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層建筑防火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范文第1篇

      一、高層建筑火災概述

      對于高層建筑火災而言,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蔓延速度快。高層建筑室內的可燃物質相對較多,如吊頂裝飾、地毯、窗簾和家居等,并且其具有家較多的豎向井道,如排氣道、電纜井、管道井、樓梯井、電梯井等,這些都會形成“煙囪效應”,導致火災蔓延的速度加快。一般初期火災的煙氣水平,其擴散速度達0.31m/s,燃燒階段則達0.5~0.8m/s,豎向擴散速度高達3~4m/s,如果高層建筑樓高達200m,煙氣于阻擋情況下會在一分鐘內從底層擴散到頂層。

      二是人員疏散困難。高層建筑具有較多的樓層和較高的高度,一旦發生火災,要想將被困人員疏散到安全區域,則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同時高層建筑豎井的空氣流動相對暢通,如果發生火災,則煙霧和火勢具有較快的蔓延速度,降低室內可見度和人員疏散效率,不利于人員的安全疏散。

      三是撲救工作復雜。對于高層建筑消防設計而言,其具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已經復雜的滅火設備,如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則無法充分發揮出滅火設施的作用。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如果現場人員不會使用滅火設備,等到消防人員到達火災現場時,可能無法及時聯系水泵房和消防控制中心,并因火勢猛、風大樓高等因素的影響,難以順利開展火災撲救工作[2]。目前我國消防舉高車的高度多低于101m,并且建筑主體周圍設有裙房,不利于登高車開展撲救工作。如在高溫烘烤的情況下,玻璃幕墻會發生爆炸,導致外部消防人員難以靠近進行撲救工作,只能依賴室內的消防設施開展撲救工作。

      二、新科技、新技術、新材料在高層建筑防火中的運用

      新科技、新技術和新材料在高層建筑防火中的運用,其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新科技的運用。分布式感溫光纖系統主要是對高層建筑中電纜線的溫度加以監測,如果電纜線溫度超過設定溫度值后,系統會發出報警信號,并對危險事故地點進行確定。電纜線和豎井通道在超高層建筑中的分布相對密集,并且電纜線具有較小的空間,難以及時散發出電纜線的運行熱量,如果熱量達到或超過規定數值后,將會出現變形與融化等現象,導致短路情況的發生。而分布式感溫光纖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電線短路情況,提高電纜系統運行的安全指數,保證高層建筑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新技術的運用。消防炮作為一種先進的滅火設備,其具有靈敏的反應和較強的機動性能,能夠有效實現建筑的遠程撲救,因此被廣泛應用在高層建筑的防護撲救工作中。對于高層建筑消防炮而言,其發射形式包括氣動發射和車載發射,主要是以高壓氣體為基礎,屬于現代化的防火武器。消防炮包括氣源、發射裝置、火控系統、底座和供彈裝置,其中火控系統涵蓋了火控計算機系統、操控顯示系統和消防炮控制系統等,其在高層建筑中的運用主要是為了對消防炮的發射、瞄準和裝炮等過程加以控制[3]。此外,消防直升機技術的應用能夠達到良好的滅火救援效果,其具有空中滅火、偵查指揮和應急救援等作用。例如,將專用滅火裝備加設在直升機上,利用其靈活與機動等特征進行空中滅火,從而達到滅火救援效果。同時火災發生后,如果現場救援人員無法及時達到現場,可利用直升機將救援物資和救援人員快速運送到現場,并將被救人員運送到安全地點,保證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由于我國在消防直升機技術方面尚未完善,大部分公安消防部隊無法配備專屬的消防直升機,僅僅只有少數航空消防站設有消防直升機。但是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消防部隊為了應對嚴峻復雜的消防情況,強化各類災害事故處理能力,消防直升機的運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最后是新材料的運用。為了避免火災的發生,在選擇高層建筑的裝潢材料和原材料時,需要以防火為依據,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系統,從而保證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性。如美國政府通過相關文件明確規定了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在選擇裝修材料與建筑材料時,應以耐火為主,如阻燃電纜、膨脹防火涂料和阻燃高溫玻璃膠等,并且美國嚴格規定了超高層建筑中地毯、窗簾和家居等的選擇[4]。此外,為了有效解決高層建筑逃生和消防問題,日本政府規定公共建筑需要選用標準的耐燃物,如酚醛泡沫等,其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且燃燒后具有較低的發煙量,能夠保護環境,降低安全隱患。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火措施;安全疏散設計

      高層建筑具有高承載性、實用性、多功能性等多方面應用優勢,在我國目前建筑行業內倍受青睞,在城市基礎建設中的應用也愈發廣泛。但隨著高層建筑的普及,其為居住用戶帶來的諸多安全隱患也逐漸凸顯出來,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火災隱患。由于高層建筑人口承載量較大,若不采取適當的防火措施與安全疏散設計,一旦發生火災,住戶無法在第一時間逃離現場,嚴重威脅住戶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由此本文分析了高層建筑火災防范中的防火措施與安全疏散設計。

      一、高層建筑中的防火措施分析

      高層建筑中的防火措施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高層建筑防火性能,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率與其對居住用戶生命、財產的損失,其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高層建筑內平面布局防火設計。高層建筑因其建筑結構特征防火設計具有多種阻礙,防火措施中首要從總體平面設計中實現對火災事故的全面防控[1]。高層建筑防火設計在總體平面設計中需要根據高層建筑的建筑設計特點、建筑物材料性質、自然環境特征等進行全面操控,考慮到各種影響火災事故的因素,合理布局建筑設計方案,同時從防火角度進行平面布置設計,為發生火災后的安全疏散提供有利環境。如:嚴禁高層建筑內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使用,僅允許管道燃氣設置在建筑內靠外墻房間或部位,控制了火災事故后易燃易爆物品造成的影響。

      ②高層建筑防火分區設計。高層建筑的顯著建筑特征為建筑層數較高,若在建筑高層發生火災,救援與處理工作較困難,由此應用有效的分區防火技術尤其重要。高層建筑在設計階段需要考慮到火災危害,利用不燃材料將建筑空間分區處理,建立多個獨立、可隔離的空間,若發生火災可將火勢控制在較小區域內,可有效降低火災蔓延速度,減小火災為住戶與建筑帶來的損失。

      ③高層建筑防排煙設計。實際火災事故中,煙霧對人體的傷害往往大于火災本身,由此高層建筑重視防排煙設計,降低火災中產生的煙霧對人體的傷害,同時提高火災事故現場能見度,利于安全疏散工作的開展。實際設計中應當有效利用擋煙垂壁、擋煙梁等排煙設計方案,在發生火災同時迅速排出空間內煙霧,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分區防火技術的基礎上減小火災事故中煙霧對住戶生命健康的影響,促進安全疏散效率[2]。

      二、高層建筑中的安全疏散設計分析

      (一)消防系統實時監控,提高安全疏散成效

      需要轉變防火觀念,在高層建筑中積極應用先進的實時監測消防系統,對高層建筑內存在火災隱患部位與火災事故報警信息進行實時監控。首先,消防系統需要安排專人每日輪換監督,對建筑內易燃易爆物品使用部位進行嚴格管理,實時監測易燃易爆物品使用部位有無發生管道燃氣泄漏,從而降低火災發生概率[3]。其次,應當利用噴淋系統中的樓層平面管網的水流指示器監測與探測報警系統。火災發生后產生一定煙霧,會引爆樓層噴淋系統噴淋頭中玻璃柱,噴淋系統中水噴出后,管網內水流產生流動,立即觸發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將會第一時間向消防聯動控制器報警。住戶也可通過樓層報警監測器信息得知火災信號,有意識開始安全疏散。最后,消防系統中還包括電氣監控系統,由于高層建筑多為智能化建筑,多個建筑中應用智能鎖,當發生火災信號時,消防系統向各個監控系統提供火災警告,電氣監控系統會第一時間解除火災區域內門鎖,避免火災發生時門鎖事故引起的悲劇,減少傷亡情況。

      (二)疏散樓梯合理布置,優化安全疏散效果

      高層建筑的顯著特點為樓層較高,其中普遍應用電梯,由此建筑方對樓梯設計不夠重視,但這恰恰成為影響火災事故安全疏散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高層建筑在設計階段應重視樓梯合理化布置,使其在火災事故安全疏散中發揮有效作用,保證安全疏散順利開展。高層建筑樓梯一般應與電梯靠近,設置在便于發現的位置,并張貼指示牌,使住戶在發生火災時快速發現電梯。高層建筑樓梯側面還應設計窗戶,在火災發生時可開啟窗戶迅速排煙,保證火災事故安全疏散的效果。高層建筑應盡量將樓梯與電梯前室區分開,避免消防人員在實施撲救工作時與安全疏散占用同一通道,影響雙方工作效率,高層建筑在設計過程中應當注重前室設計,并保證前室空間尺寸,不可將通道設計過于狹窄,影響安全疏散速度。高層建筑設計中還可設計室外專用疏散樓梯,在樓體外布置樓梯,并保證室外樓梯穩定性,從而更大限度優化安全疏散效果[4]。

      (三)疏散通道科學設計,促進安全疏散效率

      疏散通道是影響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效率的重要因素,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需要嚴格控制疏散通道尺寸、方位,全面促進安全疏散工作的效率。首先,高層建筑設計中需要嚴格按照高層建筑設計防火相關規章制度,確保疏散通道的寬度與距離符合相關防火標準,根據高層建筑住戶人數、建筑逐層面積等,計算出疏散通道的相關標準尺寸,一般來說,疏散通道每100人通過應大于等于1.00m。其次,疏散通道中需要匹配相關標準的輔工具,如照明燈具、通風口等,其中燈光疏散指示需要每20m間距以內設置在通道墻面與轉角位置,并設置“安全通道”或“逃生通道”相關中英文對照警示字樣與箭頭,通常以綠色為主。

      最后,疏散通道中需要設置多個疏散門,嚴格控制疏散門尺寸,一般應保證60人以內通過率,實際尺寸應當以樓層容納人數為標準進行適當調整,疏散門材質需要選用有耐火特性材質,且應設計為推拉門,不可設置門禁系統。

      三、結語

      隨著高層建筑在我國各大城市基礎建設中的普遍應用,建筑設計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安全隱患因素,保障住戶生命與財產的安全。通過本文對高層建筑防火措施與安全疏散技術的應用,有效改善高層建筑防火性與安全性,建筑設計師還需不斷探索影響火災事故的因素,反饋于建筑設計中,從而為高層建筑住戶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潤軍.高層建筑安全疏散設計探析[J].武警學院學報,2013,29(12):40-42.

      [2]宋鵬.淺議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J].中華民居,2013,11(07):127.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火設計,火災

      中圖分類號:TU9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719/14-1279/tu.2016.01.010

      目前我國的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之中,正因為這個機遇的存在,我國的建筑行業在這些年也正是發展的好形勢,城市化發展進程穩步提升,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在城市中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所以高層建筑在這一點上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人們對高層建筑的防火要求也日益提高了,因此,加強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變得尤為重要。

      1高層建筑起火特點

      1.1高層建筑起火因素多

      現代高層建筑的功能較多,面積也較大,能容下的人口也比較多,內部裝修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易燃材料,這些因素都是造成火災的隱患。

      1.2高層建筑火災蔓延快

      在高層建筑的內部裝飾之中所使用到的很多材料都是易燃材料,因此一旦有火源引起,很容易使其點燃,最后火災會順著樓梯間、管道井、電梯井、排氣道、電纜井、垃圾道等高層建筑中的各種管道向外蔓延。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存在于高層建筑中的豎向管道就會變成一個個高大的煙囪,最終會形成煙囪效應使得煙和火流動的速率急劇加快,從而最終導致火災的惡化,使得高層建筑受到更大的傷害。在高層建筑室內管道井、電梯井、排氣道以及樓梯間都比較多,如果沒有做好防火設計,那么在發生火災時就會使火災蔓延速度加快。尤其是在圖書館、科研樓、酒店、綜合辦公樓以及檔案樓這些建筑中,一旦發生了火災,火勢就會迅速蔓延。

      1.3高層建筑人員疏散比較困難

      高層建筑的垂直距離比較高,樓層比較多,當建筑物室內發生火災時,要將樓層的人疏散出來所花費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在高層建筑物中,電梯在發生火災時是不能使用的,人員的疏散只能依靠樓梯,高層建筑人口較多,當建筑物內發生火災,樓梯間就會竄入大量的煙霧,煙霧的竄入就會嚴重影響人員的疏散。

      1.4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難度大

      高層建筑由于自身的結構特點,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救援難度比較大。根據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高層建筑外墻采用的是玻璃幕墻,當火災發生時,玻璃幕墻很容易發生破碎,一旦破碎就會對樓下的人產生傷害,碎片甚至還可能對供水器或消防車產生影響。高層建筑較高,消防設備的噴射程度無法滿足建筑物高度要求,這就給救援造成很大困難。

      2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要點

      2.1高層建筑的防火分區和防火間距要設計合理

      在對高層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時,需要將其防火分區和防火間距考慮進去。所謂的防火分區主要指的是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出來的空間,它能在一定的范圍和時間內,對其火災趨勢進行適當的控制,減緩火勢的蔓延速度,為消防人員提供救援時間,為逃生人員提供逃生時間。在高層建筑設計中,防火分區一般有兩部分:水平分區和垂直分區。在高層建筑中,水平分區主要是依靠鋼筋混凝土的樓板、防火墻以及防火卷簾等結構實現的。垂直防火區則是依靠窗檻墻和耐火樓板等結構實現分區的。在高層建筑中,交通通道是必須要采用防火設計。垂直防火分區是指通過樓板和窗檻墻等防火分隔設施在垂直方向分隔出來的空間。水平防火分區則是指通過防火卷簾、防火門以及防火墻等設施在水平方向分隔出來的空間。在防火墻上只能安裝安全疏散門,其他窗、門以及洞口是不能設置的。此外,防火墻是不允許可燃氣體管道穿越的。當高層建筑室內面積比防火分區面積還要大時,就需要在其合適的位置設置好防火卷簾。防火卷簾只有在火災發生時才會自動落下,是不會對平時空間產生影響的。在對高層建筑進行設計時,要將周圍環境考慮進去,兩棟相鄰的建筑物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為了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周邊建筑物不會受到影響,人員能安全疏散。根據相關規范規定,兩棟高層建筑物之間的防護距離應大于13m,主樓與裙樓之間的距離大于9m。

      2.2合理設計安全疏散樓梯

      樓梯是建筑物發生火災疏散人員的主要通道,在高層建筑物發生火災時,電梯、自動扶梯都是不能使用的。在對高層建筑樓梯進行設計時,需要將其樓梯間設計成室外樓梯、防煙樓梯以及封閉樓梯間,這樣的設計不但能阻止火勢的蔓延,而且還能保證人員在疏散過程中的安全。對于高層建筑而言,樓梯數量和位置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每個防火區的樓梯數量不小于兩部,其位置應分散布置,這主要是為了避免火災發生時發生擁擠現象。

      2.3設計好高層建筑的排煙系統

      當高層建筑起火時,對人造成傷害的形式主要分為兩種:火焰傷害和煙霧傷害。這兩種傷害形式都可能造成死亡的發生。為了減少火災煙霧對人體的傷害,在對高層建筑進行設計時,就需要設計好高層建筑的排煙系統,在對高層建筑排煙系統進行設計時,首先需要對其建筑進行防煙分區,防煙分區與防火分區是要分開的,不能重合到一起,且每個防煙分區的面積要小于500m2。防煙分區可以用擋煙垂壁和隔板來劃分,每個防煙分區都需要設置排煙口,且排煙口一般都是設置在防煙中心。排煙系統除了需要設計排煙口,還需要對其排煙風道進行設計,排煙風道設計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它的安裝必須牢固且使用的材料必須是耐火材料,排煙風道的設計也是不能和防火分區重合的。

      2.4合理的設計消防電梯和避難層

      為了保證消防工作的安全性,一旦發生火災,首先要關閉電源。同時,要停止對工作電梯的使用。這種情況下,消防電梯的使用起著關鍵的作用。這樣消防器具以及消防人員才能及時趕到現場,傷員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醫院。值得提出的是,消防電梯井必須是獨立的,應該在不同的防火區安裝設備,這樣才能覆蓋更多的區域,確保消防工作的高效性。此外,消防電梯的數量應依據具體的樓層情況設置,在電梯的井底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出現流水過多,阻止電梯運行的情況。在高層建筑當中,由于人數較多,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難以保證全部人員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穩定因素的干擾,如意外堵塞等情況。這些問題警示著有關部門,在防火設計時,要設置臨時的避難層,這樣就能夠在短時間內保證人員的安全。避難層的設置有許多優點,既可以縮短人群之間的距離,還能幫助居民及時到達安全處,減輕消防工作的壓力。理論上規定,兩個避難層之間的距離必須控制在15層之內,這樣才利于工作的進行。對于疏散的樓梯也有著特殊的要求,必須設置在避難層轉換,并且它是最后直達地面的。在消防電梯出口以及消防專線電話旁,都應該設置避難層,同時配備全面的消防工具。對于避難層的裝修材料的要求也相當嚴格,由于是處理火災問題,所以要避免可燃材料的使用。

      3結語

      高層建筑的火災問題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要做好高層建筑防火設計首先就需要了解清楚高層建筑起火的因素、火災的特點。然后針對這些因素和特點對高層建筑進行防火設計,從源頭上杜絕火災發生的可能。

      參考文獻:

      [1]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蔣永琨.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層綜合樓;安全疏散;疏散樓梯;安全出口

      1.高層綜合樓的特點與安全疏散的關系

      高層綜合樓的特點,一是建筑高,層數多,導致垂直疏散距離較長,人員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疏散到安全場所(如:室外,屋頂,避難層等);其二是高層綜合樓中,垂直管道井較多,發生火災時,由于“煙囪效應”,煙氣和火勢豎向蔓延很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難;其三是高層綜合樓內部人員密集,容易在疏散的時候出現混亂,擁擠的情況。

      鑒于上述高層綜合樓的特點,在對高層綜合樓的安全疏散進行設計時,應從該高層綜合樓的特點出發,充分考慮建筑功能與安全疏散之間的關系。安全疏散設計攸關人員生命安全,是高層綜合樓設計中的重中之重。

      2.高層綜合樓項目的安全疏散設計要點

      高層綜合樓的安全疏散設計要根據建筑物的類別,耐火等級、使用性質及內部人員數量等相關條件而確定。合理布置疏散樓梯及安全出口,計算疏散走道及樓梯寬度,設置避難層或避難間等相應的安全疏散設計等等。這些措施為高層綜合樓中的人們安全疏散創造條件,對于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事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1合理規劃設計安全疏散路線

      安全疏散路線即:火災發生時,引導人們快速從著火的空間到公共疏散走道,再到疏散樓梯間,最后疏散到室外、屋頂、避難層(間)等其他安全場所的疏散路線。可以看出,安全疏散路線中,每一步都比上一步更安全,這樣,才能引導人們一步步從危險場所疏散到安全場所,所以在布置安全疏散路線時,不僅力求路程短,便于快速尋找,而且不得發生“逆流”現象,引導人們走向危險。

      人們在火災發生時往往具有一種恐懼心理,急于離開著火的空間,習慣經常走的路線,所以還應當注意疏散路線與日常人流路線相結合并靠近疏散樓梯間,避免將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設置在偏僻位置。

      2.2合理設置疏散走道

      高層綜合樓設計中,應根據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質,盡量布置環形走道或無盡端房間的走道。這樣布置交通的優點是,既方便平時使用,火災時又能使人們安全疏散。盡量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走道,因為袋形走道的致命弱點時只有一個疏散方向,火災時一旦被煙火堵住,其走道內的人員就很難安全脫險。

      2.3 合理布置疏散樓梯及安全出口

      高層綜合樓層數多,垂直疏散距離長,疏散到安全地段所需的時間也相應增長。由于高層綜合樓人員眾多,火災時增加了疏散的難度,容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尤其是在高層酒店中,人員眾多,人地生疏,給安全疏散增大了困難,更易導致慘重事故。為減少火災傷亡,建筑設計要考慮安全疏散。樓層的安全出口為樓梯,開敞的樓梯間易導致煙火蔓延,妨礙疏散,封閉的樓梯間能阻擋煙氣,利于疏散;防煙樓梯間因設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所以高層綜合樓疏散樓梯必須是封閉樓梯間或防煙的樓梯間。

      3.高層綜合樓安全疏散設計的內容

      3.1防火分區的劃分

      煙氣是威脅人員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實際火災中,火焰和煙氣蔓延的很快,人員撤離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所以必須合理設計水平和豎向的防火分區,將火災局限在界定的范圍內。

      防火分區的作用在于發生火災時,可將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防火分區的劃分,既要從限制火災蔓延、減少損失方面考慮,又要顧及到便于平時使用管理。目前我國城市綜合樓防火分區的劃分由于用途、性質的不同,分區面積大小也不同。水平防火分區主要依靠防火墻、防火門、防火卷簾等將樓層在水平方向分隔成幾個防火分區。垂直防火分區則依靠耐火極限為1.5h或1.0h的樓板、窗檻墻等上下分隔開。當遇到自動扶梯、上下聯通的走廊、敞開樓梯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聯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

      3.2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是保證人員安全到達安全地段的主要手段。疏散通道的設置應簡潔,避免彎曲,并且應該符合人們的習慣。通道的彎曲、階梯、門檻等都會延長疏散時間。要防止疏散通道出現過度滯留的現象。疏散通道或者安全出口應避免遠離經常使用的路線或設于偏僻位置。疏散通道主要是包括房間內最遠一點到門口、門口到樓梯口、樓梯到安全出口等三方面。這三方面應該根據人流股數,通道的平坦程度等分別等按標準計算。所謂的疏散距離應該是這三方面的總和。

      3.3 高層綜合樓中垂直疏散樓梯

      疏散樓梯是垂直疏散通道的重要途徑,也是安全疏散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電梯、自動扶梯、扇形樓梯都不能作為疏散樓梯使用。每個防火分區均應布置不少于兩部的疏散樓梯,且疏散樓梯應分散布置,這樣有利于將人流分散,不至于在火災時發生擁堵現象。疏散樓梯的設計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分清楚樓梯的種類,知道什么是敞開樓梯、封閉樓梯、防煙樓梯、這些樓梯作為疏散樓梯的條件,以及設置這些樓梯的標準;合理布置疏散樓梯的位置。

      (2)樓梯間在各層的位置不應發生改變。樓梯的寬度、休息平臺的寬度均應滿足規范的要求。要嚴格掌握疏散樓梯設計的技術要求,包括樓梯的形式、樓梯寬度、欄桿的高度、耐火等級等。

      (3)建筑設計中,應盡量將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靠近外墻設置,并利用在外墻開啟窗戶進行自然排煙,從而為人員安全疏散和消防撲救創造有利條件;如因條件限制,將疏散樓梯布置在建筑核心部位,無法開啟外窗時,應設有機械正壓送風設施,以利安全疏散。

      (4)在目前的城市高層中,往往是多種不同功能區域并存,如:地下一,二層為機動車停車庫,地上一層至五層為商場,地上五層以上為住宅。為了便于安全使用,有利于火災時各功能區域分別緊急安全疏散和營救,在設計中必須做到地下車庫內車流與人流安全分隔,地上層商場與住宅疏散樓梯必須分開設置,不得混用。

      3.4安全出口的位置及數量

      布置疏散樓梯及安全出口要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在平面合理的前提下,滿足安全出口間的疏散距離要求及房間最遠點距離安全出口或房間門的距離要求。為保證人們在火災時能夠安全疏散,要求每個防火分區至少要有2個安全出口,且盡量設置防火分區的兩端或接近兩端處,這樣可以避免其中一個安全出口遇到煙火阻礙時,人們在驚恐,失去理智時盲目行動,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3.5消防設備

      消防設備包括應急照明,防排煙設施,自動噴淋系統,消火栓系統,消防控制系統等,這些消防設備都對高層綜合樓安全疏散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就不再―贅述。

      4.結束語

      高層綜合樓安全疏散設計,要做到功能分區合理,交通路線流暢,人員安全疏散方便,快捷是十分重要的,它反映了一個建筑物的經濟性和實用性,而且還涉及到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性,在確保人員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建設效益比的最優化。 [科]

      【參考文獻】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高層建筑防火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防火涂料;研究與發展;性能及其現狀;選擇方法

      中圖分類號: TU5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人口的密集化、住宅建筑的高層化以及材料建筑的新型化使得裝飾材料得到廣泛使用,所以在現代建筑尤其是高層建筑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材料,因此防火涂料的大量使用成為必然了趨勢,火災事故已成為主要的建筑物最嚴重的災害,危害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防火涂料能最大限度的阻止火災蔓延,有效的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高層建筑防火材料的選用尤為重要,一旦發生了災情,防火材料可以增加人員逃亡時間以及救援時間,也可以有效保護建筑結構,大量減少維修費用,并且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員傷員與財產損失。本文主要介紹了高層鋼結構建筑防火涂料的研究現狀與發展,以及對高層建筑鋼結構防火涂料的選擇方法做出了闡述。

      一、高層建筑防火涂料的研究與發展

      1.高層建筑防火涂料及其功能特征

      建筑防火涂料又稱建筑阻燃材料,是一種措施型的防火材料,一直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防火效果。防火涂料是指涂覆于物體表面上,能降低物體表面的可燃性,阻隔熱量向物體的傳播,從而防止物體快速升溫,降低物體表面的可燃性,阻滯火勢的蔓延,或用于提高構件耐火極限。防火涂料用作建筑的防火保護,對防止初期火災和減緩火勢蔓延、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及財產的安全,推動消防事業,都具有特別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建筑材料科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防火涂料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2.高層建筑防火涂料的類型

      縱觀建筑防火涂料的發展史,從其成組成方面來看,它經歷了一個從無機到有機又再到無機的循環過程,并派生出了無機一有機復合型建筑防火涂料,繼而出現功能性防火涂料。今后必將派生出智能型建筑防火涂料以及其他建筑防火材料。

      所以建筑防火涂料的大體可分為:無機防火涂料、有機防火涂料、無機一有機復合防火涂料、功能性防火涂料這4種類型。 隨著人類文化水平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對于防火涂料,除了要求具有防火保護和精美的裝飾性作用之外,還需具有某些特殊功能,所以形成了防火涂料多功能化的新概念。

      二、高層建筑鋼結構防火涂料的性能及現狀

      1.常見高層鋼結構防火涂料及其性能

      高層鋼結構防火涂料可分為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厚型鋼結構防火涂料、以及礦物棉類建筑防火隔熱涂料這四大類。

      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一般為溶劑型體系,具有很好的強度、耐火耐水性好、整體性、裝飾性好等特點;在受熱時緩慢膨脹發泡從而形成致密而堅硬的防火隔熱層,該防火層具有很強的耐火性、沖擊性、抗壓性,進而延緩了高層建筑鋼材的溫升,有效保護鋼構件。由于該類鋼結構防火涂料涂層超薄,使得使用厚型、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大大減少,因而也降低了工程的總費用,又使得鋼結構得到了有效的防火保護,是目前市場上大力推廣的產品。

      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一般適用于水性聚合物作基料,再配以阻燃劑復合基料、防火添加劑、以及耐火纖維等組成,它的防火原理同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層類似。

      厚型鋼結構防火涂料成分大多為無機材料,因此其防火性能及其穩定,長期使用的效果較好,但涂料組分的骨料材料較大,涂層外觀凸凹不平比較明顯,影響建筑的美觀性,因此大多用于建筑物的隱蔽工程。

      礦物棉類建筑防火隔熱涂料是繼厚涂型建筑防火涂料之后的又一重要防火涂料系列,我國對它的研究比較少,它與珍珠巖類防火涂料相比,其主要特點是作為隔熱填料,對建筑鋼結構防火涂料層起到增強作用,可應用于地震多發的地區或經常受到震動的建筑物中,并能起到吸音、防火、隔熱的作用。

      2.高層建筑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現狀

      作為高層建筑結構構件,鋼材在消防方面主要的缺點是耐火極限低,根據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建筑構件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必須滿足有關規定,而火災現場升溫非常之迅速,鋼材無法滿足耐火極限的要求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為增加鋼材構件的耐火極限,現在主要的方法是采取涂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的工作原理就是當遇火情時,能迅速在鋼結構表面形成一種泡沫絕熱保護層,減緩溫度向鋼結構內部傳導,使之達到規范規定的耐火極限要求,膨脹型防火涂料主要由基料樹脂、成炭催化劑、成炭劑、發泡劑和抑煙劑等材料構成。在火災中成炭劑、脫水劑以及發泡劑共同組成了“磷一氮一碳”的防火膨脹體系。

      三、防火涂料在高層建筑鋼結構中如何選擇的探討

      防火涂料在高層建筑鋼結構中大致分為類型篩選法、功能比較法、價格類比法、綜合優選法這四大類選擇方法,下面分別介紹這四類選擇方法。

      (1)類型篩選法是根據高層建筑鋼結構的防火要求,對防火涂料類型進行篩選的方法,從而找出符合建筑物防火要求的最佳類型。

      (2)功能比較法是根據建筑結構的功能的要求和防火涂料的適用范圍的大小,從而找出符合高層建筑物防火要求的最佳類型的方法。

      (3)價格類比法是根據防火涂料生產廠家的價格進行對比,從而找出符合高層建筑物防火要求的最佳類型的方法。

      (4)綜合優選法是根據上述三種情況,最后篩選出符合建筑物防火要求的最佳類型的方法。

      結論

      結合以上的論述觀點,當前我國的高層建筑防火涂料種類繁多,功能也不盡相同,而且還在向前飛速發展。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以及研發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的高層鋼結構防火涂料與國外的防火涂料之間的差距正日益縮短,只有不斷地創新與加大科研力度,才能在有效地提高我國在高層建筑防火涂料的發展,加快防火涂料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段曉東.建筑物用防火涂料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硅酸鹽通報,2012.

      【2】 楊山.建筑鋼結構防火涂料的類型、性能及優選方法[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

      【3】 施養杭.吳澤進。建筑防火涂料的研究與發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视频2020|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视频2020|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