暖幸福年。弘揚志愿服務精神,主動參與迎新春文明暖冬行動,共聚城市溫度。積極參與文明勸導活動,維護良好交通秩序、環境秩序;積極參與關愛活動,以孤寡老人、農民工、留守兒童、殘疾人、貧困群眾為重點開展幫扶;積極參與慰問活動,給春節期間堅守一線崗位的工作者送去溫暖。
三、文明有禮,過歡樂祥和年。踐行文明出行,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禮讓斑馬線,不亂停亂放共享單車;踐行文明旅游,講究文明禮儀,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踐行文明上網,不傳播低俗有害信息,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風尚。讓我們從自己做起,講文明樹新風,弘揚社會公德,共度美好佳節,共建美麗家園。
恭祝市民朋友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天臺縣文明辦
綠色低碳文明出行倡議書模板(三)
電子商務綠色發展倡議書
各電子商務企業: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國人民心向往之的奮斗目標。xxxx強調,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動闡釋了人類文明發展與自然發展的規律,是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遵循。
為貫徹落實xx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我們在此發出倡議,號召各電子商務企業戮力同心、不懈努力,積極探索并實踐出電子商務綠色發展道路。
我們號召電子商務企業成為綠色發展先行者,嚴格落實國家、地方有關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法規政策,積極參與綠色包裝標準制修訂,主動承擔生態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責任。
我們號召電子商務企業成為綠色發展擔當者,提高環境成本意識,確立綠色發展目標,制定節能降耗實施方案,建立自我評估和公開承諾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我們號召電子商務企業成為綠色協同的引領者,構建綠色協同發展的上下游產業鏈,改善線上線下商品交付環境,參與全社會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我們號召電子商務企業成為綠色生活創造者,豐富綠色產品供給,完善綠色信用機制,加強綠色消費激勵,推廣使用減量、可循環、可降解綠色包裝,倡導簡約有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們號召電子商務企業成為綠色產業推動者,積極推廣節能減排新工藝新設備,擴大綠色采購,應用可再生能源,提升企業資源管理效率,實現企業市場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豐收。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各電子商務企業,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促進電子商務綠色發展、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綠色低碳文明出行倡議書模板(四)
20xx年秋季南泰幼兒園
創意無限 綠色環保親子手工大賽倡議書
尊敬的爸爸媽媽、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隨著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到來,人們開始十分關注周圍的生活,當您把家里的大紙箱、廢鞋盒清掃出門的時候,您是否曾經想過它可以變成一個非常有趣的玩具,與您和您的孩子一起游戲呢?如果您愿意,將有更多的孩子來分享您和您孩子的智慧結晶,將有更多的家庭分享到您的教育智慧。快來參加我們的創意無限、綠色環保親子手工制作大賽活動吧!
環保手工作品于10月30日帶到幼兒園來交給本班老師,參加全園環保制作作品展覽。
親子制作的具體參與辦法如下:
1.手工內容(剪紙、泥工、廢物利用、拓印、染紙)。
2.孩子與父母共同制作。
3.可利用的材料,如空紙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頭筒、毛線、鐵絲、樹干、石頭、干果殼等。
4.作品于10月30日交到班上,進行全園展覽。屆時我們將評選出一等獎5名(最佳創意獎)、二等獎10名(最佳手工獎)、三等獎20名(最佳合作獎)、參與獎若干名(最佳參與獎)。
1.題材不限,自行命題.(可以是教玩具、體育輕器械、人物、節日、動植物、靜物、風景或其它組合)。
2.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作品要求構思新穎、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突出主題。
3.材料家長自己收集,類型可多樣化,也可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如空紙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頭筒、毛線、鐵絲、飲料瓶、蛋殼、布料等為材料(可含有聲、光、電等科學小常識)。
4.在家里請家長配合進行環保教育。
5.平時將家里的廢品(飲料品、空紙盒等)交到幼兒園的收集箱。
6.制作的作品能有一定的操作性、美觀性、科學性。
7.制作的作品起一個名字。內容要健康,能體現環保節約意識,具有豐富想象力、創造力和創新意識。
8.請在作品上寫上幼兒姓名、班級以及作品簡短介紹。
來吧!各位家長請趕快行動起來吧!相信在你們的積極支持與配合下,本次創意無限、綠色環保活動將會更加精彩!我們真誠期待你的參與!
南泰幼兒園
20xx年10月20日
綠色低碳文明出行倡議書模板(五)
全市教育系統低碳環保綠色發展倡議書
全市廣大師生:
為貫徹落實《松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xx年松原市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認真做好節能減排及綠色環保工作,培養師生低碳環保的理念,發揮師生在全社會節能減排的表率作用,特向全市師生提出以下倡議:
一、自覺增強節能減排責任意識
全體師生要積極宣傳貫徹公共機構節能法律法規,切實增強節能責任意識,努力形成人人講節約、處處見行動和節約能源光榮、浪費能源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全市師生要增強能源資源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積極爭當節能工作的組織者、推動者和監督者。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倡導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自覺養成健康、文明、節儉的良好習慣。
二、身體力行參與節能減排活動
全市師生要積極參與節約型學校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要珍惜每一度電,隨手關好教室內的電燈、電扇、電腦和多媒體,節約每一度電。要珍惜每一滴水,洗手時,水龍頭不要開太大,并及時關上、關緊。要自帶環保水杯,多飲用白開水,少喝瓶裝飲料。要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要合理使用草稿紙,打印紙可以雙面使用,節省耗材,不隨便浪費作業簿、作業紙。要不使用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產品,特別是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少使用塑料袋,外出購物自備購物袋。要提倡綠色出行,多運動,少看電視,少上網,多出去走走,近距離外出,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提倡乘坐新能源汽車。要實施光盤計劃,不浪費糧食,把節約的理念變成習慣。
三、積極參與低碳日能源緊缺體驗活動
紹興是全國聞名的紡織大縣,經過
近三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PTA、化纖、織造、服裝、印染、經編、家紡、紡織機械、創意設計、紡織軟件以及輕紡市場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生產的各類化纖原料、面料和印染布分別占全國產量的8.3%、8.8%和30%。紹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推廣應用,先后創建成為全國CAD應用示范縣、全國紡織行業CAD應用示范縣、國家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縣、浙江省數字新農村建設試點縣、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和全省首批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
2011年10月,紹興縣紡織產業集群列入浙江省首批產業集群“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推進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完善發展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深度應用”的“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組織考核力度,優化“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環境,深入推進在紡織面料創意設計、織造印染生產過程控制、裝備設備信息化改造、企業管理銷售服務等環節的信息化應用,加快紡織產業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產業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紡織產業集群轉型步伐。
“兩化”融合的典型實踐
整體推進 分步實施
紹興縣紡織產業集群以規劃為先導,以紡織產業鏈為紐帶,制定《紹興縣紡織產業集群“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明確“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做到整體提升、分步實施,把建設智慧企業、著力推進“兩化”融合作為工作重點,以建設升級產業集群“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為契機,以實施智慧企業“三個一批”工程為抓手,即培育一批總部型智慧企業,評選一批示范試點企業,推廣一批信息化示范帶動項目,鼓勵企業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產品等各個環節,打造高效、節能、專業、協同的“智慧企業”,加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012年,紹興縣首次設定了獨立的信息化獎勵政策,預計使用2000萬元左右的專項資金用來促進“兩化”深度融合,主要包括對信息化試點企業給予獎勵,對企業信息化項目投入給予獎勵,對軟件產品和軟件產品產業化進行獎勵等一系列對企業進行信息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激勵政策,極大地調動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全縣信息化整體水平的提升。
突出重點 推進核心環節
紹興縣紡織產業集群以紡織產業鏈核心環節為重點,針對不同環節的不同發展現狀,提出不同的“兩化”深度融合思路和目標,面向不同行業評選示范(試點)企業,為各個行業樹立信息技術應用示范標桿,做到重點突破、協同提升。
首先是在織造行業,由于紹興縣的織造企業信息化基礎整體比較薄弱,大部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沒有啟動或者只停留在倉庫管理階段,紹興縣提出以推進信息技術與生產過程融合為目標,推進織造行業織造執行系統應用,促進織造行業精細化生產的深度融合思路。
在紡織裝備行業,由于裝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軟件及電氣控制部分,紹興縣提出以推進信息技術與生產裝備融合為目標,自主研發紡織機械裝備嵌入式軟件,提升紡織機械裝備的智能化水平的深度融合思路。
在印染行業,由于受環境和能源倒閉機制的影響,印染信息化內生需求較大,紹興縣提出以信息化推進綠色發展為目標,大力推進印染生產節能減排信息化深度應用,提高生產效率、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水平的深度融合思路。明確提出在2013年,實現萬元GDP綜合能耗年均下降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65%,COD排放年均下降3.5%,實現30家印染骨干企業的生產節能減排信息化深度應用。
在企業管理方面,紹興縣提出以推進信息技術與經營管理融合為目標,大力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深度融合思路。2013年,紹興縣骨干企業業務流程管理集成度達到60%以上,逐步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SCM)系統。貼合實際的工作思路和目標,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在紡織生產過程的深度應用,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進程。
抓好亮點 保障服務能力
紹興縣扎實推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平臺建設為工作亮點,突出平臺的公共服務能力,加大對平臺的宣傳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優化紡織產業發展的“兩化”融合環境。
提升紡織特色工業設計基地能力。為推動紡織業的轉型升級,紹興縣委、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激勵,提出打造國際紡織創意中心,旨在把紡織特色工業設計作為提升發展紹興縣紡織業的關鍵環節和有效途徑來抓,并安排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有力推動了紹興縣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基地榮獲“2010年中國創意產業最佳園區獎”、列入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國務院總理親臨基地企業視察,給予了充分肯定。
推進輕紡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為推進紡織產業電子商務應用,紹興縣政府投資建設“網上輕紡城”項目,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打造“國內最權威、國際有影響”的紡織行業電子商務平臺。2011年3月,紹興縣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網上輕紡城”項目啟動儀式,網上輕紡城通過網上貿易信息中心、紡織學堂、資訊頻道、展會頻道、紡織微博等欄目,打造一個誠信、安全、放心的紡織專業在線交易平臺。截至6月份,網上輕紡城訪問量高達200萬次,會員注冊數超過了165萬人,共建立網上商鋪40萬家。“網上輕紡城坯布交易市場”4月份正式上線以來累計在線交易額近2億元。
優化紡織公共服務平臺服務。“紹興縣現代紡織技術及裝備創新服務平臺”是由政府引導、民營企業牽頭和市場化運營的服務平臺,采取研發—中試—產業化—企業服務一條龍推進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在信息技術推廣和應用服務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臺構建“中國花樣網”花型庫擁有四萬多個花樣,整合一整套國內領先的數碼印花產品設備,實現從提供驗證、完善產品設計,到紡紗、織造和整理的全套服務。“紡織品檢測中心”成為紹興地區首家通過CNAS和CMA認證的第三方民營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截至2011年底,平臺提供紡織產品設計、分析、試樣、檢測和咨詢服務12000余人次,服務企業2600多家,服務收入達350余萬元,有效促進創新能力的提升。
兩化融合的顯著成效
軟件信息產業規模進一步發展。以紡織業務管理軟件、印染生產控制軟件、紡織機械嵌入式軟件的開發及服務為主要特色的軟件產業發展迅速。紹興縣擁有多個較為成熟的軟件產品,紡織通網上貿易平臺、紡織原料搜索與服務、印染企業管理執行系統等軟件在紡織企業中有較廣的應用面。90%以上的紡織機械裝備采用嵌入式控制軟件,裝備的信息化程度較高。全縣經認定的軟件企業年度總收入從2009年的607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1400多萬元,足足翻了一番多,信息產業的持續穩步發展,為新型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印染節能減排效益進一步顯現。紹興縣信息技術對印染產業的改造提升和節能減排發揮重要的作用,推動印染產業進入創新驅動、需求內生增長的軌道。2011年,紹興縣25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項目列入浙江省印染行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重點項目,全市有37個項目列入,紹興縣占67.6%。通過以上項目的組織實施,將進一步推進紹興縣印染企業信息技術與染整技術的融合,提高企業研發設計水平、生產管理水平、裝備和生產智能化水平,促進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和產業優化升級。
裝備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紹興縣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裝備、設備功能,提高化纖、織造、印染等生產環節的設備和紡織機械裝備制造的信息化水平。浙江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的金昌EX6000系列印花分色軟件市場占有率位列行業前列,紡織嵌入式軟件在紡織機械裝備中廣泛應用,自主研發的激光制網機填補國內空白,國內最大的印花分色制版中心建立。
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紹興縣積極推進質量、計劃、財務、設備、生產、營銷、供應鏈、人力資源、安全等環節的企業管理信息化,企業資源計劃(ERP)、財務管理(FM)、知識管理(KM)等領域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普及,骨干企業業務流程管理集成度達到53%,逐步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SCM)系統。中小企業互聯網寬帶普及率達到100%。
兩化融合未來發展規劃
對于未來,紹興縣要積極培育“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培育一批典型性強,對促進和帶動行業、產業兩化融合發展具有指導和支撐作用的骨干企業作為紹興縣信息化示范企業,將抓緊出臺《紹興縣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施意見》,并結合實施意見出臺“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評選辦法,對符合紹興縣紡織業、五大優勢產業、三大新興產業發展目錄,在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方面開展有特色成績的,按行業類別培育“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同時給予表彰和獎勵。
摘要:“滬上•生態家”展館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東道國的唯一實物案例。該案例通過運用生態設計手法和十大生態技術,展現了智能化生態住宅的科技發展水平,并成為建筑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普及教育基地和國內外合作交流的平臺。
關鍵詞:上海世博會生態住宅技術集成設計
Shanghai eco-home "pavilion build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bstract: The Pavilion of Shanghai • Eco home is the only physical case of 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Urban Best Practices Area of the host country. The case through the use of eco-design practices and the top ten eco-technology, to show the intelligent level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co-residential, and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education base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platform.
Keywords: Shanghai World Expo, the eco-residenti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sign
前言:在2010世博園區浦西段的E區,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北部,集中了來自全球不同城市、分別以居住、辦公和商業為主導功能的15個實物案例,共同組成了模擬生活街區,以展示體現各個國家城市“建成環境的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美好城市生活,其中有一棟白墻黃瓦、極具江南民居特色的四層樓房子,醒目地佇立在北區廣場上方居住組團的門戶入口處,這就是代表東道主上海的城市實物案例“滬上•生態家”。
1 、簡介:
1.1 建筑概況
“滬上•生態家”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17平方米,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建筑屋面高度為18.9米,世博會期間作為上海生態人居展示案例,與北側倫敦案例,西側馬德里案例相鄰共同構成居住組團,世博會后將改建為辦公集群永久保留。
方案充分汲取了江南民居的傳統文化精髓,提煉了山墻、里弄、老虎窗等上海住宅要素并進行了符號化的展示。趨風避寒、流水不腐、以土養水,草木蔥郁等本土生態手法也在建筑設計中得到了傳承和演繹。例如:通過樓梯井形成豎向拔風,強化過渡季節建筑內部的自然通風,南面的景觀水體通過生態浮床等技術實現水體自然凈化,達到生態保持的效果;人行步道采用透水鋪地、涵養地表水源;南向模塊綠化,西墻爬藤綠化,屋面輕型綠化等立體配置綠化策略,使建筑物融入綠色盎然之中。
1.2 理念定位
“滬上•生態家”根據城市最佳實踐區居住建筑案例要求,針對上海為發展中國家的夏熱冬冷地區、大城市、高密度的地域氣候特征和經濟發展水平,開展了文化創意和理念研究,旨在建設一個詮釋世博主題、展示最新成果、引領未來科技發展的智能化生態住宅展項。
遵循“天和-節能減排、環境共生,地和-因地制宜、本土特色,人和-以人為本、健康舒適,樂活-健康可持續的價值導向”的主題,在方案的規劃和設計中提煉出了“關注節能環保,倡導樂活人生”的全新生態居住理念。
方案具有4個特征:主題延續性,生態理念的傳承和世博主題的呼應;文化地域性,中國上海地域文化和本土建筑特色;創新自主性,自主創新適宜技術應用和集成示范;水平先進性,中國上海2010年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2、 技術亮點:
2.1 技術目標
“滬上•生態家”以滿足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最高等級三星級為設計目標,通過30%前瞻技術和70%成熟技術應用,因地制宜形成“節能減排、資源回用、環境宜居、智能高效”四大技術體系,共30個技術專項,達到建筑綜合節能6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50%、非傳統水源利用率20%、固廢再生的墻體材料使用率100%、室內環境達標率100%等技術指標。
“滬上•生態家”強調生態住宅一體化設計,突出十大技術亮點:自然通風強化技術、夏熱冬冷氣候適應性圍護結構、天然采光和室內LED照明、燃料電池家庭能源中心、PC預制式多功能陽臺、BIPV非晶硅薄膜光伏發電系統、固廢再生輕質內隔墻、生活垃圾資源化、智能集成管理和家庭遠程醫療、家用機器人服務系統等。
2.2 節能減排技術體系
為了解決“滬上•生態家”的熱、冷和濕問題以及資源再利用需要,建筑的部分外墻采用長江淤泥磚作為填充墻,建筑外墻立面采用隔熱涂料或隔熱砂漿,保溫層采用無機保溫砂漿,內立面采用相變材料與脫硫石膏復合系統,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使建筑外墻具有隨室外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復合節能系統。
“滬上•生態家”的空調系統按照不同用戶需求進行多樣多、個性化設計。根據“高質高勇、能級對口”的原則,在三代之家的居住單元中展示燃料電池復合能源系統,以熱電聯產的方式提供高能源利用效率。該系統以燃料電池技術為核心,接入城市燃氣,產生電能和熱能,結合建筑一體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形成建筑分布高效能源中心,成為城市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為:屋頂設置采用1KW的燃料電池,利用燃料電池供應照明用電,同時利用發電后的尾氣余熱回收利用供應熱水。
2.3 “資源回用”技術體系
“滬上•生態家”提出了“零排放”的廢棄物管理目標。其中,生活污、廢水經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消毒,達到雜用水深度處理回用水質指標后,注入設在地下室雜用水設計利用量約為2610m3,占年用水量的60%,此外,樓內的生活垃圾采用細分化分類收集系統,從垃圾的源頭控制出發、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堆環境造成的污染,實現垃圾的資源化的目的。
針對上海市量大面廣,利用率低的建筑垃圾和工業廢渣等固體廢棄物,項目組研發并應用了成套的綠色工程材料解決方案,包括:利用污泥生產的生態水泥,利用工業廢渣、農業剩余物、生活垃圾焚燒灰生產的環保型混凝土摻合料,利用建筑垃圾生產的再生骨料,綠色混凝土系列產品、粉煤灰商品砂漿以及新型墻體材料(淤泥磚、粉煤灰加氣砌塊、再生骨料多孔輕質砌塊、紙面脫硫石膏板等)等。
2.4 “環境宜居”技術體系
拼搏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14年來,北京銀行在服務區域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事業中攻堅克難,創造一個又一個第一,同時也開創了中小銀行發展壯大的經典模式。嚴曉燕行長告訴記者:“在北京銀行發展的每一階段,都面臨著紛繁復雜的矛盾和困難。但是在所有嚴峻的考驗面前,行領導班子從沒有退縮,依靠科學理性的管理和追求長遠發展的決心,終于迎來了今天穩定團結的發展局面,而這也是北京銀行14年沉淀的寶貴財富。”
對于中國銀行業來說,2009年是形勢復雜嚴峻、充滿艱難挑戰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在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嚴曉燕行長帶領北京銀行按照“搶機遇、防風險、調結構、創業績”的工作方針,率先出臺并實施“擴內需、保增長”六項舉措,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中小企業發展、民生保障工程、節能減排項目、文化創意產業及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形成了諸多新的亮點,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創造了良好的業績。截至2009年底,北京銀行資產總額首次突破5000億元,達到5335億元,同比增長27.92%;存款總額4469億元,同比增長41.51%;貸款總額2735億元,同比增長41.65%;資本充足率14.35%,為上市銀行最高,為未來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本支持;成本收入比26.27%,為上市銀行最低,顯示了卓越的成本控制與管理能力;人均利潤近100萬元,為上市銀行最高,利潤創造能力在上市銀行中首屈一指。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發展,北京銀行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益、高質量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010年,北京銀行的經營業績再創新高。第一季度凈利潤大幅增長,單季實現凈利潤20.92億元,同比增長39.2%。中間業務增勢不減,第一季度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1.66%。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實現雙降,不良貸款率降至0.82%,資產質量持續提升。撥備覆蓋率達到246.7%,在上市銀行中名列前茅,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伴隨著業務的發展,北京銀行的品牌形象也得到大力提升。2009年,北京銀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中國最佳城市商業零售銀行”、“亞洲十大最佳上市銀行”等榮譽。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09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北京銀行按照一級資本排名158位。在亞洲銀行競爭力排名中,北京銀行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2位。在2009年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上,北京銀行品牌價值達57.54億元。
在嚴曉燕行長看來,北京銀行戰略性跨越過程中,北京銀行與ING的合作是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正是北京銀行與ING開展了全方位合作,從而推動了北京銀行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產品創新和人員隊伍的全面提升。
通過引入ING戰略投資者,北京銀行股權結構更加優化,形成了由境外投資者和首都眾多知名企業參股的多元化股權結構。外籍董事加盟專門委員會,提升了北京銀行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嚴謹性、規范性,并最大程度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通過引入ING先進的風險量化工具和模型,實現了由傳統專家評定向風險量化模型的轉變。此外,在ING幫助下,北京銀行推動了新風險管理系統建設,建立起全面風險管理架構和風險管理體系,并進行了專項壓力測試,有效提升了識別、量化、控制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在與ING合作過程中,北京銀行在許多新型業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包括推出社區銀行項目,推出信用卡產品,開發創新金融產品,改進資金交易業務等等。此外,在人員培訓方面,雙方開展深入地合作,通過境內外培訓、境外實習等多種方式為北京銀行的業務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細數北京銀行與ING集團的合作成果,可謂是碩果累累。2008年,荷蘭首相巴爾克嫩德蒞臨北京銀行考察訪問,稱贊北京銀行與ING的戰略合作是“中荷乃至中歐金融合作的成功典范”。
轉型中打造特色經營
在推動北京銀行發展轉型中,嚴曉燕行長說:“北京銀行的發展經驗別重要的一點就是找準并堅定自己的市場定位,認清經濟發展形勢,認真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把握發展方向,以準確的定位和鮮明的特色促進轉型。服務區域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是北京銀行對自己的市場定位。中小銀行就應該與中小企業唇齒相依。”正是始終堅持自己的定位,北京銀行在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轉型,創造性開展一系列工作,在中小銀行特色化經營的道路上扎實前行。
2001年北京銀行實施“小巨人”成長計劃,這一年,北京銀行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率先成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這是北京第一家由商業銀行獨自設立的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機構。2006年北京銀行推出“小巨人”中小企業成長融資方案,2007年“小巨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品牌。如今“小巨人”中小企業融資品牌已成為一張亮麗的金融名片,形成包括“創融通”、“及時予”、“騰飛寶”三大核心基本產品包和“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綠色金融”三大行業特色產品包,內含“創意貸”文化創意貸款、“融信寶”信用貸款、中國節能減排融資項目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小額擔保貸款、供應鏈金融、并購貸款等50種豐富融資產品的集大成方案,全面滿足中小企業各類金融需求。
截至2009年末,北京銀行中小企業結算戶超過7萬戶,北京地區每4家中小企業中就有1家是北京銀行的客戶。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近900億元,較2009年年初增長60%以上,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在北京地區中小企業貸款市場排名中,貸款余額排名第一。良好的經營業績使北京銀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得到了廣大客戶和監管部門的高度認可。近年來,北京銀行被推選為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小企業貸款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行,當選北京中小企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榮獲中國銀監會頒發的“2006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度全國小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北京銀監局頒發的“2008年度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談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時,嚴曉燕行長特別提到了文化創意產業。她說,金融危機面前,文化創意產業逆勢上揚,具有獨特發展優勢,對保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新亮點、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的朝陽產業。而北京銀行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行動較早,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2007年,北京銀行率先與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辟了金融資本與文化創意產業對接通道,為文化創意企業貸款設立50億元專項授信額度。2009年6月成為唯一一家與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銀行,推動了首都21家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發展。2010年1月8日,北京銀行宣武門支行成為全國首家掛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服務中心”的文化創意專營機構,同時北京銀行還與宣武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宣武區政府重點支持的文化創意企業提供意向性50億元專項授信額度。為促進文化企業發展,北京銀行針對文化創意企業特點,推出“創意貸”文化創意系列產品,通過靈活版權質押等方式,解決了各階段企業融資需求。
北京銀行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文化創意領域打造了一張亮麗的“文化金融”名片。截至目前,北京銀行已累計發放文化創意企業貸款661筆、金額共計97億元,占首都金融機構發放總額的90%,全面支持影視制作、動漫網游、設計創意、文藝演出等9大領域。在北京銀行支持下,中影集團、北京演藝集團、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元隆雅圖、萬達院線、歌華集團、榮寶齋、天創國際等400余戶文化創意企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創意貸”品牌還榮獲了“光華龍騰獎――2008中國創意產業推動獎”和中國銀行業協會等機構頒發的“第二屆服務中小企業及‘三農’雙十佳特優產品”獎項。
創新中迸發經營活力
“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是銀行參與競爭的必然選擇,也是金融轉型的必由之路。北京銀行14年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自始至終都致力于創新。創新已經成為北京銀行應對市場競爭、實現持續穩健發展的重要法寶。”嚴曉燕行長向記者娓娓道來。當前,在轉變發展方式成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北京銀行創新步伐越來越快,近期,北京銀行又在多個領域開展創新。
2009年11月23日,我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正式開閘,北京銀行主承銷的“北京市順義區中小企業2009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據”成功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的推出為中小企業進入直接融資市場打開了方便之門,其既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有益嘗試,也是豐富債券市場投資產品、促進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的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