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學藝術的特點

      文學藝術的特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學藝術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學藝術的特點

      文學藝術的特點范文第1篇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7―0057―01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引入或創設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學實效。情境教學法更注重問題背景的再現和學生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的激發,它是一種“趣味帶動、問題引領”的教學方法。下面,筆者就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和看法。

      一、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按來源分類

      教學情境按照呈現方式的不同一般有“語言描述”、“實驗演示”、“游戲活動”、“計算機多媒體”、“模擬場景”、“現實情境”、“問題提出”等類型。我們可以按來源將小學數學教學情境進行如下分類:

      1. 主題圖。該方式是用主題圖的形式將真實的生活情境進行了一些再現與還原。呈現方式主要是圖片、文字、對話、卡通形象等,呈現的內容可以是整個單元的,也可以具體到某個例題。

      2. 數學活動。新課程教材每單元至少設計了兩項數學活動,其開放性、探索性、活動性、合作性、科學性、生活性更強,旨在落實“四基”中的基本活動經驗和基本思想。

      3. 開境。主要指結合教材特點、地方特色、校本特色、學生特點,由師生共同開發的獨特情境。

      4. 真實情境。生活中常見的情境,比如去超市購物,去操場測量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感受“千米”,去路口統計過往車輛的數目等等。

      以上分類還可以進一步抽象為“再現情境”和“真實情境”兩大類。

      二、創設的教學情境應具備的特點

      1. 生動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有強化、調節的功能。情境教學以“情”入“境”,要能使學生獲得健康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體會到快樂的行為,進而為實現寓教于樂提供良好的載體。

      2. 現實性。創設的教學情境應當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利于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便于學生感知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所選取的素材應當使學生感到“親切”,能夠幫助學生展開聯想,進而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

      3. 問題性。學貴有“疑”,讓學生產生疑問是教學情境的核心與本質。

      4. 目的性。教學目標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又是教學活動的歸宿。因此,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建立在對教學目標深入分析和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

      三、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情境教學由來已久,并非新課改后的獨特產物,只是如今更受重視,廣為提倡。

      2. 防止兩個極端。適宜的教學情境為數學教學帶來生機,能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要防止為創設教學情境而創設教學情境,使情境教學流于形式,要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 聯系生活實際和學生的特長。創設教學情境的同時,也要重視數學教材中隱含的情境素材。新教材中有許多名為“你知道嗎”的閱讀材料,一般講述數學史話和數學家的故事。這些材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時教師要有效利用。

      文學藝術的特點范文第2篇

      一、中專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難點

      1.歷史教學中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

      歷史教學中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是中專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重要難點。在傳統的中專歷史教學中,課程要求及安排均以學生掌握歷史事件和發展過程、重要意義為主,不曾要求過掌握其中蘊藏的文化知識,因此中專歷史教學養成了淡漠和忽視文學藝術的習慣,這些習慣的長期使然致使中專院校和學生也忽視了歷史課程中文學藝術的教育重要程度,因此在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過程中,必將遭到學生的心理抵觸。

      2.傳統歷史教學中的資源、教師素質難以滿足文學藝術

      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的難點還包括傳統歷史教學中的資源、教師素質難以滿足文學藝術。由于長期對歷史課程中文學藝術教育的忽視,現有的中專歷史教學資源均以普通教育為主,甚少配置對于文學藝術的解析和欣賞書籍及其他資源,再加上教師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也以普通課程要求為主,其自身的文學藝術素養也滿足“為學生講授歷史文化及古典藝術”的要求,這對文學藝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也造成了阻礙。

      3.文學藝術自身的特點所致的滲透問題

      文學藝術自身的特點也對中專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帶來了問題。文學藝術本身具有知識豐富、頭緒繁多、難以理解和認識的特點,這些特點導致了文學藝術的學習必定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而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文學藝術教育的課時和教學詳細程度難以達到文學藝術的學習要求,這也給文學藝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帶來了難度。

      二、中專歷史教學滲透文學藝術的策略探索

      1.加強情感價值教育,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

      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是用生命鑄成的,其中蘊含的精神和文化藝術氣息能夠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歷史課程中蘊含的文學知識,有利于學生的情感價值培養和對文學藝術的深入了解。例如,在學習《民國時期的新疆》時,老師可以利用《義勇軍進行曲》《命運交響曲》等文學藝術作品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對于生命的渴望情懷和對于民族統一和諧的仰慕之情,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價值。

      2.培養正確審美價值,樹立學生的高尚審美觀

      藝術對于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讓學生能夠在歷史教學中體會文學藝術的價值,提高學生懂美、認識美的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樹立學生的高尚審美觀,讓學生能夠更準確地認識到歷史課程中的文學藝術之美。例如,在學習《清代新疆》時,教師可以利用《》《圓明園》等紀錄片讓學生體會林則徐的愛國情懷以及中國古典藝術的魅力,加強歷史教學中對文學藝術教育的滲透。

      3.注重道德品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

      文學藝術的特點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民間文學藝術;特殊性;知識產權法

      一、引言

      從宇宙洪荒般的寂寥衍化出如今璀璨光華的文明,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厚重的文化沉淀,大放異彩的思想光芒讓我們整個的曾經與現在都擁有碩果累累。而民間文學藝術,這一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部落文化正是這一千年歷史的傳承與結晶。目前對于民間文學藝術的法律保護主要采用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法予以保護。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我國尚未出臺單獨的法律予以保護。目前,民間文學藝術的定義是指某一民族或者某一個地區人民的傳統藝術的表達形式,如民間傳說、民間詩歌、民間音樂、民間服飾、民間建筑等。可是實際情況是對于民間文學藝術保護范圍的不確定,是對于民間文學藝術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首當其沖的是明確民間文學藝術的內涵。

      二、民間文學藝術的內涵

      1、民間文學藝術在國際條約中的相關規定。《發展中國家突尼斯版權示范法》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6年共同制定頒布,并將民間文學藝術定義為:由某一國家領土范圍內的該國個人或部落創作的世代相傳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2、民間文學藝術在國內的相關規定。我國民間藝術源遠流長,凝結著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是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所以民間文學藝術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必須采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來進行保護。譬如浙江、寧夏、江蘇等地區對當地民間文化藝術的非物質性文化遺產都相繼制定了保護條例的規定。

      三、民間文學藝術的特征

      民間文學藝術由個人或群體創作并逐漸被大眾認可的具有群體特色的,并與其傳統文化相輝映的,經代代相傳的并不斷發展的文學形式。那么民間文學藝術也具有如下特征:

      1、主體的群體性。民間文學藝術的創作必定不是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它能夠歷經歲月興衰而不曾湮滅,所煥發出的巨大生命力自然不是個體可以賦予的。在發展傳播過程中,不斷融合進其所處時代的時代特征和其所處地域的地域特征,并因其自身的特色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這樣,民間文學藝術在表演中,就經過了一個又一個表演者的“二次創作”,這才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的成熟狀態。

      2、時間上的延續性。民間文學藝術最初的內容和形式肯定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樣,必然要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持續發展期這幾個階段,并不是一下子就完善起來的。而這個過程,可能是數十年,更可能是幾百年。而且由于揉合了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橫向成果,今天的民間文學藝術更加的具有典型的民族色彩和群體特色。

      3、產生上的地域性。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起源于一個民族,一個地區, 甚至一個部落,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它就該反應這一民族,或者區域或者部落的區域特色和傳統文化,然后隨著區域經濟的頻繁往來或民族文化的交流,那么那些值得弘揚,需要發展的作品就延以后世,流傳下來。

      四、目前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方式

      (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現狀。《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6條明確規定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是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的”,我國在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上采用了版權保護的模式。另外,在專利權、商標、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地理標志方面也建立起來“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登一記預告制度”、“數據庫索引制度”等保護制度,這些保護制度與版權保護模式一起構成了我國現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

      (二)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模式的選擇。雖然經過多年的完善補充,我國能夠使用的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模式越來越多,但是其選擇的側重點和方式方法還是大同小異。

      1、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的保護選擇。該類法在市場環境中的作用都是從一個側面發揮出來的,像商標法、地理標志的保護都是以在市場競爭中用注冊的方式來證明屬于民間文學藝術的商標或者地理標志;而反不正當競爭法雖能賦予權利人對抗不當競爭行為的權利,但卻無法保證權利人的積極權利,易使其置于消極地位,這樣做是不利于實現民間文學藝術權利人保護自己的正當權利的。

      2、鄰接權的保護選擇。根據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模式的選擇,作為保護對象的民間文學藝術傳承人的傳承活動是它的側重點,但是還不能作為民間文學藝術的直接保護方式進行選擇。

      特殊權利保護模式是指依據民間文學藝術自身的特點,將民間文學藝術與一般文學作品區分開,在版權體系之外重新構建一個法律保護體系。和版權保護模式相比,采用特殊權利保護的模式則有利于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和更長遠的完善和發展。民間文學藝術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它的主體、保護范圍和保護期限等各方面。

      首先,在主體方面,這種保護模式肯定了群體型組織才是民間文學藝術的來源,也承認該群體同時也是知識產權的權利主體,這對我國的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來說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

      其次,在保護范圍方面,民間文學藝術所具有的外在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種:一是言語表現形式,即可以用文字或語言表達出的各種形式,如小說、詩篇、遠古以歌謠或祭祀文所遺留下的文字等;二是音樂表現形式,即通過填詞、譜曲并用樂器敲打出來的以歌曲形式呈現的作品;三是行動表現形式,即以舞動身軀表達情感的各種儀式或表演;四是有形表現形式,即通過雙手制作出的各種藝術制品或繪畫雕刻的各型各色作品。

      再次,保護期限方面,我國著作權保護法規定的作品保護期為作者生前和死后五十年。但民間文學藝術的特殊性,使得在其保護期限不能等同于一般文學作品的保護期,須依據其自身的特點設定一定的特殊性。顯然,五十年的保護期,是不能使作為歷史見證的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的,所以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保護應該是無期限。如此無期限的特殊保護,其意義深遠。就主體而言,不僅能夠切實保護民間文學藝術權利的權利人;而且,在藝術形式發展方面,對民間文學的特色性和價值性也有深刻的延展和促使作用。

      五、結論

      由于民間文化藝術在主體、保護范圍、保護期限、權利義務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我國還尚未制定相關保護法律之前,應綜合各方面相關法律對其予以保護。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單靠單獨的制度以及政府的行為是沒有辦法全面保護的,這同時就需要著作法、商標法等法律配合。法律永遠是落后于社會發展的,但是社會的發展為其完善提供必要的實踐,使之更符合社會的需要。作為中華文明千年流轉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世世代代予以保護并傳承的,這也是在守衛我們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江建名.著作權法導論[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4.

      [2]張辰.論民間文學藝術的法律保護[A].鄭成思.支持產權文叢[C].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

      文學藝術的特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法律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9-0233-02

      近年來,有關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糾紛的案件越來越多,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也引起廣泛關注。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大發展,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概念與特點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一詞譯自英文,英國學者湯姆森在1846年首先用“folklore”一詞來表示傳統的“民眾知識”。后來,國際上統稱那些具有地域特征或民族風格的民間傳說、神話、歌謠、諺語、舞蹈、音樂、手工技藝、服飾、風俗等為“folklore” [1]。中國學者一般認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指由某一社會群體(如民族、區域、國家)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創作出來并世代相傳、集體使用的歌謠、音樂、戲劇、故事、舞蹈、建筑、主體藝術、裝飾藝術等作品、素材或風格 [2]。與著作權法中所稱的一般文學藝術作品相比,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具有以下特點:

      1.權利性質不同。一般作品屬于私權保護的范圍,往往屬于私人所有,體現“私”的性質。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特定群體通過代代相傳共同開發、培育的知識集合,對于特定群體而言,此類知識是共同掌握、共同擁有的,且大多與群體的生活自然相伴,沒有刻意的保密制度或措施,其作品自創作完成后即進入公有領域,具有公共產品性質。此時,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就兼有“公”、“私”雙重屬性,并且更多體現“公”的性質。

      2.作品主體不同。一般作品主體歸屬于某一個人或部分人,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最原始的創作者可能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它逐步變成了某一地區、某一民族整體的作品,權利主體屬于產生這些作品的群體,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產生于民間,沒有明確特定的作者。

      3.客體范圍不盡相同。一般作品作為知識產權保護客體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造成果,即著作權法要求作品如果未以某種物質形式固定下來就不受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客體既可能是一種民間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或藝術風格,也可能是已經形成作品的民間文學藝術。許多民間文學藝術并沒有以“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無法像一般作品那樣確定其固定的表現形式。

      4.穩定性不同。一般作品完成后,其獨創性的內容大多已固定,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不易變異。而在實踐中,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進行改編和再創作非常普遍,內容和形式被不斷地創新,原來可能默默無聞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借此獲得廣泛的傳播,因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流動的,靈活性較強。

      5.保護的時限不同。一般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一定的期限性。由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無法確定創作日期,再加上又經過社會群體的不斷加工與創作,作品始終處于發展過程中,難以確定保護的時間節點。因此,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期難以確定,從理論與實際看,保護期限都長于一般作品甚或無期限。

      二、當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保護的難點

      1.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自身存在著難以規范和保護的問題。一是權利主體難確定。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主體往往是明確的,其權利歸屬于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則是由某一民族或區域的群體經過不間斷的模仿、創作并完成、流傳下來的特殊作品,而不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即時創作出來的,很多情況下難以確定具體的創作者,沒有官方典籍加以記載,考證困難。面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權利主體不明的事實,傳統的知識產權法無法進行有效的保護。二是獨創性難認定。“獨創性”是著作權法對一般作品進行保護的必要條件,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獨立創作,即作品是其作者獨立創作完成的;二是創造性,即要求作品體現作者一定的創作高度。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在代代相傳或模仿的基礎上流傳的,其形式也往往不能達到著作權保護所要求的標準,對其獨創性該如何認定,法律尚未明確規定,這給認定工作帶來困難。三是權利性質難確定。根據TRIPS協議的規定,知識產權是一種私權,其核心價值在于界定人們智力成果及相關成就所產生的各種利益關系 [3]。但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卻一直存在于“公有領域”,事實上已經屬于“公權”的文化產品,任何人難以對它主張專有權。如果以私權方式對其進行保護,就限制了其流傳;但如果采用公權方式保護,則難以保障相關權利主體的利益。因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面臨著是公權還是私權的定位和選擇。四是保護期限難以確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形成是一個無限創作與傳承的過程,現存的作品并不是古老的版本,而是歷經數次創新、集成的結果。因此難以適用著作權“保護期限”的規定。

      2.現行知識產權法律難以滿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需求。一是立法目的難以適應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要求。從立法目的上講,著作權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創新、激勵創新;商標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商品和服務的質量,保護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利益;專利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技術方案的實用性、新穎性和創造性。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根本目的則在于保護和拯救,可以說與知識產權法的立法目的相去甚遠。因此,旨在保護經濟秩序的知識產權法難以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提供有效的保護。二是救濟手段難以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創設權利。著作權法的保護以防御性保護為主,保護的作品是已經創作完成的作品,著作權被侵犯時,可防止作品被濫用或將其回復到被濫用以前的狀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隨著歷史的演進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這也是民間文學藝術的生命力之所在,這種永遠處于變動之中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顯然區別于著作權法意義的作品,現行救濟手段難以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創設權利。三是具體法律保護制度的缺失。中國《著作權法》第6條規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然而時至今日,起草多年的《中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條例》至今仍未出臺。而2011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側重于保護“形而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形而下”的有形產品,且號召式條文較多,司法實務難于操作。這樣,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實質上仍處于無法可依狀態。

      三、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保護對策

      1.明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主體。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目前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本身,另一種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派生作品,即經過整理、改編等形成的作品。前者作品權利主體應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原始創作個體或群體;在沒有個體或群體主張權利的情況下,權利的行使主體應該是國家,國家可授權著作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代表國家具體行使權利。其優點在于可以國家名義,與侵犯中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的國家進行交涉,能夠更好的維護國家利益。后者作品權利主體應是演繹者,但演繹者的權利受到原作品創作者的權利的限制。應當注意的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傳承人往往在流傳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傳承人在傳承的過程中,記憶、背誦、不斷地完善作品,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傳承付出了艱辛的智力勞動,體現了較強的創造性 [4],符合著作權的創造性的特點,因而,他們有權享有著作權上的權利。

      2.明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內容。結合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自身特點,其著作權內容應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注明作品來源權,即注明該作品來源的群體區域。這一點在黑龍江省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人民政府訴郭頌、中央電視臺、南寧市人民政府侵犯其“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一案中得到確認;(2)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完整權,即保護其不受歪曲、篡改和濫用的權利,維護其真實性;(3)使用權,包括記錄、整理、復制、發行、表演、改編、翻譯、匯編等權利,可分為自己使用和許可他人使用兩種情況;(4)獲得報酬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來源群體以外的人商業性使用該作品時,權利主體有權獲取一定報酬,一般可通過許可他人使用的方式實現。當然,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也應有一定限制。私人非商業性地利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和表達形式的行為、為教學目的而使用或為創作帶有獨創性的作品而使用民間文學藝術表達形式的行為,應視為合理使用。

      3.地方政府應強化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意識。保護、繼承和開發利用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重要意義,鼓勵對民間文學藝術的收集和整理。明確和批準本地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歸屬和范圍劃分;創辦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民間組織,促進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 [澳]卡邁爾·普里.國家的法律對民間文學表現形式的保護[J].著作權,1993,(4):12.

      [2]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60.

      文學藝術的特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大眾審美文化;藝術時代變遷;日常生活

      中圖分類號:J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8-0178-01

      20世紀90年代,大眾審美文化迅速發展,人望的渴求是其迅猛發展的基礎。今天,文學藝術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文學藝術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隨著日常生活向審美靠攏,文學藝術漸漸呈現大眾審美化,審美生活化等層面。然而,當代審美文化領域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是文學藝術活動所發生的時代變遷。由此可見,時代變遷與文學藝術發展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這種變遷的實質在于提供了一種藝術大眾化的審美圖景,從而使一個新的藝術時出了不同的聲音,以及展現了獨特的風采。

      一、形態概念延展

      對于普通大眾而言,特別是在城市生活空間中,審美活動與日常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乃至消失。審美藝術借助現代傳媒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文學藝術領域也快速膨脹,出現底層寫作、80后寫作、戲說經典、以及網絡文學、博客文學、短信文學等等。正如費瑟斯通所說,“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審美的方式來顯現,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消失了。” 當下文學中的日常化寫作本質上就是對日常人生審美文化的反射。

      而我們所說的大眾審美文化,具有反傳統審美的特點。按照傳統觀點,審美應該是具有某種超越具體物質功利的性質,正如馬克思所說,商人看不到礦物的審美價值;而大眾審美文化卻常常伴之以功利目的――制作者以物質利益為動力,消費者也總是在欣賞對象上著力尋求娛樂的滿足甚至官能刺激。

      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不止在與大眾的日常生活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而是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藝術活動更多地發生在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已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了。

      西方后現代主義眾家對于日常生活審美化做了一些研究。費瑟斯通在《消費主義與后現代文化》中提出審美化在西方的三個表現:一是藝術亞文化的興起,它追求打破藝術和日常生活的界限,認為一切都可以成為藝術或審美的對象,大街小巷,廢棄物、身體和偶發事件等等無一不可以進入審美殿堂;二是將生活轉換為藝術作品的謀劃。它具體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風格化、審美化;三是日常生活符號和影像的泛濫。

      韋爾施也指出,“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聞的被美化的真實世界里,裝飾與時尚隨處可見,他們從個人的外表延伸到城市和公共場所,從經濟延伸到生態學。”由此看來,藝術“趣味”儼然從浪漫主義和超自然主義轉向個人主義和日常生活經驗,是活生生的、真實的“性格”概念。

      或者說,當代文學藝術的自身行為的具體化過程,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審美風格形態日趨簡潔易明、直接普遍,甚至可以重復。藝術活動,藝術家,藝術作品開始在日常生活層面上與大眾進行交流溝通。并且是雙向性的,以相互間的文化性溝通促成藝術創造形態的多樣化,豐富化,生動化和日常化。

      二、歷史之維時代背景

      20世紀以來,文學藝術所經歷和正在進行的一切,都是對一個嶄新文化時代的全面凸現。伊格爾頓說:“文學形式的重大發展產生于意識形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它們體現感知社會現實的新方式以及藝術家與讀者的新關系。”在這個時代,人們擁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文化多元選擇性,擁有空前廣泛的自由追求的欲望。

      當代社會是一個交織著多種復雜性和可能性的社會。各種現實生存困厄,思想沖突,意識形態危機,人類心靈的曲折隱痛,經濟結構的多元分化,政治權勢的連縱對抗等,統統隱藏在當代文化活動動態的相互關系中。因此人們在這種關系中,進行了多層次的活躍交往,人們得以有意識地從事各種自我表現的審美的文化實踐,文學藝術活動便是最簡捷有效的形式。文學藝術及其活動、藝術家本人及其群體不是從整個社會進程及其文化現象形態中分離出來的,而是受整個社會及大眾日常生活活動、文化利益所驅使。

      當下的日常生活拒絕崇高,它關注瑣碎平凡,關注當下物質和此在。大眾藝術是應運時代而生的,由于世界經濟的繁榮、信息傳遞的快速便利,使得國際上的文化藝術借著這些媒介與力量迅速傳播出去,在很多地區,都可以看到世界藝術形態的同一性。藝術由封閉狹窄的精英文化走向廣闊而具體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借助藝術更趨于審美化。在時代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對大眾文化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這個普遍顯現了人們日常生活動機的文化時代,藝術總是要盡可能地接近整個社會文化的共同利益,盡可能地體會整個大眾日常生活過程,從而既現實地呈示當今時代的文化現象。

      三、文化性質與價值

      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學藝術在眾聲喧嘩與從眾繁榮中失去了往日的尊嚴,高雅不再。當下文學中的日常化寫作本質上就是對日常人生審美文化的反射,也是這個原因,文化乃至文學藝術中,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間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在當代審美文化中,大眾和藝術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藝術的傳統職責也在改變。“以前不了解藝術的廣大階層的人物已成為文化的‘消費者’。現代的觀眾,雖然可能沒有由傳統孕育的使藝術升華的能力,但在對完善技術和可靠信息的需求上,在對‘服務’的渴求上,他們變得更機敏了”。

      日常生活帶著娛樂性、商品性、視像性、復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擋之勢影響并沖擊著大眾審美文化。現代傳媒工業以驚人的發展與批量化的文化生產,為文化的普及提供了可能。經典藝術作品及其仿制品被擺放在面向大眾的餐飲場所,酒店或者商場,經典音樂用作廣告電影配樂,經典文學作品經常被作為劇本而搬上熒幕。大眾審美文化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生活當中的每個角落,社會文化審美引發了大眾的日常審美活動發生了巨大改變。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以及審美活動的日常化導致了文學及文化領域藝術的生產、傳播、消費方式乃至文藝自身定義的變化。今天的審美文化內涵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傳統的與意識形態相聯,到與大眾文化意愿和文化活動的日益緊密聯系,既體現了文學藝術的大眾審美化的風貌,也延伸了當代審美文化理論的闡釋的前景。雖然大眾文化藏污納垢,庸俗化特性使得日常生活審美化對文學藝術產生了沖擊,面對這種沖擊,文學藝術不能完全迎合當下的文化環境,而應具有一種反思能力,克服缺陷,構建為審美文化和社會文明的前導。這也是我們對于當下文學藝術發展的期待。

      參考文獻:

      [1]【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主義與后現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2]【德】沃爾岡夫?韋爾施.重構美學[M].陸揚,張巖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2.

      [3]【英】伊格爾頓.與文學批評[M].文寶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4]【德】阿多爾諾.電視與大眾文化模式[A].外國美學:第9輯[C].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