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三下鄉個人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七月的驕陽帶來我們的汗水,燃燒我們的激情。 生活沒有想象中的艱苦,但也不輕松。只是每天簡單重復的一日三餐,再加上飯菜還是定量的,使隊里的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小伙兩眼發昏。但是只要我們足夠的堅強,那么一切的困難都會成為我們腳下的墊腳石。
我們在一起有說有笑,我們說是苦中作樂,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有一種先進叫落后的話,那么就有一種吃苦叫幸福。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寫文章一起聊天一起去解決困難-------友誼在無聲無息中培養出來了。坐在返回的汽車上,大家對這七天的生活心生種種感嘆,感嘆一個星期的米飯,感嘆一個星期的短暫,感嘆一個星期生活的艱辛,感嘆一個星期生活的充實-----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清談卻不寡味,真實而又實在,艱辛卻也愉快。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假如沒有這次活動,我不會那么快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豐富自己的經驗,我不會那么透徹地明白萍水相逢亦是緣的道理-----一個星期的三下鄉活動可以說是我人生中一大物質和精神的洗禮。
我們的活動遇到了很多困難,而且影響了我們的整個行程,細節決定成敗的教訓又多了一次。但事在人為,百事可樂,百事可為。曾教導過我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我們要的就是這種精神。也不知道明天等待我的將會有什么困難,但通過此次經歷,我只知道無論以后發生什么都不可以輕易改變自己最初的想法,一旦決定了就盡心盡力去做,不要因為困難而退縮,也不要太關注結果。世事我曾抗爭,成功不必在我。
這個星期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星期,一個星期平凡的事和不平凡的事都讓我對生活和工作以及自身都有了比較深的了解。難忘的暑假,難忘的暑期惠來三下鄉。
實踐出真知。通過這次實踐,我對自己也有了一個全新的科學的定位,對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醒的認識,比如專業知識的欠缺,人際交往能力、處事應變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為以前不了解實際情況,不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而亂下結論的行為感到汗顏。
也許只有跌倒了,才能走的更好;也許只有疼過了,才能更成熟。短短的七天,卻教給了我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成了我以后人生不可或缺的寶貴的財富,給我生活閱歷又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成長向來都是痛并快樂著的,我不害怕跌倒,我更不拒絕不足。我只想說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一些吧。因為只有經歷了生活的磨礪,我們才能唱出更動聽的人生樂曲,才能讓人生之花開得更加的絢爛。
三下鄉是個鍛煉個人能力的活動,三下鄉是個充滿艱難困苦的活動,三下鄉是個處處充滿新鮮感的活動;我們作為服務三農的三下鄉隊員們,我們一直都在 默默著,默默是我們的堅持,默默是我們的品質……支教、敬老院、中國移動、電視臺……我們的足跡遍布了整個惠來的大地,滋潤了一方水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零距離地與父老鄉親們接觸,傾聽我們的心聲,記錄我們的點滴心言。我們熬過了思鄉之切,頂住了烈日之毒,忍受了生活之艱,我們像一團火,燃燒自己,溫暖他人。我們沒有選擇逃避,逃避自己的使命,逃避自己的責任。 [1]
都說只有義無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收獲。七天下來,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我們內心的喜悅與踏實,我們收獲了友誼,收獲了感動,收獲了成熟,收獲了堅強,收獲了成長。過程中,辛酸的淚水、真心的微笑、堅強的背影,也構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貴的回憶。
面對月盼日盼的暑假的到來,我們抗拒了誘惑,耐住了寂寞,最終堅持下來了。,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寢室,空蕩蕩的校園,只留下了那濃濃的思鄉之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只留下了那拳拳服務三農之心,默默奉獻,風雨無阻。唯有情,才有愛,唯有愛,才有這種情,讓我們忘我地投入到志愿服務當中,堅持不懈地下鄉,在下鄉的實踐中服務他人磨練自己;這種情,讓我們毫無保留地融入橫江鎮這塊大地,深入地去了解她;這種情,讓我們像兄妹一般照顧,萍水相逢亦是緣,不分你我;這種情,讓我們不管旅途的艱辛,生活的艱苦,春風依舊。只因自己滿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許下的諾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誠。我們不虛此行。
很慶幸自己能夠參與到針推學院暑期三下鄉康協分隊,跟一幫曾共事相處一年的老干部和小理事搞三下鄉活動,的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這是康復治療研究協會第一次以組織的形式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不但鍛煉了協會理事的工作能力,而且大大地增進了協會內部的情誼,增加了協會集體的凝聚力。
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進行總結:
(一)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早在四月份就開始了,從了解三下鄉到策劃準備,活動申報書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成果。雖然我們對自己很有信心,但過程中也經歷過不少的挫折,例如要找指導老師一事就真讓我們煞費心思。開始找我們認識的老師,多數推托說暑期有安排;想轉而找其他學院的老師吧,稍微“有經驗”的老師都會以“不敢擔保你們的安全,找你們學院的老師吧”這一理由拒絕;好不容易找到答應陪伴我們的老師,學院又突然“下令”老師要去旅游,我們的行程不得不被一再推遲!這里很感謝鄺老師,八天內五趟飛機,從內蒙古旅游回來就飛往上海開了兩天的會,緊接著又飛回廣州再到湛江和我們匯合!
前期培訓包括體能訓練(例如跑內環、打籃球)、理論指導(安全知識、應急處理等)和表演培訓(街舞、小品、太極等)。在出發前的訓練比較辛苦,因為隊伍人少,所以很多都是一人兼幾職。譬如宇德師弟,就全部表演都有他的份,他只能從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十點半一直忙個不停了!
(二)下鄉進行中
活動篇:在曲折與探索中前進
我們的主打活動是義診和保健功法義教,另外還有調研、定點服務、探訪敬老院和赤腳醫生等等。計劃是寫得很完備了,但是等我們來到良垌鎮才發現這里的情況與我們想象中的很不一樣。例如功法義教,當地能提供給我們的只有大馬路一條,而且早上幾乎不會有人有空參與學習保健操!秉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以及當地人的建議,我們及時調整了計劃,才讓整個活動開展地更加順暢。
在義診中,我主要負責的是推拿組。由于鄺老師開的處方中多數是點穴,這使我有機會翻一翻書,重新學習了一遍常用腧穴的定位。記得有一次我接診了一位失眠的病人,第二天她跟師兄點名要我來幫她做,說效果很好,當時我很有成就感哪!
保健功法義教是我最喜歡的項目,喜歡那些老伯阿婆,他們認真執著的樣子時常感動著我。為了讓他們能夠長期堅持養生保健,我還特別留意學得比較好的學員,最后還收了一位“傳人”——一個六十來歲的阿伯。
除了義診和功法義教,定點服務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項目了。我們那一組負責的是輔導一個升六年級的小女生數學,才發現,當老師不容易啊!小學的數學題對我們來講已經是一種常識,要怎樣去解釋呢?雖然定點服務只有短短的幾天,我們也教不了小朋友們多少道題,卻跟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帶給他們一些歡樂!
生活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聽其他隊伍的一些同學說,他們在當地有“免費的午餐”——天天有人煮好豐盛的菜肴等待他們接風洗塵!而我們則是需要自己買菜煮飯,還要每天節衣縮食的(不過我倒是覺得這樣比較有情趣)。記得剛到那個晚上吃的只有雞蛋花面條和腐乳,第二天中午可憐地只有青菜加白飯,以后才慢慢地見到肉的樣子。所以這也導致后來去東海島旅游的第一餐大家異常的“饑渴”,白飯也加個不停!
剛去的時候,我感覺住宿條件不太好,主要是指廁所衛生條件很差(具體不忍描述),后來還是我們幾個人合力把廁所洗刷了一遍,但只能供男女共用;因為浴室又臟又沒燈,所以女生只能在廁所沖涼,男生更慘,連續七天露天集體洗澡!天氣熱了沒風扇,有隊友耐不住熱,只能在走廊通宵打牌乘涼!
這里不得不提到,鄺老師來的那天,給我們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思想工作,還給我們推薦了舒適的旅館,“我們不是來生存大挑戰的,在服務別人之前要懂得照顧自己呀!”我們明白要學會照顧自己,但是我們也愿意接受挑戰,畢竟咱們窮,經費不多啊!
情感篇:一路上走來,感動著
很幸福,一路上有那么多的朋友在身邊,互相扶持,雖然有時候也會因一些意見不合而擦出火花,但是因為彼此的目標一致,所以這些只能更增進我們相互的了解,讓我們學會理解對方!
很感動,良垌的村民們對我們的信賴與支持。我們到那里不到兩天,已經有一些小朋友整天粘著我們了。當地的人們都很熱情,有個老板還親自駕起電動車幫我們搬運無敵重的義診桌椅;那些來參與練功法的阿伯阿婆,在我們最后一次義教的時候,情緒激動地說希望我們能再教多一天!
(三)東海島之旅
完成了七天的活動,最后一天我們到了最浪漫的東海島“休養生息”。狂吃著那里的海鮮(其實還是省著用呢),到海邊沖浪,狂吻著大海,說不出那個痛快。后來躺在沙灘上等待看日出,第一次看到布滿星星的夜空,第一次看流星劃過,第一次沐足在海上的八段錦……身心無比的放松與清涼!
結語:感謝康協分隊的各位朋友們,感謝良垌鎮的人們,給了我如此美好的回憶!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在收獲中茁長成長
這就是此次“交流杯”知識競賽,這就是我院第三屆“交流杯”知識競賽。“人無完人,事亦無完事”,此次活動的疏漏就把它看作是一塊美玉中的一點瑕疵吧。縱眼觀去,首先看到的就是那點瑕疵,它猶如萬綠叢中的一點紅,漫漫黃沙中的一棵樹,時刻讓我們注意,時刻讓我們警惕,時刻給我們教訓。以后我們定會更加努力,為全院創建更加完美的平臺,更加絢麗的舞臺。
活動經費支出情況:本活動所用經費共計149.5元(詳細財務情況見財務賬本)。經商討,本次活動經費由三個協會所承擔。具體情況如下:
財務與管理交流協會支出101.5元
經緯共進社支出28元
一鳴辯論團支出20元
三下鄉個人總結大學實踐
暑期三下鄉暑期義務支教活動心得
由于我是被分配到后勤組,其工作的主要職責便是準備社會實踐所需的物品,為實踐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實踐模擬階段,我們組主要負責組織籃球比賽和物品募捐等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每位實踐隊員通過這些活動來相互了解,相互認識,成為一個真正的團體.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團結互助,積極進取,逐漸成為一個團隊.除此之外,模擬實踐階段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準備文娛節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被分配到不同的節目,在一個星期的排練過程中,大家都積極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每次排練都準時參加,經過大家一個星期的努力,在文娛節目彩排的時候,我們成功地展現出一個星期的努力成果. 另外,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是真正投入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前提。所以,實踐團組織為讓大家做好思想方面的準備,從模擬階段開始就對隊員們嚴格要求,并對各方面制定了對應的規章制度。一個組織如果沒有了紀律,就如一盤散沙沒有了水,怎樣都捏不成一團泥。
就這樣,模擬階段嚴格的團隊紀律制度讓我們從思想上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準備,為真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打好思想基礎。
歷經幾周的模擬社會實踐之后才開始我們真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鐵定的紀律是團長們組織領導好所有成員的堅強后盾,所有紀律中強調最多的是要與團隊集體活動,嚴禁單獨行動并且要注意形象。從頭到尾,他們給大家灌輸這種大局觀念,漸漸地讓我們形成了強烈的意識。毋庸置疑,這給我們真正的署期社會實踐活動做好了思想的準備。
工作開展之后,我們赴惠來實踐服務團的惠城小分隊主要的工作職責有:項目調研和義教活動。為了能使大家參與到每個活動中,團長在每日會議后總是重新安排人員的工作,讓大家都能在各項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全方面的能力。
義教活動,是我們小分隊本次活動的工作主旋律。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踏上講臺為小朋友們授課,經驗不足讓我們顯得捉襟見肘。于是我們只能通過花多一點時間在備課上來彌補我們經驗的不足。但是時間也就只能在休息時間中爭取了。除了經驗不足,另外一個難題是我們每次的授課對象都在變動,這更是給我們備課增加了不少難度。所以,平時的那種系統的教學形式已經不可能適用了。由此,我們只能確定每次上課的主題,然后圍繞主題來進行備課。就這樣,每次上課都讓我們積累不同的經驗。到了后面一段時間,經驗積累多了,我們在備課上所消耗的精力和時間也就慢慢減少了。
這是一個極其勞累的過程,但是,當我站在講臺上,臺下的所有大眼睛都望著我,注視著我的一舉一動,心里久久震撼不靜,備課時所有的疲倦和抱怨也便煙消云散了。是孩子們的活潑可愛讓我忘記了辛勞疲憊,是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讓我克服重重障礙,也是孩子們對我的尊重讓我意識到我的存在。
雖然,我們不能給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灌輸許多的知識,但是只要我們能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也便足夠了。經過社會實踐之后才知道,原來我們這樣的付出也能給孩子們帶去愛心和希望。假如大家都獻出一點愛心,那我們的世界該會變得多么的溫馨!
在整個社會實踐活動中,除了義教活動,我們小分隊開展的另外一個主要的活動是社會調研活動。為了考察當地的民情和其他的基本情況,將有用的信息反饋給政府和相關部門,我們結合這些當今比較關注的話題,對當地的居民進行了社會調查。我們主要的調查方式是通過填寫調查問卷和當面問詢。說實話,在烈日和當地居民不解的眼光底下完成每份調查問卷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加上語言不通,有時候解釋起來,真的是越說越亂,難上加難。苦苦在路邊徘徊,有時足夠的耐心和不斷的講解才能換來路人的配合調查。
也許,我們調查出來的結果不一定會全面或代表大眾的意思,但我們多少能夠將其中有用的信息反饋到政府和有關機構。希望這些信息能對目前的情況有所幫助,有所改善。這算是我們大學生能夠為當地居民所帶去的微薄力量。
僅有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轉眼間就結束了,時間雖然很短,但我卻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而其中的許多知識是在書本上不能學習而得到的。另外一個喜人的收獲,便是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這么多份長久的友誼,大家在這段時間里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那種溫馨的場面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可以這么說,整個實踐活動讓我滿載而歸。
極其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不僅充實了我的暑假,而且讓我提前接觸社會,學習到許許多多除了書本之外的知識。不會忘記大家圍著圈討論得目紅耳赤,不會忘記大家在走廊上嘻嘻哈哈,更不會忘記教室里那一雙雙盯著我的黑眼珠。這段時光會鐫刻在我心里,直到永遠,永遠……
XX年7月16日,滿懷著激情、少許的不安,踏上了我們的征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在我院輔導員的羅老師的帶領下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xx縣xx完小,傳說中xx的西伯利亞。
靜靜的坐在火車上,真的實現了當時的一句玩笑話__在火車上寫三下鄉總結,腦海中浮現著支教的種種畫面。
十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在這不長不短的十三天里,我們獲得了一生中難以獲得的東西_ ____團隊的精神、工作的經驗、真摯的友誼……在那里我們沒有虛度光陰,以“伴你成長,關愛你的假期”為主題,用心做事,用心服務。生活比想象中要艱苦的多,本來隊長去踩點后告訴我們那里是不缺水的,但是老天卻跟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在我們去了之后,突然停水了,辛苦了我們隊伍中的男同胞們一擔擔從距離學校幾百米遠的水井中挑水回來。然后是我們的洗澡條件:每天不得不去燒水,還沒有澡堂,難住了我們女生。接下來就是吃飯問題,開始是兩天五餐,餓暈了我們一大群人,也辛苦了我們炊事班的班長,還有就是五天才會有一次趕集。但是,我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十三天就這樣過去了。
現在想想,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挺直腰板去面對困難。我們在一起有說有笑,我們說是苦中作樂,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有一種先進叫落后的話,那么就有一種吃苦叫幸福。因為我們累并快樂著的。
我們是代表學院去的,我們也帶去了我們的特色:通過一系列的標本制作,讓孩子們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然、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在炎炎烈日下她們的激情絲毫不減,讓我想要偷懶的心也堅持著為她們講述著采集標本的方法。
感動:
三下鄉,這是個鍛煉個人能力的活動,我們一直都在默默的堅持,默默是我們的品質,三下鄉也是個另人感動的活動。在這十三天里我深受感動:感動于一個五年級小女生xx每一次在家門口一直看著我們走對路并逐漸消失的背影才進家的事情,感動于她在帶有感情的演講、以及“媽媽是冬天里的小棉襖,溫暖我的心”的演講,感動于九歲的xx帶有童真的話語“老師別哭,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感動于最后一天早上“老師,我們五點就起床了,怕你們偷偷的走了”。
收獲: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這十三天里,我們過得充實。讓我學到了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我覺得我變的成熟了。都說只有義無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收獲。十三天下來,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我們內心的喜悅與踏實,我們收獲了友誼,收獲了感動,收獲了成熟,收獲了堅強,收獲了成長。過程中,辛酸的淚水、真心的微笑、堅強的背影,也構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貴的回憶。
我們去了,帶著激情與不安,我們回來了,帶著感動與收獲,中間只有短暫卻亦永恒的十三,這十三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十三天,十三天里我們在汗水中學會了許多,經歷就是成長,我親身見證了我們每天都在實踐中堅強,在實踐中成長。只因自己滿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許下的諾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誠。我們不虛此行。
首先,我在生活上學會了獨立與堅強。原來在學校還會抱怨生活太平淡,到了這里,我才了解,原來這里的孩子還過著這樣的生活:小小的確操場,在雨后一片濘泥,雜草從生。在我們到的當天下午,老天爺就給我們出了道難題,唯一的教學樓因為年久失修而漏雨,走廊上教室里積滿了水。我們幾個隊員一起掃了幾個小時才掃干凈。下午安排我跟另外一位女生住到了一間基本上半年沒屬過的房間,當我打開門,我真的很想哭,狹小的空間里,除了一張床,散落滿地的垃圾及滿屋的蜘蛀網幾乎一無所有。我們忙了幾個小時才把房間打掃干凈。雖然條件差,但是我想到了堅持,既然選擇來到了這里,就應該勇敢的走下去,就要讓自己的苦不白吃,就要做最好的自己!
每天我們三十幾個人一起吃飯,大家圍著三張桌子吃飯,雖然菜不夠豐盛,但是我們每天都吃得很香。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我們依舊忙碌著工作,我也慢慢的適應了這里,也開始獨立與堅強。我想我應該做一根雜草,無論在哪里都應該生根發芽,笑著綻放…
我們有三個小分隊,我主要是給小孩子教書。第一次當老師,心里充滿忐忑。盡管之前我也進行了好多次的試講,寫了好多天的教案。但在課堂上,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在隊員及學長學姐們的幫助下,我不斷調整狀態,調整教案。孩子們特別積極,當看見他們勇躍的舉起手,爭先恐后的樣子我心里就暖暖的。我發現了自己的潛力,找到了自信,也發現了問題,。在這個課堂上,我檢查著自己,也審視著自己。原來有很多東西,只有通過親自實踐,才會更加深刻的體會。
每天都會有早會和晚會,分別安排我們的工作與總結我們的工作。大家互相交流問題,分享經驗,我們在這樣的交流與分享中不斷進步,雖然開會會很晚,但沒有人抱怨,因為我們有同樣的目標,我們不怕苦不怕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