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慢性病的預防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范文第1篇

      慢性病的特點

      慢性病是和急性病相對而言的,病程持續時間長,反復發作,現今缺乏有效治療手段。從病因來看,慢性病是各種危險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其危險因素分為個人行為、環境、人類生物學和衛生保健四大類。個人行為因素則占四大類因素的第1位。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的偏離健康的行為,如嗜煙、酗酒、飲食不當、缺乏運動、濫用藥物等是引起慢性病的主要病因。糾正人們這些偏離健康的行為,對防止慢性病的發生、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由于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大多以個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為主。可通過個人的努力避免或去除,因此,慢性病是可以預防的。通過健康教育,使人們養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控制慢性病的發生,通過早期發現危險因素,在癥狀、體征出現前降低或去除危險因素,在疾病發生之前或臨床期間采取措施,控制其發生、發展是預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大城市開展社區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多以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種為主。從開展工作的實際情況看,對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減緩病程進展,起到了肯定的作用。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占全部死亡人數的40%,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指出,如果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每年大約可以挽救600萬人的生命。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精神狀況、經濟因素對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國際國內防治經驗都證明,發展社區綜合防治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慢性病綜合防治具體措施

      慢性病的社區綜合防治是以預防為導向的全科醫療服務。全科醫療護理服務強調服務的連續性和綜合性。全科醫護人員執行預防服務的主要方式有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篩檢、周期性健康檢查等。

      社區慢性病的管理,就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區內影響人們健康的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病種為目標,采取有計劃的指導干預,從而降低該病的致傷、致殘率,提高治愈率的一種健康工作方法,慢性病管理的實質是三級預防工作的具體落實,即疾病前的病因預防,疾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治療和護理,預防殘疾和死亡,綜合康復和護理。

      健康教育:全科醫護人員的責任是提高居民對慢性病的認識,通過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降低疾病危險因素水平,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級預防的有效措施。“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健康的“四大基石”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已被國際公認。慢性病管理的另一方面就是對疾病高危人群進行有側重點的保健服務而達到防病目的,照顧范圍不僅僅限于心理、行為、飲食方面,還要對其家庭生活、衛生環境、社會人際關系、合理用藥、遵醫行為等相關因素進行干預。在這一點上社區衛生服務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健康促進:社區慢性疾病健康促進的目標是激勵全社區居民關心自己的健康問題,積極參與社區健康促進規劃的制定,開展疾病預防、促進健康活動。通過教育的手段改變個體和群體的行為、生活方式,降低本社區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和精神文明程度。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展社區性健康促進工作,社區醫護人員在防治慢性病工作中要善于使用健康促進的工作方法,通過建議政府采取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或立法,采取行政干預、社會支持的綜合方法,達到防治慢性病發生的目的。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范文第2篇

      [摘要] 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繼發肺部真菌感染診斷困難,治療難度大,嚴重威脅老年慢性病者的生命,因此,老年慢性病者預防繼發肺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部分學者對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肺部真菌感染及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特點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報道了老年患者發生真菌感染的易感特點、影響因素,并提出一些預防措施,在預防繼發肺部真菌感染方面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目前針對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特點進行系統研究預防對策較少,本研究的預防對策內容如下:①給老年慢病者肌注肺炎疫苗每3年0.5 mL、流感疫苗每年0.5 mL,增強機體免疫力。②控制慢病癥狀,減少住院次數,根據血培養、藥敏試驗選用窄譜抗菌藥,宜小劑量配雙黃連等中藥使用,用藥7~10 d停藥。③加強口腔、咽部護理,使用0.3%碳酸氫鈉鹽水含漱。采用本預防對策能有效預防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生,能減少住院次數,縮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老年慢性病對藥物的耐藥性,提高治愈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 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11(b)-0024-03

      Prevention of chronic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among the aged

      TANG Jingjing1 CHEN Shigui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Guilin Boai Hospit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 541001, China;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 541001, China

      [Abstract] The cases of chronic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have increased every year among the aged. I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treat those cases so they are seriously threatening the lives of those age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ose cases hold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prevention of this disease. Recently, some researchers have made some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ronic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and this infection after the antibiotics usage. They reported the susceptive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nd then offere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Though those researches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prevention of this disease, they can't provide us with systematic prevention measures. So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the measures against the chronic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The measures consist of three aspects: one, to increase the aged's immunity, we suggest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0.5 mL pneumonia vaccine every three years and 0.5 mL flu vaccine to them; two, to control the aged's chronic disease symptoms and reduce their hospitalizations, we suggest choosing narrow-spectrum antibiotics combine with small dose of medicine of Shuang Huang Lian (medication 7 to 10 days) according to their blood culture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hree, strengthen the mouth, pharynx care, use 0.3% sodium bicarbonate salt water to gargle.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by adopting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chronic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reduce their hospitalizations, reduce their drug resistance,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the elderly patient.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further the research.

      [Key words] The aged; Chronic disease;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Prevention

      [基金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自籌經費科研項目(編號Z2013444)。

      [作者簡介] 唐京京(1968.10-),女,漢族,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呼吸內科工作。

      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人口老齡化日益突出,老年人在衰老的基礎上常患多種慢性病,老年人因慢性病,長期不合理使用、濫用抗生素,泛用腎上皮質激素、抗腫瘤藥、免疫抑制劑及侵入性診療操作、器官移植的大量開展,使深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在感染性病原菌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其中肺部是真菌感染的重要部位,在各年齡段中,老年人的發病率居首位[1],老年人支氣管黏膜萎縮,黏膜內腺細胞數量增加,分泌物增多且黏稠,纖毛上皮數量減少變形,運動失衡,同時老年人免疫功能減退,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生理防御功能下降[1],使老年慢性病患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越來越多。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癥狀無特異性,往往被已存在的感染所掩蓋,早期影像檢查無特異性,病原檢測不敏感,傳統培養陽性率低、可靠性差,且真菌感染常發生在細菌感染基礎上,故臨床上早期診斷困難,其病死率為30%~80%[2],繼發肺部真菌感染診斷、治療難度大,嚴重威脅老年慢性病者的生命,增加患者及家人的經濟負擔,因此,老年慢性病者預防繼發肺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部分學者對如何預防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有一定的研究,部分學者對老年慢性病繼發真菌感染的特點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報道了老年患者發生真菌感染的易感特點、影響因素,并提出一些預防措施,但針對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特點進行系統研究預防對策的文獻較少。現進行相關綜述如下:

      1 預防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

      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是控制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重點。盡管抗生素的使用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是必需的,但已有充分的統計數據表明:盲目應用抗厭氧菌藥物及廣譜抗生素,極易造成機體內微生態失衡,從而誘發真菌感染或二重感染。如何預防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耿琳等[3]將66例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在使用抗生素同時給予口服氟康唑(100 mg/d),對照組僅給予抗生素治療,抗生素治療14 d發現,治療組繼發真菌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認為口服氟康唑是一種安全、有效地預防老年患者應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的藥物;楊玉玲等[4]研究決明子預防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 將66例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給予抗生素同時給予決明子,對照組僅給予抗生素治療,結果顯示,決明子能有效地預防老年患者應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曹麗娟[5]將100例應用廣譜抗生素的老年管飼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口腔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2.5%碳酸氫鈉溶液口腔沖洗,10 d后比較兩組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生率,結果顯示,在常規口腔護理基礎上增加2.5%碳酸氫鈉溶液行口腔沖洗可降低老年管飼患者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過程中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生率;張金龍等[6]對大蒜素膠囊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分析認為大蒜素膠囊內含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它是一種天然的抗菌藥物,具有廣譜的抗微生物活性,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大蒜素膠囊降低真菌對氧的吸收,抑制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減緩菌體生長,并可破壞細胞壁而殺滅真菌,具有較強的抗真菌作用,在應用廣譜抗菌藥的同時加用大蒜素膠囊預防AECOPD繼發肺部真菌感染有滿意療效。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對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在預防繼發真菌感染方面有較大的益處,但對能使老年患者繼發真菌感染的一些其他因素未做進一步探討。

      2 根據老年慢性病繼發真菌感染的特點、原因提出的相關預防措施

      老年人在衰老的基礎上常患多種慢性病,部分學者對老年慢性病繼發真菌感染的特點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報道了老年患者發生真菌感染的易感特點、影響因素,并提出一些預防措施。朱紅燕[7]分析37例抗菌藥物繼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好發人群為老年患者,好發部位為呼吸道、腸道、泌尿道,主要病原菌為白色念珠菌。廣泛應用的第三代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藥物是繼發真菌感染的主要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預防和減少院內真菌感染的關鍵。石曉燕[8]曾對住院的50例繼發院內真菌感染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提示老年患者院內真菌感染與年齡、嚴重基礎疾病、高效廣譜抗菌素使用、侵入性操作及免疫抑制劑應用因素相關,尤其應重視ICU內真菌感染的預防;楊巖等[9]分析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合并侵襲性真菌感染(IFI)的臨床特征,認為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是導致IFI的宿主因素;老年人營養不良可以是原發性或繼發性的。原發性營養不良多為進食不足所致,繼發性營養不良多為器質性疾病導致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所致,臨床上,老年患者的營養不良較為常見。Thorsdottir等[10]報道老年住院患者營養不良者占45%~50%,國內主要應用微型營養評估方法篩查老年患者。張德和等[11]在對186例肺結核繼發真菌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認為老年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抵抗力低下,患病后營養不良,極易發生真菌感染。這些學者們對老年慢性病繼發真菌感染易感特點、影響因素做了詳細的研究,并提出許多獨特的預防措施,措施主要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或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或預防性用藥等。但專家們針對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特點進行系統研究預防對策的文獻較少。

      3 針對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特點進行系統研究

      預防對策實施的內容如下:①給老年慢性病者肌注肺炎疫苗每3年0.5 mL、流感疫苗每年1次0.5 mL,以增強機體免疫力。②控制慢病癥狀,減少住院次數,根據血培養、藥敏試驗選用窄譜抗菌藥,宜小劑量配雙黃連等中藥使用,用藥7~10 d停藥。③加強口腔、咽部護理,使用0.3%碳酸氫鈉鹽水含漱。流行性感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并大多患有慢性疾病,更易罹患流感,使老年慢病者住院人數增加,住院時間延長,使繼發肺部真菌感染概率增加。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發生和流行的最有效措施[12]。王娟[12]通過對一組北京戶籍老年人的調查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后,因流感而住院的老年人群的比例低于未接種疫苗人群的住院比例,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受種者罹患流感及流感相關并發癥的風險。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最容易感染肺炎球菌,增加住院次數,難避免繼發肺部真菌感染,老年人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在控制肺炎球菌發病率上是一種有效方法[13]。目前肺炎球菌耐藥逐年上升,接種疫苗具有重要的意義,曾榮華[14]曾在老年糖尿病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特點分析論壇中建議老年糖尿病患者每5年接種1次肺炎疫苗,每年入冬之前都應接種流感疫苗。本預防對策采用給老年慢性病者肌注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來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患者流感病毒及肺炎雙球菌的感染,達到減少老年慢病者住院人數及住院次數,縮短老年慢病者住院時間,降低其耐藥性,對預防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生有重要意義。目前許多學者選用3%碳酸氫鈉含漱進行口腔護理[15],本研究使用0.3%碳酸氫鈉鹽水含漱加強口腔、咽部護理,0.3%碳酸氫鈉鹽水既保留了生理鹽水對口腔清潔殺菌作用,同時碳酸氫鈉液可溶解黏蛋白,清除有機物,還可改變微生物的酸性環境而抑菌,使口腔酸堿度維持在正常范圍[16],正常人口腔唾液成分中的溶菌酶在pH值(6.6~7.1)正常時具有殺菌作用[17]。由于口腔內寄生的致病菌種類復雜,各類微生物的pH值變化范圍較大[18],葡萄球菌的pH值為7~7.5,白色念珠菌的pH值為3~6[16],碳酸氫鈉含漱液濃度太高,有可能誘發葡萄球菌的生長。真菌感染多為繼發感染,常出現于免疫力低下和有慢性病的患者[19]。真菌感染的關鍵是預防,特別是在使用抗菌藥物方面,應用廣譜抗生素可以改變體內的菌群平衡,增加真菌增值和侵襲的機會[19]。一種抗菌藥物可以控制的感染,不任意選用多種藥物聯用,可用窄譜者不用廣譜抗菌藥物[20]。本預防對策中用最小劑量的窄譜抗生素聯合雙黃連等中藥抗感染治療,能否達到用大劑量的窄譜抗生素聯合雙黃連或長期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抗感染治療一樣的效果,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筆者曾研究為控制慢性病癥狀再次入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6例(均為2年前按常規護理、治療,曾繼發肺部真菌感染后,抗真菌治愈出院的患者),采用上述對策預防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結果,6例患者未繼發肺部真菌感染并縮短了住院時間。因此,本研究認為采用上述對策預防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能有效預防老年慢性病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發生,能減少住院次數,縮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老年慢性病對藥物的耐藥性,提高治愈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顧玨,宋秀杰,張凌云.70歲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臨床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2,40(1):100.

      [2] 諸蘭艷,陳平.侵襲性肺真菌病14例確診病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0,33(9):697.

      [3] 耿琳,韓輝.口服氟康唑預防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1,35(6):446-448.

      [4] 楊玉玲,耿琳,王雪婷,等.決明子預防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繼發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 20(29):3676-3677.

      [5] 曹麗娟.口腔護理在老年管飼患者肺部二重真菌感染預防中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7):59-60.

      [6] 張金龍,譚西萍,黃英華,等.大蒜素膠囊預防AECOPD繼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療效及安全性[J].臨床肺科雜志,2012, 17(7):1307-1308.

      [7] 朱紅燕.抗菌藥物繼發深部真菌感染37例臨床分析[J].浙江實用醫學,2005,10(4):284-285.

      [8] 石曉燕.50例老年患者院內真菌感染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09,7(9):952-953.

      [9] 楊巖,孫健.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侵襲性真菌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3(2):49.

      [10] Thorsdottir I,Jonsson PV,Asgerisdottir AE,et al. Fast and simple screening for nutritional status in hospitalized,elderly people [J]. J Hum Nutr Dietet,2005,18(1):53-60.

      [11] 張德和,彭春仙,盧偉力,等.肺結核繼發真菌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1):2551.

      [12] 王娟.60歲以上人群接種流感疫苗情況分析[J].臨床研究,2012,10(6):154.

      [13] 張意清.影響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種的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20(10):69.

      [14] 曾榮華.肺炎疫苗對慢性阻塞性肺源性疾病的干預及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2011,44(3):54.

      [15] 吳艷,張彩華.不同口腔護理液在預防老年繼發肺部真菌感染中的效果[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8):2212.

      [16] 陳璐,李書梅,楊冬梅.碳酸氫鈉鹽水含漱預防放療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5.

      [17] 周衍椒.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218.

      [18] 劉小婭.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0, 15(10):728.

      [19] 丁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繼發真菌感染臨床觀察105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0):36.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1014-01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和疾病譜的改變,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1】,我國社區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逐漸轉變為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NCD)重點是指那些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高和長期的,不能自愈的,并有明確預防措施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等【2】,嚴重影響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實施健康管理是變被動的疾病治療為主動的管理健康,達到節約醫療費用支出、維護健康的目的。

      1 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及特點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易造成傷殘,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且醫療費用極其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1.1影響因素:

      年齡、性別、遺傳、超重和肥胖、吸煙、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體力活動、精神壓力過大等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職業和環境因素:如腫瘤、心臟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是一類與慢性病密切相關的疾病。除年齡、性別和遺傳背景無法改變外,其他危險因素都是可以干預的。

      1.2特點

      1.2.1 病因復雜,發病與多個行為因素有關;

      1.2.2 潛伏期較長,沒有明確的得病時間;

      1.2.3 病程長,無自愈和極少治愈,隨著疾病的發展,表現為功能進行性受損或失能,對健康損傷嚴重;

      2 方法及對策

      2.1 面對面隨訪規范管理

      2.1.1關注老年人多溝通,社區護士經常登門講解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如提倡人們戒煙酒、低鹽飲食、減輕體重和適當運動;控制高血壓鼓勵高血壓患者堅持服藥,減輕高血壓對其他臟器的損害,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致殘率。

      2.1.2對老年心血管患者上門進行用藥指導及身體檢查;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慢病患者每年4次隨訪并針對個體情況制定治療護理干預措施。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控制慢性疾病發病率提高患者的診療依從性,是提高人們健康水平減輕群眾負擔的有效措施。

      2.2加強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利用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管理平臺,可以直接將隨訪信息、體檢結果第一時間錄入慢病管理系統,促進了慢性病規范管理,使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在慢病管理中及時對老年患者全面、細致的評估并提供診療服務。

      2.3 普及更新健康知識

      針對不同階段居民健康狀況、熱點咨詢問題,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預防知識健康講座,向居民傳遞慢病的防治知識,開具健康教育處方, 幫助老人掌握保健知識,對自身疾病要有正確認識,正確配合治療護理。降低殘疾程度,提高生活質量。如:教會糖尿病老人自我監測血糖、尿糖的方法,低血糖的癥狀和處理,按醫囑服藥不能自己隨意增減停藥,幫助制定糖尿病合理飲食結構,保證熱量及各種營養素的搭配。

      2.4 提供個性化健康干預

      家庭醫生團隊針對不同病人入戶講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對年齡較大、記憶力差或獨居的老人要個別指導反復交待清楚,將每日的口服藥物按次數包裝,寫清服藥時間與方法,保證老年人安全用藥,不可自行減少服藥次數、服藥量甚至停藥,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或尿糖,進行用藥、飲食、鍛煉等指導、保持情緒穩定,積極協同、配合社區工作,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和致死率,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2.5 重視監管 督促遵醫用藥

      根據不同藥物的起效時間選擇每日最佳服藥時間并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使老年患者充分認識到堅持治療和自我保健的必要性,了解遵醫用藥的重要性。病程短、相關知識缺乏,其遵醫行為越差,而病程較長的患者接受醫務人員教育較多,關注高血壓病治療方面的知識,所以疾病知識和遵醫行為都相對比病程短的掌握的 好。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堅持規律用藥,減少并發癥,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

      2.6提供心理指導

      2.6.1病人心理

      2.6.1.1心境不佳

      心境不佳,情緒不穩生病屬于負性刺激,勢必影響病人的情緒,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順眼,好生閑氣,好發脾氣,給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覺。病情越重,病程越長,這種異常情緒反應越嚴重。這種消極情緒,不僅容易被人誤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還不利于病體康復。

      2.6.1.2被動依賴

      被動依賴,情感脆弱由于不斷受到親人的關懷與照顧,病人會變得被動、依賴性增強,本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動手;情感變得脆弱,甚至幼稚,像個孩子似的,總希望親友多照顧、多探視、多關心自己。

      2.6.1.3焦慮、沮喪、憤怒、恐懼.多疑、神經過敏,甚至產生抑郁,因此慢性病患者需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方法來對抗這些負面情緒。

      2.6.2 減輕負面情緒

      2.6.2.1、運用放松療法應付癥狀處理負面情緒:如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看電視、園藝、閱讀、有序的作息、健康的社交活動、老年人需要有一個社會活動的圈子,這是家庭關系不能取代的【3】。

      2.6.2.2 運用溝通技巧解決問題 :良好的溝通,如:鼓勵使病人振作精神,正確對待疾病。認清問題所在,可以讓其家人或其他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能讓自己及時得到幫助,減輕家人的心理壓力。表達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我們向別人表達積極正面的情緒。

      3 結果與體會

      規范化管理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慢性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社區醫護人員通過有效溝通、跟蹤隨訪、健康指導等干預措施,幫助慢性病患者了解環境因素直接影響社區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及時對有損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積極干預,掌握自我管理知識及技巧,提高自我控制疾病和自我健康的能力,增強患者遵醫的依從性,改善和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梁萬年,全科醫學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羊腦包;蟲病;防治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S858.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4-0029-01

      羊腦包病蟲指的是由多種囊尾蚴在肉食性動物的腸道而發育成的一種節絳蟲,由多種的扁形動物門的蟲子而形成的,容易引起羊的感染性疾病,與多頭種囊尾蚴結合在一起更是會引發羊腦包病蟲的滋生[1]。因此,本文選擇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療的100只羊腦包蟲病羊為研究對象,探討羊腦蟲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具體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療的100只羊腦包蟲病羊為研究對象,將100只病羊劃分為慢性和急性兩大類。急性病癥主要表現在病羊會出現急性,也稱之為間斷性癲狂,如果不加以及時治療,每天會發作數次,持續一個月則會導致病羊死亡。另一種則是慢性病癥,它的死亡時間則比急性病癥要緩慢,大約3個月之內,發病的時間也是間隔一段時間,不會持續發病。

      1.2 方法

      1.2.1 預防措施 在羊腦包病蟲疾病的防控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預防措施。首先,加強對牧羊犬的管理,并且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格控制牧羊犬的數量。與此同時,為了避免草場上出現污染,就必須清除野生的肉食性動物,比如狼、狐貍等。另外一方面,在每個季度初對牧羊犬進行一次節絳蟲驅蟲。

      1.2.2 治療措施 在對羊腦包蟲病的治療過程中,可以運用藥物和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藥物治療須及時,否則,可能會導致藥品的浪費以及達不到治療效果。而運用手術的治療方法,可以根據羊腦的結構,避免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而造成損傷。其次,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應該要將手術周圍的毛剪除,然后用75%乙醇消毒。與此同時,在羊骨比較軟的地方切一小口,通過這個小口將蟲體的包囊取出,然后用止血紗布為患羊擦拭手術的部位。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觀察羊腦包病蟲治療效果。有效:羊腦包病蟲完全治愈。顯效:羊腦包病蟲的病癥有明顯好轉。無效:羊腦包病蟲無任何改變。

      2 結果與分析

      經過治療,100只患羊中,有效82只,顯效13只,無效5只,治愈率為95%。

      3 討論

      羊腦包蟲病主要是由通過多頭的囊尾蚴在肉食性動物的體內產卵,在經過動物的糞便排到草地上,導致羊因誤食被污染的牧草而感染,然后節絳蟲隨著羊的血液而進入到骨髓中或者羊的大腦中,使羊患病[2]。本次研究,探討羊腦包蟲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其中,100只羊腦包病蟲的治愈率為95%,表明了手術與藥物的治療方法效果顯著。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的數據吻合,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參考價值[3]。

      綜上所述,運用手術與藥物的治療方法效果顯著。運用提前預防措施能夠有效降低羊腦包蟲病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魏德富,王舉勇,胡祖余.農區規模羊場山羊腦包蟲病的診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4,18(12):126-127.

      慢性病的預防措施范文第5篇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醫 預防保健

      中圖分類號:R19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5-355-02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tatus of Traditional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Zhao Zhen Bian Li Fu Wenjiao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CM basic status in 5716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China in 2010, according to the “Guide for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in the community (Trial)”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tatus of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from preventive medicine, health care, rehabilitation, etc.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es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of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systems have taken shape, the Chinese have basically started preventive health care services under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But there is still about 30% loss of services, the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further.

      【Keywords】Community Health Cente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eventive health care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模式的轉變,社區醫療是一項以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為特點的六位一體的嶄新的醫療活動,其中預防保健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決定了其在社區預防保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社區中醫藥服務指南(試行)》中指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積極參與傳染病的預防工作;能開展2種以上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中醫藥防治一體化的服務,運用中醫理論與技術,參與健康指導和行為干預;居民健康檔案中體現中醫內容。制定有中醫藥內容的適合社區老年人、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以及亞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并組織實施;應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工作。”本文基于2010年全國571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東部2677所,中部1750所,西部1289所)中醫服務基本現況的調查數據,從中醫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對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現狀進行分析。

      1 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基本現狀分析

      1.1 中醫技術和方法預防傳染病

      全國共有348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用中醫技術和方法預防傳染病,應用率達60.99%。其中東部1649所,應用率為61.60%;中部1055所,應用率為60.29%;西部782所,應用率為60.67%,見圖1,圖2。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傳染病預防的初級承擔者也是關鍵的預防環節,因此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用中醫技術和方法預防傳染病是一項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已應用中醫技術和方法預防傳染病,東部、中部、西部的應用率基本一致。

      1.2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西醫結合防治一體化

      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慢性支氣管炎、腫瘤、老年骨關節病等慢性病都一定程度采用了中西醫結合防治一體化服務。具體數據見表1。

      由上表可看出開展慢性病中西醫結合防治一體化服務的比例與病種有較大關系。高血壓、糖尿病、高血壓這三種慢性病的中西醫結合一體化服務的開展比例較高,其中高血壓的開展比例達到了90%左右,中醫的參與度非常高。腫瘤、老年骨關節病的開展比例較低,還應適當加強。

      1.3 居民健康檔案體現中醫內容

      全國共有3178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健康檔案體現中醫內容,所占比例為55.60%。其中東部1483所,所占比例為55.40%;中部996所,所占比例為56.91%;西部699所,所占比例為54.23%,見圖3,圖4。

      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首先應建立健康檔案,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是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居民健康檔案是否體現中醫內容是中醫藥走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基礎。居民健康檔案體現中醫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到60%,說明該項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

      1.4 重點及亞健康人群保健方案體現中醫內容

      全國共有347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重點及亞健康人群保健方案體現中醫內容,所占比例為60.72%。其中東部1637所,所占比例為61.15%;中部1066所,所占比例為60.91%;西部768所,所占比例為59.58%,見圖5,圖6。

      老年人、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是疾病的易感人群,這個群體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同樣,亞健康人群也是社區衛生的重點服務對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用中醫方法對重點及亞健康人群進行保健較為普遍,東、中、西部有一定的差異。

      1.5 中醫康復服務

      全國共有417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中醫康復服務,所占比例為73.04%。其中東部1965所,所占比例為73.40%;中部1292所,所占比例為73.83%;西部918所,所占比例為71.22%,見圖7,圖8。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康復服務工作在全國已經得到普遍開展,基本沒有地域差異。

      1.6 中醫健康教育

      全國共有428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中醫藥防病保健知識和健康教育服務,所占比例為74.88%。其中東部2055所,所占比例為76.77%;中部1290所,所占比例為73.71%;西部935所,所占比例為72.54%,見圖9,圖10。

      從開展比例來看東、中、西部都達到了70%以上,說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中醫藥防病保健知識和健康教育比較普遍。

      1.7中醫藥知識開展孕產婦保健咨詢及指導

      全國共有278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孕產婦保健咨詢及指導服務,所占比例為48.74%。其中東部1321所,所占比例為49.35%;中部827所,所占比例為47.26%;西部638所,所占比例為49.50%,見圖11,圖12。

      圖12 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

      孕產婦保健咨詢及指導服務機構比例(%)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孕產婦保健咨詢及指導服務還不夠廣泛。

      2結語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行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各項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基本展開。其中,開展慢性病中西醫結合防治一體化服務、中醫康復服務及中醫藥防病保健知識健康教育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比例已達到了70%,應用中西醫結合一體化防治高血壓已達到90%,應用中醫技術和方法預防傳染病、在重點及亞健康人群保健方案體現中醫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比例已達到60%,居民健康檔案體現中醫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比例為55.60%,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孕產婦保健咨詢及指導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比例為48.74%,說明各項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融入社區衛生醫療服務,但尚有30%左右的缺失,推行工作還應進一步加強。在推行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融入社區衛生醫療服務過程中,應重點圍繞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等方面,推廣針灸、推拿、正骨、藥膳、貼敷、導引、氣功鍛煉等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應用,開展社區人群中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慢性支氣管炎、腫瘤、老年骨關節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王錚,龔勛,陳瑤等. 武漢市社區衛生服務的現狀分析[J]. 中國衛生經濟, 2008年10期: 45-47.

      [2]姚云,侯萬里,盧祖洵等.湖北省社區衛生服務人力資源效率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0年09期:46-47.

      [3] 黨勇;?傅鴻鵬;?趙琨等.2008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聯系城市工作進展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09年04期:39-41.

      [4] 任建萍,郭清,蔣建敏.農村衛生適宜技術培訓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09年03期:28-30.

      [5]劉玲玲,王麗,戴真.加強社區公共衛生網絡建設的探索[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8年04期:25-26.

      [6]王宜靜.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8年04期:31-32.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色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