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產品設計基本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范文第1篇

      現行工程力學教程大多要求學生在完成靜力學、動力學的基礎上完成材料力學相關內容的學習,從課程設置來講這些屬于必須要求掌握的內容,但是對于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部分內容是多余的。工業設計主要是培養一部分產品設計人員,產品設計人員大多指產品的方案設計,而具體結構設計將交付給結構設計人員進行具體設計。產品設計人員只需要在對產品整體功能和人體工程學很好地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功能設計和產品材料選擇即可。對材料力學部分的強度理論、能量法等研究性內容的學習進行簡單地講解即可,重點強化拉伸壓縮彎曲扭轉和壓桿穩定的內容學習。

      2.強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適當減少計算作業量

      工業設計大多選擇理科學生作為招生對象。在實際教學中,都有以前學習高中物理的底子,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講解能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相關概念。而對力學概念的灌輸和強化是本門課程設置的關鍵。一個工業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始終把握力學概念,設計出既有美學效果又符合力學原理的產品將會是一個成功的作品。在教學中注重對力學基本概念的強化和灌輸,樹立力學基本概念,這樣將會在設計中加以體現。由于工業設計專業的特殊性,使其對力學的要求遠遠低于其他工科專業,作業要求較工科專業低,不需要過多的計算技巧,而是明確一些力學概念和力學計算方法即可。

      3.針對工業設計專業《工程力學》教學內容的調整

      由于工業設計專業的特殊性,《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內容可以按照專業特色進行調整。主要包含剛體靜力學(受力分析、力系簡化、平衡方程、摩擦)、材料力學中的拉壓彎剪扭及組合變性條件下的內力計算及強度校核的方法、一般內力圖的繪制、穩定分析即可。因為在掌握這些基本知識的條件下即可進行常規設計,并且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需要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學校課程設置合理的前提下,可以適當介紹一些和工業設計相關的力學計算軟件,盡管軟件學習增加了學習難度,但是學好這些軟件對于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及今后產品設計都將是一種助力。

      4.結語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范文第2篇

      關鍵詞:機械產品;布局設計;建模

      1設計約束

      產品設計是一個有限約束的綜合過程,其中一系列相關約束共同構成設計環境的約束系統,是支撐產品生命周期中各個視圖的問題解空間。約束C是表示設計變量和設計域的一種關系。它作用于設計過程,并最終影響設計結果。設計約束可以表示為C={X,A},其中X是與設計相關聯的約束變量,具有和設計參數相同的屬性和功效,是約束系統和設計之間聯系的橋梁;A表示約束的屬性,包括約束范圍、作用、大小和類型等。約束可分為系統約束與環境約束兩類,其中系統約束分為功能約束和結構約束,是貫穿整個設計過程的主要約束路線,而環境約束是指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所采用的設計手段,方法與設計規則。根據約束所起的作用及其內部屬性,又可將約束分為:功能約束、結構約束、關系約束和選擇約束。將其形式化表達為如下四元組:C=[Cfn,Cs,Crs,Co]T,其中,Cf表示功能約束類的變量及其約束;Cs表示結構類的變量及其約束;Cr表示關系類的變量及其約束;Co表示選擇類的變量及其約束。在設計信息和約束的抽象中,由于設計信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需要將約束進一步細化。

      Cf={Af,Ff};Cs={Es,Ss};Cr={Fr,Sr};Co={Lo,So}。

      其中,Af表示與功能屬性相關的約束,表明產品實現的功能;Ff表示與功能行為相關的約束,表明產品具體能實現的行為。Es表示與產品相關配套設施構成的環境結構形式;Ss表示產品本身的詳細形狀結構約束形式。Fr表示從功能到結構的關系約束;Sr表示從結構到功能變量之間的約束關系。Lo表示邏輯類約束;So表示選擇類型約束。具有多種約束變量的約束系統較為復雜,為了便于約束管理和約束運算,將其進行層次劃分,約束分層表達將約束分為上層、中間層和下層,這是一種自頂向下的設計思想。其中,上層約束由產品設計過程的前兩個階段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中相關信息導出;下層約束表示的是后續定位在零件結構的詳細設計視圖中的相關信息;而中間層約束主要表達布局設計信息。

      2基本概念

      根據布局設計過程中聯接與定位的先后關系,將布局方法歸納為如下三種:(1)先定位后聯接。先布置各個設計單元,即先將參與布局的設計單元大致位置固定。然后,再根據產品需求分析視圖和概念設計視圖中所得到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定出較為具體的設計單元之間的聯接方式,例如,圓柱旋轉副、棱柱移動副、球體旋轉副等。(2)先聯接后定位。先確定設計單元之間的聯接方式,然后再考慮其相互位置關系。(3)聯接定位。這種方式將定位和聯接先后順序模糊化,即介于上述兩種方法之間。聯接方式先不嚴格固定,同時兼顧設計單元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繼而最終確定出布局聯接定位關系,得到設計單元的布置方式。

      3求解方法

      傳統的優化求解方法,如罰函數法、復合形法、約束變尺度法、隨機方向法、簡約梯度法、可行方向法等,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然而,隨著問題規模和復雜程度的逐漸增大,傳統優化方法易出現局部最優解等的局限性,為此許多研究人員提出了新的算法。目前研究較多的有專家系統技術,人工神經網絡方法以及各種智能啟發式算法,例如遺傳算法、模擬退火算法和禁忌搜索法等。

      4設計要求

      通常布局設計有一定的布局目標和要求,用DR表示。布局設計要求屬于產品設計約束中的環境約束,它包括產品空間體積最小,布局密度盡可能大,產品的重心盡可能低,產品裝配性好,裝配路徑的花費經濟以及布局設計中的其它限定要求和描述等。

      5布局設計模型

      在詳盡分析了布局設計所涉及的各種因素的基礎上,本文用布局設計模型來描述裝配設計階段的布局設計過程,簡稱布局模型,并將其形式化表示為如下的四元組:LDM=[DU,LC,LS,DR]T。其中,DU為設計單元;LC為布局約束;LS為求解方法;DR為設計要求。6產品多層次表達

      從產品發展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來看,可以得到產品的多層次表達。如下圖所示,產品從需求分析階段到后期行為階段是一個特征演化過程。同時,諸多特征在各階段相應視圖的層次變化中都具有繼承性和不完備性,并且將隨著設計過程的細化和推進而逐步趨于完備。其中,由于產品的形態結構可塑性強,用戶消費心理、產品的美觀性、宜人性等因素在設計中擺在相當突出的地位,因而需求分析階段的相關特征不容忽視。而功能特征、設計要求則是設計過程進化的動力所在。設計過程的特征演化主要表現在概念設計、布局設計和詳細設計階段特征的產生、繼承、變異、抽象、派生、映射以及后期行為階段的消亡等幾個方面。設計方案的選擇和循環往復主要發生在這些特征之間。

      概括起來,多視圖特征在設計過程中主要表現出下列特點:

      ①分類層次性。設計過程中的特征多視角性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功能需求、結構特性和制造特點。每類特征又可根據設計過程不同環節的需求進一步細化,形成分類層次結構,最底層即為實際工程應用中面向不同環節的基本元素。

      ②相互依賴性。在產品的概念設計階段基本確定產品的功能需求;在具體化設計階段,根據產品的功能要求,確定產品的結構特性;在詳細設計(工藝設計或可制造性分析)階段則根據產品的結構及功能,產品的批量、技術經濟要求及現有的生產條件、包括人員素質,管理方式,制造環境和經驗習慣等,確定產品的制造特點。同時,結構設計必須顧及產品的功能性和工藝性,這表現為特征間的反饋性。設計過程的循環反復,正是因果性和反饋性之間協調和統一的具體表現。

      ③關聯多重性。同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結構來實現。同一結構又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功能。如—個外回轉面,既可能是一個支承面,也可能是一個導向面,同樣,—個導向功能既可由圓柱結構,也可以用槽結構來實現。此外,同一結構特征可以用不同的工藝加工方法來形成;反之,不同的工藝方法可以實現相同的產品功能和結構。這一特點要求設計,制造過程中不斷對功能、結構和制造間進行協調和優化。

      ④表達同一性。盡管特征有功能、結構和制造的多方面含義。其屬性類型及其值域也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的作用對象都是構成特定形狀結構的幾何形體,任何的特性歸根到底都可具體化為形狀的特性以及相應的幾何生成方法。

      參考文獻

      [1]郭萬林.機械產品全生命周期設計[J].中國機械工程,2002,(7).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工藝管理

      工藝管理是工藝工作的內容之一,是企業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工藝管理上不去,其他管理就失去了基礎,它對企業的產品質量、成本、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一、工藝管理的基本概念

      勞動者利用生產工具對各種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加工或處理,最后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組成了工藝基本概念。一個企業的生產活動,從原材料進廠到最終的成品出廠,其中有80%到90%的活動是屬于工藝活動。企業要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工藝才是根本的基礎。工藝管理是諸多制造活動的交匯點,企業組織生產,包括生產計劃、生產調度、產前準備、人員分配、定額管理及成本核算等都要依據工藝提供數據,各項技術準備,生產操作、生產安全、產品檢驗更離不開工藝的技術指導。因此,工藝管理就像一條將企業各個部門聯系起來的紐帶,這樣才能使企業正常的運轉。

      二、汽車產品開發設計階段的工藝管理

      (一)汽車產品設計階段

      在產品設計階段,工藝人員應該參與產品設計調研、并參加設計方案的討論,最后形成工藝準備計劃。工藝人員應參加產品設計的全過程,應及時參加新產品設計的方案討論,研究了解該產品的設計數據,包含主要參數和精度要求、結構、性能,使得設計產品可以達到工藝實現的可能性和工藝上應采取的方法。

      工藝人員應在產品設計圖紙前進行產品的結構工藝性審查。在審查中提出的問題由設計人員與工藝人員協商解決。審查的內容應著重審查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可能性和技術要求的經濟合理性,結構上先進性,工藝上的實現的可能性,是否采用特殊工具。對所設計的產品和零部件的結構,在一定的條件下制造、裝配、拆卸、維修和檢驗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在工藝審查時,應提出工藝試驗課題,關鍵項目和主要件、關鍵件的指導書。

      (二)樣車試制階段

      在樣車試制階段,工藝人員應就產品圖紙,確定零部件類型,按加工及裝配順序劃分產品路線,填寫在PDM系統中,要求統一、完整、正確。在工藝路線劃分時,應全面了解產品圖紙,并按工藝路線劃分原則正確劃分零部件類型、生產車間。然后根據產品的藍圖編制工藝文件,包括編制各種明細表,編制工具清單,提出工裝設計任務書,編制材料工藝定額等文件,設計出工裝,進行工裝驗證。編制工藝時,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充分采用現有設備及行業的先進工藝,必須采用最經濟的加工方法,提高生產率,節省材料,縮短運輸路線。合理規定毛坯、工藝流程、工序留量及工藝要求,合理選用設備、合理規定工裝,其質量應符合設計圖紙和標準要求。及時向設計反饋試制階段中工藝問題,對重大工藝難點及問題與設計溝通,保證項目的可行性。

      (三)小批試制階段

      在小批試制階段,整理圖樣過程中,針對試制中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整頓工藝文件,工藝文件進行系統驗證,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率、措施計劃等,同時補充修改工裝設計并驗證。車間的工藝人員在產品試制中,對出現的問題要認真記錄,并與有關人員進行具體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和方案。工藝驗證由工藝人員負責,檢驗員、操作工人共同參加,對制件應逐序進行現場驗證,匯總意見,落實解決。為了提高質量,對生產驗證中未解決的關鍵質量問題,應制定攻關措施計劃,提高產品生產率,為批量生產打下夯實基礎。

      (四)批量生產階段

      在批量生產階段,針對小批試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整頓工藝文件,制定守則,進行工裝設計,確定質量控制點,編制相關作業指導書,納入工藝,同時補充修理工裝,對重點工裝進行驗證。為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廢品率,由工藝人員負責,在分析產品結構、性能和精度要求的基礎上,對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件和主要工序進行工序能力普查,確定控制點和控制項目、標準,然后發給車間執行。對“關鍵工序控制點”由車間工藝人員到車間進行驗證,對驗證中的問題,應及時修改,使其達到正確、完善、適用的目的。作業指導書經驗證后,如能指導生產,可納入正式工藝。

      三、結束語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范文第4篇

      1998年,KIT整合設計、工學和經營三個領域的知識,以培養能夠從協調環境和社會的視角創造產品的人才為目標,成立了設計經營工學學科。其學科簡介這樣寫道:“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中已經成立了很多對應現有知識領域的各種學科,本學科是以融合現有復數學科知識為目的開拓的新領域”。可見,其教育定位是融合多個學科的交叉性新學科。下面從學科理念、教育方法和課程設置及內容三個方面分析設計經營工學學科的教育模式。

      1.教育理念

      設計經營工學學科的教育理念分為三個方面:①把夢想轉變為形狀。KIT認為,在思考“人工物”(產品、設施、社會系統等)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時候,首先必須具備將這些思考轉變成“形”的設計能力。人類的夢想往往是通過設計力賦予“人工物”以最初的形狀。其次,因為設計是通過制造程序轉變為“人工物”的,所以在制造過程中工學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面對現在復雜的經營環境還必須活用經營學知識。②鍛煉三種能力。KIT認為美麗的織物必須由一條堅實的“經線”和各種各樣的“緯線”編織而成。“緯線”是人類在悠長歷史中積累的知識;“經線”則是認真觀察并能夠發現問題的“感知力”、深度分析問題的“思考力”和與各種各樣人群對話的“表現力”。因此,上述“三種能力”是設計經營工學培養的重點。③提供創造知識的場所。KIT認為人才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因此,對于剛剛起步的新學科而言,“教”和“學”雙方的距離很近,即這個學科是一個相互切磋和相互學習從而創造知識的場所。

      2.教育方法

      設計經營工學學科對應的不單是某一設計學科、工學學科或經營學科。在這個領域中培養的人才既可以是具備經營理念和工學知識的廣義設計師,也可以是具備設計理念和經營理念的工學技術者,還可以是具備設計理念和工學知識的經營企劃者或者產品企劃者。因此,KIT并沒有將這種人才直接稱為“設計管理”人才,而是取設計(Design)、工學(Engineering)、經營(Management)這三個領域的開頭字母D、E、M,稱之為Demagineer。基于上述思想,設計經營工學學科在一、二年級從廣義上學習設計、經營和工學三個領域的基礎知識,同時并行推進實踐課程。三年級將上述三個知識領域劃分為設計、經營、工學三個course推進教學。其中設計course是以物(產品)和設施(建筑和環境)的設計為中心,結合經營學和工學,思考如何合理規劃、設計以及管理產品和設施;經營course學習以產品和市場關系為中心的市場經營學和品牌管理,此外還培養學生如何在經營中活用技術和設計的方法。工學course以現在環境問題和信息技術以及重視使用者的制造理念展開,重點培養具備設計理念和經營感覺的技術者。三、四年級課程聘請包括實業界在內的各類專家,通過實踐課程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是高年級的主要教育方法。

      3.課程設置及內容

      一年級主要開設科目有設計概論、企業經營學概論和工學概論以及設計實踐、經營管理實踐、工學實踐等課程。設計概論是設計學科的入門課程,主要通過建筑、設施和產品三個方面實例學習什么是設計。企業經營學概論是圍繞企業和經營的課題為中心,學習企業和經營的基本概念。工學概論主要講解作為制造業重要要素的各種材料的形成和性質,同時探索在生產實踐中材料的科學性應用過程。此外,還將從人機工程學的視角學習人類信息處理模式和人機對話等基礎知識。二年級主要開設的科目有設施管理、市場學等。設施管理是以設施的循環利用為目的學習企劃、產品管理、運營管理系統和技術體系。市場學在實際的企業經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此學生將學習市場學的基本概念,并通過企業實踐結合理論知識理解市場學的定義。三年級劃分不同學習領域,其中設計course的主要科目有設計經營工學實踐、設計經營工學事例研究;經營course的主要科目有經營戰略論、設計經營工學事例研究;工學course的主要科目有人間信息科學、感覺工學等。設計經營工學實踐是上述三個方向均開設的課程。主要是以既存事例為研究對象,從設計、經營和工學不同視角分析問題和探討解決方法。經營戰略論是圍繞設計戰略概念,以設計戰略立案為目的,學習在設計戰略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并學習把設計戰略活用在企業經營中的方法。人類信息科學是在思考人、自然以及生活環境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明確受環境影響情況下人類的活動狀況,并研究什么環境更能滿足人的生理特性。感覺工學是詮釋人類感覺以及從人的感覺視角研究人和產品的關系,從而思考今后產品制造的方向。進入第四年,已經取得畢業規定學分的學生可以根據在設計、經營和工學三個領域學到的知識為基礎選取畢業研究課題。KIT通過上述設計經營工學學科(本科)教學經驗積累,2002年4月在研究生教育中設立了設計經營工學專業,這是日本第一個在設計領域推行經營管理教育的專業,被稱為是對設計新領域的挑戰。下面具體從專業化目的、培養目標以及研究生課程設置及內容幾個方面分析KIT設計經營工學專業的教育方法。

      二、設計經營工學專業

      1.專業化目的

      進入21世紀,環境問題、資源節能問題、社會成熟化、信息化、國際化等新課題被稱為是“21世紀型”的設計課題。面對上述課題,從廣泛視角發掘設計的綜合能力是現代高等設計教育的方向。因此,KIT將設計經營工學專業化的本質性目的是對下述三個方面的研究,即①“21世紀型”的設計課題研究和描繪21世紀的生活環境概念;②市場和企業、造型和技術、人類和工學、人類與人工物之間的調和技術的研究;③不同領域間合作的應有方法以及專業領域間的新結合。

      2.培養目標

      設計經營工學專業作為交叉性新專業,其關鍵詞是“設計”和“經營”,即這個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單純是培養設計能力,而是培養設計師具備創造性概念化能力、視覺化和形態化能力、協調•結合•媒介不同領域的項目管理能力、交流和企業管理能力以及高度的信息處理能力。具備上述能力的人才是能夠構想提案并予以實施的實用性人才。這種人才不僅能夠擺脫傳統單一的設計思維,用廣闊的視野與不同領域的人才合作,還將在產品制造和空間設計中起到核心作用。

      3.課程設置及內容

      設計經營工學專業課程分為①主修課程;②專業課程;③設計管理實踐科目。其中①主要包括基礎理論和廣泛領域的新說以及設計管理事例研究和特別講座。主要科目有制品設計管理、設施管理、設計管理事例研究、國際產業構造研究、企業經營管理論、全球化市場研究、資源•能源論、特別講座(包括知識產權論、worklife產品論、生活基礎設施計劃論)等。②主要包括設計和設計管理不可欠缺的專業課程。主要科目有產品設計論、設計經營、制品創成產業論、色彩設計管理、紡織品產品設計、設計材料論、計算機空間設計、workplace、企劃論、假想空間設計工學、生活空間環境論、環境資源經營論等。③主要是經營實踐科目,其中包括綜合實踐和專業實踐。一年級以綜合實踐為主,沿襲產品設計和空間設計展開綜合課題實踐;二年級以專業實踐為主,其中分為三個研究方向,即產品設計類、經營類和工學類。產品設計類包括概念企劃、企劃•造型•成型和管理;經營類包括調查、市場學、廣告、企業經營、融資;工學類包括人類和工學的調和技術、成型•制造的工學技術、信息技術、生成系統、材料•環境•評價(注: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生學制為2年)。相比之下,我國設計管理教育剛剛起步,構建多學科的交叉性新學科是我國高校設計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借鑒日本設計管理教育經驗,筆者總結了下述幾點啟示。

      三、日本設計管理教育的啟示

      目前,我國高校在設計教育體制革新中雖然已經開始探討多學科教育課題,但多數還是局限在單一設計領域的多學科相融合的視角,未能真正從融合不同知識領域的視角開展新的教育嘗試。而且,在本科開設的設計管理基礎課程內容基本偏向品牌管理或品牌設計,缺少經營學知識點。特別是許多學生進入本科高年級學習階段后,希望根據對設計不同的理解以及個人特點選擇更寬廣的學習方向。而現有單一的設計課程無法迎合這些學生的需求。此外,研究生教育如何培養高級實用性設計管理人才也是目前設計教育的課題。借鑒日本KIT設計管理教育方法,筆者認為我國推行設計管理教育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①確立融合設計、工學和經營學知識的多學科教育理念。在現代社會里,高校教育不應該是單純發展某一個學科,而是應該把創造作為理念,融合各學科共同推進人才培養。面對復雜的經營環境,現代社會中的工業設計已經脫離了單純外形設計和色彩設計,我國工業設計教育也應該以Design≠Style為發展主線,開拓與設計相切、相交的新領域。以設計為原點,融合工學知識和經營學知識培養人才是我國推行設計管理教育的方向。

      ②在本科教育階段從多學科視角設置基礎課程和實踐課程,逐步滲透設計管理教育理念。高等院校應該在本科教育的低年級開設經營學和工學的基礎知識,在高年級劃分不同研究領域,讓設計學科的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特點選擇更廣闊的學習方向。同時,課程內容可以根據不同院校的優勢,如歷史、文化、特長等背景合理設置。

      ③基于以上兩點,在研究生階段招收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以經營管理為核心,培養實用性人才,實現設計管理教育的專業化。設計管理專業應該以廣闊性和高度實用性為主,其廣闊性不僅應該體現在招收對象的范圍,還體現在設置大量培養設計經營能力和實踐的課程中。

      產品設計基本概念范文第5篇

      關鍵詞:表現技法 三維虛擬技術 課程改革 高等教育

      檢 索:.cn

      Abstract :the product of hand-painted techniques courses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core foundation discipline professional product design, and its importance is obviousl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system is reasonabl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the only product hand-painted techniques course is discussed as an example, the hop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 Hope I can work with the vast majo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workers to explore the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Performance Techniques, The 3D Virtual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Higher Education

      Internet :.cn

      一、引言

      加強高等院校中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理論開發與研究,構建符合專業特點的教育規律,是當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推進產品設計專業發展的根本措施。要實現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辦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須要對現行的課程設置及其結構體系進行深入的思考。圍繞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做出相應的措施,即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最直接快速、有效地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加容易獲取相應課程中的核心知識和能力。文章將通過產品手繪課程中的三維虛擬技術改革研究,來推動本專業更多課程的改革,拓寬基礎并注重教學實踐,加強能力培養,提高綜合素質。

      產品設計手繪表現能力對于發展一個構想或是開發一件產品而言,是一種設計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時也能提供我們一種構想的反應及評估上的視覺重現。這也是產品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所需要學生具備的一種能力。現階段在大多數院校的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完全將本課程的授課方式同傳統繪圖課程區分開。有很大一部分院校都采取的是大量地臨摹圖像資料的方法,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很難形成自己主觀分析事物的能力,沒有通過理論去指導自己的實踐,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有效的將理論和繪畫實踐結合起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嘗試有一種新的構想,把產品設計專業中關于三維形態的模擬技術制作成視覺形象化的課件,通過理論知識點與相關三維形態的模擬比對,給學生最直觀的視覺體驗。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很直接就能找出其問題所在,教師在后期的教學中可以具體分配相應的任務,以完成產品手繪表現技法的教學目標。

      二、產品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改革的目標

      (一)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產品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是一門需要學生手腦并用課程,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繪制出相關的設計效果圖。設計效果圖作為現階段展示設計思想和概念的手段,已經得到了廣大專業設計者的普遍重視,尤其是在設計溝通方面,手繪圖紙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設計者思想的正常發揮。所以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投影法去繪制三維空間形狀的表達能力十分重要。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需慢慢養成創造性造型設計的能力,通過常規的儀器或者徒手都能夠呈現其設計思維。

      (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整個課程內容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要學會相互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在一整套方案繪制完成之后,每位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構思通過視覺平面上的充分表現,展示給其它的同學。讓讀圖的人可以很明確了解自己所繪制圖形的真正設計目的和意義。

      (三)提高學生實現產品虛擬造型的能力。工業設計的最終方案是通過形態來體現的,形態的探討是通過設計師造型來表現的。一個不具備造型能力的人做設計是難以想象的。扎實的造型能力是從事工業設計的保障。要呈現出產品虛擬的設計形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手繪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好的造型能力更能如實地反映設計者的創作思想和形態意圖。

      三、三維虛擬技術在產品手繪表現課程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三維虛擬仿真技術屬于產品設計專業的后續實踐課程內容,各大院校在整個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并沒有將其教學內容提前使用。以至于在接觸到三維軟件課程內容的時候,學生需要用大量的時間熟識軟件的基本特性,再才能由淺入深地學習相關的操作方法。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得不到良好的提升,課程的銜接上面就略顯生硬,課程本身的教學目的也會大打折扣。

      這兩門課程的基本內容看似一個簡單的先后順序,先學習產品繪畫技巧,能夠將自己的思維通過手繪的方式表達出來,再通過電腦的三維技術模擬出實物具體的形態,做出很逼真的產品效果圖。但是課程內容的銜接方式是可以有一個反復性的串聯的,這樣的方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以三維虛擬技術在產品手繪表現課程中的應用為例,它會給傳統的教學帶來以下變革。

      (一)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形體分析方法。在傳統手繪技法表現課程當中,往往錯誤的認為只要學生多臨摹優秀的手繪作品,就可以掌握良好的手繪能力。這種觀念一直影響著許許多多的人,但是臨摹做得好的學生就算有良好的手繪能力嗎?其實不然,這樣的學生在繪畫的時候是很少動腦去分析物體形態特征的,當面臨設計創作的時候就很難將自己構想的概念形態直觀化呈現出來。如果在授課之前,教師能夠運用三維軟件模擬出相應知識點所需的具體形態,比如在講授物體透視基本概念時,是可以通過軟件中的透視效果,輔助學生牢記知識點的。學生不但看到了具體透視圖的形態,還可以觀察到同一物體在不同角度下面的透視變化,再回憶老師所講到的相應概念,便能夠很快速的牢記概念。這樣學生在理解概念后才能夠進行自己的概念創作,并且根據自己所繪制的圖形去分析好壞和對錯。

      (二)使學生能夠合理利用光影去表形物體的立體感。手繪課程中對光影的分析與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通過自己在黑板上面所畫的基本形態,通過光源點的設定,運用連線的方法找到明暗交界線和陰影輪廓。這樣的理論方法在單位授課時間中其效果并不一定好,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也會參差不齊,但是如果運用了三維虛擬技術,便可以通過很直觀的添加光源和改變光源的位置去變化物體的受光效果,讓學生了解物體的立體感是和光影密不可分的,并且在特定的光源條件下如何去確定物體的明暗交界線和陰影輪廓。

      (三)不同材質的物體該如何進行繪制。材質特訓作為手繪課程當中一個重難點章節,一直都屬于學生難以掌握的內容。學生通過對不同材質圖片的臨摹很難了解本身材質的特性,在遇到同樣材質的時候只會機械的去回憶自己以前臨摹的材質效果,但是如果物體所處的環境、光線、顏色、大小都發生改變的時候,照搬照套的老辦法就不一定行得通。三維軟件自身就有非常強大的材質編輯器,可以模擬出世間萬物的材質樣式,通過在課堂上面的講解,可以讓學生知道材質之間變化的基本原理,更加易于學生牢記材質變化的特點,再自己創作的時候就可以準確無誤的繪制出產品的材質特征,也是手繪中的點睛之筆。

      (四)使學生擺脫對三維軟件學習的恐懼感,增強學習興趣。在手繪課程當中增加了三維軟件技術導入教學,使學生在課堂上面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三維軟件的效果展示和呈現上了,無形中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了解了三維軟件中的基本知識,通過老師對一些簡單形體的模擬和講解,使學生覺得軟件的學習是很好上手的,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為后續的軟件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端正學生的學習心態。

      四、總結

      通過一個學期三維技術導入到產品手繪表現課程的實踐,在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課程的銜接性更加緊密了,這種銜接性不單單只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關系,而是一種雙向互動關聯的關系,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別是在創作的過程當中不會出現動手難的問題,對產品形態分析比較準確,有自己主動分析形態特征的能力。也為將來的設計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階段的課程改革只是一個初步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制訂更加完善的授課計劃,圍繞三維技術和手繪課程章節的難點內容,需要老師在課下制訂詳細的課件。希望這樣的技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瑞士)哥海德.休弗雷著.北歐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基礎教程[M].李亦文,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7.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人妻av伦理|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成年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