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啟發式教學原則

      啟發式教學原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啟發式教學原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啟發式教學原則

      啟發式教學原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解剖學;應用體會;

      【中圖分類號】R3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579-01

      解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它的專業性很強,教材內容繁雜,需要記憶和理解的知識也相對較多。新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門與醫學相關的課程就是解剖學,但此時學生剛剛從高中生轉變為大學生,其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自學能力等都面臨著一個重新適應和轉變的過程,這些因素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解剖學一些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常常不深不透。針對上述情況,在授課過程中,適當運用下述幾種常用的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激疑啟發

      激疑啟發是在一些重點、難點內容講解的過程中,常用的一種啟發方法,有設疑、激疑、釋疑三個環節。設疑即老師提出疑問。一種情況是教師在備課時,就備好講解時將要提出的疑問;再一種情況是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從學生對某一重點內容迷惑不解的表情中捕捉到的,教師明確地把問題提出來。設疑設得好,能引起學生注意,加深學生印象。大多數學生好勝、好奇,當自己原有的認識和原有的觀點受到挑戰時,都要問一下為什么。由此而激發學生思考,并可能提出新的疑問――“激疑”。由學生解答疑問,或由老師解答提問――“釋疑”。釋疑可以在學生思索片刻之后進行,也可以把提出的疑問當成埋下的伏筆,在有助于解答提出疑問的知識講完,重新回到這個問題,予以釋疑。如在“女性生殖器官”一節教學中,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輸卵管結扎手術,結扎輸卵管峽對嗎?學生回答是“對”。接著我們問:為什么?手術中如何區分輸卵管和子宮圓韌帶?直腸子宮陷凹和陰道后穹的關系如何?有何臨床意義?女性外陰炎癥為何有導致盆腔炎的可能?―――通過激疑與釋疑,學生會對這些問題有著更深層的理解。

      2 情境啟發和比喻啟發

      情境啟發就是教師恰當地運用神色手勢和惟妙惟肖的語言使教學形象化。在教學中,教師神態自若,胸有成竹,板書、演示教具時間掌握恰當,有條不紊,運用一些手勢,聲調上注意抑揚頓挫,尤其重要的是適當地舉一些實例。比如在解釋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時,可以設計自己正在大街上行走時身后突然傳來尖利的剎車聲,此時自身有什么樣反應的情景,這樣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創造的這種情境,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刺激學生的感觀,能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進行思考,聽課時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

      比喻啟發是通過類比推理的邏輯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復雜的問題形象化。比喻啟發運用得好,其收效是很好的。如:講述骨骼肌結構時,把一塊骨骼肌比喻為一包煙,其中一根煙則相當于一束肌,一根煙當中的煙絲相當與一根肌纖維。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可起到化繁為簡,一點即明的效果,常常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恰當地運用比喻,可以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受到啟發,較容易地去接受新知識。

      3 討論啟發和提問啟發

      討論啟發是針對學生共同存在著的模糊不清的認識,或較難且較重要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較為深入的討論,有助于學生對本課程重點內容的理解。例如在進行關節的主要結構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關節面的面積差、關節囊纖維層的厚薄對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固性的影響展開討論。討論啟發時應做些必要的提示和引導,討論時,要允許學生各抒已見,即使是有明顯錯誤,也要讓其講完。對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要鼓勵。對見解不完善的要充分肯定其正確的方面。最終要進行歸納小結,歸納小結最好由學生自己來做。如由學生來做困難大,時間不允許,也可由老師來做。

      課堂提問也是運用啟發式原則教學的一種常用方法,運用提問啟發,其提問的時機要把握好,問題要提得簡明扼要。一般以鞏固當堂課知識為目的,應選擇優等生回答,答對了,對全班學生起到再次復習的作用;答錯了,說明全班存在不少的類似錯誤,應及時糾正。以檢查學習過的知識為目的,應提問中等生,對優等生能起到知識強化的作用,又能對學習后進生起到促進啟發的作用。對學習后進生的提問要相對簡單容易,使其較易取得成功,增強學好功課的信心。課堂提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正確地回答或者是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做出結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準確理解所學的內容。在教學中也可以結合臨床病案提問相關的解剖學知識,比如講門靜脈系統時可以結合肝硬化病例提問病人為什么會出現嘔血、便血這些癥狀,為什么在護理環節要強調流食等等。結合臨床病例提問與解答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掌握人體解剖學知識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其學習人體解剖學的積極性。

      啟發式教學原則的運用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俗話說“教有法,無定法。”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教學手段不同,教學的方法就應有所不同。教師組織教學時,要精選、精講。在教學方法上,注意靈活采用啟發式,就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作為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只要多動腦筋,多花氣力,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化難為易,使啟發式這一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更好地運用,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啟發式教學原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非指導性”教學 人本主義 網絡學習 網絡課程

      [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5)12-0181-02

      一、非指導性教學

      羅杰斯所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非指導性”教學是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指導性”教學相對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的地位由被動轉變成主動,突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要在網絡課程設置中,通過為學生提供恰當的網絡學習環境,并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源,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絡學習活動中,從而通過網絡學習、活動參與、互動討論等方式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并促進其情感發展。

      (一)非指導性教學的概念

      非指導性教學是與指導性教學相對應的教學形式。指導性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等,選擇不同的學習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探究性學習,并從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由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非指導性教學強調每一位學生的自然、健康發展,注重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教育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為學生的潛能發展提供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使學習在學生內驅力的本能驅動下自然地進行。

      (二)非指導性教學原則的相關主張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學習具有個體參與性,包含個體在認知和情感兩方面的共同參與;其次,學習是滲透性的,它會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等各方面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變化;再次,學習不是教師引發的,而是由學生自我發起的,雖然受外界刺激的干擾,但也是學生對知識的發現、獲得、掌握的發自內心的想法;最后,由于學習是學生自我發起的,只有他們自己最了解學習的成果是否達到了自己的要求,是否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因此,評價也是由學生進行的,是一種自我評價。

      1.關于教學目標。“非指導性”教學指出,教育目標是培養對變化能夠靈活適應的人,學會怎樣學習并且能因此不斷學習的人,最終使學生完成自我目標的實現,即人的創造能力以及與此息息相關的應變能力的形成。它強調學生通過自覺、自愿、自主的學習,實現知識、技能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發展。

      2.關于教學階段: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羅杰斯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促進者的作用。教師通過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個人關系,促進學生的成長。這種教學過程以解決學生的情感問題為目標,通常包括以下五個階段:①確定幫助的情景。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②探索問題。鼓勵學生自己來界定問題,教師要接受學生的感情,必要時加以澄清。③形成見識。讓學生討論問題,自由地發表看法,教師給學生提供幫助。④計劃和抉擇。由學生計劃并初步決定,教師幫助學生澄清這些決定。⑤整合。學生獲得較深的見識,并作出較為積極的行動,教師對此要予以支持。

      3.關于教學方法:強調意義學習。羅杰斯按照某種意義的連續,把學習分為無意義學習和意義學習。他認為無意義學習是發生在“頸部以上”的學習,沒有情感或個人的意義參與,與全人無關。而意義學習是一種全權參與、自我發起、自我批評,并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式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它不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學習,更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它包括四個要素:①學習具有個人參與的性質;②學習是自我發起的;③學習是滲透性的;④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

      4.關于師生關系:教師應是“促進者”。教師應具有真實、接受和理解的態度,發揮促進者的作用,以保證學生能夠自由、無約束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并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在“非指導性”教學中,教師要有安全感,既要信任學生,又要相信學生對自己的信任。

      二、網絡學習

      伴隨著互聯網絡的不斷發展,網絡學習也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恰當合理、豐富多樣的網絡課程則是學生順利、高效地進行網絡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網絡學習環境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能夠以開放的多媒體非線性方式,為不同特點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供能夠共享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并且能夠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提供交互式的、適應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多樣性網絡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需要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資源進行網絡學習。因此,我們在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和開發過程中,就應該考慮激勵學生自主、自愿、自覺地學習,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交互式學習環境,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要通過互動交流等形式進行探討。這樣,既可以促進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掌握,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網絡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非指導性,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提供形式不同、內容多樣的學習資源,以促進不同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形成較強的學習動機,促進非指導性教學的實施,即學生自發進行的網絡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三、“非指導性”教學原則對網絡課程開發的啟示

      (一)制定知情合一的發展目標

      非指導性教學反對單純的智育發展,強調知情合一,更注重學習者情感的表達、情緒的釋放,促進學習者情感領域的發展。在網絡課程的設置中,網絡資源的共享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在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資源的同時,要鼓勵他們通過上傳和下載資源實現個人和群體的資源共享。通過資源共享,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網絡學習中合作的重要性,使他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在學習興趣、團結互助等情感領域得到發展。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網絡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提供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多種類型的學習資源,鼓勵學習者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源類型進行學習。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互動交流等形式促進個體的個性化發展。

      網絡課程在注重學生通過自學學習方式發展個性的同時,還強調網絡學習中交互作用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自我探究和發現的過程,還是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他們通過網絡進行語言和文字的交流,以達到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體現教學過程的“主導主體”

      非指導性教學強調教學過程的非指導性,體現了“主導主體”的教學思想,即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首先,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學活動不是在教師的規定和組織下完成的,而是師生共同協商、合作完成的。學生不僅是認知的主體,也是活動的主體,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任務進行學習。其次,非指導性教學中,師生是通過學習活動進行交流的,他們之間的交流不僅僅表現在認知內容方面,還表現在情感方面,師生之間的關系由教師權威向師生平等合作轉變。同時,教學氣氛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四)注重整體性效果的實現

      非指導性教學不是單純地注重學生某一方面知識和能力的提高,而是強調整體目標的實現。整體性效果的實現包括學生對文字、概念、定理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對動手操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學生在學習態度、生活態度等情感領域的發展。

      (五)提倡自由學習,強調學生的自我評價

      合理、有效而正當的學習是學習者真正需要的學習,這需要我們為之提供科學合理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習者自動、自發地進行有意義學習。研究表明,涉及整個人的自我發起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學習,它包括情感和理智兩個方面。同時,鼓勵學生積極、主動而負責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去,會促進學習活動的展開和學習效果的實現。因此,在網絡課程的開發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合理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下通過自主學習、同伴學習、分組學習、學習社區等方式,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解決問題、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同時,鼓勵學生進行我批判、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使他們在學習評價過程中,發展自己的創造性、自主性,提高他們相互之間的尊重度與信任度。

      四、結語

      非指導性教學理論走出了發現教學理論所預設的科學主義方向,是對發現教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堅持人本主義,開辟了美國乃至世界現代教學理論的新天地。在非指導性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能夠豐富網絡課程資源,優化網絡學習環境,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知識探索。同時,交互(學生-學生、學生-學習資源、學生-教師)效果的實現也是促進網絡環境下非指導性教學的關鍵。

      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應該注重學生的知情合一的發展目標,強調在鼓勵學生自由學習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非指導性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實現觀念和思想的真誠互動,以自主、自覺、自愿的態度對待學習,促進個體知識、技能和情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顥,胡發穩,付永梅.建構信息技術課程的“指導性學習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J].教育探索,2007(01):24.

      [2]劉成新.網絡課程的設計,開發與評價[J].中國遠程教育,2001(03):54-59.

      [3]穆肅.網絡課程設計策略應用效果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07):47-51.

      [4]黃勇.網絡課程的共享及其實現[J].開放教育研究,2008(01):34-37.

      [5]Gilbert.L,Moore,D.R.Building Interactivity into Web Courses:Tools for Social and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8,8(03):29-35.

      啟發式教學原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信息技術;信息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7

      我們的學生思維活躍,欠缺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學習顯得更為重要。跟其它學科一樣,作為教學法中用得最多的就算是啟發式這一教學法了,它同樣適用于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生動活潑的知識性和技能性的學科,應該合理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們應當認識到:不能期望所教知識使學生受用終身,而是要教會學生能夠學會利用在學校所學知識使之成為更好發展的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成為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把關者,起到指導、啟發、達成共識的作用。

      1.1 啟發式教學的發展趨勢

      現代教學論中的啟發式教學思想,是在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指導下,批判地繼承了過去的教學理論遺產,在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起來的。其特點是: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內在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1.2 啟發式教學的內涵與本質

      1.2.1 啟發式教學的內涵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這里要著重說明,啟發式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教學原則和教學觀。當代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式或和啟發式相聯系。

      1.2.2 啟發式教學的本質

      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從根本上說,所要解決的是知與不知的問題和會與不會的問題。也就是說,它們是要解決由“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問題。

      1.2.3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啟發式教學方法具有新的內涵

      在教學中,教師應先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再點撥、誘導他們。所以啟發還包括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新課程要求由注重教師教轉變為注重學生學,老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或學習興趣的培養者,所以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1.3 啟發式教學的基本要求與原則

      1.3.1 啟發式教學的基本要求

      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發揚教學民主

      1.3.2 啟發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1) 啟發性與探究性相結合的原則

      (2) 基礎性與發展性相結合的原則

      (3) 實踐性與有序性相結合的原則

      衡量教學方法的好壞不能只看形式,必須視其實質,要看能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否自始至終地引導全體學生直接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他們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1 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質量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教育實踐證明用兩到三個課時,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識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學。在此基礎上,學生才可能在應用設計上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2.2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對策思考

      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應該由淺入深。首先,主要熟悉鼠標、鍵盤、菜單等基本操作,了解一些大眾性工具軟件,掌握一些工具軟件的常用功能。其次,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碼編寫的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等高層次技術,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接觸信息技術的基本特征,對信息技術和信息文化的認識升華到更高的境界。同時還要使學生在信息環境中不斷鍛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因為,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所代表的信息技術是當前社會信息環境中的一部分,只注重計算機的操作實踐會將信息技術教育引向新的誤區。

      2.3 信息技術課堂中合適的貫穿啟發式教學

      本文所探討的是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很好地使用啟發式教學法,避免結果性的啟發,探索注重過程的啟發式教學,它是教師根據學生獲得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所需要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按思維流程設計相應的啟發式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和完成學習任務,并逐步過渡到讓學生自己向自己提出問題、自我啟發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過程啟發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上機操作的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操作技巧,事半功倍。

      我的總結、思考

      眾所周知,教學中科學地、恰如其分地、靈活地運用教法和學法,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且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信息技術的顯著特點就是實踐性、動手性、操作性強,所以教學時我盡量采取精講多練、少講多練的方法來進行,加強巡視指導,注重對學生的個別輔導。還有像“情景教學法”、“分層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網絡學習法”等教法學法,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課型,我經常在教學中也靈活地加以運用。此外我還通過適當開展一些諸如打字、畫圖、辦電子小報、成績統計、資源搜索等比賽活動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他們的合作競爭意識。教學過程中我也時常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受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鼓勵學生要善于運用一些基本的理論和方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多動手、勤實踐、敢主動去探索新知,拓展所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對于啟發式教學,我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去理解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還要不斷進行探索。以上拙見,請前輩同行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束炳如、倪漢彬等.啟發式綜合教學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談振華.課堂教學理論讀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戴汝潛、張鵬.實用教學新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4]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

      [5]許國梁.啟發式綜合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理依據.高等教育出版社,

      啟發式教學原則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啟發式 高中生物 教學效率

      啟發式教學模式正是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使用啟發式教學能夠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的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夠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改變以往教學中的弊端。

      1.啟發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原則

      1.1獨立思考原則。

      以往,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往往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十分被動。在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將知識灌輸到學生腦海中,學生逐漸喪失主動獨立思考的能力,長此以往,就會影響高中生物教學效率。此外,生物是一門理性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分析問題、發現并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啟發性教學模式,堅持學生獨立思考的原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1.2自主性原則。

      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才能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必須堅持自主性的原則。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興趣入手,讓學生主動投入到生物教學中。在傳統高中生物教學中,為了應付高考,教學方式迂腐,有所枯燥,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運用啟發式教學,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教學過程中。

      2.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1著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高中生物教學內容以探究生命活動為主,在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實驗性,還應該加強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應該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將生物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起來。一方面,應該讓學生不斷強化生物理論知識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保證啟發式教學模式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實驗實踐驗證理論知識。

      例如,在生物組織蛋白質、脂肪和糖類檢測內容學習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進行掌握,然后為學生提供實驗材料與設備,讓學生根據對知識的理解進行實驗,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提高生物教學整體效率。

      2.2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生物學科相比起其他某些學科而言有著特殊性,生物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素材和案例都是在現實生活和實驗教學里面可以找到相應的模板,因此高中生物教學應該以實驗教學為基礎,反之,生物教學則是無效的教學。通過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生物知識,產生對生物的見解和認知。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必須與實驗相結合,將生物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降低生物學習難度,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實驗過程中,了解與感受實驗的步驟,并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蛋白質檢測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操作中,通過實驗現象吸引學生注意力,挖掘學生的生物學習潛能,提高其實驗操作技能。

      2.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發揮啟發教學效果。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生物教學過程中,無論課堂提問、實驗操作,還是課后作業,一般都有參考答案,甚至都有解題的具體思路,教師將參考答案稍作調整,就作為標準的答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容易形成固有思維,很多學生都不敢提出質疑,自身的思想受到約束。在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特別啟發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開展,應該致力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疑問必須耐心解答,同時以指導為主,讓學生主動探討生物知識,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應該多給予學生一定的贊揚,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2.4提升生物教學的規范化。

      生物教學必須遵從嚴謹的科學精神,本著實事求是的學習原則。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不僅應該對學生加以引導,在啟發學生過程中,還應該堅持規范化的原則,保證教授的生物知識準確無誤,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于生物名詞,不可曲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在解題過程中還需要本著規范化態度,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和發展的激勵者。要鼓勵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幫助學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3.結語

      生物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本著嚴謹的治學態度,還應該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啟發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堅持獨立思考、自主性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生物教學的規范化,促進啟發式教學作用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馬二寶.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方法及途徑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8):21-22.

      啟發式教學原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啟發式教學 高中生物 教學應用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合理應用啟發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啟發式教學具有自己的優勢,對強化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原則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時應注意一定的原則,只有科學合理地實施啟發式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1.自主性原則。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安靜地聽,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學生一味地依賴教師[1],缺乏自主性,而啟發式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2.舉一反三原則。

      生物這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有很大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在學習“ATP和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里面含有酶,學生會想到洗衣粉,洗衣粉中的酶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學習知識點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是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

      3.獨立思考的原則。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總是擔心學生對知識點不理解,就會將每個知識點都講得很細,這樣教學使得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總是聽教師講,自己很少動腦筋思考。而啟發式教學注重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

      1.利用實驗手段,啟發學生的自主性。

      生物課程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而實驗的操作又是非常精確的行為,要求實驗操作者有認真的態度,做實驗一定要細心。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對學生自主能力的鍛煉,使學生對實驗操作不再生疏。例如在“酶的應用技術實踐”的探究性試驗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參與,只有自己真正動手做了,才能體會到做實驗的樂趣。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教師主要負責引導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細心觀察實驗現象,啟發學生回答酶在實驗中的作用,學生會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啟動思維,說出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否正確,教師都應該以表揚鼓勵為主,至少學生動腦了,千萬不能批評,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開展探究性教學,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自主學習能力,繼而強化生物教學效果。

      2.利用通俗的語言化深奧為淺顯。

      高中生物這門學科理科性比較強,教師如果總是用一些精確的學科語言授課,就只會讓課堂教學氣氛變得死氣沉沉。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課時應盡量選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講解,使生物知識變得更淺顯易懂。教師應對學生有一定了解,結合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用學生能夠接受的語言方式,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才不會太吃力,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例如在學習高中生物蘇教版必修三第二章“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時,教師問學生:為什么人體要維持內環境的穩定?這樣問學生,學生都不知從何下手,不會回答。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不斷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先問:當人體的溫度不斷升高之后,人是不是會生病?學生會一齊回答:是。接著教師再問:那為什么人會生病呢?會有幾個學生回答:人體的酶促反應受阻使得新陳代謝紊亂。教師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向著問題的答案靠攏[3]。教師在引導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都比較通俗易懂,學生容易回答,這樣學生就會不斷思考,在教師的啟發下,自己找到答案。通過教師通俗的語言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對生物學習越來越感興趣,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3.利用現代教學設施,提高啟發式教學效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教學設施已經在各大學校得到廣泛應用。這也為當代的生物教學提供了更簡便快捷的方法。很多知識點僅僅靠教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抽象的知識不容易理解,然而借助現代教學設施可以很好地將一些復雜難懂的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理解。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多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讓學生通過接觸先進的教學設備激發學習欲望。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謝”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從網上找一些相關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觀看,或者用PPT播放一些圖片,讓學生更清晰地觀看到細胞的變化,同時教師可以進行一些簡要介紹,提醒學生對哪個知識點格外關注,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或圖片時發散思維,展開想象,以向知識的更深層次進行適當延伸。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對于啟發式教學有很大幫助,使得教學效率顯著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應注意在實施過程中遵循三個原則:自主性原則、舉一反三原則和獨立思考的原則。運用不同策略進行啟發式教學,開展實驗,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現代教學設施不斷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力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推動生物教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文麗.淺議合作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蒙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2(04):70-71.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