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范文第1篇

      關鍵詞肉雞;呼吸道疾病;發病原因;防治措施

      肉雞呼吸道疾病是指肉雞呼吸系統發生障礙,影響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類疾病的統稱。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羅音,口鼻有粘液,氣管充血或出血,肺充血水腫,嚴重者咳血,伸頸,上氣不接下氣。

      1垂直傳播(種蛋帶病)

      1.1發病原因

      有的苗雞一出殼就發病,主要是孵化場污染及父母代種雞染病所致。種雞染菌,則該批次種蛋孵出的苗雞就會帶有病原,肉雞在生長過程中就會發病,這種內源性疾病是垂直傳播造成的。

      1.2防止措施

      (1)購苗要選擇產品質量穩定的、防疫措施好的大公司苗雞。經檢測,沙門氏菌陽性率在5%以內。

      (2)運輸途中做好保溫措施,保溫與換氣兼顧。但要防止賊風,苗雞運輸過程中若受寒,也會造成呼吸道疾病。

      2溫差

      2.1發病原因

      肉雞育雛溫度要求1~3日齡33~35℃,4~6日齡30~33℃,以后每2d降1℃;晝夜溫差不要超過5℃,如果溫差超過5℃以上,就會造成肉雞生理應激,對呼吸道黏膜刺激太大,從而發生呼吸道疾病。

      2.2防治措施

      按照肉雞飼養的溫度標準施溫,特別是夏秋交替季節晝夜溫差大,要做好雞舍保溫與換氣的協調工作,雞舍內的晝夜溫差不要超過5℃。育雛后期,飼養員一般因疲勞等原因會放松對雞舍溫度的管理,這時場長、技術員要加強對雞舍的巡查工作,防止溫度出現大的波動。

      3空氣質量

      3.1發病原因

      雞的排泄物在雞舍內產生有害氣體,如NH3、H2S、CH4等,如果濃度高,就會刺激雞的上呼吸道黏膜。黏膜長期在有害氣體的刺激下,會發炎、充血、出血、發生病變或弱化其功能;當上呼吸道發生病變,會影響到肺部氣囊,若氣囊病情加重,會影響正常的氣體交換,導致肉雞腹水癥,誘發CRD、ND、IBD等疾病。

      3.2防治措施

      在做好保溫的同時,做好通風換氣工作,任何極端低溫都不能將雞舍的邊窗、天窗全封閉,一定要保持空氣清新;雞舍內墊料不能太濕,墊料越濕,氨氣濃度就越大,要及時更換潮濕的墊料;墊料中雞糞越多,氨氣濃度也越大,當墊料中雞糞達到50%時要更換1/3~1/2墊料,既能保持墊料中微生物菌群正常,又能減少雞舍內的有害氣體。

      4飲水衛生

      4.1發病原因

      飲水不衛生,細菌、病毒隨飲水進入雞體內,會引發疾病。飲水污染,雞群最容易發生大腸桿菌病,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一旦腸道發生疾病,必然會波及到呼吸系統。

      4.2防治措施

      做好飲水消毒工作,保持水中余氯含量4~6mg/kg,能夠抑制大腸桿菌數量,殺滅全部病毒。每天擦洗2次自動飲水器,將洗后的余水倒去,自動飲水器管末端是重災區,每天排污1~2次。飲水器的高度平雞背,水位保持1cm左右。

      5灰塵

      5.1灰塵致病原因

      如果雞舍內墊料過于干燥,通風量偏小,則灰塵大,灰塵進入雞的氣管,附著在黏膜上,影響黏膜上纖的正常運動,長期大量的灰塵滯留在氣管上,會造成異物性氣管炎、肺炎,此病在臨床上很難用藥物治療。

      5.2異物性氣管炎、肺炎的防治措施

      秋冬及初春是墊料較干燥的季節,可以用灑水壺在墊料中灑一些水,或用一根細水管插入墊料中,讓水在墊料下面,沿水泥地面均勻滲透,再用鐵鍬翻動一下,使墊料保持一定的濕度,這樣雞舍中不容易揚塵,在保濕的前提下,適當加大通風量,也會減少舍內的灰塵。晴天在午間帶雞噴霧消毒,也能兼而降低灰塵。減少舍內灰塵,是防止異物性氣管炎、肺炎的最有效辦法。

      6疫苗反應與免疫接種

      6.1發病原因

      有的疫苗接種后反應較強;部分傳染病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糖尿病; 兒童患者; 持續皮下注射; 多次皮下注射; 護理風險

      近年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廣為接受,421型家庭成為我國家庭的主要結構模式。與此同時,由于家長對子女的寵愛,我國未成年人肥胖情況越發嚴重。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1-3]。傳統認為糖尿病主要見于中老年人,事實上,兒童糖尿病患者發病趨勢越發突出[4-5]。據估計,在我國約有5%的糖尿病患者系兒童[6]。目前,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手段。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是胰島素注射的主要方法[7-8]。本院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不同注射方法在糖尿病兒童的療效上存在一定差異,而且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的護理風險相對較小。現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本院住院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兒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齡3~15歲,平均6.7歲;所有患兒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兒童糖尿病診斷標準予以確診,患兒的空腹血糖大于6.6 mmol/L,餐后2 h血糖大于11.1 mmol/L;臨床表現為尿頻、多飲、體重減輕等。按隨機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3~15歲,平均6.8歲,空腹血糖(11.74±5.77)mmol/L,餐后2 h血糖(17.65±4.27)mmol/L;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3~15歲,平均6.6歲,空腹血糖(11.54±4.89)mmol/L,

      餐后2 h血糖(17.13±5.47)mmol/L。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觀察組采用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儀器使用珠海福尼亞胰島素泵和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胰島素泵含小注射器、泵主機和輸液管理。注射量分為基礎量(按全天量的60%執行)和餐前最大劑量。具體注射量根據患者血糖情況予以隨時調整。具體注射過程為:引導針扎入皮下,泵主機內的電池驅動馬達推動小注射器活塞,將胰島素注射人體內。(2)對照組使用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通過專用注射器將普通胰島素注入。在注射過程中,根據患者血糖情況予以調整注射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達標時間和胰島素使用量,并統計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的護理風險。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觀察指標的比較 經過治療,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P

      2.2 兩組護理風險比較 觀察組在發生針刺傷、劑量錯誤、注射用具錯誤、漏液情況等護理風險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當前“小皇帝”、“小公主”現象普遍存在的現實下,糖尿病近年來有低齡化的趨勢。兒童一旦患有糖尿病,不僅嚴重的影響患兒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在兒童的身心發展中帶來種種不適應,從而制約患兒正常交際,影響心理發展。目前,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首選方法。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胰島素注射可以采用持續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等方式。隨著研究的深入,有學者發現不同注射方式在療效方面存在差異[6-7,9]。

      就本研究而言,借助胰島素泵進行持續皮下注射,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血糖、縮短血糖達標時間、減少胰島素使用量。研究證實:采用持續皮下注射的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使用量分別為(5.37±0.49)mmol/L、(7.67±0.86)mmol/L,(5.29±1.12)d

      和(37.21±2.09)U/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在采取皮下注射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各類護理風險,影響治療效果[10-11]。因此,降低護理風險是選擇注射方法的重要內容。在本研究,使用皮下持續注射,未發生針刺傷、劑量錯誤、注射用具錯誤和漏液情況,出現低血糖和穿刺點感染分別有3例和2例。對照組針刺傷有7例、劑量錯誤4例、注射用具錯誤7例、漏液9例、低血糖10例和穿刺點感染11例,兩組在護理風險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合本研究,持續皮下注射相比于多次皮下注射,可以更有效的降低血糖,縮短達標時間、減少胰島素使用量,并降低護理風險,是治療糖尿病有效的注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桂香.護理干預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98-99.

      [2]吳臨愛.兒童糖尿病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8):298-299.

      [3]洪黨云,朱冬蘭.兒童糖尿病患者的特點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2,11(2):42-43.

      [4]李勝平,蘇丹.兒童糖尿病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5):226-227.

      [5]鄭寶玲.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糖尿病的護理風險分析[J].河北醫學,2011,33(24):3833.

      [6]唐小賓,鄒雅琦.不同胰島素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10):121.

      [7]古建平,付曉蓉,衛海燕,等.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8):2864-2866.

      [8]李桂平.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在兒童I型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1):116-117.

      [9]蔣菊榮.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0):719-720.

      [10]任秋蕓,魏淑英,任海蕓.護理安全管理與防范對策[J].護理研究,2012,16(4):232-233.

      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缺勤;傳染病;創傷和損傷;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11-1037-02

      疾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習、生活影響較大。學校疾病統計是研究學生健康狀況的重要方法,學生因病缺課率與學生平均因病缺課天數是與學生健康情況關系密切的指標[1]。該調查目的是分析影響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疾病種類,探討降低因病缺課率的措施,合理制定學校衛生保健計劃,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取2005年9月-2006年6月北京市西城區1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的全部在校學生1 326名為調查對象,其中小學生551名,初中生382名,高中生393名;男生625名,女生701名。

      1.2 方法 按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專業直報系統使用說明”,制定學生因病缺課調查表和統計表。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或者班長填寫學生每天因病缺課登記表,衛生教師核實收表,每月匯總1次,每月初上報北京市西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因病缺課以天為單位計算,小學6個課時為1 d,中學7個課時為1 d。缺課時請假不足1 d時,以1~3個學時計為0.5 d,4個學時及以上為1 d。采用1次發病過程為1個病例(次數),另一種疾病或同一疾病再發生1次則為又1個病例(次數)。

      2 結果

      2.1 因病缺課情況 共調查學生1 326名,有860個病例。調查期間,小學生授課190 d,初、高中學生授課均為185 d,授課總時數為248 065人天,缺課時數為1 978.5人天。總因病缺課率為0.80%,其中小學男生缺課率最高,為1.13%;初中女生缺課率最低,為0.40%。總人均缺課天數為1.49 d。小學男生人均缺課天數最多,為2.15 d;初中女生人均缺課天數最少,為0.74 d。見表1。

      2.2 不同性別學生因病缺課情況 缺課率和人均缺課天數男生均高于女生,男、女生缺課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1,P

      2.3 不同學習階段學生因病缺課情況 缺課率和人均缺課天數均為小學生最高,分別為1.12%和2.13 d;初中生最低,分別為0.45%和0.82 d。各學習階段學生缺課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4.43,P

      2.4 因病缺課的病種情況 見表2。

      在860例因病缺課病例中,主要病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小學81.29%,初中62.71%,高中58.10%。隨年齡的增加,學生因患呼吸道感染而缺課所占比例呈下降趨勢(χ2趨=47.65,P

      學生因傷害而缺課所占比例分別為小學1.42%,初中3.24%,高中4.74%,呈上升趨勢(χ2趨=6.61,P0.05)傷害缺課比例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2.5 不同月份學生因病缺課情況 按發病月份進行統計,3月發病學生最多,為219人次,1~2月發病學生最少,為24人次。2005年10,11月(246人次)和2006年3,4月(380人次)發病學生占全體發病學生的72.79%。

      3 討論

      3.1 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缺課率差別原因 小學、初中、高中學生缺課率都高于2006年韋麗峰等[2]的報道。無論學生缺課率,還是學生人均缺課天數,均為小學生高于中學生,與其他報道[3]一致。分析其原因:(1)小學生年齡較小,各器官功能還未完善,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力較差[4],身體抵抗力不如中學生,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的免疫力逐漸增強,身體素質有所提高,中學生的缺課率較低。(2)小學生由于自理能力較差以及外界環境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所以戶外活動都需要家長的陪同,但是家長因為事務繁忙,很少能有機會帶孩子外出鍛煉。(3)許多學生沉迷于電子游戲和網絡,也減少了戶外運動的次數,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4)小學生學習課程不太緊張,生病后家長可以立即請假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隨著學習階段的不斷提高,課業負擔逐漸增加,考試競爭壓力較大,學生生病時因怕耽誤學業而很少請假,堅持上課。(5)小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缺課率和人均缺課天數都高于中學生。

      3.2 不同性別學生因病缺課率比較 學生缺課率和人均缺課天數均為男生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好動、戶外活動較多、經常相互打鬧、易造成傷害等有關,男生活動較女生劇烈,而活動后不注意自我保護,增加了患病的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因男、女生生理發育性別特點,致高中女生缺課率高于男生。

      3.3 不同病種的患病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是中小學生因病缺課的第一位原因,同國內其他報道[5]一致。學校作為一個集體,人員集中,容易傳播病原微生物,在寒冷的季節,教室窗戶通風較差,學生課間戶外運動減少,尤其是小學生與中學生相比,身體抵抗力較差,這是上呼吸道疾病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時有報道顯示,上呼吸道感染已成為學生缺課的主要病因,與每年的菌種變異[6]亦有密切關系。

      隨著學習階段的提高,消化道疾病致學生缺課率逐漸升高。其主要原因為高年級學生獨自在外就餐的機會增多,且又沒有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進食缺乏規律,搭配不合理,同時學生經常就近光顧學校周圍的小食品商販,食用食品多數為“三無”產品,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容易引起學生患消化道疾病。

      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心理和生理發育還沒有成熟,是傷害發生的高危人群[7]。在此次調查中,傷害所占比例在小學居第4位,中學居第3位。傷害多為交通事故、機械損傷、玩耍時扭傷等,傷害發生后缺課多,危害大,應引起特別重視[8]。

      3.4 應采取的綜合措施 (1)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預防知識,尤其要加強對小學生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學生獲得疾病防治知識,逐漸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家長在生活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學生多參加戶外活動。(2)學生疾病好發季節是春、秋季,尤其是季節交換時期患病者較多,3月為最高峰。針對這一特點,要及時進行季節性、流行性疾病防治宣傳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發病[9]。在疾病高發期之前,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學校要加強衛生防病工作,如教室內通風換氣、必要消毒隔離措施、校園環境清潔衛生;家長要注意學生的服裝變換,合理膳食與營養,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對多發病、傳染病、季節性疾病高度重視,積極預防,嚴密監控,一經發現立即采取有效措施[10]。 (3)學校和家長應高度重視學生消化道疾病的防治,加強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教育學生不購買不潔食品。為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監督執法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周邊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食品衛生違法行為,保證食品安全,以降低學生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4)完善學校、家庭、社區的安全設施,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是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點[11]。學校每學期要安排一定課時開展安全防護教育,提高學生自身的防護能力,改善學校周圍的交通環境,在學生上下學時間,保證學校附近交通的流暢,減少危險因素的存在,減少和控制學生傷害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 葉廣俊.兒童少年衛生學.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4.

      [2] 韋麗峰,陳麗明,梁華輝,等.2004-2005年欽州市監測點校學生因病缺課調查.廣西預防醫學,2006,12(2):99-100.

      [3] 沈文秀,唐小妹.鹽都縣兩所中小學學生因病缺課調查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6,22(3):270.

      [4] 周東華.2000學年仙居縣中小學生因病缺課情況調查.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3,9(5):63-64.

      [5] 徐秀娥,謝國輝.南雄市中小學生因病缺課情況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5,26(1):63-64.

      [6] 湯海英,易可華.上海某區中小學生因病缺課分析.疾病控制雜志,2003,7(2):150.

      [7] 馬文軍,許燕君,李劍森,等.廣東省中小學生傷害流行特征. 中國學校衛生,2006,27(1):47-49.

      [8] 葉冬青,黃芬,陳文化,等.懷遠縣中小學生傷害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1,22(2):131-132.

      [9] 吳素萍,唐小妹,周愛慶,等.鹽城市鹽都區小學生因病缺課調查. 中國校醫,2006,20(1):74.

      [10]關禮政,任存勇,張文明.2003年烏鐵分局某學校小學生因病缺課調查分析.地方病通報,2005,20(3):24.

      [11]張惠潔.廣州市東山區1999~2002年小學生因病缺課情況分析. 華南預防醫學,2004(3):38-40.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jiz zz在亚洲|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国产亚洲|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