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園案例分析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幼兒衛生與保健》 學前教育專業 發展性學業評價
評價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實施合理而有效的評價,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按照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精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組成員在對《幼兒衛生與保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課程的發展性學業評價方案,以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發展性學業評價的目的
發展性學業評價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定,不僅關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情況,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體驗等多方面的發展。運用發展性學業評價的教育功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索、實踐、創新,促進其知識、技能和情感多方面的提高和發展。
二、發展性學業評價的方式與工具
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性。既有對課程學習過程中課堂表現和課程實踐的過程性評價,又有對課程操作活動表現及期末理論知識考核的終結性評價;既有教師評價,又有同伴的評價和自己的反思,力求多渠道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歷程。
1.課堂表現評價
課堂表現評價是過程性評價方式,注重對課程學習過程情況的評價。目的是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意識,對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和問題的態度,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具體方法是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課堂出勤、聽課情況、回答問題情況、小組及全班討論時是否積極參與、發言次數、發言內容、對其他同學提問的回應、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等分為A、B、C、D、E五個等級,見表一。
2.課程實踐評價
課程實踐評價的目的是考查學生見習期間的幼兒園一日生活情況,對幼兒園的生活制度及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衛生保健工作進行了解。
具體方法是根據見習報告、個案觀察記錄、見習結束后帶隊教師和見習幼兒園的評價意見、主題研究報告或調查分析報告等進行評分,見表二。
3.期末終結考核
期末終結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程度和運用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分析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能力。
具體方法是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科內容擬訂一份試題,題型主要有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和理論應用題。對試卷評出分數,以百分制記分。
4.操作活動表現測評
操作活動表現測評是終結性評價方式,注重對課程學習的操作活動的測評。
考核形式:分組考核,以兩三人為一組,現場抽簽,每組抽取兩個問題,進行情景設計、現場模擬操作并說明。
問題設定:由師生共同商定,以《幼兒衛生與保健》中的可操作部分為主,例如:病兒護理和意外事故急救處理等技能部分,不少于20個問題。
考核評價:以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發展總體目標、學前教育專業目標為基準,符合學科基本理論與實操訓練的要求,由主講老師與課程組其他學科老師同時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1)技術性標準(總分50分),根據各問題的具體操作措施和步驟確定;(2)非技術性標準(總分30分,每項6分),包括:態度誠懇、情緒穩定,表情平和、神態自然,角色投入、合作積極,動作輕柔、連貫一致,操作熟練、表述完整;(3)語言表達(總分20分,每項4分),包括:脫稿表達、思路清晰、口齒清楚、語調平和、語句連貫。見表三。
三、發展性學業評價的管理
學生學業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進行有效管理,要從課堂表現、實踐表現、期末理論考核、情境設計現場模擬操作等多個方面,對學生學業做出總體評價,具體見表四:
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提高考評的透明度,評價表應一式兩份,一份由“課代表”或“班長”代管,主講老師定期將記錄轉存。
目前,《幼兒衛生與保健》發展性學業評價基本框架已經初步形成,各種評價方式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但具體細節還要進一步完善,形成既有可操作性又較規范的評價體系,使之更具有普遍性意義,并能為其他專業課程遷移推廣。
參考文獻:
[1]江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發展性評價方案的設計[J].中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