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討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診救治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26例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26例患者經快速監測生命體征、及早判斷傷情,液體復蘇抗休克治療的基礎上,積極手術控制骨盆骨折出血及其他部位的大出血,術后轉重癥監護室進一步復蘇,待全身情況穩定之后再行確定性手術,生存率為88%,3例因合并腹盆腔大血管破裂而死亡。結論 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療中,合理的液體復蘇、應用損傷控制外科(DCS)理念,及時行簡化手術控制活動性出血,減輕重要臟器缺血、缺氧性損害,是救治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液體復蘇;損傷控制外科;救治

      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創傷,多由直接暴力擠壓骨盆所致,其傷情變化快,并發癥多,常合并大出血、休克、腹腔及盆腔內臟損傷等危重癥,如處理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急診搶救了26例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齡27~60歲,平均42歲。致傷原因:道路交通傷15例,墜落傷7例,壓砸傷4例。經臨床影像科診斷為骨盆骨折。合并肺部損傷5例,膀胱尿道損傷10例,四肢骨折6例。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

      1.2 急救方法

      1.2.1 及早診斷及嚴重性判斷 患者入院后立即進行生命體征的監測,盡快診斷及判斷嚴重性,下列體征應視為骨盆骨折的高危因素[1]①無下肢損傷者兩下肢不等長或有旋轉畸形;②兩側臍與髂前上棘的距離不等長;③兩側恥骨結節間隙增寬、移位或變形;④雙骶髂關節后方外形不對稱;⑤肉眼可見的骨盆變形。對有骨盆骨折高危因素者,特別是有休克先兆或已并發休克者,應嚴格穩妥搬運患者,盡早行骨盆X線或CT檢查以判斷骨盆骨折類型及嚴重性。

      1.2.2 迅速抗休克治療 患者因骨盆骨折,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創傷失血性休克。應迅速建立靜脈通路:以留置針開通2~3條較大的靜脈通道,盡快進行液體復蘇,使SBP維持在100mmHg以上,MAP維持在60~80mmHg;但對于不穩定的骨盆骨折,考慮存在無法控制的活動性出血的骨盆骨折患者,要根據限制性液體復蘇原則,予控制性補液,給予平衡液、輸血、羥已基淀粉,當SBP在70~90mmHg及MAP在50~60mmHg,即減慢補液速度,控制補液量。

      1.2.3 簡化手術控制活動性出血等 對失血多、休克不能控制者盡早行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對于骨盆血管損傷行髂內動脈造影栓塞術或骨盆填塞術。外出血或四肢骨折者立即進行出血處加壓包扎、止血、固定。疑有胸腹腔內出血者,立即行胸腹腔穿刺,確診后即刻急診行胸腔閉式引流。放置導尿管,若導尿管插入有困難時,考慮有尿道損傷或膀胱損傷時進行恥骨上膀胱穿刺。

      1.2.4 術后復蘇術后患者均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

      1.2.5 確定性手術待患者病情穩定后行骨盆骨折內固定、四肢骨折內固定、狹窄尿道行擴張術及膀胱修復術等確定性手術。

      2 結果

      26例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3例生存,3例因合并腹盆腔大血管破裂而死亡,生存率為88%。

      3 討論

      嚴重創傷性骨盆骨折常伴有大出血,其出血不僅來源于動、靜脈,同時還有骨折斷端面的出血,因此骨盆骨折一旦出血,很難止血,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對于穩定性骨盆骨折,可快速行液體復蘇以恢復血容量,改善微循環。但對于不穩定的骨盆骨折,有活動性出血時,快速止血前大量的液體輸入,會導致出血量增加、血液稀釋引起稀釋性凝血功能障礙,不易形成凝血塊或使已形成的凝血塊脫落,組織供氧降低,加重內環境的紊亂和酸中毒;同時大量液體輸入還會造成肺間質水腫,不利于氧的彌散及交換;血液過度稀釋,血紅蛋白降低,不利于氧的攜帶和運送,引起各組織器官氧供進一步減少,擾亂了機體本身的代償機制和內環境的穩定。因此對于此類患者,目前推行限制性液體復蘇策略。早期進行限制性液體復蘇,既可通過液體復蘇適當地恢復組織器官的血流灌注,又不至于過多地擾亂機體的代償機制和內環境。據相關文獻報道[2],在救治嚴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時,實施必要的止血手術前,限制性液體復蘇可以更好地改善病人凝血系統的紊亂,降低MODS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嚴重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診救治除合理的液體復蘇之外,必要的手術處理極為關鍵。由于嚴重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存在嚴重的內環境紊亂,創傷后炎癥反應失控等造成體溫不升、凝血機制紊亂、代謝性酸中毒(“死亡三聯征” [3]),三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如果進行長時間復雜的確定性手術及麻醉會進一步導致失血、熱量丟失、酸中毒、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和免疫系統損害,使患者自身創傷修復能力嚴重受損,無疑給患者殘存的生理潛能“雪上加霜”;即使沒有發生術中死亡,最終患者仍將死于術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和MOF。因此,嚴重多發傷患者的救治成功與否并不依賴手術恢復解剖關系,而取決于對嚴重內環境紊亂的全面快速糾正。損傷控制外科(DCS) [4]通過簡單有效的外科操作控制致命性的活動性大出血后,再通過ICU復蘇終止死亡三聯征的惡性循環,恢復患者創傷應激儲備,提高再手術的耐受力。自2009年4月以來,我院急診科應用DCS的原則判斷傷情及進行救治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其具體過程為在及早判斷傷情及進行抗休克治療基礎上,積極進行簡化手術控制骨盆骨折出血,如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對于骨盆血管損傷行髂內動脈造影栓塞術或骨盆填塞術。實踐證明,以上措施止血效果肯定,且手術時間短,為搶救休克及后期治療贏得了寶貴時間。

      總之,在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療中,合理的液體復蘇,應用DCS理念,及時控制出血,積極行簡化手術控制致命性大出血,減輕重要臟器缺血、缺氧性損害,維護其功能,是救治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史加強,嚴重骨盆骨折為主的多發傷103例救治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42(7):597-599.

      [2] 陳自力,黃強,王良馥,等.不同液體復蘇策略對嚴重骨盆骨折預后的影響[J].創傷外科雜志,2008,10(5):431-432,439.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院前急救;安全轉運;護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48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296-02

      現在社會的發展,疾病的多發性與突發性,啟動院前急救程序越來越多。院前急救分為內科組和外科組,接警后急診科室做到有針對性的??瞥鼍?。無論外科與內科疾病,必須遵守院前急救流程,院前急救與安全轉運等工作。我院實施的是VIPC搶救流程,[1]主要內容:V(ventilation):保持呼吸道通暢;I(infusion):擴充血容量,維持有效的循環系統;P(pulsation):心泵功能,意識狀態;C(control bleeding):止血。及時連續性的對患者進行評估與救治,有效的實施院前急救措施與轉運是救治患者的關鍵,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傷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研究共120例院前急救的患者,其中男患者7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在12歲至88歲之間。

      1.2現場急救

      1.2.1V(保持氣道通暢,有效呼吸)患者出現創傷后60min是“黃金60分鐘”應遵循“先救生命再治療”的原則急救力爭時間,[3]啟動急救搶救程序,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為主要救治先決條件,通氣障礙是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常見原因。患者出現深昏迷或者舌后墜時迅速用口咽通氣道保持氣道通暢,給予患者氧療,必要時緊急心肺復蘇,若患者出現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則立即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

      1.2.2I(擴充血容量,維持有效循環)院前急救護理必須迅速的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維持循環系統,遵醫囑迅速給予藥物對癥治療進行搶救措施。對于休克的患者出現常伴有重要臟器的損傷,出現大出血時會因為血容量不足,直接影響腦細胞的代謝量,進行擴充血容量治療。液體擴容遵循先快后慢,先晶體后膠體,先鹽后糖的原則,輕中度休克的患者30min內輸注液體1200-2000ml液體,重度休克患者15min內輸注2000ml以上液體,其中晶體與膠體的比例為3:1。

      1.2.3P(心泵功能,意識狀態)通過患者的傷情進行簡單快速的評估,護士要做到細致心中有數,針對突發事件有良好的應對措施,妥善處理患者的傷勢,應做到良好的輕重緩急。密切觀察病情,針對顱腦損傷的患者主要對瞳孔改變以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兩側的對比?;颊叱霈F心臟驟停立即給予心肺復蘇,胸外心臟按壓。

      1.2.4C(止血,包扎處理顯露)①觀察患者傷情對于開放性損傷的患者立即進行加壓包扎止血,將撕脫離體的保留、備手術用。②顱骨骨折的患者:出現腦脊液耳漏以及鼻漏者,切忌沖洗、禁止填塞或局部涂抹藥物等,告知患者不要擤鼻涕,讓漏液自行流出,保持耳廓的局部清潔,禁止填塞和倒流,以免加重感染;如為開放性顱骨骨折的患,應給予現場局部包扎用無菌紗布進行有效的加壓止血,包扎完畢用頭套給予外固定。針對于顱腦損傷有頸部損傷的患者應合理使用頸托等外固定制動加以保護等措施。

      1.3轉運途中安全護理措施院前急救的患者要求醫療護理救治??菩院軓?,救護措施要迅速有序。通過順利的現場急救后要安全的將患者快速轉運到醫院繼續治療。在護送途中護士要在患者的頭部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體征的變化,確保靜脈通路通暢,保證治療有效進行。帶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套管的病人,頭部切勿后仰,防止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套管脫出,特別注意氣管插管的位置,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并確保有足夠的氧氣輸送。將患者合理的放置,防止患者躁動或者晃動。對于有鼻漏、耳漏腦脊液的患者,應取患側臥位,并將頭部抬高15°。對于煩躁不安的患者,轉送過程中應將患者頭部兩側加以固定,減少頭部搖晃和震動,上好護欄,注意車速,防止發生意外,以免加重病情。順利安全的到達醫院急診科繼續進行救治。

      2結果

      患者經院前急救后,本組患者死亡、重殘、中殘、治愈的人數,見表1。

      3討論

      急救過程中,護士要做到有時間性、針對性、有預見性的科學急救程序,對搶救成功有著重要的作用。護士要有時間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急救意識,建立快速反應的搶救能力。對于救治的患者病情多為復雜,護士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保持頭腦清醒狀態,確保護理工作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危重患者的病情變化快,護士應有較強的預見性機制的提醒醫生病情變化和發展。科學地運用護理的急救程序是提高搶救成功的關鍵。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掌握患者傷情的輕重緩急,靈活地執行急救程序,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黃建紅.陳建洪.急救流程再造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及體會[J].現代護理報,2012,3(27):4.

      [2]譚浩,何奇元,姚元章,等.32例以顱腦損傷為主的多發傷救治體會[J].創傷外科雜志,2010,12(1):19.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院前急救 隱患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5-161-02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院前急救負責現場急救和途中救護,負責暫時的、應急性的急救。其工作特點是:急救環境差,時間急迫,變化急驟,隨機性大,疾病譜廣,救治難度高。而人民的法律和維權意識增強。醫護人員稍有不慎極易導致醫療糾紛和事故。因此,要求急診醫護人員具備較高的素質:有過硬的急救技能和經驗,有耐心,有責任心,有較高的溝通技巧。減少和杜絕可能導致糾紛隱患。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出診6368例次。醫護人員不畏艱辛,出診火災,冰災,車禍及各類急性病、急性創傷、慢性病急性發作的急危重患者。成功安全的運回患者5786例次。

      現將我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現的醫療及護理隱患及防范措施總結如下。

      1 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與調度人員,救護司機,救護人員密切相關。

      1.1 調度人員一定要24小時在崗,隨時接聽急救電話及120指揮中心發來的傳真,立即通知救護司機及醫護人員迅速到達救護現場。要求調度人員對每一趟出診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數、傷情、聯系方式準確無誤的交給司機,以免延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1.2 救護司機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線,選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帶領救護人員趕到現場,以免交通路線不熟悉延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1.3醫護人員對急救工作認識不夠,急救意識不強,出診速度慢,未在規定時間內到達。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冷淡、責任心不強,影響院前急救及護理質量。

      1.3.1 醫護人員沒有根據人數,傷情帶齊急需的急救器材和藥品,而導致搶救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1.3.2 醫生的經驗不足,不能及時制定有效搶救措施,延誤病情而導致搶救成功率降低。

      1.3.3 護理人員應急能力不足,急救技能不熟練,而導致搶救成功率降低。

      如:靜脈穿刺不成功導致搶救藥物不能及時進入體內發揮療效,搶救設備不熟練,延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1.3.4 醫護人員沒有及時止血,沒有及時固定骨折處而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1.3.5 沒有充分評估患者的病情發展及轉運過程的病情變化,沒有與患者或患者家屬有效的溝通,轉運途中病情觀察不仔細,途中發生病情變化而導致糾紛發生。

      1.3.6 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對已死亡的患者沒有進行常規的搶救,沒有做仔細的檢查,而導致糾紛發生。

      1.3.7 醫療文書記錄不全而導致糾紛發生。

      2 院前急救的隱患防范措施

      2.1加強院前急救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反復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職責、技術操作常規。強化優質服務意識,加強護患溝通,加強責任心,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

      2.2調度人員一定要24小時在崗,隨時接聽急救電話及120指揮中心發來的傳真,立即通知救護司機及醫護人員迅速到達救護現場。要求調度人員對每一趟出診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數,傷情,聯系方式準確無誤的交給司機。

      2.3 救護司機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線,選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帶領救護人員趕到現場。

      2.4增強院前出診護理人員的急救意識。懂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斷提高院前急救技術水平。堅持每年對護理人員進行心肺復蘇、中毒患者搶救流程、心力衰竭患者的搶救流程、休克患者搶救流程、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電擊除顫、心電監護、靜脈留置針、復合外傷的處理、現場患者搬運術等的培訓和考核。

      2.5準備院前急救箱,合理布局搶救物品,做到定人、定物、定位、定量、定期維修和隨時更換,出診人員所帶急救藥品和急救器材必須保證完好率100%。仔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才能保證提高搶救成功率。

      2.6 危重病人就地搶救,大出血患者先止血,血是生命的源泉。我們應迅速用手指壓迫出血的主要血管然后加壓包扎。并將傷肢抬高,以控制出血。但對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應用止血帶,使用時應注意:(1)使用止血帶前應將傷肢抬高,盡量使靜脈血回流。(2)按病人年齡、傷肢部位選擇適宜型號止血帶。(3)上止血帶部位要準確,應扎在傷口近心端,前臂和小腿不宜使用,因兩骨之間有動脈走行,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帶時不可扎在下1/3處,以防損傷橈神經。(4)壓力適宜,以達到遠端動脈搏動消失,上肢為0.04~0.06 mPa,下肢為0.06~0.08 mPa。(5)記錄上帶時間,防止因繃扎過久導致肢體缺血壞死和神經損傷。做到每小時放松1次,每次5~10分鐘。松解止血帶時應壓住出血傷口以防大出血導致休克。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大量輸入林格注射液或低右及代血漿,迅速補充血容量。根據病人的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搶救藥物,防止休克及病情惡化 。有骨折的患者要固定好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對神經 血管等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同時能緩解疼痛。有開放性傷口應及時包扎,保護傷口 減少污染。脊柱骨折一定要用4人搬運法保持脊柱為一軸線,平穩將病人抬起,放硬擔架上,有條件的放于脊柱板上。頭部用固定器或布帶固定好。防止出現脊神經進一步損傷。

      2.7 急救工作醫務人員應具備較全面的工作技能,因為院前急救工作是不可預知性,要求急救人員掌握較全面的醫學知識和熟練的搶救技術,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快捷熟練的搶救流程,加強急救人員專科理論知識和反復的急救技能培訓。

      3 小結

      總之,在院前急救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急救工作認識不夠,急救意識不強,出診速度慢,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冷淡,責任心不強,護理人員急救理論和相關技術不熟練等隱患,會導致糾紛的發生。要預防隱患,護士不僅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優良的服務態度。而且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嫻熟的護理操作。還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映蘭 主編的急診??谱o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2]陶 紅.急救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5.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探討創傷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創傷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方法,從諸多方面進行急救,嚴防并發癥的發生。結果 本組32例患者,經及時準確的抗休克治療,配以科學的急救護理,29例搶救成功,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成功率90.6%。結論 及時準確的救治成功關鍵,科學有效的護理可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

      【關鍵詞】創傷性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and pelvic fracture 32 cases of emergency care

      PengDeju FengJuhua

      【Abstract】Objective Of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and pelvic fractures emergency nursing.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08 -2010 August 32 treated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pelvic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method of emergency care, first aid in many ways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Result The group of 32 patients, the timely and accurate anti-shock treatment, together with the science of emergency care, 29 case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3 patients died, 2 patients died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1 patient died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Success rate of 90.6%. Conclusion Timely and accurat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reat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are can get a good prognosis.

      【Keywords】Traumatic pelvic fracture; Hemorrhagic shock; First aid; Care

      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多見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戰時則為火器傷。骨盆骨折創傷在,半數以上伴有合并癥或多發傷。最嚴重的是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臟器合并傷,救治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急救護理顯得十分重要[1]。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創傷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搶救29例,現就護理有關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創傷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齡16―45歲,平均年齡32.5歲。致傷原因:高出墜落傷6例,車禍傷22例,擠壓傷4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損傷6例,合并膀胱破裂2例,合并多處肋骨骨折7例,合并脾破裂3例、肝破裂2例、腎挫傷 1 例,合并多處肋骨骨折8例,合并上下肢多發骨折3例。且32例患者就診時均已出現休克。

      1.2 急救方法

      1.2.1 開通靜脈 迅速建立兩條以上通暢的靜脈通路是抗休克治療的首要措施。使用16―18G 靜脈留置針選擇健側上肢大靜脈或頸外靜脈快速輸血輸液, 而不宜用下肢靜脈[2]。擴容做到早、快、足,液體首選平衡液,后輸入全血或代血漿, 二者量比2―3:1。早期輸液速度可達2000―3000mL/h, 以維持有效循環。最好在CVP監測下進行, 可有效防止急性肺水腫和心功能衰竭的發生。

      1.2.2 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持續低流量吸氧 氧流量以4―6L/min為宜,以迅速提高動脈血氧含量, 以改善機體缺氧狀態, 提高搶救成功率。對煩躁、 神志不清者予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必要時行氣管插管。對合并血氣胸患者, 配合醫生做好胸腔穿刺和胸腔閉式引流[3]。

      1.2.3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 本組病例病情危重, 變化快,多伴有生命危險。因此,護士在急救治療的同時,要隨時觀察患者意識、表情、皮膚和黏膜,持續心電監護,每15―30min記錄血壓、脈搏、呼吸和血氧飽和度。便于及時發現各種細微的臨床征兆和變化,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

      1.2.4 常規留置導尿 觀察尿色和性質,記錄每小時尿量。正常成人應大于30mL/ h。導尿過程中若插管困難且有血性液體溢出應懷疑有尿道損傷,及時請專科醫生會診,切忌反復插管加重尿道損傷和患者痛苦。若插管順利未見尿液引出而只導出少量血尿,常為膀胱破裂的可能,應及時報告醫生作相應處理。

      1.2.5 迅速做好術前準備 經積極治療護理而休克無好轉,診斷性腹腔穿刺結果陽性或腹膜后血腫迅速擴大時,應及早剖腹探查手術止血。另外對合并開放骨折、膀胱破裂、尿道損傷、 會陰撕裂、毀損患者均應積極爭取時間盡早手術。護士應根據病情預見性地做好各種輔助檢查結果和所有病例資料,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護送患者至手術室。

      2 結果

      經及時準確抗休克治療,配以科學的急救護理,本組32例患者,29例搶救成功,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成功率90.6%。

      3 討論

      骨盆骨折特點是可有嚴重的休克,本組發生休克32例, 死亡3例, 均與休克復合傷有關。 我們認為早期預防并及時搶救休克,防止病情惡化是治療原則,在搶救中,要注意以下幾類:①創傷失血性休克的輕重決定損傷部位、范圍、程度及出血量多少,以及病情的早期診斷和抗休克治療。②及時有效地控制“活動性出血”,有效處置肢體開放傷及內臟損傷出血,不失時機地處理各種復合傷及并發癥,休克才能糾正。③對嚴重的骨盆骨折嚴禁搬動,以減少出血及疼痛,否則會造成搶救失敗。④輸液、輸血一定要及時, 快速和適量,我們認為單純平衡液及少量輸血,血壓常維持在低水平,不能盡快回升,故主張全血,平衡液在1:3的比例為宜。⑤適當應用血管活性物質及糾正酸中毒。⑥對于嚴重的粉碎性骨盆骨折,髓腔滲血和靜脈出血不易控制,可做髂內動脈結扎[4]。

      骨盆骨折常合并復合傷,損傷范圍廣,失血量大,傷情變化快。搶救患者時,必須在短時間內作出準確的判斷,并針對危及生命的主要因素進行正確處理,能夠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發現異常,準確處理;需手術者,積極作好術前準備,對發生并發癥者,只要早期發現、及時處理、細心護理,可取得良好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王大平, 肖建清, 熊建義. 嚴重骨盆骨折的救治及手術治療[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02, 4( 2) : 100

      [2] 應東芬.創傷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5):625

      [3] 王麗娟,張燕.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J].中國中醫急癥,2007,16(9):1082

      骨折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關鍵詞:急診復合傷;急救;護理

      復合傷和多發傷是急診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病情復雜多樣、損傷情況極為嚴重、嚴重損害了患者機體的各個部位,如果不能全面及時地診斷患者病情,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造成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大幅度提高。特別是患者受到了復合傷,會出現更為嚴重、更為復雜的問題。本文就急診復合傷病人急救與護理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 1臨床資料

      抽取選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急診復合傷患者,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齡為35.76±1.18歲,年齡在15~50歲之間。其中15例為化學復合傷,22例為燒傷復合傷,13例為放射復合傷。

      1.2 急救與護理

      (1)心理護理

      急診護理過程中較為關鍵的部分之一就是心理護理,盡管急救規范制度上并沒有明確要求應該對急診復合傷病人進行心理護理,也沒有較為規范化的操作規范。但是基于我們多年的急救經驗來看,心理護理對于急診復合傷病人的治愈而言極為重要。很多急診復合傷患者都處于死亡邊緣,伴有極為嚴重的抑郁感、疼痛、焦慮、恐懼,很多患者都覺得生不如死,而且對于以后所面臨的顏面受損、殘疾等終身損害深感恐懼。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本著人性化護理的原則,熱情、細心、耐心地慢慢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他們,給他們加油,將患者不安的情緒穩定下來,確保整個急救工作能夠實現順利完成。同時,動員患者家屬參與。大量臨床經驗表明,患者家屬在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親情支持在患者心理恢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告知患者家屬適時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在其治療和康復中有重要意義,患者家屬應積極配合。鼓勵家屬多陪伴,了解患者的心態,滿足患者的心愿,給予精神上的照料和安慰,使患者感到慰藉,減少對死亡和疾病的懼怕。

      (2)確保呼吸道通暢,解除窒息

      急救人員在趕到救護現場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急救準備,準備好充分的急救物品,同時要具有較好的供氧意識,這往往就是搶救復合傷病人生命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熟練運用操作氧氣、球囊面罩呼吸器、氣管捕管器械、吸痰器等設備,掌握好各種開放氣道的方法,迅速清理急診復合傷病人呼吸道內的異物、分泌物,保證患者呼吸暢通。在采用呼吸機時,護理人員在上機前,必須嚴格測試呼吸機的功能是否完好,檢查各管道是否消毒完畢,有無漏氣,是否通暢;過濾膜、細菌過濾網是否已經更換;濕化器水位是否正常,濕化器中的水是否需要加溫,有無備用蒸餾水;電源是否穩定。

      (3)各種復合傷的特殊急救與護理

      在急救15例化學復合傷患者的過程中,關鍵就在于抗毒治療和清除毒物。清理毒物的方式應該隨著患者的不同感染方式而進行變化,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抗毒療法。控制輸液速度,將化學復合傷患者的各臟器功能進行有效地保護。

      在急救22例燒傷復合傷患者的過程中,應該對患者肺部損傷情況進行密切關注,給氧濃度40%~60%,給氧速度控制在每分鐘5~8L,同時注意及時冷療燒傷創面,創面在患者受傷后6h內進行清潔。

      在急救13例放射復合傷患者的過程中,應該及時洗消患者身體被放射部位,為了避免出現擴散現象,應該將洗消的污物和污水及時進行掩埋,對創面局部部位進行及時地消毒,廣譜抗菌藥物要使用足量。

      (4)傷口處理

      急診復合傷病人往往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開放性傷口,針對這種現象,應該采用緊急處理措施來對出血狀況進行嚴格觀察。對于那些皮膚撕脫、大動脈損傷以及四肢有開放性骨折的患者,應該用氣壓止血帶來進行止血,或者心端相應動脈用大拇指壓迫近;對于那些創面較大的患者,應該用無菌紗布來進行填塞或者覆蓋,再在外部加繃帶進行包扎止血。

      2.結果

      本組50例急診復合傷病人經過治療之后,都已經出院,有效急救時間為26~60min,平均37.56分鐘。出院后隨訪1年,其中有27例(54%)患者治療較成功,預后佳,恢復情況好;有1例(2%)患者處于植物人狀態;有3例(6%)患者處于重度殘疾狀態;有8例(16%)患者處于中度殘疾狀態;死亡人數為11例(22%)。總之,死亡率為22%,致殘率為為22%。

      3.討論

      總之,急診復合傷病人涉及到的科室較多,病情較為復雜,急救護理人員應該準確評估傷者的傷情,才能夠在寶貴的急救時間內采取有效措施。在整體性上,急救護理人員應該始終堅持“為患者服務” 的護理模式,制定切實有效的護理工作計劃,積極協調監護病房、急診、院前三個環節,確保三大環節可以具備較好的整體性、連續性;在時間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為急診復合傷病人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冷靜面對,增強救治反應能力。

      同時,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建立健全的各項制度,嚴把急救護理質量關,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轉變服務觀念,善于發現潛在問題,切實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才能提高急診復合傷病人的治愈率,才能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 黃惠娟,馬欽麗. 嚴重復合傷的急救及護理[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8(02):112-115.

      [2] 王欣玲,王永賢,王麗娟,秦淑芬. 急診急救護理糾紛的防范與措施[J]. 中國實用醫藥. 2008(29):102-105.

      [3] 石宏英,李秀東,連秀華,田柳. 骨盆骨折的急診護理[J]. 基層醫學論壇. 2009(06):134-137.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