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范文第1篇

      什么是健康理?

      健康管理是指一種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其宗旨是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為一種服務,其具體做法是對個人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維護措施,使他們采取行動來改善健康。

      健康管理的目的和健康的定義是密切相關的。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沒有體弱”。這個定義說明健康管理的目標就是預防疾病,改善健康并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

      與健康管理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管理。在商業活動中,管理被我們當作一個可操作的程序。管理就像是通往所追求目標的傳送帶,連接著人們想要得到的最大的利潤、價值。而當管理用在健康保健的領域中,它仍然可以被當作一個通往所追求目標的可操作的程序。只不過在健康服務領域,衛生保健的目的是希望改善健康狀態,達到上面定義中的最大化的健康!因此,健康管理的目標就是將個人及公眾的健康狀況進行最大的提高。

      從國家層面上來講,健康的管理和促進是一個關系到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和社會和諧的大事情。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政府開展的“人人健康”項目實際上就是一個全國性的健康管理計劃,由政府及各種民間或專業組織通力合作,旨在提高全體民眾的健康。而在個人的層面上,健康管理也是關系到家庭及個人的生活保障及質量的大問題。個人通過參加常規體檢及健康篩選,并按健康的需求及個人的實際情況加入相應的管理流程,無特殊疾病者將進入相應的健康改善及維護流程,從而達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如何對健康進行管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君石院士將健康管理概括為一個長期的、連續不斷的、周而復始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內容階段:收集健康信息階段、健康危險因素評估階段和健康促進干預管理階段。陳院士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健康管理三部曲”的概念,簡單地講就是“了解你的健康”“管理你的健康”和“改善你的健康”。

      第一步:了解你的健康。只有了解個人的健康狀況才能有效地維護個人的健康。通過健康信息收集和相關健康信息的分析來掌握個人健康及疾病危險性情況并進行科學評估,從而幫助個人及集體明確相關危險因素及健康的發展趨勢。健康評估的結果及相應的健康信息可通過互聯網在醫生及個人間進行動態管理。

      第二步:管理你的健康。也就是如何為個人及人群制定健康計劃。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是鑒別及有效控制個人健康危險因素的關鍵。以那些可以改變或可控制的指標為重點,提出健康改善的目標,提供行動指南以及相關的健康改善模塊。它不但提供了預防性干預的原則,也為醫生及個人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工具。

      第三步是改善你的健康,也就是通常說的行動階段。采用多種形式來幫助個人實施具體行動,以實現個人健康管理計劃的目標。個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健康維護的手段,如健康體重管理、糖尿病管理等,并通過記個人健康管理日記、參加專項健康維護課程及跟蹤隨訪措施來達到健康改善的效果。

      在三步曲的原則下,健康管理的內容和要求可以根據需求的不同而不同,其流程也可以因人群的需求而變化。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幫助個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可導致疾病的危險因素。因而,其工作內容也就圍繞著如何找出危險因素,并采取措施控制這些危險因素來進行。日常生活中健康管理的例子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健康體檢:有計劃的體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健康,并建立健康檔案。

      2.健康評估:對個人的健康進行評估,確定個人的健康風險。包括疾病的風險、精神壓力以及其他健康狀況,這樣就可以針對評估的情況做出相應的干預計劃。

      3.健康咨詢:有針對性的健康咨詢能夠提高個人的認知水平和積極性,主動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范文第2篇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定期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因為體檢能查出一些看似健康實際上不健康的人,以便早發現,早治療,體檢能查包括十大生活方式病在內的33種健康狀況。近日記者走進愛康國賓健康管理機構位于北京朝陽日壇東路7號的日壇分院,一進門濃濃的一股中國風迎面撲來,長廊,庭院,盆景,花窗,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走進大廳,沒有普通醫院的排長隊掛號,也不象很多體檢中心人擠人,因為這里每天只預約60位客人,所以接下來等待你的是私人專屬的全面健康檢查。

      進行身體檢查,都想真實完整地了解自己身體的全部狀況,當然就得找一家權威性的體檢機構。愛康國賓在這方面就是一位專家,作為中國領先的提供體檢、就醫和私人醫生服務的健康管理機構,為個人及團體提供從健檢,醫療、家庭醫生、慢病管理、健康保險等全方位個性化服務。在這里,沒有醫院濃烈撲鼻的消毒藥水氣味,沒有其他體檢機構浩浩蕩蕩的檢查隊伍,一切都這么悠閑,自然,醫生的輕聲輕語甚至讓你感覺不是在進行體檢,在這里,體檢是一種高檔的服務,接受體檢是一種享受。

      隨著工作的日益忙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努力追求物質和精神體驗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城市精英繁忙的日程安排和對于高端服務的需求,讓針對個人的健康管理和私人醫生服務迅速興起。

      追溯愛康國賓的成長得從愛康網說起。愛康網于2004年2月由哈佛大學生物醫學碩士張黎剛先生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湯馬斯?羅伯特教授共同創建,是國內領先的健康全管理服務機構,服務覆蓋全國。國賓健檢是國內首家獨立于醫院的健康體檢中心,于2000年9月由上海國際醫學交流中心主辦并建立,并在全國建成多家集體檢和醫療為一體的健康管理中心,年服務人次達到幾十萬,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健康體檢連鎖機構。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范文第3篇

      物業管理的本質可以說就是對建筑物本身的打理,而建筑也的確需要良好的打理來維持建筑本身的生命力。綠色物業作為新型的物業管理模式,必然是引領行業創新的中堅力量,同時綠色物業所涵蓋的綠色環保等理念也在促進著行業的規范化。

      關鍵詞:

      綠色物業;綠色建筑;新型物業;低碳環保

      隨著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壓力不斷加大,人們對良好居住環境的重視度不斷提高,綠色的生活方式也由理論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建筑作為最主要的資源消耗者和環境污染者,其綠色化發展就顯得更為迫切。在建筑的綠色化的發展中,相比于依靠高新技術的所帶來的能源節約,建筑綠色化的管理和維護則更為容易實現。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持續最求,促進了綠色物業成為物業管理模式的主流方向。

      1綠色物業是綠色建筑的延續

      綠色建筑的定義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1]這里突出強調的是建筑的使用和評估是在建筑成后直到建筑被棄用拆除,所以在使用過程中所能達到的節能和環保才是綠色建筑的意義所在。而物業管理的本質可以說就是對建筑物本身的打理,而建筑也的確需要良好的打理來維持建筑本身的生命力。建筑周邊環境衛生,空氣污染程度,垃圾在建筑里滯留時間都深刻的影響著建筑的使用。新建筑因不環保或使用不方便而早早被拆除重建的例子屢見不鮮。一個可怕的現象是,中國許多建筑的壽命僅僅只有三十年,而這顯然是有有悖于綠色低碳的理念。正如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表示的:“中國不是建筑的壽命太低了,而是使用的壽命太低了。如果未來的建筑都不具備節能環保條件,建多少就要拆多少。”基于可持續性的發展和使用,要求建筑設計師在設計之初就賦予建筑綠色的理念,而同時也需要綠色的物業管理措施來維護建筑的使用,創新和完善建筑的綠色化發展。一個優秀的綠色建筑必然是建筑設計本身和綠色物業共同實現的。

      2綠色物業管理的特色

      綠色物業是伴隨經濟水平和購買力提高后,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的產物,更是對社會責任感的突出體現。相比于傳統物業的標準,綠色物業還應有以下特色:(1)綠色物業應用高新的技術和綠色的理念創造出的回歸自然的健康居住環境。具體操作體現在:噪音控制,植被的種植,垃圾的分類回收等方面。例如中水系統,可將雨水,生活廢水一同處理回收,用于澆灌植物,車輛沖洗等,節約資源的同時也降低了物業運營成本。(2)綠色物業除了傳統服務形式,更創立新的服務模式,讓綠色切實走進業主家里,例如提供日常二次供水的水體檢測,及定期理水箱;將垃圾清掃等噪音工作安排在人流的低峰期進行。越貼近生活的關懷越容易帶來家庭歸屬感,能創造一個安靜祥和的居住環境,實現業主和物業的互助共贏。(3)綠色物業在提供綠色的服務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業主的生活習慣。無論是對于對企業自身利益,還是出于社會責任感,綠色物業都因應該加大對環保生活方式的宣傳。綠色物業管理措施更是和國家大力倡導的低碳生活緊密連接,在改善人們居住生活水平的同時,把生態環保做到實處。

      3引領行業的創新

      在我國,物業管理作為“朝陽行業”,其行業的發展有著光明而遠大的前景。但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由于勞動力成本上漲,同行之間競爭激烈,物業管理過于依賴房地產企業等因素,導致國內物業管理行業正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顯然,傳統物業模式的已經難有生命力,行業的革新已成必然。這時,綠色物業作為新型的物業管理模式,必然是引領行業創新的中堅力量,同時綠色物業所涵蓋的綠色環保等理念,也在促進著行業的規范化。以往人們對于建筑消費習慣更傾向于一次性消費,這時物業就購買建筑的售后服務,而非建筑的持續投資和再發展。加之物業經營由于思路狹窄,物業管理公司難以盈利。導致收費標準不斷提高或者服務標準一再降低。譬如出現垃圾不能及時清理,電梯停用等臟亂現象,業主失去對物業管理公司的信任,行業發展遇到瓶頸。但隨著“綠色住宅”“環保型住宅”等概念的不斷推出,綠色已然成為物業管理行業的新賣點。在低碳經濟盛行的時代背景下,綠色物業有著高舒適度,環保健康等優勢,將迅速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航標。雖然經濟性并不是綠色物業的絕對性指標,但很多實例已然證明,良好的物業管理對建筑的保值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萬科就十分注重物業的管理水平,而它所收到的回報是,在所有萬科物業管理的小區里面,二手房的價格比周邊高的達到78%,萬科物業管理的第一個小區是天景花園,今天,該小區的二手房價格比周邊高出40%。[2]顯然能讓建筑保值的物業管理更容易受到用戶的青睞。從長遠角度來看,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購買力的不斷提高將使綠色物業擁有更廣泛的市場場景和前景。在全社會提倡低碳生活的大時代背景下,綠色物業管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是跟隨國家政策和滿足業主需求的必由之路。同時綠色化物業管理也促進了物業行業的創新和規范化。使綠色物業在滿足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給業主創造了清新舒適的居住環境,引領了低碳的生活方式。綠色物業管理以其綠色概念和特征,在環保的基礎上發展實施綠色物業管理措施,并由此產生了十分可觀的綠色效益,為物業,建筑等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作者:劉濤 單位:遼寧行政學院

      參考文獻: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范文第4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94

      高血壓前期是指血壓升高到高血壓標準之前的過渡階段, 通常收縮壓范圍為120~139 mm Hg、舒張壓范圍為80~90 mm Hg。這一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高血壓預防、診斷以及治療聯合委員會的報告中提出, 而在我國2005年《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本中的高血壓前期被定義為“正常高值”[1]。由于高血壓前期的臨床癥狀不夠典型, 所以很可能被患者及醫師忽視, 沒有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而發展成為高血壓。本院采取預防性健康教育指導對高血壓前期患者進行干預, 取得良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范圍為東莞市石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體檢人群, 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臨床診斷標準, 舒張壓在80~90 mm Hg或收縮壓在120~139 mm Hg[2]。共選取高血壓前期患者200例, 隨機分為兩組, 各100例。研究組患者采取預防性健康教育指導, 對照組患者沒有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研究組患者中男42例, 女58例, 年齡35~72歲, 平均年齡(51.36±11.48)歲, 血壓異常時間為1~17個月, 平均時間(7.96±3.18)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39例, 女61例, 年齡37~74歲, 平均年齡(51.69±11.54)歲, 血壓異常時間為2~15個月, 平均時間(7.52±2.61)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血壓異常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不采取干預措施;研究組進行預防性健康教育指導, 時間為12個月, 實施過程均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完成。幫助患者建立血壓管理檔案, 指導方式包括家庭訪問、電話隨訪、微信、QQ以及現場咨詢等。

      1. 2. 1 健康知識教育 以患者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學習能力為依據, 選擇具體的宣教方法, 為患者提供健康知識的宣教, 讓患者了解到高血壓前期進展為高血壓的危害[3]。讓患者了解自我護理過程中行為糾正、飲食控制、合理運動以及自我管理的作用, 提高患者對自我管理的認同感以及積極性。

      1. 2. 2 飲食干預指導 指導患者明白飲食結構中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蛋白、低纖維素的不良作用, 讓患者明白高血壓前期的飲食原則, “有粗有細, 不咸不甜, 三四五餐, 七八成飽”[4]。降低食鹽攝入量, 每人食鹽攝入

      1. 2. 3 體重控制干預 根據患者具體身體素質制定合理的運動減肥方案, 運動方式多樣化。讓患者了解體質量指數需要控制在24 kg/m2[5]。減肥過程保持持續穩定, 首次減重應該在5 kg以內, 叮囑患者每個月完成1次體重、腰臀圍以及血壓的測量。

      1. 2. 4 生活方式管理 指導患者完成自身的心理以及身體調節, 減少過于劇烈的情緒波動, 保持健康平和的心理狀態。控制嗜酒患者的飲酒量, 減少攝入酒精含量過高飲料, 限值標準控制在女10~20 g/d、男20~30 g/d, 盡量減少飲酒量[6]。鼓勵患者增強運動, 保持運動>5次/周, 運動時間>30 min, 運動后心率與年齡的數值之和在170左右。盡量不做憋氣以及靜息性力量訓練。

      1. 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入組時以及干預12個月后的血壓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入組干預前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12個月后研究組患者收縮壓以及舒張壓均相比治療前與對照組治療后明顯降低(P0.05)。見表1。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范文第5篇

      健康管理是什么?

      健康管理的定義

      健康管理是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預防和維護的全過程。實施健康管理是為了變被動的疾病治療為主動的管理健康,達到節約醫療費用支出、維護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由醫院等傳統醫療機構之外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專業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健康管理公司和醫療機構是合作關系。具體做法是通過專業的健康管理公司對個人和群體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進行評估,為個人和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并干預實施。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個人健康檔案基礎上的個體化健康事務管理服務,它是建立在現代營養學和信息化管理技術模式上,從社會、心理、環境、營養、運動等各個角度對個人進行的全面健康保障服務。它幫助、指導人們成功有效地把握與維護自身的健康。

      健康管理的科學依據

      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危險因素的干預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學基礎。個體從健康到疾病要經歷一個發展過程,從低危險狀態發展到高危險狀態――從發生早期病變,到出現臨床癥狀,最后形成疾病。這個過程可以很長,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期間的變化多數不被輕易地察覺,各階段之間也無截然的界線。在形成疾病以前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干預,可成功地阻斷、延緩、甚至逆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進程,從而實現維護健康的目的。

      具體來說,引起疾病的危險因素可以分為“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與“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是隨著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的,通過有效改善個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個人的“可以改變危險因素”的危險性就能得到控制并降低,這就意味著個人患病幾率的控制和降低。這構成了健康管理的最基本科學依據。例如:

      “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對于這些危險因素,個人無能為力,無法改善,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血脂、血壓、血糖、運動水平等,可以隨著生活行為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增加運動量和合理膳食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壓。這些危險因素的降低可以降低發生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冠心病、中風和乳腺癌等。這些因素是個人可以控制并改善的,是健康管理的依據所在。

      健康管理的具體流程

      第一步:健康狀況的信息采集,即發現健康危險因素的過程。

      第二步:健康狀況評價和預測,即認識健康危險因素的過程。

      第三步:健康促進行為干預及咨詢指導,即解決健康危險因素的過程,健康管理就是遵照上述的步驟不斷循環,解決存在的健康危險因素,實現最大程度地避免疾病和保持身體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的起源與發展

      健康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及行業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最早在歐美風行,并逐漸形成一個獨立的行業。這個行業的興起是由于市場的需要,特別是人的壽命延長和各類慢性疾病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醫療費用大幅度持續上升,而尋求控制醫療費用并保證個人健康利益的需求有力地推動了健康管理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的飲食被以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飲食所取代;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形式被以腦力和輕微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形式所取代。這看似舒適的生活在一定條件下變成了溫柔的殺手,在不知不覺中毀掉了人們的健康。這個隱匿、溫柔的殺手就是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以飲食結構不合理和運動量不足為主要代表。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導致的疾病我們統稱為生活方式疾病。這些疾病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病,以及與之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等發達國家迅速提高,不僅使個人遭受了疾病的折磨,也使醫療費用大幅度上漲。

      面對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的挑戰,美國政府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提倡人們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參加業余體育活動等,現在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生活方式疾病的發病率下降50%,其中高血壓發病率下降55%,糖尿病發病率下降50%,腫瘤發病率下降1/3,人均壽命延長10年。

      美國保險業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醫生采用健康評價的手段來指導病人自我保健,大大降低了醫療費用,為保險公司控制了風險。為健康管理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德國、英國、芬蘭、日本等國家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組織。

      企業決策層也意識到員工的健康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及發展,這種覺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當成一項真正的醫療保健消費戰略,企業決策層開始改變為員工健康的投資導向。美國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為其員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務,除了人群的健康指標有了很大的改善外,其效益費用比是:3.24:1。其中:高血壓:4.29:1;高血脂:5.25:1;戒煙:2.24:1;體重:1.69:1。

      在美國經過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對于任何企業及個人都有這樣一個90%和10%的規律:90%的個人和企業通過健康管理后,醫療費用降到原來的10%;10%的個人和企業未參加健康管理,醫療費用比原來上升90%。

      為什么要健康管理?

      現代人健康現狀及亞健康

      WHO(世界衛生組織)在其中是這樣規定的: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持續完好狀態。

      現代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且生活無規律,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出現種種不適的癥狀:身體疲乏、腰酸背痛、頭昏頭痛、失眠多夢、記憶衰退、焦慮煩躁、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但到醫院去做健康體檢,又沒有特殊的異常發現,下不了具體的疾病診斷。這種既不是健康人,也不是病人的中間狀態,就是通常所說的“亞健康”。WHO的一項全球性調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

      調查顯示,我國亞健康人群發生率在45%~70%之間,發生年齡主要在35~60歲之間。人群分布特點為:中年知識分子和從事腦力勞動為主的白領人士、領導干部、私企老板、影視明星是亞健康高發的人群,青少年亞健康問題令人擔憂,老年人亞健康問題復雜多變,特殊職業人員亞健康問題突出。

      亞健康的主要起因:

      1,過度緊張和壓力;

      2,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如高鹽、高脂和高熱量飲食,大量吸煙和飲酒及久坐不運動是造成亞健康的最常見原因;

      3,環境污染的不良影響,如水源和空氣污染以及噪聲污染等等;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

      亞健康的主要危害:

      1、亞健康是大多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狀態,大多數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從亞健康人群轉入的;

      2、亞健康狀態明顯影響工作效能和生活、學習質量,甚至危及特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3、心理亞健康極易導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殺和家庭傷害;

      4、多數亞健康狀態與生物鐘紊亂構成因果關系,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加重身心疲勞;

      5、嚴重亞健康可明顯影響健康壽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殘。

      亞健康是一種動態狀態,它不會永遠停留在原有的狀態中,它可能自發的向疾病狀態轉化,也可能通過個人的自覺改變向健康狀態轉化。但是向健康狀態的轉化是需要個人付出代價與努力的,這就需要進行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保健康,省支出

      健康管理可以:

      科學評估自己患慢性病的危險性,了解健康隱患;

      主動預防、降低并減少慢性病的發生;

      改善亞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控制和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對疾病患者,通過有效控制危險因素,減少并發癥。

      ――據醫學專家研究,一個人自發育完全成熟之日起即開始走向衰老(一般男人為25歲,女人為22歲),只是起初很緩慢,難以覺察,直到中年才開始顯現,及至老年則不斷加速。盡管人的衰老與死亡這一自然現象任何人都無法阻止和逃避,然而減慢衰老,延長壽命卻是完全能夠做到的。參加健康管理雖不會使人永遠年輕,但可以使個人的衰老減慢,并保持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就可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早期的發現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過積極有效的醫患溝通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健康管理的實質是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結合。

      ――美國的健康管理經驗證明,通過有效的主動預防與干預,健康管理服務的參加者按照醫囑定期服藥的幾率提高了50%,其醫生能夠開出更為有效的藥物與治療方法的幾率提高了60%,從而使健康管理服務的參加者的綜合風險降低了50%,醫療成本降低了30%。

      ――在計算對于健康的投資與回報時,雖然對于不同疾病的高危群體的投入與產出是不一樣的,但是一個可以值得參照的數字是:在健康管理計劃上每投入1元錢,將來在醫療費用上可以減少8―9元錢。

      誰是受益者?

      健康管理是對個人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預防和維護的全過程,它在每個人身上都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健康管理的對象不僅僅是常規醫療中的患病者,而是所有人,它的受益者包括所有的健康人和非健康人:

      健康人群

      希望保持健康身心的健康群體。已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健康知識不足,希望得到科學、系統化、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與指導,并擬通過定期健康評價,保持低風險水平,盡享健康人生。

      亞健康人群

      希望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及健康改善指導的亞健康群體。在健康顧問指導下隨時監控健康狀態,有意識地參與健康改善計劃,提高工作效率和個人整體健康水平。

      高危人群

      已有明顯高危傾向并需要立即改善健康狀況的群體。需要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并在健康顧問的指導下密切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

      已患病者

      在參與就診的同時希望積極參與自身健康改善的群體。需要在生活和行為方式上進行全面改善,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水平,延緩疾病的進程,提高生命質量。

      它山之石,如何攻玉?

      它山之石――國外經驗

      美國是健康管理發展比較完備的國家之一。健康管理策略在美國主要有6種,這6種健康管理策略,都值得我們結合國情,予以借鑒。

      1、生活方式管理:主要關注健康個體的生活方式、行為可能帶來什么健康風險,這些行為和風險將影響他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生活方式管理幫助個體做出最佳的健康行為選擇來減少健康風險因素。生活方式管理使用對健康或預防有益的行為塑造方法促進個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以減少健康風險因素。生活方式管理方案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參與者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因此,要調動個體對自己健康的責任心。生活方式管理的效果取決于如何使用行為干預技術來激勵個體和群體的健康行為。四類促進健康行為改變的主要干預技術措施是教育、激勵、訓練和市場營銷。

      2、需求管理:以人群為基礎、通過幫助健康消費者維護健康以及尋求適當的醫療保健來控制健康消費的支出和改善對醫療保健服務的利用。需求管理試圖減少人們對原以為必須的、昂貴的、和臨床上不一定有必要的醫療保健服務的使用。需求管理使用電話、互聯網等遠程病人管理方式來指導個體正確地利用各種醫療保健服務滿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3、疾病管理:著眼于某一種特定疾病,如糖尿病,為患者提供相關的醫療保健服務,目標是建立一個實施醫療保健干預與強調病人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協調的系統。該系統可以支持良好的醫患關系和保健計劃。疾病管理強調利用循證醫學指導和增強個人能力,預防疾病惡化。疾病管理以改善病人健康為基本標準來評價所采取行動的臨床效果、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

      4、災難性病傷管理:為患癌癥等災難性病傷的病人及家庭提供各種醫療服務,要求高度專業化的疾病管理,解決相對少見和高價的問題。通過幫助協調醫療活動和管理多維化的治療方案,災難性病傷管理可以減少花費和改善結果。通過綜合利用病人和家屬的健康教育,病人自我保健的選擇和多學科小組的管理,使醫療需求復雜的病人在臨床、財政和心理上都能獲得最優化結果。

      5、殘疾管理:試圖減少工作地點發生殘疾事故的頻率和費用代價,并從雇主的角度出發,根據傷殘程度分別處理以盡量減少因殘疾造成的勞動和生活能力下降。殘疾管理的具體目標是:防止殘疾惡化;注重殘疾人的功能性能力恢復而不僅是病人疼痛的緩解;設定殘疾人實際康復和返工的期望值;詳細說明殘疾人今后行動的限制事項和可行事項;評估醫學和社會心理學因素對殘疾人的影響;幫助殘疾人和雇主進行有效的溝通;有需要時考慮殘疾人的復職情況。

      6、綜合的人群健康管理:通過協調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來對個體提供更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這些策略都是以人的健康需要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必須做到有的放矢。

      ―般來說,在美國,雇主需要對員工進行需求管理,醫療保險機構和醫療服務機構需要開展疾病管理,大型企業需要進行殘疾管理,人壽保險公司、雇主和社會福利機構會提供災難性病傷管理。隨著健康管理實踐和研究興趣的不斷擴展,美國發達的流行病學、管理科學和行為醫學為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如何攻玉?――國內發展

      在我國。健康管理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產業。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僅有少數專業的健康管理機構,大部分為醫院及體檢中心的附屬部門。健康管理的從業人數沒有準確的數據,估計全國在10萬人以上,享受科學、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的人數只占總人數的萬分之二,與美國70%的居民能夠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業接受完善的服務相去甚遠。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快,期望壽命的延長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對健康維護及改善的需求會日益增長,而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新興的健康管理行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建立一支健康管理專業隊伍,對于改善和提高我國國民身體素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盡管我國目前有各類體檢機構5000多家,但做健康體檢的人數還是遠遠少于就醫的人數。當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普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5%時,我國僅占4%~5%,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在2007年11月由中華醫學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健康產業論壇”上,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白書忠指出,解決13億人民的健康,不能單靠“藥片和手術刀”,而應主要依靠全民健康素質的提升和健康產業及健康管理行業的發展。

      根據我們的國情,微觀上,健康管理針對個人、公司和企業;宏觀上,健康管理針對政府和整個社會。

      微觀健康管理:對個人來說,由于每個人具有不同危險因素組合,因此應針對個人自身危險因素篩選出個人健康管理處方,使每個人都能更有效地針對自己的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企業來說,健康管理還可匯總、評價群體健康信息,作出人群健康管理資訊報告,為企事業單位提供人群健康需求的參考信息。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亚洲国产熟亚洲女视频|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 |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