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儒家文化和教學;有效教育;效果

      New period 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Li Hong-fen

      【Abstract】The Confucianism is much more than the Confucius a person's thought, more fixed and unchangealbe of thought.Language teaching always thought with Confucianism cultural close related.The value mindset of language teaching is a Confucianism of value mindset.Nowadays society lay claim to cure a country by law of emphasize in the meantime with virtuous cure a country, because of Confucianism to China political system and education system etc. of influence deeply rooted.Therefore, language teaching of value mindset and Confucianism of value the mindset be close related.

      【Key words】Confucianism culture and teaching;Valid education;Effect

      1.儒家文化的內涵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倫理型文化,儒家著重于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儒家學說實質上是一種人本主義學說,十分關注人的存在,尤其是人的倫理存在問題,在個體性方面,傳統儒家十分強調“為仁由己”“君子求諸己”“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正心” “誠意” “修身” “慎獨”等觀念,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道德學問和人生志向方面自主自強的重要意義。在團體性方面,傳統儒家十分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人之大倫”,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某些特殊性人際關系中維系情感和諧,恪守道德規范的重要意義。在群體性方面,傳統儒家十分強調惻隱、羞息、辭讓、是非的四端之心和“仁者愛人”的崇高理想,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而有力地突顯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實現普遍性“泛愛眾” 的重要意義。

      2.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儒家思想教育的具體體現:

      儒家文化是禮樂文明的根據,價值觀念是非的標準,倫理道德的規范,藝術審美的尺度,由此構成了中華民族基本精神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價值體系。當然,糟粕是有的,但我們無法舍棄的是那里的精華,所以我認為通過傳授已經延續了2500多年的儒家文化思想,能夠填補由于現代化進程造成的道德缺憾。

      2.1敬養父母。

      現代社會上,依然還存在許多與和諧社會不相吻合的現象,諸如敬養父母問題。這一問題特別嚴重地存在青少年身上,他們大多被嬌生慣養,再加上社會的不良影響,很容易就會走上邪道。通過電視、報刊等媒體時不時會聽到或看到不是把父母趕出家門,就是對父母大打出手,更有甚者毒害父母等。中國幾千年來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在這些人身上蕩然無存。我認為社會有責任,家庭有責任,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這些人在接受教育階段,沒能依照儒家孝道去做,所以做出不孝道的行為或犯罪的活動來危害社會、家庭和父母。李密的《陳情表》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藍本對學生進行孝道的教育。李密談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讓學生深刻體會李密對祖母的那片孝心,從而直接地對學生進行孝道的教育。人是社會網絡上的一個因子,家庭是社會組織的細胞,一個人在家能做到孝,并把這種孝悌的風氣帶到政治上,就是孝政了。這便是從家庭道德的孝道而推及國家政治的政道。

      2.2治國仁德。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積極入世的激情,同時利用儒家思想傳授治國之道,要讓學生不能一味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讓學生了解國家大事,世界大事,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地積極性,更好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導學生要立身正己,垂身示范。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大意說的就是“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帶頭端正了,誰又敢不端正呢?!痹凇墩撜Z為政》中孔子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強調治理國家時要施行仁道的重要性。

      在學生了解懂得治國之道的同時,也需要讓學生懂得“仁道”之理,孔子覺得“仁”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境界和道德境界,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說的是“聰明的人樂于水,有仁道的人樂于山,聰明的人喜歡活動,有仁道的人喜歡沉靜,聰明的人快樂,有仁道的人長壽。”孔子還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本褪歉嬖V我們大家一個有志氣、仁道高尚的人,從來不因貧生怕死而違背仁,只有勇敢犧牲來成全仁德,而臨著仁德,即使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強調了人的自身修養方面的仁道的重要性。

      有了“仁道”之理,治國之道,可以說是德才兼備,思想健全,政治過關。這些,我們應當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滲透這些精華的儒家思想,讓學生做一個德才兼備的有用之人。

      2.3誠信守正。

      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物欲橫流的社會,誠信守正尤其顯得重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逼渲芯驼劦脚c別人交往時要誠心誠意,不論到哪里去,都不能廢棄這一做法。儒家思想把誠信作為立人、立國、立世之本。誠信是真正無妄的意思。守正是誠意正心,保持政道而不邪。誠信守正也是立人之本,是個體道德的基石。一個人立足于世,與社會、他人以至自然交往,誠信是交往的首要條件。人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往活動中,自己要取得他人的誠信,首先自己要對他人誠信,才能建立和擴大自己道德信譽,給人的各種交往活動帶來極大的方便。儒家思想強調在各項職業活動中,要以誠信為第一生命。各誠信主體如國家、政府、團體、個人都要信守誠信,不騙自己的良心,不騙國家,不騙他人;人與國家、政府、他人都互相尊重,真誠相待,不高陰謀詭計,不互相欺騙,不互相計算。這樣國家才能取信于世,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團體才能取信于群眾,個人才能取信于他人。這樣社會交往活動的公共道德就會得到提升,社會風氣就會得到凈化,社會秩序就會得到安定。因此說,誠信是人類社會秩序良性運行的基礎。

      2.4謙恭力行。

      謙恭即謙虛、恭敬?,F代學生急功近利的為數不少,在學業上不謙虛恭敬,自恃清高,任意孤行,不敏而好學,不虛心好學,以向他人老師詢問為恥。這可以說是制約成績提高的最大瓶頸,也導致了學生身心健康的不全面發展。針對這一情況,在語文教學時特別是在學習《論語》時,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疏導??鬃诱f的好“若圣與仁,則吾光教?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边@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以圣人和仁人的標準來衡量我,我哪能擔當得起呢?我不過學習工作起來不感到厭煩,教起別人來,從不感到疲倦,不過如此而己?!弊鳛橐淮趲?、一代圣人,賢人還不如此地謙虛謹慎,我們更多地應是自慚形移、面紅耳赤。

      力行即盡力而為,盡自己最大所能去做事,少說多做。而不要做墻頭上的蘆葦頭重腳輕,不要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做事要身躬力行?!跋刃衅溲远髲闹睂τ谀阋f的話,先實行以后,再說出來。倡導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做之后,再說出來。古時候的人言語不肯輕易出口,是因為害怕自己做的不如說的好,而感到恥辱——“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如何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儒家思想教育

      作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培養一個完整無缺的人,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具備儒學觀念,時刻準備把儒家教育滲透進語文教學中,我們學校德育教育利用儒家思想為載體,對在校學生立身處世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儒學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團結,互助,友愛,為人要與人為善等思想。為了做好這些工作,作為整體的單位學校和個體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做了以下工作:

      3.1營造濃厚的儒家文化氛圍。

      在全體師生之間展開對校園內的道路,教學樓的命名的征名活動,最終集大家的智慧,分別對校園內的道路、教學樓賦予了儒家思想顯明的名字, 除此之外,在校園內路的兩旁,在連廊里,教室內外墻壁上等明顯之處均已張貼上能反映儒家文化思想精華的名言名句。另外,在辦公樓大廳里放有孔子塑像和名言名句等等。使儒家文化的氛圍營造到了極點,讓全體師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地秉承儒家文化思想。從這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甘露、養料。

      3.2定期開展有關儒家思想一系列的活動。

      學校每學期定期召開三次全體師生對儒家文化思想的大討論,教師要談自己是如何把儒家文化思想滲透到各自學科教學中去,及自己最近一段時間閱讀有關儒家文化方面的書籍的心得體會。學生主要談自己在接觸、學習儒家文化思想后的感受、心得。三星級高中驗收時,我們學校舉行的“儒家文化論壇”得到省評估院的高度贊揚,在我校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論壇大會上,我校的“教育沙龍------儒家文化與學科教學”又精彩亮麗,得到兄弟學校的一致好評。

      3.3成立專門的儒家文化研究室。

      學校精心篩選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的教職工組建成儒家文化研究室人員,其職責是在向縱深儒家文化研究的同時對全校師生的儒家文化思想工作作一詳細布置和安排引導。

      3.4每堂語文課前,讓學生到黑板上寫上一句能反映儒家文化思想的具有警醒的句子。

      上課前讓全體學生進行誦讀、理解、背誦,長期積累、堅持不懈,明顯地增加了師生儒家文化思想的文化底蘊。說話辦事很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學生身上體顯了現代氣息與古老氣息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同時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3.5收錄精華語錄編輯成儒家文化思想精粹的小冊子,每學期編輯一冊,讓學生隨身攜帶,隨處均可拿出來誦讀幾句。晨讀課上、林蔭小道上、亭臺軒榭邊、假山旁、池塘邊……隨時都能看到手捧小袖珍冊子正在全身貫注地觀看、背誦。邊來回踱步邊醒悟著體悟著,可以說是我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6精心選擇國學讀本。

      《弟子規》也像《三字經》一樣,三個字一組,讀起來頗有節奏。講的就是如何做人,就是教人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兜茏右帯纷鳛椤疤煜碌谝灰帯?,對學生學好規矩,樹立做人的標準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增廣賢文》語句精辟,瑯瑯上口,通俗易懂,一經成誦,便終身受益。這些格言警句有的集自雅句,有的采自諺語,所謂有文言,有俗語,有直言,有婉言,有勸善言,有勉戒言,在家出家言,有仕宦治世言,隱逸出世言,士農工商無一不備。

      3.7不可操之過急,要注意循序漸進。

      儒家文化影響我國歷史兩千多年,其積極意義非同尋常,不少大儒對儒家思想不斷補充加以完善,不要期望孩子能在短時間背誦且加以領會并約束自己的言行,應該給孩子以消化吸收的時間,讓儒家文化滲透孩子的思想中,不能看到短時間內不見其明顯效果而加以放棄。

      4.語文教學中滲透儒家文化思想所取得的成績、效果

      提高了對語文學習的樂趣,愿意、樂意地去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對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有一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自身修養,提高了愛國熱情,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對文言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學習文言文不會感到那些枯燥、乏味、晦澀難懂了,而是我們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樂趣,提高了文言文學習效率。

      學生的記憶力得以提高,堅持認真誦讀經典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各科成績得以提升。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他的記憶力和理解力的高低。誦讀經典的學生,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會顯著增強,這時學生讀學校里的教科書易如反掌,考試成績根本不用擔心。提高了學生作文水平,“胸有萬卷書,下筆如有神”,誦讀經典的學生,大多說話流利,作文水平明顯提高,遣詞造句,引經據典……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范文第2篇

      傳統儒商文化的內涵剖析

      儒商文化以儒家學說的價值觀、道德觀為取向,體現了中國儒商在日常經營、生意往來和為人處世時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準則,有其獨特的文化模式。筆者認為,傳統儒商文化具有如下內涵。

      仁者愛人的人本經商思想。“人本”與“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諸多儒家著述中反復提到的精神與思想。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仁愛”來源于“人本”,儒家思想將“人”放在宇宙和人類世界的中心,進而衍生出“由此及彼”的“仁愛”思想,這也是中國儒商所秉承的核心經營理念。

      以義取利的商業道德。儒商文化倡導經商應以“義”字為先??鬃诱J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由此可見,儒家思想肯定人的趨利性,但更強調的是“義”對“利”的決定作用,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誠信的經商行為準則?!罢\信”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價值標準,誠實守信是儒商在經營過程中遵守的基本準則?!墩撜Z?學而》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薄吨杏埂吩唬骸罢\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敝袊迳讨v究的是為人處世的“誠信”,這是他們做人做事的根本守則。

      互惠互利的商業智慧?!睹献?公孫丑下》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敝袊迳涛幕恢背缟泻蜌馍敗⒒ダ糙A的經營理念,可以說,這是一種極具長遠眼光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智慧。

      慎言篤行的實干敬業作風。儒家思想中有一種強烈的實干敬業的精神,如孔子為了傳業布道奔走于各諸侯國而不辭辛苦。《易傳?乾?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边@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在儒商文化中,就是一種高度敬業、踏實肯干的優良品質和作風。

      傳承優秀儒商文化、塑造現代企業精神的路徑

      我們應結合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對儒商文化的核心精髓予以繼承和發揚,塑造現代企業精神。

      傳承儒商文化仁者愛人的人本經商理念,培育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儒商文化仁者愛人的人本經商理念對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精神的培育有著重要意義。事實上,以“以人為本”為價值取向的企業也必然會成為優秀企業。因此,企業應當以儒商文化中“仁者愛人”理念塑造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時刻關注員工利益,使員工真正以企業為家,為企業發展盡力。

      傳承儒商文化以義取利的商業道德,培育現代企業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感?,F代企業要追求利潤,但不能在利益面前無所不為、唯利是圖,還應當負有經世濟民的社會責任。歷史上,傳統儒商早已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非義不取”“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F代企業應以此為鑒,使“以義取利”、服務社會成為經營活動的根本宗旨,并將這一理念逐漸內化為企業的自覺行為,更多地創造社會效益,推動社會各行各業健康穩定發展。

      傳承儒商文化誠信的經商行為理念,將之作為現代企業根本行為準則。儒商曾在商業領域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究其原因,離不開儒商始終堅守的從商之本――誠實守信、信譽至上。只有講誠信,用誠信經營,企業才能以“誠”立足于市場經濟,以“信”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傳承儒商文化互惠互利的商業智慧,培育現代企業“協同合作,互利共贏”的經商理念。傳統儒商文化中互惠互利的商業智慧要求企業在經商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取長補短。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新的機遇與挑戰下,所有企業都應抱著開放的心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與他人協同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贏。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范文第3篇

      摘要:儒家思想使中國封建社會“禮義之邦”的文明特征凸現,使儒學具有一種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精神價值,這在當前社會呼喚誠信、道義、公正的時候,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精神價值及哲學遺產,仍值得我們反思研究并揭示。

      關鍵詞:儒教 現實意義 載體意義

      儒家天人合一本體學說,將封建道德倫理范疇上升為最高的“道”與“理”。從世界哲學史與思想史的意義上說,這是一種獨特的理性形式。它的思辯意義在于杜絕了世界各古老文明所共通的最高本體的人格化形式在中國的發展,使中國傳統思想始終處于世俗與入世的形式,使中國人在幾千年來始終保持一種完整的對道德的理性認識,亦即一些學者所稱之的“民族集體理性”。同時,人們對民族、國家、社會的認同,基本上是持一種以文化價值認同的積極入世的“中和”態度而非傳統宗教人格模式的狂熱崇拜。因為儒家道德本體論范疇中所涵育的“中和”“中庸”,以及“溫良恭儉讓”的認知方式及行為態度,讓人們始終保持了一種溫和的行事方式及價值認同,從而避免了中世紀以人格化偶象崇拜為中介帶來的一些情緒化的東西。

      儒學具有一種自我超越的精神價值。儒學道德論強調對“善”的主動欲求。這種自我內蘊的對主觀能動性的強調,對“善”的積極追求,使儒學具有一種自我超越的精神價值。自孔孟開始,儒學就主張對社會、人生的理想主義即理想社會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探索,并把超越人生自我,實現以“德”為內涵的人生價值作為人生命自我實現的最高目標。這使儒學不僅具有自我更新的調節與開放機制,也使士人具有一種對國家、民族人文關懷的情懷。張載重塑儒學倫常,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后世開太平,為往圣繼絕學”的豪情壯志,范仲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儒學士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情懷,應當說都是在道德律令、范式之下的一種對理想社會和圣賢人格的追索。這種自我超越精神,使儒學歷經中國封建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動、大分裂的年代而繼往如新,通過升華道德規范來促使人們去遵循道德,完善主觀世界,超越自我,在儒學家看來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

      儒學道德論主張“中和”的天人合一論,將“天之大德曰生”“生生不已”作為自然的倫理法則,使中國人在與自然的關系上保持著一種和諧、協調的關系。儒學道德論,不僅將社會,亦將自然之道即自然規律看成是一種“圣人化之”,“功德參合”的倫理法則,將天地自身的“體仁行義”看作“生生不已”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籍此獲得天道、地道與人道在內涵上的一致性。這種本體論思想,使人們對自然采取了一種中庸、隨和乃至妥協的態度。自然界在人們認識中不是作為社會的對立物與征服的對象,而是作為人們對社會改造和自身修養及超越的一種倫理律令的參照物。所謂“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則是“窮極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是與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相關聯的三綱領、八條目,是人間治道的參照系。因此,人類社會“善”的屬性至自然界就成為“生”的寄托。人與自然的這種情懷,使自然多了擬人化的面貌。中國的士子常常在天人合一的意蘊中去體味自然、宇宙所內含的“道”,從自然山水中去觀賞宇宙的道德律令與倫理法則,由此人和自然在一個同化的進程中發展其諧和的關系。儒學這一法則,表現在文學、藝術上則是“文以載道,藝以載道,書以載道,樂以載道。所謂“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含蓄、內蘊、回味的藝術理論與審美理念,也構成人和自然的妙合關系。這種理論在與當前地球環境急劇惡化的情況下尤其有著現實意義。

      儒學是中國傳統社會最重要的文化思想學說, 它兼容并包、與時俱進,最全面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儒學為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載體,各式各樣的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儒學在中國文化思想中的載體性主要分三個層次: 一是和官方意識形態相關的政治載體; 二是與文學藝術聯系密切的個體精神載體; 三是從宋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哲學載體。

      儒學與官方思想聯合在一起,成為統治者手中的利器,這一作用不在于儒學思想本身, 而在于它可以承載統治者的各種思想, 從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論派”, 到公孫弘、張湯的“實戰派”, 都可以在儒學中找到位置。這種做法正確與否此處不論,但它在中國文化思想上的重要地位卻是不可質疑的。儒學的重要意義不在于他給統治者提供了行動的指南, 而在于它使統治者的做法合理化,既不違犯“祖宗家法”,又可以實現自己的目的。大眾得到合理的“解釋”,“順理成章”地接受統治者的行為, 上下一心,社會在一定層次上保持住和諧穩定的狀態, 這并非“無一利”的事情。儒學對政治有包庇粉飾之嫌, 但其作為載體的積極作用, 是不可忽視的。

      個性精神的載體主要表現在個體知識分子身上, 常常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成為后進者學習的榜樣。于此, 儒學的載體不再為封建統治者服務, 而是正直知識分子靈魂的花園,讓他在茫茫霧海中, 看到一盞燈光,照亮瀕臨絕望的心靈。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文學家身上有集中體現。在儒學的繼承人眼中, 儒學的意義并不僅僅是“榮華富貴、光宗耀祖”的敲門磚, 更是靈魂的導師、精神的依托、道德與行為的理論依據。儒學深入到知識分子階層的內心深處,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認可。知識分子是影響文化的中堅力量, 是文化的傳播者,在加上統治者的鼎力相助, 儒學文化被播撒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成為公認的準則。

      儒家思想成了有著固定內核的綜合體,除了不可動搖支柱性的理念, 其承載的東西是可以因人而定、依時而變的。寬容而又不失原則, 可見儒學思維系統的開放性和穩定性。從物質形式上看, 能夠較為直接反應孔子思想的著作為《論語》、《春秋》,再者便是散見于《左傳》等著作中?!墩撜Z》為孔門后人整理而成, 其中沒有孔子對某一個問題集中論述,所有的觀點均是點到即止?!洞呵铩分皇翘峋V性的點撥,所謂“微言大義”, 之中的深意要靠讀者體味。這就說明,儒學思想從流傳開始, 便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特征的集成體, 給了后人極大的思維自由, 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詮釋。

      儒家思想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它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 也是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體現。

      參考文獻: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儒家人本哲學思想現代企業文化建設

      儒家人本主義哲學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光輝成果。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從殷商以來的天命神學中解放了“人”,從而發現了“人”,創立了人本主義的仁學思想,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借鑒儒家人本哲學思想有重要意義。

      一、培育有人性光輝的企業文化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作為《四書》之一的《中庸》,在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詳細地闡述了人為宇宙中心的思想。它說:“惟有天下最誠心的人,才能完全認識到和實踐自己的本性;能盡自己的本性,就能認識人有共有的本性;能認識到人的本性,就能認識到萬物有本性;能認識到萬物的本性,就能幫助天地間萬物的變化發育;能幫助天地間萬物的變化發育”,就“可以與天地參”了。也就是說,人與天、地并列為三,與天地同尊,并處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同時,儒家把“智”作為人的一種規定。人具有智慧,因而,人是宇宙中最有靈性的動物?,F代社會中的人并非機器,而是有意識、有感情和有社會關系的“人”。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社會關系及以此為依托的復雜的人文背景,科學管理制度在其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慮這些因素。以尊重人為目的的思想而逐漸進入管理領域,它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僅為了企業的利益,而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尊重人的權利、價值和愿望,乃至關心他們的未來。因此,尊重人性,認清人在企業發展中的決定意義,把人視為企業行為的出發點和目的,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人性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培育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儒家思想主張民為邦本??鬃又鲝埜幻?、教民(《論語?子路》) ,重視“民、食、喪、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堅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的基本觀點,強調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國滅身。因而,在我國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充分重視人的管理,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發揮出能動的創造性。一切物質的因素都是死的因素,只有調動職工的積極性,開發他們的智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事業的發展。西方的現代企業管理也不是見物不見人,企業管理并沒有進入所謂以決策理論、系統科學和定量分析為中心的現代階段,而是更重視人的因素,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

      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愛思想反映了儒家對人的本性的理解,它是源于人的血緣親情形成的一種內心感情和自覺的道德意識,以此推及社會人群,就是人際倫理關系的道德準則,其本質就是愛人、關心人、尊重人。只有重視顧客、雇員的利益,公司才能在凝聚中求得發展,只有發展,公司才能有長久的經濟信譽。企業文化的優劣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如果企業能夠本著儒家思想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觀,在對待職工和企業利益的問題上,體現“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思想,將職工的利益、消費者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放在企業利益之前,企業才能擁有長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培育和諧進取的企業文化

      儒家人本哲學思想在人際關系問題上,要“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即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盡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內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同時,儒家人本哲學思想講究中庸與和諧,它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提倡社會責任感,勤奮工作。其中的“和為貴”、“義以建利”、“民生在勤”、“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等思想都與現代企業管理中所追求的和諧共存的思想不謀而合。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普通中國人的頭腦中。強調群體利益,形成了追求群體的和諧和有效率的發展,表現出比個人主義文化更大的優勢。儒家思想作為一種倫理規范進入企業,經過調整與現代經濟運行機制相協調,可以在培育群體意識上發揮重要作用,使得企業內部人人都能恪盡職守,人人具有主人翁思想和意識,從而形成企業內部的和諧風氣和團隊精神。

      孔子提倡并努力實踐“發憤忘食”的精神,鄙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生態度,他“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易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人格理想,《荀子》中的“人定勝天”的思想、無不體現出一種陽剛向上、富有競爭精神的向度。這種精神已經普遍化和社會化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性格,如果將自強不息的精神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去,那將充分調動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增強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個組織充滿活力地向前發展。

      總之,儒家人本主義哲學,強調人性的尊貴、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企業經營的道德自律,強調任賢使能,強調積極進取與奉獻,這些思想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中國的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不可能拋開中國傳統文化而重建,如果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獨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進管理模式相結合,就必然會使中國的現代企業文化建設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加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慶武:《淺談儒家文化對現代人本管理的影響》《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5

      儒家思想的重要意義范文第5篇

      中國人崇尚“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一個成功的企業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企業的每個員工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大家都在家長的帶領下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斗,而這個家長就是我們的管理者。

      知人善任、活用人、巧用人、用好每一個人,這是管理者成功的關鍵因素。關于這一點,劉邦有句經典之言“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韓信;籌集糧草銀餉,我不如蕭何。而他們都為我所用,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p>

      從古到今,成大事者,無不是得道多助,無不應了中國的古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里的“人和”,強調的是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在每一個遠東地區,尤其是在儒家孔子思想傳統的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工作的從事商業活動的人都清楚: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他所從事的商業活動是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在臺灣地區廣為流傳的一首小詩,很好地概括了人際關系的內涵:“年輕是財富,文憑必須要,知識供參考,關系最重要?!?998年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所作的一項綜合性調查清楚的表明:人們去普遍認為“關系”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當被調查對象對中國社會的關系網加以衡量和評價時,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這種關系網是非常重要的(42.7%)和重要的(26.9%),只有4.9%的被調查者認為這種“關系”根本不重要。更值得一提的是,71.7%地被調查者認為當遇到一個問題是,他們會通過關系網來解決,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各種渠道。調查還發現,相比年紀大的人而言,年輕人更看重關系網的重要。該調查報告的結論是:找關系現在已經成了流行的做法。另外一些研究也證實了在中國找工作或解決問題利用關系的重要性。

      對個人而言,關系是一種社會資本(coleman,1998)。通過關系可以更容易獲得某些信息和提高影響力,而這兩者對實現目標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關系的意義及其產生的基礎

      人際關系指的是個體之間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以情感為紐帶的相互聯系。簡而言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特殊聯系。人際關系的好壞既是人際溝通的結果,也是影響人際溝通過程的主要因素。溝通之間的相互聯系狀態從無關到密切,是一個逐步加深的過程,這個有淺入深的過程是一種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說來,直接聯系比間接聯系更可靠、更牢固。

      在西方文化中,運用特殊關系,以便于開展商業活動是不太合適的。在東方國家,如中國,“關系”卻沒有任何負面的含義。關系具有組織的穩定性,一般是由可靠的政府機構和已有的法規所提供的一種主要的和必要的替代物。在缺乏組織結構方面的支持時,關系在商業交易中尤為重要。由于組織結構薄弱、不穩定,人際關系成為可靠的信息和資料的來源。

      在中國,關系起源于儒家思想。根據儒家思想,作為個體的人具有關系性和社會性。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性取決于不同的社會角色之間的關系的正常運轉。儒學開創者孔子認為:社會的種種關系大致可分為五種———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這是一種高度禮儀化的社會關系體系。

      儒家思想規定的各種禮儀角色和通過與他人的聯系來定義自我的做法,形成了中國三大基本人際關系的文化基礎。這三者分別是:家人關系(直系家庭成員)、熟人關系(遠親、鄰居、朋友、同事和同學等)和陌生人關系(僅僅是遇到的或不認識的人)。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關系對于涉入其中的群體而言有著完全不同的社會和心理意義,并且他們還受到完全不同的人際關系規則所支配。家人關系的特征是具有相對穩定性、長期性和明確性,其成員有義務為其他家庭成員的利益負責。陌生人關系恰恰相反,是表面的、臨時性的,總是受到利益的是考慮的限制。熟人關系是家人關系和陌生人關系的一種混合,并且同時具有功利性和明確表現形式。熟人關系一般需要用人們之間的相互惠贈,即用所謂的人情來維系和呵護。

      所以不難發現,最強有力的(也是最積極的)是家人關系,其次是熟人關系,陌生人關系是最不穩定的,達到一定親密程度的熟人會受到親人關系般的待遇,對這種親密的朋友,人們總是給予一些特殊的照顧和特權。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