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營銷策劃的核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準備階段
在準備階段,需要收集與整理信息,這些信息將作為你進行策略規劃的依據。其中最為核心的包括以下內容
競爭對手信息,主要包括標桿性企業以及主要競爭對手一年來的產品、市場方向、趨勢、業績、人員及組等方面的動向;需求環境信息,主要包括消費者的需求演變形式與趨勢;產業發展的趨勢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動向;外部的產業資本流動性方向中,公司內部高層管理者以及董事會的想法等。
這些信息有賴于平時工作的積累,也需要啟動專項工作來推動,通常是當年的9月份開始了這份工作。
二、集思階段
營銷決策層需要根據所整理的信息,應用多種市場分析工具(SWOT分析工具、價值鏈分析法、資源分析法)進行深度分析。召開內外部多層次的討集思會,廣泛收集與匯總各種創意、建議、想法。
通常比較重要的集思包括一線業務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不同層級的渠道商、咨詢公司及顧問、公司財務部門、平行的相關管理部門等。在實踐中,這樣的會議,只少得召開10場以上。
這個工作是基礎工作,很多好的創意與想法,都來自這樣的集思會議。
三、策略規劃階段
營銷策略規劃所形成的報告,通常是由這樣幾個主要部分組成:執行概要、行式分析、年度目標、營銷戰略、區域規劃、營銷組合戰術、營銷控制、組織與人力資源、年度預算等部分組成。
(一)執行概要部分:這部分為高層審批者準備的。他們必須要概覽并批準營銷計劃,執行概要是為了滿足目標細分市場需要的市場機會和戰略概要。執行概要包括營銷核心策略、財務目標、預算效果、公司給予的資源條件等重點內容。
這部分內容要精小,是全文核心思想的簡要表述,讓人一看就明白,以此打動審批決策者。
(二)行勢分析部分:形式分析部分重點關注市場定位和公司目標服務市場的能力。其中重點包括前期市場總結、SWTO分析、競爭環境、產品特點、渠道體系。
市場總結包括市場容量、需求趨勢、競爭環境、需求環境、渠道環境等要素。通過市場總結表達市場機會價值。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其常用的工具是SWOT(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工具,通過該分析工具集中于范圍較小的環境,是一種靜態的分析,過于強調戰略的單個維度,通過該公司可以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但不能說明如何獲得競爭優勢。因而,通常還需要用價值鏈分析法、企業資源分析法相接合。價值鏈分析通常把企業分成一個價值創造活動。他不只是確定企業本身的優勢和弱勢,必須在企業、企業之間與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價值系統這樣一個整體背景下分析企業優勢和劣勢。而企業資源觀點認為,企業是一組有形資源、無形資源和組織能力。競爭優勢是資源和能力組合的產生。為使優勢可持續,必須滿足四個標準:有價值的、稀少的、難以模仿的和難以替代的。
企業外部環境主要包括一般環境、競爭環境兩個部分。一般環境重點關注的是消費者需求、渠道趨勢、產業資本動態。而競爭環境由產業相關的力量組成,通常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包括新進入者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供應商議價能力、替代品、現有競爭者,這些力量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業的預期平均利潤水平。
競爭分析競爭需要確認關鍵對手,描述他們的市場形勢并提供對他們市場戰略的總體看法和發展的預期。
產品特點要總結公司現有的產品優點與不足,產品與公司資源的配套度等。
分銷體系,主要表述公司產品目前的渠道體系以及產業內渠道發展的趨勢。
四、關于營銷戰略的規劃
營銷戰略是公司創造與保持競爭優勢的技術,是達成企業目標的基礎與關鍵點。正確的營銷戰略是達成營銷目標的基礎,也是營銷團隊特別是營銷最高首長能力高下的標桿。
從外部來講,營銷戰略體現出極大的競爭能力,具有創新性與差異性,內部來講,又統領企業營銷各要素、企業各個價值鏈的資源分配,主導企業的組織結構與激勵機制,使企業各種環節與之配套,向其靠壟。
在營銷上,常用的戰略通常包括價格、渠道、重點市場、人海行動、廣告、產品獨特賣點、組織變革等。總之,這些策略的應用,在產業內行成差異化,表現出強大的市場進攻性。其核心是要建立行業內的相對優勢。
在戰略思想一經確認后,企業的資源與組織體系需要與戰略匹配。在戰略規劃上常用的工具是STP(細分、目標與定位)
五、年度目標
營銷目標與財務目標應該量化成具體的指標以便于管理者對業績進行評估,并可以采取正確的措施來使公司在原有的斬道上運行。
需要把各事業部、產品群、各區域的業績分配明確,并需要落實到月、季、年。在目標分配上需要與費用預算匹配。這些目標,按不同的管理組織層級最好有一個可以浮動的范圍。
在工作實際中,常會有不確定性或者可預見性的外部環境對業績可能產生影響,而這些也是需要在年度目標中進行數這化體現的。
六、營銷組合策略
1、產品策略:要求產品組合、產品線的深度、廣度、包裝、標簽及保證書的協調與統一。另外是新產品、明星產品的規劃、各產品生命周期的預測與管理辦法。這此都要在每個產品上進行體現,同時每個產品的市場使命與功能需要進行有效的組合。
2、價格策略:價格從來都是牽動營銷決策者的敏感神經,價格策略需要與營銷戰略要相匹配,在營銷實踐中,老產品價格變動需要思考產品的戰略定位與當期的業績回報,新產品的價格要參考市場需求與競爭對手,更重要的產品的市場價值定位。
3、渠道策略:渠道策略要,要重點體現好渠道的區域布局以及渠道要素的組合兩個方面。
區域渠道的布局:在各個產業中,各個渠道的驅動要素都不相同,使得很難達成區域渠道的平衡,因而很難用一個固定的模式獲得成功。
通常在進行區域市場布局上,通常包括全國市場啟動、區域性市場、點面結合市場、重點市場、特殊市場五種方式,對于剛進入市場或者處于進攻型的企業,通常用區域性、點面結合性市等策略,而對于領導地位、強勢品牌、大資本運作品牌,基本都用全國性市場或者重點市場的策略。在進行市場布局時,必須要有前瞻性的視野,將市場中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整合,建立有競爭力的渠道。而那些以銷售的當期市場回報率決定市場資源的配置進行市場規劃與投入,注定難以成功。
渠道要素:隨著商業模式的多樣化,渠道變革與多樣化是趨勢,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與產業特點,進行渠道創新與變革。
4、促銷策略:要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競爭地位,規劃針對顧客、渠道、潛在的需求傳播企業價值。促銷需要根據營銷戰略,作年度年度通盤考慮。要將全年的活動規劃到位。
七、營銷評價與控制:
營銷控制有助于管理方式產生一定成果,并能發現問題、跟蹤實施中的市場變化。營銷評價與控制通常在四個方面進行
控制類型 主要負責人 控制目的 方法與工具
年度計劃控制 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 檢查計劃目標是否實現 銷售分析報表、市場分析 、銷售額比率、財務分析等
贏利能力控制 營銷管理人員 檢查公司在哪些地方賠錢,哪些地方虧損 產品、地區、顧客群、細分市場、銷售渠道、訂單大小
效率控制 直線和職能管理層、營銷審計人員 評價和檢討經費支出效率以及營銷開支的效果 銷售隊伍、廣告、促銷和分銷
戰略控制 高層管理者,營銷審計人員 檢查公司是否在市場、產品和渠道方面,正在尋找最佳機會 營銷效率等級考評、營銷審計、公司道德與社會責任評價
八、組織建設
一切的營銷目標,都是通過一細列在組織支持下達成的,因而組織建設是營銷策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營銷組織建設中,主要包括內部營運體系、外部作業體系、策略推動體系三個部門,而組織的層級、寬度、分支機構等的設計,需要與營銷策略相匹配。
目前能常用的是以產品單元分成事業部(群),要么設立駐外辦事處、要么與渠道商建立股份合資的分公司等。對于非快銷產品,新品類產品、服務性產品,通常建立事業部的銷售獨立組織比較好,可以提升執行能力,強化資源的配置。而對于快銷品或者是需要強勢啟動與提升的區域市場,通常是采用公司的方式、將管理下沉到市場。
在進行組織建設與組織變革時,不可采用兩個極端的方式,要么采用極端的方式在全公司推動運動式變革,要么過于保守,在組織結構的調整上猶豫不決。
九、預算案:
年度預算,其實旨就是在資金、人員及費用上的授權,在預算案的編制上,一方面他是為實現目標與營銷策略指供保障,另一方面它們又保低成本。
[關鍵詞] 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預測因子;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Ki-67;P53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b)-0035-04
Application of the predictors EGFR, HER2, Ki-67 and P53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UI Haibin GE Huai'e BAI Xiyong ZHANG Wei ZHANG Yuanyua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Oncology, Cangzhou Central Hospital, Hebei Province, Cangzhou 06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gastric cancer-associated factors of EGFR, HER2, Ki-67 and P53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104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rom August 2009 to August 2012 in Cangzhou Central Hospital. Expressions of HER2, Ki-67 and P53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s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RECIST 1.1 standard combined with histopath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genes and chemotherapy efficacy was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Results The clinical response rate was 54.8% (57/104)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all were partial response. Stable disease rate was 42.3% (44/104) and progressive disease rate was 2.8% (3/104). The difference of expressions of all the genes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hemotherapy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efficacy was 85.7% (12/14) in the patients of HER2 positive expression and 50.0% (45/90) in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the former wa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response rate of P53 in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patients was 33.9% (19/56) and in negative expression was 79.2% (38/48),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6 patients with both HER2 positive expression and P53 negative expression were found, 5 effective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were found. The expressions of EGFR and Ki-67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 > 0.05). HER2 and P53 wer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ccording to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zes (P < 0.05). Conclusion As th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the expressions of HER2 and P53 have great value in the predic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efficacy before chemotherapy.
[Key words]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edictive factor; EGFR; HER2; Ki-67; P53
胃癌手術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治療方法,但僅限于病變較早的Ⅰ期胃癌。在我國,臨床上大多數患者均為進展期胃癌,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胃癌的新輔助化療安全、有效,可降低胃癌患者的分期,提高局部進展期胃癌患者的R0切除率,延長無病生存時間及總生存期[1-2]。但目前,尚無對進展期胃癌統一的新輔助化療方案[3],并且患者對不同化療方案的敏感性不同,術前對新輔助化療的療效預測非常重要,如能篩選出新輔助化療應答不敏感患者,可以避免盲目用藥,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新化療帶來的痛苦,并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效率。本研究對行新輔助化療方案新輔助化療的Ⅲ期胃癌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為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提供個體化治療的臨床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滄州市中心醫院(以下簡稱“我院”)腫瘤外科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進展期胃癌行新輔助化療方案(紫杉醇、順鉑加替加氟)的Ⅲ期胃癌患者104例,入組標準:①入組前經胃鏡咬檢病理學證實為胃癌患者;按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胃癌TNM分期(2010年第7版)為標準,均屬于ⅢA期或ⅢB期,無肝臟、肺、腦、骨等遠處轉移;②年齡18~75歲;③KPS評分≥60分;④患者未經抗腫瘤化療,化療前、術前檢查均無手術、化療禁忌證。排除標準:殘胃癌、上腹部曾行開腹手術治療的患者等。選取病例中,男45例,女59例;年齡39~71歲,平均54歲,ⅢA期61例,ⅢB期43例;高、中分化腺癌35例,低、未分化腺癌53例,黏液腺癌、黏液細胞癌16例。
1.2 治療方法
新輔助化療的具體方法:紫杉醇135 mg/m2靜脈滴注第1天;順鉑20 mg/m2靜脈滴注第1~5天;替加氟0.8~1.0 g靜脈滴注第1~5天;每3周重復。新輔助化療組術前行新輔助化療4個周期,化療2個周期后評價療效,按照Recist 1.1標準[4]收集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超聲內徑(EUS)、CT等檢查資料進行評估,如評估為有效或穩定,則繼續應用此方案化療至4個周期,末次化療結束后3周左右行手術治療,術后繼續行原方案化療3個療程。如出現腫瘤進展,則終止新輔助化療,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給予患者更換ECF方案化療4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
化療前后以螺旋CT胃鏡及術后病理切片相結合的方法作為療效判斷的證據。新輔助化療后原發病灶的療效判定根據,按照Recist 1.1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穩定(stable disease,SD)和進展(progress disease,PD)。有效:CR+PR;無效:SD+PD。病理完全緩解(pCR):手術標本中無癌細胞殘留。病理部分緩解(pPR):有單個或小癌灶殘留;療效小:殘留癌灶伴纖維增生;療效差:療效微小或無療效,廣泛殘余癌細胞。
1.4 相關因子陽性結果判定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免疫組化)SP法,所用試劑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有限公司。新輔助化療前胃鏡活檢獲取腫瘤組織,術后切除標本均予以檢測,檢測方法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蛋白定位于細胞膜,呈棕褐色,細胞膜未著色或陽性細胞數小于10%為(-),大于或等于10%且細胞膜不完整染色為(+),兩者均定為陰性。大于或等于10%且細胞膜完整輕至中度染色為(++),大于或等于10%且細胞膜完整的強染色為(+++)。EGFR表達(++~+++)定為陽性。HER2表達(+++)為陽性,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未能對HER2(++)的患者,進行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檢測進一步對該類患者明確HER2情況,并定義該類患者為陰性。P53和Ki67陽性染色呈棕黃色顆粒.均定位于細胞核。P53和Ki67均以腫瘤細胞不著色或小于10%的腫瘤細胞著色為陰性。大于或等于10%的腫瘤細胞著色為陽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新輔助化療及療效情況
104例患者全部完成新輔助化療,無中途退組者。無CR患者,其中PR為54.8%(57/104),SD為42.3%(44/104),PD為2.8%(3/104),總有效率為54.8%(57/104)。不良反應均能夠通過藥物治療,使化療能夠順利完成,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其中86例患者獲得R0切除(82.7%)。
2.2 各基因蛋白的表達與新輔助化療療效的關系
新輔助化療前后,EGFR、HER2、Ki-67和P53各因子在組織中的陽性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新輔助化療前,HER2陽性表達者化療有效率為85.7%(12/14),陰性表達者化療有效率為50.0%(45/90),陽性表達有效率顯著高于陰性表達(P = 0.01);P53陽性表達者化療有效率為33.9%(19/56),顯著低于陰性表達者的化療有效率79.2%(38/48),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EGFR、Ki-67的組織表達與療效之間不具有相關性(P > 0.05)。見表2。經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HER2和P53是化療敏感性的獨立影響因素。HER2陽性表達者化療有效率是陰性表達者的7.2倍(95%CI:1.44~36.07);而P53陽性表達者化療有效是陰性表達者的0.09倍(95%CI:0.04~0.25),見表3。
表2 各基因蛋白表達的情況與新輔助化療療效關系[n(%)]
注: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表3 各基因蛋白表達的情況與新輔助化療療效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注: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表示無數據
2.3 HER2、P53聯合表達情況與新輔助化療療效的關系
將HER2與P53的組織表達情況進行亞組分析,各亞組新輔助化療療效見表4。其中,6例患者HER2陽性,同時P53陰性表達,5例新輔助化療療效為有效,有效率明顯高于其他亞組患者,且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 = 34.08,P < 0.01)。
表4 HER2、P53聯合表達狀況與新輔助化療療效關系[n(%)]
3 討論
現在我國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在進展期胃癌的手術R0切除率較低。新輔助化療在國內外眾多研究證實可以降低腫瘤分期,提高患者的手術R0切除率,日益引起重視。2006年英國的MAGIC實驗研究及法國的FFCD研究結果顯示,進一步證實了術前新輔助化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無病生存期及總生存期[5-6]。
但是有些患者對新輔助化療無效,甚至病情進展,失去對局部病灶的控制,延誤患者的手術的時機,因此如何預測胃癌化療敏感性的問題日漸突出,如果能找到較為準確預測胃癌新輔助化療敏感性的腫瘤標志物,臨床醫生就可以更好的判斷對該類患者是否進行新輔助化療,選擇更有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Li等[7]報道FOLFOX方案及劉林等[8]報道DOX方案(多西他賽+奧沙利鉑+替吉奧)新輔助化療對進展期胃癌的臨床有效率均為64%左右。本研究中,新輔助化療的臨床有效率為54.8%,低于前兩者研究。
近年來,腫瘤分子標志物在新輔助化療中的預測價值成為研究熱點,但少見有關胃癌術前新輔助化療的分子指標的國內報道。臨床上常用的胃癌腫瘤標志物包括EGFR、HER2、Ki-67及P53等。研究證實,外周血中的癌胚抗原(CEA)、CA199的陽性表達率低,并且對新輔助化療的預測價值不大。
Ki67是一種存在于細胞周期中除G0期以外所有階段細胞核增殖標志物,它是細胞周期的G期開始表達的一種核抗原,在S期及G2期表達開始增加,在M期達到高峰,有絲分裂結束后迅速分解、消失,是近年來能有效評估腫瘤細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標之一[9],可反映腫瘤細胞活性,與惡性腫瘤的發展、轉移和預后高度相關。很多研究證實Ki67可作為一種判斷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分子生物學指標[10-11],但在本研究中顯示,Ki67陽性患者新輔助化療有效率與陰性患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能作為一種判斷胃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分子生物學指標。
EGFR通過下游的信號傳導途徑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血管生成、侵襲、轉移及凋亡抑制等基因控制,與胃癌的發生、發展及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12],EGFR是反映胃癌細胞活性的可靠指標,本研究同樣未能顯示出EGFR陽性患者新輔助化療有效率與陰性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不能作為一種判斷胃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分子生物學指標。
HER2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的一個成員,其胞質區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HER2在正常情況下處于非激活狀態,當受到體內外某些因素作用后,其結構或表達調控失常從而被激活,具有腫瘤轉化活性,可從多個途徑影響腫瘤細胞的生物活動,如細胞增殖、黏附、轉移和分化等,導致腫瘤的復發和轉移。HER2過表達在胃癌中的陽性率為16.0%~27.1%,在胃與食管連接部的胃癌中表達更高,HER2過表達,提示腫瘤細胞增生活躍。本研究中,本研究顯示HER2陽性患者新輔助化療有效率高于陰性患者,并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HER2是新輔助化療敏感性的獨立因素。
P53是一種抑癌基因,可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兩種亞型,為細胞凋亡過程重要的調控因子,其陽性多提示預后不良。P53基因為人類腫瘤細胞中最易出現突變的基,P53表達蛋自可通過阻滯細胞周期及啟動凋亡參與細胞凋亡過程。本研究顯示P53陰性患者新輔助化療有效率高于陽性患者,并且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53也是是新輔助化療敏感性的獨立因素。
本研究同時發現HER2和P53具有協同作用,HER2陽性同時P53陰性表達的胃癌患者新輔助化療有效率更高,明顯優于其他亞組患者(P < 0.05)。但HER2陽性同時P53陰性共同表達的病例不多,尚需大樣本進一步研究。HER2作為新輔助化療敏感性的獨立因素,可能與HER過表達的腫瘤細胞對抗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作用通過中間某種機制而被抑制有關,但尚待進一步明確[13]。野生型P53具有抑制MDR基因轉錄作用,而突變型P53基因能加強多藥耐藥(MDR)基因表達,并通過抗細胞凋亡使腫瘤細胞產生耐藥性。推測突變型P53可能通過抑制細胞凋亡和促進MDR基因的激活介入了化療耐藥的發生[14-16]。
綜上所述,HER2和P53的表達情況對進展期胃癌的新輔助化療療效的預測有一定臨床價值,提供了初步的臨床證據,但由于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并且病例數有限,明確的臨床預測價值需要進一步的大樣本、隨機和多中心的臨床研究證據證實。
[參考文獻]
[1] Aoyama T,Yoshikawa T,Miyagi Y,et al.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and S-1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stage 2/3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2 gastrectomy [J]. Surg Today,2013,43(12):1390-1397.
[2] Fujitani K. Overview of adjuvant and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in the East [J]. Dig Surg,2013, 30(2):119-129.
[3] 沈琳,魯智豪.胃癌藥物治療新視角[J].中華胃腸外科,2012,15(2):103-108.
[4] Eisenhauer EA,Therasse P,Bognerts J,et al. 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revised RECIST guideline(version 1.1) [J]. Eur J Cancer,2009,45(2):228-247.
[5] Chua YJ,Cunningham D. The UK NCRI MAGIC trial of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J]. Ann Surg Oncol,2007,14(10):2687-2690.
[6] Ychou M,Boige V,Pignon JP,et al.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resectable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an FNCLCC and FFCD multicenter phase Ⅲ trial [J]. J Clin Oncol,2011,29(13):1715-1721.
[7] Li ZY,Koh CE,Bu Z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FOLFOX:improved outcom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 J Surg Oncol,2012,105(8):793,799.
[8] 劉林,楊新輝,王海江,等.多西他賽聯合奧沙利鉑及替吉奧治療進展期胃癌的療效及對圍手術期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13,13:788-791.
[9] Penault-Llorca F,Andre F,Sagan C,et al. Ki67 expression and docetaxel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J]. J Clin Oncol,2009,27(17):2809-15.
[10] 趙輝,逢凌云.Ki67檢測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判斷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2012,7(2):184-185.
[11] 張好云,陳天文,王開昕.Ki67表達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4):60-62.
[12] Liakakos T,Xeropotamos N,Ziogas D,et al. EGFR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gastric cancer [J]. World J Surg,2008, 32(6):1225-1226.
[13] 曲建軍,石毅然,郝風云.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療效預測因子的臨床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6(3):276-280.
[14] 劉贊偉,繆錦超,施珊格.奧沙利鉑聯合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在胃癌新輔助化療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3,13(2):46-47.
[15] 李曉東,潘良喜,陳廷鋒.奧沙利鉑與順鉑聯合卡培他濱同步放療治療局部晚期胃癌的療效比較[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3,8(3):285-288.
關鍵詞:實訓;策劃;協同;能力
市場營銷是企業發展和經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而這也形成了市場營銷專業的需求,同時,國內眾多高校開設市場營銷本科專業以滿足市場對于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雖然國內高校開設了相對完整的市場營銷學科體系,但是在滿足人才需求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學生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實踐操作能力有限等問題。為此,國內一些高校開始探索應用型本科建設背景下的市場營銷專業發展模式,而推進應用型本科建設的關鍵在于促進和提升本科生的專業實踐和創新能力,同時,開展“實訓、實習和實驗”的三實教學課程是校內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為此,本文以如何應用型本科營銷專業學生能力提升為研究對象,從實訓課程內容設置與學生專業能力兩者間的交互關系探討如何依據學生專業能力設置實訓課程內容,并依據協同關系理論對學生專業能力提升和實訓課程設置有效性間的協同關系進行分析,基于此,建立課程實訓和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協同提升機理模型。
一、營銷專業能力體系模型
應用型本科是一種以培養服務生產、管理和建設等一線崗位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方式,這種高等教育方式不同于以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深厚為主要培養目標的學術研究型高等教育,其主要培養目標是使本科生不僅具備一定深度和廣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依據上述應用型本科教育培訓目標,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能力應該包括:①專業理論知識維度,也即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所需企業管理、經濟法、計算機以及營銷學等基本理論知識;②專業核心能力維度,專業核心能力維度是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和能力建設中的核心環節,這個環節需要培養市場營銷學生的能力主要應該包括營銷市場狀況調查以及分析能力、營銷方案策劃與實施能力、營銷市場開發能力以及營銷過程管理能力等一系列具體營銷業務活動能力;③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維度。這三個市場營銷本科生專業能力維度中,專業理論知識維度是實現專業核心能力維度和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維度的基礎,而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維度專業理論知識維度和專業核心能力維度的外在變現,是專業理論知識維度和專業核心能力維度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同時通過對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的動態監測和分析,能為專業理論知識維度和專業核心能力維度建設和培育提供反饋信息。
二、營銷策劃實訓內容設置
由上述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結構分析可知,對于營銷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專業知識維度、專業核心能力維度以及專業實踐操作能力三個方面建立系統的能力建設方案,對于專業能力的培養與建設是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目標,而實現這一重要目標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開展有效的學生實訓教育,因而本文從營銷策劃實訓角度探討如何建設營銷專業學生專業能力。首先,專業能力包括專業知識維度,此維度的建設主要是提高學生對于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認知和掌握;其次,專業核心能力主要是市場營銷策劃過程中的具體設計和操作環節的過程能力,此維度的建設主要是傳統市場營銷策劃實訓的主要內容,但是需要在此基礎上增加過程監控和管理;最后,專業實踐操作維度能力維度,此維度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主要涉及專業課程的設計、專業綜合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環節,是學生專業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體現。上述專業能力維度建設和考察環節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和程序,因此,可以設計一個全過程的策劃實訓內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系統化條件下的全過程營銷策劃實訓內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案例導入
教學案例導入環節是在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生入學第一年初始階段開設的實訓內容,該階段前期主要是針對一些成功或者失敗的典型營銷策劃案例進行講解和分析,將案例中包含的學科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給學生進行初步講解,以激發學生加強對專業認知程度,從而提升其在專業知識維度建設中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種目標導向。除了教師對案例進行分析之外,還需要提高學生參與該環節的積極性,結合學生學習進度對案例進行分解,從而設置任務,讓學生主動將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知識融入到營銷策劃中,從而形成學有所用的良性循環。
(二)實訓內容設定
實訓內容設置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最終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學生專業能力建設的水平,因此需要重視營銷策劃實訓內容的設置。營銷策劃實訓內容設置上首先需要遵循目標導向原則,也即依據營銷專業能力結構以及能力實現目標設置內容,其次需要遵守全過程分階段設置內容的原則,也即在營銷策劃實訓內容的設置過程中需要改變“以往以最終策劃方案作為唯一考核的標準”這一模式,轉而向過程和階段考核為主的考核模式。這就要求在營銷策劃實訓中不斷分解策劃實訓內容,并結合學生學習進度進行分階段設置內容和考核。例如,當學生掌握市場狀況調查及分析相關知識點后,即可設置相應的市場分析和市場調查相關實訓內容。
(三)實訓結果考核與反饋
作為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生專業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策劃實訓需要不斷為實訓效果提升和實訓內容完善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和決策分析材料,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考核與反饋機制。這個過程中就需要設置不同的考核目標與考核標準,同時這些目標和標準應該具備階段特性。對于涉及知識維度培養階段的考核標準和考核目標,除了原有的基礎理論知識考核方式之外,還需要建立應用考核標準,也即學生將基礎理論知識用于分析具體專業問題的能力,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學生小組+導師組”的形式,學生小組通過專業案例收集以及分析,并將其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分離出來,然后小組內部相互討論和評價,最后,指導教師對內容進行點評和補充,形成考核結果,反饋教研室,為制定下一階段實訓內容和考核標準提供參考,從而實現動態考核機制以及反饋機制。而對于專業策劃環節也應該分別設置階段以及考核標準,依據不同的策劃內容和策劃方案分別依據步驟進行考核,從而改變傳統營銷策劃過程中最后以策劃方案考核的單一結果考核模式,進而實現過程考核和過程反饋的模式。
三、協同機理分析
(一)協同關系分析
營銷實訓策劃和營銷專業學生能力提升之間的協同關系主要是指兩者間的協同效應,這種協同效應是指兩者通過相互作用之后形成的合力會大于原先單一環節開展的效果,具體表現為通過以專業能力建設為基礎設置營銷策劃實訓內容,會提升營銷策劃實訓的效果,同時也會增加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學生的專業能力。這種協同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通過專業能力設定營銷策劃實訓內容,就可以使實訓內容的目標始終圍繞能力建設這一目標,從而實現營銷策劃實訓有的放矢;其次,以能力為基礎設置的實訓內容可以全過程反饋實訓效果是否實現,從而也可以為實訓內容修正和完善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和參考。由此,通過兩者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從而不斷實現兩者間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提升。
(二)協同提升機理模型構建
由上述營銷實訓策劃和營銷專業能力兩者間協同關系分析可知,兩者間的協同效應體現為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兩者綜合水平的提升,同時這個提升過程是動態變化的過程。協同發展階段主要依據當前協同效應發展階段相關研究成果確定,初始階段主要是指兩者內容的初步對接,沖突階段主要是指兩者間彼此融合存在的問題,整合階段主要是指兩者間內容的交互作用,摒棄各自沖突部分,實現各自目標的階段,在上述階段實現的基礎上從而進入協同階段。
作者:汪偉忠 張國寶 胡月英 曹慧娟 單位:安徽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梁勇.關于完善市場營銷專業實訓教學體系的思考———基于職業基礎能力培養的視角[J].
[2]寇小玲,孫璽.基于能力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7(4):139-141.
[3]黑志堅,曲建光,周秋生等.應用型本科人才專業能力指標的構建[J].測繪通報,2013,(01):104-106.
[關鍵詞]工作過程;教學改革;營銷策劃;真實項目
在蓬勃發展的市場經濟中,營銷策劃活動成為現代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經營活動,為了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國內很多高校包括高職院校紛紛開設《營銷策劃》課程,但由于在課程的教學中存在種種問題,使得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與企業營銷策劃工作崗位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改進《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活動,以適應企業對營銷策劃人才的要求就成為各個院校需要解決的問題。
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內涵
根據不來梅大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所以勞耐爾(Rauner)教授為首的職業教育學專家的研究,所謂工作過程是“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但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是在德國“雙元制”教育改革中產生和發展的,也是在行動導向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以工學結合為平臺,以工作過程為根本,以工作任務為驅動,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為依托,按照工作崗位行動領域設計教學內容及設計學習情景,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職業行動中的知識、技巧和能力。同時,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不僅僅只是根據相對穩定的工作活動內容來設計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而且還要面向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的職業工作過程來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能力。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模式符合時展要求,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開始成為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中的一種新思潮。目前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法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許多院校在理論和實訓等課程中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和探索,積累了不少有價值的經驗。
2.當前《營銷策劃》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營銷策劃》課程是在中國很多高職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它是一門將《市場營銷學》的專業知識與現實企業營銷活動相結合的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這門課程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相關的市場營銷知識,創造性地解決企業營銷活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的能力,以幫助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勝任企業有關營銷策劃崗位的工作。但目前很多學校在《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方式并不適應這門課程的要求,這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營銷策劃》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背離了課程開設的初衷。《營銷策劃》是培養理論應用的專業技能課,它的先導課程是《市場營銷學》。《市場營銷學》是學習營銷理論的專業基礎課,它與《營銷策劃》課程之間的關系是理論課和與之對應的技能課的關系,因此它們理論上的主要內容是雷同的,例如兩門課程主要內容都是探討目標市場營銷戰略(STP)和市場營銷組合策略(4PS)。不過,同樣的內容,《市場營銷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營銷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營銷策劃》的主要任務則是把前者的基本理論進行創造性的應用。但在目前很多《營銷策劃》的教學上,并沒有很好的處理兩者的關系,過于注重對市場營銷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沒有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創造性運用市場營銷理論知識方面,這種教學目標的迷失導致了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市場營銷學》存在很大程度的雷同,等于讓學生重修一遍《市場營銷學》,背離了開設《營銷策劃》課程的初衷。
第二,《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方法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營銷策劃能力。傳統《營銷策劃》課程大多采取講授和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這相對于其他很多理論課程而言確實強調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也確實更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了教學雙方的互動,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在目前我們很多課堂案例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我們使用的大多數案例都是一些國內外具有代表性企業的經典案例,這些案例都是過去的案例,不代表能符合現在很多真實企業的需要;其次,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是處于主導地位,他們始終是站在以自己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方向上來選擇案例分析案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思路,容易將其禁錮在一個固定的框架內;最后,由于學生缺乏與案例相關的行業或從業經驗,案例往往僅僅被學生當作具體的實例來進行問題的分析、總結,這對知識的學習理解是蠻有意義的,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策劃能力所起的作用卻是非常有限的。當然,意識到傳統案例教學在培養學生營銷策劃能力的局限性之后,這幾年很多高職院校開始采用項目教學法,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學項目的來源很多是虛擬的,或者干脆是直接將傳統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改為項目,這種教學方法其實是披著項目教學的外衣行傳統案例教學的實,依然是一種相對封閉式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理解真實的營銷環境與任務,無法驗證各種不同方式營銷策劃方案的結果,使得營銷策劃工作的學習只是停留在書面上或虛擬上,而不是真實的行動上。這也就很難從根本培養學生真實的營銷策劃能力。
第三,《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考核方法無法配合推動學生營銷策劃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教學考核方法是一個指揮棒,它可以左右學生的興趣點與努力方向,可以激發也可以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營銷策劃》課程考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缺乏學生自身的參與;考核對象以知識為中心,缺乏對知識轉化為實踐的應用能力的考核;注重結果性考核,忽視過程性考核。這種考核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視野跳不出傳統理論知識學習的局限,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到企業真實營銷活動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無法培養學生創造性運用營銷知識解決營銷問題的綜合能力。
3.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改革
根據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理論并結合企業營銷策劃工作崗位的需求,借鑒當前各個高等職業院校《營銷策劃》課程教學的經驗,我們可以從《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以解決當前《營銷策劃》課程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
第一,《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目標。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建立在課程對應的工作崗位需求上面的。《營銷策劃》課程對應的是企業營銷策劃方面的工作崗位,初始崗位是策劃助理,之后是策劃專員、策劃經理,最后到營銷總監等高級別的崗位。《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目標首先應該幫助學生能夠滿足策劃助理崗位的基本要求,其次是提供一種知識和能力基礎使學生有一種從策劃助理晉升到策劃專員、策劃經理的可能性。根據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營銷策劃崗位的深入調研,我們發現雖然不同行業不同公司對營銷策劃崗位人員的要求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有一些核心的要求是共同的,主要包括幾個方面:①對生活充滿熱情,有創造性思維;②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③有一定的營銷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營銷知識;④能夠進行市場信息的收集和處理;⑤能夠撰寫嚴謹、規范、可行、有創新性的營銷策劃案;⑥能有效參與或指導營銷策劃案的實施。根據企業對營銷策劃崗位人員這六方面的共同要求,《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素質、知識、專業能力三個層面的目標,其中第①、②點即為《營銷策劃》課程教學的素質目標,第③點即為《營銷策劃》課程教學的知識目標,第④、⑤、⑥點即為《營銷策劃》課程教學的專業能力目標。同時,基于《營銷策劃》課程作為專業技能課的定位,而且有《市場營銷學》等先導課程,因此《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以專業能力目標為主,知識目標為輔,同時兼顧素質目標的培養。
第二,《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工作過程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與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匹配,其要點是立足主要的工作任務,以“夠用、適度”為原則,從“簡單到復雜”選定特定的學習內容,構建一系列行動化學習項目。在企業的營銷策劃工作中,盡管具體的工作內容在不同行業不同公司有一些不同,但基礎的工作內容是接近的,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①市場信息的收集與處理,既包括常規的市場情報的收集,也包括針對某一個特定問題的市場調研;②為解決專門的營銷問題,抓住可能的營銷機會,形成專門的營銷策劃方案;③與相關部門合作執行相關營銷策劃方案;④對營銷策劃方案執行效果進行評估等。根據工作過程理論選擇教學內容的“夠用、適度”為原則,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包括以下行動化學習項目:
①營銷調研方案的設計與執行;②銷售促進策略與方案編制;③廣告策略與方案編制;④公共關系方案策劃;⑤新產品上市方案策劃;⑥企業形象設計與傳播方案編制六個項目。
第三,《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方法。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方法主要由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職業技能訓練與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所組成,工作過程導向倡導的基本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等。這種教學方法已經開始在很多院校《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試用,但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學生的營銷策劃訓練只是停留在書面上或虛擬上,而不是真實的行動上,無法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真實的營銷策劃能力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構建一種以真實項目教學法為主,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等為輔的營銷策劃教學體系。這種教學體系的核心就是依托企業真實營銷策劃項目進行營銷策劃實踐教學,通過完整的企業真實項目將整個課程教學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解決營銷策劃理論與真實企業營銷實踐相脫節的難題,構建一種能突顯,并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真實營銷策劃體驗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自主的將所學市場營銷知識轉化為實際營銷策劃工作,培養學生綜合的營銷策劃能力。以真實項目教學法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實施步驟:①在本課程開課第一節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這種教學法,初步營造一種真實工作氛圍,然后采取抽簽分組的辦法分組,4~5人一組把班級劃分成若干個策劃團隊。②教師把真實企業要解決營銷問題轉化為策劃項目,并把項目中的企業基本情況、營銷現狀,主要問題與要求,形成項目文案發給每個小組,進行策劃。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選擇的這些真實的企業營銷策劃項目必須有代表性而且難度適中,同時選擇的企業應該愿意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支持,教師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臺,產學研基地,為學生尋找真實的營銷策劃項目。③安排學生到相應企業進行參觀和調研,邀請相應的企業營銷部門負責人就企業的營銷情況、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要求等與學生進行交流,進一步明確企業要解決的營銷問題和要求。④各個策劃團隊開始設計營銷策劃工作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包括明確策劃問題、市場信息收集與調研、市場環境分析、目標市場營銷策略分析、營銷組合策略設計、營銷創意方案設計六個步驟。⑤各個策劃團隊按照設計好營銷策劃工作過程開展營銷策劃工作,并最終形成營銷策劃案。這個過程需要學生自主進行,教師可以提供適當的指引,同時為學生與企業的互動提供支持。⑥組織營銷策劃案的答辯會,各個策劃團隊把營銷策劃案轉化為PPT進行答辯,答辯評委由企業營銷部門負責人、教師、各個策劃團隊代表構成。答辯結束后,由企業營銷部門負責人和教師分別對各個營銷策劃方案進行總結和點評,同時在答辯中表現最優的方案將按照企業營銷負責人的意見修改并轉為企業解決該營銷問題的方案,由企業組織設施并將結果反饋給同學們。
第四,《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評價。教學方法的改革必然伴隨著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工作過程導向教學評價中,要改變以教師為主導,以知識為中心,過于注重結果性的傳統考核方法。建立考核主體多元化,以營銷策劃能力考核為中心,知識考核為輔;過程性考核為主,結果性考核為輔;實現多元化與多角度的360度考核方法。考核主體的多元化,即考核主體由原來的任課教師變成了任課教師、學生本人、團隊其他成員、非團隊成員以及企業營銷部門負責人等,考核主體的多元化,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出發對教學活動進行更全面、更科學、更客觀的考核。以營銷策劃能力考核為中心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將所學營銷知識轉為實際營銷策劃工作的能力。過程性考核可以把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與他人溝通與協作精神,對營銷知識的領悟、掌握與應用,以及工作過程的創新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考察。
【關鍵詞】市場營銷策劃;改革;職業能力;頂崗實踐
引言
在就業難的今天,用人單位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教育的職業性與技能性結合的特點,決定它應該以能力塑造為中心,重點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市場營銷專業是眾多中職院校普遍開設的管理類專業之一,在課程設置和學生培養過程中,應該體現應變性、技能性和實踐性,做到課程體系、培養目標和專業能力三者結合,而不應一味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1 中職院校《市場營銷策劃》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理念落后,防礙就業發展
近幾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我國的中職教育的發展勢頭迅猛。然而在中職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教學理念相對滯后情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中職教育等同于傳統的教育,尚未脫離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被動式學習模式,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特別是綜合分析、獨立解決能力,謀劃組織能力,信息獲取和知識加工能力。學生未來求職更傾向在中小型企業就職。僵化的課程教學方法很可能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妨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揮,更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使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企業的要求,造成就業和工作的困難。
1.2實踐教學環境有待改進
職業教育教學離不開實踐,而《市場營銷策劃》本身就是一門實戰性很強的學科,更需要實踐教學為支撐。隨著當今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對市場營銷策劃的相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需要大量的市場營銷策劃的實戰性應用人才,然而在《市場營銷策劃》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實踐相對比較缺乏,教師對市場營銷模擬軟件教學情有獨鐘,然而造成評估《市場營銷策劃》教學質量有很多不定性因素。
1.3學生的成績考核應以能力為主
中職院校的《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沿襲了傳統的考核方式,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基本以教師命題為主,考核的方法大多采用筆試,同時其試題在知識點分布、題型設計、題型分值和難度級別等方面主觀性較強,缺乏科學性。同時,由于《市場營銷策劃》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一張試卷不能考核出一個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應用能力。許多學生能夠考高分的主要途徑就是死記硬背,這些都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壓抑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4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專項教師隊伍缺乏
很多年輕的老師,師范畢業,直接任教。缺乏社會閱歷和企業工作的實戰經驗。《市場營銷策劃》課程的專業教師,需要具備:專業實踐知識、營銷推廣核心技能和危機公關實戰經驗,擁有真正的從事營銷實踐活動經驗和閱歷。 寒暑假期間,專業教師必須認真落實企業實踐,用實戰收獲傳輸于課堂。另外,專業教師的職業素養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市場營銷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因此中職院校的教師們不僅要具備敬業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質、較高的學識水平和科學知識結構外,而且還應具備敏銳的市場綜合環境分析、預測能力。
2 通過實踐教學提升職業能力的途徑
整合課程,突出《市場營銷策劃》學科特色專項培養目標與建設,因此要打破傳統的以“科目”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建立以營銷人才的市場動態需求為主體的教學核心。
建議完善以下兩方面工作。
2.1分析營銷崗位工作流程,并建立典型的工作任務
雖然我校教師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理論修養,但是必須認識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別。因此,專業教師必須以嚴謹的學習態度深入企業,通過參與企業的實際營銷活動,明確營銷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同時梳理出正確的工作流程;以此為基礎,歸納和總結出實際營銷工作中會遇到的典型性的困難以及可科學的解決方案。
2.2轉換典型工作任務到課程體系中去
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學習過程,以及職業能力、素質的形成過程,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解構和組合,逐漸將典型工作任務滲透到以“專業人才,職業素質”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中去。例如,淡化原有部分課程界限,刪掉存在內在聯系的課程中的重疊部分,逐漸形成新的課程。這樣既可以減少學生枯燥的理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積極性,又可以節約資源,便于更多的實訓課程的開展。
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突出《市場營銷策劃》課程特色,結合中職院校學生接受能力的綜合情況,建議通過以下三種形式開展實踐教學。
2.2.1 課堂實驗
課內實驗可結合課本教材、課堂任務和學生反饋3方面開展,全程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助于學生對理論內容的深刻理解和專業知識的運用。 課內實驗通常是任課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內進行。
2.2.2 校園實訓
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從中職一年級兩個學期,安排30個學時開展專題實踐活動。
《市場營銷策劃》可以開展市場調查、問卷走訪、超市a品統計、校園師生意見反饋收集、校園產品推廣,宿舍大耍賣等校園系列活動,從而鍛煉學生的想和動實踐能力。
2.2.3 頂崗實踐
頂崗實習由系部門統一安排,指導教師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內進行實操。近兩年,我校與廣州科技貿易學院努力達成3+1合作教學,銜接專業是《會展與策劃》,中職學校可以借助銜接平臺,通過科貿學院與參加會展的企業達成共識,讓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提前參與一年兩度的廣州會展實地工作。
頂崗實習的目的,讓學生把所學內容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掌握和應用情況。而通過完成實習報告,總結實踐中遇到的困難,讓知識線與技能線和諧鏈接,最終完成從專業學習要求到職業技術型人才的轉變。
3 結語
創新 中職院校《市場營銷策劃》學科課程,有利于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高社會競爭力。課程創新與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學校、教務科、系部門、教研組、專業教師和學生們的通力配合,才能讓一門學科長足進度,造福更多的學生,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夏德林.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