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控編程教學學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數控技術 崗位職業能力 實踐教學體系 模塊
教高【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一、課程設計的必要性
《數控編程與操作》是數控技術專業最重要的核心專業課程,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視。
針對該課程的特點,我們提出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車、數銑、加工中心、電火花機床的操作,掌握FANUC、SIMENS、HNC、GSK等4種系統的編程,使教學的目的性更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更強。課程設計的理念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課題組正是沿著這一思路著手進行課程的設計。緊緊圍繞課程對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打破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突出高職教育教學特點,探索將課程內容項目化、模塊化,將課堂教學現場化,強化職業技術能力,把工學結合的思想貫穿在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中,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課程設計的思路
數控技術專業的《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實行“1+2”模式,即將課程設計為1個職業能力學習模塊,再加上2個職業能力拓展模塊。職業能力學習模塊主要學習數控編程及操作的理論知識,2個職業能力拓展模塊分別為數控機床操作實訓和使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實習。前一個能力拓展模塊側重于裝備各類數控系統各種機床的操作,后一個能力拓展模塊側重于各種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通過理論課與實踐課并列進行的教學模式,使數控加工操作實踐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融知識傳授、職業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以實際典型零件加工過程為導向,現場教學、課堂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模式并舉的教學方式。
1.對理論教學體系進行整體優化,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提高素質為主線的課程內容體系
在理論內容方面強調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課程內容突出針對性、應用性和實用性,增加與現場實際密切相關的內容;可根據專業發展方向的需要,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以保證課程內容始終與數控技術的發展水平、市場對人才能力要求相適應。
2.構建相對獨立又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的、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
加大針對理論內容的項目訓練、強化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的比例,使實踐教學時數與理論教學時數的比例達到1︰1以上。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實驗和實訓教學環節,進行“真槍實彈”訓練,把實習教學由單純消耗轉變為實習與生產的有機結合,做到生產和實習兩不誤。這種作法也為工廠節省了人力,降低了消耗,創造了效益,真正實現了實習教學和生產的有機結合。
3.強化職業能力培養,將職業技能鑒定融入常規的教學訓練過程
將與課程相關的數控類職業技能鑒定工種融入平時的教學訓練過程中,實現專業教學和職業鑒定的“直通車”。如數控銑工、數控車工的職業鑒定融入到課程教學和數控編程加工實習實訓中,既節省專業的教學資源、降低學生的鑒定成本,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理論教學、項目實訓教學到強化實訓,要求做到“六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講解與指導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相結合、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相結合,以達到培養學生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一體化教學體系。
三、教學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
(1)構建了典型零件庫和零件加工工藝性文件庫,并通過網絡讓學生隨時調用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拓寬學生的編程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搭建一個網絡平臺,將課程的諸多信息放置在網上,便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
四、學習情境設計
根據每一學習情境職業能力要求,進行每一學習情境的教學設計,下面通過實例介紹學習情境教學設計過程。
實例:在數控車床上完成凹圓練習件的車削加工
1.工作任務描述設計
加工零件任務名稱:凹圓件練習件的車削加工。
2.零件類型描述
該零件屬于較簡單的階梯軸類零件,是使用數控車床加工的基本外輪廓形狀。是數控車削加工中難度較低的基本零件之一。
3.學習情境教學(行動)過程總體設計
根據每一學習情境教學內容,來開發以行動過程為導向的學習情境學習過程,即下任務、定方案、謄卡片、加工、檢測五個行動過程。
參考文獻:
[1]陶維利.《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基于教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課程設計 教學設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3-0093-01
一 課程認識
依據數控技術專業調研編制《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數控技術專業技能抽考標準,找準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的位置。
1.課程定位
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是集中對機械制圖、數控加工工藝、工程材料與刀具、機床夾具、測量技術等前期課程的綜合應用課程,是數控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
2.培養目標
熟悉機床數控系統功能,掌握數控加工工藝與數控編程指令,并能正確應用所學指令編寫數控加工程序,熟練數控機床的操作,能夠按圖紙要求加工出所需零件。
對應就業崗位:工藝員與程序員、數控車床操作工、數控銑床操作工、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
二 課程整體設計
結合課程標準、技能抽考標準與所選教材,將教學主要任務分解為車削與銑削兩大模塊:
1.車削模塊
以薄壁類零件的數控車削加工為主要任務,完成數控車床的基本操作;簡單軸類零件的加工;復合循環指令的編程及其加工;內孔的車削編程及其加工;切槽加工;螺紋零件加工;數控車削加工質量控制;綜合件加工;軸類零件的編程與車削加工抽考考核。
2.銑削模塊
以箱體類零件的數控銑削加工為主要任務,完成數控銑床的基本操作;槽的數控銑削加工;外輪廓的數控銑削加工;孔的加工;數控銑削加工質量控制;箱體類零件的編程與銑削加工抽考考核。
以車削模塊為例,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教學做一體、問題探究法教學,啟發式教學等教學方法。該模塊的教學實施與考核評價如下:
教學實施:按單件生產安排其數控加工工藝,編寫出加工程序。以小組形式進行,毛坯材料為Φ50×80mm的45鋼件毛坯;每個同學發放一個完整毛坯,該毛坯須完成整個零件圖紙要求方可提交給任課老師,對于在各單項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廢品,由學生自行分析找出廢品原因,并寫出書面報告提交給任課老師,共同分析確定該廢品產生的原因,以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學習質量。
考核評價:(1)個人考核:每組每個同學提交實訓工件,工件應該是完成了所有教學項目的成品零件,該零件應符合加工圖紙要求,由任課老師根據學生的職業素養、零件加工工藝卡片填寫情況,以及按照零件評分標準綜合考核學生個人成績。(2)小組綜合考核:以技能抽考題庫為依據隨機選取抽考題目。每組抽考1~2名學生進行考核。抽考學生代表所在組完成較復雜零件的加工工藝以及編程加工。
學生最終考核以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為準,其中之一考核不合格者計為該門課程不合格。
三 教學單元設計——復合循環指令
教學目的:數控車床操作規范要求及安全文明生產要求;車削復合循環指令G71/G70的程序編制與應用;調頭加工平端面保證總長;游標卡尺、千分尺的使用及零件質量檢測方法。
教學重點:外圓數控車削加工指令 G71/G70;零件的質量檢測。
教學難點:調頭加工保證總長;零件的質量檢測。
教學實施:首先由教師講解與示范案例,并完成示范工件車削加工,然后學生完成相關任務。具體步驟:讀懂工作任務即零件加工圖紙;講解數控車復合循環程序的格式要求與應用;講解車削加工切削用量的選取以及粗精加工的程序編制;小組討論完成零件加工方案并填寫工藝卡片;編制加工程序以及注意事項說明;分組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組內每位同學獨立完成零件的加工。
四 課程總結
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采用一體化教學實施以來,與課程改革前的傳統理論教學加實訓的模式相比較,成果顯著。具體表現:(1)以小組形式展開教學,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對比性,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明顯提高;(2)教師現場教學并加工演示,學生比較直觀地接受新知識,降低了學習的盲目性與難度,對新知識的理解消化時間明顯縮短;(3)教室轉換成車間,多媒體教學與現場演示相結合,將難度系數較大的知識點簡易化;(4)教與學的任務更加明確,小組間比評,小組成員間的互幫互助,學生學習成績差距明顯減??;(5)綜合性、多樣化的考核制度,增強了同學間的交流,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團隊協作精神。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 教學應用
隨著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數控設備的數量在機械制造企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隨之需要大量的數控機床的操作技能人才。數控實訓是職業類院校數控技術專業所開的課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而其理論基礎就是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稊悼丶庸すに嚺c編程》課程是數控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項目教學法是行為引導型教學方法之一。本文探析的是將項目教學法運用于該課程的教學。
一、項目教學法的指導思想和內涵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這是項目教學法的指導思想。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活動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展開,目的在于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聯系起來,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從而獲得新的知識結構。這恰符合了當前大力推行的“以學生為載體、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這是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教學的理論基礎。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條件和步驟
項目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在實施時應具備以下條件:教師在授課時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授課方式為“教師導,學生演”,將教材中所授的知識歸納、梳理和分類,結合幾個不同的項目,列出具體的任務和計劃書。項目的選擇需聯系學生所學的專業和實習實際情況,有所側重。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和加工知識,有能力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行組織、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并完成項目活動,教師只是作為向導和顧問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項目完成后,注重具體的成果展示和點評。
一般來說,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通過以下四個步驟進行。第一,確定項目。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通常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理解接受能力制定,包括項目目標和任務,使學生明確目標以及評價標準。教師注意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年齡、興趣,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二,制定計劃。教師引導,學生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步驟和程序。第三,實施計劃。學生分組,根據各自在小組中的分工以及合作形式,理解和把握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實施過程中的檢查和監控。第四,檢查評估。學生和教師分別對項目實訓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
三、項目教學法在《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1.應用思路
我院在開設該課程之前,學生已經有了普通車床或者普通銑床的實習經驗,對于數控加工的學習有了基礎認識。故在該課程初始基礎知識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多媒體,舉例等完成。在學生對數控編程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對數控車、數控銑和加工中心模塊的學習中則采用項目教學法,把相關知識點穿插到各個不同的項目中完成授課。根據我院的實際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入數控仿真軟件模擬實現加工實踐教學環節。
2.實施案例
項目課題二:編寫下圖所示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并進行仿真加工。
零件毛坯為40×100鋁棒。
教學目標:掌握車削循環指令(外圓和內孔以及螺紋加工指令)的應用。
教學過程:按照前文所述項目教學法的步驟,設計如下具體步驟。第一:明確任務為圖示零件的車削加工工藝卡片、刀具卡片、手工編程和模擬仿真加工。第二:師生共同分析該零件的組成元素,數控車床系統為FANUC-0I。該工件外圓的加工需采用2次裝夾,確定用G71指令和G70指令粗車和精車外圓以及內孔,G76指令車削雙線螺紋。制定完成各具體項目的工作流程及時間分配。第三:分組完成工藝卡片、刀具卡片及加工程序,并進機房利用仿真軟件進行模擬加工。教師輔導,督促。第四:學生分組展示項目成果,同時進行自評、組間互評和教師評議。在展示完成后,教師對該項目完成情況進行小結。肯定大家的成果并指出問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成就感。
四、教學體會
這種教學方法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學生更能深切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絕大部分同學掌握了該課程主要知識點的學習。而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統籌安排和協調計劃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教學和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完成一個項目所涉及的全部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在備課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應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未知問題。
總之,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是實踐性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嘗試體驗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進而提高《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數控仿真軟件在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以《數控車編程》的理論教學為例,學習內容較為抽象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像是在聽天書,學不懂學不會造成惡性循環使很多學生放棄學習這門課程,而《數控車編程》這門課卻是數控專業中極為重要的課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解決之一問題,使很多老師與學生都極為苦惱。我校為解決之一難題使學生學的懂學的會,于2005年建立了數控仿真實訓室有效的解決了之一難題,在課程計劃中可以安排課堂教學30%實驗教學70%,在課堂教學上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應用數控仿真軟件一邊講解一邊應用仿真軟件演示操作,在教學中可以應用數控仿真軟件講解控制面板及各功能按鍵的意義和使用方法,消除學生對數控機床的陌生感,通過軟件可以演示上件、換件、對刀一系列的操作過程使教師可以很好的講解在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樣也為實訓操作打下了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很難理解指令對刀具的控制,數控仿真軟件帶有的顯示刀具軌跡功功能可以形成刀具加工軌跡使學生很明了的看到指令對刀具的控制,有助于學生學習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
在理論教學的實驗環節,學生進入數控仿真實驗室應用數控仿真軟件,按照老師給定的圖紙進行編程然后輸入到仿真軟件中進行仿真加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這期間學生不但可以跟為熟練的使用數控操作面板,同時對數控加工過程如對刀、換刀、上件、換件等實際加工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應用數控仿真軟件自己編輯程序加工工件可以加深學生對編程指令和編程方法的認識,在這過程中發現問題老師及時幫助解決。實驗環節不同于實訓教學,學生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在電腦上面完成不像機床操作那樣危險性較高,學生可以大膽嘗試激發學習興趣開拓思路,學生應用仿真軟件加工出工件,使他們產生成就感消除學生學習編程課的畏懼情緒使他們更好的學習《數控車編程》課程,有效的解決課程抽象難懂的問題,使更多的學生學的懂學的會。
二、數控仿真軟件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改革;數控編程;教學
Abstract: Some methods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reforming the course NC programe, such as adjus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regarding the construct of the textbook, reforming the ways of teaching, reforming the way of testing on the students and lifelong practal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reform;NC programe;teaching
《數控編程》是高職高專數控技術應用和其他許多機電類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它以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數控設備基本編程技能和數控設備的應用能力為目標。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目標,有必要對《數控編程》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從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和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掌握數控技術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滿足市場對該類人才的需求。
1.教學內容的調整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課程教學內容要圍繞知識、能力、素質這三方面來進行,同時,必須有基礎性、實用性、時效性和新穎性。《數控編程》理論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數控系統、數控機床機械機構、數控編程等內容。由于數控技術發展很快,因此,《數控編程》這門課程應緊跟數控技術的發展,將目前有關數控技術應用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傳授給學生,所以,應對課程內容與教材隨時進行更新和調整。教材以講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為度,應刪去一些繁鎖的計算過程和一些過時的教學內容。例如,由于自動編程在數控編程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可將教材中一些復雜曲線的數學處理等內容進行了壓縮;因穿孔紙帶在企業中已很少使用,這部分內容也可以刪減;由于高職學生主要是技能的培養,因此,有必要對理論性太強、崗位實用性較低的內容進行刪減,突出實踐技能性強的教學內容,所以對數控加工的原理也可以只進行簡單講解,還應將教材中內容接近的部分進行合并。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專業對《數控編程》課程教學內容按不同要求進行編排。如對于機械制造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主要講授數控機床機械結構、數控車床、銑床、加工中心、計算機輔助編程。對于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主要講授數控車床、銑床、加工中心編程、數控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編程。這樣,《數控編程》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就體現了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同時要注重汲取近期先進制造技術和數控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知識的前后連貫,注重基礎知識的完整性。
2.教材的建設
教材是教學改革的物化成果。在確定了課程基本內容后,教材的編寫就成為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數控編程》課程教材的建設中,應以課程的基本要求為基礎。以教材設計的教學目標分類原則為理論指導,進行高職高?!稊悼鼐幊獭方滩牡木帉?。根據教學目標分類學理論,筆者認為可將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等5個類別。知識級涉及的主要是心理過程的記憶。本課程知識級主要教學目標是:數控編程基本概念的名稱、定義;數控編程中的基本規則以及數控編程中常用代碼的意義、用途?!袄斫狻?是能力發展的一個基本層次,是對知識材料的轉換、解釋、推斷。本課程理解級教學目標是理解數控編程的定義、字與字的功能、程序格式;解釋坐標系規則、定義,并識別各典型機床坐標系;理解數學處理的基本方法;解釋常用代碼的定義、使用方法及編寫格式,各代碼間的區別與聯系;理解典型數控機床加工程序編制的基礎(機床主要功能、加工工藝范圍、工藝裝備、編程特點等)?!皯谩笔菍⒅R和技能運用到實際中解決新問題。本課程應用級主要教學目標:掌握典型數控機床的常規編程方法;進行一般形狀零件加工程序的分析及編制。“分析” 是對一項信息,找出其構成的要素或部分,使得觀念中相關的層次更為清楚,并且使得觀念與觀念的關系更為明白。本課程分析級主要教學目標:分析數控機床編程中,各項功能的適用場合,并使用其進行編程;對典型數控機床的對刀調整、工作臺調整、程序調整等進行分析,并確定正確方法。綜合是將多元素或部分加以組合以形成一個整體。本課程中“綜合” 級教學目標主要表現為能對較復雜零件進行數控加 程序的多方案比較,對較復雜零件進行工藝、程序、加工調整分析,并確定加工方案。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的基本精神是教學要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這是教材設計的基本原則,遵循這一原則能有效提高教材的科學性、適用性和針對性。高職教材的編寫必須要遵循這一基本理論,才能形成高職教材的特色。
3.教學手段的改革
媒體與手段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 通訊技術和傳媒手段迅猛發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應隨著科學的發展而改變。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適合現代學習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將是錄音、幻燈、錄像、電視,特別是多媒體電腦,以其豐富的信息儲備、快速的運行速度、強烈的感染力成為教師首選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數控編程》課程的教學,可以使教學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過去學生在學習《數控編程》課程時,普遍感覺這門課枯燥、難學,但如果利用電子教案,采用多媒體形式組織教學,同時利用數控加工的仿真軟件,對學生編制出的數控程序進行仿真加工,這樣就會使教學直觀、形象,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覺數控編程不但易懂、易學,而且實用,這樣就會對《數控編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學好這門課也就不是難事了。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數控編程》課程的教學也可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利用率。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做筆記。有些同學往往顧了做筆記就顧上聽課,常常一堂課下來,筆記做了不少,但腦子卻是一片空白。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學生無需做筆記,只須專心聽課,課后將電子教案一COPY就行了,復習時也非常輕松,而且多媒體課件的信息量也非常豐富,還可以解決課時不足的問題。另外,傳統的授課方法,不但板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教學效果也較差。但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就會大大節約課堂的教學時間,提高課堂的利用率
4.考試方法的改革
考試是教師和學生每學期都必須經歷的事情。學生可以通過考試,對學期所學課程進行系統的、綜合的復習;教師也以通過考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教學效果。然而,采用什么樣的考試方法,怎樣考核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考試方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善學生學習的風氣,促進教學。為了尋找一種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考試方法,我認為有必要對目前的考試方法進行改革??荚噾摬扇《喾N形式進行,才能反映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荚嚦煽兛梢杂扇梼热萁M成:筆試(50%)+操作考試(30%)+綜合考試(20%)=總成績(100%)。1)筆試:主要考核學生對本課程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50分);試卷可以采用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的辦法,這樣真正做到“教考分離”。2)操作考試:主要考核學生操作數控機床基本技能(30分);3)綜合考試:每個學生獨立加工一個零件,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20分)。
5.實踐教學的改革
高職專業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實踐性強。為此,必須要重點建設好與理論教學體系互相聯系、相互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理論教學體系,必須與實踐教學體系相結合,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稊悼鼐幊獭肥且婚T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達到數控技術和其他機械類專業對本課程的要求,必須建立本課程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即數控機床結構及編程實驗──數控機床操作實訓──綜合實踐訓練。
1)課程實驗 主要開設數控機床結構實驗,使學生了解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同時開設數控編程的實驗,包括①手工編程:每個學生一臺模擬編程器,完成數控車床、銑床編程訓練。②計算機輔助編程(自動編程)。每個學生一臺計算機及配套CAD/CAM軟件,完成復雜形狀零件自動編程訓練,通過編程訓練使學生掌握數控編程的方法和技巧。
2)數控機床操作實訓 對學生進行數控車床、銑床和加工中心實際操作訓練,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程序輸入、刀具參數設置、機床調整、機床維護知識,使學生能夠操作數控機床并加工出合格零件,培養學生操作機床的基本技能。
3)綜合實踐訓練 學生自己選擇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分析零件結構、制訂工藝過程、工藝路線,選擇數控機床、刀具、夾具等,編制加工程序,自己動手操作加工出零件,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啟新 關于電機拖動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J].教學研究,2003.2
[2]單嵩麟等 二年制高職數控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5.3
[3]田坤等”數控機床及編程”課程教學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機,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